乱评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齐策一

【原文】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翻译】

孟尝君准备西入秦国,劝阻的人极多,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他,孟尝君却说:“人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我所没有听说过的,只有鬼怪之事了。”苏秦说:“臣这次来,确实也不敢谈人间的事,而是专门为讨论鬼的事求您接见。”
乱评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齐策一
孟尝君就接见他。苏秦对他说:“臣这次来齐国,路经淄水,听见一个土偶和桃人交谈。桃人对土偶说:‘你原是西岸之土,被捏制成人,到八月季节,天降大雨,淄水冲来,你就残而不全了。’土偶说:‘你的话不对。我是西岸之土,即使为大水所毁仍是西岸之土。而你是东方桃木雕刻而成,天降大雨,淄水横流,你随波而去,还不知止于何地呢?’现在那秦国关山四塞,状如虎口,而殿下入秦,臣不知道殿下能否安然而出。”孟尝君听了之后就取消了行程。

【评析】

领导也有犯浑的时候,其实犯浑不可怕,可怕的是领导又比较犟,那样下面的人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次孟尝君就犯晕了,死活要去秦国,而且谁的话也不听,你说秦国那种地方也是孟尝君能去的吗?你即使去了那里能混的像现在这么好吗?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关键时候苏秦出场了,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知道知道直接劝是不行的,就迂回劝,给孟尝君讲了一个鬼神的故事。

讲了两个人偶的事情,一个是泥土做的,一个是桃木做的。泥土即使被河水冲坏也还是泥土,而桃木就不知道流落何方了,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苏秦接着说您要是入秦那就是那个木偶了。

孟尝君也不傻,只是开始钻了牛角尖而已,现在听了苏秦一讲,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了。也就取消了入秦的打算。

其实,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离不开了,一旦离开就要重新开始,在一个确定的现在和一个不定的未来之间,好多人都会选择确定的现在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1173.html

更多阅读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一篇很短的议论文,仅有90字,比归有光的《寒花葬志》还短,但非常经典,是阅读古文的必选作品。该篇全文如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

第七章苏秦合五国攻秦 苏秦止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入仕魏国想要检验下孟尝君对齐国的憎恨程度,不妨从孟尝君入魏国为魏昭王相邦后,一次驱逐齐女的坚决态度上便可窥见一斑。这位齐国王室的女子,来到魏国成为了魏昭王姬妾,并为魏昭王生下了一位公子负刍;孟尝君三言两语便把魏昭王说

比较《史记》与《读》中孟尝君形象 孟尝君养士阅读答案

朝阳外国语学校自主阅读论文论文题目比较《史记》与《读<</SPAN>孟尝君传>》中孟尝君形象学生:黄田依指导教师:王涛班级:高二6班学科方向:《史记》研究2013年1月2日摘要孟尝君作为一位乱世豪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多面的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翻译及重点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

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

声明:《乱评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齐策一》为网友玩心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