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 上帝安排命运

人,太过爱心容易宠坏,太过理性容易苍老,太过感性容易懦弱,太过中和容易平淡,太过仁慈容易被欺,太过话多容易浮夸,太过犹豫容易失机,太过热情容易失态,太过冷淡容易冷漠,太过坦诚容易轻率,太过谦虚容易虚伪,太过活泼容易轻浮,太过谨慎容易拘泥,太过好心容易出错。
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 上帝安排命运

因而,在“度”的范围之内是阳光灿烂,风光无限,超过这个范围,走过“度”的极端,就可能乌云密布,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犹如真理过了,就成了谬误;真诚过了,就成了虚伪;聪明过了,就成了狡猾;认真过了,就成了刻板。

做人要适度,胸怀要大度,说话要适度,工作有力度,事业有高度,寿命有长度,读书有厚度,理论有深度,视野有宽度,办事有速度,劳累勿过度。勇敢是好的,鲁莽就过度了;无私是好的,过度了就成了无知;宽容是好的,过度了就成了纵容;想飞是好的,好高骛远就过度了;嫉恶如仇是好的,固执偏见就过度了;顺其自然是好的,有所强求就过度了;积极是好的,做到极端,就成了霸道;自信是好的,极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勇敢是好的,极端的勇气就成了愚勇;自省是好的,极端的自省就会变成自卑;登高望远是好的,脚下飘忽不定就危险了。

过度的奢望,会产生过度的失望。过度,其实是一种烦恼。知足,才能避免欲望过度膨胀,才能避免自己误入歧途和越陷越深,才能避免因为贪婪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切不可利欲熏心,以免利令智昏而物极必反。

交往要适度,不是两面讨好,左右逢缘,八面玲珑,而是容得人、团结人,切勿小心眼嫉妒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人的气度在于心胸,行为的限度在于观念,观察的角度在于站立的位置,思想的高度在于修养,而修养的程度在于对自我的认识。保持交友的弹性,是注意交往的分寸,掌握尺度,注意火候,太亲会失去魅力,太淡易淡漠感情。

生活要适度,无论饮食、睡眠、饮酒、锻炼、说话等的多少要适度,过多不行,狂吞猛咽而撑破了肚皮的事是常有的,过少也不行,营养不良饥饿而亡的事也时有发生。“美酒饮至微醉后,好花开在半放时”,适度,才能品出酒之醇美,才能赏出花之娇艳。

情绪要适度,既要看清远方的目标,又要注意脚下的路。无论悲喜、愤怒、紧张、追求、地位、权势、荣誉、美色、金钱、说话、玩笑、幽默、谦虚、勤奋等都要有度,防止操之过急或不思进取。太过自以为容易霸道,太过果断容易铸成大错,太过沉默容易碌碌无为,太过殷勤容易变成卑下,太过玩笑容易引起嫉恨,太过幽默容易油腔滑调。

教育要适度,别期望过高,别施压过重。过高的期望,带来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无措。

过失,过失,一过就失,过错,过错,一过就错。适度为美,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乐极生悲,穷则思变,把握好了,人也就过得滋润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20352.html

更多阅读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2 凡事皆有度 过犹不及

作者:(美)克劳德,(美)汤森德 著蔡岱安 译第二章 界限是什么有一对父母来找我,提出一个常听到的要求,希望我能够“修理一下”他们二十五岁的儿子比尔。我问他们比尔现在人在哪?他们回答我说:“喔,他不想来。”“为什么呢?”我问。“是这样的,他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谁写的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的文章  尽管我也知寸阴寸金,曾手不释卷。尽管我也知千章千古,众口传诵。但我对于人生道路,对于为人处世,对于安身立命,我最欣赏的一句话还是:“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为什么世事洞察皆学问?  人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佛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虚竹子对天山童姥说:“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佛语的原话是这样的:“求者,欲也,无欲而无求。世者,必有欲,亦必有求。有求————皆苦,无求乃乐。然求无求亦有所求也。求而无求,无求而求,唯释怀豁达者,怡然其乐。”可是,人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自古圣贤多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一首《将进酒》千古传唱,道出了千古风流人物李白的心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同时也将中国白酒文化推向

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冲冠一怒为红颜下一句

吴三桂,“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说吴三桂是一个枭雄,但为了爱妾陈圆圆,先降复叛。政治上,引清入关,该杀,情感上,为妾奋不顾身,赞。 吴三桂的“红颜”即为爱妾陈圆圆,因为她被李自成(或说刘宗敏)掠走之后,吴三桂一怒之下引清兵入关,

声明:《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 上帝安排命运》为网友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