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不消魂》---我眼中的李清照之读书笔记整理 我眼中的妈妈读书笔记

《莫道不消魂》---我眼中的李清照之读书笔记整理 我眼中的妈妈读书笔记

这个星期看了本书,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教授所著的《莫道不消魂--揭秘李清照》。

在书中,作者较完整地概括出中国古代第一大女词人李清照的性格特征:好色、好赌、好酒,是一个德、才、貌三优,酒、色、财、气四爱,力求冲破封建牢笼的“现代女性”。不同于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在宋代的李清照有“李三瘦”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富家女。

(一)自是花中第一流---赌神李清照

李清照一生好赌,并且一生未输。在她的《打马图序》中对自己好赌的爱好,有说道:

“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打马”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至今未能知晓,不过有学者考证出来,说是类似于今天的打马吊。根据李清照自己的解释:

“打马世有二种:一种一将十马,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四马,谓之依经马。流传既久,各有图经。”

“打马”一词,在古代文人诗集小说中频频出现,现在也只能解释为一种博戏名。如:

宋 李清照 《打马赋》:“打马爰兴,樗蒱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戯。”

宋 陆游 《乌夜啼》词:“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女曰:妾生平戯技,惟谙打马,但两人寥落,夜深又苦无局。今长夜莫遣,聊与君为交线之戯。”

(二)笑语檀郎---风流李清照

宋代原本是一个风流的朝代。上至皇帝官宦,下至黎民百姓,对于男性,“风流”就是他们的专利。比如“群妓合葬柳三变”的柳永,即便是在沈园留下别离之恨的陆放翁在续取第二任妻子后,也是风流多情,家中供养大批歌姬舞女。而对于李清照,世人单单仅凭两首词就对她盖棺定论。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丑奴儿》

这两首词,一首作于出嫁前,将少女天性中对爱情和本能的欲望展示出来。而后一首,更加“淫艳”,“理罢笙簧”、“雪腻酥香”已经够暧昧的,再加上句“今夜纱橱枕簟凉”,如此恬不知耻的话从一个大家闺秀口语中说出,石破天惊,难怪有很多人要骂她了。

在宋代的刑法中有“七出”,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即:

妇人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照这样算起来,李清照就违反了“放浪淫荡”与“无子”两罪,她不但没有被赵明诚休掉,反而被如获至宝般捧在手心。可见,这位蔑视三从四德的绝代佳人身上,有异于常人的叛逆精神。

(三)藕花争渡---酒鬼李清照

如今我们读到的李清照的词共有58首(含存疑之作),提到酒的就有28首。如这首有名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好喝酒,喝烈酒,喝花酒(赏花之酒),不但如此,逢喝必醉。这样一来,这位才女就只能大醉大晕了,就像那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更显风姿卓约、醉态可掬,晕得楚楚动人,醉得流芳千古,可偏偏赵明诚喜欢。在他未娶妻之时,就做过一个梦,留有“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梦境,再加上李清照显赫的门第和出身起了重要作用,他怎么可能不视若珍宝呢?

(四)锦书遥寄---夫唱妇随

婚后的赵明诚因为官职的调动和变迁,两人时常有一些小离小别,李清照便开始给丈夫寄托书信。最有名的是《一剪梅》,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词中说得清清楚楚:在萧瑟的秋天,她独自一人换上轻便的衣服,划船郊游。“雁回”、“月满”都是团圆之意,而她现在如花的青春随水般飘走,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自己的思念。远在外地的赵明诚也毫不示弱,在一次又接到妻子的来信《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后,闭门三日写了50首词,拿给朋友一看,都不如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赵明诚和李清照三十多年的夫妻生活中,两人既是夫妻又是朋友。在李清照31岁画像上,有丈夫的题词: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两人婚后虽然经济生活很充足,但仍然是“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可是精心收藏的金石文物、书画墨宝装满了几十间屋子。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写到,“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这是他们新婚贫困时搜求书画的写照。相国寺,是当时京师最大的商场,在全国也首屈一指,商贾云集,百货毕具,往往有相当价值的文物出现。每逢初一、十五相国寺商场开市之日,李清照便与丈夫双双赶去,先入当铺当了衣物,然后浏览古董摊位,悉心选购文物,携回家去评品展玩。

(五)祸党之争---归隐十年

公元1085年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去世,年仅10岁地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召回司马光、苏轼党,李清照的父亲李恪非也被重用,提进国子监做太学录,全面负责最高学府的各项工作。可是好景不长,高太后过世,哲宗亲政,苏轼一门又被打回地狱李恪非被列入“元祐党人碑”,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却攀上蔡京,当上了宰相,红极一时。在之后的赵挺之和蔡京反复争斗后,赵挺之去世,赵明诚兄弟三人纷纷下岗,回乡隐居。

在这隐居的十年里,夫妻俩迎来事业上的丰收。赵明诚的《金石录》开始编纂,李清照开始自号“易安”,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一句,俩人的书房取为“归来堂”。按李清照的说法是“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金石录后序》里记载了他们的屏居生活,夫妇二人生活的充实与怡然,已跃然于字里行间: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扎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遇书史百家,字不□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六)梦空长安---明诚去世

公元1126年,靖康之难,李清照的人生被彻底改写。高宗即位,赵明诚夫妇准备南下时,接到南宋朝廷的重新起用任命,知江宁府。李清照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感受着国家灭亡带来的人民苦难,写下著名诗句:

“南渡衣冠少念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任职期间城内发生兵变,赵明诚竟然偷偷逃跑了。夫妻俩在逃亡过程中路过乌江,李清照留下了《乌江》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两个月后,赵明诚被重新起用为湖州知府,临走前千万嘱咐李清照保管好收藏品。在赶往建康的日夜兼程中赵明诚中了暑。李清照三百里加急感到建康。这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去世,临终前没有给妻子李清照任何遗言。绝望哀愁的李清照在安葬丈夫后写下一篇沉痛的祭文,文中有:“白日正中叹庞公之机敏;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另有名词《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七)物是人非---再嫁风波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保护着所有仅存的文物,寄存在妹夫家的书卷和自带的收藏品烧的烧,毁的毁,偷的偷。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载道: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漂流到杭州,结识并嫁给了张汝舟。婚后才发现自己被骗,她立即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定:告发丈夫,坚决离婚。这段让李清照“毁了一世名节”的婚姻仅仅只维持了100天。李清照的远房亲戚綦崇礼搭救她出狱(宋代有条恶劣的法律,女人要想状告自己的丈夫,即使诉讼成功也要女人自己坐牢两年)。她为此专门写了《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即日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 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莫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愚,分知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己。故兹白首,得免丹书。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莩。敢兹尘渎。

在离婚后的第二年,(绍兴三年,1133年),北宋著名宰相韩琦的曾孙韩肖胄出使金国,第二年金兵又大举南侵,李清照在江浙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她完成了丈夫未完的事业--《金石录》的编纂工作,上表于朝廷,具体卒于何年不详。

这位传奇才女,在风俗殊异的异乡,度过了自己晚年。但是后人留给她的评价,帮助我们还原了一位为人间真爱,为人生理想执着追求的传奇形象。

【另附】:

1、沈去矜: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2、《白雨斋词话》: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3、明-杨慎《词品》 :“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

4、《四库提要》: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5、钟富曾:“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6、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7、清人陈景云在谈到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时说:“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耶。”

8、阮阅《诗话总龟》后集《丽人门》云:“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甚新。”

9、宋人王灼说她:“作长短句能曲折人怠,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甚至说她“夸张笔墨,无所羞畏”。

10、李清照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9520.html

更多阅读

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毛笔字练习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

电影《莫扎特传》和莫扎特的音乐 莫扎特传电影百度网盘

国外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观众评分 8.4我对这部电影的评级:电影《莫扎特传》(Amadeus)(1984):影片开始于1823年,一名叫萨里耶利(Salieri)的男子,企图自杀,而他的喉咙大声乞求莫扎特的宽恕。他被送到一个疯人院,一个年轻的牧师访问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青年时请福楼拜指导写作,经过老师的细心指导,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叙述条理清楚,层层推进,由指导如何观

声明:《《莫道不消魂》---我眼中的李清照之读书笔记整理 我眼中的妈妈读书笔记》为网友誰模糊了時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