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学习方案界定与框架
一、定义
学习方案是在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的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学习效果显著而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方案。
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数外等学科全面(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各个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的有效的学习方案是全效学习方案。
二、性质与特征
学习方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适合学习者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
学习方案强调教师引导,而且强调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
学习方案必须形成显著的学习效果和较高的学习效率,这是学校教育的性质所规定的。
学习方案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
三、框架与内容
一个扩展学习方案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前需知识、学习过程、学习技能、学习支架、学习资源、合作对象、交流渠道、可选预案、成果要求、评价标准。如图: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
前需知识
学习技能
学习过程 情境
学习支架
教 学习资源 学
合作对象 资源
交流渠道
可选预案
成果要求 反审
评价标准
一个基准学习方案应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支架、成果要求、评价标准。如图:
学习内容 知识
学习目标
教 学习过程 情境 学
学习支架
成果要求 反审
评价标准
四、理论基础
本项目的理论依据是鲁子问教授领导的本项目组提出的“全效学习”理论。
对于学习,古今中外的学者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形成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以及掌握学习、最近发展区、多元智能理论等不同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显的可观察的学习行为,将学习理解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三大类。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内在过程和认知结构。包括认知结构学习论(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和信息加工学习论(通过研究计算机信息加工过程构建人的学习理论)。在认知理论上发展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性本善,要整体地研究人,通过研究人而不是动物或机器理解人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这些理论提出了很多的学习方式,如刺激—反应联结、操作条件作用、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支架式建构、抛锚式建构、导引式建构、掌握学习、发展学习等。不过,学习理论对学习方式的研究主要是学习方式本身,对于如何建构学习策略,也主要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而从教学角度展开的研究与探讨还不够,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大班教学比较普遍、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家长辅导相对有限的学习条件下,尤其需要探讨如何在学校教学中,在教师这些成功学习者的引导下,学生建构其自己的学习方案,这也正是学校教育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学校课程与教学就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即为促进学生习得素质)而设计的学生学习方案,以及为促成这一学习方案的实现而设计的教师的教学方案。显然如何从教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方案,是目前教学论领域应该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因为我们不能只是依靠学习论的研究来建构学习方案。所以,对于学习,需要从“教”的角度开展研究。
同时,现有的学习理论本身基本上都是从learning这个层面展开的探讨,而对于从acquiring这个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我们认为,学与习有所不同,不仅研究“学”(learning)理论,更研究“习”(acquiring)的理论,尤其是“习”在引导学生建构学习方案中的具体运用。
尽管在当前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学习理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成为广受关注的学习理论。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学习与生活不完全一致(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很多无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到验证)的环境中,尤其是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学习经历,我们很难用一种学习理论来解释学生的学习。其实,就像意义学习理论也承认接受学习的作用,真实的学习往往是不同学习理论都可以支撑的。尤其是不同学科的学习,往往不同的学习理论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其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案,当然就需要对不同的学习理论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实验。
总之,我们认为,对于学习的研究需要从“教”的角度、“习”的角度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还要从不同学习方案在不同学科的具体、综合运用进行应用研究。
资料二:学习方案课堂教学建议
第五届学习方案课题工作会议昨天到明天在辽宁本溪召开,我讲了课堂教学问题。
学习方案课堂教学建议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副院长
教育部“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
全国项目组组长
学习方案的内涵
学习
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条件下、经过个人实践形成的行为与能力变化的活动过程。
学习是一种活动。
学习是一个过程。
学习是一种行为。
学习的结果是一种行为与能力变化。
学习方案
在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的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学习效果显著而且学习效率较高的、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的方案。
学习方案的理论基础
主体性教育思想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内涵应该是高扬人的主体性。教育应该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强调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学习者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以个人特色的方式,在特定的情境下,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情景”、“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学习方案的要素
学生主体性:学生自主建构。
教师主导性: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选择。
活动适应性: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条件的方案。
评价多元性:学生基于教师提供的多元评价方案选择确定评价标准(其中必须包括基准标准)。
教案与学习方案的比较
“学案”与学习方案的比较
学习方案的结构
学习方案格式
学习方案的课堂教学
分析学生
一切教学设计的起点是学生。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也有没花足够精力的学生。我比刘翔踢足球踢得好,我比谢军跑得快。
学生是有很大差别的,同一学生学习不同内容的有效方法也有差别。
分析教学内容
任何简单的教学内容的学习非一日之功,学习是终身行为。一个字母一辈子学不完。
任何简单的教学内容的学习非一蹴而就,要反复循环,螺旋上升。“床前明月光”的理解需要反复上升。(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任何教学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理解掌握的基础。寻找知识的生活本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对数函数的生活化。
分析其他教学要素
学校教育资源、学校文化
教师教学风格、当前学识素养
社会文化环境、向上流动动力与渠道
家庭文化与家族特征
国家政策导向与价值取向
建构方案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适合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活动过程
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提供至少两种学习过程方案(整体型--分析型,言语型--意象型,外向型--内向型,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不同的方案都应是不同却完整的过程,有各个环节的活动,不能只是结果不同
鉴于实际,教学内容应该相同,学习内容可以不同
选择方案
老师为学生提供备选方案
学习方案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
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自主选择学习过程
自主组建学习团队
自主选择学习结果完成方式
自主确定评价标准
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我们培养,小学生也能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清楚陈述学习目标
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团队或学生确定的学习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为学生发展搭建支架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确定评价标准
多元评价
学生根据教师建议、学生自主确定目标进行多元评价。
多元不是无原则,基准标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个性的人)所规定的。
多元拓展
任何课堂教学都存在天然的敌人:教学时间受限。
学习必然需要拓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之中。
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的拓展,是最有效的拓展,即使是备考,也可以、而且应该兴趣化。
学习方案网 www.yourlp.net
希望与期待
希望真正把握学习方案的精髓,按照学习方案的格式,设计真正符合课题理念的学习方案
希望根据符合课题理念的学习方案,开展课堂教学,真正提升学习成效
资料三:学习方案案例与样本作业要求
案例1:初中英语定语从句体验与建构式学习方案
编制:鲁子问;适合对象:初中三年级上学期
【导入学习情景】
用学生喜欢的内容导入。
【明确学习过程】
明确说明学习语言后的运用任务。
【呈现学习内容】
用幽默小段展示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体验学习资源】
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体验定语从句是如何运用的。
【说明前需知识】
介词短语是学习定语从句的前需知识。
【形成学习支架】
为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运用搭一个从介词短语到定语从句的有效建构的支架。
【展示学习目标】
运用定语从句准确描述对象。
【导言】
同学们好!
大家知道,这几年郭德刚的相声很受欢迎,因为相声有些喜剧特点,而喜剧的幽默情节能调节人的情绪,让人高兴。
【任务】
今天我们来看看“德刚”的一个小段,然后我们自己两人一组完成一个小段,并表演出来,以作为参加我们的英语晚会的节目。
【过程:呈现】
我们一起来看一小段另一个“德刚”的小段儿:
Sam: Wow! Look at the robot. Do you like it?
Degang: Where’s the robot?
Sam: On the teacher’s desk.
Degang: But there are three robots on the desk.
Sam: The robot Mr Li just put on the desk.
Degang: Oh, I know. You’d say: Look at the robot Mr Li just put on the teacher’s desk.
Sam: All right. Look at the robot Mr Li just put on the teacher’s desk. Do you like it?
Degang: No, I don’t. I don’t like robots at all.
Sam: Then why did you ask me so much?
Degang: But you asked me first!
【过程:体验】
请大家分析“德刚”为什么要不断追问Sam,其实是因为Sam对他要“德刚”看的robot指示不够清楚。There are three robots on the desk.他说On the teacher’s desk,那到底指的是哪一个robot呢?所以on the teacher’s desk说不清楚,Sam就不得不说Look at the robot Mr Li just put on the teacher’s desk.这样信息就非常清楚、准确了。
【过程:归纳总结】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可以用on the teacher’s desk来说明robot的位置,但有时为了信息更准确,还需要用the robot Mr Li just put on the teacher’s desk来说明我们究竟说的是哪一个robot。这里我们就是用Mr Li just put on the teacher’s desk这个语句来说明是哪一个robot,而不是用on the teacher’s desk这样的短语,因为这个时候短语已经说不清楚是哪一个robot了。
案例二:高中古诗赏析学习方案
今天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上了一节课,以下是学习方案。这一内容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也上过,学习的效果有很大不同。
高中古诗赏析学习方案
设计与执教:鲁子问
项目
教学方案
学习方案
学习内容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写景古诗词所描述景致,进一步熟悉古诗词常见写景表达方式。
2、学习分析古诗词写作目的,进一步熟悉古代作者的春秋笔法。
学生根据自己古诗文基础、古诗文学习目标,确定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
选择至少一项以下任务完成。
1、请说明你从诗中欣赏到的景致。
2、请分析作者写此诗的目的。
3、请说明你对作者态度的态度。
学习策略
给学生呈现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按照各自的认知风格和已有的优势学习策略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学习教学内容,实现学习目标。
请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完成自己选定的学习任务。
一、个人活动
1、个人阅读文本。
2、个人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若需图片、录像资源,请课前预习时自行准备。(下同)
二、个人活动
1、个人阅读文本。
2、个人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
3、个人选择与阅读文献。
4、个人完成学习任务2、3。
三、个人与小组活动
1、个人阅读文本。
2、根据座位组成小组,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
3、小组选择和分工阅读文献。
4、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2、3。
四、小组活动
1、小组阅读文本。
2、根据兴趣、友谊等组成小组,用口头陈述方式、或画图方式、或借助图片说明方式、或借助录像方式,完成学习任务1。
3、小组选择和分工阅读文献。
4、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2、3。
评价标准
陈述评价标准建议:
1、本诗景致描述是否内容准确、层次清晰。
2、本诗作者目的是否把握准确,分析是否合理。
3、自我观点陈述是否合理、清晰。
选择、修订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
学习过程
设计方案,发给学生。
一、导入:呈现本诗,朗诵。
二、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形式陈述本诗所描述景致。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本诗基本语义以及“别”字等的理解是否准确。
三、讨论写作目的: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写作目的。检查学生对于“人”的理解。请学生回答“春秋笔法”的含义。注意引导只选择任务1的学生的兴趣。
四、陈述各自观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3,注意引导只选择任务1、2的学生的兴趣。
五、评价: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相互评价学习情况。
1、诵读本诗。
2、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陈述自己对本诗所描述景致的理解。
3、分析和陈述本诗写作目标。理解“人”的含义以及“春秋笔法”的含义。或聆听他人陈述。
4、陈述自己对于本诗所表达观点的态度。或聆听他人陈述。
5、评价学习成效。
学习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基于评价标准,进行相互评价。
拓展
拓展1
思考并陈述:何为诗?何非诗?
拓展2
请用你喜欢的曲谱,为本诗谱曲。曲谱要与本诗意境相符。
可参考: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满江红(张明敏演唱),青花瓷(周杰伦演唱)
拓展3
诗歌创作。写诗并非难事,只有有感,便可抒发。请根据自己情感与思想表达的需要,学写古诗,或写现代诗。
可参考:鲁子问的诗习作
根据自己兴趣和能力特长,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拓展学习。
补充资源
一、石湖居士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从江西派人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类诗在南宋末期产生极大影响。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前期作品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的说法。如其中《夏日》一首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情景,亲切、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也写了一些应酬唱和、山川行旅、叹老嗟悲以至讲论佛典禅里之作。杨万里《石湖居士诗集序》说:“(范成大诗)大篇决流,短章敛芒;缛而不酿,缩而不僒。清新妩媚,奄有鲍谢;奔逸隽伟,穷追太白。求其支字之陈陈,一唱之呜呜,不可得世。”生平详见《宋史》卷三八六。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存词00余首。
二、本诗作者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疏影》,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党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工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词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炒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三、本诗本义理解
本诗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阴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开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四、范成大作品二首
满江红
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春满座、弹丝未遍,挥毫先了。
云避仁风收雨脚,日随和气熏林表。向尊前、来访白髯翁,衰何早。
志手里,功名兆。光万丈,文章耀。洗冰壶胸次,月秋霜晓。
应念一堂尘网暗,放将百和香云绕。算赏心、清话古来多,如今少。
朝中措
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乍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
消磨景物,瓦企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依家便是仙家。
五、姜夔作品二首
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玉梅令(高平调)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六、诗习作若干
苍 云
鲁子问
近日会务事务繁多,疲惫难堪,北京至青岛机上偶成小梦,醒来甚为感慨,口占数言,权为心记。
老树闲村空谷
数犬对雉只鼠
苍云死日幻霞
万语千言孤书
楼兰夜郎夔族
昨雾今霾明露
帝王优伶僧丐
飞白行间深处
偶 感
鲁子问
蒿蜷鸿鹄问青云,
堂企皇雀笑蜍忖。
仗借鲲鹏泣碧血,
向留子规唤孟春。
中 秋
鲁子问
秋秋秋秋秋秋秋,
愁愁愁愁愁愁愁。
走走走走走走走,
陡陡陡陡陡陡陡。
咎咎咎咎咎咎咎,
绺绺绺绺绺绺绺。
后后后后后后后,
???????。
旦旦旦旦旦旦旦,
昼昼昼昼昼昼昼。
不不不不不不不,
否否否否否否否。
瓦瓦瓦瓦瓦瓦瓦,
瓯瓯瓯瓯瓯瓯瓯。
人人人人人人人,
侑侑侑侑侑侑侑。
向 晚
----戊子清明独感
鲁子问
太阳循着轨
孤然向晚
不管带给之外什么
总居秋心无限
明天继续的红
载担不动的千古和万年
无法了结的宿命
应着
长太息的西西弗
在寰远流着永恒的泪光
古罗马的汉隶
隔着幼发拉底
呆然无语
如何了浑然不可知
孑孓地笃笃在千年的青石板
化入散沙的散曲
堆作戈壁的沙冢
记刻苦雨的滴痕
守望如皎的纤细
打开谶迷的或许
或
无许
深夜的无限
鲁子问
不知道深夜的思绪
是花样还是草样或是根本无样
不知道凄厉的雨风
能否把窗铃拨响
让雨中有一丝小姑娘的火光
可或许本不该把火柴划亮
因为奶奶永远都只是梦的自我安慰
真希望就在这奶奶的幻觉中消亡
实现生命真正的绝唱
只是担心身后的十字架太沉重
会使小姑娘无法担当
明天的太阳照样会升起
不知是否会照在小姑娘的身上
不知是否有微笑在她冻僵的脸上
不知是否会买走所有的火柴

使小姑娘故事不复存在
从而使一个历史中的人
成为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影像
因为匆匆的生命那么有限
痛苦却是无限
所以总是像外婆一样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痛苦之中去
从而才能把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惆怅
在这无限之中雨化出生命
生命中注定的幻象
如同小姑娘永远的无常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周海洋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此为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周海洋高考总分仅370分,只达到高职高专录取资格线,后因作文满分,成绩突出,经批准,被三峡大学(第一批次本科)破格录取。
“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项目第三届工作会议在青岛举行
来源:北京研究院 作者:北京研究院 编辑:2009-05-01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进一步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实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变革,由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鲁子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项目的第三届工作会议于2009年4月27-30日在美丽人文的青岛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室、学校的将近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贵州黎平县和新疆克拉玛依的代表克服困难,经过多次转车参加会议。44个单位成为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项目第三轮实验单位,实现学校和单位至此超过600所,其中指定项目实验学校200多所,自选项目实验学校300多所。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志祥主任、青岛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金生、青岛市教研室王旭昌主任、青岛市四方区人民政府、四方区教体局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曹志祥主任还做了“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与课程改革发展”的专题报告,他高度评价鲁子问教授主持的全效学习方案项目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理念,对于推进课程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项目负责人鲁子问教授做了“全效学习方案理论与实践”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阐述了项目理论,结合鲁子问教授亲自执教的具体教学案例,分析了项目教学的特性。
与会代表听取了青岛市44中的实验经验介绍,并观摩了44中的课堂教学实践。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还交流了实验与教学经验,观摩了三节语文、三节数学、两节英语录像课,鲁子问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陆书环教授、杭州外国语学校夏谷鸣副校长(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与当地教研员和与会嘉宾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会老师与录像课授课教师也进行了现场交流。
这次会议不仅总结了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项目三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显著成绩,更是为项目今年和明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必将促进项目取得更大的成绩。
山东教育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十多家媒体报道了本次会议,电视台还就课程改革、项目意义与进展等采访了曹志祥主任和鲁子问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供稿
第五届“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项目工作会议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会 议 简 介
会议於2009年10.30日----2009年11.2日在辽宁省本溪县小市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召开,会议由“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总项目组主办,本溪市教育局协办,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全国项目办公室具体承办。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教育部教材处处长李水平、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组核心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付院长鲁子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王金重、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葛洪源、辽宁省教育厅基教处陈宝祥副处长、辽宁省教育研究院高红付院长、辽宁省教育规划办公室主任袁跃、辽宁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科研所所长于月萍和本溪市教育局、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及本溪县党、政、人大、政协,本溪县教育局等各级领导出席了会议。 来自全国 20多个 省市320多名教育界(地方教育系统领导、教育学院领导与教研员、教科所领导及中小学学校校长和教师)人士参加了会议。
2009年10月31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各级领导代表致辞,并对辽宁省大连市经贸高中、山东省即墨市实验学校等16所第五批实验学校进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开幕式后鲁子问教授亲自上了一堂高中古诗赏析的公开课,给与会代表发了鲁子问教授亲自制定的“高中古诗赏析学习方案”,方案中清晰的介绍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评价标准、学习过程、学习评价、拓展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内容,并附有补充资源,其中含有鲁子问教授6篇诗习作。这节课鲁子问教授把本实验项目的理念通过实授课形式展示给与会人员,与会者深受启发,加深了对实验项目的理解。公开课后鲁子问教授进行了实验项目的专题讲座,对课题界定、实验理论基础、学案与学习方案的比较、学习方案的格式及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等问题做了精辟的讲解。31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做了题为“关于减负、学校收费和有效教学的思考”的讲话,对学生负担过重造成的原因解决的对策、学校乱收费的现状及制止途径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从改革开放30年来问题形成原因、研究现状和影响有效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教育部教材处处长李水平做了题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讲话。从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新课程改革的进展首先从对基础教育再认识开始分析,剖析其基础性和教育性。其次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并以切身实例点说中外教育区别,以钱学森教授的寄托与温总理点评课时语重心长的话语激励大家极力做好新课改。再次用简洁的话语概述了新课程理念。第四介绍了新课改以来教学发生的变化,着重强调一定要坚持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对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从阶段性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论述。辽宁省铁岭市原教委副主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傅东樱作了题为“理想课堂和课堂理想境界”的讲话。分析了历史节点处中国教改前沿的五大趋势,即(1).从道向术的发展(2).由知到智的发展(3).由拙向巧的发展(4).由身向心的发展(5).由浅入深的发展。出现5大变脸:内容问题化、讲授情景化、探究组合化、方法多样化、答案多元化。对课堂教学提出五大统一:即静和动、教和学、知识和能力、新和旧、方法和结果统一。对课堂理想教学认为主要是磁力、张力、活力,即:问题的吸引力牵动磁力、思维引发张力、智慧的创造力激发活力。三位领导、专家的报告给与会者极大的启发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31日晚,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举行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演出,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蹁跹的舞姿、惟妙惟肖的技巧把青春的活力、欢乐的心态、奋发的精神呈现给了观众,演出精彩纷呈,场内不时的爆发出雷鸣般掌声和由衷的赞誉声。
11月1日上午,大会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分会场进行。九名教师授示范课。高中组有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殷芬的语文课,山东省平度一中王长青的英语课,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彭兴奎的政治课;初中组有河北省唐山市汉沽第一中学段绍玉的数学课,山东省即墨市实验学校宋景惠的语文课,江苏省宿迁顺和初中陆少辉的英语课;小学组有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王利的语文课,浙江省乐清市童品琴的语文课,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张君辉的数学课。
下午首先由本溪满族自治县高中校长马永义介绍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管理和卓越的办学效果受到普遍的赞誉,其成功之路很值得各地学校学习和借鉴。然后由本校教师孙秀丽和王伟杰给展示了两节高水平的示范课。
十一位教师的示范课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科研成果,贯穿着全效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本科研项目精髓,即全体师生参与全面提高学习效率,全部学科渗透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全新方案研究全面把握成功因素。
示范课后由本溪县教育局领导进行总结讲话,高度评价了这次会议并再一次的表达本溪县人民 的好客之情。
11月2日组织了考察活动。
会议圆满结束。
本溪县高级中学简介
本溪县高级中学始建于1980年,学校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的电教、实验条件,拥有先进的校园网路系统,每个班皆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拥有1100平方米的阅览大厅、305平方米体艺馆、2734平方米体育馆、20000平方米现代化体育场。有苹果园、桃李林、葡萄园….,有一栋办公楼,5栋教学楼,2栋宿舍楼,1栋就餐楼。该校先后获得:“全国创造教育示范校”、“辽宁省示范校”、“辽宁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等多种荣誉。现有66个教学班,3450余在校生,276名教职工。专任教师240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4人,市骨干教师23人。高级教师76人,研究生学历37人,本科学历达100%。2009年考入清华1人,600分以上46人,一本上线353人,二本以上807人。
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有特色班级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
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校训:崇德尚学笃志报国
本简介据个人参会记录整理,不妥之处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