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一声长叹--关于汪精卫 汪精卫之死的历史真相

历史深处的一声长叹

——关于汪精卫

被逮口占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首五言古诗,仅聊聊数语,然而一个慷慨激昂、舍身赴义的英雄豪杰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让人读之凛然,想其形容,为之热血沸腾。

诗的作者是汪精卫,关于汪氏,世人已有成论,此君是自明末引兵入关、叛明投清的吴三桂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奸;然而作这首诗的时候,汪氏为了唤醒国民对清朝的仇恨和对革命的信念,不顾众人劝阻,怀必死之志,从日本回国前去刺杀清朝的摄政王载沣,事败后身陷囹圄,在狱中挥笔写下了这首诗,当时国人含泪争相传诵,一时洛阳纸贵,而汪氏舍身冒死刺杀摄政王之举,亦使其一夜成为举国称誉的革命英雄!

可歌可泣!

多年后汪氏因在抗战中成立汪伪政权,遭到千夫所指,被世人唾弃!

多年后我们试图推开历史沉重的吱哑作响的大门,小心翼翼地抹去那些厚厚的尘埃,依然被历史的荒诞惊悚得目瞪口呆——它魔术般地让同一个人身上竟然发生如此黑白颠倒的遭际!

掩卷沉思,我们仿佛依稀听到从历史深处出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少年兆铭

风雨如晦。

汪精卫,1893年5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番禹县(今广州),父亲汪椒是一个来自浙江的客商,汪精卫是家中的第4个男孩,也是第10个孩子,62岁的汪椒给这个男孩取名汪兆铭,寄寓颇深。

汪兆銘出生的时候,大清帝国正是遥遥欲坠,风雨飘摇,山河破碎,中华民族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正踉踉跄跄地走到了它坟墓的边缘。

此时八国联军在圆明园放的那场大火依然余烟未散,西方列强面对中国这只本已伤痕累累的孱若的羔羊争相张开了它那张血盆大口,而和我们一水相隔的东邻日本,在吞并中国的審属国朝鲜以后,又在甲午海战中将清朝的北洋水师炮轰得一败涂地,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割地,赔款,赔款,割地……中华民族痛苦地走在了她几千年来最屈辱的时刻!

现在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民族的危亡和屈辱在少年时代的汪兆铭的内心深处究竟留下的是什么样的影响,但从当时的资料记载,汪兆铭聪明绝伦,尽管家境清贫,父母相继去世,然而他还是在十八岁时即以广州府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秀才;少年时代的汪兆铭对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词尤其喜好,捧卷咏哦: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纵观汪氏一生所作诗词,其中多是关于家国之慨,慷慨激烈,受陆游诗风的影响可见一斑。

追随孙文

上世纪初,屡屡受挫于西方列强的清朝统治者开始逐渐从天朝大国的旧梦中醒来,认识到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然后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其中包括组建新式军队,大搞洋务运动,而且还清醒的认识到,单纯靠那些从小熟读什么子云诗曰的四书五经培养出来的举人进士们,是很难在以后的治国中和西方列强相抗衡的,于是就选派部分青年学生公费到外国留学,当时有识青年都争相报名。

1904年9月,汪兆铭考取了清政府选派前往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的公费留学生,一同拥挤在三等船舱中的还有胡汉民,后者后来也一度成为国民党政坛上的风云人物。站在船舷上,腥咸的海风吹来,汪氏心潮澎湃,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离家远行,然而此刻他又怎么会想到,自己即将踏上的这个陌生的国度,竟会和自己的一生纠缠不清,多年后当自己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竟是躺在这个异国的一张冰冷的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

“我要回中国……”

这是他生命中的一条不归之路。

在日本,汪兆铭一方面学习并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树立起推翻专制的封建王朝,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国的信念;另一方面,当时正值日俄战争,千百年来受武士道精神熏染的日本学生表现出来的狂热的爱国热忱,大大感染了年轻的汪精卫。

正是在这段时间,汪氏遇到了他生命几乎最重要的一个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905年7月孙中山从美国来到日本,汪兆铭和胡汉民,朱执信等广东同乡一起拜访孙中山,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汪兆铭文思敏捷,擅长演讲,有很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所以很快就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并委以重用,当孙中山将在日本的各革命党派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后,22岁的汪氏又被评为评议部部长,从此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传奇而富有争议的一生!

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正式创刊,从此,汪兆铭从就以“精卫”的笔名在《民报》上发表文章,宣扬革命,此后汪精卫一直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由此声名渐振。

精卫一典,源自《山海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旭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壮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啸.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汪氏取此笔名,寓意颇深。

1906年6月,汪精卫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学成毕业,舍弃了清政府的优厚待遇而拒绝回国,决定留在日本自谋生路,以便可以继续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当时汪精卫的哥哥汪兆镛给他多次写信,坚决反对汪精卫留在日本参加革命,为了不连累家庭,汪精卫写信给汪兆镛,表示断绝与家庭的关系,汪精卫在信中说:“罪人兆铭在日本从事革命之事,已被朝廷发觉,谨自绝于家庭,以免相累……吾为革命流血,志矢不渝,谨请谅鉴。"

次年日本政府迫于清廷的压力,让孙中山离境,无奈之下,孙中山远赴南洋,汪精卫跟随前往,从此汪氏成为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最坚决追随的亲信.

君乃良璧

1908年3月,汪精卫在马来亚的槟城结识了他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华侨巨富陈耕基的女儿陈璧君。受革命思潮影响的陈璧君,被汪精卫的风度和才识深深吸引,17岁的陈璧君从此对汪精卫一见钟情,两人演绎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传奇而感人的爱情传奇,无论是在汪精卫为革命奔走的艰难岁月,还是汪氏舍身刺杀清廷要员的危险时刻,不管是汪精卫和蒋介石争斗的多事之秋,还是汪氏成立汪伪政权遭人诟骂的低落时期,陈璧君始终紧紧陪伴在汪精卫的身边!

陈璧君嫁给汪精卫,当时其实顶着非常大的压力:一是陈璧君当时已经和一个南洋巨商的儿子有了婚约;再者当时汪精卫为革命四处奔走,江湖飘零,不仅一无所有,更甚至连生命都朝不保夕,而陈璧君乃一千金小姐,怎么能嫁给他呢?

据史料称,汪精卫堪称民国第一才俊,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潇洒倜傥,这让当时的许多的名媛在第一次见到他就为之倾倒,多年后有人采访民国年间的一位大家闺秀,斯时已是白发斑斑,耄耋之年,然而却是终生待字闺中,谈及自己一生未嫁的缘由,老人浑浊的目光中露出一股遥远的崇慕,低下头来羞涩地嫣然一笑:

“我在年轻时遇到汪君,为其神牵魂萦,既然未能与之结为秦晋,此后更无他想,乃至延误至此。”然而神色间却根本看不到半丝的悔意。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当时的汪精卫却沉浸于革命当中,信奉“革命家不结婚”的信条,根本无暇顾自己的终身大事,他对陈璧君说:革命家生活无著落,生命无保证,革命家结婚必然陷妻子于不幸之中,让自己所爱之人一生不幸是最大的罪过。汪精卫发誓说:“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汪精卫越说不结婚,陈璧君反而越爱汪精卫,但汪精卫却从来没有碰过陈璧君一个指头。后来汪精卫说:正因为他太爱陈璧君,他才没有碰陈璧君一下,他不想毁了陈璧君一生的幸福。

然而陈璧君不顾家庭的阻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心意已决,非汪不嫁!

蒋介石溃逃台湾以后,陈璧君被大陆收禁,有一次,和陈璧君私交很深的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去监狱探望她,宋庆龄和何香凝告诉陈璧君,中央已经决定,只要陈璧君承认汪精卫有罪,写一篇悔过书就可以将她释放出狱。陈璧君却立即拒绝:

“汪君为革命奔走一生,死而后已,何罪之有!”

陈璧君宁可死在牢中,也不承认汪精卫有罪。1959年6月17日,68岁的陈璧君在监狱中凄凉地死去。

叹服!

世有非常之人,然后乃有非常之事,诚然,此岂世之庸夫俗妇所解其万一?

纵观汪精卫一生三个最重要的人物:孙中山,自己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和精神导师;蒋介石,汪氏一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对手;陈璧君,既是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事业的追随者,汪氏一生的各个时期,都是追随者甚众,或许只有陈璧君,才能最深切地理解汪氏一生的苦衷!

刺杀载沣

同盟会成立以后,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陆续发动了几次武装起义,然而却是收效甚微,却徒然使许多革命青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革命一时陷入困境低潮,随之而来的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陷入非常尴尬和被动的局面。

先是以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乘机攻击革命党领导人的不作为,称之为:“远距离革命家。"

“你们自己远远地躲在国外,指手画脚,唆使那些无辜的热血青年在国内拿着枪去和清政府拼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被砍头,用他们年轻的鲜血换来你们的政治资本,那你们自己为什么不去拼命呢?这算什么革命党?!”

梁启超们的冷嘲热讽,一时在海外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一股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再就是同盟会内部有人趁机起来围攻孙中山,一是批评其凡事专横独裁,二是指其私匿革命经费,其中细节,本文不在一一赘述,横竖当时孙中山成了众矢之的,颇为狼狈!从而导致了革命党内外对革命灰心和怀疑的人士大量出现,同盟会一时间陷入崩溃的边缘.

在此革命最低谷的时期,已经身为同盟会主要领导人的汪精卫,毅然挺身而出,慷慨请缨:自己决意回国刺杀清廷要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击破“远距离革命家"的谬论,使党内党外的怀疑人士重新树立起对革命的信心,从而挽救已经陷入低潮,濒临崩溃的革命事业。

汪精卫只身涉险,舍命前去刺杀清廷要员的想法,当即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你身为同盟会高层领导,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用亲自去拼命么?而且以你的文笔、口才乃至现在在革命队伍中的感召力,无人能及,你若牺牲,对革命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啊,太可惜啦!

当同为国民党元老的胡汉民闻知汪精卫要北上行刺时,他跪下来抱着汪精卫的腿,苦苦哀求他不要以身涉险,后来当汪精卫悄悄离开,胡汉民读到汪精卫咬破手指给他留下的决别血书时,当时哭得晕了过去。

然而汪精卫北上之意已决,他在《民报》26期上发表的《革命之决心》一文,充分地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现在四亿人民正如饥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饭。但烧熟米饭所需要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自己的热移给了米,才使生米变成熟饭;釜则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革命党人的角色有二,一作为薪,为薪的人需要奉献的毅力,甘心把自己当作柴薪,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二作为釜,为釜的人需要坚韧的耐力,愿意把自己当作锅釜,煎熬自己来煮成革命之饭。"

和汪精卫一同前去行刺的还有同为同盟会元老的黄复生。黄复生生性豪爽,颇有侠义之风,当汪精卫找到黄复生,向他说及此事,并告其此去绝无生还希望时,黄复生闻之哈哈大笑:“大丈夫来到世间走一遭,倘若不能学岳武穆精忠报国,却苟且偷生,纵然活他一百岁,老死病榻,又有什么意思?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为国捐躯,不正是我辈之所求吗!”

陈璧君更是坚决跟随一同前往。临行前的一个聚会上,有无知之徒冲陈璧君戏谑道:“你有一张英国臣民的护照,当然不怕死。到关键时刻,你把英国护照一抛,英国领事馆自会来救你。"陈璧君听完此话,当场拿出英国护照,将之撕成碎片,一时满座皆惊,那位说风凉话的人登时羞得无地自容,唯恨不能化身虫蚓,钻入地缝。

历史深处的一声长叹--关于汪精卫 汪精卫之死的历史真相
刚烈若此,堪称千古奇女!

将一切先期的必须工作准备好后,汪精卫便和黄复生毅然踏上了前去行刺的北上之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汪精卫和黄复生潜入北京,为了掩人耳目,将一处租来的房子上挂上一个“守真照像馆”的牌子作掩护;在同盟会会员郑毓秀的巧妙周旋下,将喻培伦造好的炸弹带进京城送到了他们手中,随之喻培伦和陈璧君也赶至北京与他们汇合,大家在一起详细商讨了暗杀计划的具体细节。

第一次,他们准备暗杀从欧洲访问返京的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洵和载涛。然而当汪精卫、黄复生、陈璧君三人雇一辆骡车前往前门车站,携带装有炸弹的皮箱在车站门口等候载洵和载涛出站时,却始终没有等到两人的身影出现。后来才知道,原来两个皇室大员因为搞清廉运动,拒绝排场,身穿便服,混杂在一般民众中走出了车站,因此却也躲过了这一劫。

唉,如果当时两个皇室贵胄能有现在随便哪个乡镇干部,或者干脆某个什么狗屁局的副科长的架子,也就大大地帮了汪精卫他们的忙啦!

横竖是一死,何不将影响搞得更大些?这次行刺的失败,从某中程度上更激发了汪精卫的的斗志。他们决定将刺杀的矛头直接指向当时的清廷实际最高统治者——溥仪皇帝的父亲摄政王在沣。

汲取了第一次的失败的教训,这次行动前他们进行周密的观察和策划。他们仔细地研究了载沣每天从醇亲王府中出来前往皇宫的路线,最后决定,在载沣每日必经的位于什刹海和后海分界处的一座小桥银锭桥下手——这儿环境僻静,行人稀少,不致伤到无辜,而且小桥附近又有一条阴沟可容藏身,这样汪精卫可以事先将炸弹埋在桥下,然后自己藏身于阴沟里,待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这次的计划可谓天衣无缝,然而历史往往是如此地捉弄我们。

1910年3月31日深夜,当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银锭桥下埋炸弹,而汪精卫和陈璧君这对革命恋人,正在相拥而泣作最后的生死离别时,黄复生和喻培伦却惶忙中跑回来,告知他们在桥下埋炸弹的行踪被警察发现了,暗杀行动失败!

为什么计划得如此周密而隐蔽的行动竟然让人发现了呢?原因说来好笑,就在他们两人在桥下埋炸弹时,附近一个男人因为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私奔了,气得这厮晚上辗转难眠,出来四处溜哒,却无意中发现了两人的行踪,这厮为了邀赏,就跑到警察局将警察领来了!

事败后汪精卫他们并未立即离京,除了喻培伦需去东京买炸药、陈璧君去南洋筹款外,他和黄复生决定隐蔽下来,等风声过后,再继续策划下一次的刺杀行动。然而在这期间,清廷却派出秘探,四处搜寻暗杀者,终于根据制造炸弹用的几个螺丝钉,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隐身的“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和黄复生一举抓获。

这一天是1910年4月16日。

这次刺杀事件由于针对的对象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载沣,让清廷大为震怒,责成当时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审理此案。

1910年4月25日,暗杀一案公开审理。在法庭上,汪精卫慷慨陈词,宣读了他即时写成的四千余言的供词︰“本名汪兆铭,别号精卫。前在东京时为《民报》主笔。生平宗旨,均刊登于《民报》,不再多言。孙中山先生起事兵败后,我决心炸死载沣以振奋天下人之心……"。

汪精卫的演讲,慷慨激昂,催人泪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负责审理此案的肃亲王善耆,后来善耆谈及这段历史,说自己在看了从汪精卫身上搜缴的三篇汪精卫的亲笔手稿《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告别同志书》之后,已是深受感动,不仅对汪精卫的人品见识大为折服,更为汪精卫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所感动;而且汪精卫和黄复生在法庭上不但没有招供同党,反而争着说自己是行刺的主谋,希望以此来为对方减轻刑罚,这也令肃亲王善耆及在场的其他人士大为感动。

“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肃亲王善耆说道。

审理案犯的法庭,一时竟成了汪精卫宣讲革命理想的舞台!

也正是因为肃亲王善耆被汪精卫所打动,他才再三去向摄政王载沣为之求情,最终清廷以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决定对汪精卫和黄复生两人从轻发落,将本该株连九族的死罪,改为终身监禁。

汪精卫行刺失败身陷狱中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孙中山闻之喟然长叹︰“兆铭是吾党一位大人才,失去他好比断了我一支手臂"。随之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四处奔走,对汪精卫进行营救,胡汉民亲自奔走各地为营救汪精卫演讲筹款。可以说,正是汪精卫的舍身赴死刺杀清廷的英雄行为,使一度陷于分裂崩溃的同盟会内部开始弥合,也使保皇派攻讦革命党人“远距离革命家”的谬论不攻自破,从而使民众更加增强了对革命党乃至革命的信念,对后来辛亥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狱中无事,然而汪精卫却片刻未曾忘记自己为之献身的革命斗争,壮心难抑,以诗遣怀,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诗篇,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本文开篇的那首《被逮口占》,又称《慷慨篇》,一时广为传诵,洛阳纸贵,其中的“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更是堪称绝唱!

狱中囚徒的生活,糠菜裹腹而已,艰苦可想而知,有一天,忽然一个狱卒悄悄从铁门的缝隙中给汪精卫塞进来几个煮熟的鸡蛋,汪精卫在诧异中仔细看时,却见鸡蛋上用隽秀的字体写着一个小小的“璧”字,登时狂喜难抑——是陈璧君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探望自己!然而随即想到此刻自己已是身陷囹圄,而陈璧君从在南洋第一次相遇,就对自己一见倾心,此后一直生死相随,而自己却是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走,对陈璧君的一腔痴情甚至连个承诺都未曾许过,现在已是永远地失去了和陈璧君牵手此生的机会了!

相爱愈深,此恨愈切,念及此,不仅黯然神伤,落下泪来,提笔给陈璧君写了一首《金缕衣》,聊述相思之苦,又咬破中指,用鲜血给陈璧君写了五个字:“勿留京贾祸!”

然而几天后汪精卫收到狱卒转来的陈璧君的一封信,陈璧君在信中说:“监狱的高墙怎么能挡住我们相爱的痴情呢?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在一起,但在我心里,你早就已经是我此生,乃至此后的生生世世唯一要相嫁厮守的人啦,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心里默默得结婚呢?"

汪精卫当即咬破手指,含着泪水,用鲜血写了一个大大的“诺”字;陈璧君接到汪精卫的血书哭了三天。

古今中外,除了汪陈二君,谁曾听说过这样的爱情传奇?!

此后不久,南昌起义爆发,革命形势发展得如火如荼,清廷轰然倒塌,汪精卫被释放出狱,走出监狱的大门,人们争相夹道欢迎这位为了革命事业慷慨赴死的英雄!

然而汪精卫在革命成功后,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拒绝了国民政府力邀其出仕的盛情邀请,实践他“革命成功后,一不作官,二不作议员,功成身退"的诺言,在和陈璧君举办了盛大的结婚仪式后,于1912年9月,携陈璧君一起前往法国留学。

汪君此举,颇有范蠡助越灭吴后,飘然而去,携西施泛舟五湖之风!

总理遗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代诗人杜甫这两句慨叹六出祁山伐魏却最终功败垂成的诸葛武侯的诗,借用在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身上,端的是恰如其分!

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四处奔走,可谓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然而其最终也没能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指挥自己的军队统一当时混乱不堪的中国,最后赍恨而殁!

今天,当我们混杂在熙熙攘攘的躁杂的形形色色的游人中,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向南望去,背对着峻拔高耸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仍然高高悬挂在人们敬仰的目光中,然而孙中山先生的睿智沉静的眉宇间,总让人觉得依稀透着一股淡淡的忧悒之色;他的北面,是巍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面悬挂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巨大的画像,驻立在人群中,忽然一个词语从自己的脑海中闪现出来:北面臣服!

斯人已古,英雄豪杰的背影渐渐湮灭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徒然留下一些依稀的碎片浮沉在市井渔樵茶余饭后的的街谈巷议间……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在一夜间轰然倒塌,尚未来得及将皇宫的的砖砖瓦瓦仔细抚摸一遍的清帝溥仪在无奈中被逼退位,在仓惶中狼狈搬出这座被满人占据了近三百年的皇宫大院,教坊离歌,宫娥垂泪!据说三岁的溥仪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天,坐在高高的金銮宝殿上接受群臣朝拜,看到下面伏身跪拜的黑鸦鸦的群臣,登时吓得大哭不止,他的老爹摄政王载沣赶紧哄他道:“莫哭,莫哭,这就快完啦,这就快完啦!”未几则清朝覆亡,时人谓之一语成谶!

清朝灭亡后,本已破败不堪的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一时混乱得让人眼花缭乱,端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实力尚不足于与袁世凯抗衡,亦是由于孙中山主动采取了忍让妥协的策略,所以辛亥革命胜利后,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举足轻重的袁世凯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袁世凯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愈来愈激烈,宋教仁被刺,袁世凯复辟,由此引发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和袁世凯进行斗争的“二次革命”和“三次革命”。

此时的汪精卫,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为了远离政治争斗,拒绝荣华富贵,正携陈璧君远在法国留学。然而每当孙中山在革命事业上陷入低谷,需要有人为他两肋插刀时,汪精卫无论身在何方,总会立即抛开自己的一切,不远万里,毅然奔赴孙中山的身边,为其舍命相助。可以这样说,在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奔走的过程中,追随他的信徒可谓不计其数,然而真正堪称继承他的衣钵的,既不是打着总理信徒的幌子大搞政治权术的蒋介石,也不是他的夫人宋庆龄,而是汪精卫!

这在孙中山逝世前汪精卫为其代草总理遗嘱一事中可见一斑。

谈到总理遗嘱,这儿不得不涉及到中国现代史上的另一个风云人物——冯玉祥。带有传奇色彩的冯玉祥,堪成民国年间的一代骁雄。冯氏起身行伍,从一个牵马扛枪的小卒,在军阀混战、群雄蜂起民国年间,逐渐组建了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纵横疆场的庞大的军事集团,着实让人叹服!冯氏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自不待言,单看他手下的部属,就可以对此君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略窥一斑: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抗日英雄张自忠、为国捐躯的佟麟阁、写下“恨不抗日死”的悲壮诗篇的吉鸿昌、既因发动“凤翔大屠杀案”而遭世人唾弃又因抗日功绩而名垂青史的宋哲元、放弃济南最后被蒋介石枪杀的韩复渠……早年间有一个相士,曾对冯玉玉祥如此评价:貌似刘备,才如孙权、志比董卓、诈如吕布、惜其运只袁绍耳!一语成谶,冯氏后来果为蒋介石所败!

史籍和民间关于冯玉祥的传说不胜枚举,这儿聊且捡一两件轶闻以飨诸君:

早年冯玉祥率部驻守湖南常德,由于当地百姓纷纷抵制日货,日本领事便找到冯玉祥前来质问:你带兵驻守此间,为什么不保护我们大和民族侨民的安全和利益?冯玉祥素来对日本人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非常愤恨,然而听了日本人的质询却连连应允:好好好,我会排人保护的!次日,所有日本人的商店门口,都有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枪横眉冷目地守着,偶有前来买东西的人试图走近,士兵便端枪大喝一声:远点,想闹事咋滴?登时吓得一哄而散,无人问津!日商苦不堪言,又请领事派人前来质询,冯玉祥怫然愠道:“不保护不行,不好又不行,你们想咋滴?自己看着办去吧!”

还有一则轶事是发生在蒋冯阎桂发动的中原大战时,当时蒋介石的部队装备先进,派飞机对冯玉祥的部队进行轰炸扫射,让士兵们惊恐不已,一时军心摇动。冯玉祥听了西北军第四路军总指挥樊钟秀的汇报,当即召集部队进行训话,他问士兵们:“空中的麻确多还是蒋介石的飞机多?”蒋介石的飞机只有几十架,麻雀却是飞来飞去不计其数,这个士兵们还是知道的,齐声应道:“麻雀多!”冯玉祥继续问道:“你们谁被麻雀拉的屎砸到头上过?”众人齐声回答:“没有!”于是冯玉祥安慰士兵们道:“所以嘛,蒋介石的几十架破铁鸟,拉的屎怎么会掉到我们头上呢?我们怕他个鸟!”众人听了冯氏一番鼓动,登时信心百倍,抗着枪兴高采烈地奔赴战场去了!

话题回到1924年,在二次直奉战争中,已有革命倾向的冯玉祥因为不满吴佩服的排挤,阵前倒戈,发动了世人骇目的北京政变,囚禁曹锟,驱逐溥仪,和段祺瑞、张作霖组成联合政府。然而由于三方皆是各怀心事,大权逐渐落入张作霖和段祺瑞手中,冯玉祥处境日艰,便一方面给远在广州的孙中山发电,另一方面派马伯援持他的亲笔信前往广东,力邀孙中山前来北京共商国是。

1924年10月,接到冯玉祥等北京临时联合政府的邀请,为了结束当时南北对峙的局面,孙中山不顾个人安危,在宋庆龄、汪精卫等人的陪同下,经由香港、上海,然后取道日本,最后辗转抵达北京后。然而刚踏上北京,尚未商讨国是,孙中山竟然染病卧床不起,而且日渐加剧,被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

在此期间,众人均以为一生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先生会给众多的追随者留下一个遗嘱,以便殁后借以指引身后的众多追随者——毕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许努力啊!然而孙中山却让众人费解地始终没有说出自己的遗嘱。

于是在京众人共同商定,先私下为孙中山起草一个遗嘱,再征询孙中山先生的意见,进行修改。起草孙中山遗嘱的重任,便众望所归地落在了他最忠实的追随者汪精卫身上——一是汪精卫文才当时无人堪及,而是他数度生死相随,最是理解先生的心迹。

1925年2月24日下午,众人眼见孙中山先生已是病入膏肓,将要舍诸同志而去,众人一致推举汪精卫、孔祥熙、孙科、宋子文等进入病房,噙着泪水围在孙中山的病榻前,尽量掩抑着心中的痛苦,再次恳请孙中山在去世前给众人留下一个遗嘱,汪精卫俯身跪在病床前,看着自己一生追随的领袖憔悴病塌,泪水禁不住涔涔而下,哽咽良久,汪精卫才眼含泪水对孙中山说:“诸同志皆恳请总理留下些许教诲,让我辈谨遵禀行。如果总理病愈,我辈自是生死相随;如果总理远行,留下教诲,使吾等仍可永聆总理教诲!”

孙中山思忖良久,缓缓说道:“我说些什么呢!如果我能痊愈,就应好好思索一下,该说的着实很多;如果我不幸而死,你们都追随我多年,就看着去做好啦!”

众人继续恳求孙中山道:“吾等愿听先生的教诲!”

见孙中山半晌未语,汪精卫说:“我等今已预备一稿,读与先生-一请听,先生如肯赞同,即请签字,当作先生之言。如不赞成,亦请别赐数语,我可代为笔记。”

孙中山看了看汪精卫,说:“好,那你就读吧。”

于是汪精卫用颤抖的双手掏出写好的遗嘱,含泪念给孙中山: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听完后,苍白憔悴的脸上露出了多日未见的欣慰之色,艰难地说:“好呀,我很赞成。”

待到3月11日孙中山再度病危时,孔祥熙、宋子文、吴敬恒、何香凝以及宋庆龄、孙科等人再次围在病榻前,汪精卫将那份拟好的遗嘱递到孙中山面前,此时孙中山已经无力举腕,最后在夫人宋庆龄的帮助下,用颤抖的手执笔在遗嘱上签上“孙文”二字。

至此,这份由汪精卫起草、孙中山首肯且未作一字添改的“总理遗嘱”,就当作孙中山的政治遗嘱公开发表,并在此后成为国民党精神上的圣经。

舍身刺杀载沣,代草总理遗嘱,这两件事,成为汪精卫一生中最辉煌且在国民党中无人堪及的事迹,亦使他成为孙中山殁后国民党内威望最高的人!

汪蒋之别

回顾汪精卫一生的历史,有一个人物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那就是蒋介石。

纵观汪氏一生,有三个人物对其影响至深,一是他至死追随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再是与他生死相随的夫人陈璧君,最后一个就是蒋介石,而尤以后者对他的影响长久且深远,尽管这样的影响更多的是负面意义上的。

今天,当历史的重重迷雾散尽,透过幽长的时空隧道,我们拨冗去芜,对汪蒋这两个曾均对中国的现代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审视和评判,将会发现,这两个争斗纠缠半生的人物之间的差别,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多么地让人瞠目般地判若泾渭!

从性格上来说,历史上的汪精卫,不仅潇洒倜傥,慷慨任侠,而且与人相交,从来就是肝胆相照,坦陈心迹。汪氏一生淡薄名利,对个人的荣辱进退以及世人的讥赞讽誉素来看得极淡,这从他革命成功后拒绝高官厚禄,远走法国,以及后来在最高领导者的位置上,几次不顾众人苦苦挽留,主动自行引退即可看出。而且汪氏在从政的过程中,对诸如拉帮结派、封官许愿、金钱收买等屑小伎俩,素来不屑一顾,在汪氏执政期间,采取的完全是西方式的民主风格,这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历史的中国社会,这一厢情愿的做法却恰恰行不通。

返观蒋介石,则是性情阴戾慎忍、城府深隐,让人莫揣其心,伴之悚栗。蒋氏自始至终就一直处心积虑地攫取权利,向着最高领导者的宝座虎视眈眈,可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蒋氏一生,也有几次引退下野的经历,但仔细审查蒋氏的几次下野,均是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且每次的下野,都是为了后来更凶猛的反扑而做的权宜之计,且蒋介石在1927年和1931年两次被逼下野前,均无端分别枪杀北伐将领王天培和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以泄似愤,其心之险戾,可见一斑!然而蒋介石深谙中国的官场之道,对诸如金钱收买、封官许愿、拉帮结派等手段练得可谓炉火纯青。蒋氏当年未发迹时,曾有段时间沦落上海滩,竟然投身青帮,甚至后来掌权后,为了笼络人心,还经常效仿江湖草莽之徒的换帖结拜这样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蒋氏掌权后,实行的是军阀式的独裁统治,这在枭雄蜂起有枪就是爹的民国乱世,反倒恰逢其时。

如果一定要在汪蒋二人间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上,汪蒋二人可谓俱是慷慨大方。从两个事例上对此可见一斑。

1927年,北阀尚未胜利的国民党,因为蒋介石拥兵自重,在南京成立了自己的政权,从而使国民党分裂为宁汉两个政府,一时两个政府东西对峙。此时盘踞河南的冯玉祥拥有重兵,可谓为宁则宁胜,与汉则汉胜,一时成为宁汉两个政府拉拢的对象。蒋介石深谙此理,因此当持中间立场的冯玉祥前来徐州拜会他时,自己不仅亲自率领众人前往黄口车站恭候,颇有古人倒履相迎的遗风,这让冯玉祥大为感动,更重要的是,在两人相见时,蒋介石当场允诺,馈送五十万大洋作为见面礼来犒赏冯军,此举让冯玉祥登时大生好感,在随后的宁汉之争中,自然便站在了后来枪杀回马,把冯氏搞得惨不堪言的蒋介石的一边。

与此相应,有一则发生在汪精卫身上的鲜为人知的史实,让鄙人陡然闻知,心下顿觉崇慕不已,大生叹服之感!

1933年,北京大学的部分教授为了厚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的李大钊,相约捐款,响应者皆为当世名流,或一时翘楚。最初的发起人蒋梦麟、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十三人各捐款20元,后来梁漱溟捐了50元,远在上海的鲁迅先生闻讯寄来50元,而李四光捐了10元。对于10元或20元这孤零零的数字,今天的读者诸君或许没有清晰的概念,然而讲一则轶闻后或许大家就能有个大体的印象:昔年毛泽东寄身北京大学求职谋生,代理校长蒋梦麟看在李大钊的面子上批条道:“兹派毛润之为图书馆书记,月薪17元。”

在这个捐款的名单中,有一行字今天看来格外醒目:

汪精卫,1000元。

这张已经纸张斑黄的捐款清单,现在依然安安静静地保存在北京博物馆内。

汪精卫,是让历史的风浪偶然推上了政治舞台的一介文人,而作为军阀和政客化身的蒋介石,乃一介武夫,两人遇到一起,端的是应了一句老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造物弄人,历史却偏偏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亲共抑蒋

孙中山逝世后,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由于无论威望资历,还是人品能力,汪精卫在当时都无人堪及,所以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政治会议上,汪氏便众望所归地当选为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兼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从世俗的眼光看来,汪氏在这一刻可谓登上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峰巅。

然而骨子里作为一介文人的汪精卫,从这一刻始,便身不由己地被历史和现实的洪流挟裹着,踉踉跄跄地向前走去,这一路风雨如晦,冷暖自知……

汪精卫主政后,谨遵总理遗训,一方面大力推行孙中山生前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一大批共产党人,譬如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等安排在了国民政府以及国民党内部工作,使共产党的势力在国民党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他积极筹划挥师北伐,欲消灭盘踞北方的军阀,统一中国。然而正当他要殚精竭虑地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随后接踵发生的“廖仲恺被刺案”和“中山舰事件”,像两个迎面扑来的凶险的惊涛骇浪,打得他左支右绌,疲于招架,依稀间隐没在这政治恶浪的后面的,是渐显端倪的蒋介石那阴戾凶险的嘴脸。

廖仲恺被杀案,一直是民国年间的一桩疑案。1925年8月19日,廖仲恺在国民党部大门前,遭5名枪手的枪击身亡,一时舆论哗然,举国皆惊。廖案的发生,后面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争斗。孙中山逝世后,一是对党内的权利分配,斗争愈来愈表面化;再就是对他生前制定的联共政策,在国民党内部逐渐演变成两派,一是坚决联共的左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廖仲恺;另是坚决反共的右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国民党内的实力人物胡汉民。两派各不相让,斗争愈来愈激烈,廖仲恺的被杀,世人皆云此举乃激进的右派人物所为。

事件发生后,国民党迅速成立了“廖案调查委员会”,由汪精卫亲自主持调查此案。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却渐渐显示出一个汪精卫极不愿看到的结果:出面组织和收买凶手的是胡汉民的堂弟胡毅先及其死党朱卓文、梁鸿楷、魏邦平等人,则幕后的主使者直指胡汉民。一时之间,义愤填膺的左派人士强烈地奔走呼吁,杀胡以谢廖!

这样的境况让汪精卫大是为难:不杀胡不足以平左派之愤,而杀胡的决定又是自己所断断无法做出的,毕竟作为同乡的胡汉民当年和自己一同东渡日本,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多年,在自己刺杀载沣入狱后,胡为自己四处奔走,极力营救。尤其在孙中山逝世后,胡汉民自忖以自己在党内的资历和功绩,却只做了个小小的外交部长,心下对汪精卫已是嫌隙渐生,以汪氏宅心仁厚的性格,怎么能在这样的时候对胡汉民不予以眷顾?权衡再三,汪精卫决定舍车保帅,遂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下令逮捕了胡汉民的哥哥胡清瑞和极有关联的林直勉。同时撤掉第一军军长梁鸿楷而代以李济深,扣押梁士铎和杨锦龙两个粤军统领。而对胡汉民,由于其在广州已是无法立足,汪精卫便派其以国民政府特使的名义,于1925年9月22日从黄埔港登上“蒙古”号远洋轮船,黯然前往苏联考察。

然而对这个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仅引起了左派人士的大为不满,称汪精卫不将胡绳之以法,偏袒过分;而且右派人士更是怀恨在心,因为胡汉民是国民党右派的领袖,胡被逼离境赴俄后,他们无树可依,以戴季陶、林森等为首的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便纠合在一起,跑到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成立了史称“西山会议派”的右派团体,公然反对联俄联共、反对汪精卫,并罗列汪精卫“为共产党护符”的九大罪状,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半年,以观后效。

与此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在这次处理廖案的过程中,蒋介石把耍弄手腕、玩弄权术的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先是紧紧跟随在当时最高领导人汪精卫身边,从而博取得了汪氏的信任,获得了以广州卫戍司令的名义“全权处理粤军”的权利,然后抓住粤军领袖许崇智的部下参与刺杀廖仲恺一案这点牢牢不放,借题发挥,将许崇智排挤出粤,从而达到了自己蓄谋已久的控制粤军的目的。在此案结束后,蒋介石便控制了军权,俨然军事领袖,1921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之前名不见经传的蒋介石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有枪便是爷,蒋氏旱地拔葱般地一跃成为国民政府内除汪精卫之外的第二号人物,羽翼渐丰后,蒋介石对汪精卫渐生不臣之心。

在同样的一个事件中,一个悯人而伤己,一个排异而揽权,书生和政客的作法,一得一失,判若天壤!

廖案余波未息,随后便发生了的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19日,共产党员李之龙任舰长的中山舰开至黄埔,停泊于黄埔军校旁;蒋介石称,在自己未下调令的情况下,中山舰擅自驶入黄埔,迹嫌叛乱,故于20日午夜前3点,也就是19日深夜,密令逮捕李之龙,派兵占领中山舰并解除其武装;派部队包围东园内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武装;包围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住宅以及全市的共产党机关,并宣布全城戒严;此后,逼令共产党员全部退出第一军。

中山舰事件,是民国史上最扑朔迷离的一桩迷案,不仅牵涉此案的当事人各执一端,相互抵牾;后来的研究者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件的真相往往湮灭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后人只能在残破而浩繁的卷帙中老妪捉虱般地探询它的踪迹,然而大多的时候,这样的探询又是多么地徒劳!在这篇短文中我们不想对关于此案的众家之说再作赘述,只想就当时事件发生的政治环境以及由此导致的汪蒋二人地位的变化略做陈述。

无论中山舰事件的起因如何,然而它的发生是有其必然性的。

蒋介石在博取了汪精卫的信任和重用后,很快跃居成为国民党内的二号人物,然后渐渐由坚决支持带有强烈左派色彩坚持联俄联共的汪精卫,摇身一变,转而成为坚决反对联俄联共的右派的代表人物,这其中的变化一是因为他个人攫取最高权利的野心所致,因为唯有如此,他才能借助国民党右派的势力来和汪精卫相抗衡,这在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汪精卫想处罚蒋介石却遭到了右派的强烈反对,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中山舰事件的发生,也和当时驻派中国的苏联顾问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苏联先后派驻中国的顾问鲍罗廷和季山嘉,在国民党内权势极重,二人皆以太上皇自居,可谓指手画脚,颐指气使,尤其后来的苏联顾问季山嘉到任后,对蒋介石极其傲慢,动辄对蒋冷嘲热讽,几乎反对蒋的每一项计划。所以蒋曾无奈地叹息道:“呜呼,赤化也,共产也,俄人掌握政权也。”试想一下,我们一介凡夫俗妇,乃至三岁顽童,尚且对他人的摆布和挖苦大为反感,何况作为一代枭雄自尊心较常人只会更加强烈的蒋介石?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作为当时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汪精卫,大为镇惊和愤怒:如此重大的事情,蒋介石竟然在未相应事先向自己请示的情况下,擅自越权行动,这不仅是对自己所坚持的联俄联共的政策的公然挑衅,而且是对自己权威的蔑视和挑衅,所以汪精卫决定对蒋介石进行严厉处罚。然而当时的大部分中央委员却都站在蒋介石的一边,赞同蒋介石的排俄排共行动。既不能执意处罚蒋介石从而导致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又不能对蒋的作法进行认可,骨子里带有西方政治家色彩、素来淡泊权位的汪精卫,决定以退为进,辞职引退。

1926年3月22日,汪精卫在临时召开的中央政治会议上说:“我是革命政府和党的代表,这件事的发生我也有责任,我只责己不责人,一切均由我不能尽职所造成,我将引咎辞职。此事一切善后工作,均由蒋同志去办。”

1926年5月11日,汪精卫托病离职,离开广州前往法国马赛。至此,国民党内横在蒋介石登往权利顶峰之路上的三大巨头,军界的许崇智、右派的胡汉民、左派的汪精卫,先后被其一一排挤出粤。汪精卫辞职后,国民党内再也无人能与蒋氏抗衡,广州国民政府于6月6日推选蒋介石为中央军委主席兼北伐军总司令。后来蒋介石又出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主席,独揽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渐渐走上了军阀式的以枪使党的独裁统治的道路。

当国民党内的有识之士逐渐看清了蒋介石的独裁的真实嘴脸,并于1927年以孙科为首组成“迎汪行动委员会”力邀汪精卫回国重新秉权,以抗衡蒋介石时,形势已是今非昔比,手无寸铁的一介书生汪精卫,已经无法来降服羽翼已丰的蒋介石了。

2007年涂鸦于虞州

作者:新浪博客 面壁思过崖 http://blog.sina.com.cn/mbsgy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8824.html

更多阅读

一声长叹 叹不尽

心情日志 2010-10-07 10:08:54 阅读87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也许所有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淡化,淡化。就如同我们,我们似一块糖,含在嘴里,会很甜,只是到了最后,糖融化了,变得索然无味,无言以对。默默看着,安静极了。明明知道彼此相

声明:《历史深处的一声长叹--关于汪精卫 汪精卫之死的历史真相》为网友樱花细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