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赵氏孤儿》的题材源流
传统京剧《赵氏孤儿》
传统京剧《赵氏孤儿》
陈凯歌执导 电影版《赵氏孤儿》
电影版 《赵氏孤儿》
电影版 《赵氏孤儿》
电影版 《赵氏孤儿》
以上图片剧照均来自网络致谢!!
关于赵氏家族的故事较早见载于《春秋》,西汉司马迁《史记·赵氏家》对此也有较详细的叙述,《赵氏孤儿》之名,始于元杂剧作家纪君祥,经其改编后《赵氏孤儿》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大悲剧,广为流传,上至朝庭文武,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国外,其剧目主要为:《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冤报冤》、《搜孤救孤》、《八义图》、《程婴舍子》、《八义记》等,西方歌剧为《中国孤儿》、《中国英雄》等。
一、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载于《春秋》:(宣公二年)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成公八年)晋杀大夫赵同、赵括。
可见具有史实性质,而将这一报复性凶杀的线索揭示出来的是《左传》:
八月乙亥,晋襄公卒。灵公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盾曰:“立公子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旧好也。置善则固,事长则顺,立爱则孝,结旧则安。为难故,故欲立长君,有此四德者,难必抒矣。”……使先蔑、士会如秦,逆公子雍。(文公六年)
据上一段叙述可知,晋灵公夷皋在嗣位的时候就与上卿赵盾因费立问题而结下了仇恨的毒瘤。晋灵公贪奢荒淫,残暴凶狠,以致国力骤然下降。而赵盾关心国家、体恤百姓,力谏晋灵公,终于,激怒了晋灵公,由此引发了一场君臣之间的激烈争斗。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且斗出,提弥明死之。
晋灵公派鉏麂行刺,结果鉏麂发觉赵盾胸怀坦荡,“民之主也”,不忍刺杀,反而“触槐而死”。灵公再设宴招待赵盾,暗地埋伏兵甲,妄图逮捕赵盾,提弥明识破诡计,扶赵盾外出,灵公放恶犬追咬,提弥明因击毙恶犬而被杀,赵盾后又得到灵辄的救护而逃脱,可见义士们对“民之主”的维护、爱戴。晋灵公的“不君”最终遭来杀身之祸,被赵盾的族人赵穿杀死,赵盾还朝,并迎立成公。
另外,《国语、《公羊传》、《谷梁传》、《吕览》、《说苑》、《新序》等书也记载有赵氏孤儿的故事,与《左传》记载大同小异。其基本矛盾在赵盾与晋灵公之间,《左传》叙述了矛盾产生的原因,这样,赵氏孤儿的故事初步定型。
二、史记》中有关赵氏孤儿故事的章节主要有《赵氏家》、《晋氏家》《韩氏家》等。《史记·赵氏家》记载: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胹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未出镜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晋景公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哭,拊手且歌。盾卜之,赵绝而后好。赵史渊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哀。”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善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腹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纨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即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乎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具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惟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与《左传》相比,《史记》中增添、改变的内容主要有:
1、增添了屠岸贾这个人物,他在晋灵公面前受到宠信,至景公时,已擢升为司寇,《史记》中,是他一手制造了灭赵事件,并且搜孤、索孤,使故事情节具有鲜明的对立面,构建起了忠奸斗争的冲突阵营,在君臣之外,新加入了忠奸的斗争;
2、庄姬也由《左传》中的淫妇变为贞节妇人,从而改变了赵氏家族被灭的直接原因与矛盾冲突对象;
3、赵氏孤儿—赵武,《左传》中随母避乱,而《史记》中司马迁录为尚未出世的遗腹子,并且立孤复赵也推迟了十五年;
4、增添了程婴、公孙杵臼、鉏廘、灵辄、韩厥等一批“保孤救难”的关键人物。
一系列情节的变化,使得赵氏家族与奸臣屠岸贾这一恶势力斗争更加激烈、尖锐,将忠奸斗争的意义具体明确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使赵氏孤儿故事更加曲折复杂,并且生动地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形象。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增删改动,很快唤起了人们的共鸣。刘向《新序·节士》赞颂道:“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义厚士矣。”所以,从《左传》到《史记》,脍炙人口的赵氏孤儿故事逐步形成,并且广泛流传开来。
三、赵氏孤儿故事在《史记》中已基本形成,后世广为流传。尤其赵宋王朝时期,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史书《文献通考·宗庙十三》载:“元丰四年(1081),承议郎吴处厚言,程婴、公孙杵臼保全赵氏孤儿,乞加封爵。诏河东河北漕臣访其祠墓,婴封诚信侯,杵臼封忠智侯,立祠于墓侧,载之祀典。”宋代词人辛弃疾《六州歌头》歌颂韩厥道:“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存赵孤;千秋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在民间,据《雍正山西通志》,太平县、曲沃县、定襄县、永济县、太谷县、盂县等,都有大量的关于赵氏孤儿及程婴等义士的文化古迹,如:赵宣子墓、赵大夫祠、程婴墓并祠、杵臼墓并祠、藏孤洞等,与这些古迹并存的是大量民间传说,可见,民众们对忠臣义士的崇拜精神。
宋金、宋元对峙之际,“赵氏孤儿”的故事更是受到广大宋朝子民的关注,原因归于宋代皇族族姓为赵,每当政权危殆之时,就要借助那些不惜牺牲性命也要保护赵氏血脉的英雄,宣传忠义思想,要人民自觉地捍卫大宋王朝。这一背景无不为元代纪君祥创作《赵氏孤儿大报仇》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但是几乎使所有研究者感到遗憾的是关于作者纪君祥的生平材料少得可怜,在《录鬼薄》记载中也属最缺少生平材料的作家之列,只记他是“大都人”,与“李寿卿、郑廷玉同时”。到目前,可以称得上是同一题材中最为著名的作品。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纪君祥《赵氏孤儿》现存元刊本(四折)和明刊本(五折),明刊本现有两种:臧晋叔《元曲选》本和孟称舜《酹江集》本。经校阅,这两种明本除个别文字外,无歧义。”
剧情梗概为:
楔子:晋灵公时,赵、屠文武不和,屠派遣鉏廘行刺不成,又设计嗾犬害之;赵盾被殿前太尉提弥明及灵辄所救,逃亡而去。屠氏杀灭赵氏三百余口,驸马赵朔被迫自杀,临死前嘱怀孕的公主,若生男儿,取名“赵氏孤儿”,长大报仇。公主被软禁在府中。
第一折:屠氏知公主已产男儿,准备到满月时再杀死,命将军韩厥把守府门,严搜出府之人。公主托孤于下人程婴,自缢身亡;程婴藏孤儿于药箱,出府时被搜出,程婴以义士说服本是赵盾提拔上来的韩厥,被放走,韩厥自刎。
第二折:屠氏下令全国搜孤,欲将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杀光,以绝后患。程婴投奔退职官员公孙杵臼,两人设计程婴舍子、公孙舍命的双簧戏以救孤。
第三折:程婴到屠氏处告发,屠氏来搜孤,令程婴拷问公孙,公孙不招;屠氏搜出并杀死假孤儿,公孙撞阶而亡。屠氏认程婴子即(真孤)为义子。
第四折:二十年后,程婴作画说明真相,孤儿发誓报仇。
第五折:晋悼公立,孤儿赵武奏明真相,魏绛奉命帮助赵武杀了屠氏,孤儿归宗。
纪君祥《赵氏孤儿》对《左传》、《史记·赵氏家》中记载作了若干改编和补充,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物关系,职位作了改动。赵盾、屠岸贾本不同朝,改为同晋灵公朝;庄姬改为晋灵公的女儿,公孙杵臼门客改为退职官员;第二,由君臣矛盾、家族矛盾改编为具有社会意义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第三,义士韩厥变为纵孤出府而自刎,并增加魏绛来帮助孤儿报仇;第四,由抱别人之子改为程婴用亲子替代赵孤;第五,屠岸贾认赵孤为义子;第六,程婴将其故事用画衍示,说明真相。这样,纪君祥就赋予了《赵氏孤儿》“冤报冤”的强烈的复仇思想,塑造出几个为挽救无辜而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的人物形象,使之成为一个壮烈的、正气浩然的悲剧。
《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奸臣屠岸贾的残暴狠毒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屠岸贾显然是剧本中邪恶的化身。由于他得到昏君的宠信,掌握了大权,这就使得程婴、公孙杵等人为救护无辜而进行的斗争特别艰巨,甚至要以牺牲生命和舍弃自己的后代为代价,从而构成了全剧惨烈悲壮的基调。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此剧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剧中虽有恶人交扌冓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洵为切中肯綮之论。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悲剧那种前赴后继、不屈不饶地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杂剧《赵氏孤儿》中赵氏一家三百口惨遭奸佞屠岸贾的诬陷和诛杀。为了赵氏孤儿的安全,一批舍生取义的壮士牺牲了。先是赵氏孤儿的妈妈(晋灵公的女儿)把孤儿托付给一位经常出入驸马府的民间医生程婴,为了消除程婴对于泄密的担忧,自己立即自缢身死;程婴把赵氏孤儿藏在药箱里,企图带出宫外,被守门将军韩厥搜出,没料到韩厥也深明大义,放走了程婴和赵氏孤儿,自己拔剑自刎;屠岸贾得知赵氏孤儿逃出,竟然下令杀光全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违抗者杀全家诛九族;程婴为了拯救赵氏孤儿,决定献出自己的独子,以代替赵氏孤儿,并由自己承担“窝藏”的罪名,一起赴死;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硬要以年迈之躯代替程婴承担隐藏赵氏孤儿的罪名,然后撞阶而死……20年后,程婴告诉了赵氏孤儿这一切,他就把复仇的烈火射向了血债累累的屠岸贾。这部悲剧虽然对立的双方在冲突中遭到毁灭,正义得以伸张,但和黑格尔的悲剧观是迥然有别的。黑格尔认为悲剧人物的毁灭都是罪有应得,他们的毁灭是“永恒正义”的胜利,因此,冲突的解决必然是和解。而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是正义力量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最终战胜和消灭了邪恶势力,正义的胜利不是和解,而是像愚公移山那样,在子子孙孙无穷匮的前赴后继的斗争中实现的。中国悲剧精神就表现在这种前赴后继的斗争中。而这些都离不开建立在一种“血亲”基础的文化认同。
纪氏的《赵氏孤儿》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怀恋宋王朝的“民族思想”,从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来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其一、宋王朝便是赵氏天下,自北宋神宗年间到南宋开禧年间,一再为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修祠立庙,加封爵号。纪氏的创作在当时便带有一定的隐射意义,寓意渴望赵家天下,宋朝江山的稳定繁荣。表现作者的一种缅怀“宋朝江山”的民族思想。
其二、元灭宋之际,“存赵孤”更加成为一些忠于“宋朝江山”的忠臣义士的政治口号。此外“存赵孤”便是保“宋朝江山”的意思,希望力挽狂澜,拯救即将灭亡的宋朝天下。
其三、在纪氏《赵氏孤儿》的描写中有“凭着赵家枝叶千年永”,“正好替赵家出力做先锋”,“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这些唱词和宾白,把救孤的意义夸大到与整个剧情不甚相称的地步,一定别有用意。
虽然纪君祥具体生平思想现存资料甚少,但从其所处的整个元朝社会大背景分析,此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作家的民族思想是肯定的。
另外,还要提到南戏《赵氏孤儿记》,它的版本比较复杂,自今流传的有明万历间金陵富春堂刻《新刻出像音注赵氏孤儿记》、明代金陵世德堂《新刊重订出像附释标注音释赵氏孤儿记》、明嘉靖间进贤堂刻《新刊耀目擢奇风月锦囊正杂两科全集》卷之六《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大全孤儿》、清顺治间钮少雅编辑《汇篡原谱南曲九宫正始》中收录“元传奇”《赵氏孤儿》曲五十一支。
南戏《赵氏孤儿记》的现存四个版本中,世德堂本保存完整,富春堂本缺最后60余字,基本可见南戏《赵氏孤儿记》全貌,有着非常重要的信息。
景李虎先生在其《元代南戏《赵氏孤儿记的重要价值及版本源流》一文中指出,南戏《赵氏孤儿记》的出现受了杂剧《赵氏孤儿》的直接影响。其原由有:
其一、按照南戏和传奇的体制,其内容应以“出”划分,但富春堂本《赵氏孤儿记》全部以“折”划分;世德堂本或作“出”或作“折”,这显然是受了北杂剧体制的影响。
其二、南戏《赵氏孤儿记》产生在元代后期,因为,富春堂、世德堂版本中都有张维因劝谏屠岸贾被杖一百,心中不平,上场时道:“耕牛为主遭鞭挞,哑子□歪(倾斜)惹祸殃,霜下始知邹(衍)屈,雪飞方表窦咸(衔)冤”。这里提到窦娥被杀,六月飞雪之事,说明《赵氏孤儿记》写定应在《窦娥冤》杂剧广泛流传之后,这个时间不早于元代中叶。
南戏《赵氏孤儿记》不但展示了早期南戏一些新的侧面,更重要是提供了南戏如何演变为传奇的许多重要线索,对戏曲史、特别是南戏、传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景先生的推理是否完全正确,但至少为我们对南戏《赵氏孤儿记》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更加关注、研究它,我想随着戏曲文献和戏曲文物资料的不断发现,南戏《赵氏孤儿记》的创作情况及其在戏曲史中重要研究价值会逐步呈现出来。
此外,还有明传奇《八义记》、《接婴记》、清传奇《节义谱》等,都是较优秀的戏曲作品,反映了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流传极广,影响极深,乃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四、据考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最早翻译为外文,流传于欧洲的中国戏曲,原因在于西方是悲剧的发源地,故其倍受欢迎,一定程度取得了悲剧性质上的一致性。
法国耶稣会教士马若瑟率先将其译成法文,收入《中国志》,流传至法兰西王国。此后,仿作、改作纷纷出现,英国人威廉·哈察特的仿作《中国孤儿》,意大利诗人梅它士达素仿作、歌剧《中国英雄》等。其中,最为重要是法国大文豪伏尔泰于1753~1755年对《赵氏孤儿》进行改编成为新剧本,名为《中国孤儿》,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随后,英国谐剧作家默非又根据伏尔泰及马约瑟的本子,重新改编了《中国孤儿》,在伦敦演出,引起极大的震动。所改编的《中国孤儿》,其故事情节与《赵氏孤儿》有所不同,但基调大致一致。该剧情节、角色与纪君祥《赵氏孤儿》大为不同,但主题一致。第一幕,宋朝旧臣臧缔为救前朝遗孤,把自己的婴儿当作王子献出,而命人带真孤去高丽;第二幕,此事为其妻伊特梅知晓,不忍亲生骨肉受戮,道出真情,要求领回;第三幕,伊特梅进宫求情,元世祖成吉思汗对她仰慕已久,便许之,臧缔久不交出真孤,成吉思汗向伊特梅求爱被拒,真孤迷路,处境危急,臧缔劝妻改嫁,遭伊特梅斥责。第五幕,臧缔全家与真孤将亡,成吉思汗允许伊特梅与臧缔诀别,因偷听对话,受文明洗礼,于是赦免所有犯人。本剧在思想上赋以法国十八世纪的启蒙色彩,为作者的哲学与政治见解服务。可见,“赵氏孤儿”的故事影响极广,也算是西方国家了解中国忠义思想的第一扇东方之门吧。
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并非出于一时心血来潮,也绝非所谓“猎奇之所为”。从伏尔泰在剧本题目下着意所加“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一行文字中,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因有三:根据孔子的教导之一,就是无征不信,“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也就是不凭造作,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伏尔泰编剧有一条宗旨,那就是“以前世历史事实感召后世人为力”。他非常讲求“以真实的历史事实感人”。将中国题材引入戏剧创作是出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一贯的关切和向往。欧洲诸国喜欢收藏中国文物,其宫廷内外出现了一种对“中国风尚”的特殊嗜好,而这种“东方趣味”风行的迹象已为伏尔泰亲眼所见。当时,来自中国的丝绸布料早已成为贵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奢侈品,中国也因此在欧洲获得了“丝绸之国”的美誉。在悠长的岁月中,中国的典籍、火药、炼丹术、造纸术、航海术、雕版印刷术、建筑技术、医学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法国学者莫里斯·罗宾曾这样写道:“在古代欧洲和启蒙运动时代的西方,中国简直无所不在。”这股由法国兴起的“中国风”,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在欧洲大陆愈演愈烈,“中国兴味”正是欧洲人趋之若鹜的时代风尚。伏尔泰在这股劲吹的“中国风”之中,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并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哲学,曾说:“世界的历史始于中国。”由此萌发了创作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戏剧的心愿。正在寻访题材之时,读到了《赵氏孤儿》的译本,并认定,“此为具有历史真实性及其感染力的好剧”。
赘语:考察评述赵氏孤儿故事的渊源流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故事题材能否广泛、永久地流传,不仅在于故事的离奇,情节的复杂,更重要的是故事所内涵的思想情感。赵氏孤儿故事流传甚广,主要归功于故事塑造了义士形象,宣扬了邪恶终将被正义击败的积极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