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历史:大公国

俄国历史:大公国-王国-帝国-苏联,兴衰与尴尬的现状



俄罗斯联邦,经历了四个朝代类型:大公国,王国,帝国,苏联。



诺夫哥罗德(Novgorod)的《俄罗斯千年纪念碑》(Millennium of Russia)。

莫斯科公国1476年独立,当时莫斯科4万人口:蒙古金帐汗国统治250年期间,100多个罗斯城邦国家向金帐汗国进贡称臣。《俄罗斯千年纪念碑》雕刻了俄国历史上129个著名人物,以下将多次引用其中的雕塑。

  9世纪左右,现北欧五国一带日耳曼系瓦格良武士(Varangian warrior)首先围绕诺夫哥罗德建立一些小城邦国家,后来攻占基辅:基辅公国。

988年,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流传到这些罗斯城邦小国家。

1236年,蒙古军队灭亡了这一带所有的国家,包括基辅公国。右图:蒙古扩张鼎盛时期示意图。沙皇俄国声称基辅公国瓦格良武士是俄罗斯嫡系祖先,但没有任何证明。拜占庭帝国资料证实:瓦格良武士与拜占庭帝国之间进行过贸易。所以现在俄罗斯的历史一般从莫斯科公国独立的伊凡三世开始叙述:

1476年,伊凡三世宣布独立,15-17世纪并不强大,18世纪迅速扩张。

1917年,第25位君主被二月革命推翻,1476-1917年=合计历时439年。

在这439年里的俄罗斯大公-沙皇-皇帝,合计25位,如下:

城邦时代:3位大公,122年

41年=1462-1503:大公伊凡三世,第一个独立的城邦,人口4万

30年=1503-1533:大公瓦西里三世

46年=1538-1584:伊凡雷帝,3岁即位,16岁亲政38年,自称沙皇

王国时代:8位沙皇,98年。其中国土全部沦丧的混乱时代35年

14年=1584-1598:沙皇费奥尔多一世,弱智(傻子),戈东诺夫摄政

7年=1598-1605:沙皇戈东诺夫,属于大臣篡位称王

1年=1605-1606:伪季米特里一世,波兰伪政权

4年=1606-1610:沙皇舒伊斯基,属于大臣篡位称王

3年=1610-1613:七贵族联合执政,后选举罗曼诺夫家族担任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32年=1613-1645:沙皇米哈伊尔,伊凡雷帝死后的混乱时代结束

31年=1645-1676:沙皇阿列克谢,生了3个沙皇:费奥多尔三世,伊凡五世与彼得一世

6年=1676-1682:费奥多尔三世,病逝后,他两个弟弟伊凡五世与彼得一世同时担任沙皇

皇帝时代:14位皇帝,235年。其中一半时间是彼得大帝祖孙三代的114年

43年=1682-1725:伊凡五世与彼得一世联合为帝14年,1896年彼得单独掌权,史称彼得大帝

2年=1725-1727:叶卡捷林娜一世女皇,彼得大帝的皇后,立陶宛民女,孤儿

3年=1727-1730:彼得二世,彼得大帝的孙子,11-14岁统治三年

10年=1730-1740:安娜女皇,彼得大帝同父异母哥哥伊凡五世的次女

1年=1740-1741:伊凡六世,伊凡五世的孙子,两个月婴儿,1年后被废
俄国历史:大公国

21年=1741-1762:伊丽莎白女皇,彼得大帝的女儿,终生未嫁

1年=1762-1762:彼得三世,德国公爵的儿子,彼得大帝的外孙

34年=1762-1796: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德国小公国的公主,彼得三世的皇后

5年=1796-1801:保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儿子,不是父亲是不是彼得三世

24年=1801-1825:亚历山大一世,保罗一世的儿子,签署文件杀死了保罗一世

30年=1825-1855:尼古拉一世,保罗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的三弟

26年=1855-1881: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一世的儿子

13年=1881-1894: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二世的儿子

23年=1894-1917: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

城邦时代

  大公伊凡三世,在位43年=1462-1505

1236-1241年,蒙古征服罗斯诸城邦,建立金帐汗国,1243年定都萨莱(Sarai,现为废墟)。蒙古人没有将罗斯诸城邦划入金帐汗国疆域或派兵占领,而是保持一种长期藩属关系:100多个罗斯城邦大公,即位前必须得到金帐汗国汗诰命,必须缴纳什一税和贡赋,服兵役驿役,战时提供车马和作战物资等。

1423年,穆罕默德汗登基,金帐汗国开始内讧和分裂,出现了位于莫斯科西方的喀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南方的克里木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十几个汗国。



1440年,金帐汗国统治200多年后,伊凡三世(Ivan III of Russia)出生,莫斯科公国当时继续向金帐汗国进贡称臣。

1446年,伊凡三世的父亲瓦西里二世(Vasily II of Moscow)成为瞎子:他从金帐汗国讨到大公称号后,与贵族之间多次内战,1445年出征喀山汗国战败被俘,关押5个月后被赎买回来。在此期间,他的表哥舍米亚卡(Shemyaka)代理大公。他被赎买回来后,舍米亚卡不愿放弃权力,弄瞎瓦西里二世的双眼。后来瓦西里二世杀死他的表哥舍米亚卡,夺回大公位置,史称“失明大公”。

1451年,瓦西里二世和11岁的伊凡三世联合执政:父亲双目失明,必须提早培养儿子并树立儿子的权威。

1462年,瓦西里二世去世,22岁的伊凡三世登基,独立执政。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的伊凡三世。

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这是俄罗斯的一件大事: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的弟弟带着女儿索菲娅逃到罗马。罗马教廷希望联合信仰东正教的罗斯诸城邦,伊凡三世也希望得到名正言顺的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地位。

罗马选择莫斯科的原因:莫斯科公国长期担任金帐汗国指定的收缴税收和贡赋的代理人,比较有名和富有,因为莫斯科可以扣下一些钱给自己。

伊凡三世的考虑:他征服过附近几个城邦,他需要更加名正言顺的扩张。

这桩婚姻之后,伊凡三世不再需要金帐汗国了。

1476年,与教廷联姻4年后,金帐汗国索要贡赋,伊凡三世一反常态撕碎国书,杀了来使,宣布独立。



《伊凡大帝撕碎汗的来信》(Ivan the Great tearing the khan's letter to pieces),作者Aleksey D. Kivshenko。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莫斯科公国以这种方式宣布独立。当时伊凡三世不是皇帝或大帝,也不是沙皇,只是100多个罗斯(Rus)公国之一,后世尊称大帝。伊凡三世之前,莫斯科还独立过一次: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Dmitry Donskoy)打败了蒙古军队。这次独立维持了三年就失败了:1383年,蒙古人再次攻陷莫斯科。后来俄国把伊凡诺维奇奉为民族英雄,教廷把他列为圣人。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的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

这场战役名为库利科沃战役(Battle of Kulikovo),时间1380年9月8日,俄罗斯古代史诗中的双方兵力:蒙古军30万,莫斯科公国联军15万。但是史诗数据不可信,现代研究认为:蒙古军约12万,莫斯科公国联军约6万,还有的研究认为双方均为3万人左右等。总之,这场战役是莫斯科取得了意外的胜利。

这场战役,蒙古人没有留下文字资料,莫斯科也没有留下文字资料。

但是,伊凡三世的独立,欧洲留下了记载。

此外,伊凡三世的43年统治,没有发生大战,发生很多小战:他依靠狡诈和财富征服了周围的五六个小城邦,而不是凭借武力。俄罗斯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俄罗斯君主都非常狡诈,伊凡三世当时三面都是敌人:

北边:更加寒冷的北极地区,没有人烟。

西边:强大的敌人,波兰立陶宛联邦,他耐心等待时机下手。

东边:喀山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他与这些国家成为友好邻邦。

南方:克里木汗国,他重金收买了克里木汗国,成为莫斯科的盟国。

在西边,莫斯科与欧洲贸易必须经由诺夫哥罗德(Veliky Novgorod):距离莫斯科530公里。

1478年,伊凡三世降伏了这个共和国。当时,这个共和国的市长是一个女市长(见下图)。



《伊凡三世对诺夫哥罗德的摧毁》(Destruction of Novgorod by Ivan III),作者Klavdiy Lebedev。描述伊凡三世的军队正在把诺夫哥罗德的市政厅的大钟搬走,女市长站在画面的中心位置。

也就是说,精明的伊凡三世联合东边和南边,主攻西边,疆域延伸530公里:诺夫哥罗德。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的科尔姆(Daniel of Kholm)。

科尔姆是伊凡三世麾下的名将,他击败了喀山汗国,攻陷了诺夫哥罗德,打退了1472年金帐汗国的进攻,1480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乌格拉河大对峙(Great stand on the Ugra river),这场两军大对峙被公认是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蒙古人的分水岭。1487年科尔姆攻陷喀山汗国的首都喀山,废黜了原来的大汗,换上了亲莫斯科的新大汗。

说明:乌格拉河大对峙

1480年,金帐汗国末代阿合马汗(Akhmat Khan)出兵报复伊凡三世撕毁国书斩杀来使宣布独立。很多汗国独立了,金帐汗国力量不足,准备了四年,联络立陶宛出兵一起攻打莫斯科。伊凡三世和科尔姆等率军抵抗,击退了企图渡过乌格拉河(Ugra river)的金帐汗国先头部队后,双方在乌格拉河对峙几个月,立陶宛仍然没有出兵。1481年,阿合马汗撤兵回国,双方都没有追击对方军队,因为都没有把握消灭对方。阿合马汗回国途中遭遇西伯利亚汗国的袭击身亡,金帐汗国灭亡: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人250年的统治。阿合马汗死后,他的儿子们改称大帐汗国(Great Horde),这些儿子互相争斗到1502年,存在了大约266年的这个蒙古人的国家彻底消失(约1236-1502年)。

1492年,伊凡三世联合克里木汗国,向立陶宛开战,1494年停战。

1500年,伊凡三世再次向立陶宛开战。

1503年,战争期间的伊凡三世中风而传位儿子瓦西里三世后,1505年去世。

伊凡三世极具远见:1453年,奥斯曼灭亡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Constantine XI,1404-1453)的弟弟带着女儿索菲亚·帕里奥洛格斯(Sophia Palaiologina,1440/1449-1455/1503)逃到罗马。经过教廷的战略布局,这位四季如春的地中海边出生长大的公主,竟然答应嫁到冰天雪地的莫斯科。她带去数百随从,带去了大量图书典籍,她使得莫斯科宫廷规章礼仪日趋规范,她还带来以下重要的变化:

旧称罗斯(Rus)改为俄罗斯(Russia);拜占庭帝国双头鹰标志成为俄罗斯的标志;俄罗斯是第三个罗马帝国的说法成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基础;彼得大帝正是这位索菲亚公主的孙子……

《罗曼大帝接待教皇的使者》(Roman the Great receives an ambassador from Pope),作者Nikolai Nevrev。罗曼大帝(Roman the Great,约1160之后-1205)是基辅公国大公,他征服了周围一些小城邦,被拜占庭封为“所有西方罗斯之主”(master of all western Rus)。1205年,罗曼大帝进攻波兰被打死了。1236年,对抗蒙古的基辅公国彻底灭亡,精明狡诈的莫斯科公国的大公们是帮助金帐汗国收取贡赋起家的……

城邦时代

大公瓦西里三世,在位28年=1505-1533



伊凡三世去世后,他和索菲亚的儿子瓦西里三世成为大公。瓦西里三世是1503年登基的:伊凡三世中风,瓦西里三世即位并打败了立陶宛,1503年双方停战。1505年伊凡三世死去。

瓦西里三世与他父亲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同时运用不同,瓦西里三世只注重军事,几次主要扩张如下:

1506年,东征喀山汗国,失败。

1512年,进攻立陶宛,1514年占领斯摩棱斯克。

1515年,克里木汗国进攻莫斯科,与莫斯科结成仇敌。

1523年,二次东征喀山汗国,次年喀山汗国俯首称臣。

1533年,瓦西里三世病逝。

也就是说,瓦西里三世几面树敌:克里木汗国是他父亲的长期盟友,位于现乌克兰(上图),在公元前450年就是希腊的殖民地。蒙古人建立的克里木汗国是1441年从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侵扰莫斯科三百年。

  克里米亚汗国位置如右图:南边背靠奥斯曼帝国,东北是莫斯科公国,西北是波兰王国。这个游牧国家的简史如下:

1441-1783年:历时342年。

1441年,从金帐汗国独立。

1478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从属国。

1774年,Treaty of Kucuk Kaynarca条约:奥斯曼放弃克里米亚汗国。

1783年,克里米亚汗国合并进入俄罗斯。

在这三百年里,克里米亚汗国不断攻击俄国和波兰立陶宛。

克里米亚汗国持续不断进攻是为了抢掠财产人口,带到奥斯曼帝国,作为奴隶销售赚钱,三百年里的人口抢掠总人数超过300万人。



《鞑靼人的舞蹈》(Tatar's Dance),描述克里米亚汗国骑兵与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战斗的情景。在很长的时间里,欧洲人将俄罗斯人,鞑靼人(东欧和西欧称呼蒙古人)和奥斯曼帝国都视为不开化的野蛮人。

  城邦时代

伊凡雷帝,在位46年=1538-1584

1533年瓦西里三世病逝,三岁的伊凡四世(Ivan IV)即位,伊凡四世的母亲叶莲娜(Elena Glinskaya)摄政五年(1533-1538)后突然死去,当时年仅28岁。史学家几乎一致认为:她是被其他大臣毒死的。现代的考古和分析证明,叶莲娜的确是中毒死亡,内情不详。不述。

1547年1月,16岁的伊凡四世亲政,2月结婚。他的这位王后非常著名:阿娜斯塔西娅·罗曼诺芙娜(Anastasia Romanovna,1530-1560),俄罗斯两个王朝之一,罗曼诺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的祖先。这个家族原来是一家中层贵族,历来性格温和,成为王后的亲属后,家族逐渐兴旺,一百多年之后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的罗曼诺芙娜。

俄罗斯的历史,按照家族,分为两个王朝(见后述):

留里克王朝 842-1598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

留里克王朝(House of Rurik)的起源来自半神话传说,来自北方的一位瓦格良王子(Varangian prince),留里克(Rurik,约830-879)。

根据12世纪俄罗斯教会编撰的俄罗斯编年史:

当时的Chuds,Slavs,Merias,Veses,Krivichs等部落互相征伐,战乱无法平息,于是大家邀请留里克王子兄弟来主持正义,恢复秩序。

公元862年,留里克兄弟带着一批军队来到基辅周围,建立了居民点。879年留里克死后,他的继承者们在乌克兰的基辅建立了首都,国家名称是基辅罗斯(Kievan Rus)。

  这个国家一直坚持到1240年,蒙古军队打来。

后来这些王族子孙散布到各个城邦国家,包括莫斯科公国。最后一个嫡系留里克王朝沙皇是瓦西里四世(Vasili IV of Russia):1606-1610年在位,1612年被抓到波兰死去。波兰建国比莫斯科早,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力比俄罗斯强,文化和文明也因为接近西欧而远远超过俄罗斯。

很多俄罗斯王室或贵族都声称属于留里克后裔。现代基因分析证实:留里克王朝的后裔,与北欧的说波罗的海-芬兰语(Baltic Finns languages)的人种有关联,也与说北日耳曼语(North Germanic languages)的人种有关联。这些问题至今争议中,上述编年史的具体依据也无法考证。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留里克王子。

《俄罗斯千年纪念碑》雕刻了129个历史人物,但没有伊凡四世。伊凡四世是暴君,史称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雕刻制作这个纪念碑的工程师和艺术家不愿意把伊凡雷帝放进去:1570年,诺夫哥罗德(Novgorod)被伊凡雷帝派遣秘密警察部队屠城:诺夫哥罗德当时希望加入1569年刚刚成立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这次屠城,据说秘密警察杀死了数万人(具体死亡数据,各说不一)。

1547年,伊凡四世亲政以后,开始各项改革:

首先,伊凡雷帝确立了农奴制度,不允许农民自由迁徙,并且改革军队,建立常备军射击军。

然后,亲政的第5年,伊凡雷帝亲征俄罗斯东部的喀山汗国。与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不同,他的目的不是让喀山俯首称臣,成为藩属,而是彻底灭亡,把喀山的土地并入俄国的版图。

  喀山汗国的首都在喀山(Kazan),莫斯科以东800公里。

喀山现在人口114万,俄罗斯第八大城市,总人口379万的鞑靼斯坦共和国(Republic of Tatarstan,自治共和国)的首都。

伊凡四世的父亲和祖父都多次征伐喀山汗国,他的曾祖父进攻喀山汗国失败被俘5个月,回来时被其表哥弄瞎眼睛。喀山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都是从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两家关系密切,多次配合进攻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决心根除后患。

1552年6月16日,伊凡四世带领15万军队和150门大炮进攻喀山汗国。8月30日包围了首都喀山,切断水源,炮轰城墙。10月2日喀山最终陷落:城墙摧毁,城区夷平,大部分居民被屠杀。

为了庆祝征服喀山汗国,伊凡雷帝在莫斯科红场修建了圣瓦西里教堂(Saint Basil's Cathedral,右图)。这座著名的大教堂很著名,名称也很多,这里只选择其中一个名称。

在喀山的喀山城堡的旧址上,伊凡雷帝下令修建的喀山克里姆林宫(Kazan Kremlin),现在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东方胜利之后,西方的第二场战争成为25年的噩梦:

1558-1583年,25年的利沃尼亚战争(Livonian War)。

伊凡雷帝希望在的波罗的海占领一个出海口,1558年他向利沃尼亚进攻。三个西方敌人都很强大: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伊凡雷帝先后与三个强敌作战,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战争后期,俄国经济崩溃,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利沃尼亚(Livonia右图)是现在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开战初期,伊凡雷帝曾打败立陶宛,占领利沃尼亚地区。此后陷入长期的泥沼战。

1569年,立陶宛波兰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民主选举的共和国。

1576年,新当选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王是来自匈牙利的一位贵族,巴托里(Stephen Bathory,1533-1586)。巴托里首先攻占了普斯科夫周围的大片莫斯科领土,并在1581年率领5万大军围攻孤立无援的普斯科夫。

普斯科夫(Paskov,右图),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大城市,5道城墙的坚固要塞,1510年以来莫斯科与欧洲贸易的桥梁。直到150年后彼得大帝建立彼得堡,普斯科夫的地位才不再重要。

这场反攻莫斯科公国腹地的大战,使得巴托里成为波兰立陶宛和东欧的民族英雄:

1581年,伊凡雷帝签订和约:退还占领的所有利沃尼亚领土(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波兰大军也解除了对普斯科夫的包围。

25年战争,一无所获。

战前,莫斯科公国的边境,距离芬兰湾的海岸只有仅仅70公里,打了25年还是被赶回来,并且被瑞典帝国抢走了北方的6座城市。

这场战争期间唯一的好消息:1582年,伊凡雷帝死前2年,叶尔马克(Yermak Timofeyevich)率领的哥萨克灭亡了西伯利亚汗国(Khanate of Sibir)并继续东进,开始了漫长的西伯利亚殖民远征。伊凡雷帝给予这些哥萨克“殖民许可”。当时伊凡雷帝也不知道西伯利亚和远东,如此巨大。

南边也不安定。

克里米亚汗国(Crimean Khanate)和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几乎年年侵扰掠夺财产人口,其中三次是克里米亚汗国大汗德夫莱特一世(Devlet I Giray,1512-1577)亲自入侵。

第一次:1555年。德夫莱特一世入侵,抢掠财产人口。

第二次:1571年。德夫莱特一世率军攻占了莫斯科,抢掠大量财产,杀死约1-6万人,掠走约十几万人,并且放火把莫斯科烧为一片平地。伊凡雷帝逃离莫斯科,幸免于难。

第三次:1572年。德夫莱特一世第二次进攻莫斯科,被伊凡雷帝击败。

祖孙三代独立建国后,首都莫斯科第一次被攻陷和焚毁,原因正是伊凡雷帝的不得人心的改革。



《秘密警察》(The Oprichniks),作者Nikolai Nevrev。



这幅作品描述秘密警察在处决贵族I. P. Fyodorov之前羞辱他,逼迫他坐在沙皇的王座上,然后杀死了他。案件发生在1568年,捏造的罪名是谋反。

1562年,伊凡雷帝宣布:天下土地全部归沙皇所有。也就是说,除了农民因为户口改革不能迁徙而成为奴隶(农奴)以外,贵族也成为拿俸禄的公务员。这项改革遭到几乎所有贵族的激烈反对。

1565年,伊凡雷帝创建秘密警察,随意人捕杀人,尤其是镇压贵族。6000多秘密警察了杀害很多贵族和知识分子,终于导致克里米亚汗国攻占和火烧莫斯科。

1572年,克里米亚汗国火烧莫斯科第二年,伊凡雷帝取消秘密警察制度。这年,齐心协力的俄罗斯打败了第二次进攻莫斯科的克里米亚汗国。

这种制度叫作oprichnik(俄语:Опричник):参加者宣誓仅仅效忠君主,建立没有约束的国中之国。后来多个沙皇使用这种制度,列宁斯大林完善了这种制度以代替西方的法律制度:苏联建立了契卡,内务部,古拉格劳动营等。

右图:没有议会(杜马)约束的第一个绝对君主,伊凡雷帝的象牙王座。



《伊凡雷帝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使节展示他的财宝》(Ivan the Terrible demonstrates his treasures to the ambassador of Queen Elizabeth I of England),作者Alexander Litovchenko。

伊凡雷帝的晚年不理政事,喜欢玩弄抢来的财宝,并且常常向外国来宾们炫耀。伊凡四世的时代没有边界标志,领土仅仅是一种地理概念或势力范围。伊凡雷帝于1545-1550 年创建了常备军,射击军(Streltsy),最初500人,1584年伊凡雷帝去世时约20,000人-25,000人,1681年彼得大帝即位时约5.5万人,主要武器是火绳枪和战刀。

欧洲当时各国广泛使用火绳枪,伊凡雷帝的射击军是终身制和世袭制,仅仅效忠沙皇本人。



这是名画:《1581年11月16日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伊凡》(Ivan the Terrible and His Son Ivan on November 16th, 1581),作者列宾(Ilya Repin)。史料记载:这一天,伊凡雷帝看到他儿子,王储伊凡的媳妇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就殴打儿媳导致流产,愤怒的伊凡因此和父亲争吵,伊凡雷帝用权杖打伊凡,伊凡重伤,10天后死亡。



东正教只允许3个合法妻子。伊凡雷帝3个合法妻子留下两个男孩:伊凡(Ivan)和弱智的费奥尔多(Feodor I of Russia)。傻子不能当沙皇,又是弟弟,王储当然是伊凡。这一次,王储伊凡被伊凡雷帝失手打死了,只好把傻子费奥尔多立为王储。

1584年,伊凡王储死后第3年,伊凡雷帝在一次下棋的时候,在桌子上当场突然死去,估计是突发心肌梗赛。

伊凡雷帝留下的政治遗产:

沙皇称号,常备军,秘密警察,农奴制,土地归沙皇一家等。

伊凡雷帝还修改了国徽(右图):在继承拜占廷帝国的双头鹰前,加上留里克家族的族徽,圣乔治骑马挥矛刺杀巨龙图案的盾牌。这个国徽被罗曼诺夫王朝沿用,直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这种向东西两边扩张的意识形态使俄罗斯在欧洲和亚洲两边都积怨很深,直到今天。

伊凡雷帝死前,国家面积理论上三四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千万,但是经济崩溃,统治分崩离析,大批人口逃亡南方和东方。伊凡雷帝死后,国家陷入几十年动乱,留里克王朝彻底灭亡,罗曼诺夫王朝诞生。

伊凡雷帝生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曾希望剃发进修道院,但是修道院不接受他:在他的恐怖政治时代,所有的朝臣都不敢吭声,只有大主教敢于反对他,他把大主教投入监狱处死了。他把修道院也得罪了。



《伊凡雷帝的忏悔》(Ivan the Terrible's repentance),作者Klavdy Lebedev。描述伊凡雷帝跪在普斯科夫洞穴修道院(Pskov-Caves Monastery)的院长面前,希望剃发修行,但没有被修道院接受。

王国时代

沙皇费奥尔多一世,在位14年=1584-1598

伊凡雷帝的儿子,弱智的费奥尔多一世(Fyodor I,1584-1598)在位14年,什么事情也没做。



1580年,伊凡雷帝给费奥尔多一世娶了一个媳妇,亚历山德拉·戈东诺夫(Alexandra Godunova,1557-1603)。这个媳妇的哥哥是伊凡雷帝的宠臣,鞑靼人贵族后裔,鲍里斯·戈东诺夫,他曾参加伊凡雷帝的射击军,秘密警察等。

右图:博物馆里的戈东诺夫(Godunov)的铠甲。

第二年,戈东诺夫因为一个偶发事件成为伊凡雷帝的重臣:伊凡雷帝在1581年11月16日,用权杖殴打他的儿子伊凡时,戈东诺夫用身体阻止伊凡雷帝殴打王储,自己也被打伤。身受重伤的王储伊凡不治身亡,伊凡雷帝悔恨交加,重赏戈东诺夫施。他从此得到伊凡雷帝的绝对信任。

作为国舅,戈东诺夫成为傻子费奥尔多一世的摄政王,摄政时间长达14年。起初伊凡雷帝给弱智的费奥尔多一世指定了“五大臣摄政会议”,后来戈东诺夫把其他四人排挤或处死,自己独揽大权。戈东诺夫并不糊涂,也不暴虐:他摄政期间,没有什么战争。

费奥尔多一世时代发生的唯一的大事:莫斯科教区,升级为独立总教区,这个位于莫斯科的总主教名为:莫斯科和所有罗斯的神圣大牧首(The Holy Patriarch of Moscow and all the Rus' )。

戈东诺夫推荐的第一任神圣大牧首是约夫(Patriarch Job of Moscow)。



上图:莫斯科大牧首公邸的一个房间里,挂着历代大牧首的画像。大牧首地位崇高,属于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所有君主必须得到大牧首的祝福,由大牧首主持加冕礼,否则得不到承认。

虽然戈东诺夫维持了国家的和平,莫斯科升级为总教区,但是他妹妹和妹夫只生了一个女儿并且死了。最后,傻子费奥尔多一世没有留下子嗣死去了,他被称为留里克末代沙皇(last Rurikid Tsar)。

王国时代

沙皇戈东诺夫,在位7年=1598-1605。

费奥尔多一世没有子嗣,大牧首约夫临时主政。约夫提出:选举戈东诺夫为沙皇。戈东诺夫(Boris Fyodorovich Godunov,1551-1605)推辞一番,加冕新沙皇。当时也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了。摄政14年的戈东诺夫政权平稳过渡,原班人马不动。但是戈东诺夫加冕沙皇带来一个恶果:君权神授观念破坏了,沙皇不再神圣,谁都可以问鼎王位,带来长达几十年的动乱,史称混乱时代(Time of Troubles)。

  戈东诺夫相貌端庄,崇尚西欧文化,他登基以后大赦天下,减少赋税,并且向欧洲派出留学生学习先进文化。但是所有的俄罗斯留学生一个都没有回来。

戈东诺夫执政时饥荒不断,多处起义,政府对策失措,最后处于瘫痪状态:

1601-1603年,俄罗斯连续三年大旱。

1604年,出现了一个“合法沙皇”前来争夺戈东诺夫的王位。

东正教规定只能娶三个合法妻子。伊凡雷帝娶了7-8个妻子:前三个合法妻子留下伊凡和弱智的费奥尔多一世,其他不合法的妻子留下一个两岁的婴儿季米特里(Tsarevich Dmitry Ivanovich of Russia,1582-1591)。伊凡被伊凡雷帝失手打死,费奥尔多一世登基后,戈东诺夫把婴儿季米特里母女流放到乌戈里奇(Uglich)。

这个孩子9岁时在乌戈里奇神秘死去,调查没有找出死因,是否死亡也难以确定。

1604年,宿敌波兰声称:季米特里没有死,逃到波兰,属于正宗沙皇继承人,波兰军队带着季米特里向莫斯科进攻。

右图:《伪季米特里的代理人杀死费奥多·戈东诺夫和他的母亲》(False Dmitry's agents murdering Feodor Godunov and his mother ),作者Konstantin Makovsky。

1605年,波兰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戈东诺夫焦虑中突然死去。一部分贵族们拥戴戈东诺夫的儿子费奥多·戈东诺夫即位,另一部分贵族们欢迎季米特里入城。伪季米特里说:只要戈东诺夫家族存在,就不进城。于是俄罗斯贵族把费奥多·戈东诺夫母子全部监禁,最后杀害。这个费奥多·戈东诺夫仅仅当了49天沙皇。

季米特里和波兰军队进入莫斯科,新的沙皇诞生了。

王国时代



伪季米特里一世,在位1年=1605-1606。

一个波兰伪政权,稀里糊涂建立了。支持这个伪季米特里一世的势力,来自几个方面:

宿敌波兰出于政治目的,直接派出军队,护送伪季米特里一世前往莫斯科就任沙皇。

哥萨克骑兵也参加了向莫斯科的进攻,由于连年大旱,很多人都希望去莫斯科抢劫财产粮食。

真正的季米特里的母亲,伊凡雷帝的遗孀,认为当年是戈东诺夫暗杀了自己的儿子,煽动很多人组成乱军进军莫斯科,大批农民乱哄哄加入乱军。

最重要的是很多贵族不服新沙皇,他们对戈东诺夫由嫉妒变为憎恨,领兵抵抗波兰军队的督军舒伊斯基并不认真作战,把波兰军队放进莫斯科。

这个假的季米特里,执政只有一年。当时波兰占领军在莫斯科有几千人。1606年5月17日凌晨,俄罗斯贵族舒伊斯基为首的俄国军队突然发动政变,杀死了莫斯科所有的波兰人。混战中,伪季米特里一世逃跑未遂,被俄罗斯人抓住处死了。

右图:《伪季米特里一世的最后时刻》。

然后,俄罗斯人把伪季米特里一世烧成灰,放在大炮里向波兰方向发射。他的真实身世至今众说不一。

率领政变成功的舒伊斯基,被选为新的沙皇。

王国时代

沙皇舒伊斯基,在位4年=1606-1610。

舒伊斯基(Shuisky)登基后,称为瓦西里四世(Vasili IV of Russia)。他也属于篡位称王。

1606年即位,1607年就爆发起义,瓦西里四世刚刚镇压了起义,波兰军队第二次进攻莫斯科。

1608年,波兰军队带着季米特里再次来到。波兰人说:季米特里一世没有死,而是又逃到波兰,现在第二次出兵护送正宗沙皇回莫斯科。由于至今搞不清楚真相,前一个称为伪季米特里一世,后一个称为伪季米特里二世。

1608-1609年,伪季米特里二世一直对莫斯科围而不攻。波兰国王生气了,一方面赶走了伪季米特里二世,一方面下令波兰军队攻占莫斯科。后来,伪季米特里二世部下内讧,杀死了伪季米特里二世。

1610年,波兰军队占领莫斯科,瓦西里四世退位。

1611年,俄罗斯贵族选举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的儿子担任沙皇,并把瓦西里四世作为礼物送给波兰。

1612年,沙皇舒伊斯基即瓦西里四世在波兰死去。他是世代贵族,据说多少有一些留里克王族血统。



《沙皇舒伊斯基在华沙的瑟姆》(Tsar Shuisky at the Warsaw Sejm),作者Jan Matejko。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议会名叫瑟姆,这个联邦的国王和议员都是民主选举的。

王国时代

七贵族联合执政3年=1610-1613。



莫斯科被占领,沙皇退位,群龙无首,七个贵族组成临时机构。强敌四面瓜分了俄罗斯领土,这个国家当时已经几乎灭亡了:

西边: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以西大片领土。

北边:瑞典占领了诺夫哥罗德(Novgorod)及其周围的多座城市。

南边:克里木汗国出兵南部地区,第一次长期盘踞俄罗斯的腹地。

大部分俄罗斯领土已经被外国军队占领,莫斯科只能管理周围地区,俄罗斯七个贵族,先后作了两次建国努力。

第一次:1611年,七个贵族选举波兰国王的儿子任沙皇。他们前往华沙,顺便带着一个礼物:退位沙皇舒伊斯基即瓦西里四世。波兰国王不愿意,希望自己兼任沙皇。最后,没人来莫斯科登基。

第二次:1613年,七个贵族和来自全国的代表经过长期争论,选举温和的罗曼诺夫家族的米哈伊尔担任沙皇。

如前所述:伊凡雷帝的第一个王后是罗曼诺芙娜(Anastasia Romanovna,1530-1560)。这个家族是中层贵族,女儿当上王后而开始兴旺。米哈伊尔当时只有16岁,听说被选为沙皇吓坏了,他和母亲躲进Ipatiev Monastery修道院,不出来就任:戈东诺夫父子沙皇,两个伪季米特里,舒伊斯基沙皇等连续5位真假沙皇下场悲惨。贵族会议派了几批人寻找和劝说米哈伊尔出任沙皇。

1613年7月12日,米哈伊尔17岁生日登基:罗曼诺夫王朝诞生。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大牧首Hermogenes,当时他不承认伪季米特里一世,并且给各地写信,鼓励俄罗斯人起义攻打波兰占领军。

王国时代

沙皇米哈伊尔,在位32年=1613-1645。



米哈伊尔(Mikhail I Fyodorovich,1596-1645)没有参加选举沙皇大会,当时除了七个贵族,全国代表都来参加,争吵了几个月,最后无异议通过:罗曼诺夫家族的米哈伊尔。

然后,找了一个月,在修道院找到米哈伊尔。

然后,思想工作四个月,7月12日米哈伊尔登基。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米哈伊尔。

米哈伊尔两边的两个人物:库兹马·米宁(Kuzma Minin),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Dmitry Pozharsky)。这两人是俄罗斯民族英雄,波兰占领莫斯科时期他们两人号召和组织了一万多人的民兵队伍,1612年10月26日收复莫斯科,然后他俩都参加了大会,推举米哈伊尔担任沙皇。

俄罗斯有很多他们两人的雕塑,纪念他们复国的功劳。

米哈伊尔接手的俄国已不成国家:贵族擅权,国库空虚,国土大部被占,全国遍地饥殍,贪污腐败泛滥。米哈伊尔只是名义上的沙皇。

有了沙皇之后,贵族们开始收拾国家,首先收复国土:

第一,出钱,请求占领南方的克里木汗国撤兵。

第二,  1617年,与北方瑞典签订和平协议,换回几个城市。

第三,1618年,与波兰签订和平协议,波兰不再追求沙皇王位,承认米哈伊尔是沙皇,俄罗斯则把大片土地割让给波兰。

第四,1619年,关押在波兰长达8年(1610-1618)的大牧首,米哈伊尔的父亲菲拉列特被波兰释放。

1919年,俄国公认的混乱时代(Time of Troubles)结束之年。

1919年,大牧首菲拉列特(Patriarch Filaret,1553-1633)回国后,协助他的儿子米哈伊尔沙皇,开始了长达14年摄政统治。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第一位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米哈伊尔和他父亲,大牧首菲拉列特。理论上,大牧首和他儿子米哈伊尔联合执政(co-regents),实际上大牧首的很多决定都不咨询他的沙皇儿子,米哈伊尔也没有任何权力欲望。正教会的神职人员,信仰极其坚定。列宁斯大林时代,曾杀死10万以上神职人员,包括两位大牧首,但是仍然无法消灭正教会的势力:现在俄罗斯正教会是世界第一大独立正教会,信徒9千万以上,罗马尼亚正教会是世界第二大独立正教会,信徒1900多万。

宗教和道德,使得俄罗斯逐步恢复元气。

1633年,大牧首菲拉列特去世。

1645年,在位32年的沙皇米哈伊尔去世。

王国时代



沙皇阿列克谢,在位31=1645-1676。

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位沙皇阿列克谢(Alexis,1629-1676 )16岁即位。北边瑞典,西边波兰立陶宛,南边克里木汗国,三面威胁继续存在。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的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的主要遗产是生了三个男孩子:三个沙皇。阿列克谢两次结婚:

第一个皇后玛丽亚,留下费奥多尔三世,伊凡五世两个沙皇。

第二个王后纳塔丽娅,留下彼得一世(彼得大帝)一个沙皇。

1676年1月29日,阿列克谢病逝,皇子费奥尔多成为沙皇。

王国时代

沙皇费奥多尔三世,在位6年=1676-1682。

费奥尔多三世(Feodor III,1661-1682)在位6年,登基伊始就面临着一场战争:1676-1681年俄土战争,5年战争后确定以第聂伯河(Dnieper)为界,俄国占有乌克兰东部。俄土战争发生多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和奥斯曼两个帝国都崩溃了,1991年苏联崩溃后,乌克兰独立了:扩张四百年的俄罗斯,南边和西边都恢复原状,只在东边获得西伯利亚。

费奥多尔三世47岁病逝,没有子嗣,所以他的两个弟弟,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时担任沙皇。

帝国时代

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时在位:14年=1682-1796年。

彼得大帝:在位43年=1682-1725年。

费奥多尔三世去世时,他的同母弟弟伊凡五世16岁,同父异母弟弟彼得一世10岁。两派贵族支持两个继承人,达成妥协: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两个沙皇并立。伊凡五世的同母姐姐索菲娅·罗曼诺娃(Sofia Alekseyevna,1657-1704)担任摄政。她很快就把彼得一世和他母亲赶出了克里姆林宫。



1689年,彼得一世推翻索菲亚,把她送进修道院(1704年病逝)。彼得和他的母亲,同父异母哥哥伊凡五世一起执政。

1694年,彼得一世的母亲去世,彼得一世与伊凡五世继续联合执政。

1695年,彼得一世出兵15万,向奥斯曼帝国海岸要塞亚速(Azov)进攻,试图占领一个黑海的出海口。这次俄军战败。这一年年底,彼得一世再次派出15万大军围攻亚速,战役持续到第二年。1696年7月19日,亚速要塞投降,俄罗斯第一次拥有了海港,成为海上国家。

右图:《1696年占领亚速》(Capture of Azov 1696)。

1696年,伊凡五世死去,彼得一世成为唯一沙皇。

1697-1698年,彼得一世组成大使节团(Grand Embassy)考察欧洲,参观了造船场,医院,博物馆,植物园,牙科诊疗和人体解刨,伦敦的天文台,皇家协会,大学,军工厂等等。他会见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William III of England)和法国皇帝等。他参观英国曼彻斯特的城市建设,后来运用在圣彼得堡的建设中。他与欧洲各国商讨组成联盟对抗奥斯曼帝国,打击瑞典帝国。他聘请外国专家,购买武器。他深深感到俄罗斯的落后,下决心改造俄罗斯。

1698年,正在欧洲考察的彼得一世听说莫斯科的射击军谋反,中断考察赶回莫斯科,无情镇压了起义。



《处决射击军的早晨》(Morning of Execution of Streltsy),作者Vasily Surikov。



伊凡雷帝创建的射击军是世袭制禁军,当时约5.5万人。彼得一世先后审判处决了1200多个射击军,解散了5.5万射击军,将他们连同家属全部赶出莫斯科,然后组建了新式军队。取得南方出海口之后,彼得一世开始在北方波罗的海夺取第二个出海口。

当时,瑞典帝国是欧洲北方的第一强国,疆域见右图:包括现在的部分挪威,全部瑞典和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彼得堡及其周围地区。

彼得一世的作法如下:

1699年,从欧洲高薪聘请1000多军官,专家和工程师等。

1699年,与丹麦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结成“反瑞典同盟”。

1700年,俄国出兵进攻瑞典:大北方战争(Great Northern War)。第一次作战,彼得一世的俄国军队惨败:18岁的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Karl XII)带领不到一万精兵,打垮三万多俄军,攻陷了俄国要塞纳尔瓦(Narva)。

  打败俄罗斯后,卡尔十二世的瑞典大军转往欧洲作战。

1701-1702年,获得喘息机会的彼得一世,抓住机会占领了瑞典的一片濒临海岸的沼泽地。

1703年,彼得一世聘请外国人,在这片沼泽地上设计建造了一个大型城堡(位置见右图)。城堡建设期间,彼得一世与瑞典等国签订了16个协议,但是他多次违反或撕毁协议。

1708年,15万瑞典大军进攻莫斯科,在泥泞的道路上跋涉到冬天也没有抵达莫斯科,冻死2万多人。

1709年春天,瑞典大军转向南方的乌克兰寻找粮食,1709年6月乌克兰波尔塔瓦战役(Battle of Poltava)是一个转折点:俄军打散了剩余的约10万瑞典军队,卡尔十二世继续向南逃进奥斯曼帝国。同时彼得大帝在欧洲展开宣传战:他在瑞典领土上建起一个新城堡圣彼得堡。

  1710年,彼得大帝追到奥斯曼帝国,战败,丢失亚速港等地。

1714年,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成为新首都。

1716年,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在挪威战死。

1721年,英国协调俄国与瑞典停战,历时21年的大北方战争以俄国建成彼得堡,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而胜利结束:瑞典,丹麦挪威,波兰立陶宛等敌人和盟友都已打得虚弱不堪。为了保卫新首都圣彼得堡的安全,俄国占领了周围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地。

1721年,彼得一世被封为皇帝称号,史称彼得大帝。

1725年,大北方战争结束3年后,彼得大帝去世。后来解剖发现,他的死因是膀胱坏疽感染。他去世时,年仅52岁。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彼得大帝与俄罗斯帝国诞生”。

彼得大帝的故事很多:

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只达到能够写信的水平。他10岁时被同父异母姐姐索菲娅赶出克里姆林宫。10-16岁住在外国村(数千欧洲人的居住区)时结识了很多外国的孩子,他登基后大批起用外国人。

他的朋友几乎都是终生朋友,少年时代结识的外国小朋友成为他的陆军和海军的主要将领,彼得大帝去世时,彼得堡的外国大使馆超过20家。

  彼得大帝是世所罕见的君主:他的海军司令是他少年时的外国小朋友;他的外交官买回一个极其聪明的非洲黑人孩子,阿布拉姆·加尼巴尔(Abram Gannibal),彼得大帝非常喜欢这个黑孩子,送他去欧洲接受教育,最后成为一位俄军少,这个黑人少将的外孙正是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普希金。

彼得大帝共有两个皇后,第二个皇后叶卡捷林娜一世是出身农家的一个漂亮的立陶宛孤儿,也是几乎目不识丁。但是,这个立陶宛孤儿也曾立下军功。

彼得大帝身高2米,脚比较小:39码,走路困难。他的很多绘画和雕塑都拄着拐杖。后来俄国很多艺术作品都美化了彼得大帝。这些美化并非违反史实:彼得大帝是公认的俄罗斯帝国的真正奠基人。

帝国时代

叶卡捷林娜一世女皇,在位2年=1725-1727。

叶卡捷林娜一世(Catherine I ,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1684-1727)是立陶宛农民的孤儿,长大后给人家当女仆,战乱中的俄军把她带到莫斯科,在彼得大帝的好朋友缅什科夫亲王(Prince Alexander Menshikov)家里当管家,两人一见倾心,她成为彼得大帝的情人,妻子,皇后,俄罗斯帝国女皇。

1903年,19岁的叶卡捷林娜成为彼得大帝的情人。

1710年,在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击败瑞典的彼得大帝出兵奥斯曼,追击瑞典卡尔十二世的残军。

  1711年,普鲁特河战役(Pruth River Campaign),奥斯曼帝国,克里木汗国和瑞典卡尔十二世的残军合计约20万人,击溃6万俄军,包围残余的4万俄军。俄军多次突围都失败了,彼得大帝束手无策。

这时,27岁的叶卡捷林娜拯救了彼得大帝和俄国军队:她怀着身孕冲进了包围圈,她把所有妇女的珠宝首饰和军中的财宝搜集起来,全部送给奥斯曼帝国大宰相Baltaci Mehmet Pasha。然后双方签订和约:俄国把亚速港归还奥斯曼帝国,彼得大帝和俄军撤回俄国。这位奥斯曼帝国大宰相刚一回到君士坦丁堡就被罢免了:受贿,失去活捉彼得大帝的良机。

1712年,彼得大帝和这位几乎目不识丁的美女正式举行婚礼:立下军功的叶卡捷林娜得到朝野的尊敬,并给彼得大帝已经生了几个孩子。

1724年,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一世成为共同执政(co-ruler)。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没有指定继承人,叶卡捷林娜一世成为女皇。

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一世总共生了11个孩子,只有两个女儿活下来:安娜和伊丽莎白。安娜嫁给德国公爵,她的儿子后来回国当了俄罗斯皇帝。伊丽莎白终身未嫁,她本人后来也当了俄罗斯皇帝。他们都是拜占庭皇室公主的后裔。

叶卡捷林娜一世女皇去世后,首先是彼得大帝的孙子当了皇帝。

帝国时代

皇帝彼得二世,在位3年=1727-1730。

彼得大帝有两个皇后。立陶宛孤儿,叶卡捷林娜一世女皇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和皇后。

彼得大帝与第一个皇后洛普辛娜的儿子阿列克谢,原来是皇储,因谋反被彼得大帝处决。这个阿列克谢的儿子,彼得大帝的孙子,在叶卡捷林娜一世死后,当了少年皇帝。

彼得二世在位3年:11-14岁,死于天花,这个孩子没有留下事迹或业绩。

帝国时代

安娜女皇,在位10年=1730-1740。

如前所述,彼得大帝和他的同父异母哥哥伊凡五世,联合当皇帝14年。彼得二世死后,彼得大帝同父异母哥哥伊凡五世的女儿安娜(Anna of Russia,1693-1740)成为女皇。安娜当政的10年,再次启用秘密警察(security police)制度控制国家。这些秘密警察逮捕和杀死约五六千人,并把三万人流放西伯利亚。

安娜17岁出嫁,4个月后丈夫去世,此后30年换了很多情人。年老以后,在宫里豢养很多弄臣取乐。

安娜47岁死于肾脏病,没有留下子嗣。她的时代朝政腐败,欧洲留下大量负面记录。



《安娜女皇的宫廷的弄臣们》(Jesters at the Court of Empress Anna),作者Valery Jacobi。



帝国时代

伊凡六世,在位1年=1740-1741。

伊凡六世(Ivan VI,1740-1764)是两个月的婴儿。安娜没孩子,她让她姐姐的儿子当皇帝,她的情人当摄政,一年发生几次政变,摄政也换了几次。最后,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政变当上女皇,伊凡六世被关进监狱。伊丽莎白留下密诏:如遇劫狱,立刻杀死伊凡六世,不许他活着离开。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叛乱者企图劫持伊凡六世取代叶卡捷琳娜二世。监狱长当场宣读密诏,杀死24岁的伊凡。所有人都惊呆了。叛乱者被逮捕处决。俄罗斯皇帝伊凡六世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俄罗斯的监狱(右图)。

帝国时代



伊丽莎白女皇,在位21年=1741-1762。

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一世女皇,生了两个女儿,安娜和伊丽莎白。姐姐安娜嫁给德国公爵,妹妹嫁不出去:太漂亮了,但母亲出身不被认可等。

1741年,32岁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Russia,1709-1762)政变登基。她比她的堂姐安娜女皇小16岁,终生未嫁:她的美貌远扬欧洲,但是各国王公贵族都不愿或无法迎娶她。她的父母,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一世在1703年秘密结婚,然后生下了伊丽莎白。她的父母1712年才正式结婚,所以她的出身尴尬。彼得大帝访问法国时,曾提出把伊丽莎白嫁给路易十五,波旁皇族考虑到伊丽莎白的母亲出身低微,礼貌地拒绝了这位绝代美少女。

彼得大帝夫妇都没有文化,他们的两个女儿受到良好教育:伊丽莎白自幼聘请了法国家庭教师,她通晓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各种舞蹈和骑马等。伊丽莎白女皇时代是俄罗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发达的开明时代。

她取消内阁,撤销海关,鼓励自由贸易,降低国内税收,让银行给贵族贷款鼓励贵族们开发自己的领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国库充实。



她支持罗蒙诺索夫(Mikhail Lomonosov,1711-1765)的建议,创办了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她还创办了俄国第一所美术学院。

她支持首席宫廷建筑师,意大利人Francesco Rastrelli把彼得堡的木头搭建的夏宫,改建成现在的夏宫,新建了冬宫和叶卡捷琳娜宫等几十个宫殿和教堂,翻修了大量旧宫殿,旧教堂。

她也参与欧洲多次战争,但是大多以斡旋收场。她的对外政策很务实:“只有一个敌人”。她反抗普鲁士的扩张,但也没有侵占普鲁士土地留下后患。她攻占过柏林,又撤离了柏林。

她的生活奢华,喜爱新潮服饰,热衷戏剧舞会宴会等。她情人很多,但与其他女皇的情人不同,伊丽莎白去世后,她的情人安然无恙:她的情人都不参与政治,她给他们封地,不涉及政府俸禄,安享天年。

伊丽莎白时代形成了类似西欧的上流社会,开始重视科技知识。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罗蒙诺索夫,俄国自然科学奠基人。

帝国时代

彼得三世,在位1年=1762-1762。

彼得三世(Peter III of Russia,1728-1762)是德国公爵的儿子,彼得大帝的外孙。伊丽莎白女皇的姐姐安娜嫁给德国公爵,全称:Charles Frederick, Duke of Holstein-Gottorp。彼得三世出生当年,母亲安娜去世,彼得三世11岁时父亲也去世了。这个德国孤儿性格孤僻倔强,至死不会说俄语。

1741年,伊丽莎白成为女皇,1742年,伊丽莎白宣布姐姐安娜的儿子彼得三世是她的继承人。

1745年,伊丽莎白让17岁的彼得三世迎娶一个16岁的德国公主索菲亚(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很不好,但是在伊丽莎白的要求下,他俩在1754年生下了保罗一世。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公开宣布:保罗一世不是彼得三世的儿子,史称:他俩从未同床,17年婚姻期间各自都有很多的情人,两人互不相干。

1762年,伊丽莎白去世,彼得三世1月5日即位,6月28日被赶下台,7月6日被军队杀害(没有得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许可),对外宣布是痔疮恶化死亡。俄罗斯经常撒谎,但是这次谎言引起全欧洲的耻笑。

7月9日,各方拥戴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7月12日加冕,成为第四位俄国女皇。

彼得三世在位186天,宣布222项改革,全国大乱。当时欧洲处于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1756-1763),英国普鲁士对阵其他国家。彼得三世倾向德国,上台后宣布从普鲁士的敌人变成普鲁士的盟友,派出1.2万军队帮助普鲁士,激起军队哗变被杀。《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Britannica)的评价:“天性使他平庸无能,天花使他面目丑陋,他身上集中了当时德国小公国的王公们所有的缺点”。

帝国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1763-1796。

这一对小夫妇,都是德国人。两个人的各个方面都截然不同。

彼得三世至死只懂德语,没有融入俄国社会,很快被推翻了。

叶卡捷琳娜(Catherine II,1729-1796)父亲的公国很小,只有大约1.2万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原名为Sophia Augusta Frederica ,她是德意志的House of Ascania王朝的王族,Principality of Anhalt-Zerbst 公爵的女儿。她的两个堂弟,分别成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1746-1792,在位1771-1792),卡尔十三世(Karl XIII,1748-1818,1809-1818=瑞典国王,1814-1818=挪威国王)。他们都是日耳曼人,叶卡捷琳娜大帝后来还以优惠政策,向俄罗斯大量移民德国人开拓俄罗斯的荒地。

叶卡捷琳娜通晓法语语德语,骑马音乐等。她相貌一般,行为举止端庄大方。1744年来到俄罗斯后改信东正教,并改名为叶卡捷琳娜。她一到俄国就努力学习俄语,甚至读懂了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Laws)。俄国朝野拥护叶卡捷琳娜的人,早已超过拒绝俄语,拒绝融入俄国社会的彼得三世。

  俄国只有两个人被称为大帝,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彼得大帝攻占了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了彼得堡。他曾经占领黑海的出海口亚速港,后来又丢失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则在三个方向都扩大了版图:

西边:占领了乌克兰,瓜分了波兰。

东边:建立俄国第三大城市叶卡捷琳娜堡,巩固了西伯利亚。

南边:多次打败奥斯曼,兼并克里米亚汗国(Crimean Khanate)并占领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的大片领土。

叶卡捷琳娜大帝,一生合计大约23个情人,都被她封为将军督军总督公爵伯爵侯爵等。这些情人多次率领俄国军队征伐各处。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叶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身边是俄国名将格里高利·波将金(Grigory Potemkin,1739-1791),他比叶卡捷琳娜小10岁,在推翻彼得三世的政变时,他23岁的青年军官。他和叶卡捷琳娜的热恋的高潮消退之后,被派到南方掌管全局。他终生都是叶卡捷琳娜的朋友,为俄罗斯开拓了大片南方疆域。

1768-1774年,第五次俄土战争,奥斯曼割让克里米亚。

1774年,35岁的波将金成为南部的总督,绝对统治者。

1783年,44岁波将金兼并克里米亚汗国,占领克里米亚半岛。

1787-1792年,48岁的波将金指挥第五次俄土战争,奥斯曼丢失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的大片领土。这场战争中,奥斯曼苏丹焦虑而亡,波将金也在战后条约的激烈谈判中,突然去世:双方统帅都辛苦死了(注:现在乌克兰,罗马尼亚都通过了有关的法律:禁止说俄语)。



《1788年12月17日奥恰基夫的胜利》(Victory of Ochakiv, 1788 December 17 ),作者January Suchodolski。



上图描述第五次俄土战争中俄军攻陷现罗马尼亚的奥恰基夫。奥斯曼苏丹哈米德一世(Abdul Hamid I,1725-1789)听到这个消息,又气又急而死去。波将金一边谈判《雅西协议》,一边准备继续进攻,累得发烧病倒后拒绝服药,在谈判桌上突然死去。

叶卡捷琳娜对她的情人都非常信任,极其慷慨。例如,她给波将金授予俄罗斯亲王称号后,又申请了神圣罗马帝国亲王(Prince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的称号。史料记载:波将金好色嗜赌贪财。但是只要对女皇忠诚,其他事情,叶卡捷琳娜一概不问。波将金死后荣誉有加,例如乌克兰敖德萨(Odessa)的大台阶被命名为波将金台阶(Potemkin Stairs,右图)。

俄国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灭亡波兰的时间顺序如下:

1764年,叶卡捷琳娜的军队帮助她的情人成为波兰立陶宛国王,俄军常驻华沙郊区。

1772年,俄普奥三国开会瓜分波兰,三国同时出兵,叶卡捷琳娜的情夫国王支持。

1791年,波兰制定《五三宪法》,遭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出兵镇压。

1793年,波兰第二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也是三国开会,然后一起分头出兵。

1795年,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这次三国分光了所有领土,波兰立陶宛从欧洲版图正式消失。

然后,叶卡捷琳娜大帝邀请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奥斯曼帝国:她打算恢复拜占庭帝国,让她的孙子去君士坦丁堡担任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德奥两国不干,因为自己的利益太少。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将星璀璨,最著名的是苏沃洛夫(Alexander Suvorov,1730-1800)。

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叶卡捷琳娜内阁探讨全国教育系统长达30年,直到女皇去世仅建立549所学校,合计约6.2万学生入学:与三千多万人口不成比例。

1796年11月6日上午,叶卡捷琳娜突然中风倒地,当晚死去。第二天解剖确认:脑中风。

帝国时代

保罗一世,在位5年=1796-1801。



彼得三世下台处死时保罗一世10岁。保罗一世登基时,已经42岁。

叶卡捷琳娜登基的真相,至今说法不一,有的说法是兵变,有的说法是叶卡捷琳娜和她的军官情夫们密谋,都没有证据。但是由于叶卡捷琳娜的良好声誉,得到青年军官和知识分子的普遍支持是事实。所以,假若叶卡捷琳娜希望儿子保罗一世即位,自己担任摄政,也没有机会实现。

例如,叶卡捷琳娜大帝最亲近的女性朋友之一,女公爵达什科娃(Yekaterina Vorontsova-Dashkova,1743-1810,右图)知识渊博,通晓多种语言,文学和艺术造诣很深,她与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互相欣赏,她丈夫是达什科夫公爵。这位女公爵曾经担任了俄国的两个重要协会的第一任主席:

1. 俄国皇家艺术和科学协会(Imperial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负责俄国的科学和艺术的规划和发展。

2. 俄国俄语协会(Russian Academy),她参与编撰六卷本俄语大辞典。

1862年政变前,达什科娃说服很多贵族支持叶卡捷琳娜。政变时,年仅19岁的达什科娃女公爵带头宣言:支持叶卡捷琳娜,并担任女皇登基的司仪。



后世评价:“一个19岁的女孩改变了俄罗斯历史”。但是这位女公爵又非常厌恶叶卡捷琳娜身边那些没有文化教养的军官情夫们。女皇非常喜爱比她小14岁的达什科娃,两人都是知识渊博勤奋好学的女贵族。

不论历史真相如何,保罗一世认为母亲篡夺了父亲的皇位,自己也当了32年皇储。所以他全盘否定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所有政策,撤换大批官员,包括达什科娃。

保罗一世(Paul I,1754-1801)执政5年,签署2000多项法令,犯了很多错误,例如他下令陆军翻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海军登陆意大利攻占罗马又放弃罗马,白忙一场。最后他得罪了所有将领,被集体谋反的将军和朝臣杀死。右图:《1801年3月谋杀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Murder of Tsar Paul I of Russia, March 1801)。

欧洲各国把保罗称为“疯子保罗”,政变也是“合法”的:保罗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一世签署了推翻父亲的文件。亚历山大一世也许不知道:推翻君主且必须弑君。得知父亲的死讯后,亚历山大一世非常震惊,号啕大哭。

帝国时代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24年=1801-1825。

24岁的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 of Russia,1777-1825)登基时,拿破仑正进行征服战争。俄罗斯参加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反法同盟,都战败了,于是和法国签署和约。1805年,特拉法加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中英国全歼了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拿破仑宣布《大陆封锁令》:不许任何大陆国家与英国贸易。但是俄罗斯继续与英国贸易。以此为理由,1812年拿破仑率领多国联军远征俄国。俄罗斯称为祖国战争(Patriotic War)。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库图佐夫。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率领69万大军进入俄罗斯。

8月16-18日,斯摩棱斯克战役后,亚历山大一世将俄军总司令换为名将库图佐夫,实施焦土政策。

9月14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莫斯科21万人口,这时空无一人,居民全部撤离。当夜突然起火,烧到18日莫斯科已夷为平地。拿破仑三次提出谈判得不到答复。10月19日拿破仑从莫斯科撤兵,沿途不断遭遇俄军追击和阻击。

12月5日,拿破仑把残余军队委托给元帅缪拉(Joachim Murat),自己先行回到法国。当年气温零下30-37度,最后只有数千人逃回法国。

这场战争双方死亡百万以上:法国约30万,德国约8万,波兰约7万,意大利约5万,并损失20万匹马和1000多门大炮。俄军方面死亡约45万。

战后13年里,亚历山大一世曾热心欧洲事务,后来逐渐不理国事。

1825年,他和情妇在黑海度假,突然宣布伤寒死亡。欧洲都不相信,报道为神秘失踪。他的弟弟尼古拉一世随后登基。百年以后,1926年,苏联政府打开了亚历山大一世的灵柩,里面竟然空无一物。这个未解之谜的解释很多。最常见的说法之一:他终生为自己亲手导致了父亲的死亡而忏悔,最后让位给弟弟,自己和情妇隐居了。

帝国时代

尼古拉一世,在位30年=1825-1855。



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1796-1855)的哥哥,亚历山大一世与皇后关系不好,长年与几个情妇生活,没有留下子嗣并且突然消失。尼古拉一世登基为帝,并且是评价最差的皇帝之一。

他哥哥亚历山大一世,继续专制独裁已经极其困难:南北美洲全部独立,欧洲革命此起彼伏,俄罗斯的军队向东方,西方和南方三面出动,无济于事。于是他哥哥只好消失了。

他哥哥亚历山大一世,在“俄罗斯自由主义之父”斯佩兰斯基(Mikhail Speransky,1772-1839)的主持下,提出一系列改革和新法典,尤其是宪法和准备实施君主立宪制,但是都被保守势力扼杀了。就在这样的混乱中,亚历山大一世留下一大堆自由民主法制的承诺,突然消失了。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站着的是亚历山大一世,坐着的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自由主义之父,斯佩兰斯基。

历山大一世消失后,所有的自由民主承诺都必须他的两个弟弟承担了。

很多人希望他的大弟弟,开明的波兰总督康斯坦丁公爵(Constantine Pavlovich,1779-1831)担任皇帝。但是康斯坦丁公爵娶了一个波兰寡妇,代价是1822年签署放弃继承权的文件。于是出现1825年的皇位过渡(Russian interregnum of 1825)的难题,最后决定由常常发表专制言论的小弟弟尼古拉一世当皇帝。



1825年12月14日,29岁尼古拉一世正在举行加冕仪式,3000多青年军官和士兵游行示威反对尼古拉一世和要求改革,他们高呼口号:“康斯坦丁--宪法,康斯坦丁--宪法”。第二天尼古拉一世出动军队镇压了这场动乱,后世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Decembrist revolt)。

右图是现在欧洲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约占欧洲一半国家。是否君主制度并不是关键,实行民主自由才是本质。俄国错过了一次历史性的机会。

从此,尼古拉一世的30年统治,沦为秘密警察统治时代。

此外,尼古拉一世在世界民主进步的压力下,沦为欧洲的骗子。他曾手持《圣经》在很多证人面前宣誓:“……1831年之前,波兰独立……1849年之前,匈牙利独立……我一定要解放农奴……”但他从未兑现任何承诺。

俄国的面积已经超过整个欧洲,尼古拉一世仍然向东方的大清国扩张,向南方的克里米亚扩张……最后在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1853-1856)中,英国法国出动65万联军帮助奥斯曼帝国,摧毁了220万俄国军队。绝望的尼古拉一世在战败时死去:一说自杀,一说肺炎。总之,他死在战场上。

他父子两代的唯一出路是君主立宪,两代皇帝都没有实现这一转变。

帝国时代

亚历山大二世,在位26年=1855-1881。

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 II,1818-1881)从父亲手里继承的是克里米亚惨败后的烂摊子。

亚历山大二世不仅是俄国皇帝,还兼任波兰国王,芬兰大公等一系列头衔。

他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俄语,他还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波兰语。



《皇室家族对亚历山大二世的祝福》(Homage from the imperial Family to Alexander II.),描述加冕礼的盛况。

惨败的克里米亚战争,使得俄国上下取得了共识:再不改革俄国必定走向衰亡。于是,在改革阻力较少的背景下,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很多改革,被称为解放者(Alexander the Liberator ):

他解放了农奴:撤销户籍管理,农民不再限制在土地上,成为自由农或进城当工人。他还通过一系列工商法令,鼓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电气等新技术,振兴了俄国的工业。

他首先断然越过国会,直接下令解放立陶宛的农奴(试点)。然后在1861年,他登基6年后,签署发布全国农奴解放的宣言。他进行司法改革,取消贵族们的法律特权,他还放松了新闻检查制度。

他无情地结束了48年的高加索战争:出动25万大军进行种族灭绝,大批不屈的难民逃往奥斯曼境内。他对远东干脆使用欺诈,不费一兵一卒,先后获得大清国的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两块土地。

俄罗斯一改革就会引发独立:1863-1865年,原波兰立陶宛联邦地区爆发一月起义(January Uprising),十几万军人参加起义军。亚历山大二世出动40万大军,正规战和游击战持续了18个月,双方伤亡人数不详。俄军进行了大屠杀,数量不详的大量俘虏和平民流放到西伯利亚。英国报道:一次就押送八万多人前往西伯利亚。

在原波兰立陶宛联邦地区,他开始强制推行俄语,禁止使用波兰语,乌克兰语等。



《1863年的波兰》(1863 Polonia),作者Jan Matejko。描述一月起义失败后,俄国军官们看着一个铁匠正在给一位妇女(代表波兰的形象)带上手铐,准备送到西伯利亚。

他也靠秘密警察进行统治,并且汲取克里米亚战争的教训,积极改造陆军和海军。

1877-1878年,亚历山大二世再次向奥斯曼宣战,攻下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欧洲列强为了维持欧洲平衡,强迫亚历山大二世放弃了这些战果。亚历山大二世战死24万俄军,只是又当了一次“解放者”。

1881年3月13日,他被刺客的炸弹炸断双腿,第二天死去。他努力至死,也没有达成君主立宪制。



帝国时代

亚历山大三世,在位13年=1881-1894。

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1845-1894)被作为军人培养的,没有准备让他当皇帝。哥哥死后,父亲被刺杀,他突然继承皇位,所以他常常很诚实地说,他只适合当一个团长。

当时俄国农业危机不断,工业发展缓慢。亚历山大三世不再进行战争和扩张。他在1891年与法国结盟,在巴黎建造了一座非常漂亮的桥送给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这座桥以他的名字命名: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III)。

法国投资支持了俄国工业发展,法国贷款支持俄罗斯建造泛西伯利亚铁路(Trans-Siberian Railway):1891年开工,全长9,297公里。



欧洲各国敌视侵略成性的俄罗斯,欧洲评论:法国想把祸害引向东方,没有采用欧洲标准轨距1435mm,而是1520mm,以免将来俄国军队直接乘着火车侵略欧洲各国。

亚洲国家同样敌视俄罗斯:1891年皇储尼古拉赴海参崴主持西伯利亚铁路动工仪式后访问日本,5月11日被担任警备的警官津田三藏砍伤(大津事件),尼古拉右额留下了9厘米刀伤。津田三藏在法庭上称:他对俄罗斯扩张持强硬态度,但他没准备杀死尼古拉。俄国要求处死津田三藏,日本仅仅判处无期徒刑。

1894年,饮酒过度的亚历山大三世因肾脏病去世。

帝国时代

尼古拉二世,在位23年=1894-1917。

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1868-1918)的一生都不走运,最后帝国灭亡。

1904年,他登基10年后,爆发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帝国频临崩溃,斯托雷平改革回光返照。

1914年,他登基20年后,爆发一战,俄国再次战败,帝国崩溃,随后灭亡。

父母按照“保守的军人”培养他。他性格随和,经常与青年将校们一起嬉戏饮酒。日俄战争失败后,终于开始君主立宪改革:1905-1911年斯托雷平担任首相的时代,成立国家杜马(议会)。



彼得堡,塔夫利宫(Tauride Palace),俄罗斯第一届国家杜马的议会大厅。



1911年,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1862-1911)被刺身亡。一系列改革就此全部中断。帝国再也没有希望。

1914年,一战爆发,俄军屡战屡败。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公立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彼得堡的主妇上街游行要求改善食品供应,迅速扩大为几乎所有市民参与的大规模示威和起义,政府倒台。尼古拉二世退位,他弟弟Aleksandrovich伯爵不愿继位,1613-1917年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1918年,尼古拉二世全家,他弟弟全家和所有罗曼诺夫皇室后代全部被杀。两百多万俄罗斯知识分子逃离俄罗斯。1917-1922年的内战导致约1200-1500万人死亡。1922年后继续扩张。

1917-1991年苏联时代:没有法律,没有议会,取缔宗教,秘密警察恐怖政治的时代。这个时代已被彻底否定,不述。

右图:俄罗斯千年纪念碑,群雕《俄罗斯的洗礼》(Baptism of Russia),表示俄罗斯接受基督教文明的开始。中间高举十字架的是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帝(Kievan Grand Prince Vladimir the Great,约为958-1015),他右边是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接受洗礼,左边是一个斯拉夫人正在打碎一块霹隆(Perun)的神牌:斯拉夫神话(Slavic mythology)中霹隆是最高的神。历史传说:斯拉夫人当年父子相残,兄弟屠戮,各个城邦混战不已,基辅公国的弗拉基米尔大帝第一个抛弃旧的信仰和皈依基督教之后,其他罗斯城邦一一皈依基督教,这一带开始步入文明时代。



《各各他之夜》(The night of Golgotha),俄国画家Vasily Petrovich Vereshchagin。

空虚的大国,无人的土地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亚洲和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乌拉尔山-西伯利亚-远东领土占全国面积的76.8%。

俄罗斯1.4亿人口,其中亚洲地区有4033万人,分布在1312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域。

人口(万人) 面积(万平方公里)

远东联邦管区 717 621.6

西伯利亚联邦管区 2079 511.5

乌拉尔联邦管区1237 178.9

合计4033万 1312 (占俄罗斯1707万平方公里的76.8%)

也就是说,俄罗斯欧洲部分只有395万平方公里,1亿人口。

  

远东联邦管区:717万人,621.6万平方公里西伯利亚联邦管区:2079万人,511.5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联邦公路网 乌拉尔联邦管区:1237万人,178.9万平方公里

上图可见:俄罗斯联邦公路网主要在欧洲,以莫斯科为中心放射状延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三个联邦管区的公路很少。远东向北方的联邦公路只有一条。这条公路被西方称为地狱之路:不是水泥路,不是沥青路,而是土路。冬天路面冻结冰雪覆盖,行车非常危险,夏天则成泥沼,形同地狱。下面是2006年8月的照片。

  

美国评论:俄罗斯联邦公路冬天冻结,行车危险(左图),夏天“不知是路还是河”(右图)。

  

通往远东中部最大城市,20万人口的雅库茨克(Yakutsk)的地狱之路(Highway from Hell)。

  

国家级地狱之路超过600英里(1000公里):没有火车,除了飞机,美女和跑车也只能走地狱之路。

  

美国评论:这里的俄罗斯人,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



沙皇时代,哥萨克来到这里,沿着勒拿河(Lena river)北上,沿着河岸建立了几个简陋的居民点。勒拿和全长4400公里,世界第10长河流。

最重要的据点雅库茨克(Yakutsk,右图)成为最大城市。

列宁斯大林时代,内务部(NKVD)及其下属机构克格勃,在苏联建立了庞大的劳改营体系,大量政治犯思想犯,被清洗少数民族,二战战俘送到这里开矿,伐木,淘金等。曾经被送进苏联劳改营的人数约为1600-2000万人,死在劳动营里的人数至今没有准确的数据。

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劳改营还有100多万人。

列宁的意思是“勒拿河的人”。斯大林的意思是“钢铁”。

这两个人都是沙俄时代的罪犯,他们发动十月政变上台之后,远东成为苏联扩张的重点:列宁念念不忘勒拿河以东的领土。1768年,中俄双方谈判《尼布楚条约》时,清国原来希望以勒拿河为国界,沙俄要求以外大兴安岭为国界。

  右图:红框中的山脉,就是外大兴安岭。

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沙俄很快违反条约,越过外大兴安岭进入温暖的黑龙江流域。现在俄罗斯联邦远东管区的717万人,绝大部分都居住在接近中国边境的温暖沿海地区,面积仅约15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6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是无人区。

为了保护这片无人区,苏联挑起了中日战争,中国内战等。

列宁向亚洲扩张是出于无奈:1919年,列宁下令80万红军进攻只有10万军队的波兰:波苏战争(Polish–Soviet War,1919年2月-1921年3月)。波兰迅速扩军50万,击败列宁,占领乌克兰西部等争议领土,列宁求和。惨败之后,列宁彻底放弃欧洲,转向亚洲输出革命。

直到现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乌拉尔三大管区仍不安定:俄罗斯182个民族,80%是亚洲民族。

虽然人口稀少,气候严寒,但是亚洲部分的能源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俄罗斯的经济支柱

俄罗斯不是农业国,也不是工业国。从欧美日本到中国市场,都看不到任何俄罗斯的产品。

俄罗斯是资源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为世界第二,石油产量第二,天然气产量第二,合计能源产量和出口量为世界最多。俄国的能源资源,属于国家控制。

其他资源也很丰富,但是很多资源无法利用。例如,俄罗斯煤炭储量第一,由于煤炭污染,无法大规模开采。木材储量巨大,但是树的品种不好,树脂松香等含量过高,不适合造纸。不述。

这些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等,都位于几乎没有人烟的西伯利亚和远东两个管区。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俄国欧洲部分395万平方公里,北部严寒不适合农耕:西北联邦管区168万平方公里(右图),1397万人(彼得堡488万人)。再向南是俄罗斯中央管区和莫斯科,也很寒冷:

  北纬度数人口(万)

彼得堡 59 488

莫斯科 55 1150

哈尔滨 441063

北京 391961

上海 312302

形象地说,从纬度看:莫斯科与北京的纬度差距,相当北京到上海那么,彼得堡与北京的纬度差距,相当北京到到深圳,寒冷的气候不适合农业。

俄罗斯从未达成工业化,也不可能成为农业国:乌克兰独立,俄国失去欧洲粮仓,中亚五国独立,俄国棉花产地丢失。

俄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飞机,不是公路。

离开莫斯科200公里就是泥土路,类似西伯利亚。很多联邦公路离开城市不到100公里就是泥土路,很难行车。

最南方的北高加索和南部联邦管区,也有麻烦。1816年俄罗斯开始了一场种族清洗战争,高加索战争(Caucasian War)。这场战争在面积辽阔的高加索地区持续了48年(1816-1864年),至今依然战乱不息,直到今天:50多个突厥系的民族,3千多万人。这一带属于两个联邦管区:

  

北高加索管区:893万人口,17.1万平方公里南部联邦管区:1397万人口,41.8万平方公里

这两个联邦管区是俄罗斯最靠南的地区,在这两个管区的南方,就是已经独立出去的原苏联共和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这两个管区虽然没有独立,但是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怨仇。



《山民离开山村》(The mountaineers leave the aul),作者Pyotr Nikolayevich Gruzinsky。突厥语aul,系指城堡式山村,攻克困难,尤其车臣人的城堡山村几乎无法攻克。亚历山大二世无情地结束了48年(1816-1864)的高加索战争:他出动25万大军进行种族灭绝,大批不屈的难民离开山村,逃往奥斯曼帝国等地。



例如,位于北高加索管区的车臣共和国1.7万平方公里,紧邻格鲁吉亚,人口变动很大:斯大林在1943年把一部分车臣人迁到哈萨克斯坦,现在北高加索和哈萨克斯坦两地都有车臣人。苏联解体后,1994和1999年两次车臣战争,俄罗斯镇压独立,80万车臣族人死亡约20万,但是现在又增长到120万人口。

如果一个民族家家都有亲友死亡,民族矛盾就很难化解了。

1918年,列宁与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Treaty of Brest-Litovsk ):割让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右图)。

1939年,20年后,斯大林为了恢复这些土地,与希特勒签订《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Molotov–Ribbentrop Pact ):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德国向欧洲西部各国进攻,苏联出兵攻占了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等地。斯大林犯下一系列罪行。不述。

历史的伤口,如果血债太多,很难愈合。无论是从苏联独立的国家,还是原苏联控制的东欧国家都仇视苏联。这些敌对国家大都加入了北约。

俄罗斯的地位尴尬:冷战结束,对峙继续,北约继续东扩。

俄罗斯联邦数据

面积 17,075,400 平方公里

   人口 143,030,106人

民族81%俄罗斯人(美国CIA数据:79%俄罗斯人)

人口增长 -0.48%(2012年预计,俄国人口长期持续负增长)

历史简介:9世纪北欧的瓦良格武士(Varangian warrior)建立一批罗斯国家,988年接受正教(Orthodox Christianity)。13-15世纪罗斯诸城邦向游牧的金帐汗国(Golden Horde)称臣进贡。15世纪莫斯科公国独立。18世纪通过一系列征服和探险迅速扩大成为俄罗斯帝国(Russian Empire)。20世纪成立苏联,后失败解体。现为俄罗斯联邦(Russian Federation)。

右图:莫斯科的金融区。

俄罗斯联邦现在是欧洲最大的能源出口国,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积累了很多财富,造就了大量富人。但是,俄罗斯的富人们纷纷移民欧洲北美,“离开这个令人绝望的国家”。俄罗斯在欧洲没有朋友,地位尴尬:原东欧国家和苏联独立出去的国家不仅敌视俄国,甚至公开希望俄罗斯继续分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8763.html

更多阅读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

闲谈历史:汉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内朝、察举制)一、郡国并行。汉初既沿袭秦代郡县制,又实行分封诸侯制。前朝灭亡,后朝总会汲取经验教训。刘邦认为秦朝灭亡在于未行分封,无同姓王护驾。另外,在楚汉之争时,刘邦为了分化项羽势力,

中国皇帝历史:中国皇帝顺序排列,你知道几个?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  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  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  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  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 

岭南历史:陈白沙溯源岭南第一儒_曾阳

陈白沙 溯源岭南第一儒文/图曾阳漾每每,我们都是从不相识,到相识,“走进”陈白沙,也是一种心缘,我们拍摄电视纪录片《良溪古村》的时候,采访了蓬江区委书记秦有朋,他给我们看了许多书籍,并说,陈献章先生也是我们蓬江人,他是孔教传人。递给

俄国历史人物 俄国维塔斯最出名的歌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圈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ChinaRen - 邮件 - 商城- 博客 - BBS - 搜狗 - 我说两句    精华区:军事历史(zz0255)[返回]主题:与彼得大帝关系密切的几位女沙皇

被掩藏的历史: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的真实关系

匈奴是现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国是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这是基本的历史常识。古突厥最早也是蒙古人种,高加索相貌是后来才混入。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到处游荡的放牧,今年在蒙古草原放牧,过几年草场闹雪灾、鼠灾、蝗灾或其他灾

声明:《俄国历史:大公国》为网友虎逼太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