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黑虎泉
黑虎泉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现名闻名于世。泉水出于深凹形洞穴,通过三个石雕虎头泉水喷出,波澜汹汹,水声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诗云:"石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附近有玛瑙、白石、九女、琵琶、南珍珠、任泉、溪中、苗家、胤嗣、汇波、对波、金虎诸名泉及无名泉一处组成黑虎泉群,位于济南市黑虎泉西路。诸泉参差错落不已,泉既汇成河,河复又蕴泉,争相辉映各得佳趣。泉群附近假山平台,回廊曲径,夏日绿树荫荫,鸟语蝉鸣,是游人品茶、玩景之胜地。
琵琶泉
琵琶泉位于环城公园东南隅,黑虎泉西侧。清《七十二泉记》收录。因水声淙淙,犹如琵琶扬韵而得名。1965年整修为长6米、宽5米、深2米的石砌方池,水自池底岩孔涌出,由北岸溢出,跌宕下泻,迸落河中,立于琵琶桥上赏泉听音,别有风趣。
玛瑙泉
玛瑙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护城河南岸,池长3.7米,宽3.2米,深2.2米,周围以块石砌岸,东北西三面池岸砌在护城河中。盛水时,数处泉眼竞涌, 串串水泡从池底冒出, 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状如玛瑙。泉水溢满后,从北池壁高出河水0.5米的6个方形洞孔中流落于护城河里。
白石泉
白石泉位于黑虎泉东侧河中。清道光《济南府志》载:“白石泉,乾隆甲寅江方伯因旱浚泉雨后涌出,曲阜桂馥有记。”因泉周有许多白石出没于水面而得名。池以自然石驳岸。长6米,宽5米。水由池岸石隙流出,汇护城河。
九女泉
九女泉位于解放阁南侧护城河北岸边,与玛瑙泉隔河相对。民国17年(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载:“在南关黑虎泉,北依城壕,现在安宅新建房内。”因临九女楼(一说因常有九天仙女于清风月夜来此浣纱沐浴的传说)而得名。泉池长8米,宽5米,深2米,自然石驳岸,半伸河中,水自岩孔涌出,形成涟漪荡漾的水湾,穿过池岸流入护城河内。
金虎泉
金虎泉在一虎泉西侧河中,名列金代《名泉碑》。清代时失迷。
南珍珠泉
南珍珠泉位于环城公园护城河中段,金虎泉以东的河中间。因其水泡簇簇,状如珍珠,及其所处位置在旧城珍珠泉之南故名。泉池为不规则形,周围自然山石垒砌,池长、宽各约5米,深2米许,盛水期泉水溢出河面,从四周的山石中泻入河中。池水清澈,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泡从池底涌出。 列为金、明两代七十二名泉。
豆芽泉
豆芽泉位于护城河南岸,一虎泉西面,是济南市七十二名泉之一,为石砌方池。很多年以前,一些附近居民常用此泉水生豆芽,而且,生出的豆芽口感非常脆甜,故称其为豆芽泉。
![济南十大泉群------黑虎泉泉群 济南黑虎泉](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14923t011b514bc35ca77d60.jpg)
五莲泉
五莲泉,位于济南环城公园东南隅,琵琶泉西侧。池底泉眼甚多,较大者有五个,水泡成簇,于水面绽开,似五朵盛开的莲花,故名。
任泉
任泉位于南珍珠泉西北侧,护城河北岸下,南与五莲泉相对,以青石砌垒,水从砌石缝隙出.
胤嗣泉
胤嗣泉,位于济南黑虎泉西路原苗家巷,金虎泉南,泉池很小。胤嗣泉由已故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题写泉名碑,嵌刻在护城河南岸半月亭东洞门上。
汇波泉
汇波泉 与南护城河中的汇波泉重名,位于大明湖东南隅“清凉岛”上。过去,城内众泉多从这岛附近汇入大明湖,所以岛上的这眼清泉,便被称之为“汇波泉”。此泉池在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八月曾重修,并立碑以记。昔日,岛上有寺,因泉称“汇泉寺”。每逢盛夏,远近文士多来这里乘凉。明人张鹤鸣《游湖十绝》诗中曰:“汇波泉上夕阳里,紫翠玲珑透鸭茵。”新中国成立后,经改造,辟为棋社,游人也可来此享受垂钓之乐.
对波泉和对波亭
对波泉在护城河北岸,与汇波泉相对,故名。池侧矗立小亭,名叫“对波亭”,1985年建,因泉得名,于内正可赏景。
古鉴泉
鉴泉:又名古鉴泉,古称“剑泉”,又名“岱宗泉”,俗称南门泉,南门大街西侧,济南剧院北,石砌池,旧时泉上有“岱宗泉”石碣,今刻“古鉴泉”。
一虎泉
一虎泉,在五莲泉西,护城河南岸。因水从一石刻虎头中流出,故名。这里曾为清光绪壬辰科进士、翰林院编修、临清直隶州知州缪润绂的花园,所以该泉又称“缪家泉”(曾被讹称苗家泉)。
寿康泉
寿康泉在南门桥西,护城河南岸。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昔日寿康泉泉眼很多,水泡从泉底冒出,袅袅上升,浮出水面,化为潺潺细流,注入护城河内。岸边植有垂柳,绿荫如盖。冬天大雪纷飞,冰封大地,可寿康泉水却依然雾气蒸腾;夏日炎热,地面滚烫,而这泉水却清冽透凉。附近居民皆用此水烹茶为炊,因此出了很多百岁老人,便将这泉命名为寿康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仲冬,当地老者王瑞等人立碑志之,正书“寿康泉”三个大字,并记文二行。(见清道光《济南金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