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六中学 青岛16中团委电话

诸城一中办学理念和实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打印】 【关闭】

2006-4-29 10:23:06点击2408次

用教育的智慧成就学生的人生

——看山东省诸城一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

记者宋洪昌

在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采访,听到了这样两件小事。

青岛市的一位学生家长为了给将上高中的孩子选择一所满意的学校,来到了诸城一中。经过一番考察,他当场决定让孩子到这里来上学。后来,这位家长对校长说:“我走进大门,看到了书写在大门口上面的学校校训‘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人类走出去’;然后,我又来到学生宿舍楼,看到门厅里书写着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这两处细节中,我看到了诸城一中的教育,我的心里也就有了底。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我放心。”

外地一家大企业的一位副总经理考察了附近县区的几所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高中,想给儿子找一所合适的学校就读。几乎每到一处,校领导都向他大谈他们是如何抓高考的。后来,他来到了诸城一中,在这里,校长不仅向他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向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是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再后来,他的孩子就来到了诸城一中就读。家长说,听了校长的介绍,我知道,孩子在这里上学,不仅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这两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诸城一中的办学质量,家长们认可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升学率,还有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实践。

在这所学校里,从校长到教师,他们在用教育的智慧,成就着学生;在用无处不在的教育,铺就着学生通向人生成功的道路……

自我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这是学生“心甘情愿”接受的教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

“我来干什么?我将怎样干?我干得怎么样?”走进一中学生的宿舍楼,便会发现每个学生宿舍的墙上都有这样三句话。

这是一中学生的“每日三省吾身”。

不仅如此,在每周一举行的全校升旗仪式上,教师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的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怎样去实现你的理想?你努力拼搏了吗?……”

每天早上的第一节课开始前,学生们会进行集体宣誓:“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我将无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我不会甘于平庸、碌碌无为,我将通过百倍的努力去改变人生、创造辉煌;……我将是一个潜力无穷的人,我的潜力就在于我始终不渝、坚持不懈的努力中。”

不管是“每日三省吾身”、国旗下的讲话,还是集体的宣誓,目的就是给学生以激励,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暗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而获得心理上的认同。

这些年来,学生的教育有时为什么会做成“夹生饭”?为什么会高耗低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过于空泛,离学生太远,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难以取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不认同就不可能从内心深处接受,不接受就不可能真正产生影响,思想教育也就必然成了隔靴搔痒。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在学生教育中注意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认同感,进而触动学生。学生被触动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譬如,在让学生记住“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这句话的同时,还要让学生问一下自己:是否孝敬父母?是否想到了父母为给自己凑学费而四处奔忙的身影?

在一中的教育者看来,自我教育所产生的效果,远比他人的教育要大得多、深入得多。

在这里,教育者处处为学生搭建着自我教育的舞台。

独特的宿舍文化构成了一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线,这种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既展示了学生的创意,也成了学生们自我教育的天地。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努力一把,受益终生”、“书为心灵添羽翼,笔蘸汗水写人生”……每个宿舍的舍训都各不一样,这些文雅、富含思想和哲理的语句,是全体宿舍成员的共同创造和选择,其中凝聚着他们的志向和情趣。舍训的讨论、选择、确定的过程,也就成了他们思考的过程、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学校的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既开阔了知识眼界,又美化了居室环境、陶冶了情操,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制定舍训这样一件本来不起眼的小事,却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其实,学生们在宿舍这方小小的天地里,所做的不仅仅是这些。除了制定舍训,每个宿舍的成员还为自己的“家”拟定了一个新颖的名字,将其标贴在宿舍的门上。从宿舍楼的走廊走过,会看到一个个独出心裁的名字,有“风景线”,有“锦程驿站”,还有“潇湘馆”、“格雷沃茨”。面对这些名字,你会眼前一亮,惊讶于孩子们的智慧、想象和灵性。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它既应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浓缩,也应是对师生心理与精神的养育和引领

一中大门口上面书写着两句话,从门口外向校园里走,看到的是“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从校园里向外走,看到的是“为服务人类走出去”。这两句话,就是一中的校训。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校训浓缩着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折射着学校的文化内涵。

如今,许许多多的学校的校训缺乏特色,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大而空,既给人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也反映不出学校的办学有什么特色和成功之处。

不同的是,诸城一中的校训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背后,凝聚着办学者的思考和办学理念。

“每个人都有理想,但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人的理想是多层面的,有生活层面的,有职业层面的,有社会层面的。或许,有的学生刚跨进校门时,想的就是好好读书,以便将来能够有一份好的职业;有的学生可能想的是将来考上大学,干一番自己感兴趣的事业……理想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是向上的、积极的,对社会有益,都应当肯定。关键是,一个人必须要有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向上的动力,就会为实现理想而努力、而奋斗。如果一个人什么理想也没有,那就会走向堕落,于社会就有害无益。”这是校长制定校训时的思考。

在“为服务人类走出去”中,用了“人类”这个字眼,学校是有考虑的——教育者有责任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从更高、更宽广的层面上去看问题,去确立自身与社会的定位。只有教育者的眼界高了,才可能培养学生的高眼界、宽视野,才能够培养适用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让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体会民主的内涵,培育民主的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应当给予学生的

如今在诸城一中,学生们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要向学校提,只要写一封信,投到校园中的分管领导的信箱中就行了,领导会认真地阅读学生的来信,并作出答复。

最初设立信箱的想法,源于校长看到的这样一个介绍:日本有的企业老板为了让职工能够及时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在一个房间中设立了像老板模样的橡皮人,供工人们捶打。

受此启发,学校在教学楼和办公楼里各设立了一个校长信箱,既让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方便的渠道得以释放和提出,也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体会民主的内涵。

但是,校长信箱用什么名字呢?

尽管是一个小小的信箱,尽管是给信箱起一个名字这样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在管理者那里却成了一件值得思忖的事。

后来,学生们发现,这两个信箱的上面,没有写“校长信箱”或“副校长信箱”,而是“李宪阳信箱”、“王克田信箱”。

信箱名字的背后,包含着管理者的诸多考虑和用心。

用这样的名字,管理者有他的理由:直接用校长的名字命名,既方便学生投信,又表明了校长的一种态度,表明了校长的一种民主意愿,表明了校长对待学生的平等意识。

后来,根据管理的需要,学校又陆续设立了4个信箱,如“王克建信箱”、“于善胜信箱”等。

管理者的民主姿态,引来了学生们民主参与的积极性。

在这里,信箱不是为了满足某种形式需要的摆设。

关于信箱所发挥的作用,校长用了“受益匪浅”四个字。

有一段时间,有个学生每到晚自习课间,便会对着校园中的一棵小树拳打脚踢。这事被另一名学生看到了,他担心小树会被打坏,于是便写了一封信《救救小树吧》,投到了“李宪阳信箱”。校长看到信后,很为这名写信者“爱管闲事”的举动而高兴。他注意观察,真的发现了那名“虐待”小树的学生。经过了解,原来是这名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心情不好,拿小树撒气。

小小的信箱,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渠道,让管理者及时地了解了学生们的要求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们在信中所反映的,既有老师教育教学方面的,也有学生宿舍管理方面的;既有校园环境建设方面的,也有学校规定和制度方面的,这些意见和建议,成为学校管理者提高办学水平的很好的促进形式。

经常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见识和视野,而见识和视野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太重要了

有两件小事让李宪阳很有感触,并引发了他对学生教育的思考。

一件是:一次在饭桌上,几个人在谈论某地的一位市长如何会管理经营城市时,有人说了一句“你想,人家从小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句话李宪阳记在了心里,并由此想到了学生的教育环境:一个人周围的人,实际上就构成了他成长的一种环境,构成了他的教育环境——一个人的社会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另一件是:一名乡镇初中的毕业生学习成绩很好,可这名学生升学时不敢报考诸城一中,而是报考了一所质量一般的普通高中。这件事使李宪阳在为这名学生惋惜的同时,也使他意识到:一个人的见识和视野对其一生的发展太重要了。

“步行的时代有步行的思维和视野,自行车时代有自行车的思维和视野,汽车和飞机时代自然有与其相应的思维和视野;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同外界交流,世界在人们的眼中变小了。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思维和视野自然是与以往不同的。”这是李宪阳的思考和感受。

有什么样的视野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李宪阳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在身处县城的这所学校里,尽量帮助学生们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的开放意识。

从几年前开始,诸城一中就定期地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给师生们做报告,让师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同专家学者们对话,接触最先进的科技发展信息,经历新观念的撞击。这些专家学者们之中,有大学教授、博士和大学校长,有来自济南、北京的,有来自大学和科研单位的,还有来自海尔等著名企业的;他们既讲“基因工程与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也讲“我国加入WTO和今后经济的走势”、“企业管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生态环境与植物保护”等等,一次次的报告让师生们眼界大开。

去年,著名作家毕淑敏走进了一中的校园,与学生们“漫谈人生”。同过去只听说过名字或者只在文字中“谋面”的作家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学生们在感到新鲜高兴的同时,收获也是不小的。作家年轻时在边陲当兵的艰苦经历,作家在艰苦环境中的不懈追求与努力,还有作家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当然,也激励着学生。

“可别小看这样的报告会,同名家大家的交流,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升。一次报告会,很可能会激发起学生心底的某种美好愿望,也可能会就此影响学生的一生。”校长对这样的活动很看重。

教育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平民意识”,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以便使其未来的人生多一些幸福的感觉

德国前总理科尔在任时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他从任上退下来之后,自愿去做了一位花工,并且做得平心静气、认认真真。

这件事让李宪阳感慨很多,他说,这在中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样的“落差”很难接受,但是,像科尔这样的德国人却觉得没什么不正常,叱咤政坛体验着从政的成就,卸任后成为平民照样生活得平静、从容、自在,所以无论是在任上还是在任后,他都能寻找到、体会着人生的快乐与满足。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往往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就必然会生活得太累。

由此,校长想到了培养学生平民意识的重要,他认为,这是教育应当教给学生的,是教育为了学生未来的幸福应当想到的、做到的。一个人的一生,幸福度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他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对幸福的感觉,或者说对待生活的态度。你可能腰缠万贯,但你不一定感到很幸福。多一些平民意识,学生未来的人生可能会多一些幸福的感觉。

能进能退,能屈能伸,达观开朗,这是学校希望学生们能够具有的人生态度,在他们看来,这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人生观。

学校里有一位班主任老师叫李树堂,他教育有方,很受学生的欢迎。时间长了,学生们觉得这位班主任老师可亲可近,有的学生毕业后给他写信,称他“树堂老师”,他倒没觉得自己的“师道尊严”受到什么轻视,而是觉得这是学生亲近他、信任他的表现。

校长觉得,这位班主任的心态很好,折射出他在学生面前的“平民意识”的影子。他认为,一位教师,如果有了这种心态,也就进入了另一种境界,也就会对学生的心态产生影响。

教育要符合人性,教育者应当高举人本的大旗,要眼中有“人”,要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

学校的餐厅里有一处凸出的墙柱,与头顶一般高,有时不注意会碰着头。学校于是让人在墙柱上面用红色的字写上了“小心碰头”四个醒目的字,以提醒过往的学生注意。

像这样不起眼的“小节”,往往会被学校的管理者忽视掉,但一中的管理者注意到了,并为学生想到了。

一中在办学中坚持这样的原则:教育者要眼中有“人”,要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一句话,就是要以人为本。教育者如果没有人本思想,那么教育就会脱离教育的本质目标。

尊重学生,这在一中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体现在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学生违纪,校长与学生谈话时,也总是先让学生坐下,与校长“平起平坐”,然后再交谈,而不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在一中采访时,恰好是高考刚刚结束。在女生宿舍楼门前,记者看到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生活指导老师给参加高考的学生的六条提示:“有序,从容,大将风度;信心,专心,细心,恒心,平常心;你一定能行;……”

因为重视学生,因为关注学生,所以教育就变得细腻,所以连宿舍楼上的生活指导老师也想到了应当为参加高考的学生做点什么。

有一所学校的校长发现,学生们向老师问好,却有不少教师爱搭不理的,似乎没听到学生的问好声,这位校长感到很生气,认为这是眼中没有学生,是不尊重学生。李宪阳将这件事讲给老师们听,要老师们明白相互尊重的道理,要求老师们要回应学生的问好,处处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在人格上与自己平等的人。

学校体育的内涵与功能应当是多样的,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锻炼身体,还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东西

一名外地的学生来到一中后,惊奇地发现,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竟然在操场上打篮球。
青岛市第十六中学 青岛16中团委电话

这名学生的惊奇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当今在一些中学尤其是一些农村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学生加班加点,像体育课这样的非高考科目就只能给高考科目让路,因而体育课对于学生们来说也就成了只列在课程表上用来“遮人耳目”的课程。

但在一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而且每周始终保持2节体育课。

在不少学校,体育教师往往是工作最轻松的教师,因为他们的课时少。而一中的体育教师则不同。

对体育的重视,为一中换来了一项项值得骄傲的成绩,成就了一批批的学生:学校连续22次获得潍坊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这让许多人感到惊奇,并称为体育神话;学校培养的学生中,有数位获得了亚洲或世界级比赛冠军,有的打破了亚洲或世界纪录;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凭着体育特长升入高校。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源于学校正确的办学思想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中管理者的眼里,体育不仅仅是为了竞技,也不仅仅是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考上大学,也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体育还是进行其他教育的途径。“健体励志”,“提高生存的质量”,这样的体育观,反映了他们对体育的一种认识,也成为了他们进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副校长王克田的儿子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晚上,半夜爬起来看足球比赛,父子俩在电视机前痛痛快快地过了把足球瘾。

在李宪阳看来,这父子俩所体会到的,是体育欣赏所带来的乐趣。他认为,一个人要学会欣赏体育比赛,要具备体育欣赏的能力,从而在兴趣的满足中提高生活的品位,提高生存的质量。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对体育比赛的兴趣,是一项高雅的兴趣,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兴趣。因为这样的兴趣,生活中便有了一份充实、一份快乐;因为这样的兴趣,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或许就不会让其他的诸如迷恋游戏厅、结伴不良人群危害社会等兴趣乘虚而入。

为此,学校提出,在高中3年中,每个学生要掌握1~2项体育技能,要学会1~2项体育活动项目。

根据这一要求,学校对体育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不再拘泥于过去规定的那些必设运动项目的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定体育活动项目,学生喜欢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譬如,学生不愿意掷铅球,可以选择打篮球,只要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达到锻炼目的就行。因为学生有兴趣才会投入,真正投入了,才会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让体育课真正“活”起来。为了便于学生欣赏体育运动项目,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不再沉闷。

把活动的文章做足、做活、做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在活动中积累、升华

从5年前开始,每年草长莺飞的时节,学校都组织全校学生开展长途拉练。在这种“远足”活动中,学生们一天往返二三十公里,徒步攀登诸城市南部的山峰。这样的活动,让这些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学生深受锻炼,也深有感触。对于十七八岁的他们来说,这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少学生脚上磨起了血泡,不少学生累得精疲力竭,但还是坚持走完全程。这项被学生们称作“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快乐,也让他们发现了自身的潜能。

刚开始组织这项活动时,老师们的观点也不是很统一,有的说,花这么大的功夫、冒着风险组织这项活动,能有多大的作用?还不是五分钟的热度?

校长的看法却不是这样,他认为,搞一次活动,能够让学生产生五分钟的热度,产生一时的激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了不起,五分钟的热度过去之后沉积下来的东西,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这样的东西积累多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得到升华。

出于这样的考虑,学校在学生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尽量多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他们将此称作“做好活动的文章,做足活动的文章”,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连续6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北大“爱科学”夏令营。夏令营期间,学生们参观北大、清华,亲身感受著名高等学府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参观正负电子对撞机、联想集团总部,亲眼目睹高科技发展的成果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与科学家、知名人士面对面交流,感受大家的学识和风采;与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相互交流,开阔视野,活化思维……

让学生多读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读书少,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学生上学不读书,这算什么教育?”对于当下不少学校对学生读书生活的忽视或漠视,李宪阳感到很是遗憾,不可思议。他认为,在传统学校里,教科书往往是教育教学的唯一内容。而在第三媒体(音像及电视)高度发达,第四媒体(网络)迅速崛起的现代社会,教师和教材早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固守教科书的教育属于僵化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

正因为如此,在诸城一中,学生们的阅读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学生订阅了200多种上千余册报纸刊物。学校设有阅览中心,有书报厅、网络厅、音像厅。书报厅有上千种图书,网络厅有200多台上网微机,音像厅设有150多台电视机、VCD、录像机。每周开设4节阅读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和方式,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语文教研组编写的《语文周报》和学校教研中心编写的《STS必读》等校内小报,分别选材于最新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每学期各个级部都开展读书报告会活动……这一切,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也为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发展提供着养料。

正如一位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写到的那样:“3年的一中生活,我们收获的绝不仅仅是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更多的东西是在一张通知书之外的。”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附件下载区:

   相关新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8255.html

更多阅读

Excel表格中设置电话号码格式 excel表格中电话号码

Excel表格中设置电话号码格式——简介Excel表格中怎么统一电话号码格式设置Excel表格中设置电话号码格式——工具/原料Excel表格Excel表格中设置电话号码格式——方法/步骤Excel表格中设置电话号码格式 1、看着这11位数字的电话号

第五讲在不可能性中给予宽恕 李丰吉特巴教学第五讲

因为是讲课提纲,未经本人许可,请勿直接使用、引用。2012年4月6日第五讲 在不可能性中给予宽恕——德里达关于“宽恕”的思想解读1,德里达的伦理学转向:德里达后期的思想有着明显的伦理学转向,但德里达的伦理学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声明:《青岛市第十六中学 青岛16中团委电话》为网友巷尾的梧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