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下面的字打错了,应该是写点评。》
这是2007年俺在吉林电视台举办的“吉林之星”比赛当评委时的点评,那一年是现场直播,我们的点评时间卡的非常紧,因为50分钟的节目必须把时间分配好,不存在后期制作剪接,整个比赛的难度特别大,各个环节都不能马虎,经常是为了补时间突然让评委点评,把你弄个措手不及,好在咱反应还可以,从没被难住。
照片是俺和下面报道里提到的兵哥哥1982年去北京旅行结婚时在北大院里照的,那时俺俩还都年轻,这一晃都50多岁了。
2007年4月27日吉林影视图书周报全文如下:吉林省歌舞团正在排练一台名为“五月的鲜花”的大型歌舞晚会。本报记者前往探班时,见到晚会的声乐指导----我省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姜晓波。她热情地接受了本报的采访,自然也忍不住谈到时下热门话题---演员“持证上岗”。
“统一考试会抹杀人的积极性”
关于“持证上岗”,姜晓波认为,“这件事不能做的太教条。因为某些专业技能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统一考试可能会抹杀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这项措施当然是为了让市场规范化,但不能一刀切,艺术需要个性。比如唱歌,它就像金字塔一样,塔底的人很多,却没有几个能到达顶尖,所以要培养更多人对音乐的兴趣,抓好群众基础。”
“我从会说话开始就会唱歌”
“我从会说话开始就会唱歌。半导体里唱什么,我就学什么,而且学得很好”。姜晓波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都显出了光彩。“三个哥哥一个妹妹,家境不好,可我有第一个老师,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听啊,学啊,唱啊,后来妈妈不幸去世。家里没了主心骨。爸爸还要上班,又要照顾我们,只好迁回长春,回到了爷爷奶奶跟前。”
“闹鬼”事件
“那时刚开始学习音乐,提琴拉得也不好,还处于变声期,声音也不好听。每天早晨在楼顶吱吱嘎嘎的拉,只有自己觉得好听。”说这些往事时姜晓波很欣慰。13岁,到了变声期,老师告诉姜晓波,她的嗓子不能再唱歌了。姜晓波不得不放下了唱歌,而改学了小提琴。姜晓波自幼体弱,15岁时因病住进了医院。每天天不亮就一个人悄悄爬上医院的屋顶,练琴练声。正巧住院部后面是太平间,很多晨练的人从这里经过,总隐约听到一些不成型的歌声和琴声,可在楼下也看不到楼顶有人练琴练歌,慢慢就有了太平间闹鬼的传闻。后来院方知道这件事后开始查找原因,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十几岁的喜欢音乐的孩子在楼顶唱歌。
“看她那个身高吧”
22岁那年,她去过长春市刺绣厂做过刺绣女工。可她实在受不了没有音乐的生活。这时有个人说了一句让她终身难忘的话:她要是能当歌唱家,谁都能当歌唱家,看她那个身高吧。就是这句话激发了姜晓波的斗志。从此她更加努力的练习,因为她知道,自己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只能靠后天的加倍努力来超越别人。后来她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吉林省歌舞团,成为了一名歌唱演员。1996年更是迎来了她事业的一个突破,在东方大剧场举办了她的个人演唱会。姜晓波以执著的精神,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走上了自己人生的顶峰。
“一封信得到了爱情”
说到家庭,姜晓波满脸笑容,“我有一位女朋友,我经常到她家去玩儿,她妈妈说让她把我介绍个她哥哥。我给那个还在服役的男孩子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信上说:我不漂亮,个子也不高,可能不是你理想中的漂亮女孩.......后来就经常写信,在再后来就结婚了,苦也受过,幸福也经历了,总之,我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