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质课评比——《乡愁》教学设计 幼儿园优质课评比

By 徐静丹 发表于 2010-12-1 14:01:00

0

推荐

乡 愁

温州市实验中学 陈丽伟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通过言语发现感受乡愁;

3、 体味乡愁是一种普遍的生命体验。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972年的1月21日,诗人余光中于厦门的旧居内,听着那潇潇的冷雨,淅淅沥沥,淋淋漓漓,愁绪万千,离开大陆已经二十年了,不知何年何月能够回去,思乡之情蓬勃而出,不能自己,仅用了20分钟就吟唱出了一收让无数人动容的诗歌——《乡愁》。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你觉得朗读要注意什么呢?试一试。朗读指导。

第一段 多次朗读,指导:语速缓慢,“这头、那头”注意要重音。

3、再配乐朗诵。从这首诗中读到什么情感呢?

生:“读到思乡之情”、“读到悲伤之情”、“无奈之情”、“孤独的感觉”… …

诗人把这种情感寄托在什么上呢?

生:“邮票”“船票”… …

投射了作者的情感,把它们称之为意象。

4、余光中把这首诗歌归为“浅易之作”,浅易,是语言浅显易懂,但仔细推敲,这个浅绝非肤浅的浅,而是在内容上是深入浅出,这个易绝非容易的易,而是在情感上平易近人,贴近我们的内心。我们能读出那么丰富的内容正式得益于诗人独特的语言表达。

听录音,揣摩诗歌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生A:运用时间顺序,先是小时侯、长大后,然后是后来、现在。

师评:那是一生一世的乡愁,而且诗歌都用“这头、那头”,这在诗歌中被称为重章叠句。

生B:诗歌用了形容词,“窄窄的、小小的、矮矮的、浅浅的”叠起来用。

师评:每个意象前都用了修饰语,这些被称为叠音词。

比一比:1、乡愁是一张小邮票

2、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3、乡愁是一张窄船票

4、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

读一读,为什么要用叠音词?

生:乡愁感觉更浓厚了。

师:在看这几个叠音词的声调,有什么特点啊?音很长做手势“﹀”,生跟着手势一起读。

乡愁更浓了,更粘了,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齐读,个读,师评价。

生A:我还发现有量词,“一张”、“一湾”… …想起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朗读。

生B:发现小时侯离家只能写信,就寄托在邮票之上。长大后,思念家乡,想回家与母亲团聚,就寄托在船票上… …朗读。

师评:很好,读出家国之愁。

生C:感情越来越深,特别是“坟墓”,读起来应该声音断续。朗读。

生D:是生和死的距离。朗读

省优质课评比——《乡愁》教学设计 幼儿园优质课评比
师:是啊,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外是… …再来揣摩这种感情。这位母亲带着他颠沛流离,先到… …最后落脚昆明。对作者的养育之恩,作者无以为报。就像《招魂的短笛》中写的:

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在落地窗畔,

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

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5、师:余光中的诗歌就是这么有魅力。有一位画家也被这首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在一遍有一遍吟诵这首小诗之后,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为此诗作了一副画,他用绘画的语言表现他读到的不可名状的乡愁,细读这副画,联系诗歌,你觉得诗人画的是哪节诗歌?(画面:茫茫的大海中,在高高的石头上有一只雏鸟在远望)

生A:我认为是第一节,因为… …

生B:我认为是第二节,因为… …

… …

6、师: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64岁,雪满白头的余光中终于回到了故乡。那么他的乡愁还在吗?

生:我认为还在,因为… …

师:我们来听听余光中自己怎么说的吧。

中央10套视频,采访余光中“故乡也在不停的改变中,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

师:… …还有回不去的乡愁啊!周杰伦有一首歌“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7、小结:余光中在抒写一份乡愁,更在抒写我们共同的生命体验。

最后同学们站起来,再来读这首诗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7216.html

更多阅读

《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已发表 社戏优秀教学设计

贴地而行 深文浅教——《社戏》教学设计与点评执教/张莎莎 点评/李明哲(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年第9期)[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青松》教学设计 模具设计培训青松

《青松》教学设计东冶完小王粉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意思,体会青松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品质,并能初步领悟诗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质,并能初步领悟诗人

声明:《省优质课评比——《乡愁》教学设计 幼儿园优质课评比》为网友拾光夜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