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出家人的正确称呼 称呼出家人

出家僧众是佛教的三宝之一,属于僧宝,而尊称出家僧众是在家佛教徒应该知道得基本礼节。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在家佛教徒还是不懂得如何正确称呼出家人。无可否认的,有些人是有样学样,即使错误了也不自知。

“师父”是对出家人最妥当的一种称呼。不论男女长幼、只要是佛教出家人,乃至刚刚落发剃度的沙弥沙弥尼,现清净僧相,作为三宝弟子的在家佛教徒都可以尊称他们为“师父”。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意思是如师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是对出家人的一般尊称。

然而,此“师父”不同于一般的“师傅”!有些非佛教徒,甚至是初入佛门的佛弟子,往往在文字上将出家“师父”写成“师傅”,令人无法分辨。“师傅”是用来称呼一般精通某些手艺或技艺的专门人士,比如厨师,鞋匠,司机,功夫教练皆可称呼为“师傅”,但绝对不能用来称呼佛教的出家人。

我们也可以尊称出家人为“法师”。“法师”是指精通佛法,依法为师,指导他人修行的出家人。但是“法师”绝对不是指那些精通“法术”,“邪术”的人士。对一般出家人,为方便区别,可加上出家人的法号,称“某某师父”、“某某法师”。

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些在家佛教徒直接在出家人的法号后只加一个“师”字,如称呼“某某师”。其实这种称呼法,一般是出家人中,长辈对晚辈或平辈之间的称呼,所以在家佛教徒不适合对出家人这样称呼。

佛陀时代即已规定四个种姓的人出家之后,皆为释子,以释为姓。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从晋代,公元四世纪开始,由释道安法师提倡佛教出家人以“释”字为姓。所以流传至今,北传佛教的出家人皆以“释”为姓。至到今天,我们都是以“释某某法师”来称呼北传佛教的出家人。至于对南传的出家人就不可以在法号前冠上“释”字,比如“释达摩难陀法师”的称呼是错误的。

佛教徒遇到不认识的出家人,要请问他的法号时不可以直问:“法师,你的法号叫什么?”或“你叫什么名字?”这种问法,是没有礼貌的,我们应该问:“法师,请问您 ‘上下’怎么称呼?”这样才合乎佛教徒的礼节。现在假和尚盛行,假如对方不是真正的佛教出家人,可能就答不上来。

“上下” 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尊敬语,有“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意义。在问出家僧人法号时冠以“上下”,不但是一种尊敬,也是尊敬出家人的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意思。除此之外,写给出家人的信件,应该尊称法师为“上某下某法师”,也是具有这个特别的意义。

这里要强调的是,尊称法师为“上某下某法师”只能用在文字上,因为“上

下”是不需要发音的。往往在一些佛教场合听到司仪或主讲人称呼法师为“上某下某法师”,这是不恰当的称呼,而且听起来很别扭。一般上只需要称呼“释某某法师”就可以了。

最近更看到有些人可能抱着“礼多人不怪”的心态,竟然在宣传册子或布条的文字上写成“释上某下某法师”,令人看了啼笑皆非。

----来自网络

对出家人的称呼对出家人的称呼: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对出家人的称呼对出家人的称呼: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是职务的代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大师:是大士、菩萨之意,有特殊才能者、杰出者、专家的称呼。

和尚:一寺之长称和尚,是亲教师之意。对于德高望重的尼师,则称为和尚尼。法子当住持后才可称“老”和尚。

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者。也是对出家僧众的尊称。

师父:对一般出家僧众的尊称。

上人:戒德惧尊的比丘、比丘尼称之。

阿者黎:即轨范师、模范师。是指能教授弟子、使他的行为端正合宜,而自己本身又能成为弟子的楷模师,所以也称为导师。

知客师:禅林中掌管迎送、应接宾馆的僧众。

香灯师:寺中掌管佛堂的焚香、燃灯等工作的僧众。一般信徒进入殿堂、即有香灯师招呼执香、礼佛。

律师:指研读修习律藏的僧众。例如:僧佑律师、道宣律师、见月律师等。

论师:原指研究论藏的修行人,后指能造论以阐扬佛法者。有名的论师如: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等。

禅师:专门修习坐禅的僧众,不限于禅宗,在天台、净土宗中,也有修习禅坐的修行者。禅师必须要能契理契机,观机逗教,才能引习禅者进入禅定。

弘教师、弘讲师:能够弘扬佛法的僧众。他们弘讲、弘教的地点不限于寺中,凡有需要的地方,都能前去弘化,如学校、公司、机关团体及监狱等。

佛门里,称谓常是职务的代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大师:是大士、菩萨之意,有特殊才能者、杰出者、专家的称呼。

和尚:一寺之长称和尚,是亲教师之意。对于德高望重的尼师,则称为和尚尼。法子当住持后才可称“老”和尚。

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者。也是对出家僧众的尊称。

师父:对一般出家僧众的尊称。

上人:戒德惧尊的比丘、比丘尼称之。

阿者黎:即轨范师、模范师。是指能教授弟子、使他的行为端正合宜,而自己本身又能成为弟子的楷模师,所以也称为导师。

知客师:禅林中掌管迎送、应接宾馆的僧众。

香灯师:寺中掌管佛堂的焚香、燃灯等工作的僧众。一般信徒进入殿堂、即有香灯师招呼执香、礼佛。

律师:指研读修习律藏的僧众。例如:僧佑律师、道宣律师、见月律师等。
对佛教出家人的正确称呼 称呼出家人

论师:原指研究论藏的修行人,后指能造论以阐扬佛法者。有名的论师如: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世亲菩萨等。

禅师:专门修习坐禅的僧众,不限于禅宗,在天台、净土宗中,也有修习禅坐的修行者。禅师必须要能契理契机,观机逗教,才能引习禅者进入禅定。

弘教师、弘讲师:能够弘扬佛法的僧众。他们弘讲、弘教的地点不限于寺中,凡有需要的地方,都能前去弘化,如学校、公司、机关团体及监狱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7030.html

更多阅读

满族人的性格特点 汉族为什么不报复满族

以下是俄国人类学奠基者、通古斯研究权威史禄国(他的俄文全名为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罗科戈罗夫)在其代表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和前苏联学者B·阿尔先尼耶夫在《林中人—乌德赫》一书中对通古斯——满洲人的性格品质描

佛教感悟===人的一生缘份究竟有多少? 佛教歌曲人的一生

人生在世,没有人不讲缘分,只是各自理解不同。佛家云:世间万物皆因因缘合和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然而,很多朋友却难能理解缘分的真谛,搅的自己人心涣散、烦恼多多;也有很多朋友不懂得什么是缘分,没能珍惜现有的一切缘分,导致失去时

说说人的理智原创 理智说说

落文什么是人的理智?用简洁通俗的话说,就是人的“知识”。属思维范畴,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它在人的头脑中能够明辨是非,识别真伪,权衡利弊,通晓得失,把握分寸,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人的理智不是先天就有,是出世后不断受教育,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文殊菩萨对一位出家人的特别考验 南无文殊菩萨

2014-03-30 佛教慧日网站彩虹之路有 一次,有个寺庙打斋,师父来掌勺,谁来都给,每人一份。有个女的手里抱了个小孩,还牵了一条小狗也来了。正好斋饭烧好了,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她就跟师父说:“我有事,请你能不能先给我啊?”师父说:“好,

声明:《对佛教出家人的正确称呼 称呼出家人》为网友我跟你拼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