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视频截图)
6月20日上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3名中国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为关心太空和航天事业的人们带来了精彩的太空一课。这是继2007年美国女教师摩根的世界上首次太空授课之后,全球第二次太空授课。
航天员出身的王亚平,客串起教师来有模有样,十分专业。聂海胜担任助教,张晓光负责摄像,三人合作为大家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帮助大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对关心太空以及航天事业的人们来说,对太空授课,大概会有如下的心情:
第一,充满期待
神州十号飞天之时,人们就已经知道太空授课是这次的飞行任务之一。王亚平没有做过教师,她的课将会怎样上?航天员们会带些什么样的器材上天,并对大家进行演示?授课的内容适合什么学段的学生?如果要让我来决定其中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一个个的问题,萦绕在脑海里,会让大家对在天宫一号上进行的这次太空授课充满着期待。这种期待和好奇心,其实就是学习的起点。
第二,惊喜连连
如果说课前已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的话,20日上午的这场课堂教学过程,听课者的心情大概可以用惊喜连连来形容。
为了上好课,可王亚平没少下功夫,不仅精心准备了授课内容,向专业教师虚心请教讲课技巧,还对个人形象进行了精心设计——扎起了秀气的马尾辫。只不过,在失重环境下,精心梳理的马尾辫变成了蓬松的“毽子”,课一开始,就给听课者带来意外的惊喜,让大家笑声一片。
接下来的五个实验,让大家直观地看到了在失重的环境中的一系列神奇现象。原来简便的测力计失去了作用,需要用特别的装置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单摆不再来回摆动,但给它一个很小的切向速度就可以使其在某个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未旋转的陀螺和正在旋转的陀螺,在外力的干扰下,作出完全不同的运动,让人明白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失重的情况下依然是适用的;而太空中的水滴,晶莹剔透形似水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水球,更是令人惊叹不已。
将一件物品送上太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基本上运送1kg的物体需要2万美金,这次航天员带上去的授课器材总计2.9kg。看上去花费有点高,但从科学普及的角度以及学生的受益面来看,这点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第三,问题更多
奇妙的太空实验令人意犹未尽,天地之间的课堂讨论更让同学们格外兴奋:
“航天员老师,我想知道那些水是从地面上带到天宫一号去的吗?你们在天上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您能看到太空垃圾吗?天宫一号是否有应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请问你们在太空中采取哪些措施对抗失重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您在天上看到的窗外景色与地面有什么不同?星星会闪烁吗?能看到UFO吗?”……
看着同学们那一个个高高举起手臂,就知道如果不是时间限制,孩子们还会提出更多富有情趣而且很有深度的问题。
太空授课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很多的。
首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和好奇心,学习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当然,精心准备一堂课,让孩子们充满期待和好奇心是容易的,要保证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期待和好奇心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实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教师,将孩子们的胃口吊足,总是期待着他的课的到来。我们要多向这样的教师学习。
其次,一堂好课,就是一次探险的历程,其中会有不少的意外,让孩子们时而惊讶不已,时而发出感叹,时而苦思冥想,时而恍然大悟。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出精心的设计,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多用形象化的手段来展示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对理科教学来说,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手段。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让学生在亲眼观察、亲手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现象,掌握规律。当今的理科教学不重视实验的现象、在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还是很常见的,实验教学亟待加强。
其三,在对中国教育的批判中,其中的一个批判就是孩子们缺乏问题意识,只会死读书。但在太空一课的互动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们其实是不缺乏问题意识的,每一个高高举手的学生,脑海中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的问题,都想和航天员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所缺乏的,可能是对孩子问题意识的激发。
为什么在平时的课堂中,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提问没有如此的踊跃?我想这和教师的教学观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总是想着要按照预定的计划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不会看重学生的问题。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很值得深思。
王亚平的最后总结很有韵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祝愿我们的教育梦永不失重,每个教师的教学梦张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