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巧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人物的相关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感知人事沧桑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欧亨利小说幽默外壳下的沉郁的人生及人性的光辉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相关描写为结局作铺垫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的相关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感知人事沧桑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欧亨利式的结尾导入:(5)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亨利的《贤人的礼物》,我们回忆一下,谁能说说你对欧亨利了解多少?
![二十年后 二十年后回故乡](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113032t01a9219c31d4e371b4.jpg)
明确:(1)19世纪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被誉为“美国的莫泊桑”内容贴近生活,短小精悍,情节引人入胜。
(2)小说特点:描写小人物,体现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含泪的微笑
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二、整体感知,把握人物形象(5+15分钟)
1、学生简述情节
教师小结明确:二十年前,一对好友分别,鲍勃去西部,杰米留在纽约,他们相约二十年后在相约地点聚会。二十年后,鲍勃挣得家业,冒着被捕的风险回纽约赴约,在等待时却当了警察的杰米认出他是通缉犯,杰米请便衣警察将其捉拿归案。
板书:(鲍勃 杰米 便衣警察)
2、你读了文章以后,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感受?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3、请再读文本,找找文章那些内容为意外的结局做了铺垫?
(学生品读,圈画,小声讨论,学生交流,教师点拨)预设
三、拓展训练,揣摩人物的心理特征(5+5)
我们是作为旁观者在阅读文本,感受这两位昔日情如兄弟的好友的沧桑变化,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也心潮起伏。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让你成为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PPT)
(1)在鲍勃谈论以往的友情和二十年间对朋友的思念时,作为听众的警察杰米又怎样的内心波动?
(2)看到那张字条后,鲍勃的心理会有什么想法?他会有什么动作?
(3)如果有一天,两位昔日的好友在监狱内外隔着狱门真正面对时,会有怎样的一幕场景?
四、深刻感悟,感受人物光辉的人性
师:结局让许多人欣赏,你是否赞同这个结局?
鲍勃:社会贫富不均,导致鲍勃的犯罪;杰米重情重义,忠于职守,在个人情感面前毅然选择了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威严。体现了他光辉的人性和人格魅力,尽管他着墨不多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不得不赞叹他的神奇大手笔。
五、作业布置:
1、阅读欧亨利的小说《面包》,为本文设计一个结尾。
2、推荐欧亨利的作品《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一片藤叶》并写读后感受(300字)
六、板书
二十年后
欧亨利
鲍勃
杰米
便衣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