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赏析 出塞 王昌龄拼音版

《出塞》赏析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①,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②,不教胡马度阴山③。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修辞学称“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关,边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代右北平郡、唐北平郡守所在地。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胡,泛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匈奴。
  阴山:横亘於今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山脉,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
  
  【作者简介】
王昌龄《出塞》赏析 出塞 王昌龄拼音版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有作品集《王昌龄集》。
  
  【古诗今译】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持续不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赏析】

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诗人一着笔,便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可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之遥远,空间之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诗人悲愤的情感在此表现得更为直接而又深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时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让,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无穷。

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有名的边塞七绝,其妙处在于;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对、《出塞》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这些评价未必恰当,但它确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5872.html

更多阅读

曹操《观沧海》赏析 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诗词欣赏(六十六)】《观沧海》赏析窦凤才【原作】观沧海——[魏]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转载 舒婷《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致橡树

原文地址:舒婷《致橡树》赏析作者:蓝田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不变的怀才不遇——王勃《滕王阁诗》赏析 滕王阁诗 王勃繁体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12)不变的怀才不遇——王勃《滕王阁诗》赏析作者 白坤峰   要想真正理解这首《滕王阁诗》,必须认真读懂他的《滕王阁序》;要想读懂他的《滕王阁序》,最好读读本朝博主白坤峰的一篇小散文《写给

孟浩然五绝《春晓》赏析 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五绝《春晓》赏析梁鹤秀 孟浩然(公元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拯人患难。早年隐居襄阳附近鹿门山,后游学吴越。年四十游京师长安,曾于太学赋诗,满座皆惊叹嗟服,无敢与其争锋,应试进士未被录取。王维赏识孟浩

声明:《王昌龄《出塞》赏析 出塞 王昌龄拼音版》为网友昕夕靡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