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 苏轼书

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在河之北

《论语·先进》讲述了孔子和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一段故事。

一天,孔子问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四个学生。孔子说假如现在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起用你们,你们能做什么呢?

子路是个急性子,抢先回答说:“给我一个拥有一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有被武装侵略的危险,内有粮食不足的危机。假如让我来管理它,不出三年,可以使人人振奋精神,并且懂得什么是道义。”

“夫子哂之”,孔子微微冷笑了一下,未置可否。孔子的反应稍稍有点不屑。就接着问第二个学生:“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

冉有谦逊地说:“假如有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光景,可以使老百姓们丰衣足食。至于修明礼乐,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

孔子听了冉有的话,仍然未置可否。接着问第三个人:“公西华,说说你的理想。”

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 苏轼书

公西华更加谦逊地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干什么事,现在老师问到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然后他说,“在进行祭祀或者同外国会盟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孔子最后问曾皙:“点(曾皙名点),你想做什么呢?”

曾皙曾皙不慌不忙,毕恭毕敬站起身来答对老师的问话,他先征求老师的意见说,“我的理想和这三位同学不一样,能说吗?”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志向嘛。

于是,曾皙开始从容地阐述他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在阴历三月,这个大地苏醒,万物复苏的暮春时节,穿上春装,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带上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候,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孔子听了他的话,长长地感叹一声说:“吾与点也!”就是说,孔子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在这四个学生畅谈自己理想的过程中,老师发表的唯一一句评价的话。孔子以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以修身为起点的,他要从内心最近的完善做起。

朱熹对此解读说,“曾皙的理想好像是些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这就比另外那三个人想从事一个具体的职业,在那个职业上做出成绩要高出一个层次。”

读《兰亭集序》,晋人将曾皙的理想发挥的淋漓尽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庄子说,天地万物中,以“人”最为珍贵。人活着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大自然对你生命的馈赠。于是有了诸多美好的传说,也为后世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但在像机器一样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能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想起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呢?古人留下的那种和自然和谐为一的豁达,有多少人还能做到呢?

我们在乎生命,在乎生活,这是必须的。但也不要忘了,有心情有空闲有能力的时候,在乎一下你身边的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都是人间好时节。

2008.8.2516:04:2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5865.html

更多阅读

中考文言阅读汇编之《墨池记》 2016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中考文言阅读汇编之《墨池记》一、(03·太原)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4~17题。(14分)[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

相对论史话之九——时间变慢了 狭义相对论 时间变慢

前面讲了同时的相对性,在相对论的世界里,时间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时间的量度同样与参考系有关,在一个运动的参考系里,时钟会变慢,这就是相对论的时间延缓效应,也有的书上把这一效应叫做动钟变慢效应。注意,这里所说的时钟变慢,指的是用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看透《指南录后序》书下注释

苏教版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有“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书下注释16,对【昔人云:将以有为也】的注释是:“昔人指唐人南霁云。安史之乱中,南霁云与张巡等同守睢阳,城破被俘,叛军命他投降,他不回答。此时张巡呼他共

骖鸾录

【宋】范成大 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骖鸾录》一卷。宋范成大撰。成大有《呉郡志》,已著录。此乃干道壬辰,成大自中书舎人出知静江府时,纪途中所见。其曰“骖鸾”者,取韩愈诗“逺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语也。书末有云“若其风土之详,则有《

声明:《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 苏轼书》为网友先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