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州王则起义和《平妖传》 平妖传 qsnfj2010

王则起义和《平妖传》

  元末明初,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者,其中罗贯中和冯梦龙可说是代表人物,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言”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也许很多读者不知道,王则领导的贝州(邢台清河)起义也与这两个小说大家有着一定的关系。

城关村位于邢台市清河县城西大约5华里的地方,它被当地人称作“老城里”,清河县的老县城就曾经设置在那里,这里就是王则起义时期的贝州故城遗址所在地。史书记载,贝州在唐懿宗(860~874年)以前城址位于今邢台市清河县西北城关镇,在当时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环绕城关村的城墙为黄土夯筑,南北长1.2公里,东西长2公里,断续可见。城墙高3丈,宽2丈。城关村现存南门、东门,周围城砖尚存,西门已毁。其中南门基本保持原貌,城门现高近6米,砖石结构和土坯同时存在。

早在10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还曾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王则,本是涿州的农民,逃荒到贝州,给地主放羊,后来应募到宋军中当兵,当了一个小官。当时,贝州民间秘密流传有弥勒教,说“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王则利用弥勒教的传说,传布着变革世道的舆论,并利用弥勒教和德州、齐州的士兵、农民取得了联系。起义事先作了部署,准备在庆历八年(1048年)新正元旦,乘官吏们庆贺新年时,各地同时起兵,攻取河北。不过由于这个计划事前被泄露,王则不得不在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冬至节,提前发动起义。
  当州官们去天庆观拜谒时,王则率领起义士兵打开兵库,夺得武器;打开监狱,释放囚犯,随即逮捕了宋朝的知州张得一。王则占领贝州城后,建国号安阳,称东平郡王。以州吏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城内起义的居民,在面部刺上“义军破赵得胜”六字,表示对王则和他领导的义军的支持。
起义极大地震动了宋王朝,宋仁宗急忙派大军围攻贝州,但是久不能破。最后宋军佯攻北城,然后乘义军不备,在南城挖通地道,潜入城内。起义军突围而出时,王则等被俘,并被押解到开封,最终被残暴地处死。

几百年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这次起义加工创作了二十回话本《平妖传》。

  贝州起义被镇压后,《宋史》中有王起特作《甘陵诛叛录》一卷(注:清河县东汉时郡治徙于甘陵),希望封建统治者能把王则起义引为教训。而罗贯中所作的二十回本《平妖传》,就是汲取宋、元以来有关记述王则起义的史料、民间传说、野史笔记加工整理而成的。但这部小说不像《水浒》,没有正面展开对王则起义的详细描述,而是肆意铺张演绎出一部魔怪闹剧,主题思想是反对农民起义,歌颂北宋王朝对王则等人的镇压。

  现传最早的罗著版本,是署名“东原罗贯中编次,金陵世德堂校梓”的明万历时刻本《三遂平妖传》。此后,又有明末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据罗著改编、增补的四十回本《平妖传》,其创作主旨与罗著如出一辙。但罗贯中、冯梦龙毕竟是中国小说史中著名的历史现实主义作家,所以尽管他们创作《平妖传》的主题受到了历史条件的局限,其某些具体描述仍然反映出了历史真实的一面。

  比如第十四回所写贝州知州张德平时“取办一应金银彩帛物件,俱不肯还铺行钱钞,害尽诸行百业”,且“每日不理正事,只是要钱”,满郡人都骂他是“绮罗裹定真禽兽,百味珍馐养畜牲”。驻军的薪饷全被其贪污,以至于军士们怒骂“役过了三个多月,如今一个月钱米也不肯与我们”,及至去讨时,反被其“只顾赶打我们回来”。而第三回所谓“农夫背上添军号,鱼父船中插认旗”的王则起义的爆发,正是北宋封建统治者不恤民情,对百姓进行残酷压榨而引发的。

  总之,《平妖传》一类演义小说其创作思想虽失偏颇,却足可见这次起义的社会影响之深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5806.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贝州王则起义和《平妖传》 平妖传 qsnfj2010》为网友逗比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