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欢纳兰性德的词,进而了解了他的身世,却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惋惜和迷惘。惋惜他有着惊世才华却英年早逝,迷惘他拥有一切却不快乐。
纳兰性德是清康熙年间权倾朝野的首辅明珠的长子,自幼聪颖过人,不仅读书过目能诵,而且精于骑射。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被选为康熙的御前侍卫,后晋为一等侍卫,官至武官的正三品。24岁写作了词集《侧帽集》,后更名《饮水词》。他与当时的汉人名士顾贞观、朱彝尊、陈维崧等人都交往颇深
,尤其与顾贞观相见恨晚,在一篇诗文唱和的词里,许下生生世世做朋友的诺言。他淡泊名利,唯重真情。其诗清丽凄婉,情真意切,直指本心,尤其悼亡词,令人不忍卒读,痛彻心扉。王国维赞誉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词有南唐后主李煜之遗风,也有人赞他:“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性德出生在金马玉堂、钟鸣鼎食之家,有着惊世的才华,又有着令人羡慕的平步青云的锦绣前程。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年纪轻轻的他本该是意气风发、幸福快乐的,但是,纳兰性德一直是忧郁的、伤感的。他的词总是时时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哀伤。正如潭献云所言:"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人们不明白他为何如此伤感,就连他的父亲明珠也不明白,他读了《饮水词》不禁老泪纵横,深深叹息:“这孩子他什么都有了,为什么会这样不快活?”世人孜孜以求的功名富贵,他已轻易拥有,为什么就是不快乐呢?
是啊,他什么都有了,为什么就是不快乐呢?难道人生果真如叔本华所言,其本质就是痛苦?叔本华认为,人总是欲壑难填,苦苦追求红尘俗世中的一切,求而不得,即感到痛苦,得到了也只是一时满足,过后又感觉不过如此。但真若一切欲望皆得满足,无欲无求之后,又感到无聊,无聊也是一种痛苦。因此,人生的本质即痛苦。有人认为,纳兰性德拥有了世人所梦寐以求的一切,却并不看重,也不快乐,是因为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太轻易得到的缘故。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富贵轻取而不看重,这样解释纳兰性德的不快乐是无力的。世人之所以追求富贵,是因为世人认为富贵能够带给人快乐,富贵能否给人带来快乐与轻取难取无关。拥有这一切的纳兰性德却并不快乐,说明一个人幸福快乐与否并不在于富贵,尤其对于纳兰性德这样有着高远的精神生活追求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在此,叔本华的解释也许更合理些。叔本华说:“占有一物意味着一物失去魅力。”纳兰性德经历了富贵,自然也比常人更能堪破富贵如浮云,何况他本是重情之人。也有人说,本该幸福快乐的他如此伤感,是因为与他情深意笃的妻子早亡的缘故,这从其催人泪下的悼亡词中可见一斑。也有人说,纳兰性德如此伤感,是因为一段求得不得的感情。是呀,求而不得,固然痛苦,何况情之一字最是伤人,有道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写到这里,不禁想起王国维和钱钟书这两位文学大师对悲剧的看法。王国维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之悲剧,因为宝黛终未能如愿以偿,喜结良缘。钱钟书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但并非悲剧之悲剧。如果是悲剧之悲剧,按照叔本华的理论,宝黛应该是如愿以偿,良缘结就才好。按照叔本华的理论,“占有一物意味着一物失去魅力。”那么,宝黛二人就会由相思相慕、相亲相爱,变得相厌相憎,相恶相仇,这才是悲剧之悲剧。钱钟书写作的《围城》就贯穿了这一悲剧之悲剧的思想,“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都如此!”这一围城的主题对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做了很好的诠释。但是,众所周知,《围城》的作者钱钟书与他的妻子杨绛过着神仙眷属般的生活,这本身就是对人性弱点的超越与破解。
纳兰性德一生最重真情,如果他真与意中人喜结良缘,心愿达成,亦或者说,他的妻若并没有早亡,他与她是会落到相厌相憎、相恶相仇的结局?还是象钱钟书与杨绛一样,过着神仙眷属般的生活?我猜会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