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传统的变与不变 创新民俗活动让传统节日展新姿 端午节民俗
编者:
今天是传统的端午佳节,也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各地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节日的到来。相比品粽子、观龙舟,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着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来度过这个节日。其实节日的风俗本来就是随着时间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所谓的移风易俗,有些东西不能适应,淘汰了,有些留了下来,还有新的东西加进来。本网综合各地端午传统的变与不变,同网友一起感受创新到民俗活动给传统假日带来的新姿。
-------------------------------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端午佳节。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以祭吊屈原之说流传最广;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包粽子、划龙船是普遍习俗。
6月3日,上海一家食品店门前等候购买粽子的市民排起了长龙。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民谣话端午: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不但别称与“五”相关,众多民谣歌句中,也描述了端午与“五”相关连的众多民俗。
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不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民间端午节还有插“五端”、吃“五黄”、吃“五毒饼”辟“五毒”、系“五彩丝线”,佩带五彩香囊等民俗。
6月5日,汉服爱好者在南京玄武湖景区举行祭祀屈原仪式。当日,80名汉服爱好者在南京玄武湖景区举行祭祀屈原仪式,重现古代祭祀场景,迎接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新华社发(董金林 摄)
百名网友玄武湖畔玩“穿越” 行周礼穿汉服祭祀屈原
昨天中午,玄武湖公园环湖路解放门段的大草坪边,一场仿照古代的大型祭祀典礼在湖边的木质平台上举行。古琴声中,来自南京及周边地区的近百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双手作揖,以古代祭祀礼仪来祭奠屈原。除了祭祀人员,更有不少爱好者穿上各个朝代,五颜六色的华美服饰游园赏景,成为昨天公园内最有趣的一道风景,让不少市民前来围观,惊叹仿佛“穿越”回古代。
6月4日,一支由京郊农民组成的业余舞龙队准备表演。当日,北京市第三届端午文化节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开幕,赛龙舟、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参加。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民众在传承古老端午民俗的同时,也为这一千年传统佳节注入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
欢乐家庭游
小长假首日,东部华侨城共接待游客12000余人次。深圳商报记者 施 平 通讯员 林宇文 陆大勇 摄
端午亲情浓欢乐家庭游
在端午这个充满传统气息的小假期里,我市景区大打亲情牌。欢乐谷精心打造了针对合家欢市场的“欢乐家庭周”;世界之窗推出端午假期游园大餐;东部华侨城策划“划龙舟吃粽子、戏水赏景”两相宜活动;青青世界“住木屋、游果园、享田园餐”深受家庭游客喜爱。
端午小长假 亲子游自驾游增长明显
6月5日,福建省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村民在夜竞龙舟。当晚,福建省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村民举行盛大的夜间龙舟竞渡活动,迎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夜竞龙舟是当地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来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聚一起夜竞龙舟。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端午假日理财
端午又见假日理财 高收益有玄机
端午节期间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端午理财产品。据Wind最新数据显示,5月31日至6月6日在售的理财产品共有158只,其中针对假日理财的14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就有29只。多位银行理财师表示,投资者应理性购买假日理财产品。
端午理财打好“组合拳”
体育运动
端午节为啥不能变成体育节
以端午来说,其实很有发挥的地方,传统的端午活动非常强调争和斗,像龙舟、摔跤等,因此它最适合成为一个民族体育的象征,我们是不是可以因此发挥,把它变成一个全民的体育节日,把那些什么全民运动都放在这一天。再如射箭,射在古代是六艺之一,《礼记》中有大量关于射的内容,为什么我们不能恢复这个传统,把它变成一个全民式的运动呢?端午的复兴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也和这一天成为法定假日、忙碌的当代人需要更多修葺、娱乐有关。端午节这个曾沉寂已久的传统节日再度火爆,被普遍归结为传统和民俗的回归。
端午在传承中吸纳新生活元素
将传统民俗与网络科技结合的全新尝试,既能体现传统节日时尚、亲民的一面,又低碳环保。复旦大学教授、社会研究专家高国希认为,“在一些年轻人对端午概念渐渐模糊,甚至有人只知‘吃粽子、系彩绳、插艾叶’,而不知其意义为何的当下,通过年轻人感兴趣的网络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端午节贴近生活才有生命力
网民心声:端午节应与时俱进,创造一些新的节俗活动
网民“朱子”:现在的端午节,基本上就是粽子节。
网友“小叶”:不少传统节日已仅仅沦为放假,而放假则等同于宅着或出游,文化意义已被大大淡化。
网友“roywu”:社会应该更多地去发掘节日特色,搞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纪念屈原诗歌比赛等等,这样不仅宣传了传统节日而且还愉悦身心。
网友“赵宗福”:正确引导年轻人参与并重视传统节日,就要深入挖掘其充满魅力的一面,并创造一些新的节俗活动,使之焕发活力。
端午节不应该只是“粽子节”
2011年06月02日 09:23:05 来源: 新华时政 [栏目提示]新华网是广大网民知天下事、评天下事的平台。新华网时政部推出“网民论政”栏目,汇集广大网民对当前时政领域的热点事件、人物、现象的经典看法,供大家分享。 (2011年6月2日 总第524期)
端午没到,粽子先至(资料图片)
网友“赣榆海之蓝”:过去人们端午节吃粽子、点雄黄、插艾叶、佩香囊等风俗习惯,正被年轻一代所遗弃,如今人们只剩下吃点好饭、给亲朋送礼了。拿80后、90后来说,他们似乎更推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缺失。
网友“小任”:不是不爱过端午节,而是到了今天,端午节还是那些老习俗,没有新意。
网民“朱子”:现在的端午节,基本上就是粽子节。
网友“小叶”:不少传统节日已仅仅沦为放假,而放假则等同于宅着或出游,文化意义已被大大淡化。
网友“竹子—兔”:我国端午节历史悠久,我们应该真正从文化传承和发扬上承担起当代人的责任,真正把民族文化和传统发扬光大。社会应该更多地去发掘节日特色,搞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纪念屈原诗歌比赛等等,这样不仅宣传了传统节日而且还愉悦身心。
网友“赵宗福”:正确引导年轻人参与并重视传统节日,就要深入挖掘其充满魅力的一面,并创造一些新的节俗活动,使之焕发活力。
网友“民生”:应该与时俱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因素,让传统节日更丰富、更生动!
端午文化知多少 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
2011年06月06日 08:38:09 来源: 新华社会
端午文化探源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列为三大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习惯。历史上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端阳节、女娲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龙船节、解粽节、女儿节、诗人节以及地腊和龙日等,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习俗,除相关祭祀活动外,还有赛龙舟、食粽子、兰汤沐浴、插菖蒲、悬艾草、拴五色丝(避兵缯)、挂香袋、戴香包、比武、击球、采草药、斗百草、荡秋千、熙游避灾、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有所争议,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屈原说是一种最为盛行的说法。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年楚国人。屈原62岁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军打败,他感到自己已国破家亡,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情,于同年五月五日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众乡亲前往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结果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只好在故乡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当地百姓做成各种粽子争相投往江中,以让鱼虾饱食后而不再伤害屈原。如今,吃粽子习俗已逐渐盛传于祖国各地,以此纪念伟大的屈原。
龙节说传说龙的生日是五月五日。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文中推证说,端午是龙的节日。他认为,端午节中的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活动都跟龙有关,一是竞渡用的是龙舟,二是粽子扔到江河中被龙所窃。其次,龙舟竞渡跟古代吴越地区关系甚为密切,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在自己身上刺花纹,希望龙能保佑自己。
显灵说此说是纪念战国大将伍子胥的。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尸体被装入用皮革做成的袋子里,投入钱塘江。从此钱塘江常发怒潮,以五月初五潮水最为凶猛,直冲越国境内,人们传说这是伍子胥在显灵。
关于“端午”两字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角黍”即粽子。正值“端午”,我们不妨从“端”、“午”二字的解读来管窥端午节所承载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文化情感。
“端”,异体为“耑”。《说文》:“耑,物初生之题也。”《说文·立部》:“端,直也。”“立”又有成立、建立之意,表示做成、成事;“耑”同“专”,意为专心致志。“端”从立,从耑,表示一心一意做人,专心致志做事,有正派、正直之意。如端正、端直、端庄。《说文·午部》:“午,啎也”,“午”是“啎”的本字,意为违逆。白天十一时至十三时正是阳气极盛、阴气始生的交午之时,故称“午时”;而夜里十一时至次日一时阴气盛、阳气生的交叉之时,故称“午夜”。“五”和“午”古代可通用。古人以“五”为阳气始盛之数,故称五月第一个逢五日为“端午节”。
寻找端午节的“无形粽子” 端午文化探源
端午,传承的是一种文化
粽子传情一枣之粽表示一心一意;二枣之粽寓朋友之间如二箸相交配合默契;三枣之粽是祝福禄寿三星照户;四枣粽表四季平安……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列为三大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习惯。历史上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端阳节、女娲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龙船节、解粽节、女儿节、诗人节以及地腊和龙日等,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习俗,除相关祭祀活动外,还有赛龙舟、食粽子、兰汤沐浴、插菖蒲、悬艾草、拴五色丝(避兵缯)、挂香袋、戴香包、比武、击球、采草药、斗百草、荡秋千、熙游避灾、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和时令鲜果等。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各地的节期长短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是我们祖先为合理安排一年时间生活的需要而创立的自然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三大节日把一年非常均衡地分成三大阶段,便于人民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过去老北京在三大节要清理欠账,正是这种合理安排自己劳动与休息的一种反映。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夏、商、周三代时的夏至节、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的辟灾驱邪、吴越民族对龙的图腾祭。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在此节日中嵌入了许许多多历史传说人物故事,主要有五个人:春秋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越王勾践为了操练水军而划龙舟、吴国大臣伍子胥投钱塘江、汉代为治水而殉职的苍梧太守陈临、东汉浙江孝女曹娥。人们之所以纪念这五个人,主要是体现两大精神:一是爱国家,自强不息;二是爱人民,厚德载物。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均来源于舍己为人,道德自律的故事。如插艾草习俗是来源于唐代末年的传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行军中见到一位背着大孩子、拉着小孩子逃避兵乱的妇人,黄巢问她为什么背大拉小?妇人答:大者为邻居所托,小者乃自己所生,要不负邻居信任。黄巢大为感动,命她在自家门前插艾草,以保平安。妇人不愿自享平安,而是把此事告诉全村人,使得全村均免灾难,因此成俗。北京怀柔喇叭沟门满族乡也有一个彭姓人,怕一位算错账的卖油老人吃亏,不占小便宜,每每按高价买老人的油,而得插艾草保平安的传说。这些故事均是要求人们进行道德自我约束,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的。
端午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内涵深刻、民俗事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享受节日文化,弘扬节日精神,使节日成为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但每个粽子里“包”着的却是丰厚的文化内涵,粽子外形如心,是可以当礼物送的。历史上北京曾有一枣之粽表示一心一意;二枣之粽寓朋友之间如二箸相交那样配合默契;三枣之粽是祝福禄寿三星照户;四枣粽表四季平安;五枣粽是祝五子登科,高考得中……粽子传的是情!而端午节传承的则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端午节的“标志性”物件儿
朱砂判、布老虎、避瘟猴、药葫芦……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和蒲节,是民俗一年当中三大节日之一。三大节各有形象代表,各有应节食品,以端午节最丰富不过。在应节食品方面,除了为纪念屈原大夫的粽子以外,还有“五毒饼”(点心)黑白桑葚和红樱桃。在形象代表方面,就更不一而足了。除门窗插蒲艾,首先是街门楣上贴“朱砂判”,俗称“(斩)五毒判”即以朱砂画在黄表纸上的钟馗。至于摆件挂件就更多了,有镇宅的“布老虎”、避瘟免灾的“避瘟猴”、医治百病的“药葫芦”以及祈福迎祥的编织物“盘肠(如意)牌子”等。
这些摆件挂件,除应节市场上有所供应外,多为家中小孩,尤其是小姑娘们自己动手精心制作。除打牌子(中国结的原型)外,巧手的姑娘还能自做微型布老虎。关于缝制小布老虎难在剪裁那一块小黄布和一块小白布上,下料适度才能保证缝起来顺利是样和有精神。当然填糠也要求严格,必须主体充实,四脚坚硬才算达标,老虎尾巴是后缝上去的,空布捻当然容易,如果也填上糠难度就更大了。有一种说法,缝制布老虎宁缝一尺(俗称“老虎枕头”)不缝寸半因为小的实在难做。从前巧手的小姑娘,自己缝制出精巧的小布老虎佩戴在襟上,比戴一串五色线缠的小粽子更觉得光彩。
什么是“避瘟猴”?原来,它是用一块小方布,包上一团锦花对角十字缝起来,然后把三个角联结一处,留一角支出,最后用针线把一个草籽珠子穿在造型的上部,便成了一个顽皮的猴。支出的那个角作为“手”,再给它安上一把用麻线做的小笤帚,这猴就变成“避瘟猴”,亦称“扫瘟猴”了。
说了半天,也许您未必能有具体的概念。这样说吧,您看到过布艺品中,有一种用缎子缝的、三个或四个小孩围坐合抱成的一个“南瓜”吗?那就是“避瘟猴”的原型发展来的,当然它是把个体变成群体了。
至于“避瘟猴”的来历,无详考。小时候,曾听祖辈讲过它或许与孙悟空当过“弼马瘟”有关。孙悟空是猴,弼与避同音,因之就让猴拿起笤帚扫除瘟疫,寓意消灾保健康。
端午节与五月初八的药王庙会紧相连,因之“药葫芦”也作为端午节的一个形象代表,被普遍挂在千家万户的门窗上。药葫芦是折纸或剪粘结合的“园雕”工艺品,也是纸工艺“翻花”的本源。
“朱砂判”即钟馗。传统戏曲中和民俗都称“判儿”。早年端午节科班都演应节戏,首先演的就是《斩五毒》,亦名《五判官》。那是一出纯舞蹈的戏,由五位演员扮五个判官执剑舞蹈,斩除蝎子、蜈蚣、蛇、蜘蛛和疥蛤。记得最后一次看《斩五毒》是富连成科班元韵两科合演的。演员有殷元和、刘元汉和夏韵龙等,时间是1942年农历五月初五。
从前端午节的应节戏还有《盗仙草》。《盗仙草》是比较常见的一出武旦小戏,端午节上演大有不同,连演三天,场场爆满。记得冀韵兰、高韵昇、韩韵杰三个人的“出手”非常精彩。六七十年前的印象历历在目。
提到五毒判,全称应为“斩五毒判”,这就是在黄表纸上,坊间画工手绘的仗剑钟馗,往往下边还有五毒形象,简约粗犷、生动异常。
从前有的家庭院中有石榴树,赶巧端午盛开火红,老奶奶赏石榴花,戴石榴花也是端午佳节一景。
旧时因卫生条件差,为防有小虫侵犯儿童,祖辈则用雄黄酒涂儿童耳、颈、手腕、脚腕,最后在小儿脑门上写一王字,这往往也是节日快乐高潮。
以五色线缠“粽子”,当属小孩儿过端午节最初学会的最简单的一招。
缠“粽子”的五色线,预先往往由老奶奶留下几绺给小孩绑手腕、脚腕,还念念有词“五色线绑手脚,妞妞(或柱儿)不被虫虫咬”。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是汉族的民间传统节日,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端、初”同义,“午、五”相通,“端午”就是“初五”。
民俗学者认为,端午节来源于古越人的图腾祭祀,插艾蒲,饮雄黄,挂香囊,禳灾异,辟邪驱恶,都是公共卫生的原始防疫。
但是我国代代相传,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受难日。龙舟是到水中去找寻屈原,粽子是给屈原的灵魂祭奠,屈原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受难象征。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才思超逸,辅佐怀王。秦楚争霸,“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怀王轻信谗言,放逐屈原,与秦结盟,被秦俘虏,客死于秦。顷襄王即位,继续亲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辗转沅湘,哀吟苦忆,目睹亡国。秦将白起破郢都,灭楚国。屈原痛不欲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时为(前278年)夏历五月初五。
屈原之死,震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端午节从纪念屈原受难的节日,经过两千三百年的绵延,发展成为尊重知识的节日,解放知识分子的节日。
怀念古代为的是教育今日。儒家教育重视“以史为鉴”。华夏历史,从甲骨文算起,有三千三百年文字记载。阅读古书而不知“以古鉴今”,读书何用?纪念端午节,自然地从屈原受难联想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历代的文字狱,以及晚近的反右运动。
秦始皇焚书坑儒(前213年):下令焚烧《秦纪》以外列国史纪,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以吏为师;次年,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儒生坑死于咸阳。历代专制暴君,禁锢思想,一字成狱,中国社会由此千年停滞。晚近的反右运动和“文革”,更使“知识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泛滥横行,误国害人。田汉的逝去、老舍的自沉、储安平的失踪,一代知识精英被摧残……都是我们应该永远汲取的历史教训这就是纪念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非凡。
学者谭如为先生作《端午节有感》,词正意切,敬录如下:
黄钟毁弃,雷鸣瓦釜;
文人噩运,鱼肉刀俎:
每临端阳,瓣香瑶圃;
思接千载,徜徉江浒;
靳尚媚上,郑袖善舞;
台榭山丘,屈平不腐;
长吟离骚,诗魂翘楚;
美人香草,比兴媚妩。
后昆垂范,前贤踵武;
砺我精神,生气虎虎;
浩然正气,流芳千古;
佳节永志,屈子风骨。
写于2009年端午
从汉字“端”“午”看端午文化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角黍”即粽子。正值“端午”,我们不妨从“端”、“午”二字的解读来管窥端午节所承载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文化情感。
“端”,异体为“耑”。《说文》:“耑,物初生之题也。”《说文·立部》:“端,直也。”“立”又有成立、建立之意,表示做成、成事;“耑”同“专”,意为专心致志。“端”从立,从耑,表示一心一意做人,专心致志做事,有正派、正直之意。如端正、端直、端庄。《说文·午部》:“午,啎也”,“午”是“啎”的本字,意为违逆。白天十一时至十三时正是阳气极盛、阴气始生的交午之时,故称“午时”;而夜里十一时至次日一时阴气盛、阳气生的交叉之时,故称“午夜”。“五”和“午”古代可通用。古人以“五”为阳气始盛之数,故称五月第一个逢五日为“端午节”。而“午”又是交替之意,五月五日双五交替,也称“午”,故称“端午”或“重午节”。端午节时正是仲夏病疫流行的季节。古人过端午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送瘟神,而瘟神的盛行在古人眼中是由于人内心杂念过多,为人不端,行事不正所引起。《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所以,这期间的一切行事都以静养安息为主,尤其注重端正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端午”之名的含义。周代诸侯朝觐、丧葬、祭祀等严肃场合所穿礼服正式庄重,故称为“端”。《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章甫”分别指宗庙会盟时主持者穿着的礼服和礼帽。古人认为衣服、姿势等是外表、行为的一部分,是个人品质、德行的表露。
端午节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化,然而,有形的粽子多、无形的“粽子”少的现象,却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与思考。
端午来历的几种说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有所争议,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屈原说是一种最为盛行的说法。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年楚国人。屈原62岁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军打败,他感到自己已国破家亡,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情,于同年五月五日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众乡亲前往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结果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只好在故乡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当地百姓做成各种粽子争相投往江中,以让鱼虾饱食后而不再伤害屈原。如今,吃粽子习俗已逐渐盛传于祖国各地,以此纪念伟大的屈原。
龙节说传说龙的生日是五月五日。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文中推证说,端午是龙的节日。他认为,端午节中的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活动都跟龙有关,一是竞渡用的是龙舟,二是粽子扔到江河中被龙所窃。其次,龙舟竞渡跟古代吴越地区关系甚为密切,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在自己身上刺花纹,希望龙能保佑自己。
显灵说此说是纪念战国大将伍子胥的。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所杀,尸体被装入用皮革做成的袋子里,投入钱塘江。从此钱塘江常发怒潮,以五月初五潮水最为凶猛,直冲越国境内,人们传说这是伍子胥在显灵。
练兵说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所败,于是他大力训练水师,并于五月五日演习水师于江河湖海之中,树雄心、壮军威,立志收复失地。
恶日说五月初五古俗为“恶日”。战国时齐国人孟尝君五月初五生,其父让家人弃之。
此外,还有夏至说、子推说、角黍说等。
赛龙舟为什么在端午
端午节有许多民俗活动,大多与当地气象条件有关。
赛龙舟活动。“北人善骑,南人善船!”历史上最早的赛龙舟活动都是在年雨量1000毫米以上的江南水乡,那么,江南赛龙舟为什么一定要在端午?
这主要是因为江南秋冬季雨量少,江河水位低,而端午正好处于春雨向梅雨的过渡季节,雨量丰沛水位高。还有,从温度上说,江南冬季过冷而夏季过热。以长沙为例,1月平均气温还不到5℃,常有霜雪;盛夏7月平均气温几乎30℃,严冬酷暑,都不宜开展龙舟竞赛等竞技活动,而端午节之际,不仅江湖水位较高,且温度较适宜,这时平均气温都在25℃左右,自然是最为适宜的时间了。
端午节还有插艾、挂菖蒲、饮雄黄酒、挂香包、沐兰汤、贴符、钟馗像等民俗,以辟邪、却鬼和驱瘟,因为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端午是“毒日”。其实,这是因为端午前后气温迅速升高,湿度增大,细菌病毒滋生,各种疫病易流行;而且“端午节,天气热,五毒(蜈蚣、蛇、蝎子等)醒,不安宁”。而艾、菖蒲等是一种药用植物,其芳香可以抑制病菌、蚊蝇和毒虫叮咬;饮菖蒲酒、洒雄黄酒等也能起到类似作用(雄黄酒含砷有毒,近代已不饮)。此外,香包中装的也是这类芳香药物,把芳香药物浸泡沐浴就是“沐兰汤”民俗。古人甚至把这些药物制成的饰物干脆称为“健人(豆娘)”。
可见,诞生于自然环境中的端午民俗,与大自然、与气候天象都是密不可分的。
感受中国民间传统 端午来这里看别样龙舟
“五月五,是端阳……龙舟下水喜洋洋。”下周就是端午,又到了一年一度赛龙夺锦的日子。
这个周末将迎来端午假期,端午节最吸引人的活动项目是什么?当然是赛龙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对于南方人来说,这是端午期间最流行的一个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实际上,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赛龙舟的特色也不一样。今年的端午,想看龙舟,不妨到这些地方感受不一样的中国民间传统。
阳江别样的风景“逆水赛舟”
通常情况下,赛龙舟都是顺水环境而行,但阳江却不一样。这里端午龙舟竞渡的最大特色正是“逆水赛舟”。根据记载,阳江端午赛龙舟的民间习俗始兴于清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初三和初五3天,当地“遍闻龙舟鼓”。在这3天里,当地群众扶老携幼,驻足漠阳江畔,尽现群龙逐浪、观者如潮的端午胜景。
据了解,端午期间,阳江地区许多村镇都会自发举行龙舟竞渡,沿袭“逆水赛舟”这一传统习俗。如今,这一体育活动已成为当地民众一种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在阳江,每次赛后,龙舟队都会将参赛龙舟深埋于河涌的淤泥之中,待到端午龙舟赛前的农历四月初八再将龙舟起挖,精心装饰一新投入赛前训练,当地说法是“四月八,龙船挖。”而阳江人过端午,其实是从农历四月(月小)二十八不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初五,按当地人的说法就是这段时间都属于做节的日子。
湛江别样的竞技海上龙舟赛
湛江是近代兴起的一座海滨城,海岸线绵长,港湾密布,这也使其龙舟赛与其它地方不一样。很多地方,龙舟赛都是在江河湖泊上举行,而湛江则是在大海上举办。其中每年端午举行的国国际龙舟邀请赛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往观看。
今年的邀请赛将于6月6日举行,届时将有国内外51支队伍参赛竞逐,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的9支队伍和湛江的42支队伍,参赛队伍及运动员数量为历届之最。此外,活动当天还有风筝、帆板等系列精彩活动。湛江过端午,除了看龙舟,还可以观赏湛江的旖旎风光。湛江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东头山岛、调顺岛、新寮岛等30多个岛屿,资源较丰富,其中最大的是东海岛。如果看不过瘾,你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海上娱乐项目,拉大网,捞海鲜,过一个海边浪漫又刺激的端午。
东莞别样的游龙“趁景”造价百万龙舟
2011年的东莞市龙舟文化节将于6月2日在万江举行启动仪式。活动将持续至6月17日,历时半个月。期间9个镇街将上演近30项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包括裹泼水、粽大赛、放荷花灯等活动。据介绍,每年一进入农历五月,莞邑大地龙舟锣鼓之声已不绝于耳,各地都会举办龙舟赛。
东莞的龙舟风俗的一大特点是,不仅有龙船景“扒标”即竞赛,还有“趁景”即不竞赛龙舟而游龙嬉戏,以庆贺节日。今年东莞的麻涌镇将会举行传统游龙趁景活动,安排200多条龙舟分批游龙,届时游客还可在现场观看到一条号称目前最长的龙舟。据介绍,这条龙舟由10名工匠历时100多天打造而成,造价近100万元。
诗人节,诗情飞扬的日子(组图)
张如安
端午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根据地方志书的记载,宁波历史上的端午习俗与全国各地并没有多大差异。如《嘉靖宁波府志·岁时节物》说:“端午取菖蒲及艾,插门户;或系以彩胜,佩于身;为衣香,置之箧笥;杂菖蒲、雄黄和酒饮之,以辟邪禳毒;为角黍、骆驼蹄糕祀其先,亲戚各相馈遗。”《余姚六仓志·风俗》说:“五月端午,其节物为艾旗、蒲剑,其饮食为花糕、巧粽、
雄黄酒、烧麦冬,须除秽恶,妇女手扎健线,儿童佩香袋。”从中我们可以大体明了历史上宁波端午的传统节俗内容。
令人感兴趣的是,自宋代以来,宁波诗人留下的诗歌中,有一大批吟咏端午的作品,他们将端午节日的民俗事象内化为诗人的独特情感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时逢端午的节日氛围中,让我们借助诗歌穿越历史时空,感受古代宁波人是怎样过端午的?
采风 海乡节俗笔下描
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历来是诗人表现端午节日的一大主题。古人视五月为恶月,民间有许多避忌的手段。端午产生的诸多节俗活动,无论是悬艾、系长命缕、食粽子、喝雄黄酒,都脱离不了其避灾禳祸的原始意义。可以说避瘟保健是端午的一个中心主题,有着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民国张延章《鄞城十二月竹枝词》写道:“五月端阳老虎描,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细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谢翘《泗门竹枝词》写道:“悬艾芳辰日午长,家家除毒不胜忙。雄黄老酒全虫蛋(俗以全蝎置蛋中,蒸食之,可解百毒),更炙门冬(即麦冬)满室香。”“健线延年五色丝,香囊争向臂间垂。群儿笑指篮头说,正是杨梅乍熟时。”诗人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四明端午的节俗内容。其中自古相传的端午采药传统,寓有解百毒的卫生意义。端午采药的传统在四明民间历代相传,采集的药物有艾蒿、菖蒲、苍术、蜀葵、蛤蟆等,尤以艾蒿、菖蒲最为突出,使用最广泛。这两种植物都具有强烈的芳香,挂在门楣,用来辟邪,具有防疫保健作用。用艾叶入药,用艾灸治病,在我国民间十分普遍,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民间也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宁波地区盛产海艾,过去家家收藏艾叶。宁海诗人舒岳祥晚年所作的《端午感怀》诗云:“豫储当采三年艾,缓计空寻六日蟾。”前一句的意思是,预先储藏三年之艾,以备医用。下一句说的是端午日中取蟾酥,可辟五兵,如果挨到六日取则不灵了。清乾隆间无名氏《四门竹枝词》云:“艾虎桃篮制小鬟,蒲觞恰称午时间。海乡不解招魂事,只向龙山采药还。”这里的“不解”两字很可玩味,因为端午节招魂吊屈原乃是文人的传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禳灾、祈年的意义。这些诗歌朴素真实,浅俗明快,虽然缺乏含蓄蕴藉的风度和言近旨远的韵味,但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节日情调,其所反映的节俗内容,容易得到百姓的强烈认同。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食俗,传递出人们辟鬼祛病、祈福求安的心理。从太守吴潜《贺新凉》词“又凄凉、蒲觞菰黍,异乡重午。巧索从来无人系,惟对榴花自语”看,南宋时宁波的粽子大多是用菰叶裹成的,而且粽子上还要缠挂巧索。历代宁波诗人咏及粽子的很多,如史浩《花心动·端午》云:“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粽子不但是节令食品,还是人们借此敬献尊长的佳物。因此孙应时有诗写道:“拨置为亲寿,菖花糁盘黍。欢言记时节,风俗自荆楚。”可见,粽子为亲情而设,它给节日的人们带来了欢笑。
竞渡是端午佳节最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南宋的史浩大力提倡竞渡,因为竞渡对他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史浩的曾祖父史简,特别孝敬母亲,有一次不顾公务,偷偷带着母亲前往月湖观看热闹的龙舟竞渡。不料上司知道这事后,狠狠地凌辱了史简,可怜年仅23岁的史简为此丧身。史简的遗腹子史诏,守节训子,其孙子史浩后来成为“乾淳盛世”的贤宰相。史浩积极推动龙舟竞渡,既带有纪念先祖的意味,同时也为宁波人民庆祝太平提供了一种重要娱乐方式。史浩在《划船致语》中将竞渡的宗旨说得非常明白:“伏以神圣当阳,朝廷有道,嵩呼鳌抃,共欣睿算之穹崇。樵唱渔歌,更喜时风之快乐。宜修竞渡,用洽欢谣。”史浩有《花心动·端午》词,写到槐夏阴浓时节,“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在两岸观众的喝彩声中,激烈的竞渡夺标,最后总会分出胜负。但经历过人世繁华的史浩,并没有过分渲染竞渡的热闹场面,也不太关心比赛的输赢,而是从中领悟到“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的人生命运。宋末元初的陈著也有《江城子·端午抒怀》词:“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当别人观赏热闹的龙舟竞渡之时,作为遗民的词人却躲入家中弦歌着《离骚》,这真可以说是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了。
从古代宁波诗人的作品中,我们还发现了今天已经失传了的端午节俗内容。鄞县籍诗人袁桷在北方过端午时怀念家乡和友人,有《再次韵》诗写道:“尚忆山城节序新,榴花疑是十分春。田园处处祠蚕祖,门户家家插艾人。”山城指的是甬城。甬城的端午,榴花如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插艾人,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第三句下面作者有一个自注“浙间以端午祠蚕定丝价。”祠蚕就是祭祀桑蚕。元初浙江民间以端午祠蚕并定丝价,赋予了端午习俗以经济意义,这不见于其他典籍的记载。
明代万表有《午日泛湖》诗云:“竞将歌管娱佳节”,宁波诗人只有在端午节俗的描写中,才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娱,人生的快乐。但在很多情况下,端午却是宁波诗人触景生情、抒发愁恨的场域。对于敏感的诗人个体来说,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种种的不如意,在热烈欢快的节日氛围的巨大反差中,往往会引发出强烈的感慨,于是外在的民俗事象,就有可能化为内在的凄苦心境。以下我们从游子、情人和遗民三个特定的对象身上,透过民俗事象的表层形式,一窥古代宁波诗人在端午节中的复杂心态。
游子 思乡况值泛蒲时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伦理、人情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走亲访友,座上角黍堆金,宝觥交劝,长幼之间时令物品的馈赠、佩戴,更是表达了家人之间的关爱。不幸作客在外的宁波诗人,每逢端午节,总会触起无限的思乡之情,家乡的端午习俗,因此而置换成思乡的愁绪。
现存宁波诗人吟诵端午的诗歌,就以表现思乡主题为多。元代袁桷有《客中端午简善之》诗写道:“海城红忆石榴新,海子空看芍药春。节物似怜游宦客,风埃终愧醒吟人。已无蒲酒浇清恨,那用兰汤浣素尘。健羡南方邓供奉,团栾围坐笑歌频。”这里的海城指的是甬城,海子即诗人自称。昔年端午,诗人在故乡随处可以欣赏到火红的石榴花。今年又是端午,可是诗人却身处北地,只能徒劳地看看芍药而已。诗人用芍药花代替石榴花,大可玩味。一则芍药虽然殿春而开,但并非端午时令之花,聊且看花之举,非但不能慰情,反倒徒然勾起海城赏榴的记忆,故曰“空看”;二则芍药自古以来就是离别的赠物,故有离草、可离或将离之名,由此知诗人在芍药身上还寓有离别的伤感情绪。颔联句法比较特别,运用了拟人笔法来传达端午节日唤起的细微情感。大家都在过节,节日并不会垂青于某一个特定的个体,但诗人偏偏说节物似乎特别垂青于游宦之客,这自然是游宦之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特殊感受所致。北地多风埃,风埃同时又是仕宦的代称。诗人说自己为求一官北上,不惜告别家人,冒犯风埃,终是有愧于不愿为官的醒吟人,这就颇有陆游《泛富春江》诗所谓“客衣仍悔犯风埃”的意味。诗人由端午而想到了屈原。《渔父》中屈原行吟泽畔,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名句,“醒吟”二字即从此化出。颈联的意思是说,北地端午时节,竟然弄不到一杯菖蒲酒,以至自己清恨难浇;也哪有兰汤可浴,致使不能一洗身上的灰尘。泛蒲酒,浴兰汤,自是端午节俗,但都被诗人用作托愁寄恨之具。尾联提到的南方邓供奉,即著名诗人邓文原(字善之),原为四川绵州(今绵阳)人,其父早年避兵入杭,或称杭州人。袁桷非常羡慕身在南方的老友邓善之,能够一家子围坐在一起,频频笑歌。这既写了对友人的怀念,同时也是借友人之欢乐,衬托自己怀愁思乡之愁情。袁桷在《再次韵》中说:“思家那似携家乐”,也是这个意思。
袁桷之后,宁波诗人在客地所写的端午诗中,抒发游子思乡之情形成一个
传统。如明代全大训《僧舍对榴花有感》诗云:“十年九客天中节,一夜千回梦里家。”万表《午日泛湖》诗云:“病质强支同此醉,不胜归思夕阳前。”清代万斯备《午日闻思书怀》诗云:“作客更逢连夜雨,思乡况值泛蒲时。”这正反映了端午节俗重视人情之一端。
情人 幽欢一梦成炊黍
对南宋词人吴文英来说,端午节就是他的情人节。那一天,一位盘丝系腕、榴裙照眼的迷人女子徐徐出场,她檀樱倚扇,芳艳流水,成为吴文英五首端午词的怀恋主角。吴文英有《踏莎行》词写道:“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端午佳节,词人怀恋佳人,思而成梦。此词的上阙便是一个香艳的梦境:美人柔润如玉的肌肤笼着轻纱,团扇半遮,露出一点红唇,身上佩戴的绣花圈饰散发出淡淡的脂粉之香。她那红艳的舞裙上叠印着榴花的图案,头上还插着剪彩而成的艾虎。这一切无不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受。然而,这位端午出场的美人内心其实并不快乐,你看她只让裙花空叠着,无心起舞,艾虎压得发鬓都散乱了,也懒得一整,可以想像这一切都为不见情郎而起。如此,一位艳丽而幽怨的美人形象便生动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下阙开头八字,点明上阙所写不过是一场午梦而已。然而午梦虽醒,心却未醒,他的心此刻还在留恋着梦境:香瘢新褪红丝腕。端午旧俗,以五彩丝系于臂腕,以避鬼及兵。吴文英的笔下曾不止一次地出现伊人端午所系的五彩丝,如《澡兰香·淮安重午》云:“盘丝系腕,巧篆垂簪”,《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云:“合欢缕,双条脱。”吴文英之所以特别垂顾于伊人的五彩丝,乃是因为从这一端午特定的节物中可以测出对方的情感状态。他恍惚间发现了梦境中伊人手腕上的红丝刚刚褪了下来,还留下了浅浅的印痕。这夸张地写出了端午佳节伊人为怀人而消瘦的情状,即其《满江红》词所谓“自香消红臂,旧情都别”。《踏莎行》词的结尾,写出真正梦醒(心醒)后的感受。“隔江”有“在水一方”的意味。隔江人远,情思凄迷,更兼风雨中菰叶瑟瑟作响,如作秋怨,伴人凄凉而已。端午而生“秋怨”,遂将上面所写的一切时节风物全部扫空,这是词人凄苦哀怨心境投射的结果。王国维向来对吴文英词没有好评,却对“隔江”两句情有独钟,足见其情感魅力。
吴文英的端午词,总会出现两重节物意象榴花与菰叶,前者是暖色调的,后者是冷色调的,其词风呈现为从榴花照眼到菰叶生怨的描写轨迹,相应地,词人的爱情心理亦由热烈而渐趋于消沉。《杏花天·重午》是吴文英生命后期的作品:“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 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这里我们已经很难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缠结于端午的恋情,最后归结为“幽欢一梦成炊黍”。此词开头几句是说,当年的幽会欢笑,今日已成黄粱一梦,醒来之时,不知汀菰已绿了几度。宋人以菰叶裹角黍,吴文英巧妙地将其与黄粱梦的典故糅合在一起,怀恋过后的失落伤感,最后汇成“啼红怨暮”的愁苦场景。可怜幽欢一梦的端午,最终成为这位词人的“情殇”之节。
以端午为“情殇”之节的还有清代慈溪诗人郑儒珍。郑儒珍对才人邱芸史无限眷恋,邱芸史不幸盛年而亡,诗人在端午节触景伤心,特作《蒲节哭邱芸史》的套曲:“异生离山遥水遥,痛长眠魂飘泪飘。”作者浇上一杯薄酒,痴望着君魂袅袅到炉香,还能相对话今朝,这与端午招魂之风相切合。但现实是残酷的,魂既难招,诗人只有强忍悲痛,遥寄心愿:“休将角黍供悲悼,叹才人修文惯召,愿长命丝儿来生系得牢。”这最后一句,呜咽情重,是痴情人才能写出的痴情语。
遗民 岂留亡国一身孤
纪念屈原,提升了端午节俗的人文内容,这一点很好地被具有忧患意识的文人所发扬。人臣死君难,这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对臣子提出的要求。在易代的大背景下,遗民意识的产生导致了对生死抉择的纠结以及浓重的生存焦虑。在这一点上,遗民与屈原之间就有了更多的连接点。凡遗民大都喜招屈子之魂,宋代遗民陈著有《江城子·端午抒怀》词云:“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这千古独醒之魂,竟然无处可问,无处可招,传达出了遗民寂寞、无奈的痛苦心曲。
清初鄞县遗民诗人高斗枢有《端午》二首诗云:“殷勤炊黍复觞蒲,海畔遥遥吊左徒。似尔汨罗能早决,岂留亡国一身孤。”“续命休言彩缕堪,孤臣绝命分应甘。十年坐视东溟战,有腼残生顾影惭。”诗人在端午节之所以殷勤地准备粽子和蒲酒,为的是凭吊屈原。然而诗人之吊屈,乃是以屈原为标尺来审视遗民的生存困境。因此,他说如果我在明亡时能像屈原那样自沉,也就不至于落得“亡国一身孤”的可悲境地。这是对自己不能为国而死的沉痛自责。第二首,由端午系长命缕的节俗,引发出亡国之时臣子应该“续命”还是“绝命”的生死纠结。速死固然一了百了,但遗民忍死其实更为艰难。当他们不得不以遗民的姿态面对新朝时,心理折磨必然地伴随着生命的终点。年复一年的端午节,时时触及着遗民的痛处,遗民对屈原的追思也是对自我的责问,褒扬屈原的尽节也是对自己未能为故君尽忠的痛悔。
清初的宁波有一段时期腥风血雨,动荡不宁,端午节的来临,必然会拨动诗人的敏感神经。甬上遗民志士创作的端午诗,其生死缠结的矛盾心理,常与兵祸连接在一起。李文靖有《午日》诗写道:“祝死何须续命缕,惧时聊结避兵符。”亡国之民,本当求死,所以端午之时根本就不需要系什么长命缕,但不幸而成为遗民,又遭逢战乱,因为害怕连天的战火,只好聊结彩丝以避五兵。诗人因为不堪生死缠结的心理折磨,很快病倒了:“墟社病怜成二竖,三年艾叹国医无。”二竖即指病魔。遗民之病,病在其心,因此即便有三年之艾,也没有国医能医治得了。高斗枢也有《午日》诗:“薄海涨腥尘,蒲觞枉自新。辟兵宁有术,续命定难真。衰齿谋生拙,孤栖怯祸频。艰危都在眼,对酒懒霑唇。”所谓“腥尘”借指战争。眼前腥尘飞涨,虽逢端午,人们也已无心过节。五色彩丝丝毫不能带给人些许的安慰,恨只恨避兵无术,续命无方。诗人借助于端午节物,巧妙地抒发了艰危时刻真切的生命体验。浙东乱定之后,傅攀龙曾出游四方,有《端午书感》诗写道:“丝谁能续苍生命,艾亦难医赤地荒。”端午而逢大旱,有丝谁续苍生之命?有艾谁医赤地之荒?诗人为苍生而哭泣,其情可悯。
总之,对遗民来说,端午节泛起的是一段抹不去的惨痛记忆。遗民的端午诗,因此常常显得太过沉重,但同时也使端午诗脱去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编后
端午节,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20多个,“诗人节”便是其中之一,这个称谓自然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端午真正被定为诗人节是在抗战年代。为纪念一位诗人专门设立一个节日,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诗歌的国度。
今天,再读古人留下的端午诗篇,从中仍能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
外国留学生“闹”端午包粽子体验中国习俗
昨日,重庆大学郭明义爱心大队的50名外籍留学生志愿者来到“端午周”活动现场,入乡随俗,迎接中国端午节,并与中国传统习俗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白俄罗斯姑娘包粽子“处女秀”
25岁的娜塔妮亚是白俄罗斯人,目前在重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洋人街民俗文化馆里,娜塔妮亚现场拜师,跟师傅学起了包粽子。
她看着两片长叶子在师傅手上翻腾几下,就变成了有棱有角的粽子,发出啧啧赞叹声。
可当轮到娜塔妮亚自己动手时,她却犯难了,卷叶、裹米、包扎,看似简单的几个动作,学起来并不容易。缠来裹去,不是包成扁的,就是漏米。
和娜塔妮亚一样,留学生们包出的粽子极具个人风格,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有的是平的,有的一个“角”也没有,有的粽子还没等学生松手,米粒已经从粽叶里散落出来,现场一片欢笑。
越南小伙子也过端午节
受中华文化影响,亚洲地区的不少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端午活动。
越南留学生陈广庆是一名标准的帅小伙,他告诉大家,越南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在那一天,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我们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老挝女孩许愿树祈福
“心想事成”、“生意兴隆”、“身体健康”……昨日洋人街的10棵黄桷大树“变身”为平安许愿树,树上垂下五色彩线,挂上红灯笼,张张祈福卡片随风摇曳。不少市民来到树下,执笔在祈福卡上写下祝福,共祝国泰民安、全家幸福。
来自老挝的女留学生维拉颂也不能“免俗”,她在祈福卡上用家乡话写下了“顺利毕业”几字。维拉颂是重庆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已经在重庆生活4年了。
她说,自己今年7月就将毕业回国,最后一年在重庆过端午,感觉特别留恋。
包粽子,你会吗?
端午节即将到来,作为端午节必备的传统美食粽子,已经开始频频亮相。然而,如今,市民餐桌上多数粽子来自于商场、超市,只有很小一部分市民选择自己包粽子。
人们对传统的习俗也不再热衷,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味道也似乎越来越淡。对于端午节的这一习俗,或许已被很多人遗忘了。
日前,记者走进了四九镇,看看一家自己包粽子的家庭是如何坚持传统习俗的。
坚持传统
全家总动员包粽子
走近方家,远远就听到阵阵笑声,而且还隐约闻到粽子的味道。原来,是他们全家5口人在包粽子。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几天,但方家已经充满了浓浓的端午节气息。
“有记忆以来,都是自家包粽子的。虽然现在时间还没到,不过先包一些,过过口瘾。”方雁娜是方家的小女儿。已经出嫁的她,当天带着孩子,一起回娘家包粽子。
今年,方家准备了三款粽子,咸肉粽、豆沙枧水粽和木须枧水粽。
在桌子前,方雁娜正包着咸肉粽。咸肉粽是广东最常见的粽子,呈三角形,主要以糯米为主料,花生、肥猪肉为馅。“现在的粽子口味多样,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还可以放咸蛋黄、香菇、虾米、栗子、瑶柱等。”把粽叶折成漏斗形状,在底层放一层糯米,再依次放入各种馅料。不一会儿,方雁娜就包好一个粽子。
在另一个桌子前,方雁娜的哥哥方志锋也参与到包粽子大军中。他在包的是枧水粽。
传统的枧水粽不加馅料,只是在糯米中拌入一点枧水。熟了以后,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蘸上蜜糖或白砂糖,口感清爽,还有一股淡淡的枧水香味。方志锋笑道:“我就喜欢吃这一款。现在还在里面加点甜的料。咱们还是按传统,为了防止天气炎热,枧水粽会发臭,端午节后都会把粽子切成一块块晒干,用来煲糖水。”
手法讲究
包粽子是个技术活
“扎粽绳一定要用干水草吗?”记者见到方雁娜熟练地“包扎”粽子,三五分钟内,一条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包出来了。
“传统的是一定要用水草。可是,水草绳子的前期准备功夫太多了,又要泡、又要撕的。其实只要不是弹性太大的绳子,像这种棉的,都可以。”她解释道,弹性太大的绳子,像尼龙绳,容易在高温下变形,粽子容易发生露馅的现象。一边说,方雁娜一边演示着:“在用绳子绑紧的时候,要先绑紧锥角的一边,然后再跨过锥角,绑另外一面,这样交叉绑上两三个圈,粽子就结实了。”
“包粽子工艺非常讲究,本身也是个体力活,干起来非常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学的。”方景是方家的大家长,60岁的他告诉记者,自己包粽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包粽子可是件技术活,不同形状、馅料的粽子,包起来方法也不一样。
“社会进步了,买粽子虽然比以前方便了,传统的味道却不见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虽说不怎么‘靓’,不怎么美味,但包粽子的过程充满了笑声、乐趣。自己动手,显得更加珍贵。”看着一条条成型的粽子,方志锋显得格外自豪。
端午节网购粽子更实惠 挑选注意几大事项
网上买粽子虽然方便、便宜,市民还是要谨慎购买,收货时记得检查粽子有无问题。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每年此时全国各地都会呈现一派喜庆。在浓浓的粽香之中,门插艾草,颈挂香囊,遥看龙舟,约上几个朋友去旅游,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交通的便利,节日的地域限制也越来越小,端午节也因此过得更加多样化。
网购粽子更实惠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购不再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和“网购达人”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开始认可这一购物方式。记者发现,今年网上购粽成为一种新潮流。除了传统的购物网站外,记者看到,在团购网上也开设了端午专区,粽子礼盒新装亮相,颇受消费者青睐。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淘宝网平均每天销售出粽子约20万个。鲜肉、蛋黄、豆沙和板栗口味的粽子是今年端午节的热销产品。其中,鲜肉口味占43%,蛋黄肉粽占25.7%,位居销售排名前2位。而一些新出的卤肉粽、八宝粽、双豆沙、火腿等新口味则少人问津。今年最受网友欢迎的是真空包装、开袋即食的“即食粽”。
在某团购网站上,记者看到,原价128元的五芳斋粽子礼盒,团购只需89元,相当于打了七折。在淘宝网上,销量较高的嘉兴五芳斋“绿叶清馨”粽子礼盒、嘉兴和荣庆“粽意”粽子礼盒售价分别为61元和35元,后者还包含运费。此外,网购粽子赠送咸鸭蛋、国米尚品、海鲜蛋花汤等优惠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主张“经济实惠型”消费的家庭主妇。
据了解,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市场上的粽子价格普遍较去年高了一两成,部分价格虽未变,分量却比以前有所减少。因此,不少市民认为网购粽子更加实惠。市民黄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超市的散装粽子一般都要5元左右一个,大一点的8—10元,最小的迷你粽都要3元一个,五芳斋的礼盒基本都在百元以上。“相对于网上,价格实在有点贵。”
不少在网上买过粽子的市民对此也深有体会。他们说,不论是网购还是在超市买,味道其实都差不多。而且,端午吃粽子吃的是形式和气氛。因此,相对于粽子的包装和味道,人们更在乎吃粽子时的感受。“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吃什么都会感觉比较开心。”
网上购粽虽然便宜、方便,但业内人士认为购买要谨慎。他们指出,网上自制的粽子,一般都没有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QS认证,尤其在运输途中容易变质。网络达人徐先生还介绍,网购粽子后,要仔细看清不同产品的口碑及其生产日期、保质期。尽量选购产品包装上标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的粽子。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有漏气或鼓气现象的不要食用。另外,还要观察粽子的形态,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外观有光泽。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要停止食用。
消费提醒
端午食品仔细挑
随着端午节临近,粽子等中国传统端午食品开始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连日来,各种口味的端午食品已经开始在超市、菜市场大规模上市,消费日渐升温。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端午食品,工商部门特别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端午食品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最好到大中型超市、商店、大卖场、农产品市场等销售点选购食品,不买无证摊点或摊贩的食品,不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购买粽子,最好去正规的超市、商店,要注意独立包装的品牌粽子是否都带有QS标志;粽子上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签标识,并查看真空包装是否有漏气;尽量不要购买没有包装、拆包零卖及“三无”的粽子;不要选购粽叶新鲜诱人的粽子,这种粽叶可能是加入了硫酸铜、氯化铜等工业原料浸泡的“返青粽叶”。购买的熟粽子应重新加热蒸煮后再食用,消费者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选购定型包装的食品要注意外包装,看产品说明书的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QS标志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外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是否在保质期限内;购买瓶装饮料除要认真查看标签外,还要观察瓶内饮料是否有浑浊、沉淀及来源不明的颗粒物,一旦有此现象不要购买。
选购散装食品注意盛放食品的容器或隔离罩上是否有食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标签,不要购买过期食品。外出就餐应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饮单位,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卫生设施全、卫生信誉高等。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应保存好购物、消费发票等有关凭证,尽量保留、维持外包装原样,以便能辨识该食品批号或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端午习俗大搜罗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皆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四川省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省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湖北部分地区在农历五月十五过端午,称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端阳当天,插艾草、佩戴五色绳、食粽、食咸鸭蛋、饮蒲酒,还会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出嫁女子在是日携小孩回娘家过节。
湖南省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祛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家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家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海南省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
端午节网购粽子更实惠 挑选注意几大事项
网上买粽子虽然方便、便宜,市民还是要谨慎购买,收货时记得检查粽子有无问题。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每年此时全国各地都会呈现一派喜庆。在浓浓的粽香之中,门插艾草,颈挂香囊,遥看龙舟,约上几个朋友去旅游,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交通的便利,节日的地域限制也越来越小,端午节也因此过得更加多样化。
网购粽子更实惠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购不再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和“网购达人”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开始认可这一购物方式。记者发现,今年网上购粽成为一种新潮流。除了传统的购物网站外,记者看到,在团购网上也开设了端午专区,粽子礼盒新装亮相,颇受消费者青睐。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淘宝网平均每天销售出粽子约20万个。鲜肉、蛋黄、豆沙和板栗口味的粽子是今年端午节的热销产品。其中,鲜肉口味占43%,蛋黄肉粽占25.7%,位居销售排名前2位。而一些新出的卤肉粽、八宝粽、双豆沙、火腿等新口味则少人问津。今年最受网友欢迎的是真空包装、开袋即食的“即食粽”。
在某团购网站上,记者看到,原价128元的五芳斋粽子礼盒,团购只需89元,相当于打了七折。在淘宝网上,销量较高的嘉兴五芳斋“绿叶清馨”粽子礼盒、嘉兴和荣庆“粽意”粽子礼盒售价分别为61元和35元,后者还包含运费。此外,网购粽子赠送咸鸭蛋、国米尚品、海鲜蛋花汤等优惠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主张“经济实惠型”消费的家庭主妇。
据了解,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市场上的粽子价格普遍较去年高了一两成,部分价格虽未变,分量却比以前有所减少。因此,不少市民认为网购粽子更加实惠。市民黄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她告诉记者,超市的散装粽子一般都要5元左右一个,大一点的8—10元,最小的迷你粽都要3元一个,五芳斋的礼盒基本都在百元以上。“相对于网上,价格实在有点贵。”
不少在网上买过粽子的市民对此也深有体会。他们说,不论是网购还是在超市买,味道其实都差不多。而且,端午吃粽子吃的是形式和气氛。因此,相对于粽子的包装和味道,人们更在乎吃粽子时的感受。“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吃什么都会感觉比较开心。”
网上购粽虽然便宜、方便,但业内人士认为购买要谨慎。他们指出,网上自制的粽子,一般都没有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QS认证,尤其在运输途中容易变质。网络达人徐先生还介绍,网购粽子后,要仔细看清不同产品的口碑及其生产日期、保质期。尽量选购产品包装上标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的粽子。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有漏气或鼓气现象的不要食用。另外,还要观察粽子的形态,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外观有光泽。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要停止食用。
消费提醒
端午食品仔细挑
随着端午节临近,粽子等中国传统端午食品开始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连日来,各种口味的端午食品已经开始在超市、菜市场大规模上市,消费日渐升温。为了让消费者买到放心的端午食品,工商部门特别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端午食品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最好到大中型超市、商店、大卖场、农产品市场等销售点选购食品,不买无证摊点或摊贩的食品,不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购买粽子,最好去正规的超市、商店,要注意独立包装的品牌粽子是否都带有QS标志;粽子上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签标识,并查看真空包装是否有漏气;尽量不要购买没有包装、拆包零卖及“三无”的粽子;不要选购粽叶新鲜诱人的粽子,这种粽叶可能是加入了硫酸铜、氯化铜等工业原料浸泡的“返青粽叶”。购买的熟粽子应重新加热蒸煮后再食用,消费者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发酸、发苦或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选购定型包装的食品要注意外包装,看产品说明书的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QS标志等标识是否清楚、齐全;外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是否在保质期限内;购买瓶装饮料除要认真查看标签外,还要观察瓶内饮料是否有浑浊、沉淀及来源不明的颗粒物,一旦有此现象不要购买。
选购散装食品注意盛放食品的容器或隔离罩上是否有食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生产日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标签,不要购买过期食品。外出就餐应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饮单位,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卫生设施全、卫生信誉高等。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应保存好购物、消费发票等有关凭证,尽量保留、维持外包装原样,以便能辨识该食品批号或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及时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端午习俗大搜罗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皆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高邮的端午较为特殊,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习俗,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就是挑好看的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
四川省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省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湖北部分地区在农历五月十五过端午,称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端阳当天,插艾草、佩戴五色绳、食粽、食咸鸭蛋、饮蒲酒,还会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出嫁女子在是日携小孩回娘家过节。
湖南省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祛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家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家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海南省每逢端午,海南各处都会如中原一般举办龙舟竞渡等活动。海南除了与内地相同的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个海岛百姓都熟知的内容,就是洗龙水和洗草药澡。
端午吃粽子谨记3件事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都早早地开始准备粽子。粽子在保存和食用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本期我们请到3位专家为大家支招。
一定放冰箱保存。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者肉,因此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很容易变质。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3天内吃完为好。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市场上的粽子按其包装和保存的形式大致分3类:新鲜的、冷冻的、真空包装的。新鲜粽子买回家后最好当天食用,否则要及时放进冰箱保存。冷冻和真空包装的粽子都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在其标签保质期内即可食用。但要注意将其分类分袋放进冰箱。如果是自己家里包粽子,现煮现吃口味最好,也最安全。但注意冷藏不超过3天,冷冻不超过7天。再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但最好不要重复冰冻。
粽子要热透再吃。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徐筠指出,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还有一点要注意,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
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黏度高、不易消化。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医师曹淑芬建议,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馅的,配薄荷茶、绿茶;咸粽子,如椒盐、蛋黄等配乌龙茶,能衬出咸甜口味的特点,更加爽口;肉粽子含油多,如鲜肉、火腿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可以帮助消化,去油解腻。此外,配一些蔬菜水果和粽子一起吃,更有营养。
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粽子好吃勿贪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又是一年端午将至,口味、式样不断翻新的粽子再次成为人们食用的焦点。中医概念中,用来包粽子的荷叶、芦苇叶能够清热解暑,粽子的主要组成部分糯米可以益气生津。端午节后气温继续升高,炎热难耐时食粽子确有解暑之功效。然而,粽子虽然好吃,但吃法也有讲究。
我们每吃掉一个粽子,相当于吃掉一小碗米,而糯米黏度很高,一次性进食过多会堆积在胃部难以消化。专家提醒,端午节切莫贪食粽子,患有胃部疾病的病人和胃肠功能脆弱的幼儿、老年人更应少食粽子。吃粽子时,可搭配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同食,帮助肠道蠕动,避免胃痛和消化不良,睡前最好不要吃。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吃粽子后不要进食冷饮、雪糕和寒性食物,以免造成恶心、呕吐和腹泻。
目前市场上贩卖的粽子品种很多,除传统的红枣粽、豆沙粽、蜜饯粽、板栗粽外,近两年新上市的还有肉粽、火腿粽、 桂圆粽、水晶粽、莲蓉粽、咸蛋粽等,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粽子口味千变万化,味道甜凉爽口,却并不适合所有人进食。如肉粽所含脂肪容量多,较为油腻,食用后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粽子中糯米淀粉和油类物质含量高,对控制血糖不利,为保证健康也不宜食用,如果一定要吃,可改吃无糖的杂粮粽。现在市面上有不少新口味的粽子,喜欢清淡口味和体质不佳的人群可选择以素食粽、水果粽为代表的新品种。
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 有多少端午习俗被忘怀(图)
古代绘画中的端午节风情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现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们的主题都是吃: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节日因此变淡。
这当然是误解,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2000多年,端午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它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原本产生于民间的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一些节俗已不再见于民间,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过节,为什么过节,误以为过端午就是吃粽子。一些民俗专家分析认为,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遭此境遇,原因有三:
一是历法的变更,从1912年开始,公历成为法定历法,农历渐渐变得可有可无,而传统节日是以农历为依据、在岁时基础上形成的,农历的衰微,使得传统节日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官民之分、朝野之分、雅俗之分,都参与到节俗活动中去。
二是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节俗的形成与人们对农业社会的认知有关,随着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习俗渐渐从城市生活中消失。
三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上逐渐形成了科学思想,科学成为认识社会的唯一正确方法,一些节日中的习俗被斥之为“迷信”、“不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传统节日的习俗渐渐丧失了群众土壤。
民俗专家提出,中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信仰色彩。实际上,传统节日的魅力恰恰包含在这些有信仰色彩的节俗之中。对这些习俗,不应单单从迷信的角度去看,而应看到其中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寄托。
全球各地一致的“辟邪除瘟”说
对端午有着深入研究的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陈连山认为,分析端午节各种习俗的核心内容,会发现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在一致性――辟邪除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不只是中国大陆,也是中国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等华人聚集区的传统节日。而韩国、朝鲜、日本等地也在这一天进行相关民俗活动,在中国本土,辟邪除瘟说被学者普遍认为是最初的源头,而分析现存于日本、韩国等地端午的节俗也可找到类似的原生态文化元素。
吴越地区“龙”部落图腾说
学者闻一多曾在他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写道,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这两项活动事实上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为了祈求蛟龙不再兴风作浪,而竞渡用龙舟也是为了向自然传递人类的敬畏之心。在古代吴越地区,百姓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苏州纪念伍子胥迎涛神说
迎涛神这个说法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所以,在苏州当地的端午节节俗就是以纪念伍子胥为主进行的。目前,苏州当地正积极恢复传承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端午之时,苏州地区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
端午节俗与夏至节俗有重合之处
而学者同时认为,事实上,以往最常见的吃粽子、竞渡等节俗很有可能是由夏至之节俗混合衍生而得,并非属于五月初五这一天特有的习俗。
比如,《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端午节里有趣的事很多
端午前后,正是蛇虫百脚侵入住宅的时节,到菜场买几把菖蒲和艾叶挂上家中门窗,挂到端午这天放进火盆里点燃,在住宅里外熏一熏,可确保一个夏天家中不生蚊虫。孩子胸前挂着香袋,袋里的香料据说可以驱蚊;大人醮一点雄黄酒在孩子脑门上画个王字,天渐渐热了,雄黄可以驱疫排毒。由此可见,端午节的种种习俗不单单是仪式,很多都是有实际用途的。即使以上种种并无确凿的科学证据,但这些小小的仪式使世世代代中国人做好了入夏的思想准备。
每年端午前几天的早晨,上年纪的人们手持一把修长的草叶过街是准时到来的景观。每年这时,我也会挤在一堆埋头挑艾草的大嫂们中间买几把回家,咸与盛事。可惜这么有趣的事,却没有几个年轻人知道,我买过多年的艾草,极少碰到同龄人。还有粽子,20年前,即使是在大城市里,家家户户还都要自裹粽子过端午的。从选择箬叶到蒸糯米再到包裹,有一系列的技术攻略在长幼之间和邻里之间传播,每家裹的粽子还要互送以让品种更加丰富——裹粽子不只是为了吃,也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和他曾经受到的委屈,它更是社会交往的方式。
这些活动在如今看来是多么奢侈,自从嘉兴大肉粽成为城市各个角落都可以买到的商品之后,粽子这一意象跟端午节之间的必然纽带断裂了,自家裹粽成为一件自讨苦吃的差事。从此,我们失去了去菜场挑选肥厚粽叶的机会,也不能在家里享受蒸汽送出的糯米和箬叶的混合清香了。在这种情形下,学者们再呼吁不要把端午节变成“粽子节”,就跟实际情况非常地脱节了。事实上,如果端午节在我国还能以“粽子节”的面目出现,已经是上上签了,我国的端午节传统完全可以像过去二千多年以来的那样,随着粽子及裹粽活动代代相传。只是,会包粽子的人们正在一批批老去,到下一代估计就全军覆没了,粽子会像其他那些已经被社会分工从家庭中彻底夺走的事物一样,成为食品工业流水线上一种干硬的产品。
好在从今年开始,端午节从一个可有可无的类似节气一般的节日变成了国定节假日。本周日的端午节是我国民众首次享受这一假日,它再不会被淹没于忙碌的工作日和平淡的周末中。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节日被赋予的意义和仪式将会慢慢淡化,但它以全民公休的形式提醒我们有这样一个源远流长、有纪念意义并且有诸多小仪式和专门食品的节日,就像春节习俗被一再淡化的今天,再不靠谱的青年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必须回家的节日。
端午节的精神内涵——爱国爱民、执著奉献
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在于: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对端午节精神内涵的解读及庆典形态的解析,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参与和传承。在当前金融和经济危机尚未过去之时,我们更要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共创美好未来……“五月五日天睛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将到来。
端午传说多集中于纪念屈原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午日等,历史悠久而传承有绪。它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文化形态、人文精神、民俗体验、风情范式、节庆色彩,与其他民俗节日相比,独特瑰丽而浓烈酣畅。端午节是一个引导健身强体、防疫消灾、辟瘟驱毒,提倡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民俗节日,更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一诗,生动地写出了端午节的节庆主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或由来,传说很多,记载不一。一是“纪念屈原说”: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爱国亲民、忠于职守,因力主抗秦而遭谗出宫,流放途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不朽之作《离骚》、《天问》、《九歌》等。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后,他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蹂躏,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殉国。楚国百姓江边凭吊,渔民划船打捞,为了不让鱼龙虾蟹咬屈原的身体,便朝江中扔粽子。二是“纪念伍子胥说”:伍子胥乃忠良之臣,建议吴王夫差彻底消灭越国,后受谗被害,其遗体于五月五日被扔进大江。第三种说法是纪念孝女曹娥;第四种说法认为它源于古越民族的图腾祭,等等。
值得一说的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节庆演变中,端午的节庆指向和价值指认更多地集中于纪念投江殉国的屈原,这位三闾大夫也成为在民众中影响很大、深受敬仰之人。这就凸显出了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
切莫忽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每当端午节来临,街头巷尾的市场地摊上便开始有人摆放上关于这个节日的小饰物了,而从住户家中也会飘出缕缕粽子的香味。端午节是一个时令性的节气,也是民间传统的节日。
据互联网上关于对节日喜欢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热衷于端午节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喜欢在节日来临之际,忙着给孩子们准备七彩钱、香囊等戴在身上、喜欢包一大锅粽子、喜欢上山采艾蒿,另外南方一些地区开始赛龙舟等。
而年轻人呢,对粽子这种食品似乎有些不屑,有的甚至不知端午节为何节?它的由来是什么更不得而知,其实这种现象标志着传统文化的缺失,而有时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要超过节日本身。
据说韩国曾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端午节,这不免让人觉得惋惜,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端午节是我们传统的民间节日,什么时候成了他们的专利?我们真的不能再对自己的节日漫不经心,保护传统节日刻不容缓。 庆幸的是,国家如今把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进行休假规定,在感受节日的温馨同时,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出中国特色来。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诠释的最重要一点是一种文化元素,当重读屈原的《离骚》,缅怀三闾大夫矢志忧国的壮怀激烈,当重温节日的那些温馨的民间风俗,这才是对节日真正的捍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发扬光大。
“美女粽子宴”是在糟蹋文化
新华快讯: 移动用户编辑 Y 至 1065862;联通用户编辑 511 至 10655700200;电信用户编辑 XHKX 至 10659213
江西移动手机报:编辑XH 至 10086; 新华手机报:联通编辑 3 至 10655700200;电信编辑 XH 至 10659213
一名只用粽叶衣和白纱遮掩关键部位的妙曼女子,躺卧在桌面上,双手护胸,腹部盛着一只巨型粽子,由一个戴着大白色帽子的厨师小心地用刀切割粽叶,取出粽子分给特别邀请来的嘉宾们品尝。饭店的食客纷纷围观,不时还有人掏出手机相机拍照,有人甚至因为挤不进去还急得团团转(6月1日 法制日报)。 每年的端午前夕,市场上总免不了有一场粽子大战,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在价格上相互攀比“天价”的同时,品种也是五花八门,什么猪肉、蛋黄、鱼肉、松茸、鲍鱼、野生菌等等不胜枚举,然无论如何,只要是粽子,总算还能有点文化品位,但把粽子放在美女的肚皮上,然后让大家来分享的这种吃法,除了当个噱头赚足“好色”的眼球,真不知吃到嘴里的粽子 能品尝出什么味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特有的一项民间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应该说,吃粽子吃的是一种文化,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国家经济还很落后,父母在端午前好多天就到村前的芦苇塘里采下一把把芦苇叶,包粽子很有讲究,把新鲜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泡一天左右,再上锅煮一开,此时已经能闻到苇叶的清香,然后把苇叶一张张修剪整齐,将浸泡过的糯米用苇叶包成四角样,这是个技术活,现在年轻人恐怕没有几个会的,包起捆扎好,放在锅里煮上几个钟头,一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就可以食用了。 听农村老人说,包粽子的苇叶一定要用“笨芦苇”最好,其他的苇叶,竹叶等等都是后来人才用的,包出来的粽子根本就没有那个粽子味,农村的老人们最看不惯也吃不惯城里人卖的粽子,更不愿意吃粽子里乱七八糟的馅儿,只是说,正宗的粽子就是糯米馅儿,最多里面加个红枣,然后放在粗瓷大碗里,沾上红糖吃,祖祖辈辈吃的就是那个味。 笔者以为,农村老人所说的那个味,实际上就是粽子的文化,苇叶或糯米包成的粽子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商场上纯正的苇叶糯米粽子几乎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老人所说的那些“乱七八糟”,事实上也是如此,现代的粽子,天价是华丽的包装,天价到里面是那些子虚乌有“珍贵”馅儿,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粽子了,而是一种文化的空壳,就像有些地方人工建造的“古迹”,包装的再好,流露的只是一股发霉的铜臭,何来文化品位。 现在,有人连这层空壳的“文化”还嫌不满足,竟然还要拉上美女的肚皮做陪衬,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面前,似乎只要没有违法,什么商业噱头都能做得出来,连一个小小的粽子都不肯放过,粗瓷大碗换上美女的肚皮,这哪是在把粽子文化发扬光大,分明是以粽子文化为借口在糟蹋文化,能吃出的除了一股子腐味加铜臭,如果说还有什么文化可言的话,那就是毫无品行的“羞耻文化”。(大矛)
长沙粽衣女体盛
长沙粽衣女体盛。
长沙粽衣女体盛。
华声在线5月31日讯 近日,一篇关于长沙某餐馆推出“粽衣女体盛”的帖子在各大论坛广泛流传,并成为各大微博热议的焦点话题。今天下午,网友“晓蓉”给华声论坛传来一份手写的“公开信”,称自己就是用身体盛粽子的那位女模特,网友的谩骂、职责让自己“感到压力很大!”很难过。
事件回放:粽衣女体盛饱受诟病
收到“晓蓉”的来信之后,记者以“女体盛 粽子”为关键词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发现相关网页竟有上千个,相关报道多达近百条。记者随意点开一篇帖子,帖子作者称自己5月26日在长沙星沙某湘菜馆吃饭时偶遇美女着粽衣、举粽子走秀,其间更是上演了一出山寨版的“女体盛”。
图片上,一名女模特身着清凉地躺在餐桌上,其腹部盛放着一个巨大的粽子,一位厨师模样的男子正用刀切割粽子。此举吸引了众人围观,其中包括两个小孩。
媚俗、肤浅、恶心……帖子内容引来网友一片谩骂。网友“山城之语”称,女体盛是对女性的侮辱,弘扬传统文化也要靠这些被视作糟粕的东西吗?现在炒作还有没有道德底线?“端午节还是送给外国人吧,起码人家不会不尊重老祖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友“世风日下”则在跟帖后打出了“愤怒”的表情。“在商业的诱惑面前,女同胞们也不要自甘堕落”,网友“晴天一声雷”写道。
当事模特:请网友们多一点宽容
晓蓉告诉记者,听朋友说起此事后,自己上网认真翻阅了大批帖子和新闻,网友“难听”的谩骂让她难以承受。后来,她发现这个帖子的源头在华声论坛,于是想通过论坛也为自己说几句话。
在信中,晓蓉表示看到网友言辞激烈的跟帖感到压力很大,特别是现在自己的父母都知道了,这让她既难过又委屈。
“在这个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已经和我沟通过了,因为不露点我才接受的。在我看来,这是为推广传统节日文化而做的创意表演,与低俗无关。因此,请各位好心的网友不要在网络上骂我了。”
晓蓉还表示,平常拍的写真比这个尺度更大,因此没想那么多,就接下这个活动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其实这个算不得女体盛”。
“接到爸妈电话时,我哭了,恳请各位好心的网友多一点宽容”,电话中,晓蓉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在信中的请求。实习生 潘娜
更多阅读
《心灵物语·心若向往无所畏惧》一书发《冒险家的争与不争》 无所畏惧
冒险家的争与不争□张鹰现年41岁的迪恩·波特是美国知名的冒险家,被誉为“全球冒险第一个人”。纽约电视台邀请他在2012年11月26日这天挑战美国大峡谷,进行徒步横跨大峡谷和徒手攀登峭壁这两项冒险活动,并计划对这两项冒险活动进行现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操作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操作在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有个别心理咨询(电话、面谈或咨询室咨询)、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在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中,前二者占了主要方面。在基层学校,往往有一些学生,如厌学、迷恋网络
白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白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果是银杏树的果子,具有非常好的功效与作用,医疗效果更是不同凡响,上文我们讲了鹿鞭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下白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让您更多地了解这种古老中医材。 本文来自中医
论述社会上的公平与不公平现象 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新闻
那么最简单地就是在中国:首先是男女不平等,不管是就业还是生活中,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现象。虽然“男女平等”这句话已经喊了很多年,但女人在社会里仍然属于弱势群体!比如:女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升职的话,她就应该跟某位领导有点什么,男
诉讼时效的适用与不适用作者:闫建业
诉讼时效是我们经常考虑的问题,面对一个案件,我们通常首先考虑的就是诉讼时效问题。但是,诉讼时效问题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例如:什么会有诉讼时效制度存在?诉讼时效的效力怎样?诉讼时效的客体为何?...今天不想对理论问题进行过多的探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