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预测 地震可以预测吗

· 青龙县事件的经过和经验

汪成民(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在唐山地震前十天(7月17日至7月20日)恰好在唐山召开了一次地震工作群测群防会议,与会者来自华北、东北各市、区、县地震办公室代表共140人左右。

会议休会期间,我以京津组长的身份利用晚上召开过两次座谈会,介绍了我自己的研究结果、通报了北京市地震队等单位的几个重要预报意见及收集到的部分异常资料提出对最近唐、滦一带震情的担心。参加会议的有一个20岁左右的、瘦高个小伙,穿一身旧军装,默默地坐在前排,认真做记录,详尽了解对当前震情的各种不同意见与它们的依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青龙县地震办公室主任王春青同志。实际上青龙县地震工作属县科委管辖,地震工作就他一人在负责,内称“地震人”。

7月21日散会后,王春青当日回到青龙县,行装没放下就直奔科委通报了地震震情,要求尽快向县领导汇报。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小王等了两天,见没有动静,就火急火燎的直接找到县革委会办公室,强烈要求县领导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在再三争取下,有关我们对近期唐、滦一带震情分析意见终于在7月24日反馈到县委书记冉广岐手里。

1. 勇挑重担的冉广岐 7月24日正在抓革命促生产召开800人农业学大寨干部会议的冉广岐书记了解到我们对当前地震震情的意见后时,当机立断决定当晚立即召开紧急常委会研究,会上提出三点意见,部署了六点措施。三点意见是:(1)加强领导,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地震测报点;(2)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了解研究各观测点的地震前兆;(3)在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布置增加防震宣传内容,落实防震措施;

六点措施是:(1)编写地震知识,立即交广播站广播;(2)加强地震测报点的观测;昼夜值班,有变化随时汇报;(3)地震办公室组织人员向各区、社、队广泛收集宏观异常情况;(4)通知重点单位(厂、矿、学校、邮局、水库、广播站、电影院)加强预防地震的措施;(5)与邻近县取得联系,发现问题即使汇报;(6)科委与地震办昼夜值班,制定落实抗震防震方案;

7月25日通知参加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区、社、队各级领导立即回去一人布置落实防震抗震措施,安排基干民兵值班,动员群众远离危房,对暂未搬离房屋的群众必须夜不关门,有震迅速离屋。

7月26日该县有的学校已在户外上课,商店在临建窝棚售货。当有人对青龙县采取的这些措施提出疑义时,冉书记坚定地说:“中央有69号文,当前又有震情。为了以防万一,我们采取点措施。反正天气热,群众在外面住几天,有意见由我来负责”。

7月28日发生7.8级、7.1级地震,青龙县离震中分别为110公里、80公里,造成该县倒塌房屋7300间与严重损坏18万间,创造了除一人因心脏病发作外,地震时无人死亡的奇迹。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2.为什么只有一个青龙

1996年我应邀参加联合国成立50周年大会的科技会议介绍中国唐山地震预测、预防情况,联合国宣布将青龙成功预测、预防经验评为世界典范,写入20世纪重大事件档案,引起各国几十个媒体热烈关注。在几次会上,记者们问得最多的是:既然唐山地震前有异常,也有人作了预报,在地震前10天已将这消息通过非正式途径透露给震区的各区、县的地震办公室,但为什么只有青龙一个县采取了措施取得了实效?我详尽向他们介绍了当时情况。

(1)由于主持唐山地震群测群防会的领导不同意我在会上正式发言,只安排在会后小型座谈会上作为自由发言。当时唐山地区气候异常炎热,座谈会安排在大会结束后的晚上进行,许多代表参加几天大会后十分疲劳,当时正逢周末,很多代表洗澡、乘凉,家住唐山的代表们大部分回家休息,参加座谈会的约40?50人,仅占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一。

(2)当时地震局内部,对华北地震震情的分析分歧很大,与会前领导再三叮嘱我不要只相信自己,要考虑大部分专家的意见,不要把京津地区搞乱了。因此在座谈会上我用词十分谨慎,口吻比较缓和,只有有心人才能听得出我的倾向性意见。无心者对我的发言并没有予以特殊的重视,据事后了解真正认识到震情严重并作了笔记的仅王春青、曹显清等十几人,占参加座谈会的三分之一。

(3)会议结束在21日,多数代表23??24日才回到家,24日是周六,实际上代表们绝大多数26日(星期一)才上班,能赶在唐山地震(7月28日)前向领导汇报的仅3??4人,占记了笔记的三分之一。

(4)领导及时听取汇报并能果断采取措施的仅青龙县一处,只占领导听取汇报总数的三分之一。

以上四个三分之一已生动地说明了青龙县事件的产生是在及时获得信息的条件下,恰好遇着一个十分认真负责的好干部,又恰好遇着一位敢挑重担的好领导,这三种优势的组合在一起,才出现了惊动世界的青龙县事件。这一事实再次验证了海城经验一次成功的预报必须是科技人员、广大群众与当地领导三结合的产物。

文章引用自:

评论(2) 阅读(511)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前一篇:转发汪成民文

后一篇:转发耿庆国文

· 人类历史上首次取得地震预测、预防成功

汪成民(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1975年2月4日在渤海地震引起的熊岳异常区附近发生了海城7.3级地震,由于1969年渤海地震后熊岳的异常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根据地方要求经国家地震局批准於1971年建立沈阳地震地质大队,该队由当时派往熊岳进行科学考察的队伍为基础抽调部分地质部物探队等力量组成。这支队伍大力贯彻中央地震工作 “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路探索、综合分析” 方针。尤其借贯彻国务院69号文的东风地震工作发展很快,短短几年已建立台站13个,群测点2000余个,采用电影、幻灯等形式宣传地震知识1000余次,发出宣传材料十几万册。

在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捕捉到大量地震信息,根据这些资料,1974年11月提出:“营口、大连等地是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性较大的地区。”1974年12月至1975年2月初,辽南地区台站与群测点发现大量异常,如:冬眠的蛇出洞、水井起伏、土地电突跳,尤其石硼峪地震台自2月1日起记录到数以百计的小地震,地震部门于2月3日深夜写出可能要发生一次较大地震的紧急报告。2月4日上午8时,省政府立即召开有海城、营口等县负责人参加的防震紧急会议。上午10时30分省政府又向有关部门发出通知,采取具体的防震措施。在辽南地区各界人民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2月4日19时36分海城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由于事先采取了措施,大大减轻了伤亡与损失。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有实效的地震预报,受到国内外高度赞扬,国务院对有功单位作出了通报表扬与奖励。这次胜利不仅是地震专业人员的胜利,也是当地广大群众、省、地、县各级领导敢于负责果断决策的胜利。

1. 为海城地震预报成功奠基的两位杰出领导海城地震取得世界瞩目的胜利,国内外好评如潮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质疑与咨问。为什么地震工作起步较晚的中国,尤其在刚建队仅三年的辽宁,竟然取得世界性的突破?当时正处“宣传工作要为政治服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增加了对海城地震成功的不信任态度。其实海城地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掌舵,两位中国地震局历史上最优秀的领导人共同操作的结果。

董铁城,1970年2月至1973年12月任地震局军代表,他坚毅刚强、雷厉风行、身先士卒、好学下问。第一天上任就说:“我是带兵打仗的,现在周总理委托我带领你们去攻克科学难关。”第二天就在办公室支了个行军床,借了一大摞有关地震的书籍,天天通宵达旦地苦读,有一天他找我说:“你干脆搬过来住,我可以随时讨教。”他严厉治军,更严于律己,把深受山头主义、分散主义之害的地震科技队伍迅速建成了一支坚强的战斗集体。

董铁城调离后,1974年初胡克实接任地震局一把手,他是原团中央刘邓干将“三胡一王”主要成员,素有小诸葛之称。他运筹帷幄、敏锐干练、心明眼亮、平易近人,上任后在一次会上说:“董代表已在组织上、思想上打好基础,我将带你们实现周总理‘地震工作要放异彩、放原子弹’的任务” 。

两届领导一个打基础,一个攀高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国地震局发展最快的黄金时期,在三十年后的今天,许多老地震工作者常说:“假若周总理亲自掌舵,董铁城、胡克实带领我们干,不要说一个海城,就是十个海城我们早就拿下了。”可见他们的威望与作用。

2.海城地震成功的三大基石通过董、胡两位领导的几年有效工作,为海城地震的预测、预防打下了三个重要的基石;

第一, 成立沈阳地震大队: 1970年夏董代表通知我参加党委扩大会议,要我汇报1969年渤海地震后在辽南的调研情况,因为当时其它地区成立地震队伍的方案已获通过,唯独东北由于不少人根据历史上无大震的理由,反对成立地震队伍。董代表最后拍板,“周总理号召我们‘保卫四大’,东北是四大最集中的地区,当地革委会又强烈要求,渤海地震反映强烈,还是建队为好”。这一决定为海城成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第二, 出台了69号文: 胡克实接任董铁城工作后,在一次局办公会议上听取王勇传达董还未办完的十几件大事,克实同志当听到1972年底临汾会议上有人担心京、津、唐与渤海周围地区可能发生大震时,克实同志敏锐地指出:“其它问题先放一放,这个问题要专门研究一下,若情况属实,不能只在业务部门中讨论,要对上报中央,对下发动群众。”在克实同志操作下,国务院批转了69号文。这是董、胡两人接力完成的一件重要工作,对海城地震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出色地组织了1975年全国会商会: 由于胡克实同志亲自坐镇,1975年全国会商会是历届会商会中最出色的一次,热烈争论、深入探讨、尊重事实、相信科学,会议上朱凤鸣同志汇报了辽南的震情,异常内容虽十分多样,但由于台站异常的时间较短,群测异常分布较散,再加上辽南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震的记录,因此,没有引起与会者的应有重视。在写会议简报时,胡克实同志明确指示,要重视朱凤鸣同志的发言,在简报中对此意见要给予一定的分量。这又为两个月后发生的海城地震打下了成功预报坚实基石。

文章引用自:

评论() 阅读(465)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前一篇:青龙奇迹: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及其厄运的典型实例

后一篇:转发汪成民文之二

· 河北省青龙县在唐山大地震前采取了预防措施,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耿庆国(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新闻必须真实。科学家必须讲真话。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事求是是科学的天职。

我当时任《中国地震报》常务副总编辑,1991年我亲率记者赴河北省青龙县采访,那是唐山地震15周年的前一个月。唐山地震15周年的时候,中国地震报1991年7月25日第三版特别出了一个专版,用一整版的篇幅登了通栏标题《一桩鲜为人知的事实:河北省青龙县在唐山大地震前采取了预防措施·纪念唐山地震15周年》。我用纪年(纪念贾云年同学)的笔名写了一篇评论,题目是《政府发挥防震减灾职能的一个范例》(纪年)。

当时主持国家地震局工作的是方樟顺局长,我请方局长看了我调查来的实际材料。因为青龙各界的老百姓有三、四百人按着手印,用文字记述唐山地震前他们是怎么预防的,是谁通知他们的,他们是如何躲避地震的,和所取得的防震减灾效果;我还拿到王春青的笔记本。我请方局长看过调查材料之后,方樟顺知道我们的调查是严格的、如实的、实事求是的,他批准同意发了这期报纸。因此,河北省青龙县的防震事件是真实的、千真万确的事实。

下面全文引录1991年7月25日刊在《中国地震报》第三版上我写的评论原文:

政府发挥防震减灾职能的一个范例

纪 年

这是一桩鲜为人知的事实。15年前,与唐山市相距115公里的河北省青龙县(原属承德地区,现为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在唐山大震前采取了预防措施并取得了极好的预防效果。这是地方政府发挥防震减灾职能的一个范例。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预报尚处在探索阶段。欲将地震灾害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地震预报与灾害预测在科学上的进步;二是强化政府的减灾职能;三是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毫无疑问,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是防震减灾的关键环节,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职能是减灾工作的支柱,加强全民族防灾意识是减灾工作的基础。三者协同,必然达到减灾的目的。

一九七六年七月中旬,河北省青龙县地震办公室王春青同志参加了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召开的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会上了解到当时京津唐渤张地区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异常现象。他于七月二十一日会议结束后回县,立即向县委做了汇报。县委书记非常重视,认为根据国务院[1974]69号文件,“要立足于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县委县政府考虑到青龙县处于京津唐渤张协作区范围内,因此决定,坚决贯彻我国地震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有备无患。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由县委书记冉广歧同志开电话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当时青龙县正在开农业方面的会议,区委书记和工作队长都在县里开会,决定七月二十五日每个公社回去一名书记,一名工作队负责人,具体抓好防震抗震工作;七月二十五日青龙县各公社、县直各单位都召开了紧急会议,公社干部包大队,大队干部包生产队,连夜向群众传达贯彻,进行防震抗震部署。多数公社广播站连续广播震情和地震知识,传达县委决定,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青龙县对重点工程、仓库、重要设施责成专人进行检查,县委书记、副书记还深入到八一水库进行检查,作具体部署。有的公社还集中基干民兵几百人巡逻值班。群众晚上不关门,不关窗户,以便有震情能迅速离开房屋。事实证明,群众有没有思想准备大不一样。唐山大地震发生时,青龙县损坏房屋十八万多间,其中倒塌七千三百多间,但由于实现了地震预防,青龙县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只有一人。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支赶赴迁安救灾的医疗队,就是河北省青龙县派出的医疗队!

原青龙县地震办公室王春青同志对工作极为负责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原青龙县委书记冉广歧同志,原青龙县科委主持工作的王进志同志,和青龙县委、县政府的其他同志对人民极为负责,很好地发挥政府防震减灾职能,更是值得称道的。青龙县委、县政府在青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青龙县人民对此不会忘记。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也将永远铭记青龙县委、县政府在唐山大地震前发挥减灾职能的这个范例。

文章引用自:

评论() 阅读(1302)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前一篇:转发汪成民文之二

后一篇:转发徐道一文

· 唐山地震期间青龙县地震工作的回顾片断

陆吉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唐山地震期间青龙县地震工作由青龙县科委负责。县科委正式成立于1973年夏,刚从承德地区调回的王进志同志为科委主任,其他三位成员分别来自于县农业局,县工业局和县林业局,他们分别是张洪久(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本人(清华大学毕业)和戈福禄(承德林专毕业)。1976年早春,20岁左右的王青青(承德师专毕业?)调到科委,加强了县地震工作。1976年底青龙县正式成立县地震办公室,由一位姓司的公社干部出任主任并和县科委合署办公,受县科委领导。

青龙县当时属承德地区。青龙县地震工作开始于1995年春,主要是为了落实74年国务院69号文件。按照地区指示精神,县里要求科委负责,积极开展地震的群测群防工作。。当时县科委已和全国40多个县建立了科技信息的交换关系,通过这一关系县科委开始收集北京、河北、辽宁等地的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特别是地震群测点建设的信息。1995年七月中旬,青龙县科委受承德地区科委委托,带领地区各县10余人到河北省群测群防工作比较先进的单位学习取经。回来后,青龙中学,青龙县气象站作为第一批地震群测点的建设单位分别安装了土地电、土应力,县科委也在自己的院子里安装了土地电。从此青龙县走上了地震群测群防的道路。

1976年7月28日3点43分,唐山发生了大地震,震惊中外。唐山地震的漏报,使唐山和周边地区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专业的地震工作者,还是业余的地震工作者不但受到了自身长期的良心责备,还受到了外界的强大的舆论压力和无名的斥责。青龙县在唐山地震前确实事先有所预防,当时也不过是想低调地汇报,免得成为少数人路线斗争的工具,使得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在困境中雪上加霜。

钱刚在“唐山大地震”一书中直接引用了国家地震局76年第十七期的“地震工作简报”报导了“青龙县在唐山大震前采取了预防措施”。其文字和内容均是我起草的,后经王进志同志修改,文稿只是为了出席河北省的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

我在1978年八月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那时告别了青龙县,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虽然离开了地震工作,我仍然希望从科学的角度,实事求是的角度来更深入地探讨青龙的经验。本来不希望再回顾往事,但一些周边知道底细的同志,尤其是徐海亮同志再三敦促,于是写成了这篇回顾片断。三十年过去了,但愿还能给后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1.关于临震信息

青龙县科委所掌握的临震信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来自于当年7月17日汪成民在京津唐渤张群测群防交流会会后的非正式发言,这方面的报道较多,不再赘述;其次来自县里设立的两个群测点,青龙中学地震测报点和青龙县气象站的地震测报点。青龙中学安装的是土地电,由一位姓黄的地理老师负责;青龙县气象站安装的是土地电和土地应力,并观测气象异常,由姓岳的站长负责。两个群测点从75年八月开始投入观测,开始三个月数据有明显的漂移现象,后转入稳定,自76年五月份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76年7月17去落实情况时又发现莫名其妙的指针些许的跳动现象。地震那年是农历龙年,因此笑称龙抖须。第三方面来自于青龙以外的交流渠道,迁西地震台告知,青龙境内肖营子一带不久前发生过一次2级以上的无感地震,这一信息后在访问唐山二中时从看到的地震目录中被证实。7月19日-24日我先后到过北京,唐山和山海关。在北京拜访过位于鷲峰的国家白家疃地震台和北京市科技局,了解到一些内部预报信息,但预报的震级都不高,5级左右,只是听说从气象异常的角度估计近期有7级左右的地震;在唐山二中一位姓王的女老师比较肯定地说,他们有预报意见,八月底九月初在京津唐一带可能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并已上报。令我吃惊的是唐山二中的土地电趋势变化与青龙中学的土地电的趋势变化基本相同,但未观测到“龙抖须”现象。在问及群测资料怎样消除大的干扰背景,预报值怎样与实测地震三要素相对应时,王老师拿来了地震目录。从地震目录中可以证实迁西地震台关于青龙县境内发生过无感地震的事实;在山海关一中一位姓吕的物理老师对土地磁偏角仪情有独钟,在一座很暗的房间里吕老师介绍了他的得意之作,无独有偶的是磁偏角的异常发生的时间也在五月初。山海关一中的地震预报时间为八月底,震级为6级以上,并且已经上报。临告别时吕老师按照他的预报经验告诫说:26-28日可能是危险期。当时已经是24日下午,25日是星期天,我匆忙的赶回县里。

以上三个方面的临震信息具有时间上的同步特点。

2.风险决策

当我25日下午赶回青龙时,王春青已经把15-17日召开的唐山会议情况向县常委作了汇报。当时听取汇报的有负责科委工作的县委副书记马刚和县委常委于森同志,还有一位是兼任七道河公社书记的县委副书记张平仪同志,时间是23日。当时县里正在召开县区社三级农业学大寨会议。其他的常委如王春田(后任县委书记),王耀武(负责政策研究)等,以及县委办公室主任李井墨也先后到科委或打电话到科委,询问情况。记得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决策的问题:既要预防地震,又要避免其他风险,保括不震引起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仍在四人帮肆虐时期)。下面是几条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决策。

(1)通过广播和会议的形式引用式地宣讲国务院74年69号文件。

(2)通过广播、会议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形式介绍地震知识,防震方法。

(3)巧妙地把防汛和抗震结合起来,在三级会议上布置防汛抗震工作(当时正值汛期,地区要求落实防汛工作),由县委书记冉广岐直接在会议上动员、宣讲和布置。

(4)不等会议结束,每个公社必须安排一名书记,一名工作队负责人立即回去具体落实防汛抗震工作。

3.县科委的任务安排

县科委当时主要的任务安排如下:

(1)和县委办公室,县生产办公室,县广播站建立直接联系通道。

(2)准备地震方面的科普知识和材料,供县广播站采用。

(3)收集宏观异常情况,注意地震群测点的异常变化。

(4)与县生产办公室探讨防汛抗震相结合的可能形式。

(5)科委主任王进志在三级会议上宣讲震情和防震知识。

当时宣讲震情主要是正式渠道的震情信息即体现在国务院74年69号文件中的地震中长期的预报意见和7月17日汪成民同志在京津唐渤张群测群防交流会会后的对地震形势的判断意见。关于五级地震,结合其他震情信息,强调为笼统的破坏性地震。在防震方面,各地防汛抗震的行动和措施不求统一,但由科委强调的是“酒瓶子倒立桌面” 等简易感震方法 和“不关门窗,迅速逃离”等简易防震措施。

当时的县广播站在北沟。我骑自行车送去地震材料,并透露一些震情信息,由县广播站的自行编辑广播稿。应当非常感谢他们,由于他们的出色工作使得全县的地震预防工作普遍开展起来,也使得后来临近县误认为青龙县发出了26-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的预报意见。

4.地震时刻

27日晚我住在夫人所在单位-青龙县菌肥厂的一间很小的宿舍里。夫人正在河北出差,我一个人和衣躺在床上,没有酒瓶,只好把几本厚重的书放在头顶上的木板架上,半悬着。我睡得很香,突然上面的书本狠狠地砸在头上,我一面向院子里跑去,一面大喊“地震了,地震了”。在院子里,我划了根火柴,看到手表时间为3点45分差一刻(手表有走时误差)。接着是剧烈的房屋晃动,当时我一方面召呼大家向马路跑去,一方面默默地数着数,我知道地震横波对建筑物晃动的时间和地震的震级有关。房屋剧烈的晃动并不均匀,当数到87下时,晃动减弱。青龙的马路地势较高,两边是排水沟,在马路上眺望四周,只见东南南方向比较亮,且呈微紫色,疑是地光。当我重新回院推出自行车时,东南南方向已转暗,但仍比其他方向稍亮。青龙县发电厂在菌肥厂的斜对过,靠柴油发电。地震时,发电值班人员感到惊慌,但仍然发着电。我要求他们注意安全,必要时停止供电。接着又分别到了青龙县水轮机厂和青龙县电机厂,夜班工人已经跑出机加工车间,无人伤亡。虽车床等已停,但车间灯火未关,遂要求关上照明,注意安全。从厂里出来,天已略放亮,房屋可辨。我骑着自行车在县城转了一大圈。总的印象是,马路北侧的房屋由于建在山根,没有发生一起整房倒塌事故,马路南侧的房屋虽临近河滩,但只有一些围墙和无人住的土石结构简易房发生坍塌。当时判断的地震烈度为6度。

5.关于震中

五点多几分,我赶回科委办公室。科委办公室只有东侧两边的墙角有明显的但并不贯串的裂缝。我抓起电话,躲到办公桌下,摇了一下电话,话筒里传来清晰的女接线员的声音。我问了一下设备情况和房屋情况,要求她们注意安全,房门打开,坚守岗位,并要有专人负责保护。接着要求两点:通向科委的电话必须立即接通;由近及远主动询问电话通达情况。由于不放心,我又专门去了一趟,他们准备在电话接线间内部临时搭建木结构的保护棚,保证线路畅通,人员安全,并且告知滦县,古冶方面线路不通。总的看法是:根据地震横波持续的时间,以及电话的接通情况可以估计在青龙县南部80公里到160公里处发生了里氏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八点以后,我们又主动联系周边县的情况如北边的凌源县,东边的建昌县,东南的昌黎县,南边的迁安县及同一地区的宽城县,平泉县的情况,从地震的感受程度上基本支持这种看法。八点半左右,从电话接线员的电话中了解到唐山及唐山附近几个县电话不通。因此估计震中应该在滦县、唐山一带,但也不排除震中在渤海湾,地震量级可能更大。以上看法均向县委办公室汇报。

6.震后的应急措施

由于事先预防成功,科委在领导和人民心目中的信任度大为提高。电话局的同志说,只要是你们的电话,无论打到那里,保证一分钟接通;负责物质供应的雷云同志说你们搭地震棚的材料包在我身上,希望你们安全。农业局又派来范玉田同志帮助工作。领导和人民的信任要求科委更好地协助县委抓好地震工作。首先是确立科委本身的地震值班制度,确定地震值班人员,明确责任。同时采取了以下方面的应急措施。

(1)通过电话和广播迅速通知县直机关、区、社、大队做好防更大地震或强余震的准备。

(2)与教育局商量学校防震的措施。与卫生局商量救灾措施尤其是医疗队的准备工作。通知运输部门,留有机动的车辆等。

(3)明确重点保护单位:电话局,发电厂,水胡同水库和主要厂矿。

有意思的是,县内防更大地震或强余震的广播,在邻县某些接壤的地方又变成了青龙县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恰恰在当日的傍晚时分卢龙-滦县一带发生了7.1级的强余震。该余震在青龙造成了几乎与主震相同的破坏。县委南院厕所东侧的围墙因此而局部坍塌。

7.碗水测震

卢龙-滦县的强余震迫使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地震是在远离青龙还是在接近青龙?有地震知识的人可以通过对地震纵波,横波的感觉可以估计,但总有些主观的因素。当时就想到了水。盛满一碗清水,贴碗靠着一长柄汤勺,就成了最为简单的测震仪器。科委有些同事起初觉得可笑,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是可行的。汤勺一倒,纵波来到;碗水一晃,横波呈强。期间可以数数来测定相隔时间,由此估计震源距离;水晃出多少,晃动的时间可以估计地震量级。为了可靠,贴碗可以靠多把长柄汤勺。有时震源较远,地震量级较小,可以不看水晃,看影动,无论是灯影还是光影。后来又做了三个方位的弹簧测震议,但由于受弹簧固有频率的干扰影响,效果反而不如碗水。

地震与预测 地震可以预测吗
8.区域联防

青龙县唐山地震预防的成功,使得周边地区来交流地震信息的单位和次数增多,而当时青龙县境内只有七个业余地震群测站,三个只有近一年的观测资料,一个刚开展半年,其余三个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外援。由此提出了与周边地区开展区域联防的建议,并得到了周边地区的赞同。区域联防工作开展了近一年,双方几乎每天一次交换地震测报信息。特别感谢三个单位:迁西地震台、建昌地震台、和凌源水准测量单位。他们提供的信息在唐山余震的监视中起过作用。

9.内部预报

唐山地震后的第三天,第一批唐山受伤的人员乘坐军队的直升飞机降落在青龙集市场的南河滩,很快又被转送到位于北沟的县医院。在征得县医院赵院长的同意下,我采访了一些伤员。唐山地震的漏报造成了他们的悲惨的经历。也萌发了我试预报唐山余震的勇气。

首先想到的是考察地震衰减规律。记得有一次在清华照栏院见到马俊华老师时,谈到自然数e 时,认为其重要性表现在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与消亡均与此数有关。因此我就假设了一条以e为底的对数衰减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地震能量(由震级直接推算, 一般震级差0.2,地震能量差一倍左右,因此只要收集为首的几个强余震)。头三次震就可以目测拟合(无计算条件,只能依图作业)一条衰减曲线。研究实测余震序列与衰减曲线的距离变化规律,即可预报未来余震的发震时间和强度。

第二种预报方法是考察余震的迁移规律,其物理意义是:当撕裂某物时,一端撕开后应力随之释放,另一端必然应力集中而被撕开,由此往复形成迁移规律。具体做法是以通过唐山的一条接近西北-东南的直线为标准(垂直于断裂带),做数条平行线把平面分成数个平行区域,把已发生的地震标在区域内,按各区域内地震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预报未来余震的发震时间和强度。

第三种预报方法可以称作异常同步的地震预报方法。其物理意义是:在地震孕育的过程中,各种地球物理和化学现象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时间上是统计同步的;其表现的相对大小与地震的能量级成正比与震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具体做法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手段的地震群测点资料集中起来,对其时间的同步性进行统计分析。如同步变化,则提炼变化的方式,判断其相对大小。然后以同步的时间长短来预报地震的强度;以其相对变化的强弱来预报震源;以其变化的类型与实际发生的地震对应关系估计地震时间;以其对应实际发生的地震好坏确定预报权重。

另外我们关心的是柳树沟的泉水异常。柳树沟的泉水位于青龙县的西部,泉水从地下深处的裂隙中涌出,常温,冬天流过的地方仍有草木生长。据说海城地震前和唐山地震前均发生过异常现象,临震几天,淡淡的紫雾笼罩谷间,泉眼处有更多的小虫漂浮在水面。七五七矿刚建立地震群测点,负责的是一位赵姓的留苏博士。由于柳树沟离七五七矿较近,由他们负责柳树沟泉水的观测。

唐山余震的内部预报结果比较满意,成功率高于6成。

10.宏观异常

宏观异常一般是地震的前兆,但在唐山地震发生后的余震期间我做的一个小小的实验,得到的结果却很意外。实验可以称做日宏观异常量与唐山余震相关性分析。从8月3日开始,一直做到11月15日,即发生宁河地震的那天。具体做法是:在一张硬纸板上画一个正六边形,每边分别标上1-6中的一个数字,剪下来后在中心插上一根带尖的细木棍。转动木棍,记录静止时的贴边数字,形成1-6的随机序列;从观测之日起,每隔一个随机天数的晚上对逆序的随机个公社打电话,让他们在第二日汇报各类宏观异常的数量;通过建昌地震台和迁西地震台收集5级左右的余震信息;以时间为横轴,以每天宏观异常的数量、余震的能量除以距离的平方所得之商为纵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是日宏观异常量与唐山余震无关,却与通电话的次数相关。当时这一结论有破坏群测群防工作的嫌疑,只能和几个‘臭老九’谈谈。

11.县办地震台

76年9月份,河北省地震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上青龙县科委被评上省级先进单位,并奖励了一台地震仪。尽管这是一台老式的旧地震仪,却勾起我们自办地震台的梦。我在北沟选了一块基岩出露,但又稍稍平坦足可以盖两间房的地方。盖起了房,安装了地震仪,调准了原子钟,同时准备好了熏烟,浸松香的辅助设施。招了三个刚刚中专毕业回到县里的青年从事测震工作。但好梦不长,年轻人嘻嘻哈哈,地震仪时转时停,三级震报五级,县办地震台变成了耗时费钱的累赘。2个月后,由我提议撤销了我当初建议的县办地震台。科委王进志主任笑着指着我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2.青龙县地震烈度图

大概在八月中,突发奇想,想画一张全县的烈度分布图,我骑自行车从东部的朱丈子跑到西边的蛇盘兔,按照烈度与房屋破坏的对应关系,对比县城的6度区,在一张草图上标出烈度值。路上热,心中急,差点中署,遂改变做法通过电话的形式向公社调查。被调查者要求在唐山震后到过县城,并按当地与县城震情的对比,得出很重、重、一样、轻的意见。同时按照上报县民政局的房屋倒塌数进行修正。调查证实,青龙县基本属于6度区,都山一带不到6度,肖营子全区,以及青龙河双山子以下均为7度,南部与卢龙,滦县接壤的各别地区高于7度。接着通过手绘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了青龙全县的烈度分布图。图幅虽不大,只有16开,但是化过心血。可惜后来来了一些自称国家地震局的朋友,借去看,带走了,无影无踪。

文章引用自:

评论() 阅读(811)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前一篇:转发徐道一文

后一篇:兼听则明,邹承鲁暴露真面目

· 青龙奇迹的“冤案”必须纠正

·



转发徐道一文



2007-04-19 11:29:38

大 中 小

青龙奇迹的“冤案”必须纠正

徐道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青龙奇迹的“奇迹”一词是联合国专家科尔(Jeanne-Marie Col)到中国青龙县实地考察后,用来形容青龙县的防震减灾的成功经验时提出来的。后来一些人就用“青龙奇迹”来概括青龙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取得的防震救灾的显著成绩。

但是,唐山大地震发生已过了30年,中国一些官员和科学家对青龙奇迹畏之如虎,进行“冷处理”,不让宣传,他们片面强调唐山大地震前没有预测、预报。

至今,很多人对“青龙奇迹”不了解,从而对唐山大地震前的预测、预报没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对青龙奇迹的“冤案”必须纠正。

1、青龙奇迹是客观事实

30年前,唐山7.8级大地震发生前,青龙县作出了短临预报。该县在唐山地震时损坏房屋十八万多间(其中倒塌七千三百多间),由于有了地震预报和疏散及时,全县47万人,却没有一人因地震而死亡。这表明了震前的预报和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1976年11月8日发出的国家地震局地震工作简报第17期对青龙县进行了表扬。在1986年10月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同志在“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讲话中也提出:“在唐山地区有一个县,好像是青龙县吧?他们提前发布了预报,作了一些防范的措施。因此,房屋虽然照样倒塌,但人身伤亡却大大减少了。”

联合国有关官员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派调查组两次到青龙县实地调查。在1996年4月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邀请有关人员赴联合国总部作报告,介绍青龙县防震减灾重要经验,并给以很高评价。

青龙县在唐山7.8级大地震前有过正式预报,这已经国内外多次调查证实,并有青龙县几十万人可作人证。这样一个好典型有利于人们增强减灾意识,有利于今后防震减灾,理应大力提倡和大力推广。

2、“不作为”就是变相的“扼杀”

· 但是,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在近二十年来,作为有关负责管理部门(一些科学家)有意无意地不提或反对提倡青龙奇迹,把要求讲“青龙奇迹”的人反而打成是“没有科学态度”。青龙奇迹被一些人打入“冷宫”,不进行宣传和表扬,真是咄咄怪事。

时过30年,有关管理部门不敢正面面对青龙奇迹,也不敢否认,只能在暗下对青龙奇迹进行贬低、歪曲,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在今年唐山地震30周年的正式活动中,他们不提青龙奇迹,当有人追问时,仍避而不谈。这种“保持沉默”不作为的作法实际上是对青龙奇迹的无情扼杀。

对一个官员或科学家来说,不敢面对客观现实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基本品质。

3、青龙奇迹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典范

在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中国地震预报取得了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大地震的预报成功。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时又出现了“青龙奇迹”。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突出成就,也是国内外承认的。

一些人在西方某些科学家的“地震不能预测”的错误思想影响下,或明或暗地在抹杀这些自主创新的成果,接受了西方的错误思想,背离了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只图小团体和个人的安乐享受,是一条走不通的错误的道路。

地震预测、预报要以人为本,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而不应是成为少数官员、科学家的生财之道。

在2004年胡锦涛同志就已指出:当前(中国)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有,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这需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来解决。如要摆脱对外技术依赖,须要科学上有重要的、根本性创新。科技部长徐冠华也反复强调提出:中国科技要从模仿阶段进入创新阶段。

中国地震预测已经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表明: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质和理论依据,可以作为中国科学自主创新的一个突破点,应当认真对待。

文章引用自:

评论(32) 阅读(1169)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5356.html

更多阅读

常练瑜伽可以增高吗 练瑜伽可以增高吗

常练瑜伽可以增高吗?瑜伽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健身运动,一般练习瑜伽都是女士,瑜伽以它的动作优雅,环境清静,能够修身养性而备受时髦女士的喜爱。 人的身高主要是各个骨关节拉伸的长度。我们不能小看每个骨关节所拉伸的一点小间隔,

香蕉得艾滋病可以吃吗?会传染人吗? 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

香蕉得艾滋病可以吃吗?会传染人吗?——简介香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水果,由于品味甜、软,且具有防癌、养生保健的功效,因此,有很多人都喜欢吃香蕉。然最近有人爆料,香蕉得了艾滋病,屌丝们担心香蕉艾滋病会传染人,那么香蕉得艾滋病到底可以吃吗,是

雄黄酒可以饮用吗 家里放雄黄对人有害吗

雄黄酒可以饮用吗?看了白蛇传的朋友一定对雄黄酒印象很深。雄黄酒可以饮用吗?白娘子喝完是打回原形,我们喝了会中毒么?古代大家都喝,但是现在雄黄酒可以饮用吗?雄黄酒可以饮用吗在古代,雄黄作为一种中药药材,被用做解毒剂、杀

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 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多少

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简介 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答案不是唯一的,圣亚阐述一下 : 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工具/原料依据房地产管理法和银行业的相关规定,如下情形不能贷款;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方法/步骤有房产证可以贷款吗 1、集

声明:《地震与预测 地震可以预测吗》为网友貳歪骚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