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百度首页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
文库
经验
搜索答案我要提问
首页
分类
公社
知道行家
问医生
问律师
问作业
经验
个人中心手机知道开放平台
什么叫格物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最佳回答
2011-01-14h914322|十四级
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但是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因此具有局限性
30
原问题:什么叫格物?
百度知道还有11条回答
2009-08-03hdonggeng|七级
格物 1:穷究事物的道理 例:格物致知 2:纠正人的行为 --------------------------------------------------------------- 格”,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格,长条儿”,树木的长枝条,所以,从“木”,“各”声,由此派生出多义:1)“到”、“至”之意;2)因“到”、“至”而“感通”;3)“纠正”;4)“穷究”,此义即是“格物”之本义,也就是“推就事物的原理”之义。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 查看全文
10
原问题:什么叫格物
2009-08-03skx1412|五级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现象并升华为道理 强调系统的认识 比如,年轻时王阳明信奉朱熹的格物穷理的学说。所谓格物,按照朱熹的理论,就是看一个东西发呆,直到悟出所谓的道来。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自然能悟出天道。年轻的王守仁于是就在自家花园看一根竹子发呆,他父亲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参悟圣人之道,结果又把老父气得半死。王守仁格竹子格个了三天,什么也没有格出来,倒是因为淋雨害了场大病。从此他开始对朱熹的学说产生怀疑,最终自成一家,创立了心学,这是后话了。这个事件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守仁格竹”。
10
原问题:什么叫格物
2009-08-04内厝沃|四级
格物致知 这个是儒家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哎呀~说白了就是不按照原理知道事情嘛。就是凡事都实践后知道原理。格物就是不懂得问题穷究到懂。比如:你不会开电视,你就买书研究,问人,冥思苦想的弄懂。
00
原问题:什么叫格物
2013-12-23知道网友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51
原问题:格物是什么意思?
2014-04-03琅琊梅长苏|十七级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佚。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20
原问题:格物是什么意思
查看更多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2-04-23什么叫“格物至知”1
2010-01-04《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格物是什么意思啊?132

2006-08-02请问“格物致志”是什么意思20
2009-08-04什么叫格物7
2007-07-10致知在格物 的格物是什么意思?20
更多相关问题>>
知道日报
2015.01.14往期回顾
古代真的有开颅术吗?
登录还没有百度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知识在知道
知道君在微博、微信等你!
2014春节必备的14个锦囊
关于H7N9的常识与误区
爱知道,解答你的青春期困惑
帮助|意见反馈|投诉举报|知道协议|加入我们
?2015 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百度知道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