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木棉袈裟》与电影插曲



http://www.56.com/w45/play_album-aid-6879378_vid-Mzk3MTU1MDE.html

http://www.56.com/n_v138_/c40_/2_/15_/laikuanggen168_/sc_mp4_122864895277_/1084000_/0_/39715501.swf



木棉袈裟  导演:徐小明

片长:98分钟

地区:中国内地/香港

色彩:彩色

年份:1985

制作单位: 福建电影制片厂、香港嘉民影业有限公司

主要演员:

俞大陆 (饰王澄)

于荣光 (饰祁天远)

徐向东 (饰慧能)

杨永才 (饰圆慧大师)

林秋萍 (饰林缨)

吴秋花 (饰林仪)

陈沁  (饰林珊)

高佳敏 (饰林敏)

道尔基 (饰林苍)

朱洪绪 (饰马强)

米金倍 (饰马大嫂)

林秋萍 (饰林缨)

冯坚江 (饰武僧)

杨荣宽 (饰武僧)

经典重温:《木棉袈裟》与电影插曲
曹伟民 (饰武僧)

王卫星 (饰武僧)

陈祖荣 (饰悟真)

祁文生 (饰悟心)

白彬彬 (饰悟清)

徐芳毅 (饰慧慈)

代林彬 (饰白衣僧人张)

张小平 (饰白衣僧人代)

丁金友 (饰玄机真人)

曾乃梁 (饰玄机师弟清风)

主要配音演员:童自荣、盖文源、伍经纬、丁建华等

摄影:李万杰

剧本顾问:叶楠

对白:吴祖光(中国著名剧作家)

作词:卢国沾

旁白:白桦

监制:韩培珠、宋克谦

策划:邹维之、李兆雄

片名书法题签、片头中国画《达摩渡江图》、《达摩面壁图》、《达摩授衣图》绘制:范曾(中国著名国画艺术家)

作曲、配乐:顾嘉辉

副导演: 林炳坤

摄影助理: 冯志强、于小军、应雁、林达宜

灯光: 冯燎、曹宗斌、罗达城、涂小凡、孙建平、林达宏

美术设计: 刘南阳

美术助理: 韩庆国

剪辑: 黄铭林、雍宜惠

场记: 田迪、王燕齐

服装: 刘惠芳、陆月影、林秀榕

道具: 万介康、翁佩辛、林贞进

化装: 李美碧、雷军、杨茂榕、周勤、李金祥

置景: 陆根发

剧务: 李国平、周肖林

场务: 陈熙、王绍基

制片: 郝静澄、吴之凡、张良彬



影片简介

剧情主要讲述明朝末年,锦衣卫总管派手下祁天远削发为僧,并假传圣旨逼少林寺主持圆慧让位与祁。圆慧为救众僧,让罗汉堂弟子慧能带镇寺之宝“木棉袈裟"赴法华寺交师弟圆秀收藏,自焚身亡。慧能等逃脱锦衣卫一路追击,在武当山玄机真人的教导下学得绝学,最终杀掉祁,成为少林寺第28代主持。

1980年代,电影《少林寺》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并使李连杰一举成为国际级影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掀起了武术热。而酷爱武侠动作电影的人,不会错过另一部少林寺题材的著名电影——《木棉袈裟》。

影片片头出现的三幅精采绝伦的中国画:《达摩渡江图》《达摩面壁图》、《达摩授衣图》为当代著名书画家范曾的作品,这是中国电影采用画家作品作片头的唯一一次,影片片名也是由范曾题写。

影片以一件木棉袈裟为主线,传说木棉袈裟是少林达摩祖师遗世的圣服,历代相传,成为少林寺主持的信物;明朝末年,连年饥荒,锦衣卫掌管大臣王澄对百姓横征暴敛,各地百姓纷纷打出少林真传武艺的旗号与王澄对抗。王澄对少林寺恨之入骨,召来杀手祁天远,令他去少林寺抢夺木棉袈裟并接任主持之职。

祁天远本是被武当山逐出的道士,他凭着学来的武当拳无恶不作。他化名了空大师,伙同锦衣卫打手,在少林寺院大开杀戒,逼迫圆慧大师交出木棉袈裟,退出主持之位。少林武僧毫无防备,寡不敌众,圆慧大师身受重伤,退至藏经阁。待外出的大弟子慧能赶回,寺院已被祁天远控制。圆慧大师命慧能、慧慈等杀出重围,将木棉袈裟西渡汉水,送往法华寺,交圆秀师叔收藏,自己则自焚身亡;慧能等在送衣途中,遭祁天远及锦衣卫等人追杀。慧能受伤跳下悬崖,被马贩主林苍伯救起,祁天远等追踪而来,林苍伯为救慧能身亡。慧能与林的女儿林樱逃出重围,被武当山玄玑真人搭救;慧慈带着木棉袈裟与锦衣卫等搏斗,不幸中箭身亡,木棉袈裟落入祁天远之手。慧能与林樱在武当山练就破祁的绝招后返回少林。正当钟鼓齐鸣,祁天远欲披上木棉袈裟接任主持之际,慧能出现在大雄宝殿。他在林樱及武当道士的帮助下,击毙祁天远,夺回木棉袈裟;慧能最终被全寺僧众推任少林寺第二十八代主持,披上了木棉袈裟。

附:1《誰點這火焰》(《木棉袈裟》主題曲 粵語版)作詞:盧國沾 作曲:顧嘉輝 演唱:徐小明

誰點這火焰 和歌忿中燃 熱風熏苦臉 慟悲震屋簷 誰點這火焰 頃刻燒我寶殿 燃起我激怒 惹我犯險

如這是個地獄 我也可以參禪 慈悲我心中記 殺戒開於劍尖 誰敢撲火焰 如今我衝前 寧把刀鋒舔 煩苦盡體驗 滴血袈裟染重返留作紀念

2《木棉袈裟》(《木棉袈裟》主題曲 国語版)作詞:白桦 作曲:顾嘉辉

烈火可熔金,难熔方寸心。反倒燃起悲愤,拼却这百炼身。看刀光剑影,谁说佛门清净!岂止是人间,人间有不平.我佛慈悲为本,并非善恶不分。蘸血磨剑刃,杀他个地黯天昏。赤身扑烈火,暴虐奈我何。袈裟木棉作,至诚不可夺。求善多灾祸,南无阿弥陀佛。

3《误会了》(《木棉袈裟》插曲 粵語版)作詞:盧國沾 作曲:顧嘉輝 演唱:徐小明

误会你误会因此你心酸如我是这么想今日何须相劝清楚你心难受可知我心极乱谁个没有苦衷苦在人海打转可知你我相遇可算特别有缘路途上分走两端无缘莫多怨总之我自愿攀山走深渊陪我令你伤损我此后还须走远天涯是我家园可知你我相遇可算特别有缘路途上分走两端无缘莫多怨总之我自愿攀山走深渊陪我令你伤损我此后还须走远天涯是我家园

4《何必当初相识》(《木棉袈裟》插曲 国語版)白桦词顾嘉辉曲

难说我无情,难怪你伤心,难得三生有幸,难忘一往情深,轻舟流水同行,相依相知相亲,何必当初相识,你我原本是路人,不断须断该断,不尽须尽该尽,不了须了该了,不分须分该分,茫茫天涯路,处处是浮云,只应辛劳伴我,你何苦枉自痴情,贻误锦绣前程.

木棉袈裟(粤语) 徐小明

http://www.56.com/u39/v_NDA0NjMzOTY.html

http://www.56.com/n_v139_/c43_/29_/26_/lsblxh_/123142184032_/239000_/0_/40463396.swf

<embed src="http://www.56.com/n_v139_/c43_/29_/26_/lsblxh_/123142184032_/239000_/0_/40463396.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395"></embed>

粤语版插曲“误会了” 徐小明

http://www.56.com/u35/v_NDA0ODc3Njg.html

http://www.56.com/n_v140_/c41_/13_/20_/lsblxh_/123150629044_/248000_/0_/40487768.swf

<embed src="http://www.56.com/n_v140_/c41_/13_/20_/lsblxh_/123150629044_/248000_/0_/40487768.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395"></embed>

木棉袈裟(国语) 徐小明

http://www.56.com/u75/v_NDA0NjMwODA.html

http://www.56.com/n_v155_/c43_/22_/22_/lsblxh_/123142110457_/239000_/0_/40463080.swf

<embed src="http://www.56.com/n_v155_/c43_/22_/22_/lsblxh_/123142110457_/239000_/0_/40463080.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395"></embed>

何必当初相识 徐小明

http://www.56.com/u50/v_NDA0ODc1MTk.html

http://www.56.com/n_v163_/c42_/25_/7_/lsblxh_/123150546074_/248000_/0_/40487519.swf

<embed src="http://www.56.com/n_v163_/c42_/25_/7_/lsblxh_/123150546074_/248000_/0_/40487519.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80" height="395"></emb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4761.html

更多阅读

音乐拾遗:《牧羊曲》与《女儿情》

1、《牧羊曲》 《少林寺》插曲,郑绪岚演唱。歌词如下: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儿满山飘,满山飘。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冬去春来十六载,黄花正年少。腰身壮,胆

佳片U约 俄罗斯二战经典:《头号劲敌》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俄罗斯二战经典:《头号劲敌》[海报剧照][热诚推荐]此片既要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又要表现斯大林时期对军人的迫害,但都是蜓蜻点水,反而用主要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来源: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网论坛等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时时遇到麻烦。

声明:《经典重温:《木棉袈裟》与电影插曲》为网友飽經失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