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 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

如《绝望先生》《化物语》《荒川爆笑团》《魔法少女小圆》《电波女与青春男》

【知乎用户的回答(50票)】:

评价新房的动画,绝不能单看新房这个人。为什么呢?我们先说说Shaft的制作体制。

你可以回头看看Shaft比较新的作品(比如你列的几部),监督都是这样写的,监督新房昭之,系列监督某某某,或者总监督新房昭之,监督某某某。

新房厉害在哪里?厉害在他是一个好领导。实际上,他在动画中发挥的都是画龙点睛这样的作用,实际上的制作他手下的人可以有很多自己发挥,制作主要是由系列监督来负责的,他处于更高的位置来统领全局,当然还有靠自己的关系去挖制作人员等等。所以看Shaft的作品,或者新房的作品,记得看系列监督,不同系列监督风格是有差异的。新房的徒弟混的最好的是大沼心,一度被称为新房的阴影人,参与过很多作品,做得也很棒,但是没人认识他。从《EF》一作以后,就独立出来干了,现在几乎已经是Sliver Link的御用监督了,这家公司的作品十有八九是他做的。而且他现在也在培养新人了。

所以,新房的作品,一定要看他的团队,他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团队的风格,而不光是他自己的风格。

在新房出名之前,新房是被称为原作粉碎机的,这个应该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本身爱玩镜头,最典型的就是静止画、字幕、静止画、字幕这样的镜头。

新房是把一部动画真正当做动画来做的,他尝试很多“动画”这种媒体才能做的东西,他不是在做一个“故事”,而是在做一部“动画”。新房以前自己做的作品根本一整个风格都变掉了,这就是原作粉碎机这个名字的由来。当然也有认认真真跟着大众喜好做的,比如《魔法少女奈叶》。嗯……我也不确定把一个传统的魔法少女动画颠覆成军武系魔法少女算不算认认真真做,不过反正这部新房的风格相对不明显。

而《不思议教室》这种根本就是无厘头的很多人无法接受,表示看不懂。其实当你想要看懂一部作品的时候,你就是还没学会看动画,动画是不需要懂的,看着爽就可以了。新房后面的作品也是这样,是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大量快速切换的文字带来的是视觉冲击,而不是要你看懂上面有什么内容——在电视上怎么可能看得到呀!

通过光暗、镜头位置、空间结构等等方面来描写人物是新房作品中用的相当多的表现手法,很多作品都是通篇在用。也正因为如此,静止帧相当多。很多网友都说因为新房的作品基本都是静帧,所以成本低,很多公司都爱找Shaft。以前可能是,现在Shaft的作品也动得相当多了,而且作画很下功夫,不会便宜了。

新房开始摆脱原作粉碎机的名头大致就是《化物语》这个阶段,其实之前的《玛利亚狂热》就做的很出色,相当有趣。不过从影响上还是没有《化物语》大。

《化物语》这部作品的特点在哪里呢,就是西尾维新这个作者超爱写“废话”,有大量的人物独白这样的部分,实际上情节进度很慢的。正好适合新房的演出方式。两个人面对面讲10分钟,场景都不带换的,都还能通过镜头的运用做出“动”的感觉来。

而《小圆》也是,小圆她们所在的正常世界,还有魔女所在的异空间,这两者的切换,象征手法带来带来的虚幻感,还有通过不现实的背景设计来渲染气氛,比如小圆家的洗脸间,比如监狱一样的教室。这些都是Shaft本来就很擅长的东西。

这些东西恰恰是其他监督很少会去用的,因为那些监督做的作品往往真不适合这种风格。

你可以想象高达系列造成新房风吗?一个无限大的驾驶舱,主角在那里唧唧歪歪,镜头切换到显示屏,里面出个字幕,还没看清楚,又转到主角的脸,又转到字幕,来回几次。然后转到外太空,一片深空之中几个光点再动,几条光线飞梭。之后又切回驾驶舱,主角终于想通了,大叫一声,这时从斜下方给个特写。之后一个只有线稿的高达砍开了也是线稿的敌人,一个剪影的定晶,然后爆出五颜六色的东西,敌人被打倒了。

所以Shaft做的动画,一定要适合Shaft的风格。当时为什么《魔法少女小圆》Staff公布时反响那么大。就是因为传统的魔法少女动画肯定是无法适用于Shaft的风格的,而虚渊玄写出来的,很难想象是会是传统的魔法少女动画。

所以如果你要从监督的角度入手评论Shaft的动画,一定要看系列监督,看看是系列监督是谁,看看这个监督的喜好是什么。然后从这个监督着手来看演出风格。别光看新房,光看新房没用。

【卢山的回答(9票)】:

说是评价可能没有什么资格,也只是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

问家的问题比较笼统,如果只是说评价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的话,回答当然是有好有坏,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无感,问家提到的这几部则收视和BD卖的都还不错,属于比较成功的作品。

而要说该如何评价新房昭之的监督的话:

新房有着很强烈的个人风格,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这在其早期的作品中还不明显,属于中规中矩,(当然这和他这段时间还主要是担当分镜和cv有关)。而在他开始独当一面担当作品监督时,新房就展现了很强的野心,大胆执行自己的风格,甚至即使是对待从他人手里接手的作品,例如《EF》和《魔法少女奈叶》,也毫不手下留情。在《不可思议教室》里更是以一副“我是新房我最屌”的姿态竖立起了“新房风”的招牌。这段时期的新房也是争议最大的时期,几乎公认他为”原作粉碎机“,有褒有贬,基本分为“接受了这设定还挺带感”和“这什么玩意儿”两派。问家提到的《绝望先生》也是处于这样时期的一部争议作品,类似的作品还有《月咏》、《柯赛特的肖像》、《向阳素描》(温馨小圆脸)等等。

而之后一部作品给”新房风“带来了划时代转折。

——《化物语》

之前回答的朋友说对化物语看不下去是因为废话太多。这还真不是新房的问题,而是小说的原作者西尾维新的风格。而且正相反,为了不让絮絮叨叨的原作把动画拖得过于宂长而又不伤害原作的韵味,新房把大量文字做成快速闪过的形式而又不与作品整体氛围相冲突。可以说西尾和新房的电波相合度简直可以到太平洋去开机器人打怪兽。我所见到的绝大多喜爱原作的观众给予《化物语》动画化的评价是很高的,”只有新房能把物语系列动画化“这样的呼声能时常听到。收视和BD销量也是没话说。当然,这除了”新房风“对原作诠释得当外,当然也得多亏神前晓以及supercell的音乐来画龙点睛,共同使得这部作品在当时一时无两。

我是很喜欢《化物语》这部作品及其续作的(包括小说和动画),对我个人来说是神作——“触动人心神之作”。因为这部作品诠释了很多我本人的心境,我相信也是大部分人会遇到的心境,包括恋爱的心情,失恋的心情。暗恋的心情。对未来的憧憬,等等。这些是这部作品的灵魂,而新房更是让这些心情具象化,成了看得见的东西,可以充填人心中一些空白之处的东西。不喜欢这部作品的人却往往正是把这些都看作了”废话“,而只对所谓的剧情主线感兴趣。可惜的是西尾作品里的剧情大多是服务于人物的,虽然说的是”怪异“时间,但你能发现它其实是一些能在现实生活里遇到的场景的投影罢了,说的终究是角色,是人的心情。而不能理解到这一点的话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这部作品的乐趣。

在监督了这部作品之后新房显然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子,可以让作品叫好又叫座的路子,监督的动画大多改编自明显与其相性相合的轻小说或漫画,包括《荒川爆笑团》、《女仆咖啡厅》、《电波女与青春男》以及《锁锁美@提不起劲》,都是原作本身就有“神经病”感而正适合新房以自己风格来动手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的效果也都还不错。

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魔法少女小圆》,个人认为将这部作品能成为话题之作主要归功于虚渊玄的脚本是不公平的,两人的功劳至少也是五五开,更不论尾浦由纪的配乐为作品加分不少。这个黑暗向的脚本若是离开新房风格的诠释,显然就得用《fatezero》那样不计成本的砸钱才能砸出史诗感砸出销量来,而且会失去如今的这种反差性和戏剧性。可以说,《魔法少女小圆》离开新房,最多成为一部比较黑暗的魔法少女动漫,而成为不了如今这部超越魔法少女动漫范畴的魔法少女动漫,能否如此大热更是令人存疑了,毕竟剧情出彩却遭冷遇的动画真是不胜枚举。
如何评价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 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

最后要说的是,ACG是会有世代更替的,大多优秀监督都有自己的风格,新房也并不是唯一个人风格强烈的,他前有宫崎骏、押井守,同期的有庵野秀明、汤浅政明,后有自己徒弟大沼心,对每一个用心做动画的监督我们都不应过分的推崇和贬低。同样,对于脚本家、声优、作词作曲家、插画家、作家、漫画家乃至制作人等,也都是如此。

【杨小强C的回答(1票)】:

你不要忘记了南泽十八这个人。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魔法少女奈叶》无印不错哦,新房监督也算引领两次“魔法少女”题材的进化,并积极地对动画画面进行创新。

最容易查看的例子,新房监督的动画OP一般都很有意思,比如《荒川爆笑团》(2010)衍生幻想的OP,《再见绝望先生》(2007)插入真实景象的抽象OP,《化物语》(2009)的一系列OP......



荒川爆笑团 <2010> OP1荒川爆笑团 <2010> OP1

在如今的大背景下新房昭之算得上是一个罕见的“改革派”了,他在动画中文字和抽象图形的运用,和各种静止镜头的运用,都在节省预算的同时,让动画画面变得活跃有趣,不管承不承认,他都积极地创新,成为了一个不辜负投资方成熟动画导演。

不说群众接受如何,他独特的分镜在现今千篇一律的日本动画中算是一股春风,动画说到底还是画面的游戏,即使对内容兴趣不大,近几年新房风格的分镜也能让这部动画有趣起来,不至于离了故事就是一坨屎。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魔法老师2就是一坨屎!!!

【匿名用户的回答(1票)】:

个人看过中间三部,对于后两部还抱有一定的好感,但是都和新房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动画的剧本本身优秀。

对于物语系列,刚开始时还被其画风以及角色吸引,现在已是不能直视。废话太多!主线都快忘了!以至于现在的second season毫无追的动力。

绝望先生看过两集直接弃了,同样也是废话的问题,还有突然闪过的大段文字让我心神不宁,暂停又太麻烦,不暂停心里又不舒服。其本身的故事性不强,不过也正好给了新房发挥的空间,以展现他的个人特色。

关于魔法少女小圆,其本身的剧本来自虚渊玄,尽管对于这个人哗众取宠的编剧风格有点不满,不过其担任脚本的动画我还是会傲娇地关注一下,异次元浮世绘的画风还不错,新房和虚渊玄此时已经有了一堆...额...粉丝,开播前也吸引到了一定的关注,其最终的成功大部分也应该归于剧本上。

我对于动漫的剧情十分注重,认为画风以及监督的个人风格不应该盖过动画本身的故事性,当然也可能是我入宅不深的缘故。而新房昭之在此方面完全是背道而驰,我也曾经想做新房的脑残粉,因为我也没什么叫得出名字的监督,能认识他也算是有缘吧。后来我发现想要补完他的作品根本不可能,因为我根本看不下去==,今年1月的锁锁美坚持了几集之后也还是弃了...

算了,以上就当作是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新房风格的嫉妒吧!

一家之言 无以为信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新房的个人风格太强,第一次看会很惊艳,看多了却会产生疲劳。以我个人感受来说《绝望先生》和《夏之岚》第一季是最为出彩的两部,作品中饱含了旧时代的风情,从中也能感受出新房是一个昭和情节很重的人吧。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故事间透露着很强的解构主义,口吻中掺杂着日式的现实主义以及作品中略带调戏的现代主义。

我想新房的想法是把一件事拆开,按照人生活中的视角去呈现故事的架构(瞬间的字幕,极快的语速都是在体现一个人在思考的跳转,不仅有趣,反而让人感觉到“啊,这个人是真的”,透着点现实主义呢。),用不同的属性把人物组装起来。但这不表示人物会很平板。

因为是生活,是“属性”,不论人物做了什么,故事怎么演变,这是绝不会变的,这就是规则般的设定,预设好的一般,故事就是如此,这,就是在某个平行宇宙中发生的,无法称得上是美好,却也无法肆意评价为悲伤的生活。

属于讲述者,讲述埋藏在记忆中的,以那醒目的叙述性提醒着观众的,似在宣布“啊,这是我的故事,我的人生。”的想法吧。

生活中每个人也有这样的属性,是属性,以每个观测者观测角度的不同尔、而显现不同的属性,救赎者,赎罪者,背叛者,顺心者,伪善者,堂而皇之的、叫嚣着“热血、正义、青春、成长”的笨蛋,这样的,在自身社会中渺小而绝不普通、平常却又不正常的。

嘛,这样陌生的回答你的问题的我,是否是真实的呢?或者我会被某个不知角落的人被贴上“虚伪”的标签呢?

伤心的故事总会发生,也许内心的成长是比自以为是、狡黠的逃避,更加好的方法。

以上。

原文地址:知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4735.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评价《约会专家》这部电视剧? 如何评价功夫这部电影

前几天在约会专家的吧里说过这个事儿了。再说一次好了,转载请联系本人或者做版权声明。业内人士看《约会专家》1:(源地址:听业内人士深度解析《约会专家》:现实状况、误区、剧情深度解析)前几天在咱吧里发了一个帖,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现

如何评价电影《后会无期》? | 韩寒电影后会无期

【朱炫的回答(5799票)】:谢邀先说结论,我,仅仅指我,我觉得很糟糕。我并不会剧透,但我的影评,也许你们不会喜欢,甚至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欢,我原本也不太想发。三个年轻人,从大陆的最东边出发,一路西行,他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见到了这个世界。这

公文写作杂谈之五:如何看待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打擦边球现象

公文写作杂谈之五:如何看待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打擦边球现象在执行政策中出现打擦边球现象,有时甚至是一个带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客观事务的错综复杂性,以致很难划清界限,因而给“擦边球”现象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

关于《校邠庐抗议》的评价 校邠庐抗议的读音

关于《校邠庐抗议》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如何评价冯桂芬和他的改革思想,多年前曾是史学界一个讨论十分热烈的题目,从建国初期起一直到60年代,相继有多位学者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从这些文章观点来看,引起争论的焦点主要是

声明:《如何评价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 新房昭之监督的动画》为网友回憶揮之不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