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久前从网络信息中初次学习到“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概念的时候,当即产生了下面那位网友的想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许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对自己的“吃”,也许还是真的稀里糊涂的,完全是“不科学”的。
【“这下麻烦大了,确实有必要重新评价转基因安全性”;网友[吃喝](zhujiang73),见: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3597317-1-1.html】。
我们的食物全都是“生物”,不论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曾经生活过”,它们体内有什么东西呢?方舟子大师不是早就教导我们,植物动物体内也都是DNA,DNA片段不就是“基因”吗?吃什么不都是吃基因和DNA吗?在成千上万个基因中加上一个两个基因,而且那些基因都能被消化掉,吃吧,怕啥?
看懂了对microRNA的通俗解释,了解了大米的microRNA在吃大米饭的中国人血液内表现较高浓度这个事实(极小的分子可以通过消化道完整地进入血液),我立刻就想到了“吃啥补啥”这个古老的“迷信”——它可能是非常科学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中国偏见”,如果有根据的话,大概也藏在这只有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里。
为什么会有人说“麻烦大了”呢?因为转基因的生物被人类做了手脚后,牵一发会动全身,那么复杂的一个巨大系统,往里面插几个基因,算是“已知”的改动,会不会因此多了或者少了几个microRNA?那可是未知数!不增不减的可能性有多大?也许是0.
我们不知道的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这是常识,特别是对于“洁癖”来说,那可更重要。然而,给“基因时代”下定义的方大师,只认得“基因”,不认得microRNA。他一再谆谆教导中国消费者:害怕转基因是无知...很愚蠢,拒绝吃转基因的人,不仅无知,而且有罪。
无知的是方大师,有罪的是强行推行转基因主粮工程的利益集团。
这回真的是“麻烦大了”,在新知的微小核糖核酸面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不可能有保证的,因为干转基因、测转基因的那一套“严格的”规定,根本就没有考虑微小核糖核酸。而肆意生产销售的转基因食品饲料对动物的杀伤力,已经被一再地证明了。那个只能骗骗傻子和官员的“小鼠7天灌胃”,已经永远钉在中国科技史的耻辱柱上,张启发之流,都在自己脸上贴上了“中国消费者的敌人”这个标签。
转基因主粮所有的实施项目,全都撤了吧。黄淮海转基因小麦、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中心的一切工程项目,全都停了吧,国家的钱,收回去吧!
下面是信息: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信息。
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信息”
http://chinese.eurekalert.org/zh/pub_releases/2011-09/aaft-wan091411.php
在九月二十日出版的《细胞研究》(Cell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展示了一项非常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类长约19至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与靶基因的信使RNA(mRNA)结合的方式抑制相应的蛋白质翻译。该课题组之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微小核糖核酸可稳定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血清和血浆(循环微小核糖核酸)中,是由组织和细胞主动分泌的(分泌型微小核糖核酸)。因此,循环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新型的疾病标志物可应用于疾病,如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的指证等方面,分泌型微小核糖核酸也是新的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细胞间和组织间的信号传递。
在本项研究中,该课题组发现:外源性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以在多种动物的血清和组织内检测到,并且它们主要是通过进食的方式摄入体内的。其中编号为168a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MIR168a)是一种稻米中富含的同时也是中国人血清中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种植物微小核糖核酸。体内和体外的功能性研究表明植物MIR168a可以结合人和小鼠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adapter protein1)的mRNA,从而抑制其在肝脏的表达,进而减缓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浆中的清除。这些发现证明食物中的外源性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以通过调控哺乳动物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摄食者的生理功能。
该发现显然发人深省:比如,它表明除了吃“食物”(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等的方式)以外,您还在摄入“信息”(此信息即是微小核糖核酸的序列特征,因为来源于不同食物的多种多样的微小核糖核酸一旦被人体吸收,将导致潜在的不同类型的靶基因的调控以及对人体的生理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该发现从一种新的维度对于中国的古语“吃什么补什么(Youare what you eat)”进行了科学解释。
该发现的潜在意义还在于:一,该研究显著地扩展了微小核糖核酸的功能;二,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极其奇妙并且创新的理念,该理念对于人类健康和代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该研究为我们理解跨“界”(比如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甚至是共进化(co-evolution)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我们思考微小核糖核酸的调控作用以及思考来源于食物、植物以及昆虫的外源性微小核糖核酸在猎物和捕食者间的相互影响中的潜在作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四、该研究证明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种营养成分”(其他六种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和稀有元素);五、该研究为代谢紊乱症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机制;六、对于中国人来说,还为在传统的中草药中发现一类全新的活性分子提供了依据。
更重要的是,本项研究成果还有深远的意思,比如建立一种高效的将干扰RNA(siRNA)或微小核糖核酸(miRNA)等小分子RNA传输进入动物体内的实验学方法,从而实现体内基因表达的沉默。同时,本项研究可能对于将RNA干扰技术重组进入植物及发展依赖于小分子RNA传输的治疗手段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小分子RNA的治疗应用感兴趣的科学家,因为他们注射难以想象的高达100毫克每千克体重的定制的或非定制的RNAi后,依然无法在动物体内观测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
The researchers of this project include Lin Zhang1,*, DongxiaHou1,*, Xi Chen1,*, Lingyun Zhu1, Yujing Zhang1, Jing Li1, ZhenBian1, Xiangying Liang1, Xing Cai1, Yuan Yin1, Cheng Wang1, TianfuZhang1, Dihan Zhu1, Dianmu Zhang1, Jie Xu1, Qun Chen1, Yi Ba2, JingLiu1, Qiang Wang1, Jianqun Chen1, Jin Wang1, Qipeng Zhang1, JunfengZhang1,†, Ke Zen1,†, and Chen-Yu Zhang1,†of Jiangsu EngineeringResearch Center for MicroRNA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State Key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22Hankou Road,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225037,30471991, 30570731), the 973 Program of China (no. 2006CB503909,2004CB518603), the “111” Project,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Jiangsu Province (no. BK2004082, BK2006714)
Zhang et al.: " Exogenous plant MIR168aspecifically targets mammalian LDLRAP1: an evidence ofcross-kingdom regulation by microRNA " Publishing on Cell Research,September 20, 2011.
Author contact:
Chen-Yu Zhang (Jiangs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icroRNA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Tel: +86 25 8368 6234; E-mail: cyzhang@nju.edu.cn
Editorial contact:
Dangsheng Li (Cell Research, Shanghai, China)
Tel: +86 21 5492 2951; E-mail: dsli@sib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