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川:一场完美的遴选考试的十要素转自QZZN公务员论坛

就把握竞争性机遇来说,我有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但即使是成功的经历,也曲折而蛋疼(过会说明)。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完美的遴选考试,是一场系统性的工程,如运筹用兵,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比大学里的“看书――〉考试”的简单程序复杂不少。不过,不能怕麻烦,社会上哪一件事不麻烦呢?下面讲讲心得,供筒靴们参考。虽然只是以遴选为例,但我觉得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民主推荐都有借鉴意义。

要素一:信息。
只问一点,你知道这场考试吗?我遇到多次这种情况:别人都考完了,某筒子还在埋怨,你们怎么不告诉我,我也想考!这种抱怨毫无意义,因为别人没有告诉你的义务。而且知道的早,就意味着复习的时间越多,所以,无论是要减少竞争,还是保持低调,大部分人知道信息后都不会传播,只是默默准备!
所以,如果你想把握遴选机会,就要在埋头工作的同时,保持适当的敏感度和活跃度。大概有以下几个信息源:1、主流媒体:党委政府综合网站、敏感部门如人事编制部门网站、报纸。2、公务员圈子:在跨部门的同龄公务员聚会上,这种信息总是话题。3、某些在核心部门的公务员朋友,如团委、组织、人力、两办的筒子,他们出门观天象、进门看脸色,活动范围大,消息广的很。
当然,如果定点的信息源更好:比如你想考某部门,正好在这个部门有朋友,他可以告诉你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考试程序进入到什么阶段,等等,这些对复习迎考都很有帮助。

要素二:领导。
指的是现有单位的领导。因为遴选考试目的是调离现有单位,对现有工作必然有影响。如果你干的好却要离开,或单位已经人手不足,在你离开的问题上,领导们将面临着单位利益和你个人前途之间的权衡,所以,争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非常重要!
而且,这是必过之关,我的一个朋友,从市里考省里,笔试面试第一。省里单位的电话打到市里,要来考察,市里的领导说:“你们不要来,这个人我们不会放的!”,省里单位虽然级别高些,但不在同一系统,也没办法,只能做罢,他的这次考试只能黄掉。
功夫在平时,不要到考试的时候才想起求领导,要在日常工作中取得领导的认可和信任,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到支持。一般来说,高素质的领导都会通情达理、气度广大,深黯“桃李满天下”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道理,乐于看到手下茁壮成长。

要素三:同事。
指和你同一部门、科室的同事。复习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间。时间怎么出来的?同事帮你省出来!每个参加遴选考试的筒子必然同时面对复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复习阶段,如果有一位好同事帮你承担一部分工作,让你能够在上班时间还能复习,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而且有的时候,极端情况、突发事件也会发生,同事伸出的援助之手,往往有关键性的作用!有次考试中,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复习好久,临考的时候中央部委突然来人,要去边远某县调研,按惯例要我陪同,当时我都晕了。后来,我的一位同事老大哥力挽狂澜,主动帮我跑了一个星期,为我赢得了考试的时间,对此,我感激不尽!

要素四:节奏。
遴选考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学校考试、国家公考最大的不同在哪?我想就是程序环节的不公开,时间的不确定:学校或公务员考试,某年某月笔试、某年某月面试是明文刊登的,但是工作后的考试就没有这样的规律。我见过的一次是这样的:考试消息出来后,老是延期不考,最后过了一个多月才考试,而笔试之后第三天,面试名单就出来了,同时通知第二天面试!松的时候很松、紧的时候太紧。如果前面一个月全部精力都复习了笔试,后面就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复习面试。还有些人复习笔试的时候竭尽全力,等到面试的时候体力、精力透支、疲惫不堪,这样的状态,在展现自我、灵活应变的面试中当然很难取得好成绩!
所以,节奏的重要性在此体现:面对考试的压力,要保持生活的节奏,学习、工作、睡眠都要有规律,没人能够全力以赴地跑完五千米。我的经验是,在任何一天都要好好睡觉,在任何环节都要留有余力,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这样才能*****关。

要素五:能力。
这个说太多了,不说了,平时好好积累吧。

要素六:应变。
能力是矛,应变是盾。一般来说,这种考试保密工作都会做得很好,操作的人口风很紧,有时内容、形式都不知道。对此,一般人的思路是问以前考过的“过来人”,上次的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但考试的本质就是考官和考生的博弈,不循惯例、突发奇招也在情理之中。以前的经验也可能带来误导:有时,带着写调研报告的心态,等卷子发下来发现他考了综合知识;有时充分准备结构化面试,结果发现考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我还听说有的单位居然不搞笔试面试,采用拓展训练的方式!黑天鹅随时翩翩起舞,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充分准备的同时,保持一颗随机应变的心,稳定情绪,神佛通杀。

要素七:低调。
整个过程中,这一点值得提醒。我见过很多筒子,调走之前才公布消息,其间,即使有当知情人询问,也都是很谦虚的说,“试试,看看自己的能力,考的不好”。我觉得这是非常成熟的做法。做公务员,踏实低调很重要,不要炫耀自己,考试这样的敏感时期尤其如此。

要素八:口碑。
考试看能力,考完看口碑。笔试面试之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考察干部,而考察一般还是差额,考察结果有时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我看过李源潮部长的讲话,他就提到过,要搞竞争性选拔,但不能唯考试论,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
干部考察的基本程序,一般是新单位派人到你现在的单位来,选取几个领导同事,一个一个的谈话,听取他们对你的评价,重点是道德品质、工作实绩和优点缺点。有的时候还会发测评表,无记名投票,看大家的意见。
如果你口碑好,领导同事对你好,那么这个过程将会是一个表扬、表扬、再表扬的过程;但是如果你平时工作、为人不好,想在关键时候得到赞美,那也会很难。这就是领导为什么会喜欢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要素九:耐心
耐心同样源于程序的不确定性。想必很多筒子都有公考的经验,考试到上班之间往往会隔半年,甚至7~8个月。对于心急的筒子来说,天天在家等待上班的消息,绝对是煎熬。遴选考试也一样,考试、考察通过之后,就是不让你上班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而且越是热门的单位,越是这样。我就见过跨年度等待的情况。所以,参加这类考试要抱着打持久战的耐心。
Ps:补充一下,说说要隔很久才能上班的最常见原因:单位进人是大事,一般都是要领导们开会研究的,但领导不止一个,且由于热门单位领导特别忙,凑齐人开会不容易,加上这些单位需要议的事情多,得一件一件来,就影响了工作的进度。

要素十:稳定。
最后,我来说说“蛋痛”的问题。机关里确实没有童话故事,也的确有小人存在。“小人”的表征大概是,表面上称兄道弟,看到别人前进自己不爽,然后暗地里下刀子的那种人。我在一次遴选考试中就被“人民来信”暗算,其内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最为恶毒的,据说里面主讲男女关系问题,可能除了考试的事,还嫉妒我比较帅吧,呵呵),在考察期间寄给遴选单位,目的就是想把我拿下呗。(然而,最可悲的是,我老人家与人为善、人缘很好,单位里找不到仇人,这次考试中也没什么利益冲突,愣是看不出是谁干的,郁闷!后来我考上了,这位老兄不解恨,又寄了一封到我的新单位,将我大骂一通,我也没辙。)
在人生转折的当口,遇到这种事情,心态稳定特别重要。既不需轻举妄动四处澄清,也没必要草木皆兵掘地三尺,如果把朋友圈变成“杀人游戏”的怀疑场绝对得不偿失。不怒不惊,淡然应对,合理解释,最好。我后来就此事和几个进步较快的老大哥交流,他们告诉我,在他们的进步的路上,“人民来信”“恶意中伤”也是大概率事件,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首先,自己要行得正走得端,然后,只需一笑而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4680.html

更多阅读

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

本书是旅德美籍学者威廉?恩道尔继《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他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无与伦比的超强思辨,无可质疑的详实史料,条分细缕,层层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

番茄遇上牛肉----一场完美的邂逅 番茄牛肉

牛肉和番茄犹如男人和女人的相遇,一场完美的邂逅,牛肉含铁丰富,遇到番茄后,可以使牛肉中的铁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而在炖牛肉时,加上些番茄,能让牛肉更快变烂发挥自身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增强补血功效。于是成就了一款味美

周日专稿 :我们刚刚与一场可怕的金融危机擦肩而过

注:这篇文章是我今天早晨发布在“马臣--投资客自媒体”微信里面的,供我的读者圈朋友们专阅,本没想对外发表,但不知道是谁给转载出去了(我这个微信里有不少财经记者朋友),结果到下午有朋友发短信提醒我,说这篇文章已经被转载得满互联网都是

声明:《万川:一场完美的遴选考试的十要素转自QZZN公务员论坛》为网友借问人间愁寂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