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与龙门山镇 龙门山镇宝山村

龙门山与龙门山镇 龙门山镇宝山村

纵观中国版图,恐怕没有任何一座山像龙门山这样有众多的版本。据我所知,河南洛阳有龙门山,山东济宁泗水县有龙门山,山西平顺县有龙门山,江苏徐州贾汪有龙门山,四川彭州市也有龙门山。最喜剧的是浙江省,竟有四座龙门山:杭州市、义乌市、乐清市、富阳市均有自己的龙门山。

中国是龙的发祥地,我们是龙的传人,况且“鲤鱼跃龙门”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所以,在一个崇尚“龙文化”的国度,神州遍地皆“龙门”,也就不足为奇了。任何一地能拥有“龙门山”的冠名权,对当地百姓都应是件颇为荣耀之事。

但究竟何处是正宗的龙门山?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权威的认证。幸而目前,还没有发生关于龙门山的“版权”之争,一旦真的争起来,其热闹程度决不亚于李白故里之争,必将上演一场好戏。

在众多的龙门山中,我感兴趣的是四川彭州的龙门山,因为在那里有我的避暑小屋。


龙门山与龙门山镇的地理位置

四川版的龙门山,北起广元,经剑阁、江油、绵竹、什邡、彭州,一直南西达都江堰、邛崃、芦山,这一带的山系均可称为龙门山,全长约500公里。据有关地质资料显示,这一带正是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所在地。龙门山是沱江和岷江的分水岭,也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天然分界。

龙门山镇位于彭州市北部,距彭州市38公里,距成都市76公里,是一个有12700人口的高山小镇,与汶川的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

从地图上看,龙门山所包括的地域很广,大大小小至少也有成百上千的村镇分布其间,然而有意思的是,只有这个高山小镇敢以“龙门山”作为自己的镇名。
龙门山镇紧邻白水河,图片上那条断断续续的细长水带,即白水河,据有关专家考证,古蜀人就是从白水河进入成都平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图片上云雾缭绕的大山即龙门山脉的延伸,右侧的大桥即白水河大桥,这是通往著名风景区银厂沟的必经之路。


龙门山镇就分布在白水河畔,延绵数公里。从图片上可看到新修建的横贯全镇的沙金大道。

关于龙门山,在我印象中,最早接触的概念,是在初中课本中讲到的洛阳“龙门石窟”。建有石窟的那座山,当然就应该称为“龙门山”了。四川彭州的龙门山,虽没有石窟,但确实也名为“龙门山”,而其历史也颇为久远。

龙门山镇清末设场,因境内矿藏丰富,取"宝藏与焉"之义,故名宝兴场。解放前于此设乡,以驻地得名宝兴乡,1990年撤乡建镇取名为大宝镇,后改为龙门山镇。龙门山古代即是川西著名游览胜地,历代骚人墨客王勃、高适、陆游、汪元量、杨慎、李调元等均到此探幽揽胜,赞颂这里为“天帝会昌之国”、“英灵秀出之乡”。

网上有关龙门山的许多资料都是不确实的,如有资料称“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龙门山。为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的伟大功绩,该山因名为龙门山”,对此,我深表怀疑。大禹诞生在何处?虽有古籍可考,但至今专家们仍不能准确定位;“禹铸九鼎”虽史料有载,但“治水患”也只是传说,至于“凿龙门”就更属凭空想像了。还有,目前国内主流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有关龙门山镇的信息,也有诸多谬误。比如说龙门山镇“……有小火车(彭白铁路)通往市区。”龙门山镇的小火车1961年建成通车,但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停止营运,并荒废至今。经数十年的风雨沧桑,现在连一寸铁路的影子都看不到了,还拿“小火车”说事,岂不误导广大读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4478.html

更多阅读

广东:清远飞霞山与飞来寺

紧张工作几个星期,终于迎来了中秋节。今年中秋节来到清远看飞霞山、飞来寺,准备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一下筋骨,流一身大汗,暂时忘掉一下烦恼。远眺北江北岸的飞霞山。飞霞山由飞霞洞、藏霞洞、锦霞禅院三处景观构成,是儒、释、道三教合一

雅安旅游攻略 2:到二郎山与野生水鹿约会

#雅安旅游攻略#天全篇4:【二郎山不该错过的体验:与水鹿约会】是不是很浪漫呀?为不惊扰窗外的水鹿,不能开灯.我住的是深山喇叭河鹿鸣酒店,每天21点-天亮前,野生水鹿都会分家族轮番下山来河边吃景区人员撒的盐,以防寒和强体。其中有分工

龙门山与龙门山镇 龙门山镇宝山村

纵观中国版图,恐怕没有任何一座山像龙门山这样有众多的版本。据我所知,河南洛阳有龙门山,山东济宁泗水县有龙门山,山西平顺县有龙门山,江苏徐州贾汪有龙门山,四川彭州市也有龙门山。最喜剧的是浙江省,竟有四座龙门山:杭州市、义乌市、乐清市

小崔说事:赵本山与宋丹丹“离婚”了

崔永元:各位朋友,欢迎收看“小崔说事”。今天我要说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4日发布了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该书指出,从总体上看,当代国人的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变化就是:生活更加

声明:《龙门山与龙门山镇 龙门山镇宝山村》为网友三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