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什么? 梦见别人流产

中药是的指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是因为中药中草类植物最多,也因为这个缘故,《说文解字》把“药”解释为“治病草 ”。自从西药传入我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应用的药物称之为“中药”。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类中药又可分为草类、木类、果类、菜类、谷类等多种类别。动物类中药也有虫类、鱼类、贝类、鸟类、禽类、兽类等之分。矿物类中药则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动物化石等。 如果按照药材的生产来源区分,中药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别。还有一些中药属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胶、枯矾就是分别用植物、动物、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药物。我国传统药物除了有“中药”、“本草”的名称之外,近二、三十年来,“草药”或“中草药”的名称也流行一时。但实际上,草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医者应用较少,文献资料比较简略的那部分传统药物。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临床经验的交流,许多所谓的民间草药,现已日益受到重视而逐步被推广应用。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草药与中药难以截然分开,两者的内含也没有本质区别。

中药品种有多少?

文章内容: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药资源极期丰富。据历代本草文献记载,早在东汉出现的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收载了药物 365 种。到了唐代,政府组织编修了《新修本草》,药物增至为 850种。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收载药物总数达到 1746 种,成为宋代最完务的本草专著。至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亲赴产药地区,深入考察采访,收集资料,经过 27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近200 万言的本草学巨著。全书收载药物1892 种,其中为李时珍新增的有374 种。清代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药学研究又有新的进展,特别是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专为拾李氏之遗而作,在《本草纲目》的药物数上又新增了 716种,使药物总数达到2608 种。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中药事业得到空前发展,1977 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记载的中药已达5767种。1995 年通过药源普查和考察,发现可供临床开发应用的中药材为 12807 种,其中四川、湖北、浙江、河南、甘肃、安徽等省的中药资源最为丰富,像湖北省的神农架,集中出产 1300多种药材,而峨眉山区则出产2000余种药材。虽然我国的药物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却远没有这么多。国内外学者经过调查统计,得出非常接近的结论,即临床常用中药为 500种左右,其中最常用的约250种

方药是怎样起源的

文章内容: 中药的发现至少也有200 多年的历史。原始人类为了生存,本能地向大自然觅寻食物。最初,人类对动植物是缺乏认识的,甚至还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所以就不得不用口来尝试。这种尝试,尤其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经常会误食某些有毒食物而引起中毒。与此同时,又发现一部分动植物食用后,会使中毒现象或病痛得以缓解或消除;在发生外伤的情况下,用某些树叶草茎涂敷或包扎,又能使创口痊愈。经过无数次尝试,人类逐步认识并掌握了某些动植物内服外用的知识,发现了一些动植物既可当作食物,又可用为药物。那时候,原始人类都按氏族群居,这些认识和经验,就有条件被保存和流传下来。在《诗经》一书中,有采苓、采葛、采苍耳等记载,这表明劳动人民在采食之际,发现了许多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证实药食同源这种说法符合实际,因为人类最早的药物知识是在寻找食物过程中获得的。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在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植物药和动物药,积累了更为丰富的药物知识。之后,采矿业和金属冶炼技术的兴起及炼丹术的盛行,使人类又掌握了许多矿物药知识。为了避免药学知识和经验失传,人类除了口耳相传外,还作了文字记载。在《山海经》等中籍中,就有很多药物及药物效用的记载。这些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不断丰富,为后世本草专著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素材。大约在公元1—2 世纪,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神农本草经》诞生了,它对汉以前的药物学知识进行了第一次总结,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祖先运用药物来治疗疾病,最初是从单味开始的。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和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日益提高,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懂得,在单味药不能适应病情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发挥药效和综合治疗作用,常常需要选用多种药物配成复方。这种治病从“药”到“方”的过渡,《填疾刍言》上说得很简明:“医道起于神农之著本草,以一药治一病,但一病有数证,后之圣人取药之对证者,合几味而成方故治病必先有药,而后有方。”这种“复方”,最初往往是以“汤液”的形式出现的。所谓“汤液”,是以谷物为主烹制而成的一种液汁,古代当作药用,即今煎剂之始。有文献资料表明,我们的先人早在商朝就学会了用汤液治病。汤液的出现,与陶器发明和烹调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正是烹调饮食过程中,才逐步积累起汤剂治病的经验。随着酿酒术的发明,古代人民又学会了制作药酒来治病的。《内经》记载当作药用的“醪醴”,便函最早的方剂雏形。 70 年代初期,在我国甘肃武威和湖南长沙,先后出土了简牍〈治百病方〉和帛书〈五十二病方〉。这些简牍和帛书上记载的医方,是现存最古老的方剂。特别是〈五十二病方〉,经考古学家鉴定,是先秦时代的典籍。它的出土,填补了先秦时期医方发展的空白。经有关专家对书中 283 个医方的药物配伍、剂型、用量用法等分析,认为有理论指导、有实践意义的方剂学体系,在先秦已实步形成。先秦时代方剂虽有应用,但一般治病仍以针砭为主。至西汉初,以方治病才逐步替代针灸占主导地位。如〈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25 个病案中,不但以方治疗为主,而且许多方剂已有了固定方名,如“苦参汤”,“半夏丸”等。〈汉书 - 艺文志〉有“经方十一家,共二百七十四卷〉的记载,并把医书分为搣医经”和“医方”两大类。到了东汉,国家机构内专门设立了管医方的所谓“方丞”,这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他留下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确立了辩证用方原则,保存了他创制的大量有效方剂,为方剂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中医以方治病的特点在汉代就完全形成了。

中药名称是怎样得来的?

文章内容: 探求中药名称来历,是颇有趣味的。有的药名扑朔迷离,给人以无穷遐想;有的药名形象逼真,叫人赞叹不已;有的来源于某一人物或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就拿滋补良药何首乌来说,它的命名就与一个神奇般的传说故事有关。据见载于宁代药学家苏颂〈图经本草〉中的“何首乌传”说,何首乌,是顺州南河县人,其祖你叫何能嗣,父亲叫何延秀。祖代原名“田儿”,身体虚弱,疾病缠身,到了五十八岁,尚未娶妻成家。后服用一种奇异良药后,不但病除体健,而且原来已花白的头发也变得乌黑发亮。娶妻成家后,十年之内连生数子,于是将本名“田儿”改为“能嗣”。能嗣将此药传给延秀,再传给首乌,祖孙三代皆因此而得高寿。何家孙子首乌至 130 多岁,头发仍然乌黑如漆。有一个叫李安期的人,与何首乌用乡某人关系甚密,偷偷打听到了这一秘方,照此服用,竟也成了一个老寿星。于是,他把此事传播开来,并将此药定名为“何首乌” 。这传说,或不足凭信,但何首乌确有乌发益精、续嗣延年的功效,这已为历代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所证实。类此以纪念最先发现或使用者的姓名作为药针的中药还有不少,如徐长卿、刘寄妈、杜仲、使君子等,其命名之由来,都是饶有趣味的。冬虫夏草是一味珍贵而奇特的药,它的名称即形象逼真,又让人捉摸不透,自古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原来冬虫夏草是虫和菌的结合体,它一端是蝙蝠蛾细虫的遗骸,另一端是寄生虫体繁殖的外形似草的真菌子座。因为它“冬虫蛰土为虫,夏天茁土为草攠,故得其名。因形态命名的中药相当多,如牛膝的茎节膨大,宛如牛的膝关节;百合因其鳞茎由瓣片互合故名;狗脊的根茎上有金黄色的茸毛,好像狗的背脊。还有钩藤、乌头龙眼等,也均以形态毕肖而定名。中药的名称除了因人或形态而得外,主要还有如下数种命名法。因药物功效命名 如益母草善闻妇女疾病,续断能续盘接骨,决明子、石决明能明目等。因药物气味命名 木香、藿香、茴香、丁香等都因其有浓郁香气得名,臭梧桐、鱼腥草等因其特殊之气命名。因味得名者,有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酸味的酸枣仁,辛味的细辛等。中药五味子则因含甘、酸、苦、辛、咸五味而得名。因药物生态特征命名 如半夏在农历五月间成熟,正好是夏季过了一半,所以叫半夏。忍冬的叶历冬不凋,夏枯草的花叶每到夏至后即枯萎,万年青的叶四季长青等,各因其生态特征而得名。此外,有以药物产地命名、以药用部分命名、以外来药物的译名命名等等,不一而足。

中药分类经历过哪些变化?

文章内容: 我国的药材资源极其丰富,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运用,除了对药物名称要整理规范加以统一外,还必须对药物进行合理恰当的分类。在我国第一部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已对所收载的365 种药物进行了分类:凡益寿延年者,列为上品;凡遏病补虚者,列为中品;凡有除邪破积攻疾之能者,列为下品。这就是药物最早的三品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不着眼于药物外形特征,而注重药物的功能效用,尽管比较粗糙,但为后世以药物功效分类奠定了基础。至南北朝时,陶弘景鉴于旧本草“三品混糅,冷热皆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辩”,遂对原三品分类进行了调整,并结合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等药物的自然属性予以再分类〈神农本草经集注〉。这样,不但基本达到了“分别科条,区轸物类”的目的,而且开本草以自然属性分类之先河。唐宋年间刊行的诸家本草,除了于药物的分品上下、去取之间稍有出入外,一般都都沿用了这种三品和自然属性相结合的药物分类法。 15 世纪末,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这部药物学巨著的成就,首先华丽在药物分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上的。它把药物分为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三大分支,计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虫、鳞、介、禽、兽、人及服务器16 部。每部又分若干小类,总计60 类。部类次序从无机到有机,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体现了生物的进货过程。至此,简略的自然属性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系统来对中药进行归类。有学者认为,李时珍的这种分类方法,曾对18 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货论产生过的重大影响,比瑞典博物学家林柰以植物花蕊 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整整早两个世纪。〈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形式虽然在宋元后逐渐被淘汰,但它以药物性用为分类依据的思想却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并逐步形成以药物性能效用为主的分类方法。北齐徐之才按药物作用的不同,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称为“十剂”,对后世启发很大。宋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又将药物性能与主治病症结合起来分类,计有“疗风通用 ”、“消渴”、“黄疸”等120 余类,实为《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之嚆矢。其分目较细,颇便于临症选药。明清之际,《医学之门》将药物分为治热、治燥、治湿、治寒、治疮、食治七门,《要药分剂》以“十剂”类分等,都各有所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黄宫乡的《本草求真》,它集药物性能和应用分类之大成,概括为补剂,泻剂等7大目 30 类,与近代药物学的分类法日趋接近。现代中药教材完全以药物功效为分类原则,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本草分类史上,还可以举出其它一些分类方法,但就其要者而言,不外乎根据药物属性或药物功效进行分类。前者便于生药学研究,后者便于临床应用,故至今仍被普遍采用。

现代临床将中药分成哪几类?

文章内容: 中药不同的分类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现代中药著作大多按中药的主要功能分类,这种分类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中医辩证施治原则密切相关,能反映药物作用特点,便于临床应用。根据药物主要功能,一般将中药分成以下几类。

解表药 凡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发法药,如麻黄、桂枝、荆介、防风等。解表药大多味辛气轻,药性升浮,善于发散透达,可使患者发汗或微发汗,以祛除外邪,解除表证。解表药虽具有味辛散邪的共性,但其性质却有性温与性凉的差别。辛温类药能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表证;辛凉类药能发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解表药主要适用于外感,但对于麻疹、水肿、疮疡、风温痛等初期见有表证者,也可辩证选用。清热药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统称清热药,如石膏、黄连、丹皮、板蓝根、清蒿等。

清热药主要适用于温病高热、疫毒、热淋、热痢、热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疮疡疔肿以及阴虚潮热等里热病症。清热药具有清热的共性,但于共性之中又各有专长。根据其功能物性,大致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虚热等五类。

泻下药 凡能润滑肠道,促使排便或引起腹泻的药物,称为泻下药,如大黄、火麻仁、甘遂等。泻下药能通利大便,排除积滞、积液及其它有害物质,适用于食积停滞、热积或寒积便秘、水饮停蓄及津虚肠燥等症。根据泻下药的特性不同,一般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祛风湿药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及筋骨间风湿,以蠲痹止痛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如威灵仙、秦艽等。祛风湿药大都有祛风湿止痛和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急等症。芳香化湿药 凡有芳香辟秽、醒脾和胃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如藿香、苍术等。芳香化湿药功能行气化湿,健脾助运,主要适用于湿阻中焦症。症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小便、祛除水湿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亦称利尿药,如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药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病、腹泻、痰饮等水湿为患诸证。

温里药 凡能温里散寒,振奋阳气的药物,称为温里药,亦称温中祛寒药,如附子、肉桂、干姜等。温里药适用于寒邪内侵,阳气受抑,或阳气衰弱,阴寒内生之里寒证。

理气药 凡具有行气散郁,顺气降逆,舒畅气机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如陈皮、枳壳等.理气药适用于气机不畅所致的气滞、气逆等症。

活血祛瘀药 凡具有流通血脉,祛除瘀血,改善循环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如丹参、红花等。活血祛瘀药适用于瘀血阻滞引起的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疮疡肿痛、跌仆伤痛,以及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等病症。

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如仙鹤草、茜草。止血药适用于各部分出血病症,如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等。根据止血药的不同特性,一般可分为凉血止血、祛瘀止血、收敛止务和温经止血四类。

消导药 凡能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药物,称为消导药,如山楂、六曲、鸡内金等。消导药适用于消化不良、饮食积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等证。

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统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如半夏、杏仁、,贝母等。痰涎与咳嗽、气喘有密切关系,一般咳喘每多夹痰,而 痰多亦每致咳喘。这类药中有的药物以化痰为主要功效,或虽化痰而并不用于咳嗽气喘;有的则以止咳平喘为主要功效,或虽止咳平喘却无化痰作用,所以本类药一般又分为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两组。化痰药适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积聚、瘿瘤、阴疽、风痰眩晕、抽搐、痰温带 阻、痰气互结等病症;止咳平喘药适用于咳嗽气喘之证。

安神药 凡以镇静安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安神药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前者多属矿物或化石类药物,如朱砂、磁石、琥珀等;后者多属植物类药,如酸枣仁、柏子仁等。重镇安神药常配伍适当药物主治心火炽盛、肝阳上亢或痰热内壅所致的心烦失眠实证,养心安神药常配伍适当药物主治心气不足、心血亏虚或肝阳不足所致的失眠多梦虚证。

平肝息风药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平肝息风药,如石决明、羚羊角、天麻等。平肝息风药适用于肝阳上亢头晕头痛,以及肝风内动,抽搐痉阙等症。开窍药 凡以通关开窍,醒神回苏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如麝香、冰片、石菖蒲等。开窍药大多气味芬香,善于走窜,适用于热病邪陷心包或痰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迷,以及中风,癫痫等病出现的突然昏厥。补益药 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增强搞病能力,治疗各种虚弱症候的药物,称为补益药,也称补养药或补虚药。根据补益药的性能和适应范围不同,大致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四类。补气药如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等,主要适用于脾气虚弱(如精神疲惫,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全身浮肿)和肺气虚弱(如少气懒言,动作喘乏,易出虚汗)等病症。补血药如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主要适用于血虚不足(如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经少经闭等)。补阴药如龟板,鳖甲,麦冬,沙参等,主要是适用于肾阴虚(如手足心热、潮热盗汗、颧红、耳鸣、遗精);肝阴虚;肺阴虚;胃阴虚等症。补阳药如鹿茸,巴戟天,威仙灵,仙茅,菟丝子等。主要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胃寒肢冷,阳萎,尿频等。
中药是什么? 梦见别人流产

收涩药 凡以收剑固涩为主要功能的药物,称为收涩药,亦称固涩药,如五倍子,芡石米,诃子,五味子等。收涩药药味多酸涩,有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止泄等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元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尿频遗尿、白带不止、出血日久、久咳虚喘等症。

涌吐药 凡能引起呕吐,促使痰涎宿食或其它有害物质从口中吐出的药物,称为涌吐药,亦称催吐药,如瓜蒂、藜芦、常山等。涌吐药适用于痰阻咽喉,食滞胃脘或误食毒物等症。驱虫药 凡能驱除或杀死人体寄生虫的药物,称为驱虫药,如使君子,苦楝皮等。驱虫药功能驱虫,止痛,消积,适用于驱除蛔虫,绦虫,蛲虫,钩虫等消化道寄生虫病。

外用药 凡是以外用为主,通过与体表局部直接接触而起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外用药,如硫黄、硼砂、斑蝥等。外用药分别具有消肿止痛、提脓拔毒、去腐蚀肉以及发泡、生肌、剑疮、杀虫、止痒、止血等作用。适用于疔疮、丹毒、疥癣、外伤、蛇伤、烫伤以及眼、耳、鼻、咽喉、口腔等科的某些疾患。不少外用药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应慎重,尤其像水银、轻粉、砒石、斑蝥等剧毒药物,在剂量上必须严格掌握。

古今中药典籍主要有哪几本?

文章内容: 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专题目录第八种记载,我国现存中药专书就有 700 多种。这些专书中有内容全面而丰富的所谓综合性本草,也有专门性本草,如食物本草,讲讲炮制的本草、研究单味药的本草和专收某一地区药物的地方本草等等。历代本草不仅各有特点,而且内容丰富,它反映了我国医药学家和有关药物生产方面的知识。这些直到现在还被广泛流传和应用着宝贵理论和经验,对继承发扬祖国医药遗产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下面对古今最有影响的几本中药典籍作一简要的介绍。《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本草专著,一般认为成书于东汉,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其价值和贡献:一是确立了序录(相当于现代的总论)和具体药物各自分立的编排方式。序录奠定了中药理论基础,内容涉及到药物分类原则、七情配伍、四气五味、采收、鉴别、用药和用药法等。二是以养命、养性、治病的侧重,将书中 365 种药物归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样分类虽然粗糙,但开始了本划按效用分类的先河。三是确立了各药叙述体例和内容范围。每一药物之下,依次有药名、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别名、生长环境等内容。其中以记载功效主治为主,是早期临床药学经验的总结。所载 365种药物,有200 多种至今仍常用,其药效经受了两千多年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如常山截疟,麻黄止喘,黄连治痢等等。由于以上三方面的突出贡献,《本经》被后世奉为药学经典。《本经》原书早佚,其内容通过宋代《证类本草》等书保存下来。历代约有十余种辑本,以清代孙星衍辑本较为流传。今人辑注本有马继兴等的《神农本草经辑注》。《本草经集注》南北朝陶弘景编著。成书约在公元500 年左右。它以《本经》为基础,补入魏晋名医的药学论说,加上陶弘景自己的注解而成。本书的突出贡献有三:一是充实发展了《本经》药学理论及原则(主要体现在陶氏对《本经》序录的阐发);二是开展了系统的药物基原考察(主要体现在陶氏在各药下对药物品种和产地的讨论);三是开创了药物按自然属性的分类法(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六类)及“以病类药”的创设“诸病通用药”为其首创。原书已佚,其内容可从《证类本草》中考察。现主要有两种辑本:一为日本森立之等人的辑本,一为国内尚志钧辑本。《新修本草》本书是唐代政府组织苏敬等人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重新编修而成的一部药学著作。它虽然没有完全符合现代药典的要求,但学术界大都仍将它视为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纽伦堡药典早900 年。)该书注重药物基原考证,记载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得到中外医者重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唐慎微编著。本书简称《证类本草》,是甸现存内容完整的本草书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其价格在于保存了北宋以前的本草精华(包括图案),基本反映古本草原貌,所以成为今天考试古代药物品种、辑佚古医方和本草专著及考察古代本草发展沿革的重要文献来源。现传世影印本在版刻的排列上有白色大字、黑色大字、白色小字、黑色小字等特征,这些不同的标记,表示出处来源和某些特殊意义,形成较为复杂的体例结构,这是查阅和利用本书所必须注意的。今人马继兴《中医文献学》中有专篇,具体解说本书体例和查阅方法,可参考。《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编著。本书是享誉中外的药物学巨著。它对明以前本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合理编排和精心考订,具有资料广博、体例周密、考据精详的特点,较之《证类本草》,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总论按专题编列资料,系统展示我国传统药学的理论体系。为便于临证选药,又设“百病主治药”专篇。各论分 16部,60类,收药1892种,载图1109幅,附方11000 余首。各药下内容分列八项予以记述,即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解说该药产地、品种、形态、鉴别及采收等情况)、修治(介绍收贮及炮制方法等)、气味(即药之性味,兼及有毒无毒等)、主治(包括功效和主治的疾病)、发明(汇集诸家心得,结合作者自己体验,阐明药性和用药经验)、正误(对疑误之处,结合诸家之说,予以辩证)、附方(选择简易效方印证药效,方便临床使用)。本书通行本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明刻江西本的校点排印本。《本草纲目拾遗》 清朝赵学敏编著。本书命名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拾《纲目》未载药物之遗,一是补〈纲目〉未载药物之遗,一是补〈纲目〉记述未详备之遗,因此它实际上是〈本草纲目〉的续编。本书引用 600 多种文献,均注明出处,保存了不少已佚失本草方书中的内容;采录了许多民间宝贵的辩药用药经验(均注出人名);对不见于历代本草菱中的草药及便方进行了一次大收集,为后世药学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清朝吴其睿编者。《图考》在对植物名实的考证方面有突出成就,全书绘图精良(绝大多数为写生图),资料丰富,不但是考证药用植物的必备之书,而且还成为我国古代本草和近代植物学的桥梁。《长编》是吴氏编《图考》的资料库,都为历代植物学、本草学文献摘录或转录文字,保存了古文献原貌而未擅自改动,能从中看到很多古本草佚文。《长编》还转录了多种经、史、子、集以及地方志中的资料,来对药物品种进行考证,颇有参考价值。《全国中草药汇编》 该书由《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于1973 年编定完稿,后分上下两册出版。共收中草药2202 种,每药下分别名、来源、形态特征、颁、栽培(或饲养)、采集、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项内容。书中绘有精细的墨线图。与此配套,又出版了《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一册,有图1152 幅,颇为精美。《中药大辞典》 江苏新医学院编写,成书于1975 年,后分上、下两册及附编一册出版。该辞典共收载药物5767 种,附原植物或原药材图约5000 幅,并尽可能多地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整理,门类齐全,资料丰富,是现代权威的大型中药工具书。附编有 7种索引,检索方便。《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 本书是《中医大辞典》8 个分册之一,于1982年出版。该分册共收中药词目6995 条。其中正词目2149条,副词目4846 条。释文精练概括,提要钩玄是其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主编。《药典》1953 年初版,未专载中药。自1963 年版起,《药典》分一部、二部。一部为传统药物(中药材与中成药),二部为西药。 1963年版载中药材446种,中成药197种,此后的1977年版、1985 年版、1990年版、1995 年版《药典》均沿袭此例,不断修订补充,为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保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 本书1991 年出版。全书设置中药学总论(概述)及各类中药条目1155 条,其中包括传统常用中药、应用较多的地区性药物和民间药物。药物条目的编写内容由药物来源、临床应用、实验研究三部分构成。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汉英和英汉中药化学成分词汇、中药原植物动物拉丁学名索引和中药名总索引。除上述介绍的中药典籍外,目前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主持下,全国中医药专家正在通力合作编排一部划时代的中药巨著《中华本草》。该书拟收载植物、动物、矿物各类传统中药、民间药及藏、蒙、维、傣等民族药物8000余种,绘制插图约10000 幅,篇幅预计2000万字,将于1999 年出齐。不难预料,这一巨著的编撰成功,必将会在中药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为什么说“四气五味”是说明中药作用的主要依据?

文章内容: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呢?这主要是因为中药本身具有种种特性。其中“四气五味”(简称“性味”)特性是说明中药作用的主要依据。所谓“四气”,是指药效所反映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故又称“四性”。中医运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则病证有寒热之分;用来归纳药性,则药性亦有寒热之分。为了表示寒或热在程度上的差别,就在寒热两性的基础上又细分为寒、凉、温、热等四个等级。药性的寒、凉、温、热,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鼻流清涕,浑身酸痛,脉浮紧,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羌活、生姜之类的药煎服后,寒散表解,说明羌活、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同样,如果火眼暴赤,口干喜冷,甚至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这是热的症状,此时用黄连、大黄之类的药来治疗,可使症情迅速缓解,说明黄连、大黄的药性是寒凉的。随着类似经验的积累,医家逐渐了解到,凡是寒性凉性的药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热性病症;温性热性的药物,大都具有温中、祛寒、助阳的作用,适用于寒性病症。中医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势药,疗热以寒药”等治疗原则的确立,正是根据药物四气作用总结概括出来的。如果不辩药性的寒热温凉,热症误用热药,寒证反用寒药,则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势必促使病情恶化,产生不良后果。四性之外,还有一些寒、凉、温、热不很显著的药物,习惯称之为平性药物。但平性药物不可能绝对的“平 ”,细究其药性,仍有偏凉偏温之异,故一般仍称为“四气”。再说“五味”,是指辛、酸、甘、苦、咸五种药味。五味的“味”并不完全由口尝分辨而得,有不少药物的“味”是根据临床治疗效果确定的。归纳历代医家经验,五味分别有如下作用。辛味具有发散或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外感表症或气滞血瘀病症。如具辛味的荆芥、紫苏等能发汗解表,而行气的香附、木香、活血的川芎、红花也都带有辛味。甘味具有滋补、缓急、润燥、调和药性等作用,多用于虚症、挛急性疼痛等。如甘味的黄芪、党参能被气,熟地能大补阴血,甘草能缓急止痛,蜂蜜能润肠通便等。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虚汗、虚喘、久痢、遗精、遗尿、带下等症。如酸味的五味子、乌梅能敛肺平喘、收敛止汗、涩肠止泻,金樱子能涩精止遗等。苦味具有降泄、泻下、燥湿的作用,多用于邪浊止逆和湿浊内阴之症。如苦温的厚朴能燥寒湿,苦寒的黄连能燥湿清热。又如能通泄泻下的大黄,能降泄肺气以平喘的杏仁,也都带有苦味。咸味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多用于痰核、瘰疬及便秘等症。如咸味的昆布、海藻能软坚散结,玄明粉能软坚泻下。除“五味”之外,还有“淡”、“涩”两味。但因前人一般认为“淡附于甘”,“涩与酸同”,故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实际上涩与酸的功用基本相同,而淡与甘的作用却有区别。淡味的作用主要是利尿渗湿,如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的茯苓、猪苓等都是淡味的。由于性有性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所以考察一味药的功效,必须将它性和味综合起来看待。例如黄连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所以可推知黄连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燥湿;荆芥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推知荆芥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通常,性味相同的药物,它们的功效相近似;性味不同的,功效则差异较在。至于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则其功效往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总之,在辨识药性时,必须对药物的性和味作通盘考察。一般而言,应用药物都是既取其性,又用其味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根据病症需要和药物专长,又功擅祛除风湿,发散风寒,当它配伍清热化湿药治疗湿热痹症时,则仅取其味(苦能燥湿),而未用其性(性温与势痹不合)。 正因为性味与药物功效密切相关,所以中医每以“四气五味”作为解说药物作用的主要依据。几千年业,性味学说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并成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叫药引?它在方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内容: 〈周小农医案〉在“不寐门”中有这样一则医案“祝群兰舫,戊戌夏,为钱业谣传大有出入,以是心怀闷郁,数夜不寐,惫甚。时适侍诊,按脉弦急左甚,苔薄白。询知确因气而阳升不潜,头觉胀痛。疏方:辰麦冬、云茯神、百合心、大生地、珍珠母、天麻等,而以金器一件、莲子青心三十、先煎为引。服后熟寐十时许,形神大卓,颇蒙称验。”这里的“金器”和“莲子青心甘情愿” 就是所谓的“药引”,或称之为“引经药”。它能起“向导”作用,引导上述各药直达“心经”,充分发挥全方养心安神和重镇安神的作用。如果说归经是指药物对于人体脏腑经络具有特殊选择作用的性能,那么药引的作用就是使整个方剂效用更加集中于某一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药引名目繁多,比较常用的有:太阳经病,用羌活为引;阳明经病,用白芷升麻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阳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用细辛为引;厥阴经病,用吴茱萸为引。又如上部病症用桔梗为引,下部病症用牛膝为引等等。此为常法,但并非绝对,临症取用,还当各随所宜。

什么叫饮片?药材加工成饮片有何好处?

文章内容: 凡去中药店配过药的人都知道,药工拿出来的药并不是整株或大块的药材,而是各种各样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药材“片子”,这就叫饮片。根据长期的习惯叫法,馀片不仅是形状如片的药材名称,而凡是供中医调配处方的中药都称之为饮片。药材切制成饮片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原药材一般体积较大,有的质量较重,切制成饮片后,便于秤量和调配。二是原药材一般混有泥土等杂质,含水量亦较高,经过加工,就比原来清洁得多,并便于干燥、贮藏和保管。三是药材加工成饮片,增加了药物与溶剂的接触面,使有效成分容易煎出。同时饮片不像粉末那样细,既可避免在煎煮过程中糊化粘锅;又容易过滤,以获得澄清的药液。四是药物炮制常需加入各种辅料,切制成片,能使辅料有效地渗入药材内部,从而提高炮制效果。五是便于制剂。饮片较薄,在制备药酒等液体剂型时,有效成分易于浸出;在制备固体剂型时,容易粉碎。由于饮片基本保存了原药材的内部组织结构,故不会造成药材识别困难。切制中药饮片,首先要清洁药材,然后通过漂、浸、淋等方法使其潮润、软化,切成饮片,再及时干燥。有的饮片可以直接使用,有的则需进一步加工炮制后使用。

什么叫“道地药材”?

文章内容: 如果你看过中医并留意他们开的处方,那么你会发现,老中医在不少中药名称前往往冠以产地之名,如川黄连、广陈皮、辽细辛等,这里“川”“广”“辽”就是产地四川、广东、辽宁的简称。中医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药材的产地呢?原来中医的疗效与产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指出,药材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之别。此后在《名医别录》中,不但在大量药物之下注明了产地,而且有的还注明何地何种土壤生长者佳。如谓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等。这种以特定地区所产为佳品,无疑具备了道地药材的主要特征。随着对道地药材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唐本草》明确指出:“动植形生,因方舛性……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在 1300 多年前,已经有人认识到特定的生态环境会对同一药物产生种内变异的影响,是很了不起的。从现代观点来看,中药作用的强弱,决定于它内含有效成分的多少,而有效成分含量高低又与天然药材分布的生态环境如土壤、水质、气候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产区或集散地的、货真质优、疗效显著的中药材,它为中药待业辨识真伪、控制质量树立了样板。据初步统计,历史上的道地药材为 200 种左右,闻名遐尔的有四川的黄连、川芎、川乌、附子、川续断、川厚朴、川牛膝、川楝子、川贝母、杜仲,河南的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禹豆蔻,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三七、茯苓、山东的阿胶、北沙参,宁夏的枸杞子,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山西的党参等等。随着医疗事业发展和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名地野生的道地药材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我国栽培和养殖技术日益发展,许多药材已大大突破了过去的产区范围,而且疗效不亚于道地药材。重视道地药材固然是对的,但由于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药材的“道地”也并非一成不变。如细辛,古代原以华细辛(今陕西华阴)为道地,以后却逐渐以辽细辛为上品了。因此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可以不必过分拘泥药物的原产地。总之,药效是检验药材是否道地的唯一标准,以此而论,才算把握了道地药材的真正涵义。

为什么说“采药不知时节,虽有药名终无药实”?

文章内容: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中药采制。《神农本草经》说过,药物“采造时月……并各有法”。唐代名医孙思邈进一步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近代药物深化也证实,中药采收季节不同,其所含成分会有很大差异。有人报道,益母草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含量在花蕾期为 0.93%,盛花期为1.26%,果熟期为0.39% 。又如爵床在花前期采收对间日疳疗效可达70—80% ,开花后一段时间采收者则几乎无效。从而说明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与药材质量有特殊要求外,一般植物类药物可按以下原则采收。全草、茎枝及叶类药物 大多在夏秋季节植株充分长成,茎叶茂盛或开花时期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下部分,如薄荷、益母草、仙鹤草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垂盆草、车前草、紫花地丁等。根和根茎类药物 一般在深秋或早春季节采收为宜。此时植物地下部分已经枯萎或尚未抽苗,植物的养分多贮藏在根或根茎部,有效成分含量亦较高。如丹参、苍术、大黄等。有人报道,丹参在四季度采收者,其丹参酮的含量比其它季节采收者高2—3 倍。但少数根类药材如半夏、延胡索、太子参等则以夏季采挖为宜,多数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需生长一年或两年以上才采收供药用,而人参则需要 6—9 年才能采收。采收根类药材还要注意挖大留小,以利来年采集。花类药物 一般多在花初开或正开时采集,如月季花、菊花、旋复花等。由于同株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花类药物若采收过早,花朵尚未长成,气味不足;采收过迟,花残辩落,气味散失,均影响药材质量。有的花类药物要求在含苞待放时摘取,如金银花、辛荑花、厚朴花等。花粉类药物则需盛开时采收,如松花粉、蒲黄等。至于红花宜于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收,色泽鲜艳,微有香气,质量最好。采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便采后迅速晾晒干燥,防止霉烂。果实和种子类药物 通常在成熟时采摘,如冬瓜子、瓜蒌、五味子等。有些种子容易散失,则在果实开始成熟而尚未裂开时采集,如牵牛子、茴香、青箱子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用,如枳实、乌梅、覆盆子等。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树皮和根皮类药物 树皮类药材多在春夏之间采剥,此时正值植物生长旺盛期,浆液较多,容易剥离,如厚朴、杜仲等。剥树皮时应注意不能将树干整个一圈剥下,以免影响树干输导系统,造成树木死亡。根皮药材多在秋后采集为宜,如桑白皮、牡丹皮等。此外,动物类药材的取用,主要根据其生活习惯和活动规律而定。一般潜藏在地下的小动物,如蚯蚓、蟋蟀等,宜在夏秋季捕捉;全蝎宜在春夏秋三季捕捉;而鹿茸一般在春夏之季锯取,过晚则角化。至于矿物类药材,则大多可随时采集。

如何理解中药的“有毒”与“无毒”?

文章内容: “毒”和“毒药”的概念,在一般情况下是很明确而无须赘述的,但在中药学里,除了通常所指的意义之外,还有某些特定内涵。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把治病的药统称之为‘毒药’。如〈周礼•天官冢宰〉所谓“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以及〈素问•汤液醪醴论〉之“齐毒药攻其中”等即是。这种将“毒药 ”作为药物代称的用法,直到明清时期还有医家沿用。中医认为,人之患病,病在阴阳之偏胜偏衰;俗治其病,则须藉药物之偏以纠其阴阳之编,使之归于平和。古人把药物治病的偏胜之性,概称之为“毒”。根据药物偏性的大小,又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别。〈神农本草经〉还将药物的偏性作为分类依据,把药性平称而能轻身延年的药物列为上品,把偏性小能治病补虚的药物视为有小毒者而列为中品,把偏性大专主祛邪攻病的药物称为有毒者而列为下品。显而易见,上述之“毒”即药物偏性,与通常所说“毒”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古医藉中,“毒”的含义也有确指药物毒性的。〈神家本经名例〉所谓“若有毒易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中的“毒”字,指的就是药物的毒性。至〈本草纲目〉,李明珍有意识地将 47味毒草别立一类,说明当时对药物毒性的认识已趋深化。由此可知,古医籍中的“毒”的含义不尽相同,而且常常交互混淆,所以对于“毒”或“毒药”的不同概念,必须注意辩析。由于古人认识的局限和实践体验的差异,常造成对药物毒性记载的不一致。同一药物,彼谓有毒,此谓无毒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除了所本不同外,与药名混乱、药材基原复杂,以及人们对药物有毒无毒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关。必须引起重视的是,历来皆认为无毒的药物,也有可能引起中毒,甚至致命。对于文献记载无毒的药物固然不可掉以轻心,但对有毒药物却也不必因而废弃。实践证明,毒药有弊也有利,只要运用得当,讲究炮制配伍,严格控制用量,亦能化害为利,甚至在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方面独显其功。

“药”与“方”有什么区别?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什么?

文章内容: 关于“药”和“方”的区别,古人和今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说“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必,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功或用以兼治或相辅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即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大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这就是说,只有根据中医理论和法则组成方剂,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特性达到扬长抑短、增强药效的目的。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进一步对 “药”和“方”的区别作了归纳。他说:“方之与药,是难以区分而必须区分的。或谓单味药,复之即为方,但是独味而成方者正复不少。我则以为泛知药味之一般功用者,无论其缀拾多少,只能谓之药;虽药仅一味,而是在治则指导师下施治于某症者,皆得称之为方。”显而易见,没有组方原则的多种药物凑合,不能称方;而单味药一且赋予“方”的名称。它就必定受某种治则统双,并有具体的主治范围和特定的制法、用量及服用方法。所以组成一个方剂,不是把药物进行简单堆砌,也不是单纯将药效相加,而是根据病情需要,在辩证立法基础上,配伍适当药物,规定合适剂量,按照一定组织原则组合而成。方剂的组成原则可概括为“君、臣、佐、使”四个字。君药,又称主药,是一方中举足轻重的药物,也是针对主症和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药味较多的方剂君药可以是一味或不止一味;药味少的小方,君药常常只有一味。臣药,又称辅药,是协助君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臣之药相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臣药的多少一般也视方剂大小而定。佐药,在方剂中起两方面作用;一是“正佐”,即助君、臣之药一臂之力,以治疗兼症及次要症状,此时佐药的性味一般与君臣之药相近;二是“反佐”,即监制或缓和君臣之药的毒副反应,减少其峻烈性可能造成的弊端,此时佐药的性味功效,往往与君臣之药相反。使药,包含引经药及调和诸药的药物。引经药在方中能起“向导”作用,使整个方剂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脉;调和药能使方中诸药药性协调,并行不悖。需要说明的是,一首方剂的君药是必不可少的,而臣、佐、使药则不一定齐备。因为有些药味少的方剂,其君药或臣药本身就兼有佐使药的作用。至于药味较多方剂中君、臣、使药的比例,除了在一般情况下是主药少而佐药多之外,没有死板的规定,这要根据辩证立法的具体需要而灵活掌握。

煎药用“文火”还是“武火”?

文章内容: 煎中药掌握好火候十分重要。《本草纲目》告诫医家、病家:“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里说的火候,即指火力的大小和火热的急慢,古时习用“文火”和“武火”来表述。“文火”即小火,又称慢火、温火;“武火”指大火,亦称紧火、炽火。火候控制,主要根据药物不同性质和质地来定,诚如《沈括良方•自序》所说:“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炽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煎一般药可遵循“先开后文”的原则,即未沸前用开火,已沸后改用文火,这样即可避免药汁溢出,又可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药物成分的煎出。但对于解表发散药,如薄荷、连翘、银花等,以及其它芳香性药物,其有效成分大都在挥发油中,故不宜久煎。这类药宜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煎即可,以避免久煎使辛香之气挥发,药性散失。反之,滋补调理药如党参、黄芪、黄精等,质地多精密,所含成成分大多为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煎煮不到一定时间,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析出。故煎这类药火候要小一点,宜用文火保持微沸较长时间,即使成分煎出完全,又可避免温度过高破坏药性。头煎在沸后通常还要煎上 45分钟左右;二煎时间可适当减少,沸后再煎30分钟左右。中药含有多种生理活性万分,故煎煮不是简单的溶解和释放,而是各药味间产生多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加上煎煮还与许多人为因素有关,所以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大声疾呼:“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掌握好煎药的火候,就是保证“药之效不效”的重要一环,对此,煎药者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中药有效成分是什么?

文章内容: 中医药理论认为,中药之所以以治病,主要是与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及归经等特性有关。但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凡药均由化学成分所组成,药物装饰品效的产生主要决定于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中药所含的化学成佞十分复杂,小则数种,多者可达数十种,很多药物的成分至今还未完全明了。中药含有的众多成分并非都是有效成分,药物中只有起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可视为有效成分,或叫做活性成分,反之则为无效成分。一般来说,生物碱、挥发油,以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较明显的医疗作用。如麻黄碱平喘,桔梗化痰,地榆所含鞣质能收敛止血,荆介挥发油能发汗解表,多种药物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于人体有益等等,已成为医界共识。而油脂、蛋白质、糖类、有机酸、色素等成佞,目前作药用的较少。但实际上,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之间,没有明显的绝对界限。如油脂类一般是没有药理活性,但雅胆子油却可治疗赘疣和癌症。多数蛋白质无医疗作用,但个别则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如天花粉蛋白可引产,半夏蛋白可抗早孕等等。糖类中的单糖与低聚糖一般没有显著的医凼作用,但近年来发现一些含多糖的中药,如人参、灵芝、猪苓等,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放射等重要药理活性。多数有机酸无明显药理作用,但齐墩果酸的强心保肝作用,已得到临床和实验的证实。植物中的色素过去一般也被视为无效和万分 ,但现在发现,某些叶绿素的可溶性盐类,可一定抗菌消炎或促进肉芽生长作用。由此可见,确认中药某些化学成分是否为有效成分,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可以深信,随着临床应用和药理实验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中药的新型有效成分被发掘出来。

如何鉴别人参、天麻、麝香、阿胶的真伪?

文章内容: 我国传统药物中某些名贵药材,因为特品稀少或价格昂贵,故时有不法分子 以假充真,欺骗消费者,从中牟取暴利。为了帮助消费者识别人参、天麻、麝香、阿胶等药的真伪,下面介绍一些经验鉴别方法。人参 商品人参,主根一般呈长圆柱形,顶端有芦头,上有芦碗数个。主根下多有支根 2—3 条,支根下部尚有须状根,其上可见到突起,习称珍珠点。去须根后,长 5—15 厘米。人参断面平坦,白色,有诳射状裂隙。白参类我以灰黄或灰棕,红参类色棕红。主根及支根上有纵向皱纹,近根头部有细横纹。高丽参常被加工成四棱形。人参气香,味微苦而回甜。目前较常见的伪品有豆科野生豇豆、马齿苋科士人参、菊科山莴苣、桔梗科桔梗、商陆科商际等。凡开头如参、无芦头或芦头较长,断面中央无髓或可见数层同心环,闻之没有人参特殊香气,口尝有后遗症气、或有粘滑、麻辣感者,均系伪品。天麻 天麻为兰根植物天麻的块茎,通常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略弯曲,长 4--12厘米,宽2--6厘米,厚1--3 厘米。一端稍粗,有红棕色干枯牙苞,习称“鹦哥嘴”,有的为开花后残留的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习称“肚脐眼”。外皮剥落后部分残存,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数圈点状的退化须根痕组成的横纹、麻点皱纹和轮节。质坚实,半透明,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状,有光泽,嚼之发脆有粘性。目前较常见的“假天麻”有大丽菊的干燥块茎、柴茉莉的干燥奶,及马铃薯、红薯的加工品。伪品一般不透明,无麻点皱纹和轮了,也无“鹦哥嘴”和“肚脐眼”特征,断面纤维明显,质较轻,或易折断。麝香 为鹿科动物麝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捕到成年雄麝,将腺囊连皮割下,检净皮毛杂质,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或“整麝香”。割开腺囊,将其中麝香掏出者,习称“麝香仁”或“散麝香” 。麝香鲜时呈稠厚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粉末状或颗料状。呈颗粒状和块状的习称“当门子”。麝香有强烈而特异的香气,味微苦而略辣。鉴别麝香真伪的经验方法是:一是鼻嗅。真品有极浓郁的袭人香气,经久不散,无前浓后淡后或久嗅不香的感觉。伪品或掺杂品,则气香不袭人,嗅之稍久,得气即散失,甚至夹有血腥等气味。二是舌尝。真品味微苦而辣,有窜舌感,俗称“钻舌” ,并有清凉味速研究室舌根,香气如线沁人心脾,伪品则无比感觉。三是手拭。麝香用手压时有扩张性,将其放掌中以指搓揉能细腻成条而不粘手,不染手,不结块。四是热水泡。颗料真品依然坚结,粉末真品略溶于水,水显微黄,澄清而不浑浊;伪品则完全化开;掺杂品则水浑温度中有纤维渣滓等质出现。五是轩锡低上烧。真品烧时,初则迸烈,随即溶化、沸腾、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毛、肉焦臭气,灰烬白色而有芳香气味。若烧之不香而有异常之恶臭,或见黑色残渣者为伪品。阿胶 本品系用驴皮熬制而成。因古代驴皮胶是用山东东阿县的阿井水煎熬的,故习称阿胶。阿胶一般制成长方形块状,长形平正,色泽均匀,对光照视呈半透明状,且干燥坚实,不弯曲,夏日亦不湿软。并无异常臭味;将胶块置于手中,用手往桌面拍的,胶块即断成碎块,断面光滑似玻璃,无异物者为真。若拍打不碎,不透明,天热变软,断面不光滑,用火烧会发出臭味者系伪品,不堪入药。

人参、鹿茸、燕窝、啥士蟆油、冬虫夏草等贵重补药的主要功用是什么?如何服用?

文章内容: 人参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人工栽培者称“园参”,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生晒参、红参、白参等。野册参补气之力最强,园参稍逊,其中生晒参适用于气阴不足者,红参适用于气阳虚亏者,白参功同生晒参而补力较小。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湿,朝鲜红参性温;西洋参性凉。人参功能大补元气,补肺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适用于虚脱心衰、肺虚喘咳、脾虚食少、倦怠乏力,神经衰弱,津伤口渴等症。发间常用补益强壮剂,但用之不当或长期服用,也可产生不良反应,请参见本书“为什么说‘人参既有起死回生之功,亦有偾事误人之虞 ’”一题。人参有以下几处服法。水煎法 将生晒参片6克置于砂锅内,加水250 毫升,盖紧,浸泡半小时后用文火煮30 分钟,到头汁服;再加水煎二汁,连参片一起吃下。隔水炖法 将参片(剂量同上)放瓷碗中,加开水100 毫升,上覆小碗为美国,浸半小时,再隔水邺,生晒红参炖半小时,野山参炖一小时,取头汁服,再加水复炖,取二汁服,并将参渣一起吃下。泡服法 在保暖杯中,将适量参片如茶叶一样泡服。宜用刚沸的开水,冲入后将盖子盖紧,闷 20 分钟即可饮用。服时每次都将参汤喝尽后再加沸水,这样水温较高,人参成分容易泡出,一直泡到参片淡而无味为止。研末吞服法 将人参研成粉,装在密封的瓶内或胶囊中,每次吞服1--2 克,日二次。含服法 将人参3--4片,放在口中含软,嚼碎咽下。鹿茸 为鹿得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雄体未骨化带有茸毛的幼用。味甘、咸,性温。功能补肾壮阳,益精血,强长期筋骨为峻被元阳要药。适用于肾阳衰弱引起的被疲乏力、畏寒肢冷、遗尿尿频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鹿茸能促进生长发育,兴奋机体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肌肉疲劳,强身健脑,提高抗病能力。此外尚有促进伤口或断骨愈合及抗溃作用。鹿茸因价格昂贵,一般采用研粉吞服,常用量为1克左右。也可浸酒服用:取鹿茸片15克,好白酒500 克,浸两周即可。每日一匙,睡前服。本品药性温热,凡各种炎症、实热症、阴虚火旺患者,及感冒发热、肺结核、高血压病、肝肾功能不正常者忌服。燕窝 分白燕和毛燕两种,为雨燕尾服科动物金丝燕及几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的羽绒混合凝结所筑成巢的干燥品。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羽毛少,色白,多加工成白燕;此巢采去后第二次筑的巢,羽毛多,不易除去,多加工成毛燕,本品味甘,性平。功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又能养胃阴,滋肾水,清虚热。为调理虚损之清补佳品。燕窝一般采用煎服法,常用量 9 克,若是白燕,温水浸软,拔去细毛,用文火炖酥,加冰糖,早晚服用。如为 毛燕,则先剪去浮毛,冲洗后加入纱布袋内,用线扎紧,加入瓦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取汁服用。可连续煎 3--4 次,使袋内毛燕肉质烊溶为汤汁。只剩下燕毛为度。本品也可烘燥去净毛后研粉冲服、吞服或熬粥服。哈士蟆油 又称田鸡油,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或黑龙江林蛙雌性的干燥输卵管。本品呈不规则相互重叠的厚块,遇水可膨胀 10--15 倍,嚼之粘滑,味甘,微咸,性寒。功能润肺养阴,审肾益精,适用于病后或产后身体虚弱,精力不足,神经衰弱及虚劳咳嗽等症。一般单用本品炖服,或与白木耳、燕窝作羹同服。常用量 5 克,用冷水或温水浸泡发透,剥去脂衣膜,滤洗后放入锅内,加少量水,以文火至软烂时,加适量冰糖即可服用。冬虫夏草 简称虫草,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和寄主蝙蝠蛾科虫草蝙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它一端正幼虫的遗骸,另一端正真菌子实体。虫草是我国传统珍贵的滋补强身良药。味甘,性平。功能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喘。具体服用法:取老花鸭一只,去毛及内脏,洗净,将鸭头劈开,纳虫草 6--9 克于中,以线扎好,调料如常,蒸烂后饮汤食鸭肉。此外,也可煎服,取虫草 6--9克,加水200 毫升,浸泡半小时,文火煎半小时,取药汁服,二汁再加水煎,取汁服,并连药渣一起嚼碎吃下。

为什么说“人参既有起死回生之功,亦有偾事误人之虞”?

文章内容: 人参,这一驰名世界的药苑瑰宝,在中外药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无论是它的奇异功效,还是神秘传说,都是其它药物所难以比拟的。我国是特产人参和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发现并利用人参来防治疾病。据考证认为,有关人参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西汉元帝时,史游写的《急就章》中栽有。清代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说:“人参之名,始著于纬书。……则西汉时已贵重之”从我国第一部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对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除邪气,明目,心益智”的记载来看,说明古代医家在公元1—2 世纪的时候,对人参功用已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参,属五加科植物,古代主要产于上党和辽汞。现在我国的野山人参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和河北北部的深山老林之中。由于野山参数量有限,加上长期盲目采挖,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在明代,我国就试验以人工栽培人参,弥补野生资源的不足。〈本草纲目〉人参条下就有“亦可收子。于 10 月下种,如种菜法”的记述,这与今天的人参秋播法十分相近,氨今算来已四百余年的历史。人参的名称,据说是因“形状如人,功参天地”而得。民间又有“神草”、“百草王”之誉。 1753 年,瑞典著名的博物学家林柰对人参进行分类研究,将其定为 Panax,意为灵央妙药。人参功效之“神”,道德在于它能大补元气,挽救垂绝,起死回生。关于这一点,《本草新编》作了很好的概括:“盖人气脱于一时,血失于顷刻,精走于须臾,阳绝于旦 夕,它药缓不济事,必须用人参一二两,或四五两,作一剂煎服以救之,否则阳气散而死矣。” 根据历代医家积累的经验,拯危救急除了可用独参汤即单用本品煎服外,还常与附子相配,用治气脱亡阳之证;与熟地相配,用治血脱亡阳之证;与麦冬,五味子相配,用治气津两竭的虚脱危证。近年来,用人参浓煎剂或注射剂治疗心原性休克,用独参汤抢救心性脑缺氧综合证,用参附汤为主治疗心力衰竭及休克型肺炎,用生脉散注射液治疗脱水、虚脱和各类心愿生休克,都收到较好疗效,充分证实了古人经验的科学价值。人参具有强壮增力作用,这是尽人皆知的。宋代有人做过馓有趣味的对比试验:“使两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这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业已证实了人参有抗疲劳作用是完全一致的。人参除了可救急外,常用于“男妇一切虚证”。如肺虚喘咳、脾虚食少、心虚惊悸、肾虚阳萎,以及虚赢乏力、自汗泄利、津亏口渴、病后久虚不复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人参不但擅长被虚,而且每可通过适当配伍。发挥其扶正被动邪作用。《本经逢原》曾针对当时医界流行的有邪不敢用人参的迂文化迂腐之习指出“不知者谓伤寒元补,邪得补弥炽,断不敢用,殊失《本经》除邪气之旨矣。古今请方,表汗用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解热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攻下用黄龙汤,领人参深入驱邪,即热退神清。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人参,何为今日医家屏绝不用?”张石顽的这种观点是可取的,但关键在于辩证无误、配合合理、剂量掌握恰当。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参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发表了近千篇论文。研究结果表明,人参之所以作用广泛,功效显著。主要是因为它是很好的机体功能调节剂,有所谓适应原样的作用。人参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性和对有善刺激的防卫能力。减轻疲劳,改善脑力,提高工作效率,并通对机体代谢的调节。降低血糖,促进血清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研究还证明,人参能加强心肌收缩,扩张血管,促进性机能,延缓衰老和增强机本的免疫功能。近几年来发现,其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人参作用非主,适应广泛。这是无容轩颖的。但它并非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之药。自古到今,但见其补虚功效,不见其毒副作用的人是不少的,不但病家有,为医者也不乏其人。民间有句含意至深的俗语,叫做“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很值得医家和病家深思。从现代药理实验结果看,人参毒性较低,但如果无病滥补,用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等,也会产生中毒反应。据临床观察,长期服用人参可能产生头痛心悸,激动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国外有人将其定名为“人参滥用综合症”。若过量服用 ,则易出现神经系统高度兴奋的急性中毒病症。有人报告,两名健康青年男女,无病滥补,煎煮红参 30克,得参液800 毫升,连参顿服,服后十分钟,两人皆出现头晕烦躁,视物昏花,语言错乱,神志模糊等病症,级时抢救,方获痊愈。对于人参中毒反应,轻者一般在停药后即可逐渐恢复,重得应立即进行抢救。中医传统经验用萝卜汤,或用莱服子 30克打碎,煎水服,有一定效果。为了预防人参的毒副作用,健康无病者不当滥用,邪盛内实而元气不虚者也当忌服,还应避免长期过量服用。人参的用量宜根据病情和人参的质量而定。一般重本参炖服煎服,每日量 3—9克;研粉吞服,每次1—2克,日服2—3 次,若年老虚弱调补而需服较长时间才,可采取隔天或隔数天服用的方法。急救时,则用量须大,水煎炖服。有些需服人参被虚的病人,服后出现“上火”或“胃呆”等所谓“虚不受补”的症状,此时常须配用适当的药物。易上火者可加天冬、麦冬同煎,胃呆者,可合陈皮、砂仁并施,如此则即可防其弊,又不解人参滋补之性。无国是人参发祥地,古代人民发现人参和长期应用人参的宝贵经验,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对人参的地上部分——茎叶花果,进行了广泛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为人参综合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并展示美好前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3396.html

更多阅读

是戒烟最好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中药戒烟最好的方法

是戒烟最好最快的方法是什么?——简介常吸烟的人突然戒烟就会出现烦躁不安、头昏头痛、失眠忧虑、咳嗽多汗、心率下降、食欲或体重增加等一系列的不适感。所以为了减少吸烟对自己和家人的危害,请尽量少抽烟或者去戒烟。是戒烟最好最

吐槽是什么意思——几种网络语言解释 膜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吐槽是什么意思——几种网络语言解释——简介现在网络生活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一段时间不上网,别人在网上说的话你可能都听不懂了,这些语言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很少用。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语言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下面就几个常用网

嘴里面苦是什么原因 嘴巴为什么苦

嘴里面苦是什么原因——简介有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也没有吃什么苦的东西啊,可是嘴巴里就是有一股苦味,其实啊,这是因为体内有火,下面就一起看一下解决办法吧啊!嘴里面苦是什么原因——方法/步骤嘴里面苦是什么原因 1、去火茶这

孕酮低的原因是什么? 孕酮过低是什么原因

  孕酮低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年轻的妈妈在准备做妈妈的时候,都会有医生告诉她们,她们的孕酮比较低,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编就分享个经验,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1、  如果这位年轻的女士,曾经受过一些伤害的话,就会造成先兆流产、

声明:《中药是什么? 梦见别人流产》为网友我不认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