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 家书 诫子书翻译

卷四〓立志成材篇

郑玄

诫子益恩书

【作者简介】

郑玄(公元127―200),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及向名家学《京氏易》《公羊春秋》《古文尚书》《礼记》《左传》《韩诗》等,从师马融十余年。游学归来,在乡里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千人。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后汉书》有传。

【内容提要】

作者回顾了他奔波流离与著书立说的一生,以自己广征博引、虚心求教、鄙弃利禄、潜心学问的品行来教导儿子要努力实行君子之道,节衣俭食,以扬名当世,做个品学兼优的人。文中还体现了作者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淡泊高远的人生态度,足以垂范青史。

【原文】

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①,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②,获觐乎在位通人③、处逸大儒④,得意者咸从捧手⑤,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⑥,粗览传记⑦,时睹秘书纬术之奥⑧,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⑨,以娱朝夕。遇阉尹擅执⑩,坐党禁锢B11,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B12,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B13,比牒并名B14,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B15,克堪王臣B16,故宜式序B17。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B18,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B19,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B20,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B21。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B22。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B23,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茕茕一夫B24,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B25,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B26,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绂冕之绪B27,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B28,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B29,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饮食B30,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注释】

①厮役:干粗活的奴隶。后用以泛指被人驱使的低贱小吏。此处指郑玄在年轻时所任的征收赋税的乡啬夫。②幽、并、兖、豫:均为古代地域名,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其地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辽宁和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华北一带。③觐(jìn):朝见。④处逸:处上,隐逸。旧以未官于朝而居家的人为处士。⑤捧手:犹拱手。表示敬佩。⑥稽(jī):研习。六艺:指儒家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⑦传记:书传,记载。这里指解释或注释经文的书。⑧秘书:中秘之书,即皇家所藏的各种书籍。纬术:即谶纬之术。用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多有怪诞无稽之谈,与方士所传的谶语,合称谶纬。⑨假:借,租赁。⑩阉(yān)尹:主宫室出入的宦官。B11坐党禁锢:因结朋党被禁锢治罪。B12贤良方正:汉文帝二年下诏推举贤良方正,并以此设科举名目、贤良:有德行的人。方正:公平正直的人。B13公车:汉代官署名。掌管宫殿中司马门的警卫工作。臣民的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B14比牒:连牒。并名:齐名。B15懿(yì)德:美德B16克堪:能够承当。B17式序:指被任用而班列于朝堂之上,成为地位显赫的官僚。B18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和推测之词。B19黄巾:即东汉末年农民黄巾军起义。B20宿素:平素,一向。B21传家:家事任子孙。《礼记?曲礼》:“七十老而传。”B22覃(tán)思:深思。B23展:省视。B24咨(zī):叹息。茕茕(qióng):孤零貌。B25其:表示期望的语气。B26所生:生身父母。B27绂冕:比喻高官显位。绪:世业、功绩。B28论赞:史传每篇后的评论叫论赞。这是郑玄比喻自己自乐于著书立说之事。B29礼堂:讲学习礼之堂。B30菲:微薄。

【译文】

我家过去很贫穷,我又只爱学习,不爱做官,因此不能为父母与弟弟们所容。于是我干脆抛弃了做乡啬夫的贱役,而到周秦两朝的都城长安一带去周游求学,来往于幽、并、兖、豫等地,有幸拜见身居高位而又才能出众的显宦,以及隐居不仕、学识渊博的学者。每当遇到了自己觉得很如意的人,就恭敬地请教,从而学到了不少知识。于是我开始广泛研习六艺并粗略浏览传记。有时也看一些皇家藏书和奥妙的谶纬等书。年纪已过了四十,才回家乡奉养父母。租来田地耕种收获,就这样自食其力地快乐度日。时逢宦官专权,指责我交结朋党而遭到禁锢之祸,达十四年之久。承蒙皇帝赦免了我的罪过,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做了大将军三司府的部下。那些与我连牒齐名而被公车召入朝廷的人,现在大都已做了宰相。他们那些人,有美德有涵养,确实能够承担大臣的重任,因此应当被任用而班列于朝堂之上。我自己揣度,是不宜做官的人。只想着阐发先代圣贤的原本意图,思量着整理补充诸子百家不完备的方面,这也许可以竭尽我的才力吧,所以我未能服从朝命去做官。遭逢黄巾起义的战乱,像浮萍一样南北飘泊,乱后我才回到了家乡。进入这般年纪,我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心力不济,往往有所失误。依照礼节的规定,该是把家事传给子孙的时候了。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老了,把家事托付给你,我将要优闲地生活以安养性情,精密地思考以完成学业。除非接受国君的任命,或吊问新族的丧事,或恭敬地祭扫坟墓,或观看野外的景致,又哪里用得着扶杖出门呢!家事无论大小,都将由你全部承担。可叹的是你孤单一人,没有兄弟相依靠。期望你努力寻求君子之道,深入钻研不要废弃,就像《诗经?大雅?民劳》篇所说的“恭敬谨慎庄严你的仪容,逐渐成为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扬名显誉要依靠志同道合的朋友,树立德行在于自我心中的志向。一旦得到了荣誉与赞扬,也会给父母祖宗带来荣耀,你能不深思吗?你能不深思吗?我虽然没有高官显职的功业,却很有推位让爵的品行以著书立说为自己的快乐,只希望不要把羞辱留给后代。最终使我深感郁闷和遗憾的,只是亲人的坟墓尚未修成,所喜好的书籍大都陈腐破烂了,不能再到讲堂去抄改写定,并传给好学的人、日落西山已是迟暮之年,还有什么可图的呢?今天的家业已稍好于从前,望你勤勉务实,及时努力,不要为饥寒忧虑。节衣缩食,时刻注意这两个方面,便会让我少些遗憾。如果你忽略忘记了,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周晓薇)

蔡邕

女训

【作者简介】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汉灵帝时为议郎,因上书论朝正缺失获罪,流放朔方,遇救后,逃命江湖十余年以避宦官陷害。董卓专权后,被任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通经史、音律、天文。其文工整典雅,又善辞赋。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创飞白体,又能画。有《蔡中郎集》,今已佚,后人有辑本。

【内容提要】

这是从蔡邕女训三章里选录的第一章,它把修面与修心参照对比,通过修面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形象生动地说明修心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原文】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修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译文】

心就像头和脸一样,需要认真修饰。脸一天不修饰,就会让尘垢弄脏;心一天不修善,就会窜入邪恶的念头。人们都知道修饰自己的面孔,却不知道修养自己的善心。脸面不修饰,愚人说他丑,心性不修炼,贤人说他恶;愚人说他丑,还可以接受,贤人说他恶,他哪里还有容身之地呢?所以你照镜的时候,就要想到心是否圣洁,抹香脂时,就要想想自己的心是否平和,搽粉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鲜洁干净,润泽头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安顺,用梳子梳发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有条有理,挽髻时,就要想到心是否与髻一样端正,束鬓时,就要考虑你的心是否与鬓发一样整齐。

(储兆文)

诸葛亮

诫子书

【作者简介】

诸葛亮(公元181―234),三国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吴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亮辅佐刘禅。

【内容提要】

本篇提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治学及修身养德思想,对于人们立身、治学皆有启迪。文中对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浩然长叹也足以警醒世人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建功立业,以免老大无成,噬脐莫及。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①,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②,险躁则不能治性③。年与时驰,意与目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①淡泊:恬淡寡欲。淡,安静貌。②?(tāo滔):怠慢。励精:振奋精神。③险躁:冒险急躁。治性:治理品性。④接世:即济世,指对社会有所作为,对社会有益。

【译文】

君子的品行,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躁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周晓薇)

诸葛亮

诫外生书①

【内容提要】

本篇提出做人要有高远的志向,并指出这种志向的具体内涵和实现它的途径。实现志向的重要前提―坚韧的毅力―在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志存高远,是走出凡庸,实现伟业的第一步。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②。使庶几之志③,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④。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

①生:通“甥”。②疑滞:怀疑滞留。这里作“疑虑”讲。③庶几(shù jī):指好学而可以成才的人。④揭然:高举。这里当明确讲。恻:通“切”。诚恳。

【译文】

你应当胸怀高远的志向。仰慕前代贤人,戒绝情欲,抛弃疑虑。使成贤才的志向,明确在心中,并诚恳地为它所感动。忍受看屈伸荣辱,丢掉琐碎的杂念,广泛地请教,切莫吝啬猜疑。即使仍然名位低下,又怎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不能够成功。如果心志不坚强刚毅,意气不慷慨昂扬,只是辛苦繁忙地被世俗所困扰,意志消沉地被情欲所束缚,那势必永远沦入凡夫俗子之列,免不了成为低人一等的庸俗之辈。(周晓薇)

王修

诫子书

【作者简介】

王修,三国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人。字叔治。曾附袁绍,后归曹操,任魏郡太守,后任大司农、郎中令、奉常等职。善知人,笃行义。

【内容提要】

王修从读书、做人两方面教育子女,要珍惜人生有限光阴,以高人善人为楷模,做到举止有度,言出由思。

【原文】

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欲令见举动之宜,观高人远节,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译文】

人生活在世上,转眼便过去了,岁月值得珍重,所以大禹不爱尺璧财宝而爱寸阴时光,时光一去不复还,就像人老不可再年轻一样。要你早早地明白这一点,不一定局限于读书,更要学会做人。想让你知道一举一动都要有度,察看那些高尚人的远大志向,你要努力达到他们的水平,不可不慎重,是善是恶就在这点滴之际的差别,行动举止务必宽容,话想好了才说,行动考虑周密了才实施,一切都要按照实际情况,合乎道理办事,违反了这些,必然会失败。父亲想让儿子学好,除了不能杀身,其余都在所不惜。

(储兆文)

羊祜

诫子书

【作者简介】

羊祜(221―278),西晋大臣。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魏末参掌司马昭的机密。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以后,与他筹划灭吴。泰始五年(269),封钜平侯,出镇襄阳。在镇十年,作灭吴的准备。多次请求出兵灭吴,未能实现。临终前,推举杜预自代。死后,吏民为之建庙立碑以表怀念。

【内容提要】

文中表示了对儿辈才能平庸的忧虑,并教导他们以忠信作为人生标准,在行为中要处处体现它。涵养要深,不可背后说长道短。

【原文】

吾少受先君之教①。能言之年②,便召以典文③。年九岁,便诲以诗书。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④。今之职位,谬恩之回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吾不如先君远矣,汝等复不如吾。谘度弘伟⑤,恐汝兄弟未能致也;奇异独达⑥,察汝等将无分也。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⑦。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⑧,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人刑论⑨,岂复惜汝,耻及祖考⑩。思乃父言,聆乃父教,各讽诵之B11。

【注释】

①先君:自称去世的父亲。②能言之年:指能写字的年龄。③典文:指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④清异之名:指特别的才能。⑤谘(zī)度弘伟:意谓见解高深,志向远大。⑥奇异独达:意渭才能非凡,智慧通达。⑦笃(dǔ睹):诚笃;忠实。⑧不经之谈:没有根据的议论。⑨刑论:以刑罚论处。⑩祖考:祖父和父亲。祖,祖父。考,父亲。B11讽诵:温习背诵。

【译文】

我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导。能写字的年龄,他就教我学那些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文籍。到了九岁,便教我学《诗经》《尚书》,但是还没有得到家乡人的称誉,还没有特别的才能。今天我所得到的官职地位,可说是皇帝误把恩惠赐给我罢了,并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得到的。我远不如我的父亲,你们又不如我。见解高深,志向远大,恐怕你们兄弟没有这个能力;才能非凡,智慧通达,看来你们也没有这样的天分。恭敬是道德的首要,谨慎是行事的基础。希望你们言语忠信,行为笃敬。不要随便许给别人财物,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不要偏听诋毁或浮夸的一面之词。听说了别人的过错,耳朵可以听,而不要再去宣扬,三思之后再决定如何去做。如果言行不讲信用,势必身受很多指责唾骂,甚至落得以刑罚论处,自取灭亡。我难道只是在为你们怜悯痛惜吗?我是担心要给父祖们也带来耻辱啊。好好想想你们父亲的话,听从你们父亲的教诲,每个人都要认真温习和背诵它。

(王其棉)

魏收

枕中篇

【作者简介】

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齐史学家。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奉诏编撰《魏书》,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

【内容提要】

这篇家训首先从管子的“任重”、“畏途”、“远期”落墨,再以此为内在意脉,旁征博引,归纳演绎,说明怎样才能成为君子,然后便能“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他提出的教子为人的独特见解,无不逼透着哲理的灵光,而且显示了他作为史学家的严谨缜密,汇通今古、博大精深的才学。这篇训诫文词华美流畅,排比铺除,属对工整;遣辞造句,变化多端;承接转折,丝丝入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原文】

收以子侄少年,申以戒厉,著《枕中篇》。其词曰:

吾曾览管子之书①,其言曰:“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②,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追而味之③,喟然长息。若夫岳立为重,有潜戴而不倾④;山藏称固,亦趋负而弗停⑤;吕梁独浚,能行歌而匪惕⑥;焦原作险,或跻踵而不惊⑦;九陔方集,故渺然而迅举⑧;五纪当定,想?乎而上征⑨。

苟任重也有度,则任之而愈固;乘危也有术,盖乘之而靡恤。彼其远而能通,果应之而可必,岂神理之独尔?亦人事如其一!

呜呼!处天壤之间,劳生死之地,攻之以嗜欲,牵之以名利,梁肉不期而共臻,珠玉无足而俱致,于是乎骄奢乃作,危亡旋至。然则上知大贤⑩,惟几惟哲,或出或处,不常其节B11,其舒也济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玉帛子女B12,椒兰律吕B13,谄谀无所先;称肉度骨B14,膏唇桃舌B15,怨恶莫之前。勋名共山河同久,志业与金石比坚。斯盖厚栋不挠B16,游刃砉然B17。

逮于厥德不常,丧其金璞B18,驰骛人世,鼓动流俗。挟汤日而谓寒B19,包溪壑而未足。源不清而流浊,表不端而影曲。嗟乎,胶膝谓坚,寒暑甚促,反利而成害,化荣而就辱,欣戚更来B20,得丧仍续B21,至有身御魑魅B22,魂沉狴狱B23,讵非足力不强,迷在当局,孰可谓车戒前倾B24。

人师先觉B25,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饫文史B26,笔有奇锋,谈有胜理,孝悌之至,神明通矣。审道而行,量路而止,自我及物,先人后己。情无系于荣悴,心靡滞于愠喜B27,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言行相顾,慎终犹始,有一于斯,郁为羽仪B28。

恪居展事B29,知无不为。或左或右,则髦士攸宜B30;无悔无吝,故高而不危。异乎勇进忘退,苟得患失,射千金之产B31,邀万钟之秩B32,投烈风之门B33,趋炎火之室B34,载蹶而坠其贻宴B35,或蹲乃丧其贞吉B36。可不畏欤!可不戒欤!

门有倚祸B37,事不可不密;墙有伏寇B38,言不可或失。宜谛其言,宜端其行。言之不善,行之不正,鬼执强梁B39,人囚径廷B40,幽夺其魄,明夭其命。不服非法B41,不行非道。公鼎为己信,私玉非身宝。过缁为绀B42,逾蓝作青;持绳视直,置水观平。时然后取B43,未若无欲;知止知足,庶免于辱。是以为必察其几B44,举必慎于微。知几虑微,斯亡则稀;既察且慎,福禄攸归,昔蘧瑗识四十九非B45,颜于几三月不违B46。跬步无已,至于千里;覆一篑进,及于万仞。故云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可大可久,与世推移,月满如规B47,后夜则亏,槿荣于枝B48,望暮而萎。夫奚益而非损,孰有损而不害?益不欲多,利不欲大。惟居德者畏其甚,体真者惧其大,道遵则群谤集,任重而众怨会,其达也则尼父栖遑B49,其忠也而周公狼狈B50。无曰人之我狭B51,在我不可而覆;无曰人之我厚B52,在我不可而咎;如山之大,无不有也;如谷之虚,无不受也。能刚能柔,重可负也;能信能顺,险可走也;能知能愚B53,期可久也。周庙之人,三缄其口B54;漏卮在前,欹器留后B55;俾诸来裔B56,传之坐右B57。

【注释】

①管子:即管仲(?―前645),春秋齐颖上(今安徽阜阳)人。初事公子纠,后相齐桓公,主张能货积财,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使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今存《管子》,多为后人伪托。②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③追而味之:追想体味它们。④岳立:直立的山岳。潜戴:传说海中巨鳌,背或负山。⑤趋负而弗停:用《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典。⑥吕梁独浚:指大禹疏浚吕梁洪水。见《水经注?河水》。⑦焦原:山名,在山东营县南,《尸子》下曰:“营国有石焦原,广寻长五百步,临万仞之溪。”⑧九陔:通“九垓”,犹九重天,谓天极高极远。⑨五纪:指岁、月、日、星辰、历数五种天象记录。?(yǎo):深远的样子。⑩上知:上等的智人。“知”通“智”。B11不常其节:不凝滞于一定的节度。B12玉帛子女:指财物和美色。B13椒兰律吕:指奸佞与声色。B14称肉度骨:挑肥拣瘦,斤斤计较。“称”、“度”均指盘算、计算。B15膏唇桃舌:说长道短,搬弄是非。B16厚栋不挠:厚实的栋木不会弯曲。B17游刃砉(huā)然:指游刃有余。B18金璞:金玉般的品质;璞未琢之玉。B19挟汤日而谓寒:手中携带着沸开水的太阳还说自己寒冷。此句及下句皆言贪得无厌。B20欣戚更来:欢喜与悲戚更替而来,此指乐去悲来。B21得丧仍续:得和失相续出现,此指得去失来。B22魑(chī)魅:山神怪物。②狴(bì)狱:监狱。B24车戒前倾:以前车之倾为戒。B25人师先觉:可以为人师者和先知先觉者。B26厌饫:精通、饱学。B27愠喜:愤怒,喜爱。B28羽仪:表率。B29恪居展事:恭敬谨慎地处世行事。B30髦士:俊杰之士。攸宜:顺性自得。B31射:追求、逐取。B32邀:求,招。秩:俸禄。B33烈风之门:有卓著功业的人家。B34炎火之室:势力强大的人家。B35载:动词词头。蹶:跌倒,受挫。贻宴:使子孙安吉。宴:燕也,安定。B36贞吉:坚贞的德操。B37倚祸:指灾祸。化用《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语意。B38伏寇:潜藏的仇敌。B39强梁:凶暴。B40径廷:憨直。B41服:顺从,服从。B42缁(zī):黑色。绀:天青色,深青透红。B43时:伺机,窥伺。B44几:微小,丝毫。B45蘧瑗:春秋卫人,字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卫大夫史?知其贤,屡荐于灵公,皆不用。B46颜子:颜回。几,差不多。《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B47跬步:一步。现在的两步古代才称“步”。B47规:圆规。B48槿:即木槿花,朝开夕凋。B49尼父:孔子。栖遑:?惶,心惊胆颤。B50周公:即周公姬旦。周公辅政时,曾因管蔡流言而避居东都。后成王知其忠心,遂迎回成周。B51人之我狭:“人狭我”的倒装,别人对我狭劣。B52人之我厚:即“人厚我”,别人对我宽厚。B53知:通“智”。B54周庙二句,相传孔子至周,走进太庙,见有金人,三缄其口。缄,封。B55漏卮:渗漏的酒器。欹器:倾斜易覆之盛水器,水少则倾,则由正,满则覆,人常置于座右以为诫。B56俾诸来裔:把这些赠给后代。B57坐右:即“座右”。当作座右铭。

【译文】

魏收有感于儿子侄子们年轻,想陈述他的训诫与勉励,所以写下了《枕中篇》这篇文章。全文如下:

我曾读管仲的书,其中说:“责任重大没有比保重自身的事更大,道路的艰辛可怕没有比自己的言语更可怕的,希望传之久远没有比岁月更长远。担负重大的任务,走艰险可怕的道路,又让它传之久远,只有君子才能做到。”追思此话仔细体味它,不禁让我喟然长叹,山岳虽然沉重,鳌鱼却能背负着而不倒塌;山的土石虽坚固,愚公却能担过不停;大禹独疏吕梁洪水,还歌唱着而不害怕;焦原山如此险峻,有人却能走在上面不惊怯;九重青天方就,就有想飞上天的,时律刚定就有想探溯其源的。

假如担任重大事务而有一定法度,就会承担它更加稳固;假如走在危险境地而有计谋,就能在险境中行走无患。如能有远大目标又有途径到达,而且果真应验了。这哪是仅仅由于天意?也是由于人的不懈努力!

啊!人处在天地之间,劳作在生死的土地上,嗜欲攻于内,名利牵于外,福禄不需苦求便完满到来,钱财不够时自然而然就补充足够,这样便产生了骄奢淫逸的习性,危亡的时刻紧跟着也就到来了。但是大智大贤的人,见微知著,深谙哲理,或是出仕或是独处,都能随时推移,不凝滞于一定的节度,他舒展开来治理天下,成就伟业,他卷藏起来时声名不闻,形迹不著。财物美色,奸佞淫声,献媚阿谀不占先;挑肥拣瘦,搬弄是非,怨恨憎恶不近前。功勋名声可以与山川河流一样长久,志向事业可以与金玉璞石一样坚固,这就像厚实的栋木不会弯曲,高明的屠夫游刃有余一样。

后来像这样的德行没能保持多久,丧失了金玉一般的品德,在人世间趋炎附势,追求名利,随俗逐流。怀抱着沸开水的太阳却仍说自己寒冷,囊括溪谷还不知满足。因为水源不清而导致水流浑浊,因为仪表不端正所以影子弯曲。哎!如胶似膝可谓坚固,但随着时间的飞逝,不成利反而成害,把荣耀化为耻辱,欢喜离去而悲戚随来,得去而失来。以至有身子被扔给山神水怪,冤魂沉入监牢的人,哪里是能力不够,关键是当局者自我迷惑的缘故,哪里是前车倒了,后车就引以为鉴呢?

那些可作人师的先知先觉者,耳里听到的是君子的话语;高雅有道之士,遨游在经典学术的大海里,饱学文史,下笔有奇锋,谈话有胜理,孝顺友爱无以复加,已经与神明相通了。仔细观察,测度路途,然后决定行止,从我而推及他物,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轮到自己,情不系挂于荣盛衰败,心不滞留于怒怨欢喜。不退居山林以沽名钓誉,不奇货自居以售高价于朝市。言行一致,善始善终。有其中的一点,便可作为表率。

恭敬谨慎地处世行事,掌管的事没有不做的。能左右逢源,这样的俊杰之士,就能顺性自得;能无悔无恨,所以处于高处而没有危险,完全不同于那些只知勇猛前进而不知退却,一有所得就担心失去,追求千金产业,谋取万钟官禄,投靠有功名之人,趋附有势力之臣,一旦受到挫折便失去了使子孙安乐吉祥的环境,有的卑躬屈膝而丧失了坚贞的德操,这难道不可怕吗!不值得引以为戒吗!

家门有灾祸,事情不能不保密;墙外有暗敌,说话要慎重。需要小心谨慎自己的言语,应该端正严肃自己的行为。不好的言论,不端正的行为会得到鬼和人的共同处分,鬼抓住凶暴的,人拘捕憨直的,暗里摄去魂魄,明里让你夭折。不做非法之事,不走不正之道。为公众谋福利使你得到威信,为自己聚私财不会有利自身。过分的黑便变成天青色,过度的蓝便变成青色;用绳墨观看它是否直,用水来察看它是否平。时机到了以后还去获取,不如没有私欲;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常乐,就能够避免受辱。所以做事时必须洞察丝毫,行动时必须谨小慎微,连细枝末节都考虑到,这样失败的时候就少了;既洞察又慎重,福禄自然招来。过去蘧瑗五十岁时,知道自己四十九岁都错了,颜回也能够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义。一步一步地不停止走下去,终会到达千里之途;一筐一筐地搬运下去,最终会堆成万仞之山。所以说走向远大目标是从近处开始的,向高处攀登是从低处开始的。

达到远大目标,流传可否长久,都将随着时世的变化而变化。月圆如圆规,到后来的夜晚就会变残缺;木槿花早晨开得旺盛,一到晚上就枯萎了。哪里有满了以后而不亏损,亏损后没有毁坏呢?不要过多的满足,不求过大的好处,只有那些拥有德行的人害怕过多,体味真理的人担心过大。如果你的道德很高尚,就会有诽谤云集;你承担的任务重大,就会怨怒丛生。你若要仕途通达,即使你有孔子一样的学识,你也会颠沛惊恐;你若要忠诚不二,即使你有周公一样的德行,你也会遭谗狼狈。无论别人是否对我狭劣,我不能伺机报复;无论别人是否对我宽厚,我不能以牙还牙,要像山那样广大,做到无所不有,像谷那样虚心,做到无所不受。能刚能柔,可以承担重任;能忠信能顺从,言语之险途可以通过;能聪明能糊涂,可以期望传之久远。周庙里的金人,封口三重,就是为了警戒多言取祸的啊。把漏酒器放在面前,要经常学着它的虚怀若谷;把易倾器放在背后,应时刻提防自己自满招败。把这些赠给后代,你们要把它当作座右铭。

(储兆文)

许善心母

母训

【作者简介】

许善心母范氏,隋高阳北新城(今属河北)人。少寡,养孤,博学有高节。其子许善心,字务本,累官至朝散大夫,摄左亲卫武贲郎将,授通议大夫。后被宇文化及所害,死后赠高阳县公,谥文节。善心遇难时,其母年已九十有二,临丧不哭,抚柩曰:“能死国难,我有儿矣。”因卧不食,后十余日亦终。

【内容提要】

许善心少时,有一次去当地首富孔鱼家,孔鱼要其子孔绍新和善心对饮谈论,很晚才归家,还微带着醉意,其母范氏,流着泪对儿子说了这番话。许善心跪拜受教,从此闭门读书,四年之中,涉猎万卷,终成大器。

【原文】

汝是寡妇之子,为俗所轻,自非高才异行,不可以求仕进。孔绍新是当朝允子,易获声誉。彼宜逸乐,汝宜勤苦,何地殊而相效也。

【译文】

你是寡妇的儿子,为世俗所轻视,你如果没有高才异行,是无法做官进取的。孔绍新是当朝孔允之子,他很容易获得声誉,他可以安逸游乐,你却必须勤奋刻苦,为什么你的地位与他不同,却要仿效他呢?

(储兆文)

兀稹

诲侄等书

【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举明经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官至同中书门下于章事。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长诗《连昌宫词》较著名,传奇《莺莺传》,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取材。有《元氏长庆集》。

【内容提要】

教育子女的方法向有言传身教两种,这里主要谈身教。内容有三:(一)祖上遗子孙清贫,是为了砥砺后代自己去创业;(二)兄长任劳任怨,勤俭持家,且友爱兄弟;(三)自己少时勤学,入仕后忠于职守,不避祸远难以苟全。通篇渗溢着孝悌爱亲、当仁不让的伦理精神。

【原文】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①。古人讥十九童心,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②,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③,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二年矣,知农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④,吾常自思,尚不省受吾兄正色之训⑤,而况于鞭笞诘责乎⑥?呜呼,吾所以幸而为兄者,则汝等又幸而为父矣。有父如此,尚不足为汝师乎?吾尚有血诚⑦,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⑧,十岁知方⑨,严毅之训不闻⑩,师友之资尽废。忆得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B11,每借书于齐仓曹家B12。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B13,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B14。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B15,仅于不窥圆井矣B16。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B17,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之报复B18,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终身B19,偷活今日。故李密云B20:“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郊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B21,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B22,不忍小见,妄干朝廷,谪弃河南。泣血西归B23,生死无告。不幸余命不殒,重戴冠缨B24。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B25。呜呼,及其时而不思,既思之而不及,尚何言哉?今汝等父母天地,兄弟成行,不于此时佩服《诗》《书》B26,以求荣达,其为人耶?其曰人耶?千万努力,无弃斯须。稹付仑、郑等。

【注释】

①冠岁: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冠岁即二十岁。②樵(qiáo)苏:打柴割草,以充燃料。樵苏之地,代指自己的庄园地产。③羁(jī基):作客在外。④东都:指洛阳。御史:官名,指元稹所任的监察御史。⑤省(xǐng醒);知道。正色:严肃;严厉。⑥诘(jié):问。诘责:诘问责备。⑦血诚:出自内心深处的诚意。⑧岐嶷(yí);形容幼年聪慧。⑨知方:懂得道理和礼法。⑩严毅之训:父亲严厉的训诲。严,旧指父亲。毅,刚毅;果断。这里作严厉讲。B11凤翔:府名。唐至德二年(757年)升凤翔郡为府。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眉县、周至等地。B12仓曹:即仓曹司仓参军事。官名。掌管租调、仓库、市肆等。B13栖(xī)牺勤勤:忙碌勤奋。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B14明经及第:考中了明经科。明经: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B15钻仰:钻,钻研。仰:仰望。沉吟:沉思吟诵。B16仅:将近,几乎。不窥圆井:不像井底之蛙那样,只看到井口那么大一点天。喻学业已有所进步。窥(kuī):看。B17沾:蒙受。B18报复:报答。B19衅(xìn):遗憾。B20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字令伯,一名虔。少仕蜀为郎。蜀汉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李密性情笃孝,为世所称。B21致命:犹捐躯。B22忝(tiǎn):辱;有愧于。谏官:指元稹做监察御史,向皇帝进谏。B23泣(qì)血:哀伤之极。B24冠缨:帽子。缨,官帽上的缨子。代指做官。B25殁(mò):死亡。B26佩服:犹言铭佩,感念不忘的意思。这里可作认真研习讲。

【译文】

告诉仑等侄儿们:我的贬谪流离生活刚刚开始,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你们。这里,我把一些粗略的想法,留给你们作为训诲。你们胸中的大志还没树立,而加冠的年龄就要到了。古人讥刺说十九岁仍怀着童心,能不感到自惧吗?我不能远举别人的例子来告诫你们,而你们真的看不到我的兄长是怎样奉行家法的吗?我的家世穷困贫乏,祖先留下训诲,时常只怕多置产业会使子孙懒惰,因此家里没有自己的庄园田产,这你们是知道的。我看见我兄长二十余年来,便以下等官职的俸禄,维持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期间又多半是为了求食而出游在外,以此来辅助供养的需求。然而我已活了三十二年了,这才知道衣食从哪里来。当初在东都任监察御史时,我常常自己沉思,尚且不知道受过我哥哥严厉的训斥,更何况有过鞭打诘责呢。呜呼,所以我有幸得到这样的兄长,你们则有幸得到这样的父亲。有这样的父亲,难道不足以作为你们的师表吗?我以出自内心的诚意,还要告诉你们一些事情。我幼年并不聪慧,十岁才懂得道理和礼法。父亲严厉的训诲听不到,老师朋友的资助一点也没有。记得开始读书时,因为母亲的一句勉励的话,于是立志学习。当时正在凤翔郡,常常在齐仓曹家里借书。拿着书卷,步行到陆姐夫那里学习,忙碌勤奋,刚开始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到了十五岁那年,考中了明经科,因而得以捧着前人的旧书在西窗下钻研沉吟,学业逐渐长进,差不多不再像井底之蛙那样只看到井口那一点天了。就这样过了十年,然后好歹蒙恩得到了一个职位,也多少有了点名气。如今想起来,对上不能像乌鸦反哺那样报答父母的深厚恩情,对下又不能减轻亲戚的饥饿寒冷。终身怀着这样的遗憾,偷生活到今日。因此李密说:“活在世上愿意作兄长,因为这样侍奉父母的日子可以多一些。”我每次想起这句话,没有不泪落如雨的。你们又见我自从做监察御史以来,效忠职守没有避祸之心,遇到事情有捐躯的志气,你们知道这些吗?我的这种意向就是我的弟兄也不忍心让我这样做。大概是因为去年有辱谏官的职务,忍不住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妄加指责朝廷,结果遭贬谪而回到河南。痛心西归,生死没有依靠。不幸我这条伞不该死,又重新戴上了官帽。我常发誓要在君主面前效伞至死,要给后代留下好名声,这样就是死了也可以向地下的祖先谢罪了。唉,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去想,等想到了却又来不及了,还说什么呢?现在你们父母双全,兄弟成行,不在这时认真研习《诗经》、《书经》,以求得荣华显达,还怎能做人呢?还怎能配称做人呢?千万要努力,片刻也不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元稹写给仑、郑等侄儿。

(王其?)

刘禹锡

留海曹师等诗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登进士第,入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失败后贬郎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诗歌清新通俗,富民歌特色。哲学上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有《刘梦得文集》。

【内容提要】

人的好坏在于后天的学与不学,但学要学根本,而不要华而不实。学做人的根本就在于孝、友、诚实,根本扎深扎牢,其枝叶自然繁茂。

【原文】

万物有丑好,各各一姿分。惟人即不尔,不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发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迩言①。

根本既深实,柯枝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注释】

①迩言:孔子关于“迩之事父”的话(《论语?阳货》)。

(储兆文)

欧阳修

家诫二则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天圣进士,曾官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是北宋文坛盟主,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流畅自然,其词婉媚艳丽。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内容提要】

这里选录欧阳修的二则训诫之文。其一为教诲其子要苦学以成人。其二是给侄子通理的回信,要他在多事之秋,勇于向前,临难死节。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偶此多事①,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白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注释】

①偶:遇。

【译文】

“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用;人不学习,不会通晓道理。”玉作为一种物质,有它不变的常性,虽然不把它雕琢成器用,它也不失为玉;人的习性是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改变的,不学习就成不了君子,反而会成为小人,难道这不值得认真思考吗?

现在,遇到这个多事之秋,如果有差事要你去服役,你要全心全意、勇往向前,不可回避。至于走到战场,遇难为气节而死,也是件光荣的事。只要你一心为公,神灵自然会保佑你的,你千万要慎重,不要躲避战事啊。

(储兆文)

吕本中

童蒙训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北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曾任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为秦桧所嫉,罢官,谥文清。著有《春秋解》《师友渊源录》《东莱诗集》《童蒙训》等。

【内容提要】

吕本中出身于达官贵人之家,接触过元祜时许多名臣、名士,学识渊博。南渡后就昔日所见所闻辑录成《童蒙训》一书,用来教育子弟。书中自立身处世、读书作文,到治国安民,涉及面广,事例典型,多为至理名训,感人至深。

【原文】

荥阳公尝言:世人喜言“无好人”三字者,可谓自贼者也。包孝肃公尹京时①,民有自言:“有以白金百两寄我者死矣②,予其子,其子不肯受,愿召其子与之。”尹召其子,其子辞曰:“亡父未尝以白金委人也③。”两人相让久之。公因言:“观此事而言无好人者,亦可以少愧矣④。”人皆可以为尧舜,盖观于此而知之。

刘公待制器之尝为本中言⑤,少时就洛中师事司马公⑥,从之者二年,临别,问公所以为学之道⑦,公曰:“本于至诚。”器之因效颜子之问孔子曰:“请问其目。”公曰:“从不妄语始。”器之自此专守此言,不敢失坠。

近世故家,惟晁氏能以道训诫子弟,皆有法度,群居相处,呼外姓尊长,必曰某姓第几叔若兄。诸姑尊姑之夫,必曰某姓姑夫,某姓尊姑夫,未尝敢呼字也。其言父党交游⑧,必曰某姓几丈,亦示尝敢呼字也。当时故家旧族,皆不能若是。

李君行先生自虔州人京,至泗州,其子弟请先往。君行问其故,曰:“科场近⑨,欲先至京师,贯开封户籍取应。”君行不许,曰:“汝虔州人,而贯开封户籍,欲求事君而先欺君,可乎?宁缓数年,不可行也。”

正献公幼时未尝博戏⑩,人或问其故,公曰:“取之伤廉,与之伤义。”正献公为枢密副使,年六十余矣,尝问太仆寺丞吴公传正安诗,己之所宜修,传正曰:“毋敝精神于蹇浅B11。”荥阳公以为传正之对,不中正献之病。正献清净不作为,患于太简也。本中后思得正献问传正时,年六十余矣,位为执政,当时人士皆师尊之;传正,公所奖进,年才三十余,而公见之犹相与讲究B12,望其切磋,后来所无也。荥阳公独论其问答当否,而不言下问为正献公之难B13。盖前辈风俗纯一,习与性成,不以是为难能也。

荥阳公与诸父自少官守处,未尝干人举荐B14,以为后生之诫。仲父舜从,守官会稽,人或讥其不求知者,仲父对词甚好,云:“勤于职事,其他不敢不慎,乃所以求知也。”

韩魏公留守北京,尝久使一使臣,求去参选,公不遣,如是数年,使臣怨公不遣,则白公:“某参选方是作官,久留公门,止是奴仆耳B15。”公笑屏人谓曰:“汝亦尝记某年月日,私窃官银数十两,置怀袖中否?独吾知之,他人不知也。吾所以不遣汝者,正恐汝当官不自慎,必败官尔。”使臣愧谢。公之宽宏大度服人如此。

唐充之广仁每称前辈说:“后生不能忍诟,不足以为人;闻人密论,不能容受而轻泄之者,不足以为人。”

明道先生尝语杨丈中立云:“革作县处,凡坐起等处,并贴‘视民如伤’四字,要时观省B16。”又言:“某常愧此四字。”

荥阳公尝言:“朝廷奖用言者,固是美意,然听言之际,亦不可不审。若事事听从,不加考核,则是信谗用谮B17,非纳善言也。”如欧阳叔弼最为静默,自正献当国B18,常患不来,而刘器之乃攻叔弼,以为奔竞权门。器之号当世贤者,犹差误如此,况他人乎?以此知听言之道,不可不审也。

崇宁初,荥阳公谪居符离B19。赵公仲长讳演,公之长婿也,时时自汝阴来省公B20。公之外弟杨公讳瑰宝B21,亦以上书谪监任符离酒税。杨公事公如亲兄B22,赵公事公如严父。两人日夕在公侧,公疾病,赵公执药床下,屏气问疾,未尝不移时也,公命之去然后去B23。杨公慷慨独立于当世,未尝少屈;赵公谨厚笃实,动法古人B24,两人皆一时之英也。

范文正公爱养士类B25,无所不至,然有乱法败众者,亦未尝假借B26。尝帅陕西日,有士子怒一厅妓,以磁瓦伤其面,涅之以墨B27,妓诉之官,公即追士子致之法,杖之曰:“尔既坏人一生,却当坏尔一生也。”人无不服公处事之当。

绍圣、崇宁间,诸公迁贬相继,然往往自处不甚介意。龚彦和?贬化州,徒步径往,以扇乞钱,不以为难也。张才叔庭坚贬象州,所居屋才一间,上漏下湿,屋中间以箔隔之,家人处箔内,才叔蹑屐端坐于箔外,日看佛书,了无厌色B28:凡此诸公,皆平昔绝无富贵念B29,故遇事自然如此;如使世念不忘B30,富贵之心尚在,遇事艰难,纵欲坚忍,亦必有不怿之容B31,勉强之色矣。邹志完侍郎尝称才叔云:“是天地间和气熏蒸所成B32,欲往相近,先觉和气袭人也。”

《国语》:“公父文伯之母,告季康子: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左传》亦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B33。”以此知勤劳者立身为善之本,不勤不劳,万事不举。今夫细民能勤劳者B34,必无冻馁之患B35,虽不亲人,人亦任之B36;常懒惰者,必有饥寒之忧,虽欲亲人,人不用也。公父文伯之母,与《左传》所记,皆故家遗俗相传之语,其必自圣人出也。然则后生处身居业,其可不以勤劳为先者,而懒惰自弃其身哉!

太宗、真宗朝,睢阳有戚先生者,名同文,字同文,有至行B37,乡人皆化之。睢阳初建学,同文实主之B38,范文正与嵇内翰颖之父,皆尝师事焉,戚纶其后也。所居门前有大井,每至上元夜B39,即坐井旁,恐游人坠井,守之至夜深,则掩井而后归寝B40。尝有人盗其所衣衫者,同文适见之B41,谕盗弟将去B42,“然自此慎勿复然B43,坏汝行止B44,悔无及也。”盗惭谢而去,同文竟以衫与之。南康学中,至今有戚先生祠堂。范文正公初从戚先生学,志趣特异。初在学中,未知己实范氏子,人或告之,归问其母,信然。曰:“吾既范氏子,难受朱氏资给B45。”因力辞之。贫甚,日籴粟米一升,煮熟放冷,以刀画四段,为一日食。有道人怜之,授以烧金法,并以金一两遗之B46,又留金一两,谓之曰:“候吾子来予之B47。”明年道人之子来取金,文正取道人所授金法,并金二两,皆封完未尝动也,并以遗之,其励行如此。后登科B48,封赠朱氏父,然后归姓。

【注释】

①包孝肃公:即包拯,“孝肃”是他的谥号。②寄:托付。③委:托付。④少:稍微。⑤刘公待制器之:即刘器之,待制为官名,是宋时加给文官的衔号。⑥师事:以师礼相待。事:侍奉。⑦所以:凭什么,拿什么。⑧父党:父系亲族。交游:朋友。⑨科声:科举考试的场所。⑩博戏: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B11敝:消磨,浪费。蹇浅;同“蹇产”“蹇?”,屈曲的样子,此指诗文创作中追求晦涩曲折的形式。B12相与:互相。B13下问:向比自己年轻或地位低的人请教。B14干:求。B15止:同“只”。B16观省:观看检察。B17谗:谗言。谮:诋毁别人的话。B18当国:掌国家大权。B19谪居:被贬官后居住地。B20省:看,拜见。B21讳:避讳,旧时称死去的君主或长辈的名字常加“讳”字,以示尊敬。B22事:服侍。B23去:离开。B24动:常常。法:效法。B25范文正公:即范仲淹。B26假借:宽恕、宽容。B27涅(niè):用黑色染,染黑。B28了:全。B29平昔:往昔,平时。念:想。B30如使:假使。B31怿:高兴。B32熏蒸:熏陶、熏染。B33匮:乏。B34细民:百姓。B35患:担心。B36任:任用。B37至行:很高的品行,道德。B38主:主持讲学。B39上元:每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十五日夜为上元夜,又称元宵。B40掩井:盖上井。B41适:正好。B42谕:告谕,劝说。B43然:这样。B44行止:品行。B45资给:资助、供给。B46遗(wèi):赠送。B47候:等候。B48登科:应科举考试得中授官为登科。

【译文】

荥阳公曾经说:世人总喜欢说“没好人”三个字,可以说是自己残害自己。包孝肃公治理京地时,有一位百姓自己说;“有个人曾把白金一百两托付给我,现在这个人死了,我把白金交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不愿意接受,请将他的儿子召来并把白金给他。”包公于是下令召来那人的儿子,但那人的儿子却推辞说:“先父从未曾将白金托付给人。”两人互相推让了很久。荥阳公就说:“知道了这件事,但仍然说世上无好人的人,也可以稍感惭愧了。”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由这件事可以看出。

刘公待制曾经对我说:他年轻时到洛中随司马公读书学习,两年之后,将要分别时他请教司马公研究学问的道理、方法,司马公说:“以‘至诚’作为根本。”刘公待制于是模仿颜渊问孔子的话说:“请问具体的纲目。”司马公说:“从不随便讲话开始。”刘公待制从此一心恪守这句话,不敢有所偏离。

近世大家,只有晁氏能按一定的行为准则教诲子弟,很有法度、规程。子弟相处,称呼外姓长辈及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一定称某姓第几叔或某姓第几兄。姑夫及尊姑夫,一定称某姓姑夫,某姓尊姑夫,从不直呼其名。称呼父亲的朋友,一定称某姓几丈,也不曾直呼其名。当时豪门大族的子弟,都不能像这样做。

李君行先生从虔州到京城去,到了泗州,他的子弟请求先行一步。君行问其中的缘故,子弟们说:“科举考试在即,我们想先赶到京城,借开封户籍应试。”君行不答应,说:“你们是虔州人,却用开封户籍,想通过应考,取得官职为皇上效力,却先欺骗皇上,这样做可以吗?宁愿再缓几年,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正献公年轻时不曾玩各种赌博游戏,有人问其中的缘故,他回答说:“(赢了)拿了别人的钱财,有伤廉洁;(输了)把钱财给了别人,有伤道义。”正献公任枢密院副使,年龄已六十多岁了,曾经向太仆寺丞吴安请教如何作诗,以及自己应当在哪些方面用功,吴安说:“不要在追求晦涩曲折的形式上浪费精力。”荥阳公认为吴安的回答,并不是正献公作诗的毛病,正献公清静无为,问题在于太简易。我后来寻思:正献公向吴安请教时,年龄已六十多了。为朝中执政大臣,当时的人都把他像老师一样尊奉,吴安是正献公所提拔的,年龄三十多,然而正献公见到他后还互相研讨问题,切磋技艺,这是后来的人所难以做到的。荥阳公只评论吴安的回答妥当与否,而不说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正献公的难处,正因为前辈人品德高尚,风气纯正,已成为习惯与品性,不认为这是难以做到的事。

荥阳公与诸父自任官以来,未曾求人举荐,以此来劝诫晚辈。仲父舜从在会稽作官,有人讥笑他不求出名,仲父回答得非常好,他说:“忙于公家的事,干别人的事不能不慎重,这才是真正的求名声。”

韩魏公在北京任职时,曾经长期使用一名使臣,使臣要求参加官吏选拔工作,韩魏公不派他去,像这样有几年,使臣埋怨不让他去,就对公说:“让我前去选拔官吏,这才叫作官,长期留在府上,只是您的一个奴仆罢了。”公笑了笑,让别人退下,对使臣说:“你还记得不记得某年某月某日,你私自拿了公家的银子几十两,藏在你的衣袖中?此事只有我一人知道,别人都不知道。我不派你去选官的原因正担心你做官不慎重,必定败坏了官的名声。”使臣感到非常惭愧,并当面谢罪。韩魏公宽宏大量,令人佩服如此。

唐广仁总称道前辈的话说:“年轻人不能忍受耻辱与痛苦,不足以做人;听了别人的重要的话,不能保密而轻易泄露,不足以做人。”

明道先生曾经对杨中立大人说:“他做县官时,休息、工作的地方都贴有‘视民如伤’四个字,要自己时时观看。”又说:“自己没有做到这一点,感到很惭愧。”

荥阳公曾经说:“朝廷奖励从善如流的人,自然是件好事,但采纳别人的意见,也不能不慎重。如果事事听从,不加考核,那么就可能听信谗言恶语,不是采纳正确的言论了。”譬如欧阳叔弼最为恬静淡泊,但自从正献公主持国家大权后,常常担心他不来,而刘器之就攻击欧阳叔弼,认为这是依附权贵。刘器之号称当世贤哲,尚且有这样的错,何况其他人呢?由此看来,采纳别人的意见,不能不慎重。

崇宁初年,荥阳公被贬官后居住在符离。赵仲长讳演,是荥阳公的长婿,常常从汝阴来看公。荥阳公的外弟杨瑰宝,也因上书朝廷贬官监视符离酒税。杨公侍奉荥阳公像对待亲兄一样,赵公侍奉荥阳公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两人每天早晚侍奉在荥阳公身边,荥阳公得病后,赵公拿着药站在床边,轻声问候,从不离开,公让他离开他才离开。杨公愤世嫉俗,从不屈从于世俗,赵公谨慎,忠厚老成,追求实际,常效法古人,他俩都是当时的豪杰。

范文正(仲淹)公乐于供养儒生,无微不至,但如有违法祸众的,也不曾包庇宽容。在陕西做官时,有一歌妓惹怒了一名儒生,儒生命人用破瓷片划破了歌妓的脸,并涂上黑墨。歌妓到官府控诉,范文正公就命令逮住儒生并绳之以法,用棍棒痛打,并说:“你既毁了别人一生,也当毁了你的一生。”对文正公的处事公平无私,人们无不佩服。

绍圣、崇宁年间,诸公相继被贬官,但常常自得其乐,不十分介意。龚彦和央被贬到化州,竟徒步直往,手拿扇子,沿路乞讨,也不以此为难事。张才叔被贬官象州,居住的地方只一间房,而且屋顶漏雨,地面潮湿。一家人住在里边,中间用竹帘子隔开,才叔脚踩木屐端坐在帘子外,每天翻阅佛经,没有一点忧虑的神情。以上诸公,都因为过去全无贪求富贵的念头,所以遇事不惊;假使俗念未灭,贪求富贵之心还存,遇到艰难困苦,即使想坚忍不屈,也一定有不高兴的神色或强装样子的时候。邹志完曾称赞才叔说:“这是天地间的和气熏陶培育而成的,如接近他,就会先感觉到和气袭人。”

《国语》上说:“公父文伯的母亲告诉季康子说:‘君子能勤劳是成家润业积德行善的根本,人不勤劳,万事不成。’”《左传》也说“平民生活全凭勤劳,勤劳才能用度不匮乏。”因此,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一定不担心挨冻受饿,即使不亲近别人,别人也会任用他。经常懒惰的人,一定有饥寒忧愁,即使想亲近他人,人家也不会任用他的,公父文伯的母亲的话和《左传》所记载的,都是名门大家代代相传的习俗和家训,一定是从圣人那里得来的。这样看来晚辈成家立业,怎能不勤劳为先,而懒惰懈怠自毁一生呢?

太宗、真宗时,睢阳有位戚先生,名同文,字同文,品行很高尚,乡人都受到他的感化。睢阳当初建立学校,实际是戚先生主持讲学,范文正公与嵇颖的父亲都曾拜他为师,戚纶是戚先生的后代。戚先生门前有一口大井,每到元宵之夜,先生就坐在井边,担心游人掉到井里,一直守护到深夜,才盖上井盖回去休息。曾经有人偷他的衣服,恰好让先生看见了,他告诉小偷,只管拿去,“但从此再不要偷别人东西了,败坏了你的品行,后悔莫及。”小偷感到惭愧,谢罪后离去,先生竟把衣衫给了小偷。南康学校中,至今还有戚先生的祠庙。范文正公当初跟随先生学习,志向非凡。最初入学,不知自己是范氏的后代,有人告诉了他,回家问了他的母亲,才相信这是真的。说:“我既然是范氏的后代,再不能接受朱氏的资助。”于是坚持推辞掉。穷困至极,每天买粟米一升,煮熟放冷,用刀画成四片,作为一天的定量。有位道人可怜他,教给他烧金法,并赠给他金子一两,又留下一两金子说:“等我儿子来了后你把金子给他。”第二年,道人的儿子前来取金子,文正公拿出道人传授的烧金法和那二两金子,都原封未动,一并交给道人的儿子,文正公就是这样勉励自己。后来科举得中,于是封给姓朱的养父官衔,然后复归范姓。

(雷西琴)

薛?

诫子书

【内容提要】

作者在这篇诫子书中,指出了人和禽兽之间的本质不同。要求儿子不要像禽兽那样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无所用心,要尽人道,修身自立于世。当然,由于时代所限,训诫还没有超出封建伦理道德的范围,但作者强调人不能如禽兽那样活着,还是颇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原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何谓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伦序,是也。何谓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是也。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盖兽所知者,不过渴饮饥食,雌雄牝牡之欲而已①,其于伦理则蠢然无知也。故其于饮食雌雄牝牡之欲既足,则飞鸣踯躅,群游旅宿,一无所为。若人但知饮食男女之欲,而不能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理,既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与禽兽无别矣。圣贤忧人之陷于禽兽也如此,其得位者,则修道立教,使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是则圣贤穷达虽异,而君师万世之心,则一而已。汝曹既得天地之理气②,凝合祖父之一气流传,生而为人矣,其不可思所以尽其人道乎?欲尽人道,必当于圣贤修道之教,垂世之典,若小学③,若四书④,若六经之类⑤,诵读之,讲习之,思索之,体认之,反求诸日用人伦之间。圣贤所谓父子当亲,吾则于父子求所以尽其亲;圣贤所谓君臣当义,吾则于君臣求所以尽其义;圣贤所谓夫妇有别,吾则于夫妇思所以有其别;圣贤所谓长幼有序,吾则于长幼思所以有其序;圣贤所谓朋友有信,吾则于朋友思所以有其信。于此五者,无一而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详,则日用身心,自不外乎伦理。庶几称其人之名,得免流于禽兽之域矣。其或饱暖终日,无所用心,纵其耳目口鼻之欲,肆其四体百骸之安,耽嗜于非礼之声色臭味⑥,沦溺于非礼之私欲宴安,身虽有人之形,行实禽兽之行。仰贻天地凝形赋理之羞,俯为父母流传一气之玷,将何以自立于世哉?汝曹其勉之敬之,竭其心力以全伦理,乃吾之至望也。

【注释】

①牝(pìn)牡:牝,鸟兽的雌性;牡,鸟兽雄性。②汝曹:你们。③小学:中国古时的儿童教育课本。宋代朱熹、刘子澄编,辑录符合封建道德的言行,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包括《嘉言》和《善行》。④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代以《孟子》升经,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成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⑤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即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外,另加《乐经》。⑥耽嗜:沉溺、贪求。

(范嘉晨)

王守仁

示正宪

【作者简介】
诫子书 家书 诫子书翻译

王守仁(1472―1528)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反对宦官刘瑾,后镇压农民起义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创“心学”对抗程朱理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内容提要】

这首小诗主要谈立志问题,认为对青年人来说,一切皆枝叫小事,唯有立志乃做人根本。

【原文】

汝自冬春来①,颇解学文义。

吾心岂不喜,顾此枝叶事②。

如树不植根,暂荣终必悴③。

植根可如何?愿汝且立志。

【注释】

①原注:“时值冬夏,书扇以示。”②顾:只是。③悴:干枯。

(马茂军)

汤显祖

智志咏示子①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过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仕途坎坷,但为官清廉,与民作主。后弃官归家,潜心创作。有颇负盛名的戏剧《牡丹亭》。

【内容提要】

这首小诗主要谈智慧和志向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立下远大志向,并努力奋斗,才能增长人的智慧,所以全诗的重心是立志。又从反面说一个人光有志向,志大才疏不行,只有努力磨炼自己的智慧,才真正是有志之人。

【原文】

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

惰士鲜明体②,昏人无出意③。

兼兹庶其立④,缺之安所诣⑤。

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

【注释】

①智志咏:咏怀智慧和志向的诗。②明体:明礼。③出意: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④庶:表示希望的语气。⑤安所诣:怎么能成功呢?诣:到达,成功。

(马茂军)

顾宪成

示淳儿帖

【作者简介】

顾宪成(1550―1612),明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叔时,世称东林先生,也叫东阳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后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他们议论朝政人物,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内容提要】

顾宪成为当时“三君”之一,正直耿介。儿子应试不第,但他绝不为儿子求情,而是教导儿子要学好本领,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凭着自己努力去开拓人生的道路,并且教导儿子社会风习是凭权势财物钻营求官,我等仍须不同流俗,做个正直而又有才能的人。

【原文】

凡为父兄的,莫不爱其子弟;凡爱子弟的,莫不愿其读书进取。目今府县考童生①,汝弟方病疡②,度未能赴,且尚幼,何须著急?汝则长矣,往年又曾经考过来,而今岂能不重以得失为念,然吾始终不欲以汝姓名一闻于主者,非恝然于汝也③,汝质尽可望进步,吾又非弃汝而不屑也,吾自有说耳。何以言之?就义理上看,男儿七尺之躯,顶天立地,何如开口向人道个求字?孟夫子《齐人》一章便是这个字的行状④,至今读之尚为汗颜,不可作等闲认也。就命上看,人生穷通利钝,即堕地一刻都已定下,如何增损得些子?眼前熙熙攘攘赴童生试的哪个不要做秀才,赴秀才试的哪个不要做举人,赴举人试的哪个不要做进士?到底有个数在。若是贵的可以势求,富的可以力求,那不会求的便没有份,造化亦炎凉也。就我分上看,我本薄劣无尺寸之长,赖天之佑,祖父之庇,幸博一等,再仕再不效,有丘山之罪,然犹饱食暖衣安享太平,在昔大圣大贤往往穷厄以老,甚而有囚有窜,流离颠沛不能自存者。我何人,斯不啻过分矣⑤!更为汝干进耶⑥,是无厌也。就汝分上看,但在汝自家志向何如,若肯刻苦读书,到得功夫透彻,连举人进士也自不难,何有于一秀才?若又肯寻向上支要做个人,……连举人进土也无用处,何有于一秀才?汝试于此绎而思之,余其恝然于汝也耶?抑爱汝以德也耶?余其弃汝而不屑也耶?抑玉汝而进汝以远且大也耶⑦?此意本欲待汝自悟,恐汝究竟不察,谬生疑沮⑧,不得不分明道破。汝若能识得,省却了多少闲心肠,省去了多少闲气力,省却了多少闲悲喜,便是一生真受用也。记之,记之!

【注释】

①考童生:考秀才。童生是指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②病疡:肠胃有病。③恝(jiá)然:漠不关心的样子。④孟夫子《齐人》一章便是这个行状:孟子《齐人》这一章讲的就是男子汉要顶天立地,具有浩然正气,不可对别人低声下气。《齐人》指“齐人有一妻一妾”,见《孟子?离娄下》:齐国有一个人,家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外出,都吃饱喝足才回家,对妻子说这是有钱有势的人请他。妻子感到怀疑,次日就暗中跟在他后面看看他究竟到了些什么地方,一直跟到郊外的墓地,见他走近祭扫坟墓的人那里,讨些残菜剩饭;不够,又东张西望地跑到别处去乞讨了――这便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妻妇回到家里,便把这情况告诉他的妾,两人感到羞辱,抱头而哭,而丈夫还不知道,高高兴兴地从外面回来,向他两个女人摆威风。孟子在讲述了这个故事后深有感慨地说:“由君子看来,有些人所用的乞求升官发财的方法,能不使他妻妾引为羞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啊!”⑤不啻(chì):不只。⑥干进:指钻营(求官等)。⑦玉汝而进汝:玉,玉成,帮助你干好某事;进汝,让你上进。⑧谬生疑沮:错误地产生怀疑和悲观的思想。谬,不正确;沮,消极悲观。

(马茂军)

孙奇逢

示奏儿

【内容提要】

儿子年少,涉世不深。作者根据这一点,告诫儿子,做好男子,须经磨炼,风波患难来临,莫要愁闷,应有胆量,有硬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风波之来,固自不幸,然要先论有愧无愧。如果无愧,何难坦衷当之①。此等世界,骨脆胆薄,一日立脚不得。尔等从未涉世,做好男子须经磨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千古不易之理也。孟浪不可一味③,愁闷何济于事?患难有患难之道,“自得”二字,正在此时理会④。

【注释】

①坦衷:心里平静。衷,内心。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说,少年历经磨难的人,晚年必会安乐。③孟浪:卤莽、轻率。④理会:理解、领会。(范嘉晨)

曾国藩

谕纪泽(二)

【内容提要】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毫不松懈,奋斗到底,天下没有干不成的事情,不论年老年少,不论事大事小。“有常”是人生的第一美德。愚公所以能移大山也正在此。

【原文】

连接尔十四、二十二日在省城所发票,知二女在陈家,门庭雍睦①,衣食有资,不胜欣慰。

尔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②。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或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③,则业进矣。尔前作诗,差有端绪④,近亦常作否?

【注释】

①雍睦:和睦。②已:断、停。③峥嵘:不平凡,不寻常。④差:略微。端绪:头绪。

(党怀兴)

谕纪泽(三)

【内容提要】

人性莫不贪睡晏起,安于舒适。“早起”是克服懒惰的最好办法。不论干什么事,善始容易善终难。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是古今成大事业者的可贵品质。

【原文】

接尔十九、二十九日两禀①,知喜事完毕,新妇能得尔母之欢,是即家庭之福。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即起②,至今二百年不改。我家高曾祖考相传早起③,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约一个时辰④,始见天亮。吾父竹亭公亦甫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⑤。尔既冠授室⑥,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⑦,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⑧,自矢靡他⑨,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⑩,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B11,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诫之。

【注释】

①禀:旧指下对上的报告,此指信。②寅:十二时辰之一,指凌晨三点至五点。③高曾祖考:指高祖、曾祖、祖父。④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两个小时。⑤绍:继承、继续。⑥授室:结婚。⑦坐:因为犯……错误。⑧逮:等到。⑨自矢靡他:自己发誓要有恒心。矢,誓。靡他,没有别的打算。《诗经??风?柏舟》有“之死矢靡它”之句。⑩绝人:超人。B11容止:行为举止。

(党怀兴)

毛泽东

给儿子的信

【内容提要】

在这封信中,毛泽东教育儿子要趁年轻的大好时光,先多学自然科学,将来可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辅之。学习还需有热情,有恒心,绝不能有虚荣心。

【原文】

毛泽东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

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

1941年1月31日

毛泽东致毛岸英的信

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1947年10月8日

(东方晓)

傅雷

傅雷家书

【作者简介】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他从30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30余部。主要有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以及服尔德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和丹纳名著《艺术哲学》等。写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专著。

【内容提要】

本书是傅雷写给他的两个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贯穿这本家书的全部情意,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原文】

……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期,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感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你的情形与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心感激;……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

(1954年3月24日)

……你对时间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为你最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所以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不但希望你多多听我的意见,更要自己多想想,想过以后立刻想办法实行,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要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1954年4月7日)

人生的苦难,theme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1954年4月20日)

可是关于感情问题,我还是要郑重告诫,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利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别忘了杜甫那句诗:“家书抵万金!”

(1954年7月4日晨)

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殊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

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1954年8月21日午前)

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这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

(1954年8月16日)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1954年8月16日晚)

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游子思乡的味道你以后常常会有呢。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千万千万!

(1954年9月21日晨)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1954年10月2日)

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是human,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有成为××家××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1954年12月27日)

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1955年3月21日上午)

人的思想是一边写一边谈出来的,借此可以刺激头脑的敏捷性,也可以训练写作的能力与速度。此外,也有一个道义的责任,使你要尽量的把国外的思潮向我们报道。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1955年3月27日)

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

做一个名人也是有很大的危险的,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孩子,你在这方面极需要拿出勇气来!

(1955年4月21日)

你不是抱着一腔热情,想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吗?而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在国外为祖国争光,也不限于用音乐去安慰人家――虽然这是你最主要的任务。我们的艺术家还需要把自己的感想、心得,时时刻刻传达给别人,让别人去作为参考的或者是批判的资料。你的将来,不光是一个演奏家,同时必须兼做教育家;所以你的思想,你的理智,更其需要训练,需要长时期的训练。我这个可怜的父亲,就在处处替你作这方面的准备,而且与其说是为你作准备,还不如说为中国音乐界作准备更贴切。孩子,一个人空有爱同胞的热情是没用的,必须用事实来使别人受到我的实质的帮助。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实践。别以为我们要求你多写信是为了父母感情上的自私,――其中自然也有一些,但决不是主要的。你很知道你一生受人家的帮助是应当用行动来报答的;而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就是为报答人家作基本准备。

(1955年4月20〔?〕日)

我以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因为我一生作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我的经验,和一个爱弄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

一个艺术家若能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他对他人的贡献一定更大!

(1955年5月11日)

还要说两句有关学习的话,就是我老跟恩德说的:“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要承认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夫,那就不会期待太切,稍不进步就慌乱了。”对你,第一要紧是安排时间,多多腾出无谓的“消费时间”,我相信假如你在波兰能像在家一样,百事不打扰,每天都有七八小时在琴上,你的进步一定更快!

(1955年6月〔?〕日)

毛选中的《实践论》及《矛盾论》,可多看看,这是一切理论的根底。此次寄你的书中,一部分是纯理论,可以帮助你对马列主义及辩证法有深切了解。为了加强你的理智和分析能力,帮助你头脑冷静,彻底搞通马列及辩证法是一条极好的路。我本来富于科学精神,看这一类书觉得很容易体会,也很有兴趣,因为事实上我做人的作风一向就是如此的。你感情重,理智弱,意志尤其弱,亟须从这方面多下功夫。否则你将来回国以后,什么事都要格外赶不上的。

我素来不轻信人言,等到我告诉你什么话,必有相当根据,而你还是不大重视,轻描淡写。这样不知警惕,对你将来是危险的!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所以你在这些方面没有认清一个人的时候,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和你说话的对象,二则太不考虑事情所牵涉的另外一个人。(还不止一个呢!)来信提到这种事,老是含混得很。去夏你出国后,我为另一件事写信给你,要你检讨,你以心绪恶劣推掉了。其实这种作风,这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是懦夫的行为,决不是新中国的青年所应有的。你要革除小布尔乔亚根性,就要从这等地方开始革除!

别怕我责备!(这也是小布尔乔亚的懦怯。)也别怕引起我的心烦,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苦闷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你这种顾虑也是一种短视的温情主义,要不得!懦怯也罢,温情主义也罢,总之是反科学,反马列主义。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反科学、反马列主义?因为要生活得好,对社会尽贡献,就需要把大大小小的事,从日常生活、感情问题,一直到学习、工作、国家大事,一贯的用科学方法、马列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去处理。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武器,也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作不偏不倚的检讨。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我并非说有了自我批评(即挖自己的根),一个人就可以没有烦恼。不是的,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就等于矛盾是永远消灭不了的一样。但是不能因为眼前的矛盾消灭了将来照样有新矛盾,就此不把眼前的矛盾消灭。挖了根,至少可以消灭眼前的烦恼。将来新烦恼来的时候,再去消灭新烦恼。挖一次根,至少可以减轻烦恼的严重性,减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慢慢的使你心里不健全,头脑不冷静,胸襟不开朗,创造更多的新烦恼的因素。这一点不但与马列主义的理论相合,便是与近代心理分析和精神病治疗的研究结果也相合。

至于过去的感情纠纷,时时刻刻来打扰你的缘故,也就由于你没仔细挖根。我相信你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而是真理至上主义者;那末你就该用这个立场分析你的对象(不论是初恋的还是以后的),你跟她(不管是谁)在思想认识上,真理的执着上,是否一致或至少相去不远?从这个角度上去把事情解剖清楚,许多烦恼自然迎刃而解。你也该想到,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着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会成为现实,那么我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茶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妇的;传奇式的故事,如但丁之于裴阿脱里克斯,所以成为可歌可泣的千古艳事,就因为他们没有结合;但丁只见过几面(似乎只有一面)裴阿脱里克斯。歌德的太太克里斯丁纳是个极庸俗的女子,但歌德的艺术成就,是靠了和平宁静的夫妇生活促成的。过去的罗曼史,让它成为我们一个美丽的回忆,作为一个终身怀念的梦,我认为是最明哲的办法。老是自苦只有消耗自己的精力,对谁都没有裨益的。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

(1955年12月11日)

而我一向主张不但做学问,弄艺术要有科学方法,做人更其需要有科学方法。因为这缘故,我更主张把科学的辩证唯物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上来。

只要你记住两点:必须有不怕看自己丑脸的勇气,同时又要有冷静的科学家头脑,与实验室工作的态度。惟有用这两种心情,才不至于被虚伪的自尊心所蒙蔽而变成懦怯,也不至于为了以往的错误而过分灰心,消灭了痛改前非的勇气,更不至于茫然于过去错误的原因而将来重蹈覆辙。子路“闻过则喜”,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都是自我批评与接受批评的最好的格言。

(1955年12月21日晨)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3344.html

更多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 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诸葛亮《诫子书》解读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正因为诸葛亮的政治、军事计谋超群,帮助刘备入川建立蜀国,并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

黄梵《第十一诫》读记:把寒灰吹出火来

黎国柱《第十一诫》是一部曾经给黄梵带来很多困扰的小说。黄梵自己在再版前言中说:“我在写这部小说时,内心混合着一种身临地狱的激情。我经常把自己给遗忘,在确立人物关系的过程中,我便成为书中的人物。由于人们读小说时,坚持小说里那

《第一诫》——看不懂的影评 第一诫影评

这篇影评我不打算按照一般的影评方式,来分析电影的好坏,因为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悬念片,我想提一些这部影片中我所看不懂或者值得思考的细节,来与广大影迷作一个探讨,当然大家在看我这片文章的时候,必须遵守的“第一诫”是:必须建立在你看

诺克斯推理十诫&范·达因的推理小说二十法则 推理十诫

推理小说的世界让我无法自拔啊,难道我最终将会走上对完美犯罪疯狂痴迷的道路吗。。。推理知识普及:诺克斯推理十诫从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流行着各种侦探推理小说的诫律,范.达因发表于一九二八年的<<侦探小说二十准则>>几乎到了街

声明:《诫子书 家书 诫子书翻译》为网友巧了我就是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