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税源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种类及分析方法 重点财务指标

一、指标种类

(一)变动类指标

1、税负变动率

计算公式:税负变动率=(监控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100%

2、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3、毛利(益)变动率

计算公式:毛利(益)变动率=[监控期毛利(益)率-基期毛利(益)率]/基期毛利(益)率×100%

4、长期投资变动率

计算公式:长期投资变动率=(长期投资期末数-长期投资年初数)/长期投资年初数×100%

5、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变动率

计算公式: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变动率=(损失期末数-损失年初数)/损失年初数×100%

6、在建工程变动率

计算公式:在建工程变动率=(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年初数)/在建工程年初数×100%

7、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

计算公式: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监控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基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基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100%

8、期间费用变动率

计算公式:期间费用变动率=[(监控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基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基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100%

9、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监控期销售(营业)利润-基期销售(营业)利润]/基期销售(营业)利润×100%

10、利润总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利润总额变动率=(监控期利润总额-基期利润总额)/基期利润总额×100%

(二)行业类指标指标

1、税负率

计算公式:税负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额×100%

2、毛利(益)率

计算公式:毛利(益)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利润率

计算公式:利润率=监控期利润额/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4、收入费用率

计算公式:收入费用率=监控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5、收入成本率

计算公式:收入成本率=监控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额/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6、投资利润率

计算公式:投资利润率=监控期企业申报利润额/实收资本额×100%

7、投资收益率

计算公式:投资收益率=监控期投资收益/(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短期投资期末余额+长期投资期末余额)×100%

8、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计算公式: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累计折旧期末数-期初数)÷(固定资产期末数-期初数)×100%

(三)配比类指标

1、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监控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监控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2、销售额变动率/销售成本变动率

计算公式:销售额变动率/销售成本变动率=[(监控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监控期销售成本-基期销售成本)/基期销售成本]×100%

3、销售额变动率/税负变动率

计算公式:销售额变动率/税负变动率=[(监控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监控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100%

4、进项税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进项税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监控期进项税额-基期进项税额)/基期进项税额]/[(监控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5、税负变动率/毛利(益)变动率

计算公式:税负变动率/毛利(益)变动率=[(监控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监控期毛益率-基期毛益率)/基期毛益率]×100%

6、应付账款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应付帐款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期末应付帐款-年初应付帐款)/年初应付帐款]/[(监控期进项税额-基期进项税额)/基期进项税额]×100%

7、应收账款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应收帐款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期末应收帐款-年初应收帐款]/年初应收帐款}/[(监控期销项税额-基期销项税额)/基期销项税额]×100%

8、期间费用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计算公式:期间费用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监控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基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基期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发生额合计]/[(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9、利润总额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计算公式:利润总额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监控期利润总额-基期利润总额)/基期利润总额]/[(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

10、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监控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基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基期产品销售(营业)成本}/{[监控期销售(营业)利润-基期销售(营业)利润]/基期销售(营业)利润}×100%

(四)其他指标

1、广告费准予列支标准

计算公式:广告费准予列支标准=销售(营业)收入×准予列支比例,

2、业务招待费准予列支标准

计算公式:全年销售额小于1500万元的业务招待费准予列支标准=全年销售额×5‰;

全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的业务招待费准予列支标准=(销售额-1500)×3‰+1500×5‰。

3、业务宣传费准予列支标准

计算公式:业务宣传费准予列支标准=全年销售额×列支比例;

4、坏账准备准予列支标准

计算公式:坏账准备准予列支标准=(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末数)×提取比例

5、公益性捐赠支出准予列支标准

计算公式:公益性捐赠支出准予列支标准=纳税调整前所得×列支比例

二、分析方法

(一)增值税、消费税

重点税源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种类及分析方法 重点财务指标

1、变动类指标

(1)税负变动率:将企业监控期税负变动率与以前年度同期税负变动率进行对比,与以前年度有较大差距的,可以认为应纳税额有异常。

(2)销售额变动率:将企业监控期的销售额变动率同行业销售额正常变动峰值对比,对低于销售额变动率正常峰值下限或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上限的,可认定为销售额变动异常,初步判定纳税人存在销售货物未计销售收入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问题。

(3)毛利(益)变动率:若监控期毛利(益)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成本升高,可能存在可能存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入账,但在销售货物时只结转成本而未计或少计销售额、销售价格偏低、或将货物用于本企业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而未计提销项税额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

(4)长期投资变动率:主要是审核企业有无将生产用、自产货物投资而未计销项税额的问题。若该比例大于1,说明本期对外进行了投资,应对其增加额进行重点分析。

(5)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变动率:若该比例大于1,说明本期损失增加,应对其增加额进行分析,审核企业有无将非正常损失核销,分析其进项税额是否转出。

(6)在建工程变动率:若该比例大于1,说明企业本期有在建工程,应对其增加额进行分析,审核企业有无将自产产品或货物投入在建工程而未计提销项税额或未作进项税额转出。

2、行业类指标

(1)税负率:将企业税负率与同行业税负正常峰值或以前年度同期税负水平进行对比,低于税负率正常峰值幅度或与以前年度有较大差距的,可以认为应纳税额有异常。

(2)毛利(益)率:将企业监控期的毛利(益)率与行业毛利(益)率进行对比,若明显低于行业毛利(益)率,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低,成本高,可能存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入账,但在销售货物事只结转成本而未计或少计销售额、销售价格偏低、或将货物用于本企业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而未计提销项税额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

3、配比类指标

(1)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一般情况下,销售额增长,则应纳税额增长,反之则下降,二者的变化应基本同步或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

设监控期销售额变动率为a,监控期应纳增值税变动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

①若│a/b│-1>c,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b均为负时:

①若│a/b│-1<-c,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正、b为负时,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a为负、b为正时,视为正常差异。

(2)销售额变动率/销售成本变动率:一般情况下,两个指标的变动应是基本同步或成比例的。

设监控期销售额变动率为a,监控期销售成本变动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b均为负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正、b为负时,视为正常差异。

a为负、b为正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

(3)销售额变动率/税负变动率:对销售额变动率与税负变动率进行配比分析,主要分析其是否正常经营,有无实现销售不入帐、挂帐,隐瞒销售收入或违反规定多抵扣进项税额。当存在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的,而税负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说明企业的销售额增加较大,而税负反而下降,企业可能存在多抵进项税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现象;当存在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税负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说明企业可能存在销售不入帐、挂帐,隐瞒销售收入或多抵扣进项税额等问题;当存在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税负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的,企业可能将查补的税款计入应缴税金,冲减以后实现的应缴税金等问题。

(4)进项税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进项税额与应纳税额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进项税额的减少一般情况下意味着应纳税额的增加。

设本期进项税额变动率为a,本期应纳税额变动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a、b均为负时: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a为正、b为负或a为负、b为正时,视为正常差异。

(5)税负变动率/毛利(益)变动率:一般来讲,毛利(益)率和税收负担率是同步和同方向变化的,随着销售毛利(益)率的增长,增值税的税负会提高的。反之,当销售毛利(益)率下降时,税收负担率也会随之降低的。

设监控期税收负担率为a,监控期销售毛利(益)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b均为负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正、b为负时,①若-c<│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②若│a/b│-1<-c或│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负、b为正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6)应付账款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从资金往来的变化,来推断进项税额的可信性。从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来看,购进存货,与应付账款联系,用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来验证进项税额的真实性。

设应付账款变动率为a,进项税额变动率为b。若对比分析出现:①a>0、b>0,说明有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

②a<0、b<0、a>b,说明有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

③a<0、b>0,说明有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

(7)应收账款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配比分析:来推断销项税额的可信性。从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来看,销售的实现一般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用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来验证销项税额的真实性。

设应收账款变动率为a,销项税额变动率为b。若对比分析出现:①a>0、b>0、a>b,说明企业有当期销项税额未申报或将收入挂账的嫌疑;

②a<0、b<0、a>b,说明企业有当期销项税额未申报或将收入挂账的嫌疑;

③a>0、b<0,说明企业有当期销项税额未申报或将收入挂账的嫌疑。

(二)所得税

1、变动类指标

(1)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如果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开发票多计收入的问题;

②如果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

③如果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

①如果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成本、多转成本的问题;

②如果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虚计利润的问题;

③如果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期间费用变动率:

①如果期间费用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费用、多计费用的问题;

②如果期间费用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费用,虚计利润的问题;

③如果期间费用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4)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

①如果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开发票多计收入、少转成本或多计销售(营业)利润等问题;

②如果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转成本、虚列成本或少计销售(营业)利润的问题;

③如果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5)利润总额变动率:

①如果利润总额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开发票多计收入、少转成本、费用或多计利润等问题;

②如果利润总额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转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或少计利润等问题;

③如果利润总额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行业类指标

(1)利润率:

①如果利润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费用或多计利润等问题;

②如果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多转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或少计利润等问题;

③如果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收入费用率:

①如果收入费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费用、多计费用的问题;

②如果收入费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费用、虚增利润的问题;

③如果收入费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收入成本率:

①如果收入成本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成本、多转成本的问题;

②如果收入成本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虚增利润的问题;

③如果收入成本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4)投资利润率:

①如果投资利润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费用或多计利润等问题;

②如果投资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多转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或少计利润等问题;

③如果投资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5)投资收益率:

① 如果投资收益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多计收益的问题;

② 如果投资收益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益的问题,;

③如果投资收益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6)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①如果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多计提折旧的问题;

②如果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提折旧的问题;

③如果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配比类指标

(1) 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多计成本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少计成本或多计收入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期间费用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多计费用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②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少计费用或多计收入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利润总额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少计费用或多计利润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多计费用或少计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4)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多计成本或少计利润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少计成本或多计利润的问题;

③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收入因素分析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本期销售收入变化对实现税收的影响:本期销售收入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销量变化和产品销售价格变化。

(一)本期销量变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计算本期与去年同期销量增减数量和产销百分比变化,并按照去年同期销售价格计算销量增减对销售收入的影响数额,销量变化主要从企业本期产量变化(从生产设备数量变化、产品结构调整等)、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分析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本期销量变化对实现税收的影响数额=(本期销量—去年同期销量)×去年同期单位产品价格×税率

(二)本期销售价格变化对销售收入的影响:计算产品本期销售价格与去年同期销售价格增减数,并按照本期销量计算销售价格变化对税收实现的影响数额,从单位生产成本变化(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生产率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分析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

本期销售价格变化对实现税收的影响数额=(本期产品销售价格—去年同期产品销售价格)×本期销售数量×税率

二、本期外购成本变化对当期实现税收的影响:本期外购成本变化主要包括购进原材料数量变化和价格变化两个方面。

(一)本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实现税收的影响:本期购进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税收实现的影响主要分析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当期进行税额变化对当期税收实现的影响。

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当期实现增值税的影响数额=(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去年同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当期购进原材料数量×购进原材料税率

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当期实现消费税的影响数额=(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去年同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当期实际耗用购进原材料数量×购进原材料税率

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当期实现所得税的影响数额=(当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去年同期购进原材料价格)×当期销售产品耗用的本期购进原材料数量×购进原材料税率

(二)当期购进原材料数量变化对当期税收实现的影响,主要分析当期购进原材料数量变化对增值税当期进项税额的直接影响。

当期购进原材料数量变化对当期税收实现的影响数额=(当期购进原材料数量—去年同期购进原材料数量)×去年同期购进原材料价格×购进原材料税率

三、其他生产成本变化对当期实现税收的影响:其他生产成本变化对当期实现税收的影响主要分析工人工资和制造费用等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要素变化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

四、期间费用变化对对当期实现税收的影响:期间费用变化对当期实现税收的影响主要分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变化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

营业费用的具体分析项目主要包括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等经营费用。

管理费用的具体分析项目主要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财务费用的具体分析项目主要包括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五、税收政策变化对当期实现税收影响,主要计算国家在当期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如计税依据变化、税率变化、减免税政策变化等对税收的影响数额。

计税依据变化对当期税收实现的影响数额=按新计税依据计算的应纳税额—按原计税依据计算的应纳税额

税率变化对当期税收实现的影响数额=按新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按原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1654.html

更多阅读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的建设 企业财务会计内控制度

企业财务总监班专题讲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的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及内控制度的建设一、管理制度与制度化管理二、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制度三、企业典型的财务管理制度四、内部财务控制五、企业内控制度综合体系六、财务管理

重点税源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种类及分析方法 重点财务指标

一、指标种类(一)变动类指标1、税负变动率计算公式:税负变动率=(监控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基期税负率×100%2、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监控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基期销售(营业)收入额×100%3、

最新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财务报表分析工具

来自:会计网财会资讯|时间:5月13日 12:57导读: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最新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范文教您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1.主要会计数据摘要2.基本财务情况分析3.预算完成情

声明:《重点税源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种类及分析方法 重点财务指标》为网友单色黎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