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杂志 19 中华武术杂志社

八卦掌中老三掌的练法

八卦掌实用手法:扣腕

[转载]中国传统内家拳揭秘转编

心意六合拳单势拳法

功力拳

面对强奸,女性怎样与歹徒过招?

少林功夫功法拳术套路

法简效弘的道家长筋术

武术

形意拳

八卦掌中老三掌的练法









八卦掌实用手法:扣腕

扣腕法是八卦掌实用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法刚柔相济,动静相兼,曲直相随,以意领气,以气摧力,意捷气吸,身正貌柔,变化万端,玄妙横生。故而,历来师门择人而授,窥其全豹者寥若星辰。扣腕之法,有侧身扣腕、正身扣腕,更有单扣腕,双扣腕以及压腕之别。今笔者不揣浅陋,介绍几种常见常用招式及变化法,以供读者诸君参考。

侧身扣腕法应用〈均以右式为例〉 侧身扣腕法有单扣腕、双扣腕以及压腕之分。

1、侧身单扣腕法:在实战中,我以右式老僧托钵式待敌。对方主动进攻,突然以右顺步拳直攻我胸部或腹部。我速侧身以闪避其势,同时右脚微向左摆,进左脚于其右脚后,别住其脚,速用左手抓扣其右手之腕部或肘关节处,并向其身前外推之,对方必极力相争。此时,我速顺其争抗之力,将其右臂向我之右侧领之,急回左肘撞打对方的胸部,对方必中招而败矣。此式又名回身突撞。


【武术杂志】19 中华武术杂志社

此招变化甚多,试举几例。

变化之一:对方若急沉肩坠肘以化开我之肘击时,我可速以右反背捶攻打其面部或以右摧心掌撞打其心口之心坎穴,对方必出左手格挡,我可进左步跟右步,仍以左肘撞击其胸部。

变化之二:我左手将其右臂外领的同时,速出右掌成仰掌直穿击对方面部或咽喉部,同时提右脚踩踏其腹部或右大腿根部,此式名白蛇吐信。

变化之三:我左手将其右臂外领地同时,以右扑面掌直击对方面部,同时沉腰坐马,以左掖掌撞打对方之胸部,此名马上开弓式。

变化之四:我左手将其右臂外领同时,右手直抓扣对方的肘关节,左手从其右臂下穿出、左右手合力,问左上方横挑其右臂如太极拳之斜飞式。

注意要点:此式侧身进步要快,左脚管套其右腿,使之不得回缩。抓腕、抓肘要准、要狠。整个动作要快速自然,上下连贯、协调一致,方可功成。

2、侧身双扣腕法:在实战中,我以右式老僧托钵式待敌。对方突然进右步出右拳直击我胸部或头部时。我速向左侧闪右步,同时进左步于对方右腿之外侧扣步,进身于对方身右侧,并管套住其右脚。并速出双手由上向下翻腕扣抓对方的腕部及肘关节处,同时速仆步下蹲,利用重心下沉整体之力,双手向下擒按对方之右手臂,使对方失去反抗力,为我所制。此式名力士伏虎。



此式变化之一:若对方身手灵活,反应快捷,坐腰沉肘,向后挣脱我这擒按,可顺其后挣之势,借其力速起身以双掌扑击对方之胸部,掌用小天星,对方必腾空败跌。此式名倒推香山。

变化之二:我双手擒抓其右臂后,立即屈其右肘,左手穿搭于对方肩部,用左手别压其右上臂部,对方即被我擒拿。此式名凤凰单别翘,当然亦可抽手,进左脚于其中,更具打击力。

变化之三:我双手擒拿其右臂后,立即将其右臂向其背后拧之,同时起右腿向前蹬击对方之右胯部,对方必前扑跌,此式名仙人过桥。

变化之四:我双手擒其右臂后,立即起手,右手外领,左手成立肘截其右肘关节处,身体向右拧转,对方必仆跌于我之身前,此式亦名摸拦进肘。

注意要点:侧身双扣腕是八卦擒拿术中最常用之法,变化万千,此式是右手的扣腕与闪身进步以及左手的抓肘必须同时进行,快速迅猛、准、稳、狠,是此式的要点。

3、侧身压腕法:在临阵实战中,我以右式老僧托钵待敌时,突然进攻,速跃右步进左步,双手由上向下俯掌拍压其右臂,速以双扑推之势,撞打对方的胸部,对方必跌。此式名猛虎出洞。此式若对方用右顺拳击攻我中盘时,我可速摆右脚,进左脚于对方右脚后,以管套其右脚,使其不得退缩。于此同时,我速用双仰掌按压对方之右臂,以看其动静如何。其实我双掌一按压其臂,对方若一愣神,我立即乘机翻双掌推撞其右胸部,同时进左步跟右步,以助撞打之力。此又顺水推舟一变化。

注意要点:侧身压腕法是无论双掌是俯掌还是仰掌,均应以脆劲使敌心惊,如口中发哼以惊敌胆,双手前扑推、撞打时发哈,更能威慑敌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身扣腕法应用〈均以右式为例〉 正身扣腕法亦有单扣腕、双扣腕以及压腕之分,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正身单扣腕法:在实战中,我以右式老僧托钵式先发制人,上穿右手反扣其右腕,同时进左足直入其洪门,将其右臂横曲于其腹际推按之,对方必出左手击我面部,我速出左手扣抓其左腕,并顺势将其左臂压于其右臂之上,速出右手直击对方头部,此式名为十字捆手。

正身单扣腕法是八卦门中踏中宫进攻法,变化亦甚多。



变化之一:我右手扣住对方右腕后,速向我之右侧牵拽,并速以刮地脚法,横踢刮对方之左腿部,上下交征,对方必败跌,此式名横踢八马。

变化之二:我右手扣住对方右腕后,速向我右侧牵拽,同时出左掌撑其腹部,拧腰右转将其摔跌我之身前,此式名为凤凰展翅。

变化之三:我右手扣住对方右腕后,对方速出左手反打我之耳门或头顶部,我立即以左手握住对方左腕部向上领起,同时出右手托其左肘关节处,速转身以肩扛之,并蹲身以臀部向后掀之,则对方必由我头上跌出矣,此式亦名到背金人。

变化之四:我右手扣住对方腕部后,立即向我右下侧牵拽,同时左手推按其右肩部,急用右脚向后绷蹬对方右前锋腿,双方在我手脚齐发,上下交征之打击下必跌仆于我之身前,此式名六合蹬扑。

注意要点:脚踩中门必须稳、准,一步到位,右手扣腕亦须稳、准、狠,直接扣住对方之脉门(此即中医学中之寸关尺也)。此式手脚须同时进行,一气呵成,否则事倍功半,易为敌所乘,故而要求必须精熟方可运用。

2、正身双扣腕法:在实战中,我以右式老僧托钵式攻法上左步,直踩对方洪门(对方两腿之间),跟右步,以助左腿之力。双手由上向下扣住对方右腕与右肘部,迅速将其右臂横推于对方胸腹部,大喊一声,下面步用短马蹬,上面双手用双扑推之势,猛向对方胸部按打,敌必败跌也,此式俗名长腰闭手打华盖。

正身双扣腕法,亦是脚踩中宫打法,其变化精妙绝伦,主要取决于双推手,今笔者亦介绍几种变化。

变化之一:当我双手将对方右臂横置于其胸腹部时,对方突然以攻对攻,发左掌扑击我之面门,我速抬左手格其左手并翻腕扣其左腕部,立即向下按压,对方在我双手按压的合力下,必向上挣抬,我立即顺其力,速提右脚踢或蹬对方之腹部,对方必败,此式名白马献蹄。

变化之二:我双手扣抓对方右手后,立即向我右侧下猛力拽牵之,并用右脚踩其右手,我之右手立即按其头部,左手提其后腰,敌必仆跌矣,此式名文王拉杆。

变化之三:我双手扣抓住对方右手臂后,立即向右上方领之,出左肘直撞其胸部。同时腰向左拧转,以右肘撞击对方胸部,立即双拳由胸前翻出,以双反背捶击打对方的头面部或前胸部,对方必败,此式名霸王脱盔。

变化之四:我双手扣抓住对方右手臂后,立即向右下侧牵拽之,对方必然极力向后挣脱,我立即顺其势,借其力往前猛力送出,同时速摆左脚向左转体180度,提右脚向对方胸腹部侧踹,对方必中招而败,此式名追风赶月腿。

注意要点:此式脚踩中宫步法须快速,而且要拥身而上。双手扣抓其腕,肘必须稳狠准,使对方半边失去作用,而后我即可用招击敌。举凡动作必须快速连贯,手脚齐到,上下交征,方为上乘。

3、正身双压腕法:在实战中,我以右式老僧托钵式待敌,对方主动进攻,上左步以双峰贯耳之势向我击来。我立即上左步直踩对方中宫,双手立即向上撑格对方双手,并迅速向下翻腕压于对方双臂之上,使对方招式化解。上动不停,我立即用双推掌式向前扑击对方胸部,对方中招必败无疑。

此式变化颇多,笔者介绍几种变化法。

变化之一:我双手分开对方对手后,立即翻腕扣其腕,向两边斜下方牵拽,同时以头部撞打对方胸部心口处,其必受创而败,此式名刘全进瓜。

变化之二:我双手分开对方对手后,立即变拳冲击对方心坎穴,对方必败,此式名野马奔蹄。

变化之三:我双手分开对方双峰贯耳后,立即向左右两侧下牵拽,若对方向后挣脱,我立即顺其势,借其力,身向后仰,起右腿蹬其腹部,并立即用脚尖点踢对方丹田穴或心坎穴,此式名丹凤朝阳。

变化之四:我双手分开对方双手后,立即翻腕扣抓对方腕部,我立即向后背摔速起右脚蹬击对方的腹部,对方必从我身上摔出去,此式名兔子蹬鹰。

注意要点:此式是以攻对攻法,进步要准确迅速。双手上分要用穿拧之力,向下扣腕压掌要落点准确,发力脆快。双推掌要用小天星,力达掌根,用爆发力即寸劲。此即拳谱所云:掌用小天星,按实始用力;周身通灵处,紧逼短马蹬。

由上所知:扣腕法是八卦掌实用手法中的根基,也是许多精妙招式的过渡式。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刻苦练习,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精义。所谓:拳打千遍,其义自见。熟能生巧,巧自变化,亦正是此理。

[转载]中国传统内家拳揭秘转编

分类:内家综合

原文地址:中国传统内家拳揭秘转编作者:-_-扎西德勒-_-

中国传统内家拳揭秘转编

自我谈了半天如何去掉后天意识。那么无疑有人会问,既然练拳就是“叫人从后天返回到先天”。那么,去掉后天头脑中的“思想意识”应为第一要素,既然这样,那么王芗斋先生为什么还要把它称之为“意拳”呢?

王芗斋先生说,“意为心之动,而欲达此意司命全身在有脑”。从这句话大家可以知道,王芗斋先生在这句话中所提到的“意”,指的是“大脑的后天作用”。这样一来,我们所说的不就和王芗斋先生的理论相互矛盾了吗。

王芗斋先生还说,人身体的动用可分为两种,“合意”之运动与“不合意”之运动。“合意”之运动为有益之运动,“不合意”之运动为无益之运动。“合意”之运动又分为“有意”运动和“自动”运动两种。它们的共性都是“身心一致”,合于需要之运动。而它们的区别是“有意运动”是基于“心意”支配之运动。如果能做到不感觉受“意”之支配,其运动又“无有不合意者”,则成为“自动运动”。这也正是王芗斋先生说的“本能”。郭云深老先生说的“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使见奇”就是对“本能运动”的描述。

那么要想达到此境界,习练者必须先做到“知意”,也就是知道“意”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意”是人体大脑的“后天意识”。然后由“知意”而做到“得意”。由“得意”做到“存意”,再臻于“不知存意而意存”。那么由知意,得意,存意,最后到“不知存意而意存”的目的是什么呢?

王芗斋先生在《拳学新论意》一篇中写到:习拳者之通病在“欲求速效”。求速效乃是贪念。此念一生,身心定然吃力。故“制止身心用力为第一要素”。制止之法,唯有“存意”。“存意”检身,稍觉吃力便要挽回,一动便“觉”,一“觉”便转。久之则归于自然,全身舒适如无力之人。其气力方能畅达周身。应运外发,无往而不利。欲望必须根除,拳功方臻神化。

这段文字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无须我们再多做解释。其中唯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存意检身”,所要“制止”的是“身心两个方面用力”。不要觉得光“身体放松”就行了。据我所知,凡是练内家拳练到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的人,都是“心”在用力。也就是“欲望”太多,“后天意识”太强。所以往芗斋先生提倡“用意”。其目的是让我们利用大脑“能知、能觉”的功能,在平日练习中“时刻检查自己的身心,不要被后天意识所污染”。从“后天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恢复先天功能的本来面目。这在道家叫“借假修真”,佛家称之为“以幻制幻”。

谈完了“用意”,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试力”当中,往芗斋先生都说了些什么。

王芗斋先生说“试力时要浑身气力均整,关节灵活,任其自然。全身不可稍有滞处。动一处即做全体想。上下,左右,前后不忘不失。动作要慢,切莫吃力。吃力则不自然。力必偏重一方,而失于滑于暴。全身原有之浑圆力则不能畅达于体外”。

上述文字都是对“试力”时身体动作方面的要求。不难看出,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让先天一气顺利的从体内出露体外”。而先天一气能否顺利的出露体外,关键则在于“后天形质的改变”。也就是能否通过“先天一气”在人体内部的运动,使人的形体从“后天状态”变为“先后天相互融合”的同一状态。如果融合得不好,那就说明在“形体上”还有某些部位没有改造完毕,仍然处于“后天状态”。那莫这些部位就必定会对人体运动造成影响。不是“单重”,就是“双重”,“形必破体,力必出尖”待后天形体得到良好的改善之后,先天一气会自然的从体内出露体外。就像“水满自溢”。王芗斋先生把人体比喻成“空口袋”或叫“玉树挂宝衣”。太极拳则称之为“全体透空,全体无滞”。佛家有云:空而灵,虚而妙。这些都是对后天形体得到良好改善的描述。当“先天一气从体内畅达体外之后”。对于习拳者来说有一种“站在水中”的感觉。你“后天形质”改造得越好,那么你与自然界沟通得也就越多。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先天一气”是没有方向的。当你能与外界沟通之后,所谓“体感上的薄厚,粗细,完全是习拳者的后天形体改造得不完善造成的”。

这里说的“不完善”是相对而言的。意思是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个时候要想进步,只有在“修心”上下功夫。所以在练习试力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用意体检自己的周身内外”。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千万不可勉强,徐徐而为之。如此说来,“站桩”是让习练者在“静态”当中与先天相互融合。而“试力”是让习练者在“动态”中检查自己的形体是否还能处处与先天相互融合。这个基础来自于“站桩”。如果在“静态”当中都不能做得相对完美。那么在动态中就可想而知了。也就是说,不论动静,都要达到先后天的统一才行。王芗斋先生称之为“力归一”。

而形成争力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达到“力归一”。上个段落中说过,当“先天一气出露体外”之后,习练者有一种“站在水中”的感觉。王芗斋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空气游泳”。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站在水中的人,体重会相对变轻。其实体重并没有变,而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在拳学中,当习练者自身的先天一起气与自然界相互沟通了之后。也会产生体重变轻的感觉。而只有这样,你才能逐渐减少“单重”与“双重”之弊端。沟通得越好,你感觉自身的体重也就会越轻。大家都知道,地球对物体都是有吸引力的,那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当你经过合理的锻炼“使先天一气遍满周身,最终畅达于体外”的时候。你会与地球还有周边的物体产生“相斥”的作用。这是因为万物虽然名称与形状各不相同,但却同为“先天一气”的产物。在它们身上同有“先天一气”的存在。所以古人云:“格物致和”,大学曰:“在内,而理周乎于外。物在外,而理具于心”。老子说:“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有很多习练者在试力当中,只要身体稍一动作,便会有相应的阻力产生。这正是习练者自身的“先天一气出露体外”与自然界中的“先天一气”由于运动产生摩擦出现的一种“同性相斥”的作用。而这种“相斥作用”只有在后天形体改造到全体无滞、全体透空的程度才有可能在实际中产生效应。否则,只能是一种片面的表象而流于虚幻了。所以说,所谓“争力”是习练者自身的先天一气与自然界中的先天一气在运动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相斥之力”。这种“相斥之力”在习练者具备了发挥先天功能的条件下是自然产生的。不需要大脑的指挥。如果把这种“相斥之力”作用在技击当中,就会产生“一触即发”的效果。所谓“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本能触觉之活力也”。“先天功能”发挥得越彻底,那么在技击当中,习练者的肢体动作的幅度也就会越小。最后直到微动或不动的时候也能产生出相应的效果。这不正是王芗斋先生说的“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的道理所在吗!

当习练者具备了“全体无滞、全体透空”的基础之后。根据在拳论中所说的“在十字当中求生活”的原则。习练者可在“试力”当中逐步练习使自己做到“面面生力”。而“力都是从一个中心点异向发出,想等相乘”。因为只有这样,发力才能没有方向,形才不会破体,力才不会出尖。最后“直到全体各部无微不有上下,左右,前后百般之二争力”。也就是“无数个相等相乘之十字在身体内外形成一个立体的圆”,使对方毫无缝隙可乘。王芗斋先生把这种状态称之为“浑圆,或叫做力归一”。至此,习拳者在技击当中可谓之“得其环中而能以应无穷”了。由此大家就不难明白,王芗斋先生为什么在《大成拳论》<自卫>一篇中说:“学者于打法一道,若非实地练习,亦不易得。故平时应加以研究。至于提打,钩打,按打,挂打等等,终是下乘功夫,聪明智慧者,则无需习此”。

太极,形意,八卦三拳皆是以“后天有形之驱,通过合理的锻炼,补足先天之元气,复归乾健之体”的学术。那么,何为合理之锻炼呢?合理的理又是什么到了道理呢?前面已经说过,“天道既是人道,天人是一理”。所谓“气无二气,理无二理”。我们练拳所要遵循的原理,就是“万物同为先天一气所生”,而我们所要练的就是“将后天意识转化成先天状态,也就是一的状态”。

形意拳的拳法有五形拳,十二形拳。八卦拳有八八六十四掌。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等等。但无论你练的是那一门拳法,形式的繁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要遵循“后天返先天”的道理。而这三种拳术的拳法也正是根据“后天返先天”的道理而编排的。

大家都知道,形意拳的十二形拳是根据十二种动物的特性演化而成的。这十二种动物都是天地所生,然而天地万物都是“先天一气”变化而来。所以说这十二种动物虽然名称与外形各不相同,但却同出一源。道理是相通的。古人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诚是至诚之道,只有空洞无我才能达到至诚,才能格十二形乃至于万形而求得天地万物之理”。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拿形意拳来说,学者最好于五形拳和十二形拳中任意挑选一个式子来练习。练时决不可用力,心中须空空洞洞不可存有欲望。时刻注意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于拳理,也就是道的法则。比如在动作的过程中,身体的各部位那儿僵,那儿紧,那儿不顺畅。膝肘,肩胯,手足能否相合。所以做时动作一定要慢,要缓,以便于观察,也就是自检。如此这般一遍一遍的练去,最后直至身体动作无论快慢,都能在松弛的状态下处处相合。顺畅而没有滞点。在这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身心皆不可用力最为关键。倘若身体一用拙力,心里一急一燥,那无疑就和内家拳的法则背道而驰了。用功的结果只会把自己弄成既不是内家也不是外家的四不像,于实际当中毫无意义可言。

可这么做无疑有人会问,郭云深老先生明明说形意拳有明劲,暗劲,化劲之分啊。而你说明劲不能用劲去练,那又该如何呢?郭云深老先生说形意拳有三步功夫,其实是想告诉后学者,形意拳和其它内家拳在内劲上有三个不同的表现层次,而并不是让你真的使劲去练。

郭老在《论形意拳明劲》一篇中说到:明劲者,即炼精化气易骨之道也。因人身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所以体质不坚,故发明此道。而大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先后天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气血用事。故气血盛行,正气衰弱,以至于身体筋骨不能健壮”。而“明劲易骨之道”则是将人身散乱之气收纳于内,练至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劲之功毕矣。正所谓“六阳纯全,刚健之体”是也。注意,这里说的“六阳纯全”正是“后天返先天”所致。也正是我为什么在第三部分的开头首先用“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中卦爻的变化来给大家予以说明,人是怎么从先天落入后天,又如何运用“顺逆之理”从“后天返回先天”的道理所在了。

所以说,形意拳其实是让习拳者通过站桩或拳法的锻炼,使身体在练习中听从“心意”的指挥。这里说的“心意”不是“后天的欲望”,而是“先天之真意”。而听从先天真意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后天的拙力和内心的欲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身体动作无论动静,无不与先天之真意相合,内外如一,浑然一体。从而达到先后天合一的最终目的。

而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在内家拳这三个阶段当中,能做到第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明劲”阶段,习拳者的大小关节都要打开。周身的关节都打开了,身体动作才能做到无一处不合,发力才能均整。尤其是尾闾和胯最为关键。在第一部分已经说过,此处为一身之根节,如果打不开,人体上,中,下三节就不能统一。发力就会脱节,所发之力非整体而是局部。问题还不光如此。关节不开,周身不能统一,不仅仅是造成习拳者在发力时,劲力不能由脚跟起,通过腿,腰,肩,臂最终达于指端的原因。它的另一大弊病是造成了习拳者在技击当中与对方所发之力产生“硬碰硬”的顶撞。

武术散手的确是力与力的碰撞。那么双方谁力大谁就占便宜。这叫做“一力降十会”。但由此而产生出的诸多变化,也可以用来“以巧破千斤”。这样一来,敌我双方在打斗中必将你来我往,利用力量上的悬殊和技术动作的快慢来取胜对手。因此,体能的好坏无疑也就成为了能否胜出的重要条件之一。王芗斋先生把这种打斗形式称之为“抵抗之变相”。因为在这种形式的打斗当中,即使运动双方能够做到在顾的同时去打。而实际上也只不过是肢体的分工合作而已。若从整体观的角度来说还是“二”而不是“一”。

而中国传统内家拳在技击当中有其非常独特的内涵。在上一个段落中已经说过,做为内家拳第一步就是要做到“节节贯通,节节贯穿”。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做到“来力不受”,在此同时,还要做到“去力无阻”。这也就是内家拳为什么能够做到“硬打硬进、没遮拦”的道理所在。倘若敌我双方力一接触便产生顶力而受制于对手的话,那么就只能是靠运动身体的其它部位来攻击或化解了。所以说那“是二而不是一”。

那么,什么是“来力不受和去力无阻”呢?在第一部分已经说过,具备了这层功夫的习练者,在技击当中“一定要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来抢占对手的重心”。记住,在进攻当中双手一定要护住自己的头胸部,防止对手突然袭击。如果对方突然用拳或用腿向我的头胸部发起攻击的话。我双手一定要打顾合一。在顾的同时直取对方的中线,这叫做“逼迫式”打法。给对手造成一种我要“全力以赴”的感觉,逼迫对手出力还击。只要对手使出半数的力量,那么他的重心就会暴露无疑,身体也就会自动叫整,而我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在对手与我的肢体任何部位发生碰撞的同时,对手发出的力量会经我的肢体收于“脊背”,经“腰部”下到“尾闾”。由“尾闾的自动运动”而使其来力化为乌有。在此同时,我的力量却从“脚底”经“脊背”而达于“双臂”,发于指尖,直捣对手的重心。以此来破坏对手的身体平衡,产生“拔根”的现象。当然,这里还包括“神气”的运动,也就是“神气要比对方足”。否则,很容易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所以,王芗斋先生说“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然而,无论是形体的贯通还是神气的薄厚,习练者必须在平日的练习中,于身心都不用力的状态下长此以往的刻苦锻炼才能有所收获。否则,未亦有得。八卦,太极,包括其它内家拳也都是如此。

八卦拳既然以八卦命名,那么学者就必须先要对八卦进行了解。在远古时代,古人通过对宇宙万物的分析,把自然界统一分成八类。分别用八个不同的符号代表,它们是乾,坤,坎,离,震,兑,艮。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产生都是“层层分化而成”的。“由简至繁,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由三而生成万物”。古人把这种天地万物演化的过程称之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说,八卦是取相于万物。因此说它是“远取诸物”,而对于“近取诸身”的道理则在于,人体的形成也恰恰符合八卦生成的原理。而且人体四肢各部位并合之数正好与六十四卦之数相合。由此说来。天地万物都是“格物致和。物在外,而理具于内”。道理是相通的。而今以八卦命名于拳术,无论有多少形多少式,习练者只要把握好宇宙万物之总纲。从后天转化成先天,从有为而至无为。那么天地万物之性能皆能效法,皆能为我所用。至于拳术之精微,虽有无穷之变化而莫不在我一身之中。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拳论曰: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但是要想能从人,习练者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所以习练者于平日练习拳架,一动便要问自己周身内外是否能处处相合。稍有不合,便要改正,等日久功深练得全体一致,此时你一挨我,我既能量彼劲之大小,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彼劲稍一出尖,我不用动彼分毫,彼因重心不稳自会跌出。此时,我也可乘机而入,借彼之力,发力将彼跌出。但要想练得周身一家,无有不合之处。就必须合着理法去锻炼。使自身由后天转变为先天,将自己融入于虚无之中,才能由此而得太极拳之妙。

心意六合拳单势拳法



面对强奸,女性怎样与歹徒过招?

被按压在身下怎么办?

倒地后成仰卧姿势,被歹徒按压。这时歹徒可能站着,可能跪着,可能坐着,也可能趴着,可能骑在女性身上,也可能卧靠在旁边,仅以上身压着仰卧者;可能抓领,可能抓肩,可能搂脖,也可能掐喉。但是不管处于上述哪种情况,都要尽可能地采取攻其要害、一招制敌的抬腿蹬击裆部方法。这时可能采取的直接攻击的方法有:

(1)如对方是分跨于仰卧者身体站立,而俯身抓、掐、压制仰卧者,仰卧者可抬腿蹬击其裆部。要领是要抬起腰、臀,用出将身体送出去的力量猛蹬(图10-143)。



(2)如对方手肘抬起,露出腋下,可用掌夹、风眼捶、勾手等猛击其腋窝(图10-144)。



(3)直接戳击对方眼睛和戳击对方咽喉,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时距离很近(图10-145)。



(4)如果手臂未被压住,对方的手臂又未形成阻隔(多在抱胸腰时),可用肘尖横击其太阳穴。要点是要用上腰腹之力、旋臂之力(图10-146)。



(5)如歹徒强行亲吻仰卧者,可抓住机会咬掉其鼻尖或舌尖。但要注意的是,被咬伤后的歹徒可能更丧心病狂。因此要在狠咬之后,趁其负痛一时失智的机会,连续进攻,再对其要害部位实施攻击(图10-147)。



(6)以头锋撞其鼻梁,抬头要猛(图10-148)。



被歹徒抱时怎么对付?

(1)正面被抱腰时肘击太阳穴最为便捷

正面被对手抱腰,但手臂未同时被抱住,是以肘部攻击对方太阳穴的最好时机。一旦歹徒双手抱住你的腰,他的头部就全部暴露而失去防护了。这时,你可以佯装拒绝他的亲吻等,使上身后仰,造成攻击距离(图10-149)。接着猛然收腹、旋身、挥臂,以肘部猛击其太阳穴(图10-150)。以肘攻击歹徒太阳穴最好采用连续攻击法,一气呵成(图10-151)。

(2)正面被抱腰时攻击其眼睛,折其手指。

正面被抱腰时因为手臂未被抱住,所以这时也可以采用叉眼,戳喉等方法(图10-152)。



如果只求解脱,可采用折手指技法(图10-153)。

(3)背后被抱时怎样对付

①后腰被抱。抬手以反手横肘向后猛击对方太阳穴,当然别忘了蹬腿,身体旋转发力,力达肘尖(图10-154)。反方向折其拇指或小指(图10-155)。以脚跟猛跺其脚面(图10-156)。



②连手臂后腰被抱。被抱者可伸手抓、握、提对方的睾丸(图10-157)。因对方注意力在上部,很有隐蔽性,成功可能性很大。需要注意的是,反手掏出,务要准确。如果歹徒抱住的是腰际,那么歹徒必然弯腰,头较低,这时可猛仰头以后脑击其面部(图10-158)。



头发被抓扯时怎么办?

①当女子被人从正前方抓住头发往前拖扯之时,切勿与抓扯者的抓扯力相抗,以免头皮受伤。抓扯者拖带一般朝上向下前方,女子的头不能抬起,头、眼也朝着这个方向。外行抓扯人一般都是身内拖带,因此裆部要害部位便全部暴露,并正处于被抓扯者面对的方向。这时,应趁被抓扯俯身向前窜而站立不稳之机,借着抓拉之力,借着惯性,将膝头高提,以提膝的打法猛撞歹徒裆部。(图10-159)尤其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抓扯别人头发都有抓住前后推拉的习惯。在他推时,应顺其力后仰或后退,以免受伤;在他拉时,则借其力冲过去提膝攻击。千万不要和歹徒硬抗是关键。



②当女子侧立被人扯拖头发时,可顺其力侧身弯腰靠近对方,顺势发撩掌击其裆部,然后以手抓握其睾丸(图10-160)。歹徒有时会揪住女子头发拖着往前走,这时女子是在歹徒的背侧位置,头已过其肘前,身在其肩后。这时,应以手掌自歹徒后裆猛地插入,使用掏裆法,握紧其睾丸后提。一手掏裆时,另一手抓抱其腰胯配合发力。

③头发被抓时抱住对方,可用一手掌心向上,四指直插进软肋(肋骨下),扣住肋骨往上扯,对方痛极自然会松手;或双手叠压于对方抓发之手背部,上体前倾弯腰下压(图10-161)或击打对方肘部曲池穴等,对手也会松手。但这些方法都是解脱之法而非致命之法,似不宜用于对付歹徒。

设法伤害歹徒的眼睛

被歹徒按压时,如手未被按压,可张开手掌,以掌根猛击歹徒鼻梁。轻者鼻血长流,重则可致昏厥。这一掌在武术中叫迎面掌(图10-129A)。迎面掌到位后,张开的五指以指甲贴其面抓下,武术中这一招叫“迎面贴金”,又叫“洗脸炮”。(图10-129B)轻则抓破眼睑,泪流不止,眼睛睁不开,重则伤及眼球。这一招虽不致命,但使用方便,乘歹徒一时丧失施暴能力,自卫者可及时逃脱。



以一指或二指叉眼的方法在武术中叫“单放”、“双放”或“二龙戏珠”(图10-129C)。在被歹徒按压时,因为距离极近,歹徒又不防范,使用单指叉眼,双指叉眼的技法则是非常有效的(图10-129D)。事实上,只要能叉中歹徒眼睛,并不拘泥于用单指还是双指,用五指亦可,用双手双指亦可。前提是要视使用的熟练程度和当时两手自如情况而定。



用大拇指勾托住对手下巴,以食指、中指尖压插进对手眼球上部,掏断其双目,是娥眉派僧门绝技,称为“鸿门设宴”(图10-129E)。使用此招的前提是:暂时封住对方双手,最好利用地形环境等使其身体被控制住,双手不能救,身体不能脱逃,头部被大拇指固定跟随,给也要给,不给也要给。这一招被称为“鸿门设宴”,是毒中之毒的招法,但对凶狠的歹徒不必慈悲。



双手采用坐姿时,被抓、被抱,甚至主动攻击,这些招法都可以使用,站姿时,只要高差不大,不致够不到歹徒面门,也可以使用。

功力拳

功力拳,是一种初级的具有拳,掌、勾三种手型,弓步、马步、歇步三种步型的长拳类拳术。动作简练,朴实,特点是多拳法而少腿法。在三十八个动作的拳路里面,包含着上冲,下栽,横击、挎击、鞭拳、套拳、劈拳、砸拳、双撞,架打、斜打,挑打、掳打、外格,横拦等十五种拳法,叉掌、穿掌、撩掌等三种掌法,以及蹬踢的一种腿法。这个拳路很适合初学武术的人。初学者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拳法、掌法、腿法以及基本的步型和步法。同时,通过锻炼,对增强上下肢的力量,肩肘腰胯膝等关节的灵活、内脏器官的健康,都是很有效益的。

功力拳的练法如下;

一、预备势

面向东方,站立在东西走向的场地西端;两腿伸直,两脚并拢,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两手五指并拢贴靠于腿外侧,掌指朝下;身体正直,眼看正前方(图1)

二、并步抱拳

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均朝上,拳轮贴身,身体微向前倾,两肘夹紧(图2)。

三、上冲拳

两拳经两肩前向上直臂上冲,拳心朝前,拳眼相对(图3)。

四、马步栽拳

1.右脚不动,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拳屈肘收于两耳侧旁,拳心仍朝前,拳眼朝下;两肘向外张展(图4);

2。上动不停,两腿随即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拳向裆前直臂斜伸下栽,拳面斜朝下,拳眼相对;眼看两拳(图5)。

五、弓步格挡横击(右)

1.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时,左拳从下屈肘向右、向上、经脸前向左弧形绕环,以近腕部的桡骨一侧向外格挡,拳背朝前,拳面微高过头;眼看左拳 (图6)

2.上动不停,身体随左拳外格之势向左转,左脚尖外展,右脚跟外展,右腿挺膝蹬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箭步;同时,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从腰侧向右直臂平伸冲出横击,拳心朝下;眼看右拳前方(图7)



六、弓步栽拳

1.头向左转正,两拳屈肘收于两耳侧旁,拳心朝向身前,拳眼朝下;两肘向外张展(图8}

2.上动不停,两拳一起向身前直臂斜伸下栽,拳面斜朝下,拳眼相对;眼看前下方(图9)。

七、弓步格挡横击(左)

1.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脚跟里转,右腿随之屈膝,左脚跟外展,身体从右向后转,面向南方;与此同时,右拳屈肘以近腕部的桡骨一侧从左经脸前向右格挡,拳背朝前,拳面微高过头;眼看右拳(图10);

2.上动不停,左腿蹬直,成右弓箭步;同时,右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拳从腰侧向左直臂平伸冲出横击,拳心朝下;眼看左拳前方(图11)。



八、弓步栽拳

与第六动“弓步栽拳”同, (图12、13)。

九、叉掌双分并步抱拳

1.两拳变掌,左上右下在右膝前交叉,从身前向上叉起;眼看两掌(图14);

2.上动不停,右腿直起,左脚向前与右脚并步;同时,两掌从上分向左右两侧直臂弧形绕环,至两侧时变拳屈肘收抱于两腰侧,拳心均朝上;两肘向后收拢;头左转,眼看正东前方(图15)。

十、弓步双撞(左)

身向左转,左脚向正东前方上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箭步;同时,两拳向前直臂平伸冲出撞击,拳心均朝下;眼看两拳前方(图16)。



十一,弓步双撞(右)

1.右拳松开,从前向下、向后直臂弧形绕环,至身后时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眼随右手(图17);

2.上动不停,左腿直起,左脚向右脚并步;同时,左拳变掌,从身前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后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身体随势右转 (图18);

3.上动不停,身体左转,左脚向前上步,左腿屈膝;左掌变拳,从右肩前直臂向上、向前弧形绕环劈击,拳眼朝上;眼看左拳 (图19);

4。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进步;右勾手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在右脚进步的同时从后直臂向上、屈肘向前弧形绕环,以拳背向下砸击;身体随之左转向北,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两腿屈膝成马步(图20);

5。上动微停,右拳收抱于右腰侧,身体右转向东,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箭步;同时,两拳随之向前直臂平伸冲出撞击,拳心均朝下;眼看两拳前方(图21)。



十二、偷步横拦

右腿直起,身体左转,右脚从左脚后面向左横移偷步,两腿交叉,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与此同时,左拳向左直臂平扫横拦,拳心仍朝下;右拳则变掌,向左屈肘平摆,收于左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右肘下垂贴身,眼看左拳(图22)。

十三、转身抡臂挎击

1。右掌屈肘向上架起,掌指朝左,掌心斜朝上;两脚掌碾地为轴,身体从右向后转,左拳随身转动(图23);

2。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腿屈膝全蹲;同时,左拳从左向后,向下、向前直臂弧形绕环抡臂;右掌在左拳向下绕环时开始向上,向后直臂弧形绕环;头向右转正(图24);



3。上动不停,左拳直臂向上弧形绕环抡臂,右掌则变拳直臂向下弧形绕环抡臂(图25);

4。上动不停,左拳继续直臂向后弧形绕环,至身后时屈肘向下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则继续屈肘向前、向上弧形绕环,以拳面向上挎肘上击,高与头平,拳背朝前;与此同时,两腿直起,头左转眼看正东前方(图26)。

十四、左蹬踢

右拳屈肘向上架起,拳眼朝下,肘臂撑圆;左拳直臂下伸裆前,拳面朝下;右脚不动,左脚脚尖翘起用脚跟向左侧平伸蹬出,高过腰部;身体微向左转,眼看左脚前方(图27)。

十五、右蹬踢

1.左脚向正东前方落步,脚尖外展;身体向左转,左拳从下向左偏后、向上弧形绕环,屈肘架于头顶上方,拳眼朝下,肘臂撑圆;右拳从上向右直臂弧形绕环伸向裆前,拳面朝下(图28);

2.左脚不动,右脚脚尖翘起用脚跟向右侧平伸蹬出,高过腰部,眼看右脚前方(图29)。



十六、弓步鞭拳

l。右脚落步,两腿屈膝成马步;左拳下沉,右拳抄起,两拳在胸前屈肘相并,肘下垂,拳高与鼻齐,拳背朝向身前;眼看两拳(图 30);

2。上动微停,右脚尖和左脚跟一起外展,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箭步;同时,两拳分向前后直臂平伸冲出,拳眼朝上;眼看右拳前方(图31)。

十七、马步挑打

1.左脚不动,右脚离地屈膝提起,小腿下垂,脚尖朝下;同时,身体右转朝向正东,左拳随身转动横向正北,右拳则变掌,屈肘以掌背略击右大腿,掌指朝前(图 32);

2。上动不停,左腿屈膝,右脚向正南方向落步,右腿伸直;右掌随之臂内旋,直臂顺右腿向下斜伸,拇指一侧朝下;左拳不变(图 33);



3.上动不停,身体转向正北,成左弓箭步;左拳屈肘向上绕环,超过头部时收至右肩前,拳轮靠肩,拳心朝左,肘贴胸前;右掌在左拳绕环的同时直臂向下、向前弧形绕环挑起,拇指一侧朝上(图 34);

4。上动不停,右掌继续向上绕环起挑,超过鼻部时屈肘收至左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左拳随之由右臂下面穿出向前直臂平伸冲打,拳心朝下;与此同时,身体右转,两腿屈膝,成马步;眼看左拳前方(图35)。

十八、倒弓步反臂斜打

l。右掌直臂向下、经腹前向右、向后弧形绕环,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左拳随之变掌,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在左掌收向右肩的同时,两腿直起,左脚向右脚并步;眼看左掌(图36);

2。上动不停,左脚仍向正北方向上步,左腿屈膝;同时,左掌变拳从右肩前直臂向上、向前弧形绕环,以拳轮一侧向前劈打,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37);

3。上动不停,右勾手变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从后直臂向上举起;同时,右脚离地屈膝向身前提起,小腿下垂,脚尖朝下;左腿伸直以脚掌为轴碾地使身体左转朝西;左拳则变掌,在转身时屈肘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图38);



4.上动不停,左腿屈膝,右脚向正北方向伸出落步,右腿伸直;同时,右拳从上屈肘向下,向左、经腹前直臂向右弧形绕环,以拳心向右下方反臂斜打,拳眼朝下;眼看右拳(图39)。

十九、弓步鞭拳

与第十六动“弓步鞭拳”同, (图40、41)。

二十、马步挑打

与第十七动“马步挑打”同,唯前者是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此动则是由南北走向变回东西走向(图42、43、44、45)。



二十一、三环套月(一)

l。右掌直臂向下、经腹前向右、向后弧形绕环,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左拳随之变掌,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在左掌收向右肩的同时,两腿直起,左脚向右脚并步;眼看左掌(图46);

2.上动不停,左脚向正西方向上步,左腿屈膝;同时,左掌变拳从右肩前直臂向上、向前弧形绕环,以拳轮一侧向前劈打,拳眼朝上;眼看左拳(图47);



3.上动不停,左拳继续直臂向下、由左腿外侧向后、向上弧形绕环;右勾手随之变拳,从后直臂向上、向前弧形绕环,以拳轮一侧向前劈打,拳眼朝上;与此同时,右脚向前上步,身体从左向后转,两腿屈膝(图48);

4.上动不停,右拳继续直臂向下,臂内旋屈肘由腹前向左、向上弧形绕环抄起,左拳随之屈肘向右、由右臂外面向下弧形绕环,两拳在胸前交叉相套(图49);

5.上动不停,身体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箭步;同时,两拳分向前后直臂平伸冲出,拳眼均朝上;眼看右拳前方(图50)。



二十二、三环套月(二)

l。右拳臂内旋使拳眼朝下,反臂斜举,同时,右腿直起,右脚跟外展,身体转向正南,左脚向右脚并步;左拳变掌,臂内旋使拇指一侧朝下,从左直臂向下、经腹前届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51);

2、3、4、5均与二十一动 “三环套月(一)”2至5的分解动作相同,唯方向变为由西向东 (图52、53、54、55)。



二十三、三环套月(三)

右拳变掌,臂内旋使拇指一侧朝下,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左弧形绕环,收于左肩前,同时右脚向左脚并步;其余均与二十二动 “三环套月(二)”相仿,唯动作相反(图56、57、58、59、60)。



二十四、三环套月(四)

与二十二动“三环套月(二)” 相同。

二十五、弓步双撞(右)

1.按照(图61)的线路,右拳臂内旋使拳眼朝下反臂斜举,右腿直起,右脚跟外展,身体转向正北,左脚向右脚并步;左拳变掌,从左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眼看左掌(图62);

2. 8、4,均与第十一动 “弓步双撞(右)”3至5的分解动作相同,唯方向变为由东向西 (图63、64、65)。



二十六、弓步双撞(左)

与第十一动“弓步双撞(右)”相仿,唯动作相反(图66、67、68、69)。



二十七、弓步双撞(右)

右拳松开从前向下、向后直臂弧形绕环,至身后时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眼随右手(图70);其余均与第十一动 “弓步双撞(右)”相同,唯方向变为由东向西。



二十八、马步挑打

l。按照(图71)的线路,左拳从前直臂向下。向后弧形绕环,拳心朝下;同时,右脚跟外展,左脚跟里扣,身体从左向后转,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箭步;右拳随之变掌,臂内旋使拇指一侧朝下;眼看左拳前方(图72);

2.上动不停,左拳屈肘向上绕环,超过头部时收至右肩前,拳轮靠肩,肘下垂;同时,右掌直臂向下、向前弧形绕环挑起,拇指一侧朝上(图73);

3.上动不停,右掌继续向上绕环挑起,超过鼻部时屈肘收至左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左拳随之由右臂下面穿出向前直臂平伸冲打,拳心朝下;与此同时,身体右转,两腿屈膝成马步;眼看左拳前方(图74)。



二十九、马步掳打

1.左拳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上弧形绕环,由右臂里面穿出,拳心朝身;右掌在左拳向上绕环穿出时向左肘外侧掳按,随即臂外旋使掌心朝上(图75);

2.上动不停,右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时,左拳向左直臂平伸冲出,拳心朝下;眼看左拳前方(图76)。

三十、前跳歇步栽拳

1.右腿伸直,左脚离地屈膝提起,脚尖朝下;身体半面向左转;同时,左拳变掌,臂内旋使拇指一侧朝下,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图77);

2。上动微停,左脚向正东前方落步,左掌继续屈肘向上、经右耳侧直臂向前弧形绕环;右拳则直臂伸向身后,右脚离地提起(图78);



3。上动不停,左脚蹬地,右脚向前跳步;落地时身体左转向北,左脚从身后向左插伸;左掌屈肘举于右腋下,掌心朝右,掌指朝上;右拳向上屈肘收于右耳侧,拳心朝下;眼看右侧下方(图79),

4.上动不停,左脚向右落地,两腿前后交叉屈膝下蹲成歇步;左掌屈肘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右拳随之向右下方反臂斜伸下栽,拳心朝后;眼看右拳(图80)。

三十一、翻身马步劈拳

1。两脚脚掌碾地,身体微向前俯从左向后、向上翻转;左掌随之直臂向下、向左、向上弧形绕环,掌心朝左;右拳则随身翻转 (图81);

2.上动不停,左掌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直臂向上、向东弧形绕环,以拳轮一侧向前劈打,拳眼朝上;与此同时,右脚向东上步,身体左转向北,两腿屈膝成马步;眼看右拳前方(图82)。



三十二、马步挑打

与二十八动“马步挑打”相同,唯方向变为由东向西(图83、84)。

三十三、马步掳打

与二十九动“马步掳打”相同, 唯方向变为由东向西(图85、86)。



三十四、倒弓步反臂斜打

左拳变掌,直臂向下、经腹前屈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前,拇指一侧靠肩,掌指朝上;同时,右腿直起,左脚离地提起(图87);其余动作均与第十八动“倒弓步反臂斜打”相同,唯方向从由南向北变为由东向西(图88、89、90)。



三十五、前跳马步冲拳

1.两腿直起,身体右转向西,左脚离地屈膝向身前提起;右拳向胸前摆起,拳心朝下,肘微屈;左掌伸向胸前,以掌心击拍右拳背(图91);

2.右脚蹬地纵起,左脚向前跳步;落步时右拳变掌,以掌心击拍右大腿上面;左掌举于额前(图92);

3.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步,左掌从上向前、向下弧形绕环,变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掌则变拳向前直臂平伸冲出,拳心朝下,同时,身体左转向南,两腿屈膝成马步(图93)。



三十六、扣腿穿掌

l.右拳变掌,臂外旋使掌心朝上;身体随之向右转,左脚向西上步;左拳则变掌,掌心朝上,贴着右臂上面向前平穿(图94);

2.上动不停,左掌从右掌上面向前直臂平伸穿出,掌心朝上;右掌顺左臂下面屈肘收于左腋下,掌心也朝上;在穿掌的同时,身体右转向北,左腿伸直,右脚离地屈膝提起,以脚背勾扣于左膝后面;眼看左掌(图95)。

三十七、弓步撩掌

1.左腿屈膝下蹲,右脚向右侧落步,右腿伸直平铺;左掌从左直臂向上、屈肘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肩外侧,掌心朝右,掌指朝上;眼看右脚前下方(图96);

2.上动不停,身体重心向右前移,右腿随之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箭步;同时,左掌向下、向后直臂弧形绕环,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右掌向下、向前直臂弧形绕环,向上屈腕撩起,小指一侧朝前,掌指朝上;眼看右掌前方(图97)。



三十八、扣腿穿掌

与三十六动“扣腿穿掌”相同,唯方向变为由茵向东(图98、99)。

三十九、平穿掌

右掌掌心朝上,从左腋下面向右直臂平伸侧穿,眼看右掌(图 100)。



四十、马步架打

l.右脚向右侧落步,两腿屈膝;左掌从左屈肘向上、经额前上方向右弧形绕环,收于右腋下面,掌心朝右;同时,右掌从右屈肘向上、经额前上方向左弧形绕环;眼随右掌(图101);

2.上动不停,右掌继续直臂向下,向右、屈肘向上弧形绕环,托架子头顶上方,掌指朝左,掌心朝前(图102);

3.左掌随之变拳,向左侧直臂平伸冲出,拳心朝下;眼看左拳前方(图103)。

四十一、并步抱拳

两腿直起,右脚掌碾地,脚跟外展,身体左转向东,左脚即向右脚并步靠拢;同时'右掌变拳,与左拳一起由两侧屈肘收抱于腰侧,拳心均朝上;眼看正东前方(图104)。

四十二、收势

两拳变掌直臂下垂,成立正姿势(图105)。

少林功夫功法拳术套路

1.小洪拳 2.二路小洪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118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干预措施发表日期:2009年1月17日 编辑:fuli 有1748位读者读过此文濛江卫生院糖尿病干预措施糖尿病是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水、电解质代

赵长军是中国武术的一面旗帜 赵长军武术学院

赵长军,世界最著名武术家、武术教育家。1960年生于陕西西安,回族,6岁习武,10岁进入陕西省武术队。1978年—1987年,赵长军凭借高超的武艺和非凡的毅力,10次荣获国际国内重大武术比赛“个人全能冠军”,是中国武坛唯一的“十连冠”和金牌大户

声明:《武术杂志 19 中华武术杂志社》为网友猛虎总孤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