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基本理论 道教入门基本知识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最专业,最完整的哲学著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老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释整个宇宙。他认为,宇宙是由道形成的,道叫朴、叫素,它是一种浑沌状态的元气,原始的大气。我们看不见它的样子,听不见它的声音,也摸不到它,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但它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真实的物质。因为它没有形状,所以可以形成无数形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原始的东西是有物混成,两种不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一旦分裂了,就形成天地,阴阳,形成阴阳以后又形成第三者,这第三者叫冲气,第三者出现,万物也就出现了,所以他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万物神秘的母体。

老子对宇宙的认识,与佛祖释迦牟尼有相同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宇宙境界实质是虚空的。老子与释迦牟尼属于同一时代人。虽然老子生辰年代不详,但“孔子问礼于老聃”,说明老聃肯定要比孔子大一些。既然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那么推断老子出生在公元前560年至580年应该比较符合实际(有学者考证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岁,公元前571年出生)。而一般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应该出生于公元前565年,中外两个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虽然理论不同,却异曲同工,共同发现了宇宙实质虚空这个真理。

道教的基本理论 道教入门基本知识

老子的“虚无”,释迦牟尼的“虚空”与孔子的“仁爱”境界也是一致的。而“虚无”则是更高一个层次,是心灵纯净、没有杂质的层次。心灵纯净不仅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源头,更是人生最美妙、最高明的境界。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炼的根本目的,也是道教价值观念的核心。长生不死,是各种道教共同的理想。这种信仰,早在道教教团成立以前,便流传于华夏民族中。早期道教所信仰的成仙,主要指肉体长生,如相传彭祖寿八百岁、吕洞宾一千二百岁等,被作为成仙的范例。《抱朴子·论仙》说:“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后来有人将仙分为三类:有飞升天界的天仙、游于名山海岛的地仙及死后蜕变的尸解仙,或将仙分为天仙、神仙、地仙、鬼仙、人仙五种。但最为世人所重的仍旧生活于人间的人仙、地仙。《抱朴子·对俗》说得很明白:“求长生者,正惜今日之所欲耳,本不汲汲于升虚,以飞腾为胜于地上也。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于速登天乎?”就象释道安在《二教论》所说的:“道求不死”。这种旧身不改而长生于人间的憧憬,完全是物质性的、自我为中心的,与佛家的精神解脱及诸法无我的说法迥然不同。

道教认识人自身的基本思路,是以“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的天人合一论为基点。认为人身与天地,是同一本原,同一生成程序,同一运转规律,同一构造,人体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在各方面有对应、协同关系。既然宇宙是由浑沌状态的原始大气所组成的,道或元气造化天地万物,那么人的生命,也是由道(虚无)产生的。道生神,神生炁,炁生精(父母交媾),精形成人身;或无极而太极,又太极而阴阳,由阴阳而五行。人身也同天地一样,具有阴阳、五行、四气、八卦的构造和特点,而且其形相亦像天地。人身中气液的运行法度,也与天地日月一致,一日十二时当一年十二月,身中三百六十脉当一年三百六十日,心肾相距八寸四分为天地定位之比,一昼间气液在身中的运转,与一年间天地之气的运转同度。“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钟吕传道集》)总之,人“法天象地”,为天地之缩影,而天地,也可看作人身之放大,所谓“天法象我,我法象天”(《真气还元铭》)。天地有神明主宰,人身中各部位也皆有神居住职掌。《黄庭经》等列举人身中诸神的名讳、形貌、肤色,谓居于脑中泥丸宫的太一帝君,为身中诸神的统帅,人身诸神,为天地诸神的缩影。这种天人合一论,可谓一种独具特色的生命全息论。

道教认为,宇宙是大周天,而修炼合气之法,可以使人体小宇宙融入自然大宇宙中,使人体之气与宇宙之气混为一体,从而实现人体与宇宙之间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凡真诚修炼合气之法者,可以通过人体八万四千毛孔与大自然相通,真气运行在小腹中心,可至无限远,这样就可以使人始终处于一种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奇妙境界里。在修炼过程中,使自己融入大自然,会产生天、地、人合一,与宇宙同体,逍遥自在的感觉。

道家说的气与现代观念上的空气并不同。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易于变化,非常玄妙而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应该说这种气与气功所说的气最为接近。上自太阳、月亮、星辰的光芒,下至树木全属于深呼吸。以至男女交媾都被当作追求长生过程中精勤磨练的技术之一。元气被内丹修炼者称为大药,是小周天运转的能量流。元气足才能出现命光,元气足才能结丹。据称久炼成功,可以跨鹤升天而享长生之乐。道家学说是中国人试图揭露自然界秘密的一种尝试。这是道教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作为内丹术语,内丹学还将人的生命之本分为精、神、魂、意五种东西、为水火、木、金、土五行之气,分别藏于肾、心、肝、肺、脾五藏。五行为阴阳交变的形态。阴阳交变的形态和数量,又常用八卦来表示。用坎离二卦表真阴真阳,离中生火(神)为真阴,乃性根;坎中生水(精)为真阳,乃命本。性根命本,即先天精气神在后天形体中的潜藏,喻为青龙白虎。

原始道经《太平经》即以精、气、神为人生命的三大要素,谓三者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三者“共一位”,“相与共为一道”,结合为一体,互不能离,以“爱气尊神重精”为养生延寿之要。《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神的功用是主宰智照,气的作用是运动流行,精的作用是生长化育。唐宋以来的内丹学更分精气神为后天与先天,强调唯先天精气神—名元精、元气(炁)、元神,方可作炼成内丹的大药。先天精气神中,元精元气合称为“命”(生命之本),元神称为“性”(精神本原、本体)。先天精气神,主要根据气功静定中的主观体验而建立,当心念寂定不动,返归先天,离杂念的干扰,超越阴阳五行时,斯际一念不生、寂照不动的心为元神,充溢身中的为元气,气的运动为元精。元神的居处在脑,元气、元精的根本在肾,所谓“顶为性根,脐为命蒂”(丘处机《大丹直指》)。道教的坐忘、心斋、定观等,也都强调离绝妄念,以智慧观察身、心、物之空无虚幻,乃至“寂无所寂”,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10552.html

更多阅读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 数码相机基本组成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步骤/方法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 1、工作原理数码相机是以电子存储设备作为摄像记录载体,通过光学镜头在光圈和快门的控制下,实现在电子存储设备上的曝光,完成被摄影像的记录

车用乙醇汽油基本知识 乙醇汽油对车的影响

车用乙醇汽油基本知识 简述第一章 燃料乙醇与车用乙醇汽油的发展应用及技术标准第一节 发展及应用概述一、发展简况二、乙醇的应用三、乙醇汽油替代烃类汽油的主要动因第二节 乙醇汽油试验可

茶叶的分类和品种基本知识 茶叶基本知识

时间:2013-09-23 11:35来源:z.xiziwang.net 作者:lin695781402不知道大家对于茶叶的基本知识了解的多不多呢?还不怎么了解的朋友让小编给您介绍下。茶叶茶叶基本知识一、 茶叶的分类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

声明:《道教的基本理论 道教入门基本知识》为网友枯坐酒灯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