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 寻觅节日诗情——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的古典诗词研究 | ||||||
设计者姓名 | 童屹立 | 所在学校 | 企石中学 | ||||
所教年级 | 高一 | 研究学科 | 语文 | ||||
联系电话 | 1354486681 | 电子邮件 | Tongyili2008@21cn.com | ||||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 |||||||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日民俗文化。中国又是诗的国度,在悠悠历史岁月中,有的节日与诗人密切相关,比如端午节与纪念诗人屈原有关,更多的诗人则是把节日感怀当作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出现不少充满动人情感的节日诗。对于当下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于是就想到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在生活中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诗词,既能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又能体味动人的节日诗情,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1)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研究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3、课题介绍 中国传统节很多,从一个传统节日入手,探究它的来源、各个地方的习俗、蕴含的中国文化以及与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社会背景以及诗词中所表现的诗人情感意蕴等。 | |||||||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 |||||||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
1、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2、学生熟悉传统节日,但对其风俗习惯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对传统节日不重视,但对节日习俗比较有兴趣。 3.大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比较好。 4.高一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对熟悉的诗人生平经历比较感兴趣,对诗词内容不是很有兴趣。 | |||||||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 |||||||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认识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诗人赋予节日诗歌的情感,认识诗歌所展现的中化文化,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3.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哪些内容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研究节日来历、传统习俗,研究诗歌诗人,查资料,拜访民间人士,制作PPT展示研究成果。 | |||||||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 |||||||
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做好查找资料的内容记录、拜访民间人士的记录、写好活动体会心得、制作PPT以小组形式介绍节日来历、风俗习惯,鉴赏节日诗歌诗情,介绍诗人生平经历。 | |||||||
六、资源准备 | |||||||
教师提供的资源:提供学校计算机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设备。 学生自己准备的资源:1.学生自制访问表。 2.学生自行准备数码相机。 | |||||||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 |||||||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起止时间 | ||||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 1、了解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学习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各项要求和要注意的地方。 3、让学生初步接触和讨论“寻觅节日诗情”课题的有关问题。 | 1.以几首节日诗歌为例,介绍作家生平经历,引导学生鉴赏节日诗情。 2.、出示一组关于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的照片(包括节日、娱乐活动、食物) 3.、介绍中国一些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 2个课时 | ||||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 提出和选择课题 | 1.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各个地方传统节日的来历? 3.各个有什么传统习惯 4.东莞的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 5.当今学生和群众对传统风俗习惯持什么态度 6.你知道哪些节日与文人有关? | 提示研究内容,选定课题,选择选取什么途径进行收集。 | 3 个课时 | |||
成立课题组 |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10人小组。 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再由组长分工,组员各负专责,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组织交流。 |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 |||||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问卷调查。 | 1.指导拟定研究计划,并对各小组的研究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 |||||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 1、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资料查询,收集有关中国各地传统节日民风民俗资料,查找节日诗歌以及了解诗人。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思考能力。 2. 组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采访有关群众,特别是采访一些老一辈老人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并收集有代表性的相片。 3.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当下年青人对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态度。 3.合作制作PPT,组长登记各成员参与情况,研究结果等。 4.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课堂以PPT形式展示各组研究成果。 | 1、通过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给小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提供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 三个周 | ||||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 |||||||
在一个多月的“寻觅节日诗情”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以及文人作品,同时也与当地群众,特别是老一辈有很多交流。这激起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风民俗的兴趣与所爱,也从诗歌中获得了生活的乐趣,拓宽了学习诗歌的角度,学会从诗词中看中华传统文化。 同时,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能力;同时,经过了PPT的制作展示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使学生有了更大的提高。 当然,在此次活动中,还有待提高评价方面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对较被动的学生作好指引,以及团队合作协调能力有待提加强。 | |||||||
附评价表:
评价表1(学生自评)
自评内容 | 方式 |
(1)你是否一直对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
(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 | |
(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 |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 |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 |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 |
(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 |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评价表2 同学互评
互评内容 | 方式 |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障碍? | |
(3)你们是如何克服障碍的? | |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突破? |
评价表3 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 评价指标 | 等次 (星级评定) |
1、活动态度方面 |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 | |
2、知识技能方面 | A、查阅资料技能。B、实地观察记录能力。C、调查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 | |
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 | A、运用工具能力。B、交往与表达能力。C、分析总结能力。 | |
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 A、选题新颖、独特性。B、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C、活动方法的灵活性。D、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 |
评价表4 综合评价
《寻觅节日诗情》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 ||||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得 分 | ||
自 评 | 互 评 | 教师评价 | ||
一、提出研究主题 | 研究主题有新颖性、创造性。2分。 | |||
为提出主题查阅了资料,有比较多的资料。2分。 | ||||
找到了合适的协作者。2分 | ||||
确立主题前与协作者充分协商。2分 | ||||
设计了初步研究计划。2分 | ||||
二、完成研究阶段 | 收集相关资料,使用手段的多样性。2分 | |||
是否较多地、有效地了解了相关资料。2分 | ||||
是否针对主题进行反复研讨。2分。 | ||||
是否根据研讨内容对研究的方向进行过合理的修改。2分 | ||||
形成了研究成果或者新的观点。2分 | ||||
与协作者分工合理,承担了主要任务,合作愉快。2分 | ||||
三、主题成果交流 | 完成了对主题研究成果的交流活动。2分 | |||
在多媒体上展示。3分 | ||||
有完整的PPT。4分 | ||||
有继续研究计划。2分 | ||||
总 计 | ||||
注:90~100为非常优秀,80~89为优秀,60~79为良,60分以下为尚需努力。本表以定量评价为主,重在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