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名帅王全斌本末考 穿越到北宋末年的小说

北宋名帅

王全斌本末考

[南昌]王雄文2012年3月18日撰

北宋杰出元帅王全斌模拟像

满江红·马到成功王雄文2007、4、5作

赫赫祖先:晋、错、翦、威、霸、浑、澄。争天下,东西南北,万里挥鞭。太原、琅琊、三槐灿,横刀立马全斌巅。贵居金陵,又徙洪州开笑颜。

彦德始,伯震繁,承雷衍,武阳迁。礼俊传绍洋,祖裔齐欢。山水、细水顶梁柱,熊、应二媳半边天。五女六男再创辉煌扬万年。

前言

唐朝末年,宦官当道、藩镇割据、中央权力日趋衰弱,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或坐视观望。黄巢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一度攻占唐都长安。哀帝时,一切朝庭军政大事都由朱全忠决策。天祐四年(907)三月,经过一番虚情假意的推辞之后,时任天下兵马元帅的梁王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禅让”,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宣告唐朝就此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兵燹四起、军阀混战、百姓苦不堪言的五代十国时期。此时谁握有重兵,谁就当皇帝。一个推翻一个。五代王全斌就是在乱世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将领。他奉命挂帅,以五万将士、用六十六天时间,灭亡了建国三十一年、拥有二十万军队的后蜀割据政权。创造了以少胜多、高速推进的卓著战例。为北宋建国、进而统一中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第一篇远祖近宗济济英雄

第一章远祖创业灿烂辉煌

始祖(系28世)王霸字儒仲,初家广武、后迁晋阳。有说他是王氏入居太原第一人,被奉为太原王氏立祠开族的始祖,在两汉之际富有盛名。王莽代汉辞官不仕。东汉初年应召入京。司徒侯霸有意让贤于他,后为阎阳所阻,不得为司徒后,隐居于家终生过着田园生活,连聘不受。[1]、[2]

王霸七世孙:王昶字文舒(?—259年)世居晋阳。其父王泽为东汉末年雁门太守。王昶初入仕途被曹丕看中结为至交。曾为兖州剌史,官至魏司空。娶杨氏,生子四:浑、深、沦、湛。

西晋司徒王浑模似像

王霸八世孙:王浑(223—297年)字玄冲,太原晋阳人。袭父爵京陵侯,与从兄王沈同受聘于大将军曹爽。嘉平元年(249)曹爽失势被戳灭门。王浑受牵丢官。后虽再被录用,仅为小小怀县县令。直到咸熙末(265)年,已四十三岁的王浑才任越骑校尉之职。逼迫曹奂“禅让”而初临帝位的司马炎,更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提拨了大批官员,王浑升任徐州剌使。秦始九年(273)又迁豫州剌使。时年五十岁。此时,正值东吴数万军队

来犯,王浑亲率一旅之军独辟蹊径渡淮水,使吴国兵将不及提防,不战而降而“一鸣惊人”,被擢升为安东将军。

咸宁五年(279)十一月晋武帝下诏:兵分两路伐吴,陈兵二十万于晋吴边界。陆路由王浑、司马胄统帅,水路由王浚、唐彬率领沿江东下。三军由王浑节制。晋吴之战打响,王浑亲率大军攻伐战略要地当阳(赣·九江)全军大获全胜。继攻克秣陵(苏·南京),功勋卓著晋爵为公。于是,王浑以灭吴之头功,擢为东征大将军。此后尽责尽力,深受武帝、惠帝两朝器重,官累司徒,成为大器晚成之楷模。

王浑娶岳氏,生子四:尚、济、澄、汶。王浑三子:王澄字道深。据晋书卷四十二载:王浑遂平定秣陵,功勋茂著。其增封八千户,进爵为公,封子澄为亭侯……。(其功绩暂未见史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王澄不是那个同时代的南乡侯、字平子的王澄。王浑元康七年薨,时年七十五,谥曰元。江西东乡县文化馆王明占先生提供的《上池王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镇其地,世其官,赠尚书左仆射,卒葬临川金峰源”。(今东乡县甘坑林场)。王浑坟墓在虎形山西北金峰麓南面的半山腰上。王明占先生1990年亲自到山上考查过其墓,现场发现被人盗挖,现仅存几千斤重的花岗岩大石板三块和细石板多块。当地人称此墓为“将军墓”。关于王浑墓,江西东乡网有大量的报道。[3]、[4]、[5]

第二章近宗承前启后大展宏图

据《太原王氏族谱》世系记载:王全斌的高祖父:王雅,唐元和初年进士,万年(陕·西安)县令,汝州(豫·临汝)剌使。(以上未从国史、方志中找到佐证,也暂时没有查阅到其生平的详细记述)。王全斌的祖父何名及其生平暂一无所获。对于王全斌的父亲只是不知道名字,简单情况国史有记载,他是当时还未登上后唐皇帝宝座的晋王李存勖麾下的部将,被委任他为岢岚(晋·岢岚县)军使。因有诉他私自网罗武士百余人,疑其有异图。李存勖召见其父来晋阳面甄,全斌以已为人质而释父嫌。

第二篇尽忠报国戎马一生

第一章从勤务兵到将军

(王霸的第二十八世裔孙)王全斌(908—976年),并州太原人,出身世代将门。生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先后从唐、从晋、从周。尤其入宋屡建战功,是五代—北宋的杰出将领。

王全斌生在将门之家,自幼长在军营,从小胆识过人,非但目见耳闻军旅的操练生活,还跟着勤学厉练,练就了一身骁勇善战的本领。正在与后梁夹河苦战,时任晋王的李存勖对其父豢养百多名家兵疑怀有异图,紧急关头从容不乱,为释父嫌、12岁举已为人质入唐庄宗帐下、累历内职,非但释嫌还受到宠信。同光四年(926)三月,身为京师洛阳指挥使的郭从谦配合李嗣源兵变,打进宫城,近臣宿将大都逃遁,唯全斌率十几名兵士舍命护卫。庄宗中箭步不能行,全斌冒死背上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才痛哭离开。

李嗣源称帝唐明宗后,知王全斌忠勇悍卫其政敌先帝,非但不降罪,反而收为麾下、做了自己的禁军列校。时年,全斌才十八岁。后晋时,王全斌因忠于职守多有战功,升迁为护圣指挥使。后汉之末,郭威取代而立,史称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后周太祖郭威提升全斌为右厢都指挥使,是年,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南联南唐、北结契丹与北汉,拒绝臣服后周。全斌奉诏就任马步都校,率军赴兖州(鲁·兖州)讨伐慕容氏。

显德二年(955年)后周攻后蜀,全斌又受命随西征主将向训冲锋陷阵,在收复秦(甘·天水)、成(甘·成县)、阶(甘·武都)、凤(陕·凤县东)四州的战争中立功,先升恩州(冀·清河县西北)团练使,再擢泗州(苏·盱眙县北)防御使。

显德四年(956年)后周世宗柴荣亲率大军征讨南唐、三下江淮(江苏、安徽的部份地区),全斌竭力效命勇夺淮南(路治所在苏.扬州市及辖十五州)。倍受柴荣青睐。显德五年(957年)参加北伐北汉的战争,收复瓦桥关(冀·雄县内)改任相州(豫·安阳、邺城)留后。

第二章奉诏挂帅神速剿灭后蜀割据政权

建隆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北宋政权。后周彰德军节度使李筠据潞州(晋·长治市、潞城县),不从宋命,向北汉刘崇称臣。全斌奉命与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一道由东路配合兵伐潞州征讨李筠,以军功显赫升任安国军节度使。

建隆四年(963)又与洺州(豫·开封)防御使郭进等兵攻北汉,俘敌数千、攻克乐平(晋·昔阳)。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在取得一连串胜利后,全斌又被擢为忠武军节度使,使其成为宋初统一战争中的重要将领。同年冬,宋太祖委以重任,命他为西川(治所:川·成都下辖12州)行营前军都部署,总共统率五万宋军,其中亲率禁军步骑二万、诸州兵一万,由凤州(陕·凤县东)路讨伐后蜀.继前将夺取荆南湖南之后,高速推进加快了北宋王朝力图统一全国的战争进程。

北宋灭后蜀之战,大小战役难以数计,十二月隆冬,全斌率兵占领兴州(陕·略阳)。败蜀军7000人,缴获军粮40万斛。迫使后蜀剌使蓝思绾奔逃保西县(陕·勉县)。首战告捷。先锋史延德再战三泉(陕·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又击溃蜀军数万,活捉后蜀招讨使韩保正等,缴获军粮30万斛。之后,部将崔彦进、康延泽等乘胜追击,将蜀兵从三泉赶至嘉陵(川·乐山、开州)。

十余日两战,大挫蜀军锐气使之不敢接战,放火烧毁栈道,龟缩葭萌关(川·剑阁县东)依赖天险固守。全斌审时度势,采纳部将康延泽建议,并令其分兵修复栈道,亦兵分两路偷袭,不给敌军喘息机会,挥师猛攻三战三捷,重创前来救援的蜀军精锐王超远部,攻克蜀北门户重镇利州(川·广元市及旺苍县北)。再缴获军粮80万斛。蜀军仓惶退守剑门(川·剑阁北)。

剑门之战是全斌灭亡后蜀的关键一仗。时值京师汴梁大雪纷飞,宋太祖身着紫貂裘帽在讲武堂亲事,翻阅灭蜀前线捷报,想到西征将士冒着风雪拼死作战,即脱下裘帽,命中黄门速送数千里之外指挥作战的王全斌,以示对西征将士的关怀与慰劳。全斌万分感激并示之全军,顿时士气大振。也正在此时,后蜀国君孟昶命太子元喆为帅,率军前往剑门增援,决一雌雄。

决战即将拉开,王全斌分兵两路,一路奔来苏小径,建浮桥强渡。另一路准备强攻清强店(推理青疆寨)。王全斌见敌举棋不定,守逃摇摆。便立即下令:两路兵马强攻硬打,终于攻击剑门天险,大破蜀军于剑州(川·剑阁县)城下。此役歼敌万余,并活捉敌帅王昭远及赵崇韬等,继而陈兵魏城.此时的后蜀无奈送上降书,向全斌投降。王全斌从举兵开封到浩浩荡荡进入后蜀都城成都受降。前后仅用了六十六天,立下了丰功伟绩,为后来兵进江南、为赵宋王朝力图统一全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蜀国被灭后,不甘失败的势力暗中活动,加上群盗四起,社会秩序混乱。宋太祖诏令押解丧国的蜀兵赴京师,并发给其优厚的军响。对此高于宋军待遇,宋军将士中存在不满情绪。此时,朝庭派来了(参知政事)吕余庆行使对成都等地的行政管理。王全斌身为宋军主帅不理解朝庭政策,为安抚宋军官兵,擅自减少蜀军待遇,加发给宋军将士。有说:王全斌部下的宋军恃功骄恣,还有其将士出现违纪行为,吕余庆要独自问责处理。王全斌产生了告老返乡不想干的抵触情绪。王全斌上疏攻取云南(当时大理国)的建议,宋太祖又不同意,王全斌与部将崔彦进、王仁赡等也就日夜宴饮借酒解愁。等待朝庭调遗。

第三章鞠躬尽瘁站完最后一班岗

乾德五年(967),有说后蜀臣民愤怒控告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等三人破蜀时目无法纪,宋太祖将王全斌等三人召回。以其“违戾约束侵侮宪章”等罪名召百官议之死罪。“幸亏”宋太祖念王全斌破蜀有功特赦并贬职。王全斌遭黜责授崇义军(治鄂·隋州)节度观察留后之后,等于在军政上被打入冷宫。但他毫不气馁,泰然处之。不知宋史是一时疏忽、还是那时就讲究一分为二,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全斌轻财重士,不求声誉,宽厚容众,军旅乐为之用。黜居山郡十余年,怡然自得,识者称之”。

这个黜居的山郡在那里,没见宋史交代。笔者在谱牒研究中,获得湖南沅江市新城镇《赤山王氏族谱》。幸见有以下记述:“于建隆四年遣王全斌督师伐蜀与曹彬水陆并进,……。公(王全斌)之结主知亦如此,果六十日而蜀平。公归解释兵柄角巾私第寄迹西江吉安府吉水县遂为我王氏之始祖”。此填补了王全斌落户江西省吉水县,解甲归田的史实,怡然自得的佐证。

贬职八年之后,宋太祖要王全斌当攻打北汉的总元帅。从随州召回中央禁军、名列潘美之后。宋太祖亲自召见,并由晋王赵光义,宰相沈义伦、卢多逊作陪。并说:“将军破蜀的功劳,朕永生、永世也不会忘记”。不几日,宋太祖在大明殿举行规模空前的庆功誓师大会。王全斌跪谢说:“臣是个不堪重用的废人,恳请陛下许臣归田吧”。婉言谢绝了挂帅之龙恩。

开宝九年(976)宋灭南唐、江南基本统一。宋太祖车驾洛阳郊祀,特召王全斌侍祠觐见,当众对他说:“朕以江左未平,虑征南诸将不遵纪律,故抑卿数年,为朕立法。今已克金陵,还卿节钺”。同时,授其武宁军节度使,赐银器万两、帛万匹、钱千万。同年六月,王全斌去世,时年六十九岁。卒时,皇上废朝三日举哀,追赠中书令。至此,站完了最后一班岗。[6]、[7]、[8]、[9]、[10]、[11]、[12]、[13]、[14]、[15]、[15-1]、[16]

第四章以铁的事实为王全斌翻案

王全斌为人谦和、光明磊落、人品高尚,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

他忠义智勇威猛善战,一生驰骋于疆场。尤其奉诏挂帅征战后蜀的战争中奇妙指挥、迂回出击、巧打硬攻,仅五万军队用六十六天时间消灭了建国三十一年拥有二十万军队的后蜀割据政权。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进军神速的罕见战例,显示出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华和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顽强精神。实为宋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他为北宋力图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然而,正因为他战功卓著,上升到手握重兵的所谓国家危亡攸关者的地位,成了宋太祖心目中重点防范、猜忌,担心兵变的对象,成了宋太祖和赵普收回兵权的活靶子。当王全斌所率军队刚进成都、后蜀灭亡初,需要军事管制的关键时刻,宋太祖却撤了王全斌的行政权,派吕余庆任成都知府,亦上门追责处置王全斌部肇事将士。虽说让王全斌但典军旅,却诏令军中事务必须众将帅共同议决。实际上又撤了王全斌的统帅。使攻无不克的宋军,造成各自为政、各自为军,面对后蜀叛军的进攻显得软弱无力。

王全斌立下大功非但不给奖赏,反以激起兵变、杀俘等莫须有罪名,亦无限放大缺点错误。竟以“违戾约束侵侮宪章”贬职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还说本该大劈,法外开恩呢?!再联系到战前宋太祖为了鼓励宋军将士勇猛杀敌,给王全斌面授机宜、还对宋军公开鼓动说:“朕只要西蜀土地,其它什么都不要,你们入川之后,所得军械、粮食充公外,金银财物尽数分给出征的将士”。宋太祖的重赏之下产生了必有勇夫的巨大效果,这时又把疯狂杀人、掠夺财物、贪赃枉法的罪责全栽脏到王全斌头上,这太不公平了!

综上所述,迫害王全斌的主因找出来了,那就是:熟知兵变并通过兵变而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为了不让别人再黄袍加身,通过杯酒释了多位宋

军高级将领的兵权之后,继而又采取了各种措施,把兵权统统抓到宋太祖一

人手里。为此,对高级将领不放心、百般防范严格控制使用,把他们从中央禁军赶到地方去当没有兵权的节度使,甚至打击迫害他们。王全斌联罪案,同时株连其部下三万宋军官兵、是宋代最大的冤假错案。凡莫须有的罪名必须全部推倒,还王全斌一个公道!笔者呼吁研究宋史的专家学者以广大史学爱好者们以事实为依据,重新审视宋史的相关章节,纠正谬误,还给历史一个本来面目,为王全斌翻案。

第三篇儿孙后代再创辉煌

第一章审钧、审锐、永昌和缄、彭俩兄弟

1)王审钧,并州太原人,全斌长子。官至崇仪使、富州剌使、广州兵马钤辖,因击贼而死。

2)王审锐,并州太原人,全斌次子,历仕供奉官,阁门祗候。暂未发现其后代。

3)王永昌(分析)字惟志,并州太原人,全斌孙、审钧子。史载有四:《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王全斌传〉》第7365页载:(乾德四年元霄节前后)“师雄退保郫县(今四川),全斌、仁赡又攻破之,师雄走保灌口寨。……。又果州指挥使宋德威杀知州八作使王永昌及通判刘涣,都监郑光弼,遂州牙校王可璙率州民为乱”。(公元966年,后蜀叛将宋德威杀害的王永昌,推理应为随宋军镇压后蜀叛军的、时年约19岁的全斌的孙子:王永昌。宋史255/24下所云:王永昌,太原人,全斌孙。天禧二年以祖荫为三班奉职。由于该年为公元1018年,按推理王永昌已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不可能授职。在钦定四库全书中,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称永昌名。而东都事略卷二十又称惟志,故推理永昌字惟志)。

4)王缄,并州太原人,全斌玄孙、王凯长子,王诜的父亲。其本人生平暂未查阅到相关史料。

5)王彭,字大年,并州太原人。全斌玄孙、王凯次子。生子谠。好文,喜佛书。曾从(王凯)父亲讨贼。历知婺(浙.金华)、济(鲁·济宁市及巨野)、抚(赣.抚州)诸州。(宋人传记资料索引181页称:王彭,全彬曾孙。就大多史料应为全斌玄孙)。[17]、[18]、[19]、[20]

第二章北宋名将王贵

王贵(914—986)并州太原人。(刘家堡族谱记述:王贵是王全斌的玄孙,笔者认为该属子侄辈)。宋初,累迁至散员都指挥使、马步军都军头,领胜州剌使。太平兴国二年,出为淄州(鲁·淄博市)剌使。受诏从潘美北征,攻沁州(晋·沁县),颇立战功。及从杨业,为辽兵所围,亲射数十人,矢尽、张空弩又击数人,遂遇害。年七十三。擢其子文晟供奉官,文昱殿直。[20-1]

第三章北宋名将王凯

北宋名将王凯模似像

王凯,字胜之,并州太原人。全斌曾孙,审钧孙。寇准以其祖有功大宋奏为三班奉职,监凤翔(陕·凤翔县、华阴县)盩厔税。历左右班殿直,监益州(川·成都)市买院。赵元昊反叛,徙麟州(陕·神木县北)都监。数大败西夏(宁夏自治区及周边部份地区)军。在河外九年有功,遂领资州(川·资中县)剌使。会甘陵盗起,即命领兵讨伐,贼平、拜泽州(晋·晋城市)剌使、知邠州(陕·邠县)。后历任绵州(川·绵阳)防御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泾州(甘·泾川县)观察使、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等。卒年六十六岁。赠彰武军节度使,谥庄恪。

第四章北宋著名画家王诜

北宋著名画家王诜模似像

王诜,字晋卿,并州太原人。全斌第五世孙。生于景祐四年(1037),约卒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前后。其家族世居太原。五世祖王全斌之后,移居京师汴梁(豫·开封)。王诜之家,累至将门数代显贵。先祖王全斌乃赵宋开国勋臣,其祖父王凯,官至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侍卫亲军马副都指挥使。王诜作为将门之后,从小生活条件优裕,在其显贵望族之家里受到良好的教育。

王诜自幼天资敏颖,熟读诗书、博览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一生作画颇丰,目前尚存的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梦游瀛山图》、《柳溪渔隐图》等,其中有的尊为国宝被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博物馆所珍藏。还有流入日本价值连城的稀世之杰作。号称“词章豪伟峻整”的翰林学士郑獬,著名诗人、书法大家黄山谷见到王诜的文章、长短句和所绘《水石云林图》都大加赞赏。王诜极爱结交朋友,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都与其交往甚密。就连名冠当时、不游权贵之门的著名画家李公麟,也常为王诜藏古今书法名画“宝绘堂”的座上客。李公麟还亲自绘制了包括16位高人在王诜西园一起吟诗作画、切磋交流的《西园雅集图》。

王诜的前半生,由其出身高贵门第且才华横溢,娶英宗次女、魏国大长公主为妻,荣为驸马都尉,官至利州(川·广元)防御使。(曾任左卫大将军、定州观察使)可谓风调雨顺艳阳天。但是,因其与苏轼过往甚密,收到苏一些评论王安石变法的诗文,亦帮助刊印并通风报信,涉嫌“乌台诗案”加上公主忧郁而死,被贬谪均州(鄂·丹江口市)。羁绊管制。直到新法不再,才恢复自由。此时已是妻亡子彦弼三岁夭折,孑身一人。(关于其子:王彦弼另有一说,即中国通史第八的第六节云:史弼被潼关守将王彦弼招为婿;由于时间是元中统二年(1260)相距甚远疑同名)。[22]、[23]、[24]、[25]、[26]

第五章明朝重臣王琼


明代三朝重臣王琼模似像

王琼(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太原(晋源)人。全斌第十四世孙。高祖父:王良、祖父:王安、父亲:永亨(明年顺年间官至工部尚书)。王琼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时年二十六岁登进士,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位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官,直至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尤其正德十年至十五年的五年中因执掌兵部有特殊

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王琼一生做了三件众人称颂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历史上称他与于谦、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27]、[28]

第四篇王全斌后裔遍布大江南北

第一章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

刘家堡村族谱王全斌世系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王琼祠太原市双塔寺

姓王的村寨,怎么叫刘家堡村呢?这可是一块非同寻常的风水宝地;古称柳林(今刘家堡乡西柳林村、东柳林村)为柳林寨。五代时后汉皇帝刘知远任后晋河东节度使、北京(晋阳)留守时,曾在此筑堡屯兵,故名。

元末至正之乱,王琼的曾祖父王伯聚举家从(王全斌第九世孙、村始祖)王子实开创的蚕石村迁居柳林。后汾河洪水把柳林冲为东、西柳林村。王伯聚家处的东柳林村,后来姓王的人多势力大,从中独立建村的这个刘家堡村,她又是明朝重臣王琼的故乡。石敬塘还在契丹主盘据柳林寨的北门外,筑坛祭天做了后晋皇帝。

刘家堡村是刘家堡乡的一个村庄,地处汾、潇两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紧靠208国道。既邻繁荣城市、又居绿色田野。村内明清寺庙、堂阁、名臣故居建筑古色古香。二十世纪末,全村417户(其中王姓166户),1661人(其中王姓836人),2400亩耕地。是个景色秀丽的好地方。[29]、[30]

第二章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某乡鸟窝村

·王全斌落户吉水县古鸟窝村模似图·吉水县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故居·吉安市远眺

吉安古称庐陵,这里人才济济,流传“一门三进士,五里三状元,十

里九布政,隔河两宰相”之说。吉安县有留住丹心照汗青的南宋丞相文天祥。吉水县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和才子廉臣的解缙。

北宋杰出将领王全斌奉诏挂帅神速灭亡后蜀,非但未受奖赏,反遭责

授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在被黜期间的乾德六年(968)落户江西,青衣小帽来到了吉水县某乡一个当时称作鸟窝村的地方,过着山村田园生活。据《赤山王氏族谱》记述:(在此繁衍生息)生子四:铨、锡、钱、钧。笔者已拜托当地王氏民间社团以及广大王氏宗亲帮助落实此说。

第三章江西省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

《上池王氏族谱》记述:王安石系王全斌远房侄(左起1)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王氏宗祠(左起2)东乡上池村王安石故乡牌楼(左起3)北宋名相王安石塑像屹立在东乡广场(左起4)

王安石,官至宰相,封荆国公。是北宋的大政治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据明·崇祯年间重修《上池王氏族谱》记述,王安石的高祖父王克明是上池村始祖,再上源乃王浑长子尚。吾祖上源为三子澄。在晋代同为一家。该谱中世次王全斌列55世,王安石列56世,故王安石是王全斌远房的侄子。但笔者从彼此年轮推敲当为孙辈或曾孙辈侄。前些年我与主任跑县串村访宗亲中,由东乡县文化馆王明占宗兄作响导,我们在县城瞻望了立在街心的巨大王安石塑像。到了距县城25公里、山清水秀、明清建筑颇多的安石村。还到了明清民居更加丰富的安国村。这里简直就是古建筑博物院。[31]

第四章江西省南昌县武阳镇(庵前)三槐王村

武阳镇三槐王村远景(左起1)南昌县武阳镇三槐王村一条街(左起2)

黛州古渡畔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籍地牌坊(左起3)

世界文学巨匠曹雪芹在武阳镇的塑像(左起4)

南昌县是江西第一县。武阳镇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南宋祖籍地。京九、浙赣、向莆等铁路在此形成黄金十字架。三条国道在这里的银三角交汇。庵前的三槐王村,地处抚河故道下游、鄱阳湖滨,是个水网交织的鱼米之乡。这里距省城20公里,南昌市开往渡头的公共汽车从村中穿过。

这里老早叫长定乡。这个三槐王村(主体)处谢埠河南岸、芳溪湖畔,原属39都8图。从这里分出小部份迁往39都2图的北渠村、再迁武阳渡口的曹骆村王家。早年统计这个村共有人口535人,现在连迁往城市的人口在内、估计千人左右。这个村虽号三槐王村,但从“宋史·乌台诗案”的记述中查证,该村先祖王诜曾与王巩交游,同受乌案牵连,未见系大家族人之描述。所以三槐王村不属于王祜旗下的三槐王体系。

这个村的始祖王彦德是南宋宁宗年间镇守丰城解甲归田迁此的。他是王全斌的第十七世裔孙。下摘三篇序记为证:1)清康熙二十九年《记》摘:“然、自全斌公分任豫章,吾族之来肇斯时矣”。2)清康熙五十六年《王氏重修族谱序》摘:“就本族谱所列,全斌公为始祖盖,全斌公仕宋任豫章刺史至公子彦德公承袭父职参戎镇守丰城”。3)清乾隆十年《王氏重修支谱叙》摘:“予读王氏家乘祖居金陵,世以相业劂后,全斌公任豫章剌使至彦德公袭父参戎镇守丰城始迁徙三槐”。

下录该村宗派(字辈)歌前三世:彦、伯、承。士其育世大,政廷国希元,一有读书赋、德礼绍家声,奕祀征祥远、本源万代清,仁义光先腾、文章启后贤,世泽绵长发、日月帝坤乾。此只有53个字辈,按贯例和时长推敲,应该是60个字辈而少录了七代人。[32]

第五章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前泽)六个村

石鼻镇前泽六村《三槐堂王氏宗谱》前泽六村《王氏总宗谱》记王全斌为其38世安义石鼻镇牌坊

总谱局设在(原新建县西山前泽)、现安义县石鼻镇筠阳石潭村的始祖均政公(后官居翰林侍讲)于宋徽宗大观年间,坐事贬江南遂家豫章,迁徙西山前泽以来,这一支族子孙繁衍,遍及筠阳、石潭、水南、官庄、西源、沙溪等六个自然村兴旺发达。该六村连修的《宗谱》中,把王全斌总署38代祖,世次列王安石前一代。

第六章湖南省沅江市新湾镇赤山村

湖南《赤山王氏族谱》记述始祖王全斌落户江西吉水县沅江市新湾镇赤山岛风光

《赤山王氏族谱》明确记述了王全斌被黜期间,落户吉水县鸟窝村,并休养生息的史实。在这里生的铨、锡、钱、钧四个儿子中的王锡越过后十三代至王琳迁居沅江。据迁沅鼻祖琳公遗嘱曰:“余本江西吉水县人,因大明景泰年间,天灾瘟疫死散莫计,家资产业概归他人,衣食尚不能充足何暇亲序祖宗乎。值岳父罗公鹏程授湖广江夏县事,见余飘零,偕行历几载”。

从以上文字得知,王琳是在岳父帮助下,从发生瘟疫的江西吉水县迁徙到了湖南沅江市洞庭湖畔的赤山村。是这个村的始祖,据推算他是王全斌的第二十世裔孙。顺录该村光绪三十二年江西老派语派系如下:“鉴史定功远,隆誉羡名传,德胜芳珠芷,钜府仕叶延”。乾隆年间又续新字辈“世正之裔,宗祖有光,文学家继,邦国永昌”。据推敲该村谱王琳前少记10—12世。[34]

第七章江西新建、宜春和贵州等地都有王全斌后裔的行踪

贵阳市风光宜春市袁州湖田乡


贵州遵义王字培先生抄录当地谱序新建县乔岭王村颁布谱大会

前些年我们驱车下乡寻访宗亲中,到江西省新建县樵舍镇的两个村庄,一个是声称太原王的白石砻王家,另一个是声称琅琊王的波汾王家。

都很热情地款待我们。他们的《族谱》中都有认祖王全斌的世次记述。宜春市袁州区湖田乡《伊村王氏宗谱》全斌世系载:“十五世:寿、子三:全武、全赋、全斌”。其全斌为三子,前面有两个兄长。后面生有伺、师、辰三个儿子。

贵州省有两位宗亲,一位是遵义市的字培宗兄来信并寄来王锡梅所撰谱序记述:“王全斌封为征西兵马都部署,才能迈众,文能经邦,武能定国,不可谓不盛矣。”由此序及他们的世系中得知晋代同王浑祖,都是王全斌的后裔,八房始祖王福,明代从江西吉水县仙人掌迁川徙黔的。另有一位贵阳的成龙宗兄提及过茅台附近的仁怀也有王全斌的后裔在那里生活。

第五篇憾留存疑求助破解

老朽虽说追索王全斌生平多年,但才疏学浅且手头资料不够丰富,故研究难以深入,憾留下列诸多存疑,恭请专家、学者、史学家好者以及广大王氏宗亲赐教、帮助破解。

1)据刘家堡村《太原王氏族谱》记述,全斌的高祖父王雅系唐元和

初年进士、万年县令、汝州剌史,但未从国史中找到佐证。

2)未找到全斌的曾祖父名、字及生平。

3)未找到全斌的祖父名及生平。

4)全斌的父亲系原晋王李存勖部将,授任岢岚(晋·岢岚县)军使。宜春《伊村王氏宗谱》称:全斌的父亲叫王寿,其父文珣,官拜长沙太守。未能落实。可国史未载名字、弟兄、儿女几个和业绩等简历。

5)全斌有兄弟几说法多多,都知道国史记载独子一个。但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湖田乡《伊村王氏宗谱》记全斌上有大哥全武、二哥全赋,我暂未采信,有无采信程度?

6)国史记述,全斌有子二:长子:审钧、次子:审锐。但是,野史说法很多,《伊村宗谱》说:全斌有子三:伺、师、辰。东乡《上池宗谱》说:全斌有子鲤。此两说我都暂未采信。但是,湖南沅江《赤山王氏族谱》清楚地记述了全斌黜居山郡十余年,隐居吉水躬耕田园的史实应该是可信的。在此繁衍铨、锡、钱、钧四子也是顺理成章的,包括次子锡之后裔王琳于明景泰年间避瘟疫迁徙湖南沅江都是可信的。问题是其中钱、钧在史笈上暂未找到佐证。按金昆玉友典故所赞美的铨、锡就该是公元502年南朝·梁那位字孝璋的王琳所生(包括铨、锡)还有七位弟弟的铨、锡,此超前400年,而我们所要找的铨、锡、钱、钧又在那里呢?这是我所要讨教的。其二,他们生活过的、时称鸟窝村的山里村庄,又是今天吉水县的何乡何村。也是我要讨教的。

7)公元914年出生的王贵,是从潘美抗辽的淄州剌史。在刘家堡族谱中列61世,即全斌的玄孙辈应该纠正或研究,要末晚全斌一辈或同辈,要末就是另一个王贵。对吗?

8)全斌之孙王永昌是在随公征蜀中被叛将杀害,还是天禧二年以祖荫为三班奉职。

9)野史有说全斌之下第4—6代有后裔王诏及其子王寀。所说这个王诏是字景献,用荫补官,通判广信军事,知博州。还是那个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神宗元丰二年前后罢职又复职洪州,曾知鄂州的谥曰襄敏者。我认为:太原人王全斌、镇定人王诏、德安人王韶及其儿子王寀,他们都不是一家人。

10)古代称富州的地方有江西丰城,广西蒙山等,不知王审钧任职的富州剌使在那里。

11)江西南昌县武阳(庵前)三槐王村族谱序一曰祖居金陵,一曰始祖参戎丰城,讨教该村南宋始祖王彦德到底来自金陵(苏·南京),来自江西省丰城市?还是来自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12)以上三槐王村三世祖王承雷,谱载:宋时举拨兴化知府。古时全国有几个兴化府。福建省的漳州、泉州有个进士王承雷是他吗?

13)从庵前三槐王村族谱的“胄出金陵,相业显厥”文字与远祖王浑官至司徒,追赠尚书左仆射。世居金陵秦淮河畔乌衣巷史载相结合可以认为该村是从金陵或转道来洪州(赣·南昌)的。王浑他在南昌周边地区留下后人否?他的墓为什么会葬在距东乡县王安石的故乡上池村7公里的虎形山金峰麓呢?

14)太原市蚕石村和刘家堡村是全斌的后代创建的村寨。那么全斌籍贯并州晋阳(晋·太原),想知道他祖上是那个村子。


笔者王雄文2011年春节在(自家)天乐舍堂屋

笔者简介

王雄文,字文萃,谱名声叶,号文庙居士。男性、南昌人氏,一九四〇年生。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副研究员。曾任江西省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南昌长江物资工贸公司董事长。江西省诗词学会、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江西省电影家电视艺术家协会、南昌市音乐家协会、南昌市楹联家协会、南昌市作者协会等会员。作品主要有:《王雄文诗文选》、《王雄文风情诗歌记实电视作品汇集》,史学、谱牒各类论文数十篇。

笔者:王雄文联系方式

手机:13907087840电子邮箱:hzwxw8888@sina·com

附件

一、王全斌世系简化一线图

1世姬晋周灵王太子—2世宗敬齐司徒—9世错魏将军—16世翦秦朝大将—19世威汉扬州剌使—29世霸字儒仲、后汉连聘不仕、居晋阳—35世泽字季道东汉雁门太守—36世昶字文舒、魏司空—37世浑字玄冲,晋司徒—38世澄字道深,晋亭候—53世雅,唐汝州剌使—57世全斌宋武宁军节度使—57世审钧,富州剌使、广州兵马钤辖—60世凯字胜之、泽州剌使、泾州观察使—62世诜字晋卿,宋英宗驸马都尉、侍卫亲军马副都指挥使、著名书画家—74世彦德,宋宁宗年间镇守丰城退休迁居武阳三槐村为始祖—96世声叶(社会用名雄文字文萃,系全斌的第39代裔孙。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理事,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副室主任,本一线谱撰稿人)。

二、王全斌编年史

1)王全斌五代梁开平二年(908)生在(晋王李存勖的部将)时任岢岚军使的佚名父亲家里。

2)为父举已为人质,入后唐庄宗帐下释父嫌获信任,累历内职。

3)同光四年(926)郭从谦反叛打进宫城,全斌冒死护卫至庄宗死亡才哭离。

4)明宗李嗣源即位后,补为禁军列校。

5)后晋初,从侯益,破张从宾于汜水(豫·郑州市及周边),因功迁护圣指挥使。

6)后周广顺元年(954)改护圣为龙捷并任右厢都指挥使。是年慕容

彦超勾结南唐、辽、北汉叛乱,全斌赴兖州讨伐,任行营马步都校。

7)显德二年(955)后周首次攻后蜀,全斌随主将向训西征,收复泰、成、阶、凤四州,升任恩州团练使。不久改泗州防御使。

8)显德四年(956),全斌随后周世宗三下江淮,平定淮南。

9)显德五年(957),全斌参加讨伐北汉的战争,收复瓦桥关,改任相州留后。

10)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李筠率兵反叛。全斌奉命与慕容延钊一道进讨,功升安国军节度使。

11)建隆四年(963)与郭进等率兵进攻北汉,俘敌数千,攻克乐平。

12)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宋太祖命全斌为忠武军节度使。同年冬,又下诏讨伐后蜀,命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率禁军两万、诸州兵万人由凤州进讨。势如破竹、用66天时间于乾德三年(965)正月灭亡后蜀,共得45州、198县、534039户,功勋卓著。

13)乾德五年(967),全斌立大功未赐奖赏,反遭宋太祖“违戾约束侵侮宪章”等罪名责贬崇义军节度观察留后。

14)全斌被黜期间,清衣小帽归隐江西吉水县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15)被黜的第八个年头,宋太祖召全斌回归中央禁军,欲命其为征战北汉的总帅,被全斌以恳求老朽解甲归田婉言谢绝。

16)开宝九年(976)四月,宋太祖在洛阳特意召见对全斌说:“抑卿

十年,今已克金陵,还卿节钺。”赐给大量钱物并命全斌为武宁军节度使。上任数月卒,朝庭举哀三日,追赠中书令。

三、考证主要参考依据并注释

[1]《后汉书·逸民传》。

[2]东方出版社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

[3]《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王浑子济〉》。

[4]《太原道/太原名人〈王继祖太原名人系列总目录〉》。

[5]东乡县王明占撰《北宋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上源世系和其后裔在东乡县〈上池王氏族谱〉中的记述》。

[6]《旧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六〈第1547-1595页周书七世宗纪第三〉》。

[7]《新五代史卷六十四〈第806页宋太祖遂诏伐蜀〉》。

[8]中华书局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王全斌传〉》。

[9]《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王中书全斌传〉》。

[10]张珉著《太原道·沧桑阅尽太原〈第十五章乱世英雄之虎跃晋阳·王全斌〉》。

[11]《太原道·太原名人〈王继祖·五代名将王全斌〉》。

[1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Ⅲ·1198页王全斌〉》。

[13]《太原市志第一章:人物传〈448-449页王全斌〉》。

[14]江苏文艺出版社李之亮著《赵宋王朝·火德宏基》。

[15]时代文艺出版社余耀华著《这才是宋史·太祖太宗卷》。

[15-1]《北宋名将曹彬》。

[16]《钦定四库全书/容斋四笔十六〈取蜀将帅不利〉》。

[17]《钦定四库全书〈东都事略卷二十〉》。

[18]《王大年哀辞(东坡后集8/6)》。

[19]《彭城集21/303〈知济州王彭改知抚州〉》。

[20]雪域桃源文:《关于王彭家族及其与苏轼的交游》。

[20-1]《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第9309页王贵〉》。

[21]《临川集54/16〈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赠节度使制〉》。

[22]王诜生平考略(翁同文撰、宋史研究集第五辑、民59)。

[23]宝绘堂记(东坡集32/4下)。

[24]跋王晋卿书(豫章集29/21)。

[25]王继祖《太原道/山西名人〈北宋著名画家王诜〉》。

[26]张珉《太原道/太原沧桑〈太原画家·王诜〉》。

[27]《明史·王琼传》。

[28]李东阳撰《太原王氏柳林世墓碑铭》。

[29]高华撰《汾东古韵·刘家堡村》。

[30]刘家堡村《太原王氏族谱》。

[31]明·崇祯年间重修《上池王氏族谱》。

[32]中华民国重修武阳《三槐王氏宗谱》。

[33]西山前泽1998年修《三槐堂王氏宗谱》。

[34]清·光绪三十二年沅江《赤山王氏族谱》。

[35]中华王氏大成总谱局编著《太原王氏考证集〈关于王全斌源流世系的考评总结〉》。

[36]中华书局出版《北宋经抚年表》。


1.北宋名帅王全斌本末考 穿越到北宋末年的小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9596.html

更多阅读

大宋战神—王全斌传奇一 大宋传奇赵匡胤全集

长 篇历 史 小说大 宋 战 神——王 全 斌传 奇好一幅五代——北宋群英争雄三维全景写生图正史野史互补交融; 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以少胜多迅雷战神; 真实展现忠勇全斌写 作 大 纲( 推 介 本)[南昌] 王雄文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

王全章律师的今天,肯定就是我们这些律师的明天。 王全章

[博主按]我不能前往镇江支授律师们的救援行动,我或许人轻言微,但是我不能坐看王全章律师的冤屈,因为长此以往,我的明天必是王全章律师的今天。律师是干什么的?律师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人。法官是干什

声明:《1.北宋名帅王全斌本末考 穿越到北宋末年的小说》为网友奔放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