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唱首歌吧作者:英国艾德里安

为我唱首歌吧(作者:英国艾德里安)
埃德加·D·艾德里安(1889-1977)因其在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193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埃德加·D·艾德里安于188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自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十八岁时就获得了科学奖学金,并顺利进入剑桥大学特里尼蒂学院学习生理学。艾德里安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全面发展,多才多艺,他的剑术精湛娴熟,绘画技能也堪称出色。他体格健壮,思维灵活,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运动型科学家。

艾德里安揭示了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感觉适应现象。1927年,他发表了阐述其研究成果的专著《感觉的基础》。这部经典性的著作为感觉生理学奠定了神经信息分析的电生理学基础。后来,他与美国学者合作研究,把神经与肌肉的电反应转变为可听的声音。这一成功至今还被广泛应用于肌肉疾病的检查中。

1932年,艾德里安在爱丁堡主持的医学物理讲座的讲义由牛津大学出版,书名为《神经活动的机制》。这部专著总结了单根神经纤维的生物电研究,澄清了神经生理学中许多过去不完善的结论。就是在这一年,艾德里安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除了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之外,艾德里安还是一名开明的教育者。他常常在考试前带着学生外出旅行、爬山、航海、击剑和绘画。他说:"只顾一天到晚啃书本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实验研究,这样才能有超出书本的独特见解。"在二战期间,他猛烈抨击法西斯,他说:"希特勒和战争狂人们多半是大脑有毛病,值得研究。"这使希特勒恼羞成怒,多次下令轰炸艾德里安任教的剑桥大学。

艾德里安一生成就卓然:

1950年,他荣获英国皇家医学会金质奖章,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

1951年,他出任剑桥特里尼蒂学院院长;

1954年,他出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968年,他出任英国剑桥大学校长;

在伦敦儿童医院这间小小的病室里,住着我的儿子艾德里安和其他7个孩子。艾德里安最小,只有4岁,最大的是12岁的弗雷迪,其次是卡罗琳、伊丽莎白、约瑟夫、赫米尔、米丽雅姆和莎丽。  

这些小病人,除了10岁的伊丽莎白,全是白血病患者,他们活不了多久了。伊丽莎白天真可爱,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一头闪闪发光的金发,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同时,又对她满怀真挚的同情,这是我每天去看望儿子,从与他和孩子们的交谈中知道的。唉,不幸之中的同伴,分享着每一件东西,甚至分享每个孩子父母所带来的爱。  

伊丽莎白的耳朵后面做了一次手术,再过大约一个月,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什么声音。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歌唱;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这使她将要失聪的未来显得更加悲惨。不过,在同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偶尔地、以为没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伊丽莎白热爱音乐胜过一切。她是那么喜欢听人唱歌,就像喜欢自己演唱一样。每当我给艾德里安铺好床后,她总是示意我去儿童游戏室。在那经过一天的活动后,安静的、空荡荡的房间里,她自己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让我坐在她的旁边,她紧紧拉着我的手,声音颤抖地恳求:“给我唱首歌吧!”  

我怎么忍心拒绝这样的请求呢我们面对面坐着,她能够看见我嘴唇的翕动,我尽可能准确地唱上两首歌。她呢,着迷似的听着,脸上露出专注喜悦的神情。我唱完,她就在我的额头上亲吻一下,表示感谢。  

小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使她快活。在12岁的弗雷迪的倡导下,孩子们作出了一个决定,然后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柯尔比护士。  

最初,柯尔比护士听了他们的打算大吃一惊:“你们想为伊丽莎白的11岁生日举行一次音乐会?”她叫了起来,“只有三周时间!你们来得及吗”

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她补充道:“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柯尔比护士抓紧时间履行自己的诺言,她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约瑟芬修女,她是音乐和唱诗班教师。 

“玛丽,”柯尔比说,“我问你,让一群根本没有音乐知识的孩子组成一个合唱队,并在3周后举行一次音乐会,这可能吗” 

“可能。”玛丽的回答是肯定的。

“上帝保佑你,玛丽!”柯尔比护士高兴得像孩子似的,“我知道你办得到。”  

“请等一下,柯尔比,”被弄得糊里糊涂的玛丽打断她的话,“请说清楚一些,也许,我值不上这样的祝福哩。”  

20分钟后,两位老朋友在音乐学校的阶梯上分手。“上帝保佑你,玛丽!”柯尔比又重复一遍,“星期三下午3点钟见。”  

当伊丽莎白去接受每天的治疗时,柯尔比护士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弗雷迪和孩子们,弗雷迪询问:“教我们唱歌的老师叫什么名字?是叔叔还是阿姨?”  

“弗雷迪,她是一个修女,在伦敦最好的音乐学校当教师。她准备来训练你们唱歌——一切免费。”  

“太好啦!”赫米尔一声尖叫,“我们一定会唱得很棒的。”  

事情就这么决定下来。在玛丽.约瑟芬修女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只有一个大难题,怎么把9岁的约瑟夫也吸收进合唱队。显然,不能丢下他不管,可是,他动过手术,再也不能使用声带了呀!  

当其他孩子全被安排在各自唱歌的位置上时,玛丽注意到约瑟夫正神情悲哀地望着她。“约瑟夫,你过来,坐在我的身边,帮我翻乐谱,好吗”  

一阵近乎惊愕的沉默之后,约瑟夫的两眼炯炯发光,随即他在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不识谱。” 

玛丽低下头微笑地看着这个失望的小男孩儿,向他保证:“约瑟夫,不要担心,你会识谱的。” 

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时间,玛丽修女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个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才能,就连那个既不能唱歌也不能说话的小男孩儿也成了一个自信心十足的翻乐谱者。 

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也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被领进医院的小教堂里,坐在一个“宝座”上(一辆手摇车里),她的惊喜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 

尽管所有的听众——伊丽莎白、10位父母和两位护士——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我们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个孩子的面孔,泪水已经遮住了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出开始前,玛丽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伊丽莎白的听力已是非常非常的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地唱。” 

音乐会获得了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媚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她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 

合唱队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想,这时候,我们这些大人流的眼泪更多。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他们忍受病痛同死神决斗的信念,他们势不可当的勇气,使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要碎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它那每一个震颤人心的音符。 

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是我敢保证,那个已经结婚并做了母亲的伊丽莎白,在她记忆的耳朵里,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那是她曾经听到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牵手阅读:这则令人感动的故事,也是一首为生命而谱写的赞美诗。它让我们体会到,每一个来到世界上的生命,不论它停留的时间多么短暂,都是一首值得赞美的诗。故事中这些身患绝症,却仍然快乐地为别人、也为自己的生命而歌唱的天真、善良的心灵,会深深地温暖故事里和故事外的每一个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9594.html

更多阅读

我为恩人唱支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广场舞

演讲中国·春晖天下我为恩人唱支歌2013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日。这天,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栏目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李应霞。一脸灿烂笑容的她,带着心爱的吉他,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天籁之爱》,开启

我的藏书阁----《我和你吻别》作者:李李翔

匆匆,太匆匆----写于“国家公祭日”后一日----《我和你吻别》作者:李李翔(一)书推介绍成绩优秀、性格开朗的唐译因为小霸王陈上接二连三的恶作剧对他十分厌恶,而陈上只不过因为唐译无心中的一句“一见钟情”

声明:《为我唱首歌吧作者:英国艾德里安》为网友看懂你的多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