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眼中的宁静——白崇禧与马佩璋 白崇禧



台风眼中的宁静——白崇禧与马佩璋 白崇禧

在民国军事史上,“小诸葛”白崇禧是一颗耀眼的巨星,曾被日本人誉为“战神”。

白崇禧一生征战无数,度过了叱咤风云的大半生。可是在这激烈狂暴的台风眼中,家庭生活却为白崇禧提供了一方宁静之地,这就是来自夫人马佩璋女士的用心。白氏夫妇琴瑟和鸣,且教子有方,十个儿女大多学有所成,其中又以五子白先勇最著。

白崇禧晚年在台湾,受到蒋介石的挤迫,郁郁不得志。幸好有夫人的安慰,才令白氏在家庭中觅得一方小小的温暖之地……

一、勇闯封锁线的小女子

1927年8月,在新桂系的逼迫下,因北伐军事失利的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刚成立不久的南京政府上下出现了暂时的混乱。

孙传芳部原本占据着江苏、浙江等五省,是北伐的主要对象之一;当孙传芳被赶过长江以后,他无日不想收复南京,因此当他得知蒋介石下野的消息后,便认准了此为千载难逢之机,扭转乾坤,在此一举!

孙传芳学着项羽破釜沉舟的法子,在军队偷渡过江后,把船只都撤到了江北,断士兵逃路,以激发士气。北伐军为新胜之师,本有善战之名,此战实为一群饿狼与几头猛虎的较量,恶斗在所难免!

8月25日下午,一列由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在孙传芳部的破坏下出轨,车上人员除死伤外,大部分被孙军俘虏。新桂系主将之一的白崇禧当时正在上海,他回宁买的正是这列车次的火车票。

“完了,白参谋长牺牲了!”消息传到南京,政府、军队上下一片恐慌,大家纷纷传说着这个不幸的消息。

这个巨大噩耗对于南京城里的一位女士不啻五雷轰顶,来得格外突然和悲痛,这位女士不是别人,正是白崇禧结婚才两年的新夫人马佩璋女士!

当时,孙军与北伐军已经激烈交火,孙军在龙潭车站一带切断了沪宁线,东西方面的北伐军的联系顿时中断!一时间还无法得到白崇禧的确切下落。尽管作为军人之妻马佩璋早就做好了丈夫殒命沙场的心理准备,可是临此巨大打击,作为回教徒的她还是不敢相信真主抛弃自己、抛弃自己的丈夫,而且,无论如何——哪怕是尸体,自己也要再见健生一面!

任谁阻拦也无效,马女士就这样带着几个可靠的家丁一路向东而去。当时两军正在拼死搏杀,系北伐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大战,龙潭一带战场,到处是双方的封锁线和战壕。为了安全起见,马女士等一行人只好在夜间穿越封锁线、翻越壕沟,所幸一路上有惊无险。

不过这场冒险也算值得,终以喜极而泣收尾。原来白崇禧因为向上海江浙财团借款的事情,对方迟迟不予慷慨解囊,小诸葛被耽搁了行程,因此得以大难不死。相反,龙潭以东的北伐军由于群龙无首,差点崩溃,幸好白崇禧及时出现,才稳住了大局,挽狂澜于即倒,龙潭血战终以北伐军的全胜告终。

不得不说的是,马佩璋女士诚然胆识过人,不让须眉,但也可以看出白、马二人特别的夫妻情分。

二、马家得佳婿

据白崇禧的五子、著名作家白先勇回忆:“母亲出身官宦,是外祖父的掌上明珠,自小锦衣玉食……”

马佩璋的父亲马维琪早前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后来进入仕途。马家虽是广西桂林的回民,但也算得上诗礼之家,作为长女的马佩璋女士从小接受教育,后毕业于桂林女子师范学院。

从照片上看,早年的马佩璋虽然不像人们传说中的那样,是“有名的桂林美人,长得亭亭玉立,秀外慧中,品学才貌兼优”,但是除了身材有些微胖、身高不太理想外,也算是一位难得的红粉佳人了。

正因为如此,马维琪才想着为女儿觅一如意良婿,而且这人还得是回教徒。环顾整个桂林,可供挑选的男士实在屈指可数,这样女儿的婚事也就拖到了22岁。在那时看来,这样的女子已经算是大龄了,马家上下不免心急起来。

也就是在1925年前后,广西的军政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几个新式军校毕业的中下级军官居然取代了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军阀在广西的统治,并对未来整个中国的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未来的新桂系三巨头之一,实际上也是新桂系灵魂人物的得力干将,就是有“小诸葛”、“白狐狸”之称的白崇禧。通过几场战争,以少胜多的白崇禧逐渐成为广西乃至整个中国军界、政坛的冉冉新星,也逐渐进入他的桂林同乡们的视野里。

白崇禧是回教徒,经过马维琪的详细打听,32岁的白崇禧至今也无家室——真是天赐良缘!

经过马家的媒妁之言,战场上春风得意的白崇禧也不期情场得意,他认定了这位小自己10岁的马佩璋女士,于是在1925年2月下旬,白、马二人喜结连理。不过当时紧张的局势还不容白崇禧沉溺于儿女私情当中,仅仅一个多月后,他就辞别了新婚燕尔的妻子奔赴前线。

白崇禧诚然为民国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但他也以阴险狡诈、军阀习气为人所诟病,“予智自雄,以为天下事都可以武力了之”。比如有一次陈公博和他讨论今后军队的政治工作,小诸葛便自负地说道:“我看今后政治部少做民众运动的工作罢,无论民众怎样凶,有一连机关枪便什么都完了。”(《苦笑录》)

然而白氏却不像山东军阀张宗昌、四川军阀杨森等人那样荒淫无耻,也不像他的副手刘斐那样五毒俱全,他对待感情的忠实,除了他的宗教信仰及马女士的优秀外,自然主要也得自他的家世和教育。

三、“小诸葛”的来历

白崇禧出生于1893年,即清光绪十九年。他的家乡在桂林南乡六塘山尾村,此地距离桂林城约50华里。

据白自己在口述自传里称,他的先祖是元朝时来华的阿拉伯人伯笃鲁丁,后裔改姓了“白”,以取其谐音。不管他是否回族人,起码在信仰上仍是个回教徒。

白崇禧的父亲白志书很喜欢这个儿子的聪明好学,可惜他在1903年不幸过世,账房先生趁机卷走了白家的多数财产,致使白家家境迅速败落,白崇禧则一度辍学。幸好有亲戚和族人的帮助,加上小白的争气上进,才使他得以继续求学。

受时代的影响,白崇禧最后转到了军校读书,一路由武昌陆军预备学校进入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军校的严格管理,加上白崇禧的好学精神,令他在学习上进步很快,可以说,白崇禧一生的军事基础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的。

1917年,24岁的白崇禧被分派回了广西,入广西陆军第1师第3团任见习官。当时两广都是由陆荣廷控制的,陆氏的军队是完全旧式的,军队的中上层也都是旧将官在把持,这就造成了白崇禧等新式军官的强烈不满。最后他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干脆推翻了旧桂系的统治。

经过与军校老同学黄绍竑、黄旭初、夏威等人的联络,加上与思想颇新的李宗仁等人的合作,这帮年轻人逐渐在广西形成气候。

在一次战斗中,白崇禧的腿部受伤,由于没能得到及时治疗,令他落下了微跛的毛病;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为了激励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此时他便把自己的别字由“剑生”改为了“健生”。

借着广东粤军对旧桂系的打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人在夹缝中找到了一条出路。他们主动与广东的孙中山政府联合,取得了时任粤军第1军第1师师长、广西苍梧人李济深的帮助。

当时,要统一广西,李、黄、白等人面临着陆荣廷、沈鸿英两大军事集团的阻碍。此时,陆部有3万余人,沈部有2万余人,合起来近6万之众,而李、黄、白联军只有2万人马。

白崇禧主张联沈灭陆、先陆后沈,但是李宗仁认为应该先沈后陆。精明的白氏于是对缺乏深谋远虑的李氏分析道:我们以2万人对付沈鸿英部的2万人,胜算没有多大,就算是侥幸消灭了沈部人马,回头再要吃掉陆荣廷部的3万人马还是妄想。最后,经过白的极力说服,李才勉强同意了这一战略方针。

1924年7月,上雷战役打响。当时敌人抵抗激烈,而沈鸿英部又态度暧昧,这让孤军作战的李、黄、白联军进退两难。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白崇禧走出了一招妙棋。

当时作为友军,为了方便联系,李、黄、白部与沈部都有电话联系。在打电话时,白崇禧故意让人把同沈部的电话接通,这样白崇禧等人的通话就可以让沈部的人听到;他故意在电话中报捷,并制造出了一番上雷战役胜利的假象。沈部的人听了,为了抢夺战果,于是迅速出兵参与攻打上雷,这样也就变相地达到了白崇禧请求沈部出兵的目的。

在此后的一次战役中,小诸葛又一次大显身手:1925年1月,白崇禧等数百人被沈部万余人马围困于武宣城内。敌人眼见这拨人已成瓮中之鳖,于是在合围城池以后,便开始烧锅做饭,准备饱餐以后再活捉小诸葛。

机敏的小诸葛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情况,他见于敌人的麻痹大意,便拿出了身上所有的军饷、财物。通过悬以重赏,小诸葛很快便组织起了一支上百人的敢死队。就在城外沈鸿英部大吃大嚼的时候,敢死队在机关枪的掩护下,突然从城里杀出,还抱着饭碗的沈部人马应战不及,结果一下子就大乱起来,一气被打退到了10里之外。

第二天,李宗仁率部5000余人来援,双方展开一场激战。李、白亲冒炮火在前线指挥作战,战士们眼见此情此景,深受鼓舞,终于取得了大捷。

在这几场战争中,依靠白崇禧的足智多谋,不但陆荣廷、沈鸿英两大军事集团被消灭,连觊觎两广的滇军的入侵也被击退。

对于新桂系的一统广西,应该说是白崇禧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有学者便这样指出:“新桂系集团从崛起于玉林、梧州,到最终统一广西,仅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利用各种矛盾,各个击破,以劣势兵力,先后消灭了陆荣廷、沈鸿英两大集团,并击退进犯的滇军。在这个过程中,白崇禧不仅出谋划策,而且亲自指挥,还在李宗仁与黄绍竑之间充当联系的要角,实为统一广西的关键性人物。”(《白崇禧大传》)

一年后,桂军参加了北伐战争,由于其英勇善战,得到了一个“钢军”的美名。也正因为在北伐战争中威名远扬,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权势大张,以至于在1927年8月将蒋介石排挤下台。

蒋介石一生三次下野,其中两次都是桂系所为;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也有过下野的经历,也是被蒋介石打压的结果。蒋介石与新桂系的恩怨,贯穿了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直到台湾时期,白崇禧才被蒋介石彻底清算。

需要一说的是,就像民国著名爱国将领陈铭枢说过的,白崇禧才是新桂系真正的灵魂。陈氏的这种观察非常老辣,虽然名义上李宗仁排第一、黄绍竑排第二,但是实际上,负责前敌指挥与紧握枪杆子、掌握军事干部大权的却是排名第三的白崇禧,而也正是白氏的这种不慕虚名的谦逊、深沉,才换来了“李、白”三十年的精诚合作。

不过,一向自负的白崇禧也有过鄙视李宗仁的时候,当时李要竞选副总统,白便暗地里斥其为“烂泥扶不上墙”。

四、殊途同归的两位贤内助

李宗仁跟黄郛一样,早年也在家乡有妻室,且育有子女,但后来又娶了新派女子郭德洁女士。

郭德洁是个宋美龄式的人物,对于政治比较感兴趣,早年曾参加过北伐女子服务队,参与医护、宣传等工作。郭女士喜欢特立独行,与李宗仁的民主作风比较契合,她虽然贵为李宗仁夫人,可是有时候还会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街上买东西。很多文武干部如果要走内线,也喜欢找郭德洁。

不过,与郭德洁正相反照的是,马佩璋却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人物,她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慕虚荣,只愿一心一意在家相夫教子。郭德洁一生没有生育,只有一个养子;马佩璋却为白崇禧抚育了七子三女,白崇禧戎马倥偬,众多子女的教养以及白、马两家的巨大家政,也决定了马佩璋不可能参与社会事务。

在抗战时期,宋美龄曾聘请马佩璋担任广西省妇女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被她婉言谢绝;中国回教协会推举她为理事,她坚辞不就;抗战胜利后,回教同胞及桂林市民又推举她担任国大代表,她也恳辞不就,宁愿做一个家庭主妇以终其身。

然而,郭德洁与马佩璋实在各有千秋,正所谓“梅兰竹菊,各擅胜场”。

1948年5月,李宗仁得以当选国民政府副总统,这也是郭德洁最为兴奋的事,因为她在背后的活动也起了很大作用。当时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一职,蒋介石有鉴于新桂系的权力又有猛涨之势,便借故拿掉了他的部长一职,外调为“华中剿匪总司令”,驻汉口。

虽然马佩璋平时从不过问丈夫的公事,可是关心丈夫的她此前也已经觉察到了李宗仁竞选带给白的不利。为此她请丈夫三思道:“健生,你要看清楚,德公是不是副总统的材料!”白只好答说:“即或侥幸获选,恐亦遭猜忌;不幸而失败,更何以善其后?”他明白李宗仁参选一定会恶化蒋、桂关系。

事后,马佩璋专门找到了郭德洁,不满道:“你的老公做了副总统,我的老公却把国防部长丢了。”【1】

郭德洁热心教育,可谓是个理想远大、事业成功的女性,不过马佩璋的“成功”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证明。

【1】黄绍竑《李宗仁代理总统的前前后后》

五、危难之际见不凡

抗战时期,担任军训部长的白崇禧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四大部长【2】之一,此外还有临时安排的重要职务。

1944年3月16日,是白崇禧母亲马老夫人九十寿诞,白家为老夫人在老家和桂林大办宴席,一时间冠盖云集、热闹非凡。

不但国民政府的军政要人多有到场,连盟军方面的史迪威将军也特意赶来,在众多贵客之间,只见“白崇禧身着戎装,脚蹬马靴,英姿挺拔,夫人马佩璋一袭红底撒花的呢子旗袍,端庄典雅,两人携手待客,英雄美人,一时无双,家中花园百花齐放,宾客如云,好戏连台,人声鼎沸,人间繁华,尽在其中”。

平时在生活上,马佩璋也比较讲究安逸和舒适。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巨头在财务上都有“特支权”,除各项日常开销外,马佩璋与郭德洁等每年还要去一两次香港“扫货”,款项也是由白、李各自批条子特支。有一次,马佩璋向丈夫要求批20000万港币,白批给12000。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巨款,可马佩璋还不满意,背地里牢骚道:“老光真是小气,我要治病住旅馆,为先智、先慧他们买东西……他都一一和我算清,生怕我多花一分钱,真可恨!”白崇禧头发稀少,所以绰号“老光”。

处得来富贵,也受得了危难,逆境才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候。

就在寿诞之后不久,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豫湘桂大会战。6月,日军攻陷长沙;8月,衡阳失守;11月11日,桂林失守。

就在桂林沦陷前夕,白、马两家八十余口人的转移、疏散都是在马佩璋的一手安排下完成的,白先勇对此记忆深刻:“祖母九十,小弟月余,千山万水,备尝艰辛,终于安抵重庆。”

到了1949年9、10月间,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已定,马佩璋不得不再次带领众家人经香港前往台湾。赴台以后,蒋介石要清算过去的恩怨以及所谓大陆失败的责任,桂系军队在大陆时几乎全军覆没,白崇禧成了受人挤兑的光杆司令,寄人篱下的日子越发难熬。

白崇禧的实权完全被剥夺,在政治上处境艰难,被蒋介石冠以绰号“老妹子”,以致心情难以舒畅。马佩璋看在眼中,明白唯有她可以用自己的乐观开朗来感染家人,影响家庭,才可以让家中能有一些欢乐祥和的气氛;而且,越是在政治上受到打压,就越是不能让家中有沉闷压抑的氛围。

为此,《情与美:白先勇传》中评论说:“过去在大陆时,白崇禧在外领兵打仗,白、马两家九十余口人,躲空袭、逃难、日常生活,她都是主心骨,现在到了台湾,白崇禧长年在家,可是家中的灵魂,还是她。女性的坚强和伟大,往往就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缝隙里和日常的细节中。”

【2】指政治部长陈诚、军政部长何应钦、军令部长徐永昌、军训部长白崇禧。

六、家庭生活的慰藉

尽管有时候不免有些埋怨和牢骚,但白崇禧和马佩璋共同生活近40年,两人不仅伉俪情深,而且老而弥笃,真正做到了举案齐眉。

据一些当时在场的人回忆,在台家居时,马佩璋总是笑称丈夫为“老先生”,还不时像少女一样依偎在丈夫的胸前。白崇禧有时也会用很温暖、亲热的语言跟夫人开开玩笑。有一回大家在一起吃饭,突然小孙女哭了起来,马佩璋赶紧放下碗筷抱起孩子,用桂林妇女哄孩子的典型调子哼道:“噢噢,乖乖睡觉觉,噢噢!”

白崇禧在旁听了,放下筷子顿时笑道:“啊!好多年没听见奶奶这种声气了!”这话一出,把全家人都逗得前仰后合。饭毕,白崇禧忽然上前握住了夫人的手,一本正经地翻看了几下,不禁感慨道:“夫人操劳了一生,一双玉手还是这样细嫩,像是缎子做的。”马佩璋把手一抽,用桂林话嗔笑道:“盖了是老先生的!”

马佩璋一生养育十个儿女,备极操劳,偏偏夫妻两个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严格、负责。

有一次,一个小儿子做了一件错事,白崇禧在教训孩子之际,竟伤心得留下泪来。一位部属看到了,不解其故,白崇禧解释道:“我过去带百万雄兵不感困难,可是我现在竟没办法使我一个顽皮的儿子完全听我的教诲。”

马佩璋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极其严格,白崇禧后来便回忆说:“与夫人结缡三十七年,子女十人,提携抚抱,以教以育,备极劬劳……夫人对子女教育,至为重视,无论家中任何喜庆,概不许请假,免致荒废学业。如有过失,则谆谆告诫,予以启迪。”

正式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白家子女“今则进德修业,均有相当成就。在十个子女中,有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五子先勇是知名的作家”。

白先勇回忆母亲道:

晚年在台,患高血压症常常就医。然而母亲胸怀豁达,热爱生命,环境无论如何艰险,她仍乐观,勇于求存,因为她个性坚强,从不服输……她在医院里住了六个月,有一天,我们一位亲戚嫁女,母亲很喜爱那个女孩,那天她精神较好,便挣扎起来,特意打扮一番,坚持跟我们一同去赴喜宴。她自己照镜,很得意,跟父亲笑道:“换珠衫依然是富贵模样。”虽然她在席间只坐了片刻,然而她却是笑得最开心的一个。【3】

不过,白家也有一段隐情稍有人知,这就是长子白先道的身世。

白崇禧常年奔走在战场上,一年到头很难在家,一个人寂寞的时候,也不免摘朵野花来暂时欣赏一番。据知情人透露,1930年10月,白崇禧在南宁与入桂的滇军作战,马佩璋带着两个女儿在香港,白崇禧百无聊赖之余,侍从副官看出了长官的心事,便主动将自己的未婚妻献出。白崇禧笑纳了那位王女士,二人在南宁同居了一段时间,后来王女士竟为小诸葛生下了一个男孩,取乳名“黑仔”。马佩璋回来后,白崇禧便拿钱打发走了王女士,但却把“黑仔”留下,这就是白的长子白先道。

对于白崇禧这样的地位和处境,这样的错误还是被夫人原谅了。

【3】白先勇《第六只手指·蓦然回首》


七、鳏夫的悲剧落幕

马佩璋是一个“个性坚强,从不服输”的人,是孩子们最亲近、最崇拜的女性,可是在病魔面前,却“节节败退,无法抗拒”。

虽然她热烈拥抱人世间的一切,不甘也不屑死神的威胁,然而,她最终还是被病魔和死神夺去了生命。1962年12月4日,59岁的马佩璋女士停止了呼吸。

夫人在日,家庭生活的温馨,无疑是逆境中的白崇禧的一种莫大的慰藉,真正演绎了一番“少年夫妻老来伴,执手相看两不厌”的真谛。如今夫人骤然去世,老年丧妻,对白氏的精神打击是相当巨大的。

马佩璋被安葬在台北近郊的六张犁回教公墓,在夫人下葬的那一天,“白大将的眼泪几乎没有断过”,可见创痛之深。按照回教规矩,亡者40天内家属须于每天清晨到墓钱诵经祈祷。白崇禧以70高龄,每日必躬率儿孙们准时前往夫人墓前念经,风雨无阻,使见者无不动容。

白崇禧仿佛一下子老去很多,自夫人故去以后,他的精神大不如前(有一张他于1963年初送白先勇去美国念书的照片,丧偶之后的白崇禧显得黝黑而苍老)。有时好像茫然若失,一副在那里寻寻觅觅的样子。

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夫人死后不久,原新桂系的巨头、白崇禧的亲密战友李宗仁由美国回到中国大陆,这进一步引发了蒋介石对于白崇禧的猜忌和反感。

李宗仁在大陆沦陷前夕,新桂系再次将军事上失利的蒋介石扳倒,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一职,后来白崇禧劝他到台,李不听;李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加上病重的郭德洁的怂恿,便有意回归大陆。白崇禧在此前也已经苦苦劝说李宗仁不要回大陆,劝阻无力后,他于是很痛苦地对身旁的人说道:“德邻投匪,我今后在台湾,更没脸见人了。”

本来,白崇禧的待遇只是比被软禁中的张学良、孙立人略胜一筹,经常受到暗中监视。他长期被排除在国民党的“中委”、“中常委”和“中评委”之外,后来连他长期担任的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一职也被当局设法替换。等到李宗仁的事情出来后,蒋介石终于决定一劳永逸地消除隐患。

在特务机构的组织、策划下,1966年12月1日,一代枭雄白崇禧在其寓所突然去世,享年73岁。白崇禧晚年百无聊赖,便与身边的护士张小姐热恋起来,据说是特务买通了张小姐在白崇禧的药里做了手脚(很可能是被下了春药、补药之类的催情药物)。

不过,白先勇认为,父亲的死不排除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

与白崇禧相似的是,郭德洁由于癌症也先李宗仁而去,此后晚年寂寞的李又续娶了一位年轻的胡女士,当时李已是75岁的衰朽之年,而作为护士的胡女士才不过27岁。本来青春正好的胡女士是不肯答应的,可是当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爆发,胡女士据说是影星胡蝶的私生女,胡蝶与军统头子戴笠又曾是情人关系,为此胡女士的政治压力极大;为了得到政治庇护,胡女士只好选择了明哲保身。

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9490.html

更多阅读

西方人眼中的汉朝VS罗马 罗马帝国血战中国汉朝

西方人眼中的 汉朝VS罗马从一个由一群英国自愿者制作的关于中国防务的网站上的中国军事历史论坛部分节选的一段关于汉朝军队http://www.sinodefenceforum.com/military-history/rome-vs-han-china-38.html1`首先是一位叫IDonT的

白崇禧夫人马佩璋,桂林有名的美人 桂林白崇禧故居

白崇禧夫人马佩璋是广西桂林人,回族,出生于诗礼之家,肄业于桂林女子师范。当年的马佩璋,是桂林有名的美人,亭亭玉立,秀外慧中,品学才貌兼优。因此,上门说媒者很多。但马佩璋的父亲马维琪择婿标准极严,而且坚持非教门不通婚的回教规矩,这使真正

我眼中的贝多芬 我眼中的武则天

我眼中的贝多芬聆听着《命运交响曲》,我们心潮澎湃;沐浴着《月光曲》的辉泽,我们心静如水。当我们的灵魂在接受这些世界不朽名曲的洗礼时,不由得会想起贝多芬——一个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伟人,他用全部的热情乃至生命投身于音乐创作,为世人

shcc_05 我眼中的心态和技术 心态与技术的关系

发布: 2008-6-21 13:42 作者: shcc_05 来源: 炒客论坛我的理念大家应该都知道了重操作轻分析注意一点,是轻分析,不是不分析我的技术和分析水平绝对不低,这大家想必不会有太大意见可如果我的分析和操作理念造成对下单的信号相反,我宁可取

声明:《台风眼中的宁静——白崇禧与马佩璋 白崇禧》为网友气质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