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人只是外表出众,就能迷惑很多人的眼睛?
为什么明明是不真实的,甚至是错误的现象,很多人却信若神明?
为什么一个觉得自己很优秀的人,别人却对他不屑一顾,甚至持否定态度?
为什么一个领导对犯了错的员工批评了多次,员工却依然如故?
为什么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却对家长的爱视而不见?
为什么大家都不看好的人,却最终取得了成功?
……
以下连载了对人们影响重大的80个心理定律,这些心理定律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让人从迷惘走向坚定、从失败走向成功、从痛苦走向快乐的法宝。每一个心理定律都是人类心灵的秘密,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确认无误的真理。
只要你能掌握并运用以下的心理定律,你就——
可以理性地看待外表出众的人,他们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十全十美;
可以在别人都被一些假象蒙蔽时,看清问题的实质,避免上当受骗;
可以消除别人对你的怀疑与不满,并对你为人处世的态度表示认同和欣赏;
可以让你的员工积极改正错误,以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可以让你的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关怀,并以一颗感恩之心回馈父母;
可以让自己的人生由平凡普通,走向人人惊叹的成功;
……
希望大家能学会运用心理定律管理自己,管理人生。
1、手表定律
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只有一个标准时,做起事来往往比较从容,而如果有两个或者多个标准,则会让人变得无所适从。这说的就是“手表定律”。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森林里有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次,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伶俐拾到了。聪明的伶俐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伶俐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伶俐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伶俐来规划。伶俐逐渐树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伶俐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伶俐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但伶俐却有了新的麻烦:几只表指示的时间不尽相同,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伶俐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当有下属来问时间时,伶俐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猴子们起来造反,把伶俐推下了猴王的宝座。伶俐的收藏品也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样面临着伶俐的困惑。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的起源。当一个人只有一只手表时,他只有一个判定时间的标准,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手表时,他判断时间的标准就会受到干扰,甚至无法确定时间。也就是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让人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手表”弄得无所适从,身心交瘁,不知自己该相信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了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那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律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换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在面对两个各有优点、同样倾心于你的人时,你一定会苦恼许久,按照身高标准,似乎觉得这个好一点;但按照相貌标准,则又觉得另外一个也不错。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做出决断。在择业时,地点、待遇各有所长的两家单位,你认为都很满意,同样会使你举棋不定。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经常要面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苦恼。
人生的很多苦恼都来自于太多的标准,拥有太多的“手表”,这所有的“手表”让情况变得复杂,让人无所适从。很多人都在说这么一句话:“简简单单过一生。”这所谓的“简单”就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手表”。就像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他之所以快乐,就是因为他只有一个标准。
2、蘑菇定律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些苦难,不能忍受苦难的人只能用一生去忍受平庸,能忍受苦难的人则能突出重围走向成功。
“蘑菇定律”是指刚踏入社会的人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培育蘑菇还要被浇上大粪一样,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知道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也叫萌发定律。
据说,蘑菇定律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的一批年轻电脑程序员总结出来的,这些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最初他们用这个定律来自嘲和自我安慰,但后来,流传越来越广,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
大多数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谁想从这一步跳过去,谁就会栽跟头。“蘑菇”的经历对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很多年轻人走出校园时都抱着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重用,应该得到丰厚的报酬,工资成了他们衡量彼此价值的唯一标准。一旦得不到重用,工资达不到预期,自己编制的梦想就会彻底破灭。这时就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工作的热情,并消极地对待工作。
王健刚到公司的时候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这时因为他正春风得意,经常吹嘘有多少人找他帮忙,哪个人又给他送了礼等等,似乎地球离开他就无法转动了一样。同事们听了不仅不欣赏,而且还极为反感。后来经过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的点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毛病。从此,他很少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而是谦虚地说自己存在很多不足,他多听少说,更多的是赞扬别人的成绩,慢慢地,他的人缘好了起来。
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蘑菇的萌发过程。但是,萌发的时间过长,就会被人认为是无能者。所以,要善于表现自己,寻找机会脱颖而出。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选择正确的道路。在组织中,把忠于集体放在首位,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虽然他们思路敏捷,口若悬河,说出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是刚说几句就会令人感到狂妄自傲、目中无人,所以别人很难与他们苟同。这样的初生“牛犊”往往吃不到更好的“草”,因为大部分“老牛”都不愿意告诉他更好的“草”在什么位置。
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学会先当“小苗”后做“大树”,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做好我们要做的事。克制是“忍”的一种,克制自己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克制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做事多检点自己的言行对成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些话语的伤害程度远比直接揍人一顿更让人“疼痛”。
3、期望定律
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6年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在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老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他们告诉老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
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一般被广泛应用在管理过程中。比如,管理者相信下属,并给对方一定的期许,对方往往就会按照上司期许的目标奋进。同样,老师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往往就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以教学管理为例。不同的学生,其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如果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以成人的要求,特优生的标准看待一般的学生,看到的永远只能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是做不到对学生真诚以待的。如果老师真能蹲下身子看一看,那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就会变得高大。有了这种感觉,老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就会发自内心,对他们的期待就会非常真诚,学生自然就能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真诚。
有一位年轻的女实习老师在接手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时,这个班的班主任对这位实习老师说:“班里有一位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脑子很笨,考试经常拖全班同学的后腿。”这位实习老师上课时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个所谓的“笨孩子”。她发现这个孩子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闷闷不乐。
于是,她走过去对这个孩子说:“我刚才听你们班主任老师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肯努力学习,你就能成为咱们班最优秀的学生。”这个孩子听了实习老师的话,眼里闪出一丝光亮,后来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绩节节提高。
半年后,当那位年轻的实习老师来学校执教时,这位调皮的孩子果然成了班里的学习尖子。连他以前的班主任对他的变化也感到惊奇。
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其发展的能力、方向都不完全相同,对于同样的问题,或是同样的结果,放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其价值是不一样的。就是在同一个学生身上,老师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学生原来还可能是那么出色。
因此,老师必须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些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样,学生的才能就能充分地展示出来。老师对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对学生就会增添欣赏与喝彩,减少轻视与指责,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就会充分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
期望定律可以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当你对一个人期望较高,总是给对方鼓励时,对方就可能成为你所期望他成为的那种人。同样,当你对自己没信心时,不妨给自己一个期许,并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最终你取得的进步连你自己都会惊叹不已。
4、相关定律
当你专注于某个难题无法突破时,不妨从与它相关的地方着手。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处在纵横联系之中:积云成雨,说的是云与雨的联系;水涨船高,说的是水与船的关系……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由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因而不同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影响到周围的众多事物。人们以事物间存在普遍联系这一客观事实为依据,得出了“相关定律”。
相关定律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寻找最佳思维结论时,由于思路受到其他事物已知特性的启发,便联想到与自己正在寻求的思维结论相似和相关的东西,从而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以此释彼”目的的方法。
相关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独立的。要解决某个难题最好从与其相关的某个地方入手,而不是只专注在一个困难点上。
相关定律的运用要依赖于较强的联想力,物理学史料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无一不具有很强的联想力。
伽利略观察吊灯而发现摆的等时性、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的作用、瓦特由水壶盖被顶起而发明蒸汽机……他们都是由一个小的现象得出了一个大结论,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就是由此触发而想到万有引力。
故事是这样的:
牛顿在他家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首先想到苹果为什么不飞上天而降落到地上呢?他认为苹果都会落回地面,与高度无关。他接着想到,苹果如果长在月亮那么高处,也会落回地面,但是,月亮为什么不落回地面呢?他又想到在山顶上把一个炮弹发射出去,炮弹将以曲线轨道落回地面,发射速度越大,炮弹落的越远,如果发射速度足够大,炮弹就会绕地球旋转,永远不落回地面。接着,他想到,以足够大的速度绕地球旋转的炮弹多么像月亮,可是又为什么不飞离地球呢?一定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力。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万有引力思想。
同样的道理,相关定律还可以用到环境问题上。环境问题不单单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生存空间的境况问题。因而,一定空间范围内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的破坏,必殃及其他人、其他单位。同样,某个人、某个单位对环境重视,消除破坏环境的因素,必将使大家共同受益。正是由于这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使得相关性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大力培养洞察事物间相关性的能力,善于抓住事物和问题的关键,寻求从小处着眼来解决大的问题。
相关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不知如何处理。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驻足不前,绞尽脑汁也不知如何解决;而有的人转换思想,从与之相关的事情着手,最终使问题迎刃而解。显然,后者是运用了相关定律。当你学会运用相关定律,你就会去观察与之相关的事情,从一些小事上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顺着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顺藤摸瓜,最终解决你所面临的大难题。
5、吸引定律
当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特别吸引你的眼球。
“吸引定律”的核心内容是:你的感觉、你的思想和你所面对的现实,他们之间从来都是一致的。正确地使用你的意识,就可以将自己想要的东西吸引过来为你所用。茫茫宇宙,万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种普遍联系实际上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吸引”。我们知道,磁铁可以吸引另一块磁铁,这种吸引源于它们之间“类”的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吸引定律的事例。比如,一个人一直坚信自己是富有的,他终将成为富人;一个人总说自己有病,那他肯定会生病。到处都有吸引定律的例证,如果你了解它,你就会像是一块磁铁,吸引类似的思想、类似的人、类似的事情以及类似的生活方式。确实,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人们借助吸引定律的强大力量吸引到生活中来的。
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我整天都在想我不要那样东西,那样东西却偏偏出现在我面前。大多数人之所以总是面对自己不尽如意的现实,就是出于对吸引定律的无知。吸引定律才不管你认为某件事物是好是坏,也不管你是想要还是不想要它,它只是回应你的想法。
因此,当你看到你想要的东西,并从心底里接受它,你就召唤了一个思想,吸引定律也就会响应你的这个思想。但是,当你看到你不想要的东西,并在思想中排斥它的时候,你并没有把它推开。相反,你召唤了一个你不想要的思想,而吸引定律就会把你不喜欢的东西,吸引到你的身边来。这是一个以吸引力为基础的宇宙,每样东西都和吸引力有关。吸引定律总是在起作用,不管你是否相信它,或是否理解它,它总是在起作用。
学习运用吸引定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你会总是期待地观察,等待你想要的事情出现,你可以刻意地运用这个定律来创造你的未来。吸引定律已经时刻在为你工作,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正在吸引相关的人、状况、工作等等很多东西到你的生活中。一旦你认识到这个定律,而且知道它是怎样工作的,你就可以刻意地运用它去吸引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到你的生活中来。怎样运用吸引定律来得到你需要的呢?方法很简单。
例如,你想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那么你就要集中注意力在你的工作上面,向它倾注你所有的积极的能量。你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你离自己的目标已经接近了。
吸引定律可以运用到各个领域。例如,它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受下属欢迎的领导,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受同事喜欢的工作伙伴。它可以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你认为自己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总之,当你想要实现某一目标时,你就要竭尽自己的全力,保持良好的状态,把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吸引过来。
6、所思所梦定律
梦有时能指导你改变生活,还可以部分地解决醒来时的冲突,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实。
人人都会做梦。梦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不分高低贵贱,也不管男女老幼,都会做梦。梦是与生俱来,随死而去的,如同人身有影,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是那种完全不可控的东西,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又什么时候走。你不能要求它做成这样或是做成那样,你不能要求谁在里面或是谁别出现。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做梦。做噩梦与吉凶福祸没有直接联系,不要为此担忧。关于梦境的内容,一般认为主要是:
1.白天所想的内容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句谚语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人喜欢看一些惊险、恐怖的影视录像或小说,这些刺激形成了记忆表象,一旦进入梦境就容易做与此有关的梦。
2.睡姿不正确
由于人的睡觉姿势不好,如趴着睡觉或手放在胸部压迫了心脏,容易做一些恐怖的噩梦。
3.身体因素
有的人在身体有病的时候,如头痛发烧、心脏不好造成大脑缺氧或供血不足,也会做噩梦。
因此,从某一方面说,做梦有助于脑功能。脑中的一部分细胞在清醒时不起作用,但当人入睡时,这些细胞却在“演习”其功能,于是形成了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有一部分是经验之谈,也有一部分是科学根据。对于梦,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解释。比如说中国的《周公解梦》和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活动分为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在白天醒着的时候,意识活动控制无意识活动,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意识控制了,这个时候无意识的欲望,就以梦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梦的形式得到满足。
有这么一个“彩民”,他从报纸上看到有一个人买彩票中了500万,他自己也幻想着有一天他也能有同样的好运气。他开始疯狂地购买彩票,希望自己也能中大奖。但是,他一次也没中过,以后他逢人便和人家讨论彩票的事,整天上网关注彩票的中奖分析。彩票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有一天晚上,他很晚才睡,心里想着明天就要公布中奖号码了,他很激动。睡梦中,他仿佛看到了公布的中奖号码,正好就是自己所买的那注彩票的号码。他中了500万,他发出了笑声,一旁的妻子把他叫醒,他才知道这只是一个梦。
这个事例就是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好的解释。梦也是人们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从第一意识到最深的潜意识。第一意识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握并充分应用的“自我”,甚至我们可以掩盖欺骗它。而潜意识是我们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意识,在我们正常生活中很难发现它,正常情况下它无法左右我们的处事操作,但是就是它主宰我们的人格、心理、个性,它就是我们真正的自己,是我们人格、个性、品德等等的体现。
比如在我们睡眠时是我们潜意识充分做主的时候,早晨起床可以充分回忆梦境,你也许会发现一些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了潜意识,一定要充分呵护保护它、善待它,不要再使它受到打击、污染、惊吓等。
7、情绪定律
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一件事的看法,那么,情绪也就会得到很大的影响和改善。
人大都是情绪化的。再理性的人,当他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会受到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理性地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所以说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任何时候所做的决定都是情绪化的决定。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定律”。
情绪虽然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但我们要明白,消极的情绪和积极的情绪一样对人有帮助,所以不要费尽心机地排除消极情绪。
无论坏情绪本身如何令人不愉快,我们都要认识到每一种情绪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痛苦能让我们回到此时此地的现实之中;内疚能让我们重新检查自己的行动目的;悲哀会让我们重新评价目前的问题所在,并改变某些行为;焦虑能提示我们多做准备;恐惧则能动员全身心,使之行动起来,应付险情。
当然,谁都会被这些消极情绪弄得手足无措;而且,这些情绪也并不一定都能发生积极的改变。不过,要记住的是,即便在最令人不快的情绪中,也潜藏着变好的可能。而对这种可能,我们应加以利用。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从积极的情绪中学习知识,而不愿从消极的情绪中学习知识,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影响情绪,学会钻情绪的空子。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从另一角度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有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草鞋的,小儿子是卖雨伞的。晴天她在担心,小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了,雨天她又在担心大儿子的草鞋卖不出去了,所以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脸的。
一天,有个人告诉她,你换过来想一下不好吗?晴天你就想大儿子的草鞋可以卖出去了,是不是很开心;雨天你就想小儿子的雨伞可以卖出去了,是不是也很开心?老太太听了那个人的话,就照着做了,果然是天天都很开心。
许多时候,我们也和那个老太太一样,如果你总是往不好的地方去想,好事会变成坏事,你也会整天闷闷不乐;如果我们总是往好的方面去想,坏事也会变成好事,那么你将会赢得一份好心情。人也是如此,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只是自己面对它时带着不同的情绪,得到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你就会多一些快乐。
自己快乐的钥匙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今天郁闷吗?其实我们都清楚郁闷不是由外界原因所造成的,而是由自己的情绪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能被情绪所左右。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放大镜,而且也是积极情绪的制造者,生气郁闷只能是折磨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可以时常保持积极情绪。
保持积极情绪状态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宽容别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态,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的方法等等。
这些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实用。比如,不慎掉进了河沟里,你就可以想想也许有一条鱼会游进你的口袋;如果你不是老想着自己是否幸福,你就获得幸福了;有人站在山顶上,有人站在山脚下,虽然所处的地位不同,但在两者眼中所看到的对方确实是同样大小;失败并不意味着浪费时间和生命,却意味着又有理由去拥有新的时间和生命。
8、坚信定律
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万的相信态度时,它最后就会变成事实。
在人生道路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他是不会畏惧失败的;如果一个人有害怕失败的心态,那么他注定会失败。人生必有坎坷,对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不怕失败比渴望成功更加重要。纵观历史,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智能,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曾失败过,而是因为他们是不怕失败的人。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存在着比尔?盖茨、戴尔这样的榜样人物。但在现实世界里,盖茨、戴尔这样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或者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遇到过失败和挫折。但他们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是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懈地追求着。成功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你坚定的信念,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卖米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
王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里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王永庆坚信,只要自己在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人们肯定会更加喜欢他卖的米。他这样做了,结果这一做法深受顾客欢迎。
在当时,其他的米店都不提供上门服务,王永庆却坚持送米上门。他给顾客送米时,并非送到就算。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陈米放在上层。这样,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他的米。就这样,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从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庆最终成为当时台湾工业界的“龙头老大”。
同样是卖米,结果会如此不同,关键在于王永庆拿出了一种改变服务观念的信念和决心,并且将之付诸实施。事情似乎很小,做起来好像也轻而易举,但却只有成功者才做得出来。
英国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中学毕业后,她开始向成为伟大作家的道路努力。当她向父亲透露这一想法时,父亲却说:“写作这条路太难走了,你还是安心教书吧。”
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两个多月后,她日日夜夜期待的回信这样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但是夏洛蒂对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太自信了,不管有多少人在文坛上挣扎,她坚信自己会脱颖而出。她要让自己的作品出版。终于,她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老师》、《简?爱》,成为了公认的著名作家。
不论环境如何,在我们的生命里,均潜伏着改变现时环境的力量。如果你满怀信心,积极地想着成功的景象,那么世界就会变成你想要的模样。你可以达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庸庸碌碌中悲叹。而这一切的不同,仅仅在于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
很多事情我们不做,并不在于它们难,而在于我们不敢做。其实,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并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么你就能做成。所以,对那些说你不会成功、你生来就不是成功者的料、成功不是为你准备的等等闲言碎语,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你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想着成功,你的内心就会形成为成功而奋斗的无穷动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那么,最终你也一定会成功。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9、自信心定律2009-05-2021:04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各种任务、能应付各种事件、能达到预定目标的人,必然是一个充满自信且容易成功的人。
自信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是一种不言败的决心。一个人是不是有自信心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与特点的肯定。自信意味着对自己的“信任”、欣赏和尊重,意味着胸有成竹,处事有把握。自信是人们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好的性格特征。
一个失去自信的人总感到他的精神世界中笼罩着层层自卑阴云,使自己陷入自我失败的误区;一个失去自信的人,也就否定了自我价值,这时思维很容易走向极端,并把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值提的问题放大,甚至坚定地相信这就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唯一障碍。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会有出类拔萃的成就。
产生自信心,是指不断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产生自信心后,无论你面前的困难多大、你面对的竞争多强,你总感到轻松平静。长期的坚持能使自信心产生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有的人受到挫折时,始终不能产生足够的自信心,从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在遇到挫折并出现焦虑和绝望后迅速产生强大的自信心,从而“拼劲”十足地实现目标。这是因为前者平时不注重自信心的产生,到了需要时得不到想要的自信心。而后者,经过长期的不断的训练,使自己的自信心产生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有一个美国外科医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术驰名遐迩。他创造了许多奇迹,经整形把许多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他发现,某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说他们在术后还是不漂亮,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医生悟到这样一个道理: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还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一个人如果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他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地有此感觉,那他也成不了善良的人。
有这么一件事: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乱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样呢?
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很美丽,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聪明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没有变成另外一个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种美只有在我们相信自己,周围所有的人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许多人认为,自信心的有无是天生的,不变的。其实并非如此。童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的、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他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造就自己成为他自信的那样的人。如果我们想进行自我改造,进行某方面的修养,我们就应首先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然,我们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会落空。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10、自制力定律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制力,便可能误入歧途,导致一生的遗憾。
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一种品质。
有一本专门描写打猎的书,其中写到有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常常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慢慢地毫无声息地贴在地上接近野鸭子。当野鸭子无意中游开了,红狐狸就用舌头舔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处等候着。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返几十次。连续三天,直到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这只红狐狸就很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
实际上,这只是狐狸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猎获食物的本能。如果说,连动物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能控制自己,对于有思想感情的人来说不更应该善于驾驭自己吗?
有的人自制力特差,特别爱冲动,其实冲动是在理性不完整时的心理状态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恶性行为,打架斗殴、杀人放火都是在自制力不强的情况下发生的。大多数成功者都能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收放自如。这时,情绪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就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情绪控制得好,则可以帮你化险为夷。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动机水平,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制力。一个成就动机强烈、人生目标远大的人,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无论他考虑任何问题,都会着眼于事业的进取和长远的目标,从而获得一种控制自己的动力。
德国音乐家巴赫从小非常喜欢音乐,很想去汉堡听一位管风琴大师的演奏。可巴赫住的地方离汉堡有90多公里路,穷孩子没钱坐车,只好带上干粮徒步上路,走累了在田野里休息一会儿,天晚了在农舍屋檐下的草堆中睡上一夜……为了听演奏会,他经常这样步行往返,是自制力支持他走完全程!
自制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培养自制力呢?
首先,要培养自制力,就要培养毫不含糊的坚定和顽强意志。不论什么东西和事情,只要意识到它不对或不好,就要坚决克制,决不让步和迁就。
其次,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要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绝不轻言改变和放弃。如果执行决定中半途而废,就会严重地削弱自己的自制力。
再次,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以先想点或干点别的。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在吵架将要发生时,可以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以此提醒自己。
11、人际关系定律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生活,每个人都要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此,搞好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良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人的性格、禀赋、生活背景及目标等等不同而产生的思想上的隔阂,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倘若在工作或生活中和所有的人都合不来,那就不正常了,需要作自我调整并加以改变。
人与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和对抗。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以真诚面对世人,而是戴着一副假面具示人。即使是表面上要好的朋友,其欺骗性,也是防不胜防。每当我们在最失意的时候,有时会把心中的怨气发泄迁怒于他人,可是这样会招来他人的怨恨甚至仇视。结果,一来大家互相伤害;二来,我们在这样的漩涡里,人人为了自清而痛苦挣扎,无法友好相处,甚至无法享受愉快生活。
常言说得好:“人不可心太直,也不可口太快。”正直的人虽是值得称赞的,可是,倘若人太直了,反而会招惹一些不好的人或无意中伤害好人,麻烦就自然源源不断涌来。
陆晨是独生子女,来自重庆一个富裕的家庭,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上大学一年后,她感到了大学生活的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难以和同学,尤其是同寝室同学和睦相处。同寝室的其他七位同学均已和她发生矛盾,她感到孤独寂寞和巨大的精神压力,她也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她向父母提出了终止学业的要求。
不利的人际关系导致陆晨有了终止学业的念头。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搞不好人际关系对一个人造成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那么怎样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首先,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别人,这样自己就不会产生对社会、事物等的失望之情,同时也不会因为误会而导致与他人的不愉快。良好的心态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人是复杂的,不同的环境、时间、对象往往会使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与结果。没有一个豁达、沉稳的好心态,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狭窄。
其次,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保护好别人的面子。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真正有远见的人,会在人际交往中为自己积累人缘,同时也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说话不能太刻薄,应该找到利益与自尊之间的平衡点。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先要把别人放在心上。
再次,要关心帮助别人,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或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关怀和帮助,这时只要一个笑脸,一个体贴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让人感到安慰,感到振奋。因此,当别人遇到困难、陷入困境时,你若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困难者,安慰失意者,就可以很快赢得人脉,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12、累积定律
天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大事。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年轻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志大才疏往往是阻碍年轻人成功的一大障碍。一些年轻人看到的只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事实上,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成功需要积累,这是一个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
生活关闭了一扇成功的门,但同时它也可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成功的窗。只要我们正视自己,充满自信,做好眼前的事,就能更好地积累起明天成功的基石。生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铺垫,需要积累,因此我们才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成功也是一个渐进的工程,也需要铺垫和积累,打好成功的基石,我们才能更快地成功。
年轻人都想做一番大事业,却不懂得大事是靠小事累积起来的,只有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可能有大的收获。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它反映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心态。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再好的机遇降临到一个人的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与机遇擦肩而过,那时一件很遗憾的事。因此,要“扫天下”必须先学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拟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基础。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磨练自己的意志。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以工作精确、细致著称。他写字十分工整,像印刷出来的一样。原来在年轻时,他就是把工工整整地书写作为自己成功的开端的。我国体育名将周晓兰,在球场上吃得了苦、忍得了痛,意志坚强,与她小时候在小事上的磨练分不开。上小学时,她常因看电影耽误功课,在父亲帮助下,从克制看电影做起,功课做不完,把电影票退掉,再好的电影也不去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她战胜了自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运动员。
累积定律可以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学生来说,每天记10个单词,一个月就可以记300多个单词,这样一年下来,收获不言而喻;对于运动员来说,只有平时多加训练,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才可能在大赛中获胜;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只有不断地实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许多人所做的工作都只是一些琐碎的事、具体的事、单调的事,它们也许鸡毛蒜皮,也许过于平淡,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因此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生活其实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构成的,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的祖先老子就一直告诫人们:“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多下功夫。成功靠的是点滴的积累,事无大小,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向前迈进,这样你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13、厚脸皮定律
脸皮厚不是天生的,只要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就不会成为厚脸皮的人。
“厚脸皮定律”是指:人由于后天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其羞耻感会逐渐降低,变得对别人的不尊重行为习以为常。其实,脸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经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茧子,以后再磨下去,感觉也就不敏锐了。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和羞耻感的。即便是婴儿,从6个月大的时候,也能识别“好脸”、“坏脸”。大人逗他笑,给他好脸,他会笑;大人横眉竖眼,大声吆喝,他马上会哭。可见人都有自尊,一个人只有受到别人的尊重,他才会有羞耻感,脸皮才薄。
厚脸皮定律一般被广泛应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无视孩子的自尊,动辄就当众辱骂、训斥,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视辱骂、训斥为“家常便饭”,不再脸红,不再害羞,也就是变成了“厚脸皮”的人。那时候,不仅孩子的心灵受伤,你再想影响他,也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在学校里,我们会发现,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反而经常犯错,甚至屡教不改;而那些极少受批评的学生,受到了一次批评,会难为情、内疚好几天,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厚脸皮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比如,一位员工不小心把公司的文件弄丢了,领导当着全公司所有人的面对他严厉指责,他频频地道歉,并下定决心改正自己粗心的毛病,保证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以后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可是如果他的领导无视他的诚意,非要拿他的例子给全公司的人以警告,结果,领导见他一次说他一次,同事也一直在他耳边提醒他,导致他颜面尽失,工作起来诚惶诚恐,不断地出错。后来,他对自己也无所谓了,领导的警告成了耳旁风,同事们的善意提醒对他来说也成了家常便饭。
试想一下,如果领导能够顾及他的尊严,看到他的悔悟之心,对他予以鼓励;同事们能够尊重他,不经常揭他的短,而是给予他理解和信任;他在吸取教训后努力工作,就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而不是一个厚脸皮的人。
同样,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指责也要小心厚脸皮定律的影响。有的男女朋友之间,刚谈恋爱时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彼此都很珍惜对方。但是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日子不像以前那么浪漫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两个人谁也不愿让谁,做家务也会相互推诿。动辄为一点小事吵架,甚至后来升级为大吵大闹,都觉得对方的变化真大啊,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自己深爱的人了。
刚开始,俩人还觉得自己怎么能这样不文明,想要改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越积越久的大矛盾却没有办法通过文明的方式得以解决。这样,久而久之,吵架吵得多了,脑子里已经没有什么文明不文明的概念了。男人说,这个女的太不讲理,她失去了以前的温柔善良,变得不可理喻。女人说,这个男的以前是骗我的,他不再温和体贴,整天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是他把我变成了泼妇。
其实这样的恶性循环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缺少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对方的心胸,他们没有发现交流的艺术,不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最后俩人潜意识里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自己就是粗鲁的人,根本就不用做出一副谦谦君子或是温婉贤淑的样子。于是脸皮越来越厚,对交流、沟通中的障碍越来越满不在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自己首先尊重了他人,才会赢得他人更多的尊重,才能避免厚脸皮定律带来的消极影响。
14、木桶定律
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自己生存技能的“木板”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人的水平。
木桶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齐平,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定律是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虽然道理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可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木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以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定律出现以后,引起了人们狂热的议论,很多企业领导者都在思考,利用这个理论来启发自己的员工,希望他们不要做团队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因为这个理论同样可以在企业中运用。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也就是说,最短的木板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木板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木板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作用。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意识到,只要组织里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组织达成预期的目标。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发现自己负责管理的系统中的“短木板”,敢于揭短,善于补短,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木桶定律也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应该取决于他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他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
同样的道理,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都是依靠各种各样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正是因为这些木板的长短不一,造成了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有些人一个月赚了几万,而有些人一个月只赚几百……这种差异并不是因为赚几万的人最长的“木板”有多长,而是他们最短的“木板”有多长。好多时候,我们的发展恰恰取决于那块“短木板”。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让最短的变长,就能使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得更高。
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成功者,只要你将自己的“木板”和同行业成功人士的“木板”加以对比,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你就会有所突破。说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却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但最起码,木桶定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认清自己,它告诉人们,决定自己人生高度的,不是自己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
15、酒与污水定律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则很可能会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令人头疼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黄帝时的大隗是一个很有治国才能的人,黄帝听说了他的才干,就带领着方明、昌寓、张若等六人前去拜访。在具茨山下一条山沟里,七个人都迷了路,见旁边有一位牧马童子,就问他知不知道具茨山。牧马童子说:“知道。”又问他知不知道有一个叫大隗的人?牧童说:“知道。”然后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们。黄帝见这牧童年纪虽小却出语不凡,就问他:“你懂得治理天下的道理么?”牧童说:“治理天下跟我这牧马的道理一样,唯去其害马者而已!”
连古代一个小小的牧童都知道要想让马群团结起来,就应该除掉害群之马。我们作为现代人,更应该把这种道理应用到生活中,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其实,酒与污水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指导我们解决很多难题。例如,它可以指导一个领导者管理自己的组织。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所以,只要有一头“驴子”存在,即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最起码应该把它拴起来。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谚语能表明这个道理。例如“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这句谚语。
酒与污水定律还可以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远离那些给自己带来不好影响的人。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懈可击的。物质是这样,不用说,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如果你接触美好的事物或品质优异的人,就有可能由于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受到陶冶,不自觉地接受“真、善、美”的世界观,而自身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你置身于一个“假、恶、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中,自己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坏的影响,这就是近墨者黑。
年轻人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但这时候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被着色,所以更要提高警惕。年轻人要争取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多熏陶自己,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摒弃丑恶的东西。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16、挫折效应2009-06-0122:01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人往往会由挫折和苦难得到更大的考验和提高。
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人人都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
一般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不顺利、人际关系的一时误会和摩擦、恋爱中的波折等,固然会引起不良情绪反应,但相对而言,毕竟是区区小事,影响不大。但严重的挫折,会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者引起紧张、消沉、焦虑、惆怅、沮丧、忧伤、悲观、绝望。长期下去,这些消极恶劣的情绪得不到消除或缓解,就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变得消沉颓废,一蹶不振:或愤愤不平,迁怒于人;或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或导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也有的人可能轻生自杀,行凶犯罪。
在生活中,没有人能够抗拒挫折。我们既然无法抗拒挫折,就应该学会把挫折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因素。就像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所说的:“我们应该像常青树一样学习怎样去适应,怎样弯下它们的枝条,怎样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情况,去学会吸收挫折,而不是反抗生活中的不顺。”
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因而,他被老板解雇。正在他灰心丧气、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也许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来。”
于是,他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
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利用挫折体现了自己的另一番价值。挫折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和一种个人体验,各人的耐受性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仍然能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的人稍遇挫折便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甚至痛不欲生。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多大的挫折都能忍受,但不能忍受事业上的失败;有的人可以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却不能经受生活中的不幸。
当你处在顺境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反省自身,弄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总结和改进。所以说,挫折就是人生的催熟剂,我们都应该感谢挫折,而不是躲避挫折。
首先,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树立自信心。只有拥有了自信,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惊慌失措、一蹶不振。要调整个人抱负,使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容易使我们遭受挫折。我们既要注意不盲目自信、对自我评价过高,又要注意不能在经受较多失败经历后,对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弃、萎靡不振。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纳自己的现状,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在建立大目标的同时,把大目标分级为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以这些小目标的实现来增强自己的成功体验,最终实现大的目标。
再次,对由于挫折所产生的愤懑、仇恨和敌意、自责或悔恨等消极情绪,我们要积极调节,使自己较快地从挫折情绪中走出来。但是别忘了分析挫折原因,对自身的缺憾进行纠正,否则难免重蹈覆辙。
17、孤独效应孤独
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驾驭孤独,而不是被孤独驾驭。
人人都可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战胜自身的孤独感。孤独,并不单纯是独自生活,也并不意味着就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可能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中,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肉体接触,却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妇之间。事实上,不管你是已婚抑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之中,还是独居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处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
孤独,就是缺乏正常社会接触。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
2.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
3.它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一种客观状态。
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
孤独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比如事业上的挫折,缺乏与异性的交往,失去父母的挚爱,夫妻感情不和,周围没有朋友等。此外,孤独的产生,也与人的性格有关。比如有的人情绪易变,常常大起大落,容易得罪别人,因为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还有的人善于算计,凡事总爱斤斤计较,考虑个人的得失太重,因此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最终也很孤独。
张英在50岁那年失去了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一个人孤独的日子?”朋友安慰她说:“你孤独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孤独,便会慢慢减缓消失,你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抱着这种孤独感张英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孤独的人由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常常是一个人郁郁寡欢,时间长了,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孤独者要学会排解孤独的方法。
首先,孤独者要寻找和朋友交流的机会。当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翻一翻你的通讯录,也许你可以给某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写封信,或者,给哪一个朋友挂一个电话,约她去看一场周末上映的电影;或者是,请几位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菜,都别有一番味道。
其次,孤独者要学会战胜自卑,因为他们自觉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这就跟作茧自缚一样,要冲出这层包围着你的黑暗,你必须首先咬破自卑心理织成的茧。
再次,孤独者应注意培养自己生活的乐趣,经常抽出一点时间主动接触别人,逐渐改变自己封闭的生活方式。平时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加强自己的参与感,这会令你发现许多有趣的人和事,使你不知不觉地融入人群。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18、空虚效应2009-06-0422:32心灵空虚的人往往没有追求和远大的理想,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会感到生活像漫漫长夜,没有边际。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里不充实的表现。空虚其实是一种社会病,它的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个人无所适从,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极易出现这种不良心理。
心理空虚的人不思进取,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自然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他们无所事事或不愿做事,常常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寂寞难忍。空虚者常常寻求刺激,比如抽烟、喝酒、赌博、闹事等等,以此来排遣时间,摆脱心里寂寞。严重情况下,空虚者会偷盗、抢劫等,走上犯罪道路。
空虚的人常常感觉自己是在混日子。所谓“混”就是随大流,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实际上就是无远大理想,把社会责任推诿给别人,自己则等“天上掉下馅饼”,坐享其成。
空虚的心理,来自于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是对自己能力过低的估计,终致整天忧虑,思想空虚;或是因自身能力和实际处境不同步,陷入“志大才疏”或“虎落平阳”的窘境中,常常感到无奈、沮丧;或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地评价某一社会现象和事物,当社会现象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分地在意个人的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心怀不满,导致失落困惑。
一个年轻的职员这样形容他自己的生活:“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工作、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怅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这位职员提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一些年轻人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很多年轻人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毫无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排除心理上的空虚呢?
首先,可以在你感到空虚的时候多读一些书。每一本书都在我们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色彩绚丽、令人陶醉的新世界。多读书,就会使我们空虚的心灵充实起来,使我们从狭小的天地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一旦有了读书的乐趣,善于从书本中猎取知识、汲取力量,即使身居斗室,甚至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不会感到寂寞和空虚。
其次,还要学会谨慎交友。好的朋友总是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在你遇到挫折时开导你,在你情绪低落时激励你,在你春风得意时提醒你,在你空虚寂寞时拜访你。难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有几个心地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再次,劳动也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19、嫉妒效应
嫉妒是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一种痛苦。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人的飞黄腾达。
许多心理学家分析,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差距、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心理防御反应,是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企图排除乃至破坏别人优越状态的激烈的情感活动。
说嫉妒是一种非理性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归结于他人
即把嫉妒表现为“借题发挥”、将失败归结于他人,而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产生埋怨他人的心理。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消除焦虑。
2.合理化作用
即通过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合理化不是欺骗,而是他本人相信这是真的,运用这一机制能使自己得到心理平衡。当面对他人比自己优秀的情况时,采用合理化防御机制,就表现为嫉妒,认为别人的成功或比自己优秀是非正常的,是运用不合理手段得来的。
下面这个小故事就是对嫉妒心理的诠释。
雨伞和雨衣是一对好朋友。一到下雨天,雨伞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它过得很快活。可好景不长,雨衣得到了重用,雨伞刚到非常失落,对雨衣的态度很快由羡慕变成了妒忌。一天,雨衣刚工作完,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一边睡起觉来。雨伞觉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就来到雨衣旁,用伞头把雨衣扎了个大洞。干完了这一切,它满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个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来,发现有个破洞很心疼。他于是就用剪刀,从雨伞上剪下来一块布,缝在雨衣上。因为主人的手巧,补丁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而雨伞却被丢在了垃圾箱中哭泣。
妒忌者的痛苦比任何痛苦都大,因为他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又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因此,嫉妒者要及早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首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过分计较得失,不要把荣誉看得太重,要学会警告自己,千万不要掉进嫉妒的陷阱,使自己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挣脱嫉妒羁绊,潇洒地面对生活。
其次,克服嫉妒心理也要从消除虚荣心做起。虚荣心是嫉妒产生的重要根源,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对于嫉妒心理严重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太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正是一种虚荣,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嫉妒心一经产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以免其作祟。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靠提高自己来消灭嫉妒。
再次,当嫉妒心理萌发,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和问题,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感悟。
20、虚荣效应
虚荣的人不但不会得到尊重和推崇,反而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和敌意。
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简单地说,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人之所以有虚荣心,这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
一个人的需要超过了自己的担负能力,就会想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这样就产生了虚荣心。虚荣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条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时甚至产生犯罪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虚荣者的内心其实是空虚的。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的空虚总是不断地斗争:没有满足虚荣心之前,因为自己不如他人的现状而痛苦;满足虚荣心之后,又惟恐自己真相败露而受折磨。虚荣者的心灵总会是痛苦的,很难有幸福可言。
我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的饱饱地,喝的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她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到家里,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丈夫是我们仰望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人!”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虚荣心不但危害自己,而且危害身边的人,它给人们带来的麻烦和苦恼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不能成为虚荣的奴隶。那么如何摆脱虚荣的奴役呢?
首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理想的同时,做到了有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要能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消除为实现理想而存在的差距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其次,要正确对待舆论。因为,虚荣心与自尊心是联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围的舆论密切相关。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最后,培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也是十分必要的。过于虚荣的人往往都缺乏脚踏实地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情绪不稳,能满足虚荣心时就有很高的热情,一旦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情绪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要克服虚荣心,还要从实际出发,踏实工作,培养锻炼自己的真才实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1、紧张效应
把自己的心灵之弦拉得太紧,势必会使生命的音乐失色。活得坦然一点,心灵之弦才能奏出动人的音乐。
紧张情绪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现象,是一种高度调动人体内部潜力以对付压力而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变化。适度的紧张有助于人们激发内在潜力,但过度紧张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杨璐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平时一见领导就紧张,做事也不能像平常那样得心应手。更惨的是手还要发抖。比如,她正在做实验,本来平时是很轻松的一件事,但是只要领导在她面前她就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手也开始发抖。连滴3滴指示剂的基本动作她也做不好,不是滴不出来,就是多滴好几滴。这样的事情经常使她很沮丧,领导也认为她的工作能力有问题。但是只要领导不在她旁边,她就能很容易很自如地完成任务。
像杨璐这样就是心里紧张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时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紧张的情绪也可予以升华,转用于学习或工作中。当情绪突然紧张起来时,往往精力特别集中,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随着任务的顺利完成,内在的紧张也得以渐渐消失。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则会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并导致疾病。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消除紧张状态。
那么怎样克服不良情绪,消除紧张呢?
首先,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可以从事各种娱乐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松弛紧张状态。如果在工作、学习中遇到难题或必须完成的紧急任务,应该稳住自己的情绪,不必紧张,也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乱了方寸。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并对困难作冷静的分析,制订出必要的应付方案。
其次,可以做一些松弛性的自我暗示:“事情再难、再急,也必须一步步去做,焦急紧张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能闯过难关,完成任务!”这样紧张会被驱散;而排解难题或完成任务时,成功又会成为良性刺激,使人的心理得以进一步松弛。
再次,在与别人交往中,应真诚坦荡,与人为善。虚伪不仅使人厌烦,而且自己也会因此而有不安全感。例如,不自觉地猜想别人会不会得知真相,猜想别人是否在背后议论自己,并为此惶惶不安,导致关系紧张。另外还要对别人礼貌,如果你对别人恭恭敬敬,别人便会对你以礼相待,这样有助于缓解精神的紧张。有时,一声“谢谢”、一个微笑或一次过路礼让,都能使你感到受欢迎。记住,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形象。
22、浮躁效应
浮躁的人永远飘在空中,不能够脚踏实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只有务实一点,才能在泥土中扎根。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中,其实人人都可能有过浮躁的心理,当浮躁使人失去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时,就会给家人、朋友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取得长久、稳定的成功,就必须静下心来,摆脱速成心理的牵制,看清人生最根本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走上成功的道路。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人犯浮躁的毛病。他们做事情往往既无准备,又无计划,只凭脑子一热、兴头一来就动手去干。他们不是循序渐进地稳步向前,而是恨不得一锹挖成一眼井,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呢,必然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比如有些人,他们看到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想学习文学创作;看到电脑专业在科研中应用广泛,就想学习电脑技术;看到外语在对外交往中起重要作用,又想学习外语……由于他们对学习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只想“速成”,一旦遇到困难,便失去信心,打退堂鼓,最后哪一门也没学成。这种情况与明代诗人边贡《赠尚子》一诗里的描述非常相似:“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有的年轻人刚要坐下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去学习击剑。如此浮躁,时光匆匆溜掉,到头来只落个白发苍苍。
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重要秘诀就在于,他们将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同一目标上。许多人虽然很聪明,但心存浮躁,做事不专一,缺乏意志和恒心,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你越是浮躁,在错误的思路中就会陷得越深,也越难摆脱痛苦。
古代有一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当时武术界最有名气的老者拜师学艺。老者把一套剑法传授与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老者答:“三个月。”年轻人又问:“我晚上不去睡觉来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老者答:“三年。”年轻人吃了一惊,继续问道:“如果我白天黑夜都用来练剑,吃饭走路也想着练剑,又需要多久才能成功?”老者微微笑道:“三十年。”年轻人愕然……
年轻人练剑如此,我们生活中要做的许多事情也同样如此。切勿浮躁,不急于求成,遇事除了要用心用力去做,还应顺其自然,才能够成功。
浮躁不但影响学习和事业,还影响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应该力戒浮躁。那么怎样才能去除浮躁呢?
众所周知,轻浮急躁和稳重冷静是相对的,因此,力戒浮躁必须培养稳重的气质和精神。稳重冷静是一个人的思想修养、精神状态良好的标志。在生活节奏迅捷的今天,一个人只有保持冷静的心态才能思考问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站得高、看得远。诸葛亮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情浮躁的人如若能把“宁静以致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凡事遵循,定会克服浮躁的缺点。
23、恐惧效应
屡次去做令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恐惧感已经消失了。
恐惧,是人类及生物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情绪的一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其本质表现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
杨某时一位25岁的男青年,夜间无论何时都不敢走进室内的卫生间。白天他无所谓,但一到晚上就控制不住地感到恐惧,他自己也承认毫无道理,后来甚至发展到不敢关灯睡眠,即使跟别人同住一室也要开灯的程度。一关灯,他就吓得哇哇大叫。一次,父亲强迫他去卫生间,他竟晕倒在客厅里。经过询问,大家才知道秘密所在。
原来在幼年时,一次他在乡下奶奶邻家听小朋友讲了一个有关鬼怪的故事,描写一位巨人,专吃10岁以下孩子的心,喝他们的血,挖他们的眼。听完故事后他恐惧不安地蹒跚回家。当时天色已晚,只有些许星光。虽然离家很近,但要路过一条荒僻的胡同。他内心正惊恐着,突然发现一个巨人向他走来。他顿时两腿发软,晕倒在地。实际上,他所遇见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由城内归来,背着的箩筐在黑暗中显得特别巨大,加上这位农民喝了几杯酒,步履踉跄,看起来更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巨人。他的晕倒并未惊动这位农民,他在地上昏睡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被家人发觉抱回家。但从此他对黑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导致以后在夜晚不敢进黑暗的卫生间,不敢关灯睡觉。
开灯睡眠是指在夜晚睡觉时必须开灯,且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造成对灯光的依赖。开灯睡眠是一种不良嗜好,其实质是对黑暗的恐惧。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大半是从幼年时期开始的。因为在此期间,儿童们最爱听有关鬼、神的故事。而这类故事的背景、内容及人物的出现,又常常是在晚间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显示生动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连在一起,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导致不敢关灯睡觉。这是开灯睡眠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个噩梦,这些恐惧的经历未能及时排遣,也可能造成对黑暗的恐惧。
恐惧症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摆脱恐惧呢?
首先,面对令自己恐惧的事情,应该增强自己的意志锻炼,即保持镇静并面对现实。具体说,就是尽量训练自己在面对引起恐惧的事物时,保持镇静,先不要自己恐吓自己。
其次,了解自己遇到某些情境会产生恐惧的毛病,这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能接受现实,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对待现实,恐惧心理往往会得以消除。
再次,应该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面对恐惧的事物能加以科学分析,或是把自己的恐惧心理说出来与好友坦白地讨论。这样你会很快发现,原来自己的提心吊胆是如此多余,所恐惧的东西是“杯弓蛇影”,不足为惧,困境也就迎刃而解。可见,明白所惧事物的真相非常重要。
恐惧的产生、发展和消退是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的,绝不可能被平白无故地一下子抹杀掉。事实证明,心理作用经常起到对其煽风点火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要只凭一厢情愿,盲目急躁地硬行控制,我们的错误心理和举动,客观上起到了使恐惧心理继续增强的暗示作用。
顺其自然,带着这种恐惧感去实践,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总想着令你恐惧的情景,你就会逐渐脱离恐惧。
24、心理暗示效应
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个人获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者按照被暗示的方式活动的一种过程。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比如,课堂上,一个人打哈欠,许多人往往跟着打哈欠;有人咳嗽,自己的喉咙也会发痒;看见别人赛跑,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动起脚来。
暗示分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
1.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就觉得自己很精神。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顿时怀疑自己是否得了肾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就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作用。
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练练太极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就会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地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2.他人暗示
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和无意识里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
比如有些重症病人到医院看病,由于病情严重,医生不能直言病情,而是告诉他“问题不大,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在医生的这种心理暗示下,病人会一下子就觉得身体不是那么不舒服了。有时还会听到别的病人讲:“这个医生医术很高明,治愈这种病特别有办法。我去年比你严重多了,现在都快好了。”这些人的暗示,再加上病人自身的自我暗示:“我真幸运,看来这个病很快就会好了”,很多时候往往能和医生的治疗、服药一道发挥作用,对病人的病情好转非常有利。
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疗法,是有一定科学基础的。暗示对一些心因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口吃、厌食、哮喘、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性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更年期综合症等。
积极正确的暗示疗法,通过调节人的神经内分泌,可以促进脑中有益的激素分泌,增强人的身体健康。而恶性的心理暗示,不仅不能医治疾病,反而会使受暗示者产生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幻听、幻觉和幻视。在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良性改变,疾病症状消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因此,消极的暗示能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而积极的暗示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
在生活中,有许多利用积极心理暗示的例子。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快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如果你想美好的事情,美好的心态就跟着来;如果你想邪恶的事,邪恶的心态就会跟着来,你整天想什么,你就是什么样。只要你的意志下命令,你的潜意识就不会和你争辩,它会完全接受这个命令,像个无知的小孩,听不懂“玩笑”话。所以,你永远不能说“我不行”、“干不好”、“我会失败”等。
其实,我们不必等待别人给予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很多这样的暗示。许多成功的人提到,人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善于自我激励。如果你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好的!”就能调动起很大的能量,这就是积极自我暗示所起的作用。
25、心理平衡效应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处之泰然,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造成人们心理失衡的原因有很多,生活观念的更新、家庭观念淡薄等,都会使人们走进失落的世界。因此,一个人怎样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杨亮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年轻人,他曾经有过好几次自杀行为,幸亏被人们及时抢救。在他读初二的时候,由于家里穷,他提前辍了学,开始了在某零件厂做工人的生涯。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在无忧无虑地读书,杨亮的心情日渐压抑沉重,并开始沉迷网络。网络世界的多姿多彩与现实中的单调乏味对立得越严重,杨亮心态就越失衡,杨亮觉得“生活太平淡了,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死了!”
在“不平衡”面前,有的人不加以分析,便火冒三丈,唇枪舌剑,换来的却是赌气“出走”;而有的人,在短短的几分钟后便将愤懑化解为冷静,重新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待“不平衡”的两种处理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前者只能是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地愤怒、挫败、出走……而后者往往可以在心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不断上进。
那种心态容易“不平衡”的人,常常看到自己身上的光环,却忽视了自身的缺点。而善于调整心态的人,则有强烈的反省意识,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努力。面对生活,我们必须掌握逆境中平衡心态的本领,培养自己面对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会化解生活中的那些痛苦,悟出人生的真谛,坚信自己是块金子。
其实,心理失衡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并不是现实。“吃醋”心理就是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吃醋”心理往往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真正的强者具有宽容的个性,一些人正是由于缺乏自信,才会把自己的自尊完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和认可上,所以才会忍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那么,对于不平衡心理,又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呢?
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也要肯定自己的长处,“你好、我好、大家好”,学会自我欣赏,也需要因势利导,将破坏性的“吃醋”心理转化成建设性的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其次,要有切合实际的抱负。有些人的抱负不切实际,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消除挫折感,则应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稍有提前量,不努力达不到,尽心尽力则能超越目标,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了。
再次,要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换一个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通过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26、逆反效应
具有逆反性格的人需要明白的是,颠覆其实只是快乐的痛苦。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著名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是“逆反效应”的一种表现。
逆反相应在人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运用逆反效应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如有的人对正面宣传做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纪律消极拟制、蔑视对抗等等。具有这些逆反行为的人大多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做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纪校规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效应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式,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成为一个人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逆反效应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逆反心理的出现。逆反心理对人们危害很大。具有逆反心理者虽然看似对许多事情都毫不在乎,实际上他们内心是痛苦和不安的。他们常把自己摆在与别人对立的实际位置上,也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心理上难免有孤独、寂寞之感,长久下去对身心健康都有不利影响。
逆反心理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式,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逆反心理,从而避免逆反效应的发生呢?
首先,提高文化素质、增长见识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人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人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他们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
其次,对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一个人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训练培养来获得,它能激发出人们的创造力。
再次,培养多向思维。逆反心理之所以存在,往往是由于人们缺乏多方面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遇事容易钻牛角尖,就会做出与常理相悖的事情。如果我们学会从事物大的方面去认识问题,善于站在不同的立场去分析问题,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只要冷静下来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27、布里丹毛驴效应
如果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之间,对自己先做哪一件犹豫不决,他将会一件事情都做不成。
布里丹是巴黎的大学教授,他为人所知主要是因为他证明了: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他举的实例就是一头驴在两捆等质等量的草之间的选择问题。
故事是这样的: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有一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相同,并且与它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也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面临着种种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大。因为人们都希望得到最佳的抉择,所以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反复思考,反而要求我们当机立断,迅速决策。如果我们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有人把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习惯于犹豫的人,在比较重要的事件之际,会因为不能及时决断而错失良机。有些素质、人品及机遇都很好的人,就因为犹豫的性格,一生也就给糟蹋了。
一个人永远不要在冥思苦想中一会儿提出问题的这一方面,一会儿又提出问题的那一方面。试图面面俱到、万事平衡的人总是做出无益而琐碎的分析,却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时机是不等人的,“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其实人生很多时候,只有及时抓住机遇,竭尽所能地去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正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如若失去良机,是会后悔莫及。
主意不定和优柔寡断的人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性格上的弱点,可以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判断力,并大大有害于他的全部精神与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布里丹毛驴效应”呢?
首先,要严格执行一种决策纪律。有的人明明事先已经编制了能有效抵御风险的决策纪律,但是一旦现实中的风险牵涉到自己的利益时,就难以下决心执行了。很多股民在处于有利状态时会因为赚多赚少的问题而犹豫不决,在处于不利状态时,虽然有事先制定好的止损标准,可常常因为犹豫最终使自己被套牢。
其次,不要总是试图获取最多利益。过高的目标非但起不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会带来心理压力,束缚决策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水平,一味地追求最高利益,势必将处处碰壁。
再次,要注意在不利的环境中不能逆势而动。当不利环境造成损失时,很多人急于弥补损失。但是,环境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环境变坏,机会稀少的时候,如果强行采取冒险和激进的决策,或频繁地改变主意、增加操作次数,只会白白增加决策或投资失误的概率。
28、酸葡萄效应
酸葡萄心理效应是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但过多地应用就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酸葡萄效应是指:当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人为了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往往会给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现实。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东西还没吃,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来了。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了。
再来一次。可是越试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还跳第三次?狐狸饿得实在没劲儿,跳不动了。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也不吃。”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人的内心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样,得不到什么东西就贬损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效应”。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谓的“阿Q精神”。
生活中,我们不乏那只狐狸的境遇与心态,当受到挫折时,就找理由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比如某学生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而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学,就在心里说“没考上名牌大学也好,那里竞争激烈,说不定学习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学学习,说不定我轻轻松松地读书就可名列前茅。”又如一名普通干部在竞争部门经理一职中落选了,心里有失落感,闷闷不乐,后来忽然一想:“职务越高,职责越重,当个平民百姓可以逍遥正在,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这一来,他情绪很快恢复常态,不再烦恼。
人之所以有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了挫折感。为了解除内心不安,就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类似的合理化的自我安慰,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种。
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溺其间对心理对生活却有明显的副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总是寻找理由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开脱,这就活得太窝囊,可悲可叹了。
在现实生活之中这种酸葡萄心理效应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在学校中,某同学考试得了高分或是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而你却什么也没有,你就会有这种酸葡萄心理。这其中还有一个嫉妒心在里面起作用。其实这种心理是不必要的,因为老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有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不足。你大可不必拿别人的优点来比对自己的不足,有时拿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不足比也是可以的。这并不是对他人的蔑视,而是对自己的肯定,给自己一个无须轻羡别人的理由!“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过的,没必要一味地去跟别人比。要记住: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你永远都不会变成他人。
29、刺猬效应
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对方的美好。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都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后来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老师误读了这一“效应”,致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太大,学生失去了温暖感,对老师产生了陌生感。这样以来,教育效果就不可能令人满意了。
刺猬效应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一般应用于教育活动中,但是也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若要搞好工作,应该与员工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员工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员工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员工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员工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员工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坐下,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是一个人际距离的问题,很明显这个实验给出了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即使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也是一样。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能自己掌控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一样,如果两个气球靠得太近,互相挤压,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爆炸。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个本来关系密切的人,越是形影不离就越容易爆发争吵。
与人相处只要保持好适当的距离,就可以不伤害别人而取得温暖。我们经常会发现别人的缺点,正直的我们会善意的指出,但有时对方会不接受,而出于善意的我们希望对方认识到并改正缺点,最后常常是大家不欢而散。因此我们应把握好一个度,即“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刺猬效应同样可以运用到销售、独生子女教育等方面。
在各种促进买卖成交的提问中,“刺猬”技巧是很有效的一种。所谓“刺猬反应”,其特点就是你用一个问题来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你用自己的问题来控制你和顾客的洽谈,把谈话引向销售程序的下一步。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特殊的心理地位,决定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与其像两只刺猬“紧挨在一起,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倒不如保持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对孩子做到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真正的爱。
30、苏东坡效应
“人贵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在学习和工作中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解差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了。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又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这则笑话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人们对“自我”这个犹如自己手中的东西,往往难以有正确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悟,或者仅有个模模糊糊的认识。这种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现象是一种心理效应,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苏东坡效应”。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常有人之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在比较时,一定要真正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自卑,进而导致失败。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父亲告诉儿子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父亲又告诉儿子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不能够认识自我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些都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和前进。因此,我们应避免“苏东坡效应”。
首先,要孤独地面对自己,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孤独的空间和时间,对自己的言行、思想、学习状况进行深刻的反思,清醒地分析自身的优劣状况,并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使自己能较好地向目标奋进。
其次,通过别人充分了解自己。“旁观者清”,通过他人的眼神、语言、态度了解自己言行的对错和自己的社会处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此来完善自我,达到目标。
再次,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因为这与正确认识“自我”密切相关。这些分析和判断的方法主要有: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为题;既能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又不会被别人操纵,遇事能够冷静理智,不会感情用事等等。
最后,与自己良好地“对话”。这种对话是在内心深处的争斗。是正与邪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通过“对话”分辨是非,实现个人完善和学业进步。
31、责任分散效应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但是有时候人越多,事情越是没人做。
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当群体规范和内聚力失调时,人们可能觉得团体中的别人没有尽力工作,为求公平,于是自己也就减少努力。人们也可能认为个人的努力对团体微不足道,或是团体成绩很少一部分能归于个人,个人的努力难以衡量,与团体绩效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故而降低个人努力,或不能全力以赴。
在美国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年轻女子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楼上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我国有句很古老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就是责任分散效应的表现。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的话,他对别人的帮助就责无旁贷,稍微具有社会公德的人,都会主动提供帮助。但如果有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场的话,这种责任就会自动地分散到每个人头上,变得不确定了,因此提供帮助似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成了别人的事。
责任分散效应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下面的例子就是对这种效应最好的解释。
一个办公室里原本有三个人,每次办公室的卫生都由小张负责。后来,办公室又新来了一位同事,小张就和那位新同事商定轮流打扫卫生。两个人也配合得相当好,办公室还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再后来,又来了一名大学生,他来的第二天早上,当同事都来上班时却发现地上一片狼藉。大家面面相觑。原来,小张和原来的同事都认为卫生应该由最后来的同事负责,而那位大学生却认为卫生已经有人负责了,自己只需要做自己本职的工作就行了。由此可见,当大家都认为别人会承担某种责任的时候,恰恰没人承担责任。
当一个人单独进行选择的时候,他必须担当起所有的责任。但当大家组成一个团队,集体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责任就被扩大化了。大家都有这样的思想:如果出了问题,责任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如果一个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那么由集体做出的决定往往更为冒险,这是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
因此,领导者在将一项任务交给某个团队去完成时,一定要指定负责人,这儿出了问题找谁,那儿出了问题找谁,最后直接跟负责人交涉就行了。团队完不成任务的时候,想让你的批评变得有力,就要让你的批评变得具有针对性,责任一定要分到具体的某个人,否则就会出现这种责任分散的现象,你布置下去的任务多半不会被很好地执行。
32、糖果效应
如果一个人每进步一小步,就能及时得到奖励,尝到成功的滋味,就会有助于取得更大的成功。
著名心理学家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两块糖,如果谁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糖就给谁。但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每个孩子都想得两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分钟;而要想马上吃到嘴里,又只能吃一块。
实验结果:2/3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两块糖。当然,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少孩子只好把眼闭起来傻等,以抵制糖的诱惑,或者用双臂抱头不看糖,或唱歌、跳舞。还有的孩子干脆躺下睡觉,为了熬过那20分钟。1/3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
经过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长大后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块糖的孩子长大后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这种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就叫“糖果效应”。
糖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
1.成功就是在你即将放弃的那一刻
例如,你在一个公交站台等车,车过去了一辆又一辆,但都不是你要等的那趟车。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了,你终于忍不住,去旁边坐了一辆出租车。当你刚坐上车,打开车门的一刹那,你发现你所等的那趟车正徐徐开来。
当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一个人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学会抵制诱惑。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它们总是展示迷人的一面,引诱我们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每个人都会面对种种诱惑,学生做作业时,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会受到糖果的诱惑;减肥者会受到事物的诱惑。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抵制诱惑,不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不做诱惑的俘虏,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
2.当一个人表现好或有进步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奖励
例如,一位校长他看到一个男生用一块石头砸同学,便立刻上前制止,并要这位男生过一会儿去他的办公室。当这位校长回到办公室时,那名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校长掏出一粒糖果给男生,说:“这粒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还没等那男生从惊异中反应过来,校长又掏出一粒糖说:“这粒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老师。”那男生正想开口,校长再次掏出一块糖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打抱不平,说明你有正义感,所以这一粒也给你。”男生感动得流下了悔过的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这样去制止他。”校长面带微笑,拿出了第四粒糖果,说:“应该再奖你一粒糖,因为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糖果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例如,你可以利用糖果效应让自己放弃眼前的小利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教育孩子时,要让他学会抵制诱惑,在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及时给予他奖励,让他及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3、自我选择效应
选择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每一步都要慎重,否则很容易没有后路。
“自我选择效应”是指:人的一生面临着很多种选择,如果你一旦选择了某条大路,就存在着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如果转向其他的道路,就将付出更高的成本。
因此,在我们在面临选择时应该慎重。如果我们选择了某项职业,在从事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积累起这项职业的专门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转行,必然要经过一个艰苦的“换羽”过程,而且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面临成千上万的雇主,因为他的可塑性大,而一个有十余年经验的技术员面临的雇主可能只有几千或者几百乃至几十甚至几个,因为他们具备的能力越来越专业化,要重塑他们就需要花更大的成本。因此,许多人为自己机会很多的人就频繁跳槽。
然而我们也看到,频繁跳槽的人的工作都不十分稳定。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跳槽的成本常常不大,也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富于变化,路径依赖和相似性相对就弱一些,然而他们也难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从成本、收益角度看,跳槽者需要用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新的制度乃至工作知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不是小成本,而跳槽的收益常常需要机会,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一旦选择错了,对自己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一次,某大学举行博士生入学考试。有一部分人迟到了,门口保安不让他们进。有一个人冲着保安,气愤地撕掉了准考证,然后走了。实际上,学校规定必须在八点半前进入考场,迟到了,是你的选择,谁让你不放弃睡懒觉的毛病,谁让你不选择守时的好习惯。这种不好的结果,只能怪自己,而不能埋怨别人。
学会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像上述故事中的考生,他选择了睡懒觉,就只能放弃考博士的机会。其实,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做出慎重的选择。入学、找工作、交友、婚恋等等,都要进行选择。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就是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与放弃,是相辅相成的,选择就意味着放弃,放弃同时也意味着选择。到图书馆看书,就意味着要放弃在其他地方玩或做其他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做出一些选择和放弃。有些选择,对于一个个体或者群体,关系甚为密切。人生不短不长,关键处,就那么几步。选择对了,人生更加辉煌与精彩;选择错了,令人悲愁苦恼,怨恨遗憾。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学会选择。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注意,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形成的对世界、对人的看法可能影响其一生,也即更易发生“选择”效应。一棵树在幼小时要扶正它是容易的,当它长大还想扶正它就很难了,因此注重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是最重要的。
选择效应对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择和接触那些能够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的人,选择那些有利于我们创造未来的工作。
34、从众效应
个体受到群体影响的时候,往往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路上,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盲目从众,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从众效应。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从众效应就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
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例如,车流滚滚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驶的汽车司机;弹雨纷飞的战场上,一名偏离集体、误入敌区的战士;万众屏气静观的剧场里,一个观众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声喊叫。公众几乎都讨厌越轨者,甚至会对他群起而攻之。但是盲目从众的行为却是不可取的。
有一个人在街上闲逛,忽见一长队绵延如龙,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购买什么新奇商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赶紧悄然退出队伍。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大多数都认为从众行为扼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因此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但实际上,对待从众行为要辩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
35、南风效应
与别人发生矛盾,各不相让,到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而如果两个人能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样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越来越热,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比如,有些人与大家在一起时很凶很要强,一次、两次可能因为你的强势让你占了上风,但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朋友。我们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如果学学“南风”,与对方坦诚地谈谈,就一定可以化解双方的矛盾。
延伸到管理角度来说,管理中也存在“北风”和“南风”这两种类型的人。
一种是北风效应。有的人企图以自己的强势来压倒别人,但是他不了解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你管理他,有时候并不一定就是你比他强,只是因为你的职务比他高而已。运用强势的手段,往往给下面的人带来的是北风效应。你想征服他,反而迫使他产生抗拒心理。
另一种就是南风效应。有的人通过与对方交流,告诉他,我可以帮助你什么,你其实是在为自己做事,你需要的是自我实现,而非为他人做嫁衣。也许这种管理模式,相对来说显得管理者比较弱势,然而事实并不尽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是把你手下的兵全部带成与你一样强势一样优秀的人,而不是以强势来把自己的兵变成任你使唤的奴才。
同样的道理,南风效应也可以应用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老师在工作中如果能多一点人情味,面对学生的错误能心平气和地通情达理地去解释分析,那么就会产生南风效应,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正如优秀教师魏书生先生说的那样,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徐徐地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向你敞开心扉。
南风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父母教育孩子,如果老是采用强硬的手段,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采取温和的方法反而会使孩子心悦诚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握“尊重”、“信任”,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互利的人际关系,把孩子看做是发展中的人。这样,孩子才乐意听取父母的建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6、增减效应
良好的人际交往水平,可以使喜欢你的人越来越喜欢你。
心理实验研究显示: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爱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自己喜爱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自己的人更受欢迎。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可以成为好朋友,也可能分道扬镳。这说明,人际交往及由此产生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结构,随主观、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都希望在千变万化的人际关系中能产生好的交往效果。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呢?这就需要研究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所谓“增”就是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所谓“减”就是人际交往水平的降低。
当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因为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单方面的表现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他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就盲目地下结论,往往会弄巧成拙。
尽管如此,这种“增减效应”仍然有其合理的心理依据: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爱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例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东西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秤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秤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对孩子这样看不惯,那样不满意,批评不断,以致招来孩子对自己的反感。喜欢听表扬话是孩子的天性,表扬能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激扬自信,从而奋发向上。所以,父母对孩子还是要多一点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这样做,教育效果会更好。
有的父母,要么把孩子捧上天,要么把孩子批得一文不值。这样一热一冷,温差太大,势必造成孩子心理“感冒”。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批评以及情感投入,都要逐步增加或减少,任何暴冷暴热都不可取,相反会留下后遗症。
增减效应实验证明:先批评后表扬比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好,甚至比一直表扬的效果还好。但是,这并非一成不变的灵丹妙药,关键在于批评、表扬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性。决定表扬、批评效果的因素很多,有父母的情感、态度、方法问题,孩子的心理状态、时机、环境等原因,顺序只是技巧之一。况且,就顺序而言,有时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也很好。总之,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双方的交往水平和相互关系,只有当双方的认知趋于一致时,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反映。人们常说,感情在交往中增进。但严格说来,并非所有交往都能达到此目的,只有有效交往才能增进感情、发展友谊,无效交往可能适得其反。什么叫有效交往?就是能使人产生愉快感觉的交往。
例如,有的人好做锦上添花的事,而不善于雪中送炭;有的人与别人讲话不善于察言观色,常使对方难堪,此类交往就达不到愉快的目的。同样的交往方式,条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朋友之间坦诚相见,有利于友谊的深化,但与已有隔阂的同事直来直去地说话,常产生误解。一个人身处逆境时,有时只是一句宽慰的话,也会使他称你为莫逆之交。但“顺风”中的人,则无论你如何友善,他也未必称你为知己。所以,人际关系的水平、条件不同,交往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37、权威效应
不要过于迷信权威人物所说的话,应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观点。
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室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有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
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儿,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
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他所说的话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使人相信其正确性。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平凡人物,一旦被新闻媒体炒作,也变得身价百倍,这也是新闻的权威效应产生的结果。
因权威人物的评价,改变被评价事物的社会影响的现象也是权威效应。南朝的刘勰写出《文心雕龙》无人重视,他请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沈约不予理睬。后来他装扮成卖书人,将作品送给沈约。沈约阅读后给予该书的评价极高,于是《文心雕龙》成为中国文学评论的经典名著了。这也是权威效应在起作用。
在企业中,领导也可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肯定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当然,要树立权威还必须要先对权威有一个全面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树立权威,才能让权威保持得更加长久。
38、投射效应
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那么我们不仅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别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从而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他人。
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宋朝著名才子苏东坡,与一位叫佛印的和尚相识。有一天,东坡突然在路上碰见佛印,见到佛印身上披黄袍袈裟,身材魁伟,东坡灵机一动,笑呵呵地对他说:“佛印啊,你知道你看上去像什么么?”佛印一下愣住,傻傻地问:“东坡兄,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哈哈大笑一声,说:“你呀,看上去像一堆大粪。”
佛印微微点头,接着说:“东坡兄,你知道你看上去像什么么?”东坡闻声,一位佛印要以牙还牙,忙收敛了笑容,很小心地问:“你看我像什么?”只见佛印一字一句道:“东坡兄,你一袭学士长袍,满面红光,活像一尊佛啊!”话毕,深深一鞠躬。东坡听完心理揣摩:“这和尚傻不傻,连我对他的贬损之言都听不明白,还修行个啥啊?”
东坡找来苏小妹“分享战果”,小妹听完直跺脚,连声说:“哥哥,你上当了,你被大和尚‘涮’了!”东坡一惊,忙问:“到底怎么了?”小妹说:“哥哥呀,你真糊涂!难道你不知道佛教里有句话叫‘心中有佛,见人是佛’么?大和尚在骂你‘心中有大粪,见人是大粪’呀!”东坡顿时满面羞愧,不知所云。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由于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因此推测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错误地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一些醋;父母总喜欢为子女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他们身上……我们得记住,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倾向过于严重,总是以己度人,那么我们将既无法了解他人也无法了解自己。
投射效应也是一种心理定势的表现,它以评价人自己的心理特征作为认知他人的标准。由于评价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种品质、性格、爱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说是强加到被评价者身上,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被评价者,从而使评价的客观性打了折扣,最终使评价结果产生误差。这种类型的误差,一般称为相似误差。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
39、登门槛效应
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一点的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的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登门槛效应”。
这种为达到最终目的而分步骤进行的做法之所以有如此强的作用,可能是由于个体的自我形象在某些方面起了变化而产生的。例如在上述挂招牌的实验中,主妇们原以为自己不让设立牌子,即使有人找上门也不同意要求,但是,一旦她们同意了某个实际上很难拒绝的小要求,就可能改变自己的认识。由于同意了在窗户上挂一个小牌子这个小要求,不知不觉地就加入了情愿的行列,那么,当第二个要求提出来时,就有可能跟着照做了。
因此,答应并实现了第一个小要求,改变了个体对自己或对活动本身的态度,由此减弱了个体对类似活动大要求的对抗心理,使个体更容易顺从第二个大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一只脚都进去了,何必在乎整个身子都进去呢?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方便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这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当顾客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该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他再劝购,很多顾客就难以拒绝。推销员在推销商品时,并不是直接向你提出买他的商品,而是先提出试用化妆品、试穿衣服的要求,等这些要求实现之后,才提出购买要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也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而是逐渐通过看电影、一起吃饭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
有经验的老师在做学生工作时也是这样,他总是先让学生承诺完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任务,待到任务完成后,他再接着提出更大的要求。但是,在使用这种“门槛”时老师也应注意另一种新的“门槛”技术,即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的要求。这门技术也会产生极大的效应。
在要求别人或者下属做某件较难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同样,对于一个新人,上级不要一下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应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员工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这里面的心理变化是多么微妙啊!不过要记住,有的时候还是要看住自己的“门槛”的,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40、齐加尼克效应
如果能够正视工作中的压力,合理化解压力,便可消除紧张。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一次颇有意义的实验: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对于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想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种因工作压力所导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即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增加,作为“白领”阶层的脑力劳动者,其工作节奏日趋紧张,心理负荷亦日益加重。特别是脑力劳动是以大脑的积极思维为主的活动,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持续而不间断的活动,所以紧张也往往是持续存在的。
林扬是天津某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林扬自己觉得很满意,家人也非常高兴。然而随着林扬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却变得日渐焦虑,有时甚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他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生活中有些压力是良性的,它让我们振作。但更多的来自我们感到自己无力控制的食物的压力,则往往导致齐加尼克效应,使我们更疲劳。像林扬这样因工作压力大而时刻处于焦虑状态,就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克服压力所致的紧张,避免齐加尼克效应的干扰。
首先,适当安排计划。若所拟的工作计划不符合实际,便会受到挫折而引起情绪紧张。有的心理学家建议,在预定工作进度表中,可安排一小段时间。每次到这段时间时,可利用它来完成先前未能做完的事情,或是着手下一步工作。这样既有助于完成计划又能感觉到自己能支配自己的工作,内心较为轻松。
其次,真诚地对待他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应真诚坦荡,与人为善。虚伪不仅使人厌倦,而且自己也会因此而有不安全感,总是不自觉地猜想别人会不会得知真相,猜想别人是否在背后议论自己,并为此惶惶不安。这不仅导致你与别人关系紧张,自己也会活的很累。
再次,对自己所面临的事物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对其性质、内容、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要有充分的估计和预见。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遇事沉着,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