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内观经》 三教合一



中华道教经过千年的淬炼,留下众多经典精华钜著,至今还绽放着琉璃色彩般的灵性光芒。在众多道家典籍里,《道德经》可算是道教一切经典的始祖,许多道教流传的经典书籍,皆离不开此经义大纲。而道教随着佛教的经典传到华夏之地,对道教的修持原理,也起到了互引互补的作用。可以说,方式名相各异,基础修持原理互通。佛与道本是相互而存,相应而生。紫气东来还是西方极乐,皆是万般因缘的慈悲愿力下化生而来。今生所信所学,都是无量宿世所累积而成的因缘;无论往东还是向西,皆离不开习静入定明理的基本要理。自古证入虚空的大觉者,本我意识彻底破灭化空,内心唯独灵光奕奕,亘古长空。当中绝是非、无对错、破名相、入大道、遍法界;佛陀老子本一家,二人联袂唱双簧。


《太上老君内观经》义理通明,文字优美通畅,韵古义幽,言简意深。若以传统经典来修持,对精神灵性修持上的提升,肯定会有所收获。若当古文来细细欣赏品读,可真谓中华文字组合上的极致美感体现。千百年来,获得精神悟境的圣哲,文字般若皆从心念自然流露。由内而外,无不宁静无为;起思动念,无不利益众生;神思所到,无不字字精巧,句句玑珠,当中不含一丝瑕疵。无事偶来品读,犹如把玩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美哉!

老君曰: “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

老君曰: “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

老君曰: “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驶,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神,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老君曰: “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

老君曰: “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

老君曰: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 “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老君曰: “ 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 “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老君曰: “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 “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老君曰: “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9244.html

更多阅读

美女校长谢薇做客《马眼观娱》(组图) 谢薇 海事

美女校长谢薇做客《马眼观娱》(组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由襄阳广播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经过半年筹划、专门为我——马善记量身打造的自制娱乐谈话类电视节目(或曰谈话类娱乐节目)《马“眼”观娱》开播快一周年了

《策划第一观——世界观》 二十一岁的世界观

由于被同行问到了世界观具体是什么,才发现很多动画编剧对于这个概念很模糊,今天就着这个名词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从字面的意思来讲,最重点的是后面的这个“观”字。“观”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意思。世界观,就是世界的观念。一

《心经》注音版 心经注音打印版

2009-11-02 23:42:44|分类: 佛教经典 |举报 |字号订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这部经仅仅二百六十个字,是大部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心髓, 也是开启我们本具智慧之佛性的必修经典,便于一般人读诵受持,尤其是初学者,更是便于记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清静心经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天下贵之。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

《黄帝阴符经》讲解全文版 作者:任法融

《阴符经》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典范,是道学中一部重要典范。此书作者不详,伪托为轩辕黄帝所作,故名《黄帝阴符经》,历代名家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及宋朝大儒朱熹对此均颇有深研集注。有将此书列入兵家类,也有列入道家

声明:《《太上老君内观经》 三教合一》为网友秋风秋意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