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色民居 吐鲁番建筑

世界特色民居—1

巴布亚新几内亚——A形茅屋(民居)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珊瑚岛群,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大部分地区为茂密的雨林所覆盖。当地的居民以图腾划分部落和村庄,以母系血统划分家庭。一个家庭一个茅屋——茅屋就是他们的住宅,众多的茅屋整齐地排列成直线构成村庄,村庄中心是用于跳舞的空地,当然这些舞蹈都具有特殊的庆典和仪式意义。A形茅屋,高度可以达到25米,上半部装饰着抽象的图案,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后部逐渐倾斜到达地面,屋顶覆盖茂密的茅草。



美国北部黑脚族印第安人——圆锥形帐篷,顶端木棍呈放射状刺入天空

居住于美国北部大平原的黑脚族土著印第安人原本是一个以种植农业为主的部落,大约16世纪时开始习惯使用猎枪捕杀美洲野牛,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他们移动性极强的圆锥顶帐篷就是对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适应。这种帐篷使用木棍扎捆搭建成框架,表面覆盖野牛皮,搭建和拆卸、搬运都非常方便。圆锥的形状有利于抵御寒风,并且方便出烟。在圆锥的顶端木棍呈放射束状刺入天空,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审美价值。黑脚族人在美洲土著居民中以英勇好战闻名,同时也是技艺非常高超的艺术家。他们用各种具有象征意义——通常是宗教意义——的颜色和图案装饰他们的帐篷外部,受到民俗学家和现代艺术家的称赞。



印尼 婆罗洲 萨丹 脱拉亚人民居——马鞍形屋顶,高10米,北向,牛角挂柱子上

很少有住宅像萨丹—脱拉亚人的房屋这样予人深刻印象。他们从远古起就使用这样的住宅。萨丹—脱拉亚人居住在婆罗州南部的高地上,种植稻米,把稻米储藏在和一样形状、大小略小一些的谷仓里。它具有一个马鞍形的屋顶,大概有10米高,甚至更高,其形状象征着野水牛。他们一律朝向北面,按照等级高低排列,对面面对谷仓。屋顶用竹竿捆扎编织而成,上面覆盖茅草。内部房屋有几层,以厚木版作为地板。最下层是家畜栏,里面有水牛。这种沉重的结构用柱子和横梁支撑,前面的山墙上有丰富的装饰图案,主要为红、黑、白3色。水牛被作为圣牛祭献给上天,留下成排的牛角挂在柱子上,其多少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意大利 阿普利亚——圆锥形石灰岩民居

在意大利的阿普利亚地区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圆锥形石灰岩民居,它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山丘,连成一片就形成一种蔚为壮观的景观。它是用板岩一块块垒起来的,没有使用任何粘接剂,而是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托梁系统,仔细地分配受力而建成的。它们有的直接矗立在地面上,有的下面是方形的房屋,有的独立成形,有的几个圆锥连在一起。在圆锥的顶端通常有一个导锥形的收口,上面有小圆球或者十字架等叶尖装饰。圆锥的高度由房屋的重要性决定,越重要的房屋锥顶越高。烟囱位于房屋的一角,房屋的墙壁和烟囱以及圆锥的顶端刷上白灰,和蓝天形成对比。这种民居自古有之,但是直到17世纪时才终于定型。



土耳其 卡帕多西亚——火山灰住宅

卡帕多西亚是小亚细亚的一个古老地区,位于今天的土耳其中东部。它曾经是波斯帝国的领地,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吞并。这里曾经火山爆发频繁,现在这些火山多已沉寂。大量的火山灰冷却、沉积变为质地松软的岩石,而人们就在这些岩石里挖出或者扩大洞穴作为房屋。公元前7世纪时曾经有大约3万人居住在这里,他们多数是信奉宗教者,因此礼拜堂和修道院都在这些好像鸽子房一样的洞穴里。直到今天仍旧有许多人居住在这样的洞穴里。壁炉、家具等等都直接从岩石中挖出。这些洞穴高度不一,有的可以达到16层,要到达高层往往需要使用绳梯。



也门 提哈姆地区——乌沙(高粱杆屋顶)

“乌沙”这种特殊的住宅远在公元前16世纪就有记载,当时它主要分布于农业发达的提哈姆地区(TIHAMA,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一直延伸到也门共和国境内),现在则只见于经济不甚发达的也门。一群“乌沙”组成一个群落,用木栅栏围起以防备野兽。每个“乌沙”大概直径4米,用树枝和泥土做成墙,用捆扎的甜高粱杆做成圆锥形的屋顶,上面用绳子紧密地扎捆。长长的绳子像发辫一样垂下来,非常好看。房屋前后各有一个门,用于通风,因为这里的气候炎热潮湿。室内有上下两层,下层墙壁用灰泥涂抹,是主要生活起居的地方,上层是木结构的顶棚,可以储藏东西。妇女们用各种颜色的饰物装点在墙上,把室内布置得美丽、温馨。



北美 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土坯房(5层用梯子上下)

美国墨西哥州的印地安人土坯房是一种多层多家的集合式住宅。它采用晒干的泥土砖堆砌而成,一般有5层,从内到外逐层降低,构成锯齿状的不规则金字塔形。屋顶为平面,木横梁露在墙外面。最初的土坯房没有门窗,通过梯子由屋顶的入口进入,在内部还有数不清的梯子;门窗是和平时期才增加的。不考虑通风和散热,主要的目的在于防御攻击,当敌人来临时就将梯子撤去。这种结构也不适宜防雨,所幸当地气候干旱,雨水不多。室内温度白天可达近50摄氏度,夜晚则降至零摄氏度。墙越厚这种效果越明显,然而也更加安全。使用泥土建房主要是在缺少石头和树木的地方。



叙利亚北部——蜂窝房(草杆和泥土)

存在于叙利亚北部的蜂窝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住宅形式,其历史大概有8000年。它用晒干的土砖堆砌出圆弧形的墙体,表面用草杆和泥土混合的填料涂抹,看起来像一个窝头。大量这样的房屋排列就呈现出非常奇特而壮观的景象。每个房屋的墙壁上都留有许多规则分布的小洞,用于通风和透光。此外墙体中还有不同的高度嵌入石块,作为修理房屋时方便攀登的支点。现在随着现代技术的输入,许多蜂窝房也放生了变化,在蜂窝的下面堆筑出方形的房屋,蜂窝则成为特殊形状的房顶。



法国 普罗旺斯——石砌小屋

这种石砌小屋是世界上最早的石头建筑之一,许多国家都有分布。它大概出现于铁器时代,或者更早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以它作为住宅。生活于奥古斯都大帝统治时期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堡(STRABO)即在其著作中提及它。但是现在它只见于牧羊人小屋、工具棚等临时性建筑。令人惊奇的是,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发现的一个村庄里人们居然还居住在这样的石砌小屋里。这种住宅直接采用破碎的石块堆叠而成,其拱形的屋顶是最原始的一种结构。内部有凹进的壁龛和简单的烟囱,还有简易的排水机构。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大概形成于200至500年前,关于它的历史至今不详。



尼日利亚 豪萨——豪萨人居,门面华丽,绿色
世界特色民居 吐鲁番建筑

豪萨人是居住在尼日利亚北部及尼日尔南部的一个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的生土住宅有一个非常华丽的门面。门在门面的左侧,门面略高出墙面一部分,上面雕刻着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具有宗教意义,例如表示无尽的宇宙,有的就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图案用绿色的灰泥涂抹以加强效果。房屋周围环绕方形的围墙,内部是几个只有一个房间的单体建筑。平屋顶由棕榈树干紧密地搭成网状,上面覆盖着草席和泥土。院子的角落里竖立着尖塔,是伊斯兰教的象征物。在门口两侧都有两个平台,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客人很少被引进宅内部去,这也是很独特的风俗习惯。



南非 纳塔尔 祖鲁人——穹形茅屋

祖鲁人的穹形茅屋有一个半球形的外形,这和一般的圆形茅屋只是一个圆柱底上面加一个圆锥顶非常不同。此外,祖鲁人的穹形茅屋拥有世界上最精细的手工编织技艺。它是由家庭中女性编制而成的,采用柔韧的藤条编出穹形支架,然后再用麦杆和柳枝编织成席子覆盖在上面。现在很多祖鲁人已经用黏土砖和木版来做墙,但是一般仍旧采用仔细编织的草席屋顶。室内按照性别划分区域:女人在左边,男人在右边。祖鲁人为群居生活方式,很多茅屋构成一个群落,传统的群落按照等级制度做环形布局,首领的住宅在中心,现在则淡化了首领的重要性,每个家庭拥有多座茅屋,独立形成一个小群落。



南美北部 哥伦比亚 亚马逊河盆地——玛罗卡,三角形主立面,屋檐几乎按地

在南美洲北部宽广的亚马逊河盆地,至今还存在有血缘关系的一整个大氏族家庭全部居住在一个房屋里的情况。图卡诺人的“玛罗卡”就是这样一种住宅形式,它反映了原始人类洞穴群居的生活特点。“玛罗卡”有一个三角形主立面,宽阔的大屋檐几乎接触到地面,屋顶覆盖浓密的茅草和树叶。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有时后部为半圆形,整个房子大约30米长、15米宽、10米高,分为前、中、后3部分,前部和中部为男人活动的区域,后部为女人活动的区域。图卡诺人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反映在他们的住宅上面:门口象征女人的子宫,框架象征男人的骨架,屋顶是他们的皮肤和头发。此外,具有神秘象征意义的图案(也是是他们的文字)装饰在门口两侧。



西班牙 保加利亚 伊比利亚半岛——圆锥形石屋,茅草顶

这种圆形石屋主要发现于伊比利亚半岛。它圆锥形的茅草屋顶、碎石堆砌的墙壁经常和罗马早期时的房屋混淆,但是两者在大小和室内布局方面都有所不同。它的平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通常有联系在一起的外屋。墙壁用板岩或者花岗岩堆砌而成。房屋直径从12米至20米不等,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主要生活区,下层豢养家畜。炉膛在房屋的中央,一天24小时从不熄灭,当地人相信这样有驱除魔鬼的功效。炉膛周围环绕长椅,用于吃饭、睡觉、聊天等日常活动。这种住宅形式来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生活。现在一部分这种圆形石屋被改作博物馆,展示凯尔特人的生活方式。



非洲 喀麦隆——抛物线形圆顶屋,泥土及草杆混合

在广阔的非洲大陆上存在许多用泥土建造的住宅形态。在这些住宅中,喀麦隆的毛斯蛤姆人的抛物线形圆形屋顶别具一格。它看起来像半个蛋壳,完全用泥土混合草杆修建而成,没有采用任何支架。弯曲的表面有许多隐约的凸起,不仅外形美观,并且方便攀登上去维护屋顶。形状奇特的屋门象征着女性生殖器官。锥形的顶部为通风和出烟口,当雨季来临时堵上。几个房屋用矮墙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分别用于睡觉、做饭、储藏等用途。这种圆顶屋最初的形制非常巨大,大约为10米高,7米直径。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建的圆顶屋面积逐渐减小,现在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侵入则几乎没有人再修建了。



印尼 苏门答腊岛 托巴巴塔克人——鲁玛乔加船形屋

居住在苏门答腊岛托巴湖畔的托巴巴塔克人是现存的7支巴塔克人中最著名的一支。按照他们的宗教文化,宇宙分为天上、人间、地下3个等级,这一点也表现在他们的住宅上。“鲁玛乔加”这种样子奇特的住宅有3个层次,下层是硬木搭建的支架,作为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最奇特的上层,有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屋脊为下凹的马鞍形。屋顶用竹木搭建出骨架,上面覆盖棕榈叶等纤维编织而成的草席。房屋之间也划分等级,最高级的房屋表面雕刻或者绘画有蕴含象征意义的图案。所有这一切都由部落中的男人们完成,而这增添了房屋的神圣性。



非洲 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 达纳吉尔——盐质圆顶屋

人们修建房屋的材料多种多样,石头、木材、泥土、冰块……然而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北部靠近红海地区),那里的盐矿工人就用他们唯一所有的材料盐块来修建房屋。这些盐矿都是粗大的盐结晶体,人们将其切割成块砖状堆砌起简陋的房屋,用草席覆盖在上面充当屋顶——就是用来编织席子的草也非常少见,到处所见都是白茫茫的盐矿。房屋平面为圆形,能够以最少的建筑材料获得最大的内部空间。人们就在这样的屋子里睡觉,并且逃避炎炎的烈日。这种住宅形式充分反映了人们适应环境、就地取材的生存本能。



桂离宫(かつらりきゅう,日语作Katsura Rikyu,建于1620-1624年)。在日本京都西部桂川的西岸,有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桂离宫。





桂川流经日本的古都京都市,沿岸有不少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岚山就是其中之一。桂离宫,原名桂山庄。也因桂川在它旁边流过而得名。







桂山庄建于日本元和六年(公元1620 年)。当时的主人是居住在京都八条的皇族智仁亲王。正保二年(公元1645 年)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庄成为皇室的行宫,并改称桂离宫,归当时的宫内省管辖。









为了保护国家文化遗产,日本政府于1976 年聘请建筑专家和教授多人组成委员会,负责拟定方案,对桂离宫进行翻修。他们对建筑物实行大拆卸,用合成树脂对原建筑材料进行加固,然后重新组装,历时5年多,于1982年3 月才竣工。专家们估计,经过这次彻底整修,这座宫苑至少可以维持300多年。桂离宫的建筑和庭园布局,堪称日本民族建筑的精华,不少外国人认为,“日本之美”即以桂离宫为代表。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有岛。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见底,倒影如镜。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桂离宫的主要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阔。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松琴亭、园林堂和笑意轩都是日本“茶房”式建筑,是供在这里游玩的皇室品茶、观景和休息之处。月波楼面向东南,正对心字池,是专供赏月的地方。书院里收藏有上千册的古书和各种古董,都是皇室的珍品。













桂离宫这座370 多年前的庭园建筑,充分显示了日本古建筑和谐的风格。它正以更加迷人的姿色,吸引着大批日本国内外的游览者。

批注:

环境的雕饰太明显,院落布局着力于水石间或,小品创意极佳。屋内格局非常有日本特色,缺乏必要的内涵,如同日本的所有古建筑,空有形而神不足,或者这也是日本民族的缺点吧。

阿尔罕布拉宫,在阿拉伯语里是"红色宫堡"的意思。它是古伊斯兰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其构造之细腻,设计之精巧,无不体现了阿拉伯文明的神秘,辉煌,还有奢靡。阿尔罕布拉宫同时还起着军事要塞的作用,这是摩尔人抵抗北部基督教国家的最后据点。



阿尔罕布拉宫共占地三十五英亩,四周用三千五百米长的红石墙围起来,外表看上去仿佛一个敦实方正的城堡。实际上,它的内部错综复杂,宛如迷宫。穿过公正门,可以看到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南北向的院子叫柘榴院,用以朝观,气氛较肃穆,东西向的院子叫做狮子院,是后妃们出入的地方,环境比较奢华,也是游人最流连的景点之一。











狮子院喷泉,由十二头狮子支撑,过去这些狮子被用作计时,每过一钟头就有一个狮子喷水。

宫院中心就是狮子泉,是一个雕有十二头象征力量的白大理石狮子簇拥着雪花石膏的盘子形水池,狮子造型雄劲,气势夺人,狮子院就是因此得名。附近还有姐妹厅,有数达五千个小而凹陷,形态各异的蜂窝状的屋顶,这是摩尔人钟浮石穹顶的代表作。院北侧是后妃们的卧室,室外有一个小花园。从山上引来的泉水被分成多路,淙淙流经各个卧室,用以炎夏消暑,最后汇入院中长池。















狮子院的周围环绕着一百二十四根大理石圆柱,组成纤丽精巧的游廊。金璧辉煌的游廊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而不安定的光彩变化。轻灵的圆形屋顶饰有金银丝镶嵌造工精美图案。宫院的地面用彩砖铺砌,四周的墙壁镶以蓝黄两色相间的彩砖,上下还有靛蓝和金黄两色瓷釉的饰边。

阳光下金璧辉煌的游廊

阿宫内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那色彩鲜艳,精细而又变化多端的线条装饰。在那些壁上图案中,随处可见阿拉伯美学里特有的藤蔓及几何学花纹。有人说阿宫是摩尔艺术的巅峰之作,一个洋溢着神话色彩的殿堂。它那出奇的精致与匀称之美,是摩尔人超凡的想象力与艺术的缩影,也是一个精致文化具体而微的表现成果。

曾有游人被这种基本结构极其简单但整体却纷繁复杂的装饰所震撼,说道:"古摩尔人一定崇拜一种类似混沌的哲学,这使他们能不胜其烦地用最基本的元素制作这些最复杂的装饰。"当阳光投射在这些镂空和雕琢的装饰上,总是能给人一种舒适和敬仰的感觉。























阿拉伯帝国时代的伊斯兰文明远远先进于当时的欧洲文明,他们不仅在数学,天文学上有巨大贡献,在物理,化学,冶炼术,药物学和医学上也都有卓越成就。他们喜欢制造香水,发明化妆品。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阿宫的建筑文化中。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阿宫的工匠可能有不少是皈依伊斯兰教的天主教徒,因为在某些厅中装饰着伊斯兰教建筑中难得一见的人物嵌像,而伊斯兰教是禁止崇拜偶像的。

雕梁画栋,巧夺天工

后宫是整个建筑中最神秘的部分,装饰也极尽奢华。鬼斧神工的雕饰,墙面刻得满满的用古阿拉伯文字书写的可兰经,幔帐重帘,奇花异草,无不有一种让人屏息的美丽。透过隐蔽的深窗,可以窥见宫外的热闹,而外界却无法得见屋内的旖旎香艳,特别是那些神秘而又风情万种的蒙纱阿拉伯美妇。

如今走进这里,临窗细思,不难想象出当年深居香闺的后妃们是如何在这个美丽奢靡的樊笼内打发那些寂寞难耐的日子的。那些神秘的倩影,仿佛永远萦绕在屋内每一处角落,让人遐思无限;而那些凄美的摩尔宫廷故事,似乎至今仍然在被演绎着......

神秘,幽静,奢靡的后宫

来自北非大漠的摩尔人有一种天生对水的崇拜,因此阿宫内随处可见水池、喷泉,这些水都源自远处大山。对水的巧妙运用,使得阿宫处处浮现出一种妩媚灵动的风格。池水中映射的光与影,旖旎神奇,使整个建筑极富内涵,仿佛天方夜潭中描述的阿拉伯神殿。宫廷院内遍植草木,如玫瑰,桂树和桃金娘等,傍依青山,愈显整体环境宁静而清新。

可以想象当时生活在阿宫的摩尔王公贵族们是极奢华的。据说当年的国王常在宫廷一角的王族浴室内一边洗浴按摩,一边欣赏裸女艳舞,同时还要聆听乐师演奏音乐。为了不让这些乐师窥得春光,他们的眼睛都被刺瞎。这不禁让人想起商纣之酒林肉池,末代亡国之君的经历真是惊人地相似。

金娘宫外的水池:对水的设计是阿宫的重要特色







建造阿宫时,摩尔人在西班牙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所以阿宫的整体风格缺乏那种在罗马建筑中常见到的霸气,相反,整个建筑给人以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摩尔人的那斯里德王朝不思进取,贪于享乐,在阿宫中制造出一种歌舞升平的气氛,对外则委曲求全,以换苟安,这些也都深刻地反映在阿宫内的装饰和布局里。

然而文明的没落终是无可挽回的事,整个伊斯兰世界在受到内部纷争,东征十字军和蒙古铁骑的三重打击下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曾有的辉煌。尽管摩尔人在格林那达又喘息了百余年,最终还是被西班牙的天主教徒们赶回了北非摩洛哥的大漠老家。欧洲的伊斯兰统治也从此正式结束。

只有阿尔罕布拉宫还寂寞的矗立在那儿,静静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神秘的摩尔王朝的曾经往事。

热田神宫(热田神宫:あつたじんぐう)

位于名古屋市的中心地带,是日本三大神社(另两个为:三重县的伊势神宫,京都府的平安神宫)之一,为日本皇室庄严神圣之文物。











神宫被许多市民亲切地称为“热田祥宫”。这个神宫早在七世纪编纂的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里就有记载,是历史久远的大社,是用于奉祀历代天皇承传的、象征皇位继承的三件大宝、三神器之一的草剃神剑的地方。





在被称为热田之森、约20万平方米的神宫里,树木高耸茂密,有一种庄严的气氛。在1966年建造的高台式文化殿内宝物馆里,收藏着约4000件宝物。神宫里还有祭奠16世纪武将织田信长的信长塀、佐久间灯笼、二十五丁桥(用二十五片石板作成)等记载着名古屋历史的重要史迹。















热田祭祀

大社里一年间光是祭祀、节日活动就有70项之多。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每年6月5日的例祭。





































日本“三神器”是在天皇即位时所供奉在三所神舍内的宝物。具体来说:

★草剃之剑:热田神宫

★八尺琼之勾玉:东京皇居内

★八咫之镜:伊势神宫

草剃剣(くさなぎのつるぎ:天丛云剣)。

京都平安神宫

1895(明治28)年为纪念日本古都平安迁都1100周年,根据前平安京朝堂院建筑缩小重建。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红柱碧瓦,采用了左右对称的建筑格局。正殿里的神苑是日本池泉回游式庭园的代表杰作。庭园内溪水环绕,绿树成荫,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秋季红叶迷人,是京都必游景点之一。京都三大祭祀之一的“时代祭”每年10月22日在此举行。届时,由身着古代服装的队列和车马组成的仪仗队再现古都风貌,成为京都观光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安神宫是于明治28年(1895年)为纪念桓武天皇定都平安1100周年.并为供奉桓武天任而创建的神宫.在时值建国2600年的昭和15年 (1940)年,平安京最后的天皇-孝明天皇也开始在此得到供奉.

平安神宫内的神殿是将当时平安京的官厅中心-朝堂院的建筑样式缩小约三分之二后复原建成的.具有双层构造的楼门称为应天门.位于中央正面的盖有「入母屋式」屋顶的拜殿为大极殿.在位于拜殿左右的楼阁中,东面的称为苍龙楼,西面的称为白虎楼,都是经过对平安京当时的建筑进行严密考证后复原建成的,被指定为京都重点文物.





















正殿的背面一带是面积约为三万平方米的广阔庭院,是以四个池塘为中正将各个时代的庭院样式溶於一体的明治时代建筑风格「池泉回游式」的代表作,被指定为国家级名胜.

朝堂院内的大殿、配殿前樱花盛开,花瓣被雨水打落,樱花树下的小牌坊上,是来到这里祈福的日本人悬挂的祈福牌,和中国的寺庙相仿,他们将心愿和家人朋友的名字写在牌子上,还可以将自己不吉之事挂在树上,请神灵保佑消灾。神殿里还可以花100日元抽神签,如果抽到“大吉”,第二年是一定要回寺庙里还愿。

主殿的后面是平安神宫的神苑,神苑的参拜费600日元,从院门外可以看到里面盛开的垂樱,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不能错过这里享有盛名的垂樱。

神苑是一个约三万平方米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园内有三个池塘和四座庭园。庭园内溪水环绕,绿树成荫,樱花已经全部盛开,眼前樱花垂如流苏,十分美艳。























日本的神宫如同日本的文化一样只能取表面的辉煌,而细节永远是空白,因而只能探讨环境与建筑的和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870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报名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 注册公用暖通工程师

如何报名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简介国家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领域的管理,也是同世界接轨,对于建筑等从业人员实行执业注册制度,对于学习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等专业的人员需要参加国家举办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考试合格

2014年摄协春季采风活动恩施枫香坡 摄影采风活动新闻稿

清早6点钟从家里出发,天刚朦朦亮,步行几分钟到风情街集合,6点30分集体乘大巴前往今天摄协组织安排的采风活动地---恩施枫香坡。晴朗的天气,在户外活动,心情和天气一样。置身于枫香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彻的河水和岸边的特色民居群,让人耳目

世界100处著名建筑 中国著名建筑

世界100处著名建筑(排名按时间顺序)埃及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

声明:《世界特色民居 吐鲁番建筑》为网友绚烂的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