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民主渊源与独立战争时期的作家1776–1820 之三 siro 1776

来自美国参考雾谷飞鸿博客— 作者 MGCK,2011-06-21

政治宣传品

“]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

独立战争时期最流行的文学形式是用于政治宣传的小册子,其中充溢着爱国激情。在该时期共印刷出版了2000多份小册子。它们令爱国人士振奋,令皇室的效忠者战栗。由于人们经常在公共场所大声宣读以激励听众,此类文章发挥了戏剧性作用;美国士兵在兵营中大声朗读,英国的效忠者则把它们在公众集会上扔进篝火。

托马斯•潘恩的《常识》(CommonSense)在出版后的头三个月便售出了10万多册。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潘恩写道:“美利坚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全人类的事业。”他表达了在当今美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一种观念,即美国与众不同。从根本上来说确实如此,因为美国的努力是一种民主尝试,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个向任何移民开放的国家,因此美国的命运预示着全人类的命运。

民主政体中的政治论文必须直白才能够吸引选民,为了培养有见地的选民,许多建国先贤均提倡普及教育。可能流于简单却充满生机的文学生活的一个表现特征是报纸的激增。独立战争时期北美的报纸阅读量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大量的移民也要求一种简明的风格,对英语可能是第二语言的新移民来说,简单易懂极为重要。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Declarationof Independence)原稿本来就简明清晰,逻辑性很强,但起草委员会把它改得更为易懂。为支持《宪法》而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The FederalistPapers)也是用明晰、逻辑性强的语言写成,适合在一个民主国家进行的辩论。

新古典主义:史诗、嘲讽史诗与讽刺

遗憾的是,“文学”作品不像政论文那样简明、直接。在尝试写诗时,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作者陷入了典雅的新古典主义误区。特别是史诗,它自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史诗是一种用庄重的语言写成的叙事长诗,歌颂传奇英雄的丰功伟绩,美国爱国文人自然而然地确信应当用史诗体裁表现伟大的独立战争。

许多作家进行了尝试,但无一成功,“哈特福德的才子们”之一的蒂莫西•德怀特(TimothyDwight,1752-1817)便是一例。后来担任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校长的德怀特撰写了史诗《征服迦南》(The Conquest ofCanaan,1785),取材于约书亚(Joshua)为进入许诺之地(PromisedLand)而努力奋斗的圣经故事。德怀特在他的寓言故事中将北美军队指挥官、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华盛顿将军喻为约书亚,并借用了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Pope)翻译荷马史诗时采用的双韵体。德怀特的史诗既矫饰又乏味,英国文学批评界把它批得体无完肤;就连德怀特的朋友们——如约翰•特朗布尔(JohnTrumbull,1750-1831)——也未表示丝毫热情。其中夸张的的战斗场面大肆渲染电闪雷鸣,以至特朗布尔提议应为该史诗提供避雷针。

毫不奇怪,讽刺诗的命运比严肃诗要好得多。讽刺史诗体裁鼓励美国诗人运用自然的表达,没有使他们堕入矫揉造作老调重弹的爱国主义泥淖,也没有诱使他们重复从英国诗人那里承袭的源于希腊诗人荷马和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毫无个性的传统诗歌语言。

在特朗布尔的的诙谐讽刺史诗《麦克芬戈尔》(M’Fingal,1776-82)中,程式化的感情和陈词俗套被化作优秀讽刺作品发起进攻的弹药,战争时期气势磅礴的夸张文体也受到嘲笑。该讽刺诗效仿英国诗人塞缪尔•巴特勒(SamuelButler)的《休迪布拉斯》(Hudibras),嘲弄保守的托利(Tory)党人麦克芬戈尔。它的语言简洁有力,例如以下对面对绞索的死刑犯的描述:

没人在绞索收紧之际

第二章民主渊源与独立战争时期的作家(1776–1820)之三 siro 1776

对法律抱有好感。

《麦克芬戈尔》在半个世纪中重印30多次,在英国和美国都很受欢迎。讽刺文字之所以吸引独立战争时期的读者,部分是因为它蕴含社会评论与批评,而政治话题和社会问题是当时公众关注的主要议题。1787年上演的第一部美国喜剧是罗亚尔•泰勒(RoyallTyler,1757-1826)创作的《对比》(The Contrast)。它幽默地将一个美国军官曼利(Manly)上校与模仿英国时尚的丁波尔(Dimple)进行对比。自然,丁波尔被描绘得荒谬可笑。这部喜剧中的人物乔纳森(Jonathan)是最早的美国佬(Yankee)的形象。

当时的另一部讽刺作品是小说《现代骑士团》(Modern Chivalry),由休•亨利•布拉肯里奇(Hugh HenryBrackenridge)创作,从1792年至1815年分期发表,以生动的手法嘲讽了那个时代的挥霍无度。布拉肯里奇(1748 –1816)是在美国西部垦荒带长大的苏格兰移民,他在这部篇幅浩大的传奇中模仿《堂•吉诃德传》(DonQuixote)的手法,描述了法拉格上尉(CaptainFarrago)及其愚蠢、残暴却依然不乏人情味的仆人蒂格•奥里甘(Teague O’Regan)的荒诞经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8488.html

更多阅读

探秘:章子怡与撒贝宁背后的恋情故事

章子怡与撒贝宁背后的恋情故事国际章的恋情非常的烂,非常的密集,要是盘点和多少人谈了恋爱估计要盘上个半个月,对于国际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颇受娱乐媒体的关注。然而事件的另一主脚撒贝宁也算是个话题人物,前两年和经纬的恋情高调曝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转载 川陕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方的一些武装起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

章亚若与蒋经国的生死恋情 蒋经国临死喊章亚若

章亚若这个名字和由于特定的原因长期被历史封尘着,她的亲朋故旧及知情好友都长期小心地三缄其口,直到她的一对双胞胎儿子长大成人,一个成了学界巨擘,一个步入政界要位,她与蒋经国的如烟往事才浮出水面,契机是蒋经国去世与台湾新闻解禁。

声明:《第二章民主渊源与独立战争时期的作家1776–1820 之三 siro 1776》为网友把梦护好别碎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