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北京,槐树花开满城。小小黄黄的花儿,满树满树的烂漫着,一阵风儿过去,便引来落英纷纷随风而舞下。
由于古人有所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所以旧时的人们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七百多年来,槐树一直是北京道路树木的当家树,故古槐、紫藤、四合院,便是一幅古都风貌图。
国槐树的花期是盛夏七八月份的样子,细碎的黄色花儿边赶着开放,边不停地飘落下来。早上出门去买豆浆油条,从街头走到街尾,柔黄的小花落满人行道上,连停泊树下的车子顶上,也是薄薄一层黄色的花海。夏季的京城,经常雷雨突至,风雨过后,更是落英缤纷,人行道上,满满的,金黄一片,令人不由停下脚步,看得入神。
入黑前一刻的故宫护城河。
一天的人潮散尽后,故宫归于宁静。出口的北门广场,有两小童在无人的广场上玩着滑板。
傍晚。夕阳余晖下,槐树荫蔽日的北池子大街。
北池子大街。
北池子大街,万寿兴隆古寺。寺院古朴的门面犹存,只是里面已是七十二家房客的民居了。
一碟毛豆,一扎北京鲜啤,一把太阳伞下,一个人的世界里。晚饭后天还没黑,坐着消遣看街。
后海。每次,都喜欢从积水潭那边进入后海。唯有那里,还没有咖啡馆和他们的大沙发霸气地占着道。唯有那里,还有北京的大爷大妈在乘凉和看海。唯有那里,是还可以散步的后海。不过,比起两年前,那里已无可避免地噪音了许多。
从故宫西面的北长街拐入文津街,远远便望见北海公园的白塔。
黄昏时分,走过文津街。背景的城楼是团城。
![正是槐树花落时?北京 北京洪洞大槐树二日游](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95936t01db5483ca2fee2864.jpg)
站在文津街上,越过碧波荡漾的中南海,望见在长安街上的“巨蛋”——国家歌剧院。
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建于1931年,耗费为庚子赔款。现为古籍图书馆,办证后可入内看书。
国子监门前的影壁。有一辆载游客的三轮车停靠着它休息中。
故宫旁的一处平房民居。
红墙,居民晒的花棉被。
某日下午,暴雨将至前的中关村大街。
天桥。
下午三时左右,坐电车路过三里屯,天地忽然变色,天空瞬间漆黑,道旁的大楼亮起了霓虹。暴雨欲来。赶紧跳下电车,静站行人道上用鼻子探索狂风中夹带着的雨腥的气息。很享受的一刻。
暴雨倾盘而下,街灯、车灯纷纷亮起。临时跳下车的代价就是满身被狂雨打湿。
暴雨过后的行人道上,满铺着厚厚一层槐树的黄色花海,教人不忍踩踏。
过街楼遗址。过街楼是一种跨越街道,连通两侧的阁楼式建筑。相当于现代的立交桥。
模式口大街的过街楼遗址。现在只存一侧的半部分。
模式口大街上的老民房。
老房子顶上有漂亮的雕花装饰。
在石景山区的翠微山南麓眺望山下的北京城。
北京郊外房山区的一处景色。
眺望居庸关长城。那天大雾,基本上都看不清。席地而坐在关下那条商品街的这个红灯笼下,边啃着自带的白馒头边欣赏同样白色的城关。
天下第一雄关——北京的居庸关。这是第三次站在悬挂着“天下第一雄关”牌匾的雄关下面,心里没有了激动,却是有点发蒙。另外两个曾经仰望过的“天下第一”雄关分别是河北的山海关和甘肃的嘉峪关。
798艺术区的一个门口。此处原是由民主德国援建的国营厂房,由于建筑风格独特,租金低廉,陆续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租用,形成798艺术区。2004年“北京十大建筑文化”评选中798名列第三,位列故宫之前。2003年度的美国《新闻周刊》在评选年度世界城市时,首次把北京列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北京有798艺术区。该刊认为,798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之都的能力和未来潜力。——介绍资料引自《中国当代美术30年》
798艺术区内。
798艺术区内。
入夜后的水立方,霓虹灯的色彩变幻迷人。
鸟巢和水立方之间有广阔的广场,入夜后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游乐之地。
傍晚,安定门外大街的一个公车站。
北京水蜜桃。夏季到北京一定要吃的哦!个人口味偏爱青青外皮的脆爽甜的那种。在昌平有买到,很好吃,也耐放。
#日志日期:2009-9-22 星期二(Tuesday) 多云
弘扬正气,明辨是非,人人当有公民意识
评论人:用心做小事 评论日期:2009-9-22 21:33
嗯,都是值得我现在回味的地方,
评论人:zhenshinanren 评论日期:2009-9-23 8:16
过去与现在,高贵与平实,城里与城外,民风与艺术,可看与可吃,巧妙地结合,比北京的水蜜桃更好吃、更耐看、值得珍藏。
评论人:醉回首 评论日期:2009-9-23 12:52
让最圆的明月陪伴你和我,让明月传达我的心愿与祝福… 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评论人:backaudio 评论日期:2009-9-23 15:57
想不到北京也有这么多的老房子啊
评论人:backaudio 评论日期:2009-9-23 15:58
泊声家庭背景音乐,带您步入“中央音乐家庭”新时代。
www.backaudi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