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汉字三千五 三千五百元大写



水煮汉字三千五

1画



《说文》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有方家说,这个一字不能象形,只好以指事符号来表示。不管别人对于这个一字如何诠释,我都认为这个一字,就是古人对于那永亘于天地之间的地平线的认知和表示。这个一,太重要了。从人类社会来讲,正是人们根据自己日常的所见所思创造出了基础文字的这个简单的一横,从而才开始了人类文明进步新纪元并由之创造出了中华文明传承千古的灿烂文化;就是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勇敢地迈出这艰难的第一步。因此说,这个一字的诞生,具有深刻非凡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一首先是数字,是一切基数的开始,有了一,才会有其他的一切。有个古哲学家说这个世界是有数字构成的,现在的数码时代印证了这位大师的先见之明。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在不经意间,时间也会一分一秒的流去;一日一月,不知不觉,我们的一生也许就这么过去了。所以,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通俗的说法,乙代表的是柔弱的花草和低矮的灌木丛。《说文》讲: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那是说,这乙,象春天新生的草木扭曲着挣扎着钻出大地的样子。也有的说乙象小河流水那弯弯曲曲的形状,记得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的郭沫若还说过这乙字象鱼的肠子。现在的这个乙,多为甲乙丙丁等十天干所用,因列第二位,所以也有表示第二的意思。

2画



才说二,这二就到了。在古人的视野范围内,人世间,只有天地最大,所以我认为二字上面一横代表的是天,下面的一横自然就代表了地。《说文》曰: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意思是说,这二是代表大地的数,是一的重复。所以二就有了第二位、偶数的意思。俗语说的这人有点“二儿”,那是“二百五”的简称吧。



这个十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挺怪,就是一个“|”。而这十字,却是汉字甲乙的甲字;要是这十字的一横稍长,那么就是数字的七了,那七还做汉字“切菜”的切讲。《说文》曰,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东西南北的,这个好像就有些牵强了。许慎老师大概颇会阴阳之术,解字多以五行相附会,这一点跟我比较接近,大家以后可能会感觉到的。



才提到阴阳五行,这代表十天干的丁字就赶过来了。

甲骨文丁字的模样就是现在的口字,当然也有写成O形的时候,其原型就是我们木匠用的钉子的帽状。故宫大门上那些黄灿灿的大铜钉大家还有记忆吧?有的人说这丁字代表的是人的头顶,那么这丁字在小篆中还有画成整根的钉子形的,就不好解释了。丁的原意就是指的钉子,当顶用,那就是引申意了。《说文》曰: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在金文中,这个丁字刻画的非常粗壮,因此就引申为强壮的青年,好像壮丁就是这么来的吧。并由此丁壮意,引申为天干的第四位。丙丁,同指南方,属火,红色,代表的是夏季,学过周易的朋友都懂得。



这个厂,单独使用读chang,就是通用简化字工厂的厂字,但做偏旁时却读han,是崖壁下方的意思。《说文》曰:厂,山石之厓岩,人可居。象形。

古人穿地为穴之前是洞里藏身的,所以上有山崖下有水源的地方是古人定居的首选之地。因此凡是有厂做偏旁的多与山崖有关,你看这崖字就是。现在这个厂可就基本专指工厂来使用了。



上面说了,这个七,当汉字使用时是切的意思。《说文》曰: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我说许慎解字好阴阳五行之说,这个七字他就是从字体上解释的,有些牵强了。现在七,基本就当数字讲了。



我对这卜字比较有研究,因为我研究占卜之术业有经年。但是过去只是从书面上去理解这个字,真正明白了卜字的来源还是在看到殷商占卜用的甲骨以后,那时我才深深地感觉出了古人造字之妙。

《说文》曰:卜,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橫也。凡卜之屬皆从卜。殷商属于上古时期,当时的古人对于大自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潜意识中认为是由上帝、由各种自然神、还有各位死去的祖先主宰和影响着这个世界的阴晴雨雪、洪荒丰歉,乃至左右着一个国家和个人的吉凶祸福乃至盛昌衰亡。因此我们在所见的甲骨卜辞中随处可见的都是关于这些内容的记载。所谓的甲骨,一般指的是占卜用的龟腹甲和牛的肩胛骨。古人在占卜前要先用钻具在备好的龟甲牛骨上进行专门的整治,然后还要在甲骨的背面施钻和施凿,为的就是在占卜时,其正面更加易于横竖爆裂显现兆纹。钻,是在龟甲上下依次钻出一行行整齐的圆孔;凿,是在钻孔旁或中间竖向凿削出来一列列椭长形的凹槽,据说最浅的地方都处于半透明的状态。经过如此处理的甲骨,一经火灼,就很容易地出现了竖向和基本接近横向的兆纹。而那些专业的占卜师,就是根据这些出现的竖向横向的兆纹来判断吉凶祸福,来决定战争祭祀等一些大小事情的行动取舍。古人往往会就一件事情反复的和对比着的占卜,我曾看过一个大龟板上布满了兆纹。仔细看看,那些兆纹,几乎显示出都是这个“卜”字的模样,当然一竖那面的那个点,可就或横着,或朝上,或朝下了。我甚至能听到那龟甲每每一经火灼,就发出的那种“扑扑”的声音。一个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的卜字,就这样诞生了。占卜是殷商时期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无疑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文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乃至到了文化经济高速发达的现今社会,占卜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纯正中华传统文化,依然在人民大众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八字,是两人或者两物相背之象。愿意是把一个物体从中间分开,那“分”字就是用刀把啥东西给切开了的样子。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说文》曰: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现在一般只做数量词使用了。



有句名言说,认识你自己。所以甲骨文的人字,就很象侧面站立的一个人形,说明古人就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字。词典说,人是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说文》曰: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反正生而为人真不容易。生不容意,活更不易;生活好,更加不易。



这入字,从现在的字形来看,就是人字转了个方向。可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是个尖尖的箭头形状。要不人家许慎老师怎么就说这“入,内也”呢?古文的内有纳入的意思,也就有了进入其中的意思了。其他的交纳、采纳到达啥的,其实都是纳的引申而已。



这儿字,繁体做兒。我在线查询,说兒字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真弄得我哭笑不得。其实儿字上面的字,单看字形那可是臼了,读jiu,是舂米的器具。但甲骨文金文的原样却都是一个大头娃娃的头上开了个口,其实就是囟门的囟字,只是到了后来就变了模样。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倒是真的。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黄宏说,实在不行了,男女才一样。那也未必。



这九字,当然也是数量词。可是甲骨文金文的形状弯弯曲曲的,有人就说是虫子,有人解释象钩子,还有人解释象弯曲的胳膊。甲骨文中还真有“病九”之词,你说这虫子生病了,好像不大对劲;要是病九天了,与古文的词序表达还不大对头。合计合计,还真就是“病在肘”说得通。当然后期的肘字都加上指示符就好辨认了。但是文字这东西他有一个慢慢演化的历史过程。所以说九代表肘意还是说得通的。深究代表啥,现在都没有任何意义了,知道代表九就中了。许老师说: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瞎掰吧,但说阳之变倒是真的。《周易》以阳爻为九,有用九、上九之说,如“初九,潜龙勿用”。九还是一个特殊的时令名,每年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现在的这个几字,基本就做询问数量多少的疑问词用了。但在最初的文字里,其象形的却是古人日常生活中摆放东西的小桌子或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说文曰》:几,踞几也。人们晚上睡觉是上床安寝,白天想迷糊一会儿的话,就简单的“隐几而卧”。并有此引申出人们日常所用的一切可以凭靠使用的东西,如几杖、几席、几榻、几案等等。几还有几乎,差不多,微小等意,但是这个意思的几,应该是古字的幾才对,读音是几的第一声。字的组合取象是戍丝,意思是武装警卫的人员(戍)要心如发丝,才能发现那些微小的隐藏的危机。



现在说的没完没了,是指完结,结束,了结的意思。还有表示某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的用法:如书写完了。《说文》曰:,了,从子無臂。意思说,这个子字,就像一个人走路时腿脚相交,看不到其他的胳膊腿的样子,有点莫名其妙。其他还有了不得了不起等表示赞叹的组合用法。



这个乃字就有意思了。《说文》曰:乃,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那意思好像是说出词困难,说话费劲,是不是指的口吃咱就不知道了。但是俺不敢苟同其说。甲骨文金文小篆的乃字形,可是都没有那一撇的。所以有人说,那乃字是女人乳房的象形,俺觉得大妙,完全可能。象形乳房的还有一个字,就是乳字右边的乚,《说文》中解释为乙字和读成yin音,说表示隐匿,都不大对劲。看这乳字,子象一个孩子,上面是一只手在爱抚孩子的头部,活脱脱的一副女人奶孩子的组合画,所以乚肯定是乳房的变形。古文的乃有你、他、这的用法。“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说等国家统一了,千万别忘了告诉你死去的老爹一声,现在读起来仍然让人沸腾。其他还有是、可是、于是等,都是乃是的转意了。为啥乃就是是的意思?有奶就是娘嘛,哈哈。



这刀字,《说文》曰:刀,兵也,象形。甲骨文中的刀字,与我见过的一张古代刀的图片几乎一模一样。许慎老师说的兵也,指的是刀兵,兵器。其实最初这刀也不过就是古人切菜切肉的工具,至于刀枪用来杀人,那是刀这种工具使用功能进化的结果和战争的需要。刀在上古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是指钱币,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等国的刀形铜币,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也叫“刀布” 。这布也是钱币的一种,以后再说。



这力可了不起。记得小时候老师讲,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现在的说法是,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时代变了,那么对文字

理解的角度自然也不一样。甲骨文中,“力”是个象形字。有人说力像耒,是古代的犁形,上部为犁把,下部为耕地的犁头;有人说力是手连臂的象形。《说文》曰:力,筋也。象人筋之形。耒也好,手臂也罢,人筋也不过就是表示力量的象征。有力量,就得劳动劳作,所以有苦力劳力之说;有力量,就要强势,就引申为权力,强力,威力了。引力动力摩擦力,那是后来的物理名词,古人是不大明白滴。



又yòu。甲骨文的字形,就象一只朝向左侧的右手,本意是使用右手去做某个动作。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许慎老师也说:又,手也。在殷商时期,这个又字属于一字多义,除了当重复来讲以外,还当右、佑、侑用。佑是祈求保佑了,而侑则指的是一种祭祀活动。



看到这匕字,首先想到的是匕首。从意思来看就跟刀字很想亲哥俩儿了,但有人根据甲骨文的字形判断说,匕象汤匙形,或者是取饭的勺子,偶尔也可以插肉。古文中还真有这么用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这个情节国人很熟,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被吓得掉了筷子。箸是筷子,匕就是汤匙呗。可有人说了,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并不像。其实甲骨文的匕的字形,很想一个向右侧立的人形,而且在卜辞中,这个匕字最常用的是指代年老女人,是祭祀的对象,其实就是后来“妣”之初文。还有一种用法是表示连续的状态,乃比也。



看这刁字,就更像是刀的亲兄弟了,实际却压根不贴边。据说刁是古代军中白天用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一种铜制用具。俺没看过,姑从其说。大概古代的兵士也不愿意半夜爬起来去做敲刁那差事,所以后来凡与刁有关的词语就没有啥好话:刁蛮、刁横、刁钻、刁妇、刁难,还有个刁奸,俺还第一次听说。罢了,这刁,不说也罢。

3画



看这三字好写易记,但这三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老子不是说过;三生万物嘛。怎么生出来的?《说文》曰:三,天地人之道也。明白没?这三字的三横,分别代表的是我们这颗蔚蓝色星球上的天地人也!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天地,哪有万物?没有万物,哪来的人类?我想起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据说这话是佛祖释迦牟尼说的,有的人反对,说佛祖怎么能说出这么自私的话?我说只有佛祖才能说出这么大彻大悟的话来警示后人。人类要是不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肆意的破坏这颗赖以生存的星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最近全球暴雪肆虐,昨天在网上看到云南地震了,震了好几十次。真可怕。



这干字简单,可来历复杂。甲骨文的干字很象咱小时候玩过的打鸟弹弓形状,后来又演变成“單”的形状。原意是用树杈修理成的一种狩猎的工具,后来在那树杈上栓俩尖锐石片,就成了战争中的一种武器了。不信?你看大动干戈,不就是打起来了嘛!單戈,战也。后来引申的干活、干预,触犯、冒犯啥的都是这意思。

至于干湿的干,实际是幹字的简化。干亲,是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这于字,象形。甲骨文字形,是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的一种象,尤其我在字典中看到过于另外的一种写法,就是象亏字的样子,然后把象乃字的那部分重描一下,就像是阴影,完全是云气蒸腾的样子。云气蒸腾是无所不至的,所以这于就有往、去、至、在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等意思的时候,是这个於字的简化写法了。



说亏亏到。《说文》曰:亏,气损也。好像是说,蒸锅的盖不严,蒸汽泄损不少。看来许慎老师跟我有同感。段注:“引申凡损皆曰亏。”缺失了,损耗了,都是这意思。亏的繁体字是虧,我发现凡是虎字头的字,在上古多指一种做饭的炊具,比如炉子的炉字,繁体做爐、鑪。这个虧字下面是个隹,是一种鸟。大概这字表示的是锅里炖的大鸟(当然也可以是鸡)咋少了不少的肉呢?真吃亏了。郁闷。亏本也是这意思。多亏你了,幸亏有您,好像是强化一种语气用的。



士为知己者死。但是你绝对想不到还有一说,这士其实指的是雄性的生殖器。不信?举例说明。牡,从牛,土声。甲骨文字形,左为阳性生殖器。本义:雄性的鸟兽。你会问这不是土声吗?文字的演变有点乱,尤其是隶变以后,字被拆解的支离破碎的,以后我会讲。士本义是指男子的美称,在古代,武士士兵士大夫基本都是男人,代表知识分子的士也是如此。士女是仕女的简体。《说文》曰:士,事也。人家许老师也没说女人就不做事,但是上古那些狩猎打仗啥的事情还真得靠爷们,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的那个妇好是商王的妻子,更是一个令俺敬仰的女将军,妇好墓的发掘,让传说中的人物成为事实,所以我读到关于妇好的卜辞特别的激动。



这土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土块立在地面上之形。字体有空心的也有实心的,有的还要点缀几个点,代表土得掉渣,说是土堆也不错。金文中还有直接写成那么一横一竖的,按理说那岂不更像雄性的东西?为什么不用这个字来代表那个东西呢?关键是那东西已经有了一个专用字“且”来代表,容俺以后慢慢道来。

土代表大地。《说文》曰: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吐是谐音吧,反正地上的植物是一点一点长出来的。但是这土在古代汉语中也真可以当吐用。国土领土的,都是引申意,土狍子土皇帝就有贬义了。再有这土是五行之一,可以克水生金晦火,代表皮肤脾胃,一旦受木克较重的话,这方面容易受病。中医就是这么说的,对不对,俺也知不道。



都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未必都知道这个这个工的原意是指斧子等专业的工具。甲骨文的字形有的象斧子有的象木匠的曲尺。说象斧子,文字专家肯定不同意,因为已经有个专门代表斧子的字,就是王。但是我认为那王字代表的斧头是国王专用品,是王权的象征,平民百姓哪敢玩?所以这个工代表的斧子就是古代伐木工人使用的普通工具,但是却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平常就要经常地利其器了。说起那象征王权的斧子,想起了才看的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姜文演的那汉子好像叫马三儿吧,他最后砍杀小日本的斧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那可不是木匠的板斧,我特意留神看了,是钺形的。大家看姜文的电影可别看热闹,每个画面都有深刻的寓意。仔细品味,认真的咂摸,不白看。

工字有工具的意思,不过那一般都加个手握的标志,其实就是巨字了。这就是许慎老师在《说文》中说的: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古人伐木,一般都是修建皇宫等浩荡的工程,工事、工作、做工、工人、工种,越分越细。活做得精致了,就是能工巧匠。等等。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个才字在卜辞中使用率很高,写法有的是瓦匠砌墙吊线时使用的那个铅坠的样子,最多的却是从十字中间那横半腰,往下面那竖线上引两个交叉线的模样。《说文》曰:才,草木之初也,象形。我看到的好多人也都附会着说: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俺不敢苟同。俺的理解上面说了,那才字的本意大概好像也许应该是瓦匠吊线的铅坠,后来演化成十字了,而这恰恰指的是物体或者某位置的中心点。中心点在哪?在这!所以这个才字,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其实是当“在这里”的“在”讲滴!同学们,长学问没呢?

那瓦匠是盖皇宫的,你说他没才能,能干得了?没才干他敢干?所以就可以与材料的的材通用啦。伺候皇上不是奴才?

才刚有个美女过去了---那是这个“纔”的简化字。



《说文》曰:上,高也。但甲骨文金文都把这上字写成是上下两横,但是上横较短;要是上横较长的话,那就是下字了。长横你说它是地平线,是桌椅板凳啥都行,这个“一”就是表示位置的界线,反正较短的那横,明显是个指事的符号。上下的意思就是啥在啥的上面或者下面。

上帝高高在上,皇上也是。反正在上面的人也好物也罢都是比较尊贵的,所谓的上等品嘛。上升,上去了,那就有了到的意思。



下,与上相反也。许慎老师说,底也。就是低吧。反正是矮人一等,地位低下,一般都没啥好词。也可以表示向下的动作。你看下面条不也是向下下嘛。



上面说过,又,甲骨文的字形,就象一只朝向左侧的右手,本意是使用右手去做某个动作。我看的甲古文字典里没有寸这个字,而他人出版的书中引用的甲骨文金文的寸字,看起来跟又字没啥区别。而寸的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说文》曰: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意思是说,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并由此引申为长度的单位。而手无寸铁、寸步难行、相思不可寄,直在存心中,就都是比喻微小的事物了。



丈这个字出现的比较晚,竹简上的字形基本都是右手上面画一个十字。那个时代,数学已经飞速发展。据说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从他书的一些片断摘录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了五大行星出没的规律;他们还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方位。你瞧瞧,连星星都敢测,那地球上的啥东西不能鼓捣鼓捣?所以我觉得这个丈,下面是手,上面的十字,应该是个测量的专用工具,或者你说指的是东西南北也对。反正那是一个人,拿着专业的工具到处丈量啥玩意的意思。许慎老师说:丈,十尺也。那也没错。

丈夫、大丈夫、老丈人,谁都明白,不用俺讲。真明白?那丈人咋个来历?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是丈与杖通用。



天地间啥最大?啥大也没有人大。你看这大字,是“人”在最自信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样子。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许慎老师说: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人再大点就是天了。所以就有了“大夫”、“大王”。可天子也好,总统也罢,还不是归人大选?与大有关的字词太多,说也说不完,干脆不说。



甲骨文中的小字,就是一上俩下的那么三个小点点,少字呢就是下面再加一个点,估计也就是表示几粒沙吧。《金刚经》说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那境界,不可思议。许慎老师说:小,物之微也,正是这个意思吧。

甲骨文“小、少”基本没啥区别,完全可以通用。



我从内心深处对这个“千”字千恩万谢,是它启发我破解了万这个数字由来的千古之谜,从而也撩拨起了俺重新诠释汉字的蠢蠢之心。许慎老师讲:千,十百也,从十从人。此说有好多文字专家就不忿。为啥?俺上面说了,甲骨文中,代表“十”数字的就是一个竖,您老人家现在说千字从十,那咋从咧?但千字从人是对的。那千字的一瞥一竖,就是弯腰状的一个人,在下面画了一横,就表示一千了。为啥子呢?说实话当时我还真没多想,反正古人就这么用了,约定俗成吧。关键是我从研究甲骨文那天开始(不长,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一直就没有弄明白为什么那么一个蝎子就代表万的数字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再仔细审视千字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如彼!

无论研究啥东西,都必须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结合。殷商的来历要从夏朝说起。相传夏朝有一位大臣名叫契,曾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了一块领土,名叫“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后就以“商”来称这个部落。汤灭了夏朝以后,就以“商”作为国号。他的后裔盘庚,迁都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之后,又以“殷”来称这个部落,盘庚死后,就以“殷商”并称。也就是说,这殷商也不过是从一个小部落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从卜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王亲自或者下令去征讨四方的数十个小方国。我没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我估计当时商王的国都人口也就十几万,因为在我能看到的卜辞中,征集几千人去讨伐方国的时候都不多,更不用说上万人了。殷商时代生产力有限,牛羊包括狩猎的动物为数也不会很多。从卜辞来看,一次捕获上百头鹿的时候也不是很多得。那么在古人目力所及,什么东西比较多呢?古代能一次积聚在一起最多动物就是人了。为啥?人家来征伐你来了,你也是不是地去征讨别人,没有人能中?打仗人少了都不中。所以每当有了战事的时候,成百数千的人就要经常地聚集在一起行军打仗。你说这打仗吃饭睡觉的,人也总得有个准数吧?这人太多了也不好数呀!得,就把这人字的下面,写上一横就代表一千人,两横就代表两千人-----呗。你瞧瞧是不是这个理?



这万字,很搞笑,竟然是一只大蝎子。“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说文》:萬,蟲也。从厹,象形。从厹我觉得都是错的,以后再说。我查了所用能看到的资料,都是说这万字是只活脱脱的大蝎子,可是谁也不肯解释下,究竟为什么这只大蝎子就代表数字的万了呢?

千字搞懂了,万字也就好办了。除了人,古时能见到的啥动物最多呢?蚂蚁肯定不少,可是太小了,不算。我当时就觉得那蝎子应该是殷商古人常见的一种极多的爬虫。去百度一搜,果然如此。咱先普及下动物学知识: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10 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等省分布较多。雄蝎体内只有两根精棒,一生只能交配两次。雌蝎交配1次,可连续生育4年,直到寿命结束。蝎子的寿命5~8年。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条现象。幼蝎产出后立即爬上母背,脱一次皮后,陆续离开母蝎独立生活。东亚钳蝎约在7~8月间产仔,每胎产15~35只幼蝎。产仔时幼蝎的尾和附肢从粘液中伸展开,顺母蝎的附肢爬上母背,在母背上不吃任何食物。5天后脱皮成2龄蝎,体长达1.5厘米以上,仍生活于母背。约1周后脱离母体营独立生活。

这还是现代的说明。从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古时期河南一带的气候还是非常适合动物大量繁衍的,各种飞禽走兽,包括老虎大象甚至犀牛都时有捕获。而蝎子这些爬虫类就更不用说了。从简介中我们知道蝎子是喜欢群居的动物,而且繁殖能力特强,交配一次就可以连续生产几年,一次就可以产仔数十只。而且它们还有个怪毛病,就是这蝎子仔出生后都喜欢爬到母蝎子的背上不肯下来。可以想象一下,那么一大群的蝎子同时产仔,一群群的母蝎子,背上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小蝎子,那是多么恐怖的情景?谁会清点下那群蝎子究竟有多少只?海了海了。那究竟有多少?干脆就在蝎子尾巴上画上这一笔吧。好,一万从此诞生了。

亿

这个亿字现在作为数量词来使用。上古应该没有这个字,因为当时根本就不需要它。那时没有那么多的人和物,百万的人口还没达到,百万富翁就更别提了。只有当千万富翁出现的时候,人们才会琢磨,要是钱比千万还多了的时候,那怎么说,怎么用呀?于是那些喝过点墨水,比如我这样的三脚猫就开始琢磨了。现造个字吧,一时还想不好咋造,地上哪有那么多的动物呀?得了,看看过去有没有跟这字差不离儿的,借用一下吧。于是就发现,哎,有个億字不错,许慎老先生说是“安也”,难道不是人多了太平,钱多了心安吗?于是乎,这个億字就借用为比喻人或物极多,难以计数,如亿兆、亿庶、亿众。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说来后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比如大风的风字,你咋象形?也没法指事、会意、形声的。咋整?借用凤凰的风字来用下吧。你也许会说,这不扯呢吗?古人常见的是风,凤凰谁看见过呀?咋凤凰还比风字出现的早了?这事咱以后再说。



这个凡字跟风凤都像,那就先煮煮它吧。其实它跟风凤压根就不靠谱,但别说它还真跟炊具有关。甲骨文中的凡字其实是最初的盘字,表示的就是盛饭菜用的盘子。上面不是说了,古汉字一个重要的造字方法就是象形。虽然现在真正还在使用的象形字只有几百个了,但正是这些象形文字,才是文字真正的源头活水。可以说,没有它们,就没有灿烂的中华文化。《易经》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啥意思?那包羲就是传说中伏羲,据说是他根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树上结的水里游的那些万物而创造了八卦。这八卦可不是现在娱乐圈中的八卦新闻,而是分别用一个长横“—”来表示阳,用“- -”来表示阴,然后把它们反复的组合,来模拟世间的万物。比如把两个- -上下相叠,中间插个—,你看看像啥?不就是横着的“水”字嘛!起初他老人家可并没有发明这东西申请个专利,给人算卦占卜骗点零钱花的意思,他只是用这些符号来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而已。阴阳五行、八卦、六爻、四柱、奇门、六壬、太乙,那些都是后代的文人闲着没事干了,根据原始的八卦而演绎出来的东西。我研究火药是过年放爆竹用的,你拿它去杀人跟我有啥关系?所以说,千百年来,伏羲他老人家一直身负不白之冤却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辩解,俺今天就是要为他老鸣冤叫屈彻底翻案。

话说回来,八卦如此,那文字的起源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你想那时候古人哪会写那么复杂的字呢?人们在相互交流时,不过就是在地上画出来一横,表示昨天抓到了一只鹿哦;画三横,表示今天俺抓到三只兔子。如此而已。再复杂的交流咋办?那就需要用象形的图画,来表示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了。有机会大家看看图解汉字方面的书就会懂我说的意思了。尤其是金文,那刻画得简直是惟肖惟妙。比如大象的象字,那就是精彩的素描画。书画界一直有书画同源一说,然也。

那古人想写盘子的盘字怎么办?画呗。盘子啥样大家都知道。于是古人就比照盘子画出来一个很象盘子的简笔画。到底是怎么画的呢?就是口字那两竖上下都出头的样子。你会问,那盘子怎么会是上下出头的样子?请你把盘字立起来看看,是不是就这样子?为啥要立起来?那是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形成的。你看看原始的那些甲骨文,基本都是竖着书写的。所以古人是为了书写的方便,把很多平放的东西,都写成立起来的样子。不信你看表示猪的豕字,是不是就是立起来的猪?猪哪有站着跑的,可是没有办法,为了书写方便,只有委屈这头猪了,一站就是几千年,估计还要继续站下去。

汉字之所以成为方块字,跟古人使用的书写材料密切相关。比如那竹简,坚硬无比不说,整体都是密密实实竖立着的木质纤维。你想想,要在那上面画个圆圈是不是太费劲了?那怎么写字最省力?当然是竖着写了。所以甲骨上、竹简上的文字一般都是细长状的,线条简单精细。金文呢,因为事先可以在模具上制版,刻坏了就反复修改,所以字体就比较圆润丰满;而篆书为啥就花里胡哨的?因为小篆是秦朝的官方文字,你想宰相李斯能用竹简刻字吗?用的肯定是帛呀!而且那时书写的工具基本都快改成毛笔啦!至于隶书出现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在布上书写文字了。局部地区,造纸术也应该出现了吧。所以隶书属于横体字。

扯远咧。这凡,就是盘子的盘,引申为般,就是般东西的搬。盘子是常见的东西,所以有平凡的意思。盘子太多了,哪都有呀,故此引申为普通、平常、大致、大概、凡夫、凡间等意。



既然说象形,那咱接着说马字得了。甲骨文的马字,就是一匹马的剪纸图,有马头马耳马身马腿马蹄子;那马尾都是分叉的,马鬃还是立起来的,很有飘逸感;再仔细看看,马眼睛还若隐若现呢。当然这匹马也是一样,一直立着跑到了现在。马字没啥好说的,是一种人工驯化的家畜。虽然它马上就要退出人类历史的舞台,但是这种温顺的家畜,曾经是人们最好的助手和朋友,它曾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正因为它善良,所以它才是马马虎虎,马大哈的一个。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谁说的?扯淡,吃亏是福。



继续说象形。说女字是象形字,古文字学家会一致反对,因为这个女字已被公认属于会意字。甲骨文中,这女字就是一副敛手屈膝而跪、俯首听命的样子。所以古文字学家才会说,古代女子地位地下,天天给男人跪搓衣板,故乃会意字者也。我前面已经说过,考古也好,诠释汉字也罢,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上古的时候还没有沙发板凳,人们除了睡觉时躺着,坐着的时候,一般都是采取的跪姿,这个不分男女都是一样。你看就是现在,日本的女子也还是喜欢跪在那里做家务。此为习惯而已,并没有虐待歧视的意思。因此俺还是把这女字当象形字来理解,就是为了给咱占人类一半的女同胞翻案。这女字,其实就是女人做家务的样子。你说象形就象形,说会意就会意吧。

许慎老师说:女,妇人也。俺就不用解释了吧?要说明的是,这女字在古文中时常假借为“汝”,是你的意思,也就是宋丹丹说的北京欢迎尔。



这子字在甲骨文中有几种写法,有两种用法。一种写法跟现在的子字差不多,只是上面不是平的,而是一个○状,也有写成口状的时候。我说过,那是为了在甲骨上刻字方便。谁见过婴儿脑袋长成个方形的?所以说你不结合实际,永远不可能正确的理解汉字。子字的那一横,可以理解为婴儿的双臂。那腿咋成了一个?包在小被里了呗。要不怎么就说这子字指的是婴儿呢!解字先生说男人跟女人在一起,那可就是一个字---好啊。他是把那个子字当成成年男子了,纯粹是瞎掰。男人跟女人在一起未必就好,要不现在这离婚率咋会那么高呢?事实胜于雄辩吧。那这好字究竟应该怎么讲?俺以后再说。

另外的写法也是象形,画的是一个小孩,挺大个脑袋上长了三根头发,两条腿吧还是外八字。《说文》曰: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对了,那就是电影中那个小孩三毛的形象!为啥就长了三根头发?常言道事不过三也。那就是一个概数,取其代表意义。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在甲骨文的凡字上面加了一个竖。这种写法基本上都用于天干地支之中。

在殷商时代,阴阳五行八卦的理论应该已经非常的完善了。别的不说,你看那些商王的名字吧,什么上甲、包乙、卜丙、中丁、大戊、雍己、大庚、祖辛、示壬、示癸---真都没听说过?那盘庚总有印象吧?据说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并在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稳定的国都。殷墟总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有大量的青铜器,石器,骨器,玉器等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文物,甲骨就是在这里被发掘出土从而惊叹世界的。其中最有名的还属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啥叫“司母戊”大方鼎?就因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推测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看明白没?原来不光是男人,女人的名字中也用天干。我不知道在那年代十天干是不是帝王的专用名字,反正从卜辞来看,好像大臣中没谁敢用。另外从出土的甲骨卜辞来看,所有的占卜,每次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先用干支标明占卜的时间,然后要注明主持占卜的人,然后才是说明谁想占卜什么事情。事后,一般还要在旁边或者后面相应的地方标注事情的应验情况。当然也有简化程序的时候,但是干支记时,一般绝不可少。

据专家统计,殷墟甲骨所见干支表刻辞以及习刻辞总量计达600余片。我看到过一张刻有完整六十花甲子列序表的胛骨照片(《甲骨文合集》37986拓片)。其纵列为六,每列从甲至癸依次排列。字体优美,刻画精细,一丝不苟,极其工整。我从中充分体味出古人对待占卜那神圣而认真,恭敬且严肃的态度。这胛骨,对于我这样一个研究占卜20载的业余爱好者,真的如同见到圣物一般。大家要是有机会看到这张拓片,就会见到这个子字,那真就是写成“三毛”样子的。

跑偏了,得刹车了。子,子子孙孙也。有时专指男子,或者有地位有知识的人。孔子啦,老子啦。注意,此老子非彼老子也。子也是12地支之首,子时指的是23时至次日的1时,子夜是也。子五行属水,也可以代表肾尿血液等。



谁看到这个字,都会觉得挺不吉利的。其实有啥可怕滴?你看那屋、居还不是都在尸下,难道这屋你就不进了?我才在百度上搜了下,那上讲,《说文》:尸,神像也。象卧之形。俺好奇看了下在线的《新华字典》竟然也是这么曰的。看来这网上的东西有的时候也不大靠谱。我手头看的是汤可敬撰的《说文解字今释》,在1154页是这么写的:尸,陈也。象卧之形。看懂没?人家许慎老师在书中可说那尸字是一个人横躺在那里的样子。网上这咋就演变成了神像了呢?可也是,现在人刚死,办事情的时候还真是都摆张相片啥的,大概这网络也是与时俱进了。实际这个尸字是个象形字,表示一个人在那弯着腿休息或者睡觉呢。不信?《论语》里说孔子“寝不尸,居不客”。啥意思?说孔老夫子是睡不死的老东西?那还得了。其实是说,孔子这老头平时没啥架子,是挺随便的一个人,睡觉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所以你看看,这屋子你该居就居,原意咋躺就咋躺,实际根本就死不了。

表示尸体的尸,实际是繁体字屍,现在简化成尸了,通用就有通义。所以现在的尸也就有了死尸的意思了。

随便说下,汤可敬,值得我尊敬,也值得你他大家都尊敬。他在《今释》的后记中说:遇到春花月夜,见远方月光如水,看近处花影扶疏,不免有些魂不守舍了-----人生如梦,何苦乃尔?

何苦乃尔。谁知道?反正我也不知道。



这个也字很怪,真是怪怪的样子。咋个怪法?有人说这也字象女人的阴部。你骂我流氓?我说是有人说,可我没说是我说的啊!那到底是谁说的?谁说的谁就是大流氓!好好好,俺就坦白得了。这话可是被称为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的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老师说的。原版的《说文解字》俺是没得机会看了,可是在《今释》1798页下数第三行可明明白白就是这么写着的。那上还有个也字的篆字体。呀,你别说,你细端详,还真是酱紫!说实话,你想真正能读懂文字还真就要有点天分,要具备充分的想象能力。目前姜文的《让子弹飞》火爆上映,俺没钱看,就在网上看了他早期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说实话,刚看完了没看懂。心想啥玩意这是?咋平平淡淡的就结束了?高潮在哪里?我躺在床上合计合计不对,这电影大妙,画面的暗示暗喻的东西太多。就又起来看,看了一半老婆就不让看了。我就说这电影拍得好呀,谈了几个画面。其中提到那马猴吹避孕套还有在米兰卧室鼓捣望远镜的画面。我说你看那马猴刚吹避孕套的时候吧,是背对观众的,啥意思?那玩意代表的是个人的隐私,刚开始吧都是偷偷摸摸的做。可是那欲望一旦膨胀起来就控制不住了,你看那马猴就转过身来,不再掩饰;闸门一旦放开,那东西就会象炮弹一样横冲直撞无所畏惧,那可就不好办了。这里还有个镜头,就是炮弹穿过了他爸爸他妈妈的结婚照。我跟老婆说,姜文在电影中暗示过马猴他小弟是个私生子,老婆就说我胡说八道。我说马猴鼓捣的那个望远镜是暗示男人的那东西,老婆说我心脏。不是心脏,是肮脏的脏。我说姜文绝对是这意思,不信知道姜文电话的朋友你可以问问他啊。其实米兰腿上的钥匙环有着更加强烈的寓意,就是不知道大家看懂没?

说这些的意思是,不管做啥事,都需要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就象这也字,许慎老师他只是从篆字中想象出来的象女阴。这不能怪他老人家,可惜他没有我们这么幸运,能看到早已失传的甲骨文,否则一些文字可能就不是今天的这个样子了。其实在早期的信阳竹简等许多字体中,这也字都不是写成那个样子的。有人说也是一种盥器,是洗手盆。也有人说那是蛇头的样子。我倾向于后说,因为也、它、虫字都挺相像,只是后来分化了。

也在现代汉语中基本没有啥特别的用意了,一般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表示强调等等。



只识弯弓射大雕。伟人就是伟人,一句话就把这弓的使用原理、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刻画的清清楚楚。甲骨文的弓字极其简单,就是画的一张弓,不光有弓背和弓弦,上面还画了个一撇,我估计是调弓弦张力的东西。后来画得就越来越简略了,弓弦没了,调张力的设施也不见了,最后就剩下了弓背,所以就成了今天这个驼背老人的样子了。文字的演化也真有点意思,有的字越来越简单,可有的字就越演越复杂。就说那炉子的炉,开始的时候就画了个火炉状的东西,可是后来却演变成“鑪”,麻烦。这弓字呢,本来就简单的不行,你还掐头去尾的干啥?

《说文》曰:弓,以近穷远。意思是说,弓这件东西可以从近处射向远方。弓最初应该是射猎的工具,后来进化成了古代战争中具有很强杀伤力的重要装备,是可以射箭或打弹的器械。弓还可以打弹?当然,要不怎么就叫弹弓呢!甲骨文的弹字就是一张弓的弓弦上多了一个弹带或者弹丸。弓是弧状,引申义中表示与其形状相关的一些物象。



这丸字大概出现的比较晚,有此可证古人吃肉丸子的时候好像不大多。《说文》曰:丸,圜,傾側而轉者。从反仄。许老先生没有邓散木先生解释的直白:“丸,上下左右皆园,倾侧辗转,其形如一”。意思是说,丸这东西,随便你咋转,都是园滴。丸好理解,但是这个字体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却不好解释。许慎老师说的丸从仄,俺有点不同意见。仄是人在山崖下直不起腰的样子,引申为倾斜没错。从这方面理解丸字也可以。可是古体的丸字都是朝向左侧,有些是九字那一撇下面加了个点。从弹丸一词,我想起了甲骨文的侯字。这古侯字是厂字下加一个表示箭的矢字。那厂字表示的是用木杆支起的靶布,侯就是“张布以射之也”。上一讲说了,弹字就是一张弓的弓弦上多了一个弹带或者弹丸。那么这个丸字,为什么就不可以是“夹弹张弓以射布也”的意思呢?丸其实不就是练习射击的子弹嘛!古人吃肉丸子的时候不多,但是张弓射鸟,吃鸟蛋的时候可不少哩!



这勺字,现在指的是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饭勺汤勺都是它。但在甲骨文时代却指的是一种舀酒的用具。你看那酌字,不就是从酒缸里往外提酒嘛!甲骨文的字形是把这“勺”字的竖钩抻直点,然后把勺里面的那个点,放在那一撇的头顶上。那一点,就表示这勺子里面舀出来的东西,后来大概古人觉得那一撇的容量太小,这点酒哪够俺喝?所以就把那点,挪到“包”里了。那咋还出来包了?勺字没有那点,读bao,就是包做偏旁时的用法。不信?《说文》曰:勺,挹取也。象形,中有实,与包同意。挹取就是把某种液体从容器里盛出来;而与包同意可不是说给你个包你挺满意,许慎老师说的是这勺字的用法呢,跟那包字的象形手法是相同的。所以俺在《说文》里没找到勺,大概许老师直接把勺收编到包里了。



这门字本来挺简单的,可许慎老师解释的有点迷糊,俺就不学了。看看,这个門像不像双开的大门样?你说这门扇太小了点吧?那是。敢情人家甲骨文的門还是上边带门框的样子呢,这不是后来逐渐的偷工减料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嘛。字典上说,门是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字典总有点一本正经板着脸说话的味道,俺不太喜欢。门还有防盗的功能呢,他没想到,俺补充下。

城门可以做关卡用,或者指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窍门指的是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分门别类,遁入空门,指的就是某类的门派了。



口字简单吧,可你未必认识。不服?国中的口字咋读?那读wei,是表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邑的地区范围。你看那国字、邑字中的口就是这意思。嘿嘿,故意难为下你,要不你总是视我为空气,故意忽视俺的存在。甲骨文的字形,象一个人微笑的嘴型。到底啥形?就是嘴角微微上翘的样子。许慎老师讲:口,人所以言食也。言能食?不知道,但是可真有食言一说。人家许老师说的意思是,嘴这个东西,就是用来说话吃饭的家伙。我估计许老师肯定没读过《三国》,“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朝”-----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你看你看,这口有时候也可以用来谋杀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看好你的口,记得平时放个把门的。所以这口除了表示人口,也引申为关口、口岸等意思。至于一口井,二口猪的,那是借为量词来使用了。许慎老师说表示城邑这个用法的口是回绕,就是环绕一周的意思,也对。



这个字,在《说文》里你是找不到的。“小沈阳”就喜欢说为什么呢?那为什么呢?因为它是衛的简化字。衛在甲骨文中写作韋。看出来没?还跟那口字有关,也还是与城邑有关。我再问你,口字上下的那俩字咋读?读止。止是啥呢?是趾,就是脚丫子的意思。那城邑上下方俩脚丫子啥意思呀?其实在金文中还有口字上下左右四个脚丫子的韦字呢。这回明白了吧?这韦字,最初就是用来表示警卫部队的士兵在一座城邑的四周不停地走动,担任警戒守卫的意思。小篆呢,为了强调警卫时要不断的巡视,所以就又加上了表示运动状态的行字,就成了后来衛这个样子。后来文字简化,就又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前几天才知道有鲁迅先生临终遗言“汉字不死,中GONG必亡”一说。我不知真假,但是可以肯定鲁迅先生是认为这汉字想普及、推广、使用太难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简化汉字功不可没。可但是,一些汉字,一经简化就失去了其神韵风采。我一直以为这汉字是可以通神的。不是鬼神的神,那是心有灵犀的灵气儿。古代有测字一说,你也别说都是瞎掰,有的时候还真能蒙事儿。我有时也喜欢玩玩。我有个哥们是警CHA,不信俺研究的占卜那玩意。应该是2008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几个哥们在一起,他一边拍肚子一边考俺说,说有6个近亲属去世了,你能蒙对男女我就服你。我说死的是个老太太。他就一愣,我接着说死的是你姥姥。他当时就直眼了。为什么呢?他拍的肚子是坤。坤,老女人也。他服气以后就说你看看我的名字咋样?他的名字单字为彬,我就说,你的肚子,将来最少会被扎三刀。他不久就把我说的这事忘了.在2009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他带领其他两名警CHA还有几个协勤出警抓捕偷车贼时,三名MIN警全被扎伤。他的肚子上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个眼,幸亏没有大碍。那三件染满鲜血的血衣已被那个分局收藏。为什么当时就敢这么断?彬字是林,双木,三撇可以看成象三把刀在砍木。因为他当时拍了肚子,所以才那么蒙的。其实我当时就是一种灵动。



别说,古往今来数千年,可就这山字形态保持的最好,基本没咋走样,只是体型上看,那可就苗条多喽。甲骨文的山字那叫一个丰满,你看外面的三座青山相连是啥样,那山字就是啥样的。那为啥现在这山它就苗条了?不是山要减肥,是人类太贪婪了,山上的树木砍光不说,连山石都挖去换钱花了。你见过高速路两边山坡上涂满绿油漆的新鲜事没?俺亲眼见过。最近听说哪里的山体又滑坡没?没有?那是你没留意。

《说文》讲:山,土有石而高。那土山就不是山了?要是非得石头才算山,那冰山又咋个说法?其实那就是形容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高而已。这伙人,呼号山响的闹腾!那不也是形容动静大了点嘛。

山还有一种说法,是指坟,知道下也应该。



说完山,再说川。《说文》讲:川,贯川通流水也。许慎老师说的是啥意思?他是说,那川呀,就是整条河里那水是哗哗地淌。您见过弯弯的小河吧?甲骨文川的字形,左右那两笔是弯曲状的,就代表两边起伏的河岸;中间是断续的虚线,表示的是川流不息的河水。其正像河流之状耳。川一般表示水流比较大的河。《管子•度地》: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然也。水往低处流那是不假,但是你可别忘了还有“水平”一说。水在静止的时候是平的。你说哪也不一定?当然,太平洋波涛汹涌一点不平,那不也叫做“太平”吗?要是那么较真,那地球还是圆球呢,地平线怎么个说法?就是相对而言也,所以“敕勒川,阴山下”,那川就不是河了,指的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啥事别太较真就好。千万别学我,吃多了撑的没事找事,说啥要水煮汉字。老婆好奇,说煮鸡炖鸭俺都在行,那汉字可咋个煮法?俺说吧就是把那三千多个汉字,哎对了,拿字典就行,搁大锅里,加上满川的水,再放点调料,花椒大料都行,就是盐不能多了。然后就慢慢用小火来炖,等熬的差不离儿了就给大伙喝。俺边说边抱起词典去书房。老婆在后面就震山地喊:你个败家玩意儿,你给我省点煤气费吧你!



《说文》曰:夕,莫也。莫是啥也?莫名其妙也?别瞎扯了你。其实这个莫就是现在的暮字。字典上说:暮,从日,从茻(mǎng),意思是太阳落在草丛中,就表示傍晚天快黑了。但是夕在甲骨时代表示的应该是一个从日落到天明的整个夜晚。因为在晚上,只有月亮最有代表性,所以夕最初的写法是半个月亮的样子;而月亮的月字呢,却写成跟这个夕字一样了。当然到后来又变回去了,好像这正是风水轮流转的佐证,反正俺也没弄明白这是咋搞的。再比如就像“来”字吧,本来是麦子的意思;而麦字呢本来是来的意思,可是用来用去就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你看明白没?现在的夕指的是快到晚上的时候了。

夕还通“汐”,指晚潮,不多见。



先看《在线字典》上怎么说:乡,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这只是说对了一部分,有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话倒也别这么讲。在甲骨文中,表示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情状的那个字最初应该是个卿字。你看卿字两旁的卩字,不就是分别在皀两边跪着的两个人吗?还记得俺以前说过吧,别以为那女字就像女人跪在那就是受虐待的样子,你看现在俩大老爷们坐那对饮不也是跪着的吗?你总不能说那是他俩喝酒耍赖被罚跪呢吧!你可知道那喝酒的两人是谁?不知道吧,俺就知道。你想想在上古,官要是做到卿级得是何等人物?副局?小喽。上大夫曰卿,那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现在起码也得是部长、副部长的级别吧。

那皀是啥?《说文》里许慎老师解释说那是谷物粮食的香味。瞎扯呢。听说过闻香识女人,还没听说过有闻味当饭吃的。前面《字典》中不也说了,那皀应该是现在说的“簋”,那是它的简化形状。簋是啥?是古代一种青铜或陶制的,用来盛食物的容器。这才对头嘛!所以说,解读文字,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读懂它本身的组合象,要重点破译那些隐藏着的信息。因为文字毕竟为了书写方便就要尽量的简化,就不可能把所有要表达的意思全用已有的文字来说明。而只能择其关键,选一些字中最能说明问题的部位来表达某种信息。这就是文字的组合信息,我起个名叫做文字的组合象。话说回来,还真有越演变越复杂的时候,你看那个“饗”字不就是嘛!有人说那“卿”的原意是大臣们陪帝王用餐的意思,要不怎么许慎老师就说这“皀”字读香,是香味的意思呢。你想想陪帝王吃喝,那得吃啥?能不香?那能不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总陪帝王享受宴乐,这卿呀后来就专门用来指代帝王身边的那些大臣们了。那表示吃喝的那个字咋办?由此就出现了“鄉”字,也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的意思。

知道中国人有啥毛病没?好攀亲套近,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好攀转折亲。你哪的?俺陈屯的;呀,俺李庄滴。你哪的?俺河南地;咦,俺河北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酒局那还少得了?你看这酒局慢慢就成了老乡聚会的场所了,老乡的“鄉”就此隆重诞生了。那,那酒局的那字咋办?造字呗。咋造?干脆就在鄉字下面加个食字,你看中也是不中呢?我看中!你说俺们老乡聚会,不吃不喝地,那还有个啥意思?

你说这“饗”字造的有点意思哈?别扯了。这“鄉”字的本意吧就是吃吃喝喝,你再加个食,那咋还吃起来没完没了的了?那可不是咋的,据说现在全国一年能喝干一个西湖的白酒,是不是用的公款俺就不知道了。

看懂没?这乡字就是“鄉”的简化字,一般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乡村,指城市外的区域。梦乡呢?梦里不知身是客也。川,水,灾字非常相像却有区别,以后说道水时细说下。



《在线字典》里说:刃,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其实在甲骨文里,就已经就有了刃字,形状是一把立起来的刀,上面加了一个短竖,意思是说:这个地方,你小心点,刮了碰了的可不好办。《说文》:刃,刀坚也。刀坚就是指把好钢用在了该用的那个地方。史上最牛的利刃是那把?青面兽杨志的那把吹毛利刃?不算不算。“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杀牛刀才叫真牛。谁的?庖丁用的那把。

刃引申为刀剑一类利器。手刃呢?亲手杀死。刃还可通“韧”,意思是那东西柔软而坚固。



这习字,是習字的简化体。许慎老师解释说:習,數飛也。从羽从白。意思是说,这习字,就是小鸟在无数次的练习飞行。许说的从羽从白是解释这个习字根据啥变化来的。郭沫若老前辈则对此不以为然,说“此字分明从羽,从日,盖谓禽鸟于晴日学飞,许之误在伪日从白”。郭老说的当然是甲骨文中的写法了。看看,有不同意见了吧?人家郭老可是甲骨学大名鼎鼎的四堂之一。啥堂?鼎堂!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他老人家说过的话,那就是个板上钉钉,而且钉得死死。我这人的毛病就是喜欢较真,要不咋就能起五更爬半夜点灯熬油的煮字玩呢?我就合计,你说这小鸟下暴雨的时候吧肯定都得猫起来避雨,那可不能练飞行,玩命的事咱不能干;但你说要是赶上春暖花开的良辰美景,就算是阴天,那凉快儿地飞那么一会儿,还不比晴天白日累得一身臭汗飞着舒服?干啥就非得出太阳的大晴天才飞?我就好奇,查看甲骨文中的习字到底写成了啥样子。我手头看的是徐无闻主编的《甲金篆隶大字典》,本书收录的字形,就时代而言,从殷代到西晋,大约一千五百年;就字体而言,从甲骨文到隶书,基本反映了现代汉字以前的演变过程;就取材而言,新资料将近一半。全书共收字头六千九百三十个,形体四万零五百二十七个,与同类型的书相比,算是很丰富的了。最关键的是,“该书收列的字形,尽可能地从原件拓片、照片和影印本中临写或摹写。少数字则根据可靠的摹本。”因此我觉得这字典上的字体应该是可靠的。我看到书中229页上第一个习字,是两个羽毛下是一个大大的口字;第二个则是两根羽毛下的那口字变成三角形了;第三个习字的口字则变成了菱形,里面还多了个点;第四个口字好像变成了斜着的目字;第七个习字下面干脆就是目字了。我又好奇查看甲骨文的日字究竟长成了啥样。在书435页看到的日字,口字型的为多,且基本里面都有一横。圆形和接近圆形的5个,只有一个里面没有点。由此我推测那习字的下面最初也未必就是从日,起初的习字本意,应该就是小鸟在天空练习飞翔。啥晴天飞阴天飞的,好像没有啥道理。下面写成口字型三角形那是为了书写方便。至于后来写成了日字也很正常。因为太阳本来就是白天的象征,就像是把夕字画成了月亮来代表,都是同样的道理。那白呢?不可否认,那是变体,但是你不能说这变的就没有道理。那白字,为什么就不可以是白天的意思呢?为什么就不可以代表小鸟展开了白色的双翅在尽情的翱翔呢?

不习水战就得经常地练习;不习于诵是因为还没有熟悉的掌握;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那是指养成了某种习惯。



这飞个是飛字的简化字。《在线字典》中说属象形。小篆的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飛字出现的较晚,甲骨金文中未见。我个人认为这绝无可能。咱且不说这鸟类到底是不是起源于恐龙,但鸟类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则是公认的事实。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有9,000多种,光中国记录的就有1,300多种,谁知道被人类吃灭绝了的还有多少种呢?可以说,在上古时期鸟类是人们最常见的飞禽,同时也是人们争相捕捉来打牙祭下酒喝解馋祭祖的最重要的一类动物。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多种关于鸟字的写法,鸟、隹、离、擒、网、罗等跟鸟相关的文字更是随处可见。应该说鸟在天上时时飞,人们也是日日见,那怎么可能甲骨文中会没有表示鸟飞的那个文字呢?打死谁都不会相信。不但不可能没有这个字,而且不可能没有记录过这个字。为啥?古话说: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无数例证说明,这古今中外,官越大呢就越有围田打猎的喜好。“却说曹爽正飞鹰走犬之际,忽报城内有变” 。想当年那曹阿哥要不是太好这口,也不至于那么快就魏主政归司马氏了。那飞鹰不就是抓鸟的?甲古文中记载商王田猎类的卜辞更是极多,故此甲骨中绝对有可能会记录此字。所以俺就琢磨,从现有发现的甲骨文中,哪个字最能代表飞字呢?哎哎,你看这“非”字像不?不像不像,俺看羊排才是酱紫!那是因为你没看过这字的甲骨文。看了都说像,就如同用过都说好一样。你查查《在线字典》:非,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看明白没?你看那“兆”字还像排骨不?其实那就是鸟儿振翅高飞的样子。只是后人看到鸟飞翔的时候,需要翅膀分开向两边使劲,就取其相违背的意思而引申为是非的非了。为了与其相区别,后人就根据鸟飞的神态,又造出了飛字。是也。

飞,快,飘荡状。飞灾,意外的灾祸。飞还通“肥”?没听说过。这煮字真费劲,解一个字往往要牵扯到几个字才行。老半天才鼓捣出来这么一个。干脆把我自己炖了得了。



《在线字典》:巾,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瞎掰。我认为这巾,就是古人扯出来的第一块遮羞布。相当于现在的围裙样子。什么佩巾头巾手巾毛巾啥的都是后来根据生活需要陆续产生的东西。既然是围裙,自然就有包裹、覆盖的意思。

那一竖当偏旁用时读gun,但是在这字中就是代表了人体下身的简化。冂做偏旁读jiong,这里表示围裙的样子。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这个巾大概就是上面说的拭布吧。



这“个”字是繁体字“個、箇”的简化体,通用为个体量词,表示单独的人或物。要我说吧,你也不能总说那简化字就不好,你看这“个”字简化的多么合理。个是啥?丨人,啥意思?一个人呗!个字本身,就很像一个人站在那里的样子。个体指的是啥?不就是一个人嘛!

个有时候当语气词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那样的意思。



《在线字典》:叉,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甲骨文字,叉是在向左伸出的一只右手的手指头间画2个小点。我认为应该是古“抓”字。因为在《说文解字》里是没有抓字的。古汉语中表示与手部活动有关的字极多,而“抓’是手部最常见的一种活动,你说古汉语中竟然没有抓字,岂有天理?而甲骨文中所谓的“叉”字,正是表示手指间抓满了东西的意思。故此,本人认为,此“叉”字,即“抓”字也。而真正的叉字,愿意应该是树杈。古人把树杈修整以后,有的做成了“干”,即以前说的一种狩猎的工具,以后又演变成了一种武器;有的则做成了农业工具杈子。后来为了表示用杈子叉东西的动作,就加上偏旁的手,所以就是扠字了。现在则又把扠简化而成叉字了。

叉,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说文》:叉,手指相错也。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从以上《在线字典》中关于叉的解释足可佐证我的推断没错。

看明白了我讲解“叉”字的演变过程,其引申意思自然都会明白。字典说“叉”同“岔”---岔啥呀岔,你家的杈子没有岔呀!



才一夕止乙酉彡于且乙(英2041)。这写的啥玩意这是?电脑中毒乱码了吧?其实这就是原滋原味的甲骨卜辞中的一句话。为了让大家对文字的演变有个直观的了解,所以举个例子说明。以前说过,这“才”字是“在”的意思。那“夕”是啥来的?晚上?错了。俺说过,最初这“夕”字可当“月”来讲的。“止”字咱一会儿再说。乙酉是干支,代表年月日时都可以。彡做部首时读san,是甲骨时代的一种祭祀方式,咱以后会讲。彡可不是数字的“三”,俺上次说的那哥们因名字中有“彬”就敢蒙其被刺纯属巧合,要不叫“彬”名字的朋友岂不都要找俺改名?其实那靠的是一种外应。啥叫外应?等讲到“应”字的时候自有交代。“于”字就是介词,表示动词的后缀,与现代用法同。在甲骨中,“且乙”是一体字,特指祖乙这个人。“英2041”,代表摘自那本书的第多少片。聪明的朋友肯定明白那个“止”是啥意思了。对,就是现在“之乎者也”的这个“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月之乙酉日那天,向祖乙祭祀。看看,俺的东西你真不白看,恭喜你,现在都可以翻译甲骨文啦!

原来说过,这“止”是“趾”,是脚丫子的意思吧?所以这个“之”才有了“去、到”的用法。为啥“之”是代词?你的脚丫子在那,可不就代表你的人也在那嘛!你要是非说他装的是假腿俺也没办法。知道俺为啥要煮字了吧?咱就是要向本山大叔学习,学习那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而且还要往祖坟上刨。当你真正明白每个文字的来历了,其他引申出来的意思,不用学自己都明白。所以这个之字,俺就不再细说。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看着都迷糊,琢磨琢磨吧也还是没啥道理。



乞字上面是人,下面乙字是声符,更像一个人跪在那里。仔细端详下,不正是一个人乞求施舍怜悯的可怜样子吗?《说文解字》里没有“乞”字,但是“气”字可以通假为“乞”字来用。



甲骨文及字,上面是一个屈膝的人,下面是一只右手,表示的意思是已经抓到了这个人,所以最初是抓住逮住的意思。望尘莫及,追不上嘛。及第,考中了没错,说明你达到了人家录取的标准。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当年庄王这话说的吧就有点过头了,知道他后来是在哪里见老娘的吗?黄泉路上?那哪能。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在地道里。何苦这是?其他的用法自己就可以引申,不必细数。

广

这字咋读?广大的广?那还有问你?读yan,本意是指依山崖而建的房子。原始人最初没有木匠瓦匠也买不到钢筋水泥的时候,就只能找个山洞居住。要不怎么就有山顶洞人一说呢?后来有木匠瓦匠了,一般也喜欢选择有山坡且朝阳有水的地方居住。这其实也就是后来风水一说最初的来源。前几天北京排名前十位的某著名装饰公司聘请某著名风水大师,号称谁谁谁的九代玄孙在沈阳举办了免年(注意:人家讲座上就是这字。俺这煮字先生端详好久才明白是兔年)家居风水装修讲座,俺好奇就去听了下。那大师的水平俺就不恭维了,单说一个趣事。那大师说,古人真聪明,造字最有讲究。你看那房子的“房”字,造的多科学啊。“房”字啥意思?“房”的意思,所谓的好房子,就是要住那方方正正的房子!额的娘啊,你糟蹋风水俺不说啥,你祸害俺老祖宗的汉字干啥?“房”字咋讲?“户方”也。户本身就可以代表房子了,那“方”字,即是声符,同时更是在强调:好房屋,最重要的东西是朝向啊!坐北朝南,背山向水绝对是原始人类所居山洞的首选。为啥?那时鲁班还没下世,木匠不好找,那山洞连个大门都没有,你想想要是冬天来了,北风烟雪满天风舞地刮起来,没裘皮也没羽绒服的原始人还不都冻死?

现在的“广”字,是“廣”的简化字,深屋大宅的意思。广大了宽阔了广泛了啥的,自己随便引申都可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看人家这境界?真应该让KFS汗颜。



你说原始人真没冻死?那是,人家后来不是选的坐北朝南的房子嘛。

那咱就说亡字。亡字上面的亠读tou,但“亡字”实际是“人乚”的组合。乚(读yin)是啥意思?匿也,藏起来。所以这“亡”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人跑了,猫起来了,找不到了。胜利大逃亡,人都跑了,一个也没抓回来。那还咋变成死亡的意思了呢?你想想那年代,奴隶是实在不堪忍受折磨才会逃跑,就那体格不吃不喝地逃亡,十个不死九个都是怪事。再说了,人跑了,奴隶主能不派人去抓?去抓的人没找到,回去咋复命?脑瓜活的肯定就是说都掉河里淹死了。呵呵,反正那些逃亡的奴隶,估计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所以就引申为死亡了。

我看到有人说亡字是刀字那一瞥往上一个短竖,说那是锋芒的芒。想象力比我还丰富。芒是指草尖上细长的刺,如麦芒。古人怎么象形会意指事也歪不到那去。“亡”字写成那个形状的时候用法同“无”字,在卜辞中常见。如亡灾,就是没有灾害的意思。

其他引申意自己琢磨琢磨就差不离了。特殊用法是通“忘”。亡八,就是谓忘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也。俺也不知道鼓捣来鼓捣去的还咋就成“王八”了。



么字是“厶”上一撇。厶读si,就是以后的“私”字。本来就已经自私的不行了,你还在头上要“八”去一半?“八”咱说过了,是分开的意思,瓜分也可以。所以这个“么”字最初有细小的意思。现在就是语气词了,用作某些词的后缀。如:什么;怎么;多么 。

“么”实际是从繁体字 “麽”简化而来。上面是俺水煮滴。注意,么很像幺,小心上当。



久别胜新欢。呵呵。最初“久”字可不是那意思。许慎老师说,这久字吧,就像一个人,弯腰坐在那里,让人从后面灸屁股。灸是啥?就是用艾火烧灼,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当然不一定非得灸屁股,后背也中。你说那古代挺认中医的,不像现在,啥病都去看西医。那老中医,久仰大名,看病的人就多,你不就得久等?等得时间长了,就是久留。所以你就自己引申吧。久旷无佳人---光棍没人嫁也。



许慎老师解释的很好: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我在前面解释“乡”字的时候不是说过嘛,那“卿”字的原意是国王没事总找大臣陪喝酒。《史记》上不就说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嘛。说赐酒你不信?你看那鸿门宴上: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是酒不?

其实不光赐酒,给别的东西也算“与”。你说平时总在一块喝酒,是不是就经常地往来交好了?孰能相与无相与----就是交好的意思。與字也简化成了“与”。群臣连与成朋-----那些大臣们天天在一块喝酒,都成为朋党了。得小心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跟和及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人啥都想得到,往往啥都得不到。丶读做主义的“主”。要我说,这“义”字就像一伙人互相交叉着高举双手振臂高呼,为了啥啥主义而奋斗的样子。当然这是俺水煮的效果。其实这义字是“義”的简化字。“義”字就更有意思。上面是只羊,下面是我。我是啥?你说我是啥?我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后来转借为代表第一人称的“我”了。怎么转借的俺以后会说。你说这“義”字明摆着是我自己抓到了一只羊,高兴!那咋还变成“义”了?义者义举也,为了公众利益从事显示崇高和大无畏精神的行动或疏财仗义的行为。明白没?我抓的那只羊,我没有自己吃,我是奉献给大家享用了。这不就是仁义仗义的行为吗?那是有正义感的人吧?其他的意思,您自己演绎吧。



这己字有哥三儿,这个是其中的老大。老二是已,老三是巳。这个己字很费解,说啥的都有。有的说像捆东西的绳子,有的说那是射鸟的箭上栓着的丝绳,是弋的本字。“白雪堂”和“鼎堂”都是这么认为的。我对此说有些怀疑。别的不说,你说上古时代会有啥正经的细丝?那丝能细到哪去?而且那个时代,制弓的材料肯定有限,弓力也绝强不到哪去,那种箭能射出多远?你还栓根绳子牵引着,就这种箭能射到飞鸟?开玩笑吧。再说你栓根绳子为啥?怕找不到箭?怕鸟射不死飞跑了?最有可能的是那箭头是黄金滴。否则你至于吗?说箭真就那么金贵?俺没看出来。据说远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咱老祖宗们就开始使用弓箭了。最早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你会说人家后来的箭头可改青铜的了。那是。可是你看商王为他老娘造八百多公斤的大方鼎眼睛都没眨巴一下,他会心疼那根箭?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到底是啥?许慎老师说像人的肚子,我也没看出来了哪像。有人解释说是纪的本字,俺觉得完全可能。上古时代有结绳记事之说。《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意思是说,在上古时期,人们靠结绳来记录和提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事大,则大结其绳;事小,则小结其绳,所以才会出现像“己”字那样弯弯曲曲的形状。你看看,俺虽然知识有点学杂了,但煮字的时候还是用得上滴。

又跑偏了。结绳而治的那根绳子,肯定要保存在部落首领的手中,因为那是权力地位的象征。而且每个部落都会有自己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特殊之处,比如族徽等,完全可以代表本部落自己。久而久之,在本部落人们的心目中,那根有着充分的自我体现意味的绳子就有了自我自己的意思。

“己”放在部落首领那里,是权力的中心,所以这个己字被借用到十天干之中。戊己,中央土也。可以代表皮肤脾胃,黄色也。注意,这不是很黄很暴力的黄。



这已字现在天天用,可是不但《说文解字》中没有,《甲金篆隶大字典》大字典中我也没找到它的影子。有的人说这“已”字像蛇像子,我看蛇倒有几分神似。有人会问,你说已是蛇,那它三弟的“巳”蛇能干吗?“巳”的事情,一会儿再说。

蛇是一种喜静不喜动的动物,不会主动对人进攻,故引申有止义。蛇走了,有完成完毕的意思以及已经以后的用法等等。太多,您还是自己琢磨吧。



不知道为什么常用的3500字中没有收录“巳”字。“巳”是十二地支之一,没有收录有点可惜,所以俺决定把它也一块煮了。那不是就成了35001字?有人说,这个字加的妙呀!俺问为啥?他说,看你是白学半辈子的《周易》了。3是离为火,5是巽属木为风,00是水泡泡。我说这咋还出来泡泡了?他说,你看:3 5乃《火风鼎》卦吧?那鼎是干啥用的?煮汤熬肉滴!不正符合你煮字的象吗?现在巽木有了,火也点着了,这鼎中也开始冒泡了不是挺好的外应吗?俺说是呀是呀,那跟加“巳”有啥关系?他说这“巳”本身就是火,鼎这东西,你火少了吧根本就烧不透,所以加多少火都没事。再说了,这《火风鼎》卦是静卦。静卦那成?你得让它动起来。加一个字,就变化了。变成啥了?《火天大有》啊!一六为水,你这字不知道还要炖多久,那鼎里不加水也不中呀!

嘿嘿,听懂没?没听懂就对了。其实俺就是想通过一个卦例,让大家对《周易》文化有个粗浅的认识。《周易》的应用,离不开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所以这个“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

我看甲骨文的字形,“巳”字绝对的象腹中胎儿的样子。现在基本就用在地支中,排在第六位,阴历为四月,代表的属性为蛇。巳午同为南方火,红色等等。

四画



知道为啥男人喜欢把新婚的妻子叫做“太太”,而一旦年老色衰了就叫“老太婆”吗?太者,比大还大也。所以男人说“太太好”,就是说老婆你是大大地好!叫你“老太婆”,意思就是说,老婆你已经大大地老!

文字研究者一致认为,古代“大、太、泰”通用。甚至《说文解字》都中没有单独收录此字,只是在解释“泰”字的时候,顺便标明了古文“太”字的写法。估计此字成字较晚,在甲骨卜辞中有一例是“大”字下面有一个点的“太”字,但因为卜辞内容有缺失,无法判明其意。“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太阳不是最亮的吗?皇帝的大儿子不也叫太子嘛。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有了过分的意思。后引申为身份最高或辈数更高的人,如太夫人,太后;又引申为大的多的,说不清究竟有多少以及那些神秘的地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在石牌上都能看到这么深刻的对联。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我感觉太极没有那么神秘那么复杂,太极说的应该是事物对立矛盾和发展变化的两个方面。太是大的不能再大了;极是小的不能再小了。所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如是而已。



许慎老师在《说文》里解释说:元,始也,从一从兀。“始”也,那是后来的引申义,”从一从兀”就根本不贴边了。甲骨文字,“元”明显是一个人的侧立像。上面的“二”,实际是俺以前说过的“上”字也。其组合象,就是表示一个人身体的最上部。那不就是脑袋,就是头嘛!脑袋的古语怎么说?首也。你看,元首元首的,就是这么来滴!那元首,当然就是帝王皇帝老子的专业职称了。皇帝是老大,所以就有了第一,元始,最初,元气,最大等的引申义。如元旦,新年的第一天也。

现在做基本货币单位使用。不光是人民币,美元也用。那为什么称为元?圆之简化也,以后再说。



关于王字的注释很多,连孔老夫子都说:“一贯三为王”。《说文》讲: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通天地人者乃巫也,这以后再说。现在通行的说法是,这王字,是头朝下放置的一把无柄斧钺,是王者权力权威的象征。从后期的文字演变,尤其是金文来看,此字确实应该是斧钺之象,但早期的甲骨文字只是简单地写成“大”字下面一横。我一直感觉“王”字最初体现的是天地间一个强者藐视一切,无所畏惧的样子。那个“人”字,也好像是古“帝”字的省笔。

斧子就斧子吧。“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你别说,这“王”字还真就都是横平竖直一本正经的样子。别看这简单的三横一竖,让古往中外多少豪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汉有天下,因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故“王”字多与王室、帝王、王侯有关。 那“王八”呢?乃前面说过的“亡八”,就是“忘八”也。



这“斤”字在甲骨文中就是一把斧子的象形,基本没有异议,只不过有人说是横刃,有人说是纵刃。其实那字形还真就挺奇怪,在斧刃处画了个箭头,就表示斧刃所在,这好理解。关键是为什么斧柄会被画成弯弯曲曲的锐角形?其实这正是古文字写实主义的体现。你想那个年代,青铜还绝对是种奢侈品,只能用在有限的斧刃处。而斧柄的取材也只能是选择一根树杈适当的修削而成,因此才会出现那种弯曲样子。

那“斤”跟斧头有啥区别没?“斤”一般是专指砍伐树木的工具。而斧者“父斤”也。“父”是指一个人右手拿着一样工具在做事,“父斤”,那当然是拿“斤”这种工具在做事了,但却泛指做一般杂事的工具了。

“斤”这把斧头后来演变成一种兵器,“黑旋风”李逵那双板斧就没少惹出是非。现在“斤”一般只用作称量重量的单位了。那“千斤”是啥?有的时候是指“千斤顶”,是能顶起千斤的意思。乃简称也。



天下为公。天字上面表示的却是一个人的头部。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就是“大”那个姿态,上面有的写成“一横”,有的是个“口”字,还有画成一个“O”形的,都是指代人头的意思。本义是表示人的头顶。要不我怎么一直觉得那“王”字就是体现王者之气呢,地上俺最“大”也。你再看这个“天”字,天下舍我其谁?是不是也是有着同样的意象?所以就有君临天下的意思了。许慎老师说:天,颠也,至高无上,那个年代来说是正确的。又说“从一从大”就不对了。应该是从“人上”才对。对了,“天”字上面的那两横,就是以前俺说的甲骨文中“上”字的写法。

从卜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认为有天帝在主宰这个世界,所以就连项羽去天堂前不免慨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此天,头等大事也。天机不可泄露----这话你千万别信。蒙你银子呢。

有次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发个“天”字问婚姻。俺逗她说你们成不了。她问为啥?“夫”没出头也。开玩笑的,别当真。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甲骨文的夫字,像正面叉腿站立双臂下垂的人形,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意思是此人已是成年,可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是成年男子的通称。那啥叫丈夫呢?据说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俺也知不道是不是这回事。那夫人呢?古称诸侯之妻,现在么,就泛指“夫”的老婆啦。夫子,对男子的尊称,指有文化有地位的人。孔夫子是也。

《礼记》:“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哦,这么回事,难怪都愿意当天子。

夫,有时也做语气助词和代词用。



甲骨文中的“夭“字,看着像一个人弯臂屈膝脑袋下垂,真就是一副小孩生病站立不稳的样子,表现的是没成年就死去的意思。许慎老师说:夭,屈了。可不是嘛,什么东西弯大发劲儿了,那还能不折吗?其他的用法基本都被淘汰了。



甲骨文中,就是一人紧随另一人身后朝左行走的样子,表示跟从随从的意思。后来为了强化行走的信息,就又加上了“止”和“彳(chi)”,变成了“従”。现在又简化成了“从”。

既然是相从而行,当然就会分出主次,所以“从”一般指次一级、次要的人或事物。引申意太多,不必细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介词,由哪里来的意思。



甲骨文中,还有个字来表示一人紧随另一人身后朝右行走的样子,就是比字。“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意思是那鸟要飞吧就齐头并进,这就有了并排、并列的意思。所谓比肩,其实就是说,咱们肩膀头齐,就都是弟兄,也就有了临近和比较的意思。小兄弟总在一块搅合,人家难免看不惯,没事都说成有事了,朋比为奸,比周是也。几比几,是数量关系,俺不大懂。打比方,就是举例子说明。等等等等。



这字大家太熟悉了。没错,就是脚巴丫子的意思,甲骨文的模样是一个脚掌上长了几根脚趾头。但你未必知道那脚趾头朝向哪方可有说道。朝上,当然是前进的意思;朝下,那是回复的意思;那上下左右都朝呢?那不就是以前讲过的“卫”了嘛。许慎老师说“止”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瞎扯,没影的事儿,他老人家是看到后来“止”字形状像根草似的才这么分析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那脚丫子不能总走吧,你停在那,不就是停止、止住了嘛。其他的引申意思,自己演绎吧。止增笑耳-----副词,仅、只也。



按理说,这手俺都不用煮了,上网的朋友哪个不在用?你别看咱天天用,但是这个字产生的并不很早。不可能!真的。那为啥呢?因为在甲骨文中,分别指向“左、右”的那俩个字,就已经代表左右手了。你说他也没长三只手,干啥非得再弄出一只来?但随着语言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有个字来表达手的意思了。咋整?这回手指头朝哪?朝下?那看着像尾巴;那还是朝上得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手”字,就是伸出手掌,五根手指朝上的意思。跟你说,这个“手”字,甲骨文中跟那”毛”字简直没啥区别。谁说的?那“毛”可说了,俺这是“易如反掌”也。

此字用法太多,基本都表示与手有关的某些动作,不必细述。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是说兄弟你的手法不咋地,咋让曹兄他跑咧?



这个字,长的不咋地,但是咱每天还都用,没有办法。其实这“丑”字,在甲骨文中还是一只手的样子,你把中间的那一横往长了抻抻,就是手臂了,而且朝左朝右的写法全有。这可怎么说?原来这“丑”的原意是手指用力抓住东西的样子,我认为就是即“扭”也。前面说过“叉”是抓的意思,那“丑”跟“叉”有啥区别?“丑”是紧紧抓住的意思。那俩女人扭打在一起!你看看下手不留情嘛。后来吧,感觉“丑”没有手不大好用,就加上个偏旁,成专用的“扭”了。那“丑”干啥去?样子挺难看,真丑,做形容词用吧。人啥时候最出丑?不好喝酒的朋友最有体会,就是酒鬼在喝多以后胡闹的时候让人最难受。是不是?是,那好,咱就在代表酒缸的“酉”字旁加个“鬼”字,酒鬼是也。你不好喝吗?酒桶天天陪着你。有一个相声说,等俺死后,你就把俺埋在那酒缸旁就这意思,就是繁体字醜陋的“丑”了,后来又简化成了“丑”。

丑还代表十二地支的第二位,子丑寅卯是也。五行代表湿土,有晦火养金的功能。等等。



不用俺说,你也能看出这个“爪”字是个啥样。对,就是一只手掌心向下的样子。还非得手,鸡爪子就不行?那就更像啦。所以没啥说的,这“爪”那就是鸟兽的足形,也延伸为手脚的趾甲。你会说,哎你在前面可说了,那“叉”是“抓”的意思,你看这“爪”那不就是“抓”嘛。这你就没有咱观察的仔细了。你看这“爪”吧,手指根本就没有并拢,那是张牙舞爪的样子,你咋个“抓”法?你再看人家那“丑”字(甲骨文字形),那才是手指头弯曲着向里使劲地“抓”呢。男人在外,你抓钱就得这劲头。那女人要不像这样使劲的“抓”男人,你也“抓”不住。这个“爪”,古文里也有用作“抓”意的,但那是模拟的一种“爪”的一种状态,就像挠痒痒,没有使劲“抓”东西的意思。

你问我爪哇国在哪?俺早忘脑瓜子后面去咧。



在说“八”的时候,俺就说了,这“八”是把一个物体从中间分开,那“分”字就是用刀把啥东西给切开了的样子。“八分”,可不一定就是大卸八块,反正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的意思。许慎老师说,分,别也。那可不就是。你把西瓜切开了,那不就是俩块西瓜再见了的意思嘛。分别、离别那都是引申义了。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分”也引申为辨别讲,区分是也。几分之几,那是数学,俺弄不大懂。几点几分,那是时间单位。那分贝是啥?物理名词,俺不大懂的。



在讲“斤”字的时候,俺已经说过,“父”是指一个人右手拿着一样工具在做事。在甲骨文、金文里,我们可以看到手持的那件工具很像石斧一类的东西。所以“父”字最初表达的意思,是男人手持工具在地里从事农业生产等辛苦劳动的样子。所谓“男耕女织”,正是上古时代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我想那个时代战事频繁,青壮男子多以守卫边界征讨四方为主,还有相当一部分去狩猎捕鱼搞副业生产去了,去城里打工经商做买卖的青年人也不在少数。这样一来,在农田里安心农业生产的基本就都以老年男子为主了。这在今天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嘛。所以久而久之,这“父”字就专指那些老年男子了;而老年男子多已成家身为人父。因此许慎老师在《说文》中说:夫,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意思是说,这个父亲的“父”字,就是老爹举起一根手杖在教育那不守规矩的孩子。其实这是后来的引申义了。

因此说,这“父”字指代的是父亲或者相当于父辈的人,如叔父、姨夫、姑夫等;也用于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和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维师尚父”是也。还有一说通“捕”,指捕捉,捉拿,俺前面不是说有人狩猎捕鱼去了吗?那不就是这意思嘛。



乞字上面是人,下面乙字是声符,更像一个人跪在那里。仔细端详下,不正是一个人乞求施舍怜悯的可怜样子吗?《说文解字》里没有“乞”字,但是“气”字可以通假为“乞”字来用。这个有问题,说反了。“乞”“气”一字,“乞讨”古无其意,“乞”,后世取其音而已。



这“开”字是“開”字的简体。《说文》说“张也。从門从幵”。此说不大对劲。且不说“张”字,这“幵,平也。象二'干’对构,上平也”。咱以前不是说过嘛,这“干”你说是一种捕兽的工具或者是一种兵器都行。按照许老师的说法,那“開”字的意思是说,大门口摆俩兵器,都放一边高。那就是“开”了?我看倒是像要“开兵见仗”,都快打起来了。实际这“开”字是从“门”从“廾一”。 廾读gǒng,是两只手捧着个啥东西的样子,是“共”、“拱”的早期文字。对了,你看那“弄”字就是双只手在把玩一块美玉喜欢得不行。那个“一”呢,肯定就是“门闩”了。所以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就是打开大门了。

后来就由“打开”引申为开启、开放、开创、开始、开发、开拓等等。开发开拓的,都要损坏去除那些旧的东西,“开除”是也。既然“打开”了局面,那就有“排开、摆开”的意思;“开通”了,就有启发、诱导的味道了。其用法太多,不一而论。



这“书”字繁体做“書”。许慎老师解释说“箸也。从聿者声”。这 “箸”也是啥玩意儿?筷子是也?哪跟哪,这也不贴边呀。这“箸”其实是“著作”的“著”之通假字,就是俺现在码字写书的意思。“聿”(读yù)呢,其组合象,是一只右手握着根笔正在写啥东西。

我认为“畫(画)”在“書”先,这个咱以后再说。我还认为最初的“聿”字就应该是代表了“书写”的“书”意。

从一些字形的变化,我们可以一窥古文字的演变史。“書”最早是“聿口”的组合,然后是“聿者”、“聿日”。咱先看看文字的定义:文字是记录口头语言的视觉形式系统。文字跟口语结合形成书面语(引自百度百科)。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文字绝对是极少数人才能掌握的交流工具。就是当今的世界,文盲半文盲也不再少数。“据介绍,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扫盲工作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历史性成就,成人文盲率由10年前的22.23%下降到8.72%。虽然如此,我国文盲绝对数仍高达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至50岁的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这是我刚才搜到的数据,从中我们能深切的感觉到,普及文字,不应该只是那些教师的使命。

毋庸置疑,那个年代能真正掌握文字的知识分子,最初肯定都大多集中在王室为宫廷服务。由他们记载、记录国王的言行以及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这点,我们从“史、事、使”等文字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容俺以后再表。

先说“聿者”,这就是许慎老师“从聿'者’声”的依据。“书”字为什么要从“聿者”呢?“聿者”,“书者”也,乃秉笔直书的那些人。说白了,就是专管在甲骨、竹简上刻字的那些人。“书者”在当时应该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我们从出土的那些大量用来刻字的甲骨习作之精致,可以反映出他们是无比的专致和敬业。哪还用说,侍候帝王老爷子,你要象俺每天那么“泡蘑菇”,估计脑袋就得搬家了。

那“聿口”咋说呢?上古那些“书者”的人,要么就是根据以往的传说书写故去的历史,要不就是根据帝王的旨意颁布法规、发号施令,要么就是按照占卜师的判断来记录卜辞和记载发生的那些大事。故此,最初之“书”,“聿口”之意,也就是根据别人说的话,由他们如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上面说的:文字是记录口头语言的视觉形式系统,文字跟口语结合形成书面语的意思吧。

那为啥后来又变成“聿日”了呢?我就觉得这个字变化的最好,干啥要简化成现在的样子呢?“聿日”啥意思?这反映了古人对文字和文化的崇拜,他们视之为神圣神物也。说文字这东西,如太阳一样,可以给人类带来文明之光,驱散黑暗!文字必将像太阳一样永恒。乃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也。

现在除了指书写外,还指装订成本的著作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是也。其他引申义,不再赘述。



我就觉着现在的这个“友”字吧,比甲骨文的字形还要科学和有道理。那甲骨文的字啥样?就是一上一下并列的两只手。关键是吧,那双手都朝一个方向伸了出去,你说那咋还能握在一起?见面不握手,那能是朋友?据说咱见面先握手,正是上古人们相见时表示坦诚、相示友好古老习俗的延续。那你再看咱现在的这个“友”字吧,虽然下边的“又”字还是一只右手,那上面的字表示的也是另外一只手的变形;但人家那意思,可是两只手都握在一起了嘛!但要说吧,你顺着一个方向伸出了两只手,“该出手时就出手”那可也说得通。所以这文字的内涵,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了。

那“朋友”咋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啥是“同门”?指同在一个老师门下的受业者,同门之谊也。那同志呢?道同志合之人也。那“同志”呢?有“特殊”爱好兴趣的哥们朋友也。啥特殊爱好?俺也知不道也。



这“反”字,《在线字典》解释说: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此说简直就是许慎老师在《说文》中的翻版。“从又从厂”那是不假,关键这“厂”是山崖他们没有交代明白。我感觉这“反”字最初表达的就是一个人抓住山崖上的石头、树木向上攀登的意思,其实就是“扳”也。去《说文》一查吧,还就真没有那“扳”字;找了半天的“攀”字,只在《今释》第379页的“癶”(书中标明读pan,但现在读bo)字的解释中见到了“手樊”组合的“攀”之古字。我在《甲金篆隶大字典》中,同样没有发现“扳”字的身影。我以前说过这种观点,凡是有关手部常用动作的字,古文中不可能没有。只是那个字,逐渐地演变成了其他字或者其他意义而已。古人要想在艰难的生活中生存下来,往往就要去猎取他人平时难以得到的猎物,那么就得攀上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比如掏鸟窝取鸟蛋,都难免要攀爬到大树或者山崖之上。所以我说,绝无可能没有“扳”字,也不可能没有“攀”字。而这个由最简单的“山崖和手”组合而成的“反”字,就最有可能代表手扳攀爬的意思。那“攀”当是以后才产生的表示“攀爬树木”的字。上山容易下山难,别看你爬的时候艰辛而回来的时候往往要冒更大的危险。不仅是那冒险登山的男人自己,就连那在家守候的妻子,最惦记的也是为孩子为自己而去玩命的男人,什么时候才能安全回返。

“反”,以手援岩,“翻”也。故“翻”“反”字义相叠。所以这个本来是去登山的“反’字,反而有了强烈的表示“返回”之意。其本意可不是在手心玩翻转,而是从山上能不能翻转回家。其后“反”加上“辶”(chuo),就正式产生了“返”字。知道了一个字的原始含义,其引申义,俺就不必解释了吧?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反省,其实我就觉得应该是“返观其心”的意思。



这个专字,繁体做“專”。上面说了,男耕女织是上古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说这个“專”字,就是居家妇女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体现。《在线字典》解释说: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zhuān)形,即“叀(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塼”可以通“抟”那是不假,但其本意应该是“砖”,其说乃是由“纺砖”而来。但是这“纺砖”,其实却又是由“瓦”而误传。孔颖达疏:“瓦,纺砖,妇人所用”。看出来没?我说的这“瓦”可不是“砖头瓦块”,实际这“瓦”就是上古时代的“纺锤”也。为什么呢?以其形象也。要是没看出来,那就只能提高“联想”能力建设了。古人不识其义,只因“砖瓦”同类,才误为“纺砖”之说。“【纺锤】[名词]纺纱、线或细麻绳用的手工工具。由小骨棒或小木棒中间安竹钩或铁丝钩构成”。我没听说纺锤有用“砖”做的。

而这“叀”其实就是一种缠绕丝线纺锤的象形。“專”从“叀又”,就是用手“使纺锤转起来”的意思。所以“專”最初之本意,绝对是“转”,后来引申为“抟”。

先说“抟”。许慎老师说:“抟,圆也,以手使之圆”。“抟”是指把东西揉弄成了一个圆球形,这强调的是结果;而“專”指的是正在做“使之圆”的这种动作,强调的是过程。就比方说“我吃饱了肚子”跟“我正在吃饭”,那根本就不是一码子的事儿。

再说“转”。“转”成字较晚。许慎老师说:转,运也。有人解释说“车运曰转,水运曰漕”。他老人家说“转”之本意是用大马车运东西。那你问现在用飞机倒腾时装那咋说?“转运”是也。看迷糊没?迷糊可就对了。

专,现在多指人们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如专心致志。那“专一”呢?知道“专一”的“一”最初咋写的不?“女專(一体的组合字)”是也。啥意思?女人在纺线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故此“专于一事”也。那专家呢?记得给俺上过课的老师说:专家就是指那些知识不全面,只是一方之言的学者。



小时候俺就喜欢模仿主席手书“为人民服务”中的那个“为”字,认为那字写地特别潇洒。俺就纳闷,为什么“为”字那一瞥,咋写得那么粗那么长呢?现在终于明白了。许慎老师说:为,母猴也。那是因为他只见过猪鼻子插大葱,却没有见过活大象,否则就不会说那是只猴子了。史称曹冲当年所称重的那只大象是孙权送的,“汉画砖”中也曾有《驯象图》,可见大象在当时并不是啥稀有动物,可以驯化并“为人们服务”是也。

“为”繁体作“爲”,后曾简化为“為”,最后简化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爲”字的甲骨文形象,是一只手在牵引一只动物的鼻子。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只大象,因为其他动物不会有那么长还带弯儿打卷得鼻子。金文的“为”字,演变成一只手“爪”按在大象的头上,就成了后来“爲”的样子。

大象是古人当时所能见到的最大动物了,能驯服它并为俺们干活肯定是让人羡慕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之事了。所以这个“为”字就有干事、做事、做大事的意思了。谁说的?古代还有“董父豢龙”之说呢!那是,叶公也好龙,但俺没见过那龙啥样。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唉唉。咱平民百姓,还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吧。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斗酒诗百篇,俺看酒量一般般。《诗经》云:“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真正懂得这话的意思了,你也就会明白“斗”到底指的是啥,也知道李白的酒量究竟为啥不咋地了。这“惟”是文言助词,你要说是“唯独”也通。“挹”呢就是“舀”,是把液体从大缸里“舀”出来倒小碗酒杯里啥的,准备干杯。那这句话到底啥意思?就是说吧,有个人晚上喝高了,抬头一望,呀嘿,那北斗星不正是一个大酒勺子嘛!可惜可惜,俺不能上去用它来给咱舀杯酒!看看人家那文采酒量气魄,李白哪比得了?

“斗”有几个说法。一是北斗星,卜辞里有“月甲从斗”可证;二是舀酒的器具。我想最初应该就是把葫芦剖开以后形成的那种水瓢,取其如北斗之象而名之曰“斗”。以后又改用青铜或美玉而制,依然因象而名曰“斗” 《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张良“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是也。三是量米的器具,就是许慎老师说的“斗,十升也”。这种东西现在人就很陌生了,那是用竹、木板制作的四四方方口大底小的一种称量粮食的器具,也是取其象北斗的方形部分而名之曰“斗”。过去形容恶霸地主剥削农民的时候,常常说的“大斗进,小斗出”是也。此“斗”繁体做“鬦”。

“斗”还是“鬥”字的简体字,“打斗”是也。这“鬥”的甲骨文字形很有趣,标准的两人相向而立并互搧嘴巴的象。现代京剧《沙家浜》之《智斗》------阿庆嫂和沙老太婆打起来了,是也。

有好些异体字后来都简化为“斗”,不一而论。“斗”还可以通假为“陡峭”的“陡”。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那可不是指西班牙斗牛士之间,而是指古代星相学的二十八宿。



《国语.周语》:“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不管别人咋翻译,俺说可以是指一个人如果平时听到的都是优美的韵律及和颜悦色的话语,那么他说出的自然也是嘉美之言的意思。要不人家为啥就总强调说“和谐和谐”最重要呢。

许慎老师说:内,入也。从冂,自外而入也。《在线字典》讲,“内”字的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并说“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内”从“冂入”此说不妥。许慎老师《说文》:“冂,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因此其绝没有蒙盖之意;表示蒙盖之义的应该是“冖”,本义是“幂”,即覆盖也。从《甲金篆隶大字典》中的图片可以看到,“内”字最初当从“冖入”,到金文之时则从“宀入”。因此最初应该是“纳入”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进入家门”之义了。注意,过去的“内”字里面不是“人”字而是“入”字,因此才会有“进入”之说。“内”之本意做“纳”,是人进入其中以及把什么东西放进去的意思,自然有收藏、收入之义。《礼记.月令》:“无不务内”,即“谓收敛入之也”。

《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是说守住关隘,不准其他诸侯进入。把东西藏在其中,那自然就是内部之事,并由此引申出“内外”之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之义是也。

“内”又引申为内部的隐私的不愿为外人知道的那些事,后来还代指妻子老婆,如内人。老婆女人啥的就难免与女色有关。《左传.僖公十七年》说“齐侯好内”。“内”啥?好色是也。

在甲骨文中“内”字跟“丙”字极其接近,因此俺一致认为“丙”字于此有关。以后再说。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许慎老师说:引,开弓也,从“弓、丨”。意思是说,那箭已在弦上,即将射发。“引”的本义是“拉开弓”这没得说,但从“弓、丨”,那可就是以后的事了。“引”字甲骨文字的字形就是这“弓大”之形,体现的是一个人已经拉开了弓弦的样子,后来把“人”形省略了,只是在一张弓的弓背上斜画根短“丿”,标明了用力张弓之所在;小篆字体时才变成了“弓丨”的模样。

由“开弓”的本意,自然就引申出来“拉扯、牵扯、引导、延长、延续、带领、援引、举荐”,还包括“退隐、退避”等义。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这可就是要抹脖子“自尽”的意思了。



安营扎寨。这个“扎”是“紥、紮”的简体字。这“紥、紮”说文解字中都没有收录,《康熙字典》解释“紮”为缠“弓弝”也,缠束也。“弓弝”即“弓”的把手。难怪我查看好几本现在文字图书,均没有看到“扎”的影子。这么常见的文字竟无人肯解释说不过去。无人肯解,无非是无例可循,无非是“怕”字当先。其实错又何妨?“无例”是你没有努力。

依俺所见,这个“扎”字好像是源于方言土语,因此成字较晚。“紮”乃“木乙糸”也,就是指把一梱散落的木材捆起来,应该是先从缠绑“弓把”引申而来;“紥”则没有了特指性,只是强点了捆扎的动作,所以才“从手”。之所以没有人肯解这个字的关键是“扎”到底“从”的是什么?

按照《说文解字》的理论无疑是与“孔、乳”一样的从“乙”,而这个“乙”许慎老师说“乙,玄鸟也,齐鲁谓之乙。取其鸣自呼,象形。凡乙之属皆从乙”,并列举了孔乳二字。俺看那玄鸟就是只燕子,你说这捆扎东西,跟那燕子怎么能扯到一起?你晕不?嘿嘿,俺一直认为太听话的学生不大会是个好学生。你光看到了“孔、乳”二字,为啥就想不到还有“乱”?在《说文解字今释》2118页,许慎老师是这么教导我们说的:“乱,治也。从乙,乙,治之也”。汤可敬是这么解释的:乱,治理。从乙,乙表示把曲乱的治理为通达的。

其实这个“扎”字非常好理解,“乚”字就好比是俺手里拿的一根绳子,然后去用它去捆绑东西。就这么简单,费我半天的劲。

俺相信读者是无比聪慧的,什么捆绑扎系的,俺啥也不说了。这个字就不上图了,就找到一个,还是跟“扎”字一样的。



昨晚煮完了“扎”字就开始琢磨“介”了。正在灵感即将喷涌之时,只听得显示器吱啦吱啦一阵就黑屏了。我调换了一台废弃的,一看还能用,略感心安。可今早爬起来再用的时候,这台也莫名其妙的没有信号了。难道真的是俺泄了啥天机?可姜文说了,《阳光》不是拍出来的,是找出来的,原本它就存在。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比他幸运,因为早就有人说过那些字应该怎么解。但是在每当我重新仔细端详审视那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时,却还是总是有一种,噢,原来你是这样子的感觉。

《礼记》上说“介者不拜”,意思是说那些身穿甲胄的人行动不便,见面的时候就别讲究那些规矩了。很显然,这“介”就是铠甲的意思。甲骨文字,“介”字是中间的一个“人”字的上下或者两边分别下垂两竖点或一点,代表了人身穿甲胄的样子。

“介”字究竟说的是啥意思?公认的说法是指甲胄;可也有人说那是动物之鳞甲,指代人之衣甲,借喻英雄之人。卜辞中有“多介祖”之词,就是指“多位的祖辈英雄”。

但我认为这个“介”字最初想表示的应该是“一个人”在“甲介”之间的那种状态;是“人”穿上了“甲介”以后,就会借用甲胄来保护了自己。因为“介”字是“从人”,它就不可能代表动物的鳞甲,况且人懂得穿铠甲的时间跟动物那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甲”字完全可以代表铠甲,因此这个“介”字本意是“介于”什么什么之间。至于说代表铠甲,那是从其保护了自己而引申出的意思。《左传》“天祸郑国,使介居两大国之间”,正是此意。这也是许慎老师说:“介,画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的依据。所谓的“画”,是指过去每家每户的田地之间要划清界限,那是由此而发的引申义了。

现在一般做推荐、介绍讲。一介书生,是通“个”的用法。其他的就不细说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没啥说的,这“日”字就是指的天上的太阳。许慎老师说:“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实呀虚的,就有些莫名其妙了。普遍认为,“日”字的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也有很多学者说,那“日”字中间的“一点”或者“一横”,指的是太阳黑子。我很钦佩他们的想象力,但却十分怀疑古人的视力所及。我原来就说过,那“日”字在甲骨文中什么形状的都有,但是就是“○”的最少,那是由于古人刻字不便而决定的。但是无论刻“口”形还是“O”形,都难免跟甲骨文的“丁”字相混,因此才在“口O”之间加个“点横”,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啥黑子不黑子的,那个年代,古人要真能到那种境界,还杀人牺牲祭祀干啥?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如此而已,没有什么好说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月”字,最初就是天上“月牙儿”的形状。古人在造“夕”字的时候,就是根据多数夜晚均可看到那“一弯皓月悬中天”,所以就“画”了半个月亮来指代每个夜晚。故此,“夕、月”好长一段时间一直通用。有人说,那“月”中的“短竖”(金文)表示月亮传说中的桂树,俺觉得没啥依据。其实那就是后来为了与“夕”相区别耳。我从不怀疑古人的浪漫情怀,但是我确信古人造字之初,绝对首先是从实用主义出发。

由于太阳永远那么明亮灿烂,所以常常用来比喻男人的阳刚之气;而月亮阴柔并有周期性的变化,所以就自然用来比喻女人以及女人天生俱来的那些事情。不说谁都明白。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羡慕死了人家的洒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云”字有两种写法,这是其一;第二种就是繁体字的“雲”。“雲”后来简化为“云”那是不假,但在古代,他们并不是一种意思。“云”是表示“说话”的意思,而“雲”确只能代表天上的云彩。其实“云”在甲骨文中就是“云彩”,只是后人多事,认为“雨从云来”,就“加雨而成雲”了。

“云”看着很简单,想说清楚却很难。《说文解字》: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雲回转形。“云象雲回转形”,在这里第一个“云”字就是说的意思。“云象雲回转形”说的是“云”的古体字,就是《图》中第五个字的样子,云气回转缭绕,这个很好理解。关键是“云”字上面的两横“二”代表了什么?许慎老师大概也没有想明白,所以在《说文》中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回避了这个问题。现代人的书中我同样没有找到答案。但要是读过我关于“二”字解读的朋友现在应该知道答案了。其实那“两横’,代表的就是云彩永远都只能飘荡其间的“天地”也。“云“是如何形成的?看看《词典》怎么说:“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水蒸气从何而来?大地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这也就是许慎老师“云,山川气也”之由来。所以这个“云”字,才把表示云彩的那部分“厶”写在了底下。这同时也是为了与亙(亘)相区别。“黄帝得之,以登云天”,言“云”在高处也。其他不必赘.



紫气东来。先看看《在线字典》怎么说:气,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本义,云。许慎老师也说:“气,云气也”。按照他们的说法,“云”就是“气”,“气”就是“云”了。真的是那么回事吗?非也。“云”是地面湿热之气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结而成,其色或白或黑,变化万千,肉眼可见;而“气”则是无形无色,是地面的水汽或者就是热气,在太阳初生的时候由于受热蒸腾而起的样子。这种情景在农村初春晴好的早晨最明显,当暖烘烘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往东面一看,天地之间的热浪源源不断,腾涌而起,那也许就是紫气东来的样子吧。所以这个“气”字才会写成“三”的样子。那上下的“两横”代表的是天地,中间的一个“短横”代表的是蒸腾期间的那种气无形无色的意象,因为不可描状,只能“一而实之”。后期的“气”字写的头轻脚重也非常符合事理。

“气”字属于象形不可“从”。但是如果非要“从”什么的话,我认为是“从乙”。这个“乙”可不是甲乙丙丁的“乙”,那是许慎老师说的代表玄鸟的那个“乙”。取其善飞之象也。就如这个“飞”字,本身就是象形,要是非得“从”啥的话,就只能“从乙”了吧。

这个“气”,后来就被无限伸展了。“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甚至山川大地,乃至人也有“气”了。我说的“人有气”不是人有“脾气”,是“气色也”。如《鸿门宴》中范增劝项羽进攻刘邦时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至于“元气、脾气、气运”啥的,自己琢磨吧。

古籍中,“气”还通“乞”。据说他们原来一直通用,后来不方便,就把天地间的那点“元气”给去掉了。你说这人要是没有了“元气”不就是没有“底气”了吗?人要是没有了“底气”,要不去“乞”也不大可能了。

气的繁体字是“氣”,还有一种用法是表示赠送、赠给,所以“从米”。



“凤皇来仪”。从图片上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凤”字就是一只美丽的大鸟,有着美丽的羽冠,长长的尾巴,气度非凡。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被奉为百鸟之王,用来象征祥瑞。我猜想,那应该就是上古传说中的太阳鸟吧。后来呢,也许古人就是依照当时还比较难见的孔雀创造了这个“凤”字。

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的“凤”字要在那只“大鸟”旁加个“凡(古盘字)”?有的人解释说,那时声符。这倒也说得通,关键那个时代写字能省就省,基本不会去画蛇添足。关于这点,我猜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与借用表示大风的“风”字相区别,这点下讲再说;二是凤凰可能是“太阳鸟”的化身,而古人自来就有图腾崇拜的风俗。从考古发现的彩陶等器物上可以看出多有太阳鸟的形象。故此,我认为凤凰的形象应该从最初的陶器到后期的青铜器都是很重要的图腾崇拜物。而“凡”字我在过去讲过,是“盘”的最初字体。当然此时的这个“盘”可能就是指代陶器青铜器的象征,所以才会出现“凤”字旁出现“凡”字的现象,乃至以后干脆就把那只“大鸟”放进了“凡”字内而成为“鳳”也。

一般来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大风起兮云飞扬。本来是准备先煮这个“风”字的,却一时无从下手,只好先去“煮”了那只“凤凰”。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可是这“风”却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谁能说下“风”这东西长的啥样?没法象形会意,只好假借凤凰的“凤”字来代替大风的“风”。可能是为了区别,在凤凰那只大鸟旁就加了“凡”吧。这还只是我的猜测,以后留意下卜辞来验证。

“风”字后来演变成了繁体的“風”。这也是很难解得一个字,所以现在的各种文字类的书中基本回避不谈此字。许慎老师在《说文》里也是干脆来个大谈八面来风,对“風”的来历则没有啥交代。他老人家说“从虫凡声”。那咱们就先说从“虫”。谚语说“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正是那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花开了,鸟来了,千千万万的各种虫类也不知从哪里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因此说,在古人眼中,就是春风给虫类带来了生命。

水煮汉字三千五 三千五百元大写
那么“凡”呢?这个“凡”可就不是那个“盘”的意思了。《说文解字今释》1950页讲:凡,最括也。汤可敬在释文中说:凡,积聚而总括。那“凡虫”呢?是不是可以解释说,“风”这东西是无所不至的,是春风给一切的虫类带来了生命。那风花雪月的故事,咱不说也罢。



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许慎老师说: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在线字典》也说: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五行学说,《史记.书》云:“黄帝考定星历,以立五行。”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甘誓》据说是夏朝遗文,文中的“五行”具体所指,没有说明,但“五行”和“三正”并用,可以推想它和上古历法及上古先民的尊天观念相联系。

“五行”次见于《尚书.范》:“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威,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手甘。”《洪范》一文,据记载作于西周初年,乃周灭商后二年,商朝旧臣箕子向周武王所陈述的“天地之大法”的记录。箕子说,天赐给禹《洪范》九畴,也就是九种“天地之大法”,“五行”是九畴中的第一大法。这说明五行观念早在大禹时就有了。所以我们才能在殷商时期见到非常完善的干支历法。

据说我们华夏民族起码是从夏朝开始,就有我们自己的数字历法,现在通常把这种历法叫作“夏历”,又称之为“阴历”或“农历”。然而,与夏历伴随在一起的还有一种非数字的,以“干支”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最小公倍数是六十,于是就有了六十花甲循环轮回、周而复始的历法。这种历法应当比夏历应用得更早。据说在黄帝时期,黄帝就命一个大臣编制干支作为历法。是否可以这样说,自从远古某个时期实行干支历法的那一天开始,一直绵延至今,就象是一只从未停摆的钟,一刻不停地、准确无误地运行到今天。因此,也就可以说:干支历法是人类历史上最神秘、使用最悠久,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历法。

依上而论,同时从字形来看,“五”代表无时无刻不在天地间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的变化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人认为, “午”字的纵横交错之意来自于“五”字的天地纵横之象,我就不以为然。其实我看那个“五”字,怎么看,怎么都象过去农村老太太缠毛线时使用的“工”字型的“线把子”。存此一说吧。呵呵。

在甲骨文中,“五”做数字使用时,偶尔见有写成“乂”形的,有的则是五个“一”字叠加的样子。现在基本就做数字使用了。还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



锄禾日当午。这个“午”字争议较多。其中最通俗的说法是看到它像根棒槌似的就理解为“杵”。还有的看到是一束丝的样子就说是“丝股”,郭沫若老先生就据此推断说,午“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啥意思?他老人家说“午”是“驾驭马的嚼子和缰绳”。呵呵。

看看许慎老师咋说的: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啎”是“逆”的意思。许老师说五月的时候,阴气不老实待不住,就从地下串出来了。有点“扯淡”的味道。“此予矢同意”,不是给你根箭,是说那个“午”字的字形,就跟一杆箭似的。看明白没?许老师说那“午”字像箭。嘿嘿。

按我的理解,这个“午”字主要有几种用法。一是表示交叉纵横的象,也有“交割”一说,就是图中的第一种。说这种用法取象于丝股,不如说取象于“五”字代表的“线把子”更形象。“线把子”就是用来缠丝线的,而且要不断的交叉,其象意非常贴切。

第二种用法是通“仵”,违反的意思;还通“迕”,抵触、相遇也。此种用法,是取象于“杵”,即图中第四个字的模样。

还要一种很重要的用法就是用于地支辰巳午未等,代表正南方,即“子午线”之“午”。这个取象于啥呢?就是取象于图中第6、7、8字的意象。那三个字究竟像个啥东西呢?俺觉得很像测日影的木杆、日晷啥的专用工具。古代人的观念是上北下南,而我们处于北半球,所以太阳照东西留下的影子永远在北方。请你仔细观察,“午”字的那“一竖”,像不像日晷的柱子,那“一点一横”,应该是挂上的一个东西,而那最上面弯弯的“一横”,就很像是日影走过的轨迹。



王毕,四海一。这个“六”字在甲骨文中经常作为数量词来使用,如“俘人十又六人,六月”(合集137)。偶尔还有用作房屋的时候,如“作庐于化”(合集13517)。好奇的朋友可能会问,这“六”咋还跟房子扯在了一起?而我一直思考的却是,为什么房子可以代表“六”?

许慎老师没有给俺啥明确的答案,他用《周易》来解答这个问题肯定唬不住俺,因为俺学易的时间肯定不比他短。他老人家说“六从入从八”也不大对劲。其实这个“六“字”,取象就是“宀”(mian)。 “宀”是啥?“交覆深屋也”。其实这是以后的含义了,“六”字取的象确实最初人类居住的草庐之象。为什么会用“草庐”来代替数字的“六”呢?我想还是与数字本身具有的寓意以及上古年代古人的生活有关。

你说在上古时代,数字跟什么密切相关呢?上古时代最初是公有制的,还没有美元人民币存款存折啥的。男耕女织,闲暇的时候最重要事情就是去打猎来改善生活。在公有制的年代生活艰苦,俺们都有感触,所以无论获取多少猎物都要集中以后平均分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有了剩余,对猎物的分配原则要求的也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咱先学习下成书于西周早期的经典名著《周礼》,看官方对这些事是如何要求的:“遂鼓行,徒衔枚而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这就是那个年代狩猎情景的真实描述。“大兽公之,小禽私之”,意思是说,你要是抓了只梅花鹿,对不起,俺官家可就收了;要是抓了几只野鸡,你就回家跟老婆享受去吧。这里说的杀敌狩猎“获者取左耳”极有趣,俺曾经给朋友说起为什么要取左耳而不是右耳,他们无不佩服之至。这以后再讲。

所以说,这数字在狩猎和杀敌的时候用处最大。杀敌时是按照你所取的左耳数多少来记功授奖的。你看那“一二三四”,包括“五”有的时候就是把“一”罗列起来给别人看的。这就是说,你猎物少,不怕人知道,就无所谓,官家说你拿回家自己受用去吧。到“五”的时候,估计就接近“公而分之”的关口了,所以多数的时候就写成“交叉”状了。为什么?心里有矛盾了:坦白还是不坦白?交还是不交?是指一种矛盾的状态,也有隐藏“捂”住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愿意平分的意思,所以才发“捂”的音嘛。

到“六”了呢?我想“留”起来,不给他们。咋“留”,大家在一起围猎,都到处乱跑,没有地方藏啊。哎,那些个破草房子没有人去,俺“留”那得了,就把猎物藏那破草屋了。你说了,你说的真事似的,是那么回事吗?我想差不离吧。你看,“七”是不是“切开、分割”的意思?那是猎物太大、太多就切吧切吧给“分”了;“八”呢?“八”不就是“分开”的意思嘛;“九”呢?“九”其实特像一只“手”在寻找东西的样子。为啥?俺的东西都被你们分没了,俺再去踅摸呀!

真假不说,那草庐肯定跟古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人说这“六”上古的发音与“庐”接近,故借“庐而代六”,也有可能。

注意:安徽省六安县,读“Lù”。“五”最早写做“乂”形,也许是后来为了跟“乂”相区别最后写成了“五”的形状;而“六”最早作“入”形,为了跟“入”相区别而最后写成了“介”形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水”其实没有啥好说的,就是古人“望洋兴叹”时所见到情景的真实描述。

从甲骨文、金文一直到小篆,“水”的字体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谁看到这个字,都知道那是“一条大河波浪宽”,中间那一条弯弯曲曲的实线,代表着河道水深之处;两边的虚线,代表满溢着流动的河水。这是一副动感十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简笔画。

记得以前说过,这“水”与“川、灾”十分相近又有区别。把这几个字对比照看会明显感觉到“川、水”之间的无比相像之处,几乎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样子。区别在于,“川”字描写的重点是河岸,好像是说,这种水的水势完全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而“水”重点描绘的是水流动着的那种激荡的气势,这个水能不能控制住可就不好说了;你说这水一旦控制不住,那可不就“成灾”了?所以甲骨文的“灾”字有一种常见的写法是与水有关。后来还演变成“水火成災”,当然现在的灾字与时俱进了,变成家中着火了,这咱以后再说。

许慎老师说“水,准也”,水是用来“找平”的标准。“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那个年代没有水平仪,可不是咋的。

水是五行之一,代表北方,冬季,肾脏等等。“水”字放到了,就是八卦的符号之一“坎”也。

这是俺天天煮字都用到的东西,别人也是除了空气,须臾不可离也。就不用说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个“木”字肯定是古人最早造出的几个文字之一,一直到了隶书时才有了较大的变形。自从我研究汉字以来,就对隶书有点质疑,为啥就变形这么大呢?肯定是跟俺一样与“肚撰”有关。一查资料,果然。

据说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

程邈,秦代书术家,字元岑,东海郡下邳(今江苏邳州)人。 相传他首行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 蔡邕称其“ 删古立隶文”。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看看,我说的嘛!原来这老兄是在下大狱服刑期间,实在闹心无事可做就琢磨怎么拆字玩,才把汉字大卸八块又重新排列组合而形成了一张新面孔。我们谁也不可否认其创造性地把文字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利用价值、普及价值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但其对文字本身所先天具备的那种古老神秘的气息也基本是一扫殆尽。对于这些,我们也无法求全责备,因为隶书毕竟是他在狱中整理而成,因为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以查询,所以很多字他基本就是凭空臆想,或者干脆根据自己的“肚撰”而重新组合。

咱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 他(吴文中)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我们判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处。”呵呵。说的挺解气的好像。

许慎老师说: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

木,应该是古人见到的最多的植物。每当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人们明显感到天地间在一时一个变化。因此就用五行之一的“木”来代表春天,代表东方,代表蓬勃向上的信息。

实你要是仔细琢磨五行吧也挺有趣的。你说那水变化莫测,所以主智慧;木呢,条达向上,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所以主仁。水主流动,乃水性杨花;木一动不动,所以就“木”得发呆。火、土、金,你仔细的琢磨也莫不如此。



众人拾柴火焰高。应该说,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能够熟练使用火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中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但在人类能够熟练使用火进行后,人类的饮食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按中国传说来讲,钻燧取火的燧人氏是最早能够使用火的中国古代先民。考古学家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的时间,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火是原始人狩猎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火驱赶、围歼野兽,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猎生产能力。焚草为肥,促进野草生长,自然为后起的游牧部落所继承。最初的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就是依靠火来进行的。至于原始的手工业,更是离不开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经过火烤矫正器身。以后的制陶、冶炼等,没有火是无法完成的。

这个“火”字也很好理解,就是一团火焰的象形。上面就是那跳动的火苗。需要注意的是,在甲骨文中,这个“火”字的形状很容易与“山”字相混,它们基本就是一个形状。其区别是,“山”字下面是平的,象征大地;而“火”字的下部是半圆形的,象征火焰向上的形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可不是说七月天热的象下火,这个“火”指星名“大火星”,即心宿,是说阴历七月的时候火星向下,天就渐渐的凉了,到九月的时候,得穿点厚实的衣服了。

“火”在五行中指南方,夏季,红色,光明文明之象,代表文化教育事业,新闻娱乐以及文章图片,身体上可代表心脏等等等等,数不尽数。水的本性是润下,而火的本性是炎上,性情热烈但难以持久。生意可以说是火爆,当然,这帖子俺也希望能火。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古人一直认为心脏是个神秘的东西,它与人的思想有关。

看甲骨文,“心”字最初就是实体的象形,后期演变的有点复杂,也就是增加了血管、血液的象征而已。据说《西游记》中孙猴子访仙求道时樵夫指点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暗指 “向心求法,我心即佛”也。可惜俺的悟性太差,一直也没有找到“心”在哪里。其实不光是俺找不到,据说谁找到谁就能成神仙了。当年达摩祖师嵩山面壁,神光前来求法,师问:“你要求什么?”神光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说:“将心来与汝安。”神光说:“觅心了不可得。”师说:“与汝安心竟!”神光因此开悟,成为二祖。 你问俺咋安的,如何安?俺怎么知道?知道了,还有闲心在这里白话?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现代人最初翻译甲骨文的时候是把“心”字翻译为钱“贝”的“贝”字,后来才看出其中的差别。由此可见,“人心思贝”古而有之。嘿嘿。估计这也是在甲骨文用时不多的缘故吧。

在甲骨文中,“心’一般指人的心情,如”贞,王心若舞(合集5297)”。许慎老师说: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藏是脏腑的意思。学过阴阳五行的朋友肯定以为许老师是烧迷糊了,人家博士都告诉你是火藏,你咋还说心是土藏呢?其实是你迷糊。人家是按照五脏的位置说的,比如心在中央,所以五行为土,肺脏在上面,所以属火。你的明白?



“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从白居易这首《自咏》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丹”原来是从朱砂提炼而成。“丹砂”是一种矿物名又称“朱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 晋葛洪《抱朴子•黄白》:“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朱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制成极细的粉末。

为什么要说这些?要不你怎么能知道“丹”字啥来的?这“丹”字形,在甲骨文中就是在“一口井”中画上一横,这一横就是指事符号,说明“丹”这东西采自于井下。至于说是黑的红的,那咱可无法表示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片赤诚之心也。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颜料,指代妙手画家。

有一说是“丹书不祥”?未必。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知道陈胜咋称王的了吧?



这“贝”字是“貝”的简化字。从甲骨文字来看,“贝”多用来代表财物。据说贝币是早期中国实物货币之一,早在夏代末年,“贝”就可能已经成为 “货贝”并用来交换实物。因为上古的人们大多主要集居在内陆而远离大海,海贝得之不易,故以其充当了原始货币。《尚书•盘庚中》孔颖达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贝”在商周时期的墓葬时有出土,商代的卜辞和铜器铭文中,也有“锡贝”、“囚贝”、“赏贝”等字样。贝币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贝产于海,不足以流通,就用仿制品来代替,遂有珧贝、蚌制贝、骨贝、石贝、陶贝等,乃至出现向金属货币形态过渡的铜贝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行铸钱,贝、刀、布等原始货币就乃废止了。

“贝”没有啥好说的,古文字就是象其形也。但是我瞅这个“貝”字倒是十分有趣,你看那摸样,分明是“八目”争睹之象,就好像是说古人的是眼睛都盯在了钱上似的;你再看现在的“贝”字变成啥样子了,明显就是“视而不见”也。要不俺怎么就劝你,以后别人再叫你“宝贝儿”,你千万不要在意呢。



《韩非子.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看来“中央”一词,古已有之。“中”字的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指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新书.远》说“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上古没有手机和扩音器,大概铜钟也没有造出来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靠什么来紧急集合呢?从这个飘荡的大旗“中”好像可以看出点门道。甲骨文“中”字的那个“口”,好像就是个城邑的样子,那根旗杆,就像是树立在城邑之中一个中央的高处。我觉得在那根旗杆上,应该是挂上不同色彩、不同标志的飘带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人们在远处,看到那标志自然明白代表的意义,就会按照国王的旨意或是去退敌,或者去征伐,或者去田猎吧。

有从“卜中”之说,俺觉得绝不可信。作动词时有正对上、射中、正对目标的意思。还可通“仲”。



从来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感觉,但是为什么要一次次的“苦俺心志”呢?先是家中两台电脑显示器接连烧毁,昨晨用了几年的U盘资料瞬间皆无,辛苦搜集整理的文字资料包括过去公开不公开预测的实例竟然毁于一旦,心情糟糕到极点。本来是已经着手分类整实那些卦例了,可是就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迷上了文字,也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谁都有遇到两难抉择的时候,要么是鱼,要么熊掌,可那手心手背都是肉呀。想起来那个“心”字,你别管那三个点到底是三窍还是六魄,到头来,能勾住的魂只有一个。

一切都得从头再来。也算祸福相依,俺又发现不少宝贵的资料。才是当俺着手整理“币”字的时候,又一次发现那个怪现象,就是现代人的资料,往往解释的都是那些已成定论的东西,对一些来历不明容易有争议的字往往回避。比如这个“币”字,可以说没有一天曾经离开我们的视野,可是大多的解字先生竟然对其视而不见。看看这个大任也只好由半瓶醋来做了。

“币”是“幣”的简体字。这个字成字较晚,手头的资料中,除《甲金篆隶大字典》以外,基本没有查到。容庚的《金文编》里我也没有看到,罗文宗《古文字通典》中我倒是看到收录有一个字(见图),但是我这水平可是根本就没有看出来幣的模样。许慎老师说:幣,帛也,从巾敝声。那么这个帛指的是什么呢?百度百科说:帛字从白从巾,白亦声。还说“白”本义为“虚空”,“巾”指布条;“白”与“巾”联合起来就表示“顶级布条”。本义为顶级丝制布条、白色丝织布条,呵呵。 还进一步阐明:“白”通“伯”的原理,伯是老大,所以帛就为“顶级织物”了。俺不管其说的“哈达”应该是汉族远古文物“帛”的孑遗对不对,但是“中国战国以前称丝织物为帛。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曾在中国古代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这句话足以证明:其一帛是一种丝布,其二帛可以充当实物货币进行流通。这样看来,幣就有了财物货币之意。

帛字从白从巾我有点不同意见,这以后再说。先说下对许慎老师的幣从巾敝声的意见。俺则以为或者是“从bi(敝的左部)从布”,或者就是“从敝布省”。想听明白的话,那么还只能从“敝”说起。说文:敝,帗也。一曰敗衣。“帗”是“一副巾”的意思。但是后代学者根据“敝”字甲骨文字形判断,其乃“从bi(敝的左部)从攴”,是衣物破败了,想办法去缝补之意。你想想,雷锋时代还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之说,何况是上古时代呢?

许老师在解释“bi(敝的左部)”时明确的说其是“败衣也,从巾,像衣败之形。”而“巾”呢,许慎老师说佩巾。

再说“布”。许慎老师说:布,枲织也,从巾父声。意思是说,这“布”原指的是一种粗麻布。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说:“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巳。引伸之凡散之曰布。取義於可卷舒也。外府注曰。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泉者今之錢也。《衛風》抱布貿絲;《傳》曰:布、幣也;《箋》云:幣者所以貿買物也。此幣爲凡貨之偁。布帛金錢皆是也。”意思是说,这个布到了后来就有了帛的意思,可以在市场做买卖货物的货币使用了。

因此我才说,这个“幣”或者是“从bi(敝的左部)从布”,或者就是“从敝布省”,反正意思都是说:要过年了,俺这身衣服可穿了七八年了,俺娘缝缝补补的可是实在没法再补了,老爸你就看怎么办吧?要不您就出点银子(帛)再给咱扯块布做件花布衫得了。

顺便说下,知道古代啥布最值钱不?是白鹿皮币。汉武刘彻因财政困窘,就按张汤的建议采用皇家汉苑的白鹿皮(一尺见方)作为币材,绣文装饰,作为皮币发行,每币价值四十万钱。为强卖发行此币,刘彻特别规定:凡王侯宗室朝觐皇上奉献玉璧,必须以这种白鹿皮币作朝觐玉璧的衬垫,然后才能进行朝觐进献仪式。因王侯宗室进献刘彻的玉璧价值不过几千钱,而按刘彻强志性规定作为玉璧垫衬的皮币却价值四十万,几千钱的礼品必须使用四十万的礼品衬垫,本末倒置。对刘彻如此抢夺豪取行为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颜异被杀,这种货币怪胎,也不久夭折。

《史记-平淮书》原文:“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值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索隐》案:“《食货志》皮币以白鹿皮方尺,缘以馈以荐璧,得以黄金一斤代之。” 嘿嘿,俺还是挺佩服这小刘皇帝的。高人一个。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孔”字成字稍晚,金文始见,我认为当脱胎于“乳”字。

甲骨文的“乳”字非常的写意抒情浪漫,把母子情深和母亲对孩子那无比的眷爱得神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大家从我上传的图片可以看到,那“乳”字刻画的就是一个妈妈跪坐着,用那么长的双臂环绕着怀中的婴儿,仿佛还可以看到那种慈爱的眼神;而婴孩则张开大口,贪婪地吮吸着母亲那并不丰满的乳房。可是到了金文时代,母亲的双臂就变成了一只手在抚摸婴孩头部的样子,而乳房则变得丰满,可是却省略了母亲的身躯。就是在这个时代,“孔”字脱胎而出了,其模样就是孩子叼住妈妈乳房的象意。所以我说,许慎老师讲“乳,通也”是对的;但是说“从乚从子。乚,請子之候鳥也。乚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就有问题了。怎么只有那种鸟可以生孩子咋的?啥乙乙鸟鸟的,那“乙”字就是乳房的象形而已。

在线字典说“孔”字“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还说“孔明”就是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诸葛亮先师认同此说否。呵呵。

《玉篇》说:孔,窍也,空也,当是本义。至于其他的都是由此引申而已。母亲的乳房丰满,自然就有“大”的意思;乳房大,吃起来可不就“通达”;吃的过瘾解渴解馋的,还能不“嘉美”?

既然说“孔”字,咱就不得不说说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孔方兄。

“孔方兄”一词源自西晋《鲁褒传.神论》:“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神论》还说: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闻非钱不发……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无耳,可使鬼”。

《钱神论》尖锐地讽刺了钱能通神使鬼,主宰一切的作用,所以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愤世嫉俗的人们的共鸣,被广泛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了“钱”的同义语。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看来真的不错。

若就此认为孔方兄是阿堵物而已,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黄炎培赠其子座右铭,全文是:“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孔方者,外圆内方、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绵里藏针是也。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我在煮“手”字的时候就说“手”字从字形看,甲骨文中跟那”毛”字简直没啥区别。现在能上图,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吧?其实看着这个“毛”字我也发毛,甲古文中没有它的影子,金文中倒是常见。

许慎老师说: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俺就琢磨,你说那“毛”字究竟象的是什么“毛”的“形”呀?经俺再三相面,终于看出端倪:原来那“毛”字,刻画的是一只野兽的俯视象。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妙之处。你说吧,那猪呀狗呀鸡呀大象呀都有自己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体特征,所以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个侧身的剪影象,有的还画得简直是惟妙惟肖。可那兽毛你说它有啥自己的特色?要怎么描绘,才能突出体现那些“毛”的特征呢?所以古人就用描画一只野兽的俯视象来把“毛”的特征刻画出来。你仔细的看那“毛”字,下面弯曲的部分象野兽的头颈处,中间是脊背,两侧是向下自然垂下的很理顺的皮毛纹理,最上面的呢是根下垂的尾巴。就这样一幅俯视图,可以普遍适用一切的兽类。那你要说飞禽怎么办?你仔细看看,哪不也挺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鸟吗?你说那鸟咋是四只翅膀?那不是因为翅膀震动的频率太快了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山上长毛了?不是,此毛通“芼”,指草木,五谷也。



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线字典》说“牛”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其实像<图甲骨文1>中“牛”成那样的俺也是头一回见到。其他字形人家说的都挺明白了,俺原则上都同意。只是吧,那牛角之间的一竖他们说是牛面,俺也有不同意见,谁见过牛脸长在犄角上面的牛?这蛋扯的是一点都不靠谱。其实俺看那就是牛正低头要过来顶你的时候,你所看到牛的脊梁背而已。

许慎老师的话,俺就不学了。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这个是二十八宿,原来说过的。什么牛市、熊市的大家比我明白,俺就不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车同轨,书同文。”这个“车”字没啥可说,大家看到上传的图片,自然明白这个“车”字就是一个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一个过程。甲骨文的“车”字也是一辆古代马车的俯视图,所以俺上面说“毛”字是某种野兽的俯视图绝非空穴来风。有人说“车”在古代读jū音,意思车上可居人,但我想这个“居”当是“踞”,乃乘坐也。

从“军”字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车”与军队与战争密切相关,其发明以后马上被统治者投入战争之中,其后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虽然马车已经很少见,但是我们古人的这个车型仍然可以在陆地上所有靠轮子转动带动车身前进的运输工具中找到它的身影。现代人没有车简直是寸步难行,可是那车要是塞起来更是难行寸步。

顺便介绍下才学到的知识:很多人都知道“车同轨,书同文。”从古到今,许多文人学者都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看作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颂词,就连我们敬重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鲁迅也是这样讲的。其实,这是读书不求甚解的一大误会。尊秦的九字经典,来自《中庸》的右第二十八章。原文是“今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

程氏注解:“今,子思自谓当时也,轨,辙迹之度。伦,次序之体。三者皆同。言天下统一也。”如果《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那么文中的“今”,决不会是早于秦始皇“横扫六合”三百年的春秋末期,而是指尚能维持名义上的统一的东周。如果《中庸》如清代某些考据家考据的,是西汉儒生的伪托,那么,西汉的儒生和朝廷,同秦始皇有着最直接的深仇大恨,他们绝不会用美妙的词句去歌颂秦始皇的。所以,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当作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经典词句,是从古到今一些文人学者很大的误读和误会。

那么,用“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来描述西周的松散统一或东周名义上的统一,是否站得住呢?完全可以。关于“书同文”,从《易经》、《尚书》、《诗经》、《春秋三传》等文献和地下出土的竹简、金石铭文来看,最迟在西周以后,汉字的符号、文法和文章结构,就是统一的。秦朝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只是书写方法的简化,并不是首次统一文字。何况,程邈作隶书,至今尚无实物证明,现在发现最早的是汉隶而非秦隶。关于“车同轨”,史书上说的是秦始皇修驰道,统一车辆轨道的宽度。可是,秦始皇并不是 “修驰道”的创始者。西周就有国家一级的道路,称为“周道”或者“周行”。



韩愈《原道》说“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其实俺这只井底之蛙也有趁发大水时偶尔溜达出去的时候,但外面哪有井底安逸,所以还是回来守望自己那份小天地。

城市的孩子基本没谁知道“井”是啥东西了,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绝对是上古时期人们的欢歌。传说有伯益作井,但俺觉得“井”的发现,应该是积聚在河边的某个懒蛋发现去一个水坑取水更方便还没啥危险,久而久之大家就都去那个水坑取水来用,发现比那河水还要清洁好喝,奇怪的是那里的水还取而不竭。取水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免就去清理挖掘水坑,而那坑挖的越深水量就越足,人们也就纷纷的靠近水坑旁集居。水井的概念慢慢的就形成了。

为了防止井体的坍塌,人们开始在井下构木;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人们开始在井口安装护栏。因此关于“井”字,有人说那是井口的护栏,有人说那指的是井下的构木。

“井”的发掘利用使人们开始远离河岸向内陆移居,因争夺土地而形成的战争也就此开始。同时依井而居的古人逐渐形成了村落乃至演变成了后来的乡村城市。估计那时水井的深度大小还很有限,在井边打水的人们在闲聊时不免就要互换交流所需,所以慢慢的井边就成了贸易交换的市场,大概“市井”由此而来吧。

还有一说,那“井”字指代的是井田,俺觉得未必如是。《孟子&#8226;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俺感觉井田制的奴隶主也真是聪明,他把每块田地画成九宫形,中间最好的那块归俺,周围环绕八块归奴隶耕种。你们要先把俺这块侍弄好了才能去耕种你们自己的。真是易于管理,便于监督。

据说夏朝、商朝时期一直实行的八家为井、同养公田之制,公有成分更多一些;周代以后出现的九夫为井之制个人私有的成分已增多。但是俺认为,不管井田出现的如何早也绝对早不过水井的使用,所以我绝对相信甲骨文“井”字就是“水井、井口”的真实写意。

至于许慎老师说的“八家一井”值得怀疑;但是他说的“井”字象水井的栏杆,说金文的“井”字中间的那个“点”指的是打水上来的器具绝对是正解。

井宿是星宿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其他都是“井”字的引申延伸义,不必细说。



架上牙签堆满,案头笔墨纵横。这个牙签可不是现在的竹牙签,乃象牙做成的书签也,如“牙签万轴”,那是形容藏书很多。

俺一直犹豫要用几年的功夫才能完成《水煮汉字三千五》,本已日薄西山,如此荒废时光到底值不值的?但当俺看到这个“牙”字的金文形状时马上断定《说文解字》中定无此咬字,现代解字书籍也绝对看不到“咬”字的踪迹。俺立即开始翻箱倒柜的开始找“咬”,果然是踪迹皆无,不仅欣然,觉得虽然虚度了时光,但俺未卜先知的功夫还是大有长进。《甲金篆隶大字典》大字典中没有,《金文编》中找不到,《楚文字编》也没有查到那“咬”字的踪影(注:或许俺查字的方法不对,元吉老师要是知道出处,请悄悄滴告诉俺下,在此谢过)。《康熙字典》有收录,并标注了在《广韵》中的读音。《汉语大字典》和王力的《古汉语字典》如出一辙,只是标明《集韵》的发音没有指明此字的来龙去脉。

啥也不说了,俺看那金文的“牙”字的形状,就是上古的“咬”字。而且这个“咬”最初的含义,绝对是指野兽或者猫狗类有犬齿动物的撕咬状,后来才引申为人类用牙齿来撕咬东西。因为撕咬肯定要用到牙齿,所以又延伸为牙齿也。绝对不像以许慎老师为代表的解字先生所说: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你不扯呢吗?除非古人都是“兜齿儿”,否则你给我上下相错下牙齿我看看?有人还解释说,“牡齿”就是“壮齿”之误,呵呵。

吃东西“咬”东西咱们哪有一天不用到的,古人不可能没有这个字,所以王力老师也怀疑,但是没有明说,只是提示《说文》的“口部”有“齩”字。他应该是怀疑“齩”字是咬字,但是不敢肯定,只是老先生没有想明白,“牙”,为什么就不可以“咬”呢?一个牙字,浪费了半个晚上的时光。累死俺了,其他引申意思俺就不说了。



因果相互。《金文编》《楚文字编》中都没有查到“互”字,最让俺大跌眼镜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甲金篆隶大字典》中俺怎么也找不到“互”字的影子。《说文》中没有单独收录“互”字,只是在“竹互(上竹下互)”的那个字中提到了那个好像从“竹互”而省的“互”字,但是在《甲金篆隶大字典》的“竹部”,俺还是没有发现“竹互”那字在哪。直觉再一次告诉俺,那个“弄瓦之喜”的“瓦”字好像最初指的绝不是砖头瓦块。甲古文中没有“互”字已经极不正常,金文楚文如何没有?绝对说不过去,俺怀疑那是文字工作者在翻译古文字时误将其与“巨、工、五、牙、专、壬”等字相混。最可能的是把金文楚文中的“互”字误读为“巨”。俺手头没有金文文句资料,只能烦请元吉老师考究啦----嘿嘿。

《汉字大字典》第6页,说“互”通“竹互”,是绞绳的器具。《说文解字》说:互,可以收绳也。段玉裁注:“今绞绳者尚有此器。从竹,象形,谓其物象工字;中象人手推握也。”

我没有见过那东西是啥模样,但是小的时候俺可搓过麻绳做鞭子玩。俺知道,那两股麻丝必须要事先分别经过无数次的缠绕最终才能牢牢地结合在一起;绕的越紧,搓出来的鞭子才越紧密越结实,甩出去才越响。婚姻也好,合作也罢,好像也都是这个理。所以我怀疑在纺织业的初期,那“瓦”应该是古代一种给麻、丝等纺线缠绕“上劲儿”的专用工具;而“互”则是把每股麻丝收缠起来待用的工具;“转”呢则是通过人手转动,将两股在“互”上缠好的麻丝合股在“专”的工具上------到这时的麻丝已经缠好,等待人们用它去织布或者做其他的东西。至于后来纺织工具改进以后是啥样子俺就不知道啦。

由于“瓦”是给麻丝“上劲儿”的,所以中间可能有“孔”,故此“瓦”字中间有“点”,乃指事也。“互”呢,可能是做工时的需要,就把它挂在木架上,所以才有了后来解字先生所说的“屠户悬肉架”之说,乃至后来增变成“枑”,成了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互”是来回绕丝的工具,互来互往,所以就有了互相、相互、等等引申义。我说了,金文楚简等的写法中“牙、互”极难区分,甚至肯定有误解之处,所以有人把“互”解释成蚌壳等壳口相合状。不过看看字形也蛮相像的,所以指代甲壳类动物没有问题。

俺这个说法要是成立,“弄瓦”之谜不解自破。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 诗经&#8226;小雅&#8226;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那“瓦”究竟是啥?许慎老师说:瓦,土器已烧之总名,故此有人说是纺织用的瓦砖,也就有人干脆说是纺车上的零件,但究竟是啥,谁也没有说清楚,反正不可能是砖头瓦块。 “寝床弄璋”、“寝地弄瓦”的区别在民国时代仍变相存在。有的地方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亲友赠送彩帐、喜联,男书“弄璋”,女书“弄瓦”。

古有“互市”之称,据说始于东汉与乌桓、鲜卑、匈奴等族的贸易,我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自古也有“瓦市”之称,不知道能不能作为“互、瓦”相通的证据。“瓦市”又做“瓦子”、“瓦舍”、“瓦肆”,简称“瓦”。宋元大都市的娱乐场所,即妓院、茶楼、酒肆,以及表演诸色伎艺的地方。瓦肆设有勾栏,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等,也有卖药、卖卦、理发、饮食之类摊铺。“瓦子”,是不是取象于那勾栏类似挂“互”的架子俺就不得而知了。



成功之术,必有巨矱。许慎老师在《说文》中说:巨,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意思说,那“巨”是规矩的“矩”,象人手中拿个“工”的样子。书中还列举了古字的“巨”,大家从我上传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标明“说文古字”的即是。我之所以怀疑那“巨”字与“工、互、瓦”字有关,都是指代纺织用的工具就是来源于此“巨”的古字写法。

高明著《古文字类编》273页说古“巨、矩、榘”同字。从书中列举的文字来看,周早、中期“巨”字多写成“矩”;战国时期则普遍写成“巨”字,与说文古字完全相像。如此说来,要说“矩”脱胎于“巨”字,岂不就有点逼着爸爸非得管儿子叫爹的味道了?

因此说,俺怀疑“矩、巨”或许就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字。尤其是战国时期的“巨”字,非常另类极其罕见地把“工”字中间的那个横,写成异常飘逸灵动的“S”形,分明就是表明纺织器“转动、缠绕”的态势。我奇怪解字先生如何竟然能把那“S”线解释成“手持之象”,这么明显的信息要是看不懂读不明白还解得什么字?按照古字惯例,手持之意多以“手”表示,也许其演变的后期具有了其他的含义。

《汉字源流字典》解释说“巨”字是一个成年人手持筑杵,表示力气大正在用力夯筑。俺的想象力特差,感悟不出那种意境。多数人把“巨”解释为木工的方尺的,但俺见过的木尺好像都是“L”形的,“工”字形的好像已经失传好久了。

“巨”要是指代缠麻丝的工具的话,“巨”之“大”义,就是丝线越缠绕越大的意思。“巨”上的丝线可以做绳子使用,所以能测距离顺理成章,此通“距”也。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这“尺”字,高明《古文字类编》未见收录,郭沫若《商周古文字类纂》没有找到,容庚《金文编》只见收录一个字,李守奎《楚文字编》没有查到。《甲金篆隶大字典》中所列字例出自“中山王墓”,当在战国时期。俺所传图片来自熊国英《图释古汉字》一书,其引用的甲骨文“尺”字不知来自何处,也更不敢妄议是否真确。

按理说,上古时代建筑丈量都已经十分发达。大到国都楼阕宫殿的规划建设以及土地的丈量划分,小到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等工艺品的制作,如果没有基本的丈量计算工具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就是说,甲骨文中都绝对不应该没有那个字。如此看来,这个“尺”字,最初肯定不是代表丈量的工具,也不会是直接代表丈量数据的意思。许慎老师说:“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榘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所以我感觉尺最初的含义应该是尺脉。

尺脉,是寸口脉三部之一。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为慎重起见,俺特意请教了懂得中医的朋友关于“关之后(肘端)为尺”的含义。他说“寸、关、尺”三部,“尺”在靠近“肘端”的那面,并不是指的尺脉在胳膊肘处。但是俺琢磨,那古代的解字先生大概没有俺这刨根问题的习惯,也许望文生义的真就以为尺脉在胳膊肘那地方,如此的话,“尺”距离“寸脉”的地方大概还真就“一尺’来远吧。玩笑话。

但不管咋说,由此俺臆测“尺寸相关”或许即源于此吧。由于它们靠的太近,所以后来人们就人为地把他们疏远啦,变成了“十寸”为“一尺”了。

许慎老师还说了: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你说人体的个体差异有多大,按这个标准能建大楼?估计建啥啥倒,也就难怪孟姜女能哭倒长城了。

现在的尺,基本用作长度单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他都是引申义。

顺便说下:

当煮“巨”字时,俺就疑惑许慎等解字先师们为什么会对“巨”字旋转运动的那么明显象意看不明白呢,所以俺就对《说文解字》一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寻,才知道这本经典之著曾经被人篡改。此人就是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也是李白诗中惊叹:“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的李阳冰。

下面是找到的资料:

《说文解字》一书是东汉古文经学大师许慎所私撰的一部古代字书,以刘歆提出的“造字之本”“四象”说为基本方法,以战国后期的楚国文字为“正”字体例。其基本目的在于为考正古文经义提供文字考据工具。其书虽说当世未为王官遵用,但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以至为后世字学界所推崇。然而,当唐朝李阳冰窜改《说文解字》一书,同时讹入并以造字“六书”说演绎该书内容时,《说文解字》一书原本诸多重要的学术建树,随之即遭到了颠覆性的解构,而变成伪《说文解字》。

李阳冰曾刊定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为二十卷,但对原书的篆法和解说都大加改动。此后,许慎的原本渐渐消失,而李氏刊本则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铉奉诏校订《说文解字》,对原书内容进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复许著原貌。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知道迷惑了多数人。许慎老师说:户,护也,半门曰户。意思是说,别看俺这半扇门,一样起保护作用。你说看甲骨文那半扇破门一脚就能揣碎,还能防住啥贼?人家上古时期贼倒没有几个,但是山猫野兽野猪野狗的肯定不少,晚上睡觉没个栅栏大门啥的还真就不安全。说“門”的时候,俺说是有钱那些大户人家双开的大门;那小门小户没钱咋办?那也不能大敞四开的随便出入吧,于是乎就本着省工省料的原则安装了半扇大门,这就是所谓“户”了。别说,还真方便实用,效果一点都不差。

瞎说呗,人家《六书精蕴》说,户是“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户,堂之口曰門。內曰户,外曰門。一扉曰户,两扉曰門。”俺觉得是这个理。

有个特殊的用法是指酒量。“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户大嫌酒甜,才高笑小诗”是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听起来不是味道,但现实生活中往往真就如此。“视犬之字如画狗也”,知道这话谁说的不?许慎老师说了,这可是孔老夫子说的。其实你看了我上传的图片你也会这么说的。真像,像极了。在甲骨文中,表示“猪”的那个“豕”字与“犬”字极其相像,其区别就在于尾巴。尾巴向下的就是猪,向上的就是狗。尾巴上扬,可能是那狗在兴奋追赶猎物时的那种状态吧。但实际“偷口”的狗在咬人的时候,往往是夹起尾巴的。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连孩童都不怕它。俺也喜欢得不行,喜欢它的忠贞不二。你高兴的时候它也高兴的晃尾巴;你烦恼的时候踢它几脚它也不记仇。好像是去年看到张图片,南方什么地方的一家人几年前就都没有了,只有那狗还在。不知道它在默默地守候什么。



化干戈为玉帛。据说“戈”是中国先秦时期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

从《古文字类编》书中的字例来看,甲骨文中所列之“戈”还有点杀伐工具的意思,可是那些铭文上的“戈”字则是绶带飘飘花里胡哨的,就有了装腔作势摆花架子的味道了。所以俺感觉因“戈”这东西不十分适用于实战而逐步淘汰,后来就有相当一部分成了给仪仗队做礼仪使用的东西了。

有份资料可证:文物“商勾兵”的援上铸铭文,分别列祖辈、父辈、兄辈的名字,顺读时戈刃向上。从铭文内容和读法看,这种铸铭的戈应是商代仪仗,不是实用兵器。

许慎老师说:“戈”从“弋”,“一”,横之象形。因为“弋”是系有丝绳的射鸟短矢,所以此说好像难通。其实“戈”字就是整体的象形字,没有啥从与不从的。兵戈、干戈的,常用来比喻战争。

仓 cāng

在线字典说:倉,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估计这些解字先生们都是大城市出生的,说的是官仓,没有真正见过农村那些普通的粮仓啥样,因此俺就特意找到几张图片让大家鉴赏。别的咱不说,你说那粮仓中间是“门”,怎么这个门不能进出咋的,还非得在下面再开一个“口子”供你出入?俺想起晏子使楚“使狗国者从狗门入”的故事,但人家那是想故意羞辱晏子才“为小门于大门之侧”的。脱裤子放屁的事儿,是俺们现代人才最喜欢玩的花活儿

按照俺农村生活的经验,“倉”字最上面是草帽状的尖顶,一般用草类编织成片状覆盖,或者用粘土直接粘上用来防雨;中间那“半扇门”的“户”,其实却是窗,用来散热透气,否则粮食极其容易发热变质;下面的“口”,其实是将粮仓垫高的地基,为的是防止粮食受潮发霉。

许慎老师说: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仓还有引申为关押犯人的地方;还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还通“苍”,青色。还有“仓促、仓惶”之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也。

仑lún

“锁香金屈戌(铜或铁制成的带两个小脚的锁环),带酒玉昆仑。”这“仑”字的繁体字做“侖”。俺查看了有关书籍才发现对这“仑字”解释的囫囵吞枣语焉不详。《在线字典》不知道什么原因干脆没有解释此字的来历。许慎老师说:仑,思也。从亼(ji)从册。汤可敬解释为“思理”,并引《段注》:“聚集简册,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

俺特意找到许惟贤整理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第394页解释说:“龠下曰'仑,理也。’《大雅》毛传曰:'论,思也。’按论者,仑之假借。思与理义同也。思犹 '角思(sai,角中脆骨,比喻文理)’也,凡人之思必依其理。伦、论字皆以仑会意。从亼册。聚集简册,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徐灏笺曰:“仑、伦古今字。伦,理也。”

从上面所引诸书可以看到,过去的解字先师基本把“仑”字定位为“按照文册来思求文理”的意思,而“论、伦”则认为都是其假借之意。俺则有不同看法,以为这“仑”字的本意就是“论”也,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就某人的文章发布看法;或者是帝王把大臣召集一处,就某地方奏折或者上疏所提出的问题集思广益研究对策的意思。

要弄明白这问题,咱先讲“亼”。《集韵》:“亼,册而卷之仑如也。”是说“亼”像竹简卷起来圆圆的样子;《说文》:“亼,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说“亼”像三个“一”凑在一起;《正讹》:“亼,古集字,凡会合等字丛从此。”俺基本同意这种观点;徐铉曰:“疑此只象形,非从人一也。”此说也对。

现代人有把“亼”说成是一个人向下张开大嘴的样子,比如“令”是张开大嘴下达命令,而“食”是张开大嘴准备吃的意思。

按照自己的理解,这个“亼”字最初应该是饮食等炊具“盒盖儿”的象形,其作用一个是防尘一个是保温。俺小户人家还好说,对付一个菜就凑合吃吧;你想那帝王之家吃顿饭得多少道菜?厨师们怎么也得一个一个的做吧?所以就得把做好的菜先盖好,等菜齐了,就喊人开饭了,那么大家就都“凑过来”“张开大嘴”开始风卷残云。你说这不就是“亼”的一系列的组合象嘛?

而“册”呢,《礼记.庸》:“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春秋序》:“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郑玄《仪礼注》、蔡邕《独断》均言:“策,简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226;册部》:“凡简书皆谓之册。” 看他们罗嗦半天,其实那“册”就是现在的“请示、报告”等文章、文件、书籍啥的。最早先还没有发明纸,就把竹子修整成条,在上面刻字写文章作报告。要不古人怎么说话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写废话的功夫。不像俺们现在。

咱们看看“论”,《说文解字.部》:“论,议也。从言,仑声。”段玉裁注:“论以仑会意。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仑”还是解释为“论”的早期文字比较合理。有点不服气是不?那么请看《楚系简帛文字编》第510页所列的“仑”字,基本都是“亼”字下面都多了两个“口”字的样子。有点像繁体字的“龠”,但却不是。俺说过了,“亼”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册”是上疏啥的,现在又凑过来几张“嘴”,你说这组合象是不是很多人围绕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瞎呛呛的样子?那不是“议论”的“论”,你说是啥?

《方言.言》说: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可为一证。估计在肚子里“抡一抡”是“抡”不起来的,但要“论一论”估计还是没有问题的。

顺便说下:屈戌之屈,表示门扣子的形状;屈戌之戌,为排序十一的那个地支,即戌狗之戌。《易》曰艮为狗,艮既是门阙,狗以守防也。这表明了狗的一种符号化意义,即把守大门,外人莫入也。



《诗经.雅.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啥意思?看完“此文”你肯定明白。这个“文”字,《汉语大字典》解释为“(在肌肤上)刺画花纹。”并举《庄子》说“越人断发文身”为证。现代诸书基本都是这种观点。左民安《细说汉字》222页说这个“文”字,像一个心宽体胖的壮年人。甲骨文像一个正立的人形,最上端是头向左右伸展的是两臂,下部是两腿,胸前刻有美丽的花纹。左民安老师解说的非常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我就是在外出学习期间,看了他的《细说汉字部首》一书才对文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很可惜老人家已经不在。

许慎老师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汤可敬解释为:交错刻画(以成花纹),象交错的花纹的样子。俺查《康熙字典》倒也没有看到纹身之说:《釋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周礼&#8226;天官&#8226;典丝》供其丝纩组文之物。《注》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再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没有看到“被发文身”之说。

那咱下面先说“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俺的理解,这句话是赞美军容严整,战旗猎猎的样子。“旆”是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说:织是徽织也。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央央,鲜明貌。他的意思是说,“织文鸟章”就是古代军队中,把鸟兽的形象画在大旗上面作为某部队的番号来使用,因为这是区别陆海空三军以及特种兵乃至某一个地方武装的特有标志。这个标志不光大旗上画有,乃至每个长官、士兵都要在其所着军装的前胸后背上按比例画好。“徽织之书则云:某某之事,某某之名,某某之号”。

那是为什么呢?“号名者,徽织所以相别也。在国以表朝位,在军又象其制,而为之被之以备死事。帅谓军将至伍长。”“是将帅以下,自伍长以上,不见士卒,其有无不明,盖亦各有之矣。”意思是说,这是区分部队的标志,无论将帅士兵,一看就知道是哪个部队的。最主要的,兵者凶事也,那是为了给辨认战死的官兵而准备的。

之所以要嘴冒白沫的解释,就是想说,那个“文”字,其实是指古代战争中将士所穿军装上描绘的那种“鸟兽之纹”的特有标志,就好像俺们偶尔还能看到描写清朝战争中那士兵前胸后背上写的“郷”、“勇”一样。俺觉得那“文”字不大可能是指“越人纹身”啥的。俺可没有歧视越人的意思,但古时战争是常事,军装也要天天穿而越人则并不多见,为什么那么常用的一个字,就非得指的是越人光膀子纹身呢?

还有就是,这个“文”字,跟“衣”字相似。“衣”是上衣,“裳”是裤子,可但是,俺们谁也不能光穿上衣或者裤子吧?要是一个人上下一身全穿上,那么什么字最像那个形象?反正我看那甲骨文中的“文”字就是官兵全身着装,在前胸后背的衣服上“织文鸟章”的意思。文过饰非----修饰掩盖过错。其他的意思不说了。累死。



<系简帛文字编》没有收录“予”字;《金文编》中也没有收录。高明的《古文字类编》里收录的两个字标明是秦简、秦印中发现。看来此字成字肯定较晚。从《汉语大字典》引用的“老子甲”字例来看,好像应该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发现的字。既然是汉代的常用字,俺们就看看当年的许慎老师怎么说。《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这许老师也挺逗的,竟然以“予”释“予”,还真没见过有这么解字的先生。汤可敬老师解释说,“予”就是举物给别人,象手里举物付给别人的样子。

虽然在《说文》里许慎老师说“幻”字从“反予”,其实看那古“予”字,俺怎么看好像都是“幺”的倒挂形。“幺”的字形就是挂起的一束细丝,而“予”字俺觉得就是把那束丝交给别人而别人把那束丝接到手里的一瞬间的那种象。比如你交给别人一把刀,你应该怎么交给对方呢?正常的做法是:你拿住“刀刃”的这边,把“刀把”交给对方。想想你把一束丝交给别人的时候,那“予”字是不是也是这个象,也是这个理?

看看俺上传的图片你就明白俺说的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假借为“余”,代表“我”的意思;也有称赞赞美的意思,还可以做出卖出售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想用来解释这个“幻”字,再恰当不过。

许慎老师说:幻,相诈惑也。从反予。从“反予”能“从”到什么程度?大家看看我传的图,有一张是从《汉语大字典》上直接剪裁下来的。我在字典中找那“幻'字找不到,就想起来煮“予”的时候看到的那个调过来写的怪怪说文字,它竟然就是“幻”字。

这个“幻”字挺难找的,手中的金文楚简书没见踪影。“幻”字的意向是欺骗欺诈。就是说,本来你感觉就是在给你送东西,实际你却啥也没得到。有人用镜中的虚像来解释“幻”字,俺觉得非常的奇妙。其实那“幻”字,可不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吗?不过就是心中所起的妄想。你觉得这东西肯定是你的了,我明明看到东西都到我面前了,可当你去接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了你的一只空爪子,没法收得回来。

看金文的“幻”字,不光是将“予”字掉头,还把给人东西的那个“手把”弯了回来,意思是说,原打算给你了,俺后悔了,不打算给了,半路就折了回来。大概就是这意思吧。我听人说,女人有随时修改所说话语的权利。所以她们对于男人来说,才永远都是梦幻般的感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康熙字典》引《圆觉经》:无起无灭,无去来今,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究竟什么是过去,什么是现在,什么是未来?俺也弄不明白。苏轼诗曰:“一弹指顷去来今。”说得俺感觉那一瞬间,什么都过去了,好像那瞬间就成了过去,根本就没有了现在。你还问将来?哪有将来,现在就是将来。俺看佛经说“观了三世无去来今,善恶报应都无所生;法法自灭法法自生,法不见灭法不见生”就迷糊。一直以为佛经都是如此的晦涩难懂,但是当我看到《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时不得不佩服佛的智慧,几千年前所说的那些不孝子的现象,到现在依然还历历在目,时时再现。想来人类社会,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有缘的朋友不妨找来读一读,想一想。看完了想完了,我不劝你,你也会常回家看看。

许慎老师说:今,是時也。从亼从乁。乁,古文“及”。意思是说,今就是当下的时刻。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解释说:乁、逮也。乁,也有解释“流”的。有人把“亼”解释成响铃,其实我觉得倒挺像屋檐的。你说人现在就在屋檐下,就在这里站着呢,不就是当下的“今”吗?

但是俺前面说过,有人把“亼”解释为张开大嘴的意思。别说,在容庚老师的《金文编》里,他真把“含”字同“今”字了。既然老先生如此肯定,一定就有他的道理。《甲金篆隶大字典》中也确实收录了写成“含”字模样的那“今”字。那是不是古人的笔误俺可不敢肯定。如果有几处都能其证明用法正确那就没得说,但是就那么一处就不好说了。俺是比较认真的人,但是打这么多的字,也难免有笔误的时候吧。

话说回来,古人天天盼过年,直到今天你才把肉吃到嘴里,那今天就是过年了,就指的是现在,这也说得通。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无知者无畏,否则俺绝不揽这瓷器活。都大话西游了,俺也只好盲人骑瞎马,不赶着也自己溜达吧。这“不”字别看干巴巴的也不大好煮,真是说啥的都有。许慎老师说,那是“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还有说是“柎”就是花萼的托的,有说是草根的,有说是胚芽的。

“不”在甲骨文中是常见字,你看那字形,绝对有草根胚芽的意向。而“丕”的成字较晚。我仔细看下《古文字类编》、《古文字通典》均引用了“颂鼎”中“颂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的文字。颂鼎是周宣王时代的史官名“颂”者所作。上古文字往往一字多义,而看古字,“不、丕”确实有“同字之处”。甲古文中的“不”字也用为“丕”,只是后来专门造了“丕”字则不再通用了。

俺前面说了,这“不”字绝对有草根胚芽的意向。《说文》说,“丕”是“大”的意思。俗语讲,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我觉得这个“丕”字的本意应该是指草木的根很深很大的意思,也可以指正在生根发芽的植物。

那么“不”字到底表示的是什么意向呢?俺认为其本意好像也许差不多是指春回大地的时候,那些花草树木正在地下孕育生命积攒力量悄悄地生根发芽但却还没有钻出大地展示自己的那个阶段。“不”在说文解字中读fou,所以说,“不”不同于“无”,并不是完全“没有”的意思,只是表示这件事现在还不行,暂时不能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就成了?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通“丕”是也。



在线字典说:“欠”字甲骨文的字形,象人张着口打呵欠。小篆字形下面是人(儿),上面象人呼出的气。本义:打呵欠。许慎老师说 “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说:形人倦解,所谓张口气悟也。谓之欠,亦谓之嚔。《汉语大字典》也从其说。

但是俺感觉说“欠”字是“哈欠”的意思不大可能。你说上古时代,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常用字都没有造出来,你整出来这个没有啥实质内涵可有可无的字干啥?你要是说那是古人成天累的不行总是打哈欠,可你看那甲骨文中的人形可都是跪坐的姿势。俺以前说过,这个跪姿没有给老婆跪搓衣板的意思,是上古人们休息休闲时的正常坐姿。你又说跪姿那是古人才睡醒的样子,可是你看后来的金文,那人形可都是站起来了,根本就没有睡觉的意思。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说是啥?俺怎么看,都觉得“欠”字的这个形态好像是在“大声喊人”的样子。不信你仔细看看双手放嘴前的那张图片,像不像你扯脖子喊人的时候?再说了,当你怎么大声喊她她就是装作听不到的时候,你是不是就“歪欠”着身子再喊来的?

甲骨文中有人把“欠”解释为人名,俺倒不能说是错。但首先你要先有这个字,才会有人用这个做名字。所以俺觉得这个“欠”字有“大声喊”或者“歪欠”着身子的意思。在此存疑,让文字专家们考究去吧。现在就是欠钱的欠了。



许慎老师解释的很好: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我在前面解释“乡”字的时候不是说过嘛,那“卿”字的原意是国王没事总找大臣陪喝酒。《史记》上不就说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嘛。说赐酒你不信?你看那鸿门宴上: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是酒不?

其实不光赐酒,给别的东西也算“与”。你说平时总在一块喝酒,是不是就经常地往来交好了?孰能相与无相与——是交好的意思。與字也简化成了“与”。群臣连与成朋-----那些大臣们天天在一块喝酒,都成为朋党了。得小心了。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跟和及也。看来这个“与”字有必要重新解释了



凭书请客,奉贴勾人。看来这人也不是好勾的。元吉老师说解字每每都是等走进门来一看“这个果和那个果有点像,那个果和那那个又好像是一家。唉——头晕呐。”可不咋的,俺现在终于知道晕头转向是个啥子的滋味了。俺在煮“与”字时看到先师许慎解释说“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感觉挺形象的,也就没有仔细琢磨。等今天早晨开始琢磨“勾”字的时候可就有些转向喽。经过仔细推敲,俺觉得“与”字是给予、交给的意思不假,但是“与”的也就不一定是“一勺酒”,俺倒觉得交给的应该是“互”。这个“互”就是字典中很难找到的那个“把每股麻丝收缠起来的工具”。

同“互”字一样,这个“勾”字也是一个成字较晚的字,我查了甚多书籍,都是难见真容。《说文解字》没有收录也就算了,可是现代人的专著《甲金篆隶大字典》中竟然也不见踪迹。

俺查了所有能看到的字典,几乎无一例外的说“勾”的本字是“句”,或者“句”俗写作“勾”。但俺实在是难以苟同。勾字无疑是钩缠纠结的意思,所以从俺找到的资料来看,“勾”的原字应该是甲骨文中的“丩”字,这点大家在我上传的图片应该能看出来。而“丩”字,《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都解释为瓜葛缠绕的意思,俺却看出那实际是两股麻丝相互缠绕上劲儿的样子。这一点,从《说文》“纠,绳三合也”可证。那“瓦”字则是“上劲”的工具;而“互”字则是将上完劲儿的麻丝缠绕起来收好的工具;“与”呢,成字较晚,从楚文来看,就是把“互”这个工具交给了别人的样子。

那“句”字怎么说?大家从我上传徐中舒《甲骨文字典》216页的那个图片可以看到,在甲骨文中,那“句”字中的“口”字,可是放在“丩”字中间的。这个“口”字,绝对可以看成是缠绕麻线的线轴。所以俺觉得这个“句”字,应该是指这个线轴已经缠满了麻线,表示完结了。当然您非得说那“口”是嘴的意思也好说,那俺觉得这个“句”字就好像是一个人在说:报告领导!俺手头上缠线的这个活做完了,可以结束了,暂时告一段落了,俺要休息休息休息------就是现代人说的“可以画上完美句号了”。

知道了本意,其他的引申义不解自通。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个“片”字甲古文中就要,但是后来却少见了,基本用作了偏旁使用。

许慎老师说:片,判木也,从半木。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意思是说,这个“片”字,就是把一段还带有树枝的树干从中间“一分为二”所形成的样子。咱“这半儿“是“片”了,另外“那半儿”念啥?读qiang,像立起来的一个床的样子,也是“床”的意思。后来简写了多用作偏旁,比如“壮”字。

如果把那棵已经“片”成一半的树木再继续“片”下去,那棵大树就变成一片片的木板了,所以“片”字有扁而薄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也;还可以用作“使之薄”的意思,就是用刀等工具薄薄的“削”的意思。越小越薄,所以“片”字还有微小的意思。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连接成片的意思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据说这是孔子说的,对错与否,小民不可妄议。不过俺看这字表面是“公”,心底确确实实地藏着个“私心”在作怪。这个“公”字古往今来争论不休。有人统计有“雄性说,私事说,谷口说,瓮形说,王公说”等诸多说法。许慎等先师主流的说法是“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意思是没有私心,平均分配。此说俺倒是支持,但“从八从厶”有待商讨。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明显是“从八从口”。而且俺以前说过,嘴角向上的“口”字,一般特指嘴部,所以“从口”应当无疑。只是甲骨文“口”字,金文时成了圆形,后来到楚简的时代又开始变成三角形的样子了。

那么这个“公”字“从八从口”到底表示的是啥意向?“八”是“分开”的意思。那咱们怎么个分法?按照什么标准“分”呢?“口”字代表的是一张一张吃饭的嘴,好像每张嘴就可以代表一口人是吧,所以在上古的时代,我不管本次狩猎抓到多少兔子逮到几只野鸡还是擒住几头大象,咱就按照本部落大人孩子是多少平均分掉。别看俺是大禹,但俺绝不多拿一根鸡毛。此乃为“公”也。

现在的所谓的“公”呢?汽油涨价,钞票增发,你存在银行里保本的人民币,无形中就有相当的一部分变成公家的了。前几天看到报道说,某人七十年代存入银行400元,现在连本带利的滚到700多元。当时那笔钱可以买到相当好的三间房子,现在够干啥的大家自己会算。此乃私而为公。然后呢?咱国有一改制,公家的财产,就合法变成私有的了。此乃公而为私也。

看来这文字真是圣人所为。放之四海而皆准,永远都不过时。



不假东风次第吹,笔匀春色一枝枝。在线字典说“匀“字从勹( bāo)二。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二”表示所裹不多,是会意字。本义是少。大概是师从《说文》之说。

但是俺觉得这个“匀”字好像是从甲骨文的“叉”字转化而来。在前面俺说过,这“叉”字是人手中“抓住了东西”的意思。以图为据,别说甲骨文,就是容庚的《金文编》中我们都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匀”“从”的应该是“手二”之象意。那么这个字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啥?我觉得是:俺把自己抓到手中的东西拿出来,给大家平均分掉了。“二”表示“一分为二”,是最基础的类比;而“二”所在的位置在臂弯处,表示那东西已经脱离自己的手中,就已经是不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了。

引申的含义就不必说明了。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这“方”字是很难解读的一个字,所以人们常说“天圆地方”这么一个常用字现代的解字书籍竟然很少涉猎。估计大家也是对许慎老师所说“方,併船也”感到有点离谱就干脆回避了。除此之外,“方”字还有“戴枷说、荷担说”,而我则倾向于于省吾的“方象耒之形制”说。毕竟俺是农民出身,跟土地还是打过几年交道滴,所以一看到这个“方”字的甲骨文字形,俺就感觉与农具有关。经过详细认真的考究,俺认为“力、耒、方”都是古代农耕时翻土起土的工具。

“力”字应该是最早期那种简单的松土起土工具,就是现代所谓的“犁”。据说早期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制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个尖头,上面的两个分枝则做成两个把手或者脚踏向下用力使之入土的地方。上古时代牛马还没有训化时,犁地的活主要由壮年男子承担。就在现代偏僻的农村仍然有用人犁地的现象。要是干旱的话,土地会板结严重,要是没有点子力气,你是拉不开犁的,所以强调突出了“力”字,所谓的“田力为男”大概肇源于此。俺觉得那“耒”是后来进化了的犁,可以将犁柄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尖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浅沟,农民可以用把手来驾驶犁。

需要说明的是,犁是一种尖头的铁器,其作用是用犁来起土翻土碎土而使整片的土壤疏松。除了犁外,还有一种翻土起土的工具叫铧子。这个铧子是本身就被做成带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样子,安装在犁把上时则角度还可以调整。铧子的用处就是朝某方向拉走之时,便将犁完的疏松土壤翻到了一侧,初步形成了垄沟垄台;然后朝另外一侧的相反方向再拉一回,就基本形成了一条方形的垄台以及两侧的垄沟。然后农民大叔们就会赶紧趁土壤潮湿的时候在垄台上下种播种。而垄沟则是利于排水以及供农民耕作侍候庄稼时行走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俺的意思是说,那“方”字好像可能就是那个起垄用的铧子,就是不知道那铧子是不是用贝壳所做成的。因为起出来的长垄基本是长方的细长形状,所以土方土方的,也许就称其为“方”了吧。

我觉得人类刳木为舟的历史倒未必很短,但是能双舟并立的年头未必有农耕的历史悠久。所以还是倾向于农具之说。

有长方的就有正方的四方的八方的等等,不一而论。这个“方”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放到土里,所以就通假为“放”吧。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这句话两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痴男怨女说过听过,俺也不知道由此演绎出多少个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凄怨故事。

《说文解字》说:长,久远也。从兀从匕。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亾(亡)声。还说“长”字上面的部分是“倒亾也”这个“匕(hua)”不是匕首的“匕”而是变化的“化”字的一部分。因此有人解释说,这个老人的头发颜色有了变化,活的岁数可不小了。“倒亾”呢,有人解释是“不亡”的意思。“不亡”当然就是没死,所以活的年纪就很长了。

但是咱们看看甲骨文的字形却不是那么回事。看“长”字的意向明显是一个老人迎风翘首拄杖而立长发飘荡的模样。那位老人在想在做什么?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在盼望出征的儿子早日平安归来;远方打工的儿女能常回家看看;打酱油的死婆子咋还不回家,是不是又打麻将去了。

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说,我不知道那个年代是不是真的终生不剪发,但是在人身体上只有头发可以长得最长肯定是个不争的事实。据说,印度有一个僧侣院院长史华美,他的头发竟长至7.9米,是世界上头发最长的人。因此说,无论这个长字的字形如何变化,但是长发飘荡的模样则一直保留。

起初的字形是老人朝左而立,下面表示老人手中柱了根拐杖;后来下面变成了“匕”字形。俺觉得是那老人在村口盼老伴儿回家,干等她也不回来,就累了在石头上休息一会背风而坐的样子。要不你仔细的看,下面还真有写成“止”字模样的。至于写成“古”或者增加“立”字也不奇怪,这就是元吉老师所说的“战国书不同文”。诸侯各自为政,说谁了算还不都鼓捣出来点花样儿出来。难怪始皇要“书同文”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还有“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啥意思谁都知道,没有必要解释了。



名因文著,位以才升。《说文》:“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龠”是“合”,十合为斗,十斗为升。林义光《文源》:“升,斗所象形同,因加一画为别耳。”也是此说。高鸿缙《中国字例》:“此升起之升字,倚斗画其已挹取有物,而升上倾注之形……托以寄升起之意。动词。后世借为十合之名,非本义也。”我比较认同此说。

有人把“升”解释为挹水的器具。水在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百姓不分贵贱随时取用,因此百姓挹水的工具也就不可能特别的庄重。从字形来看,这“升”字应该是一种特指的专用工具,我觉得应该指的是使用“斗”时的一种动作状态。在解说“斗”字的时候我说过那是舀酒的器具,后期又改用青铜或美玉而制,依然因象而名曰“斗”。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我找到的资料来看,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可证夏代始有酒。

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以朱芳圃编《甲骨学》下册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见;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据说罗山蟒张乡天湖商代墓地,发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酒,它装在一件青铜所制的容器内,密封良好。至今还能测出成份,证明每一百毫升酒内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醋,并有果香气味,说明这是一种浓郁型香酒,与甲骨文所记载的相吻合。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管职。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就在河北平山县中山国一位国王陵墓里发现了两壶保存完整的古酒,距今已有2300多年了,依然酒香浓郁、澄澈透明。时至今日,古酒在考古发掘中频频现身。上世纪80年代,河南天湖村出土的商代古酒经3000年还未干涸。2003年,西安一座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凤首铜钟中盛有10公斤青绿色的米酒。2007年,陕西白水县在抢救性发掘一处战国墓时,发现一个青铜壶中存有2公斤神秘液体,酒香扑鼻。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酒这东西在食不果腹的上古时代绝对是王公贵族的奢侈品,百姓几人能够喝到?《韩非子.老》所谓“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鉶,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虽然“纣为象箸”喻示的是“见微而知著”的深刻道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那与美酒相匹配的必定是玉杯金爵。那么这个舀酒的器具也该是非金即玉,还能差得了吗?

所以俺认为“斗”就是一种专用的舀酒器,后来才演变成称量体积的器具。这个“升”也是一样的道理。最初“升”应该是表示使用“斗”来从酒瓮中提酒而起的动作,既“提升”也,不信你看那甲骨文的字形,里外还洒落出不少的酒滴呢。同时“升”也有给别人满酒的敬献之意。其他的升高、攀升等等都是引申义了。

到后来随着酒这东西产量的扩大而走上了市场,我估摸这个舀酒器的“升”也就成了商家卖酒的器具。最后又发展为“量具”的一种吧。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要想说明白“双”,还得先说“只”字。而这“只”还真挺麻烦的,古字读zhǐ,语气词。另外“只”还是繁体字“隻”的简体字。许慎老师说了:隻,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而这个“雙”的简体字就是“双”了。“隹”是一种鸟,“又”字表示的是一只手,这个字的组合象就是一群鸟中,按抓到了一对,乃“一双”也。

“双”字成字较晚,明显脱胎于“只”字,战国陶徽楚简中才见。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成双配对,没啥可说的。



感君区区怀。“区”的繁体字做 “區”。《说文》讲:“区,踦区,藏匿也。从品在匸中。品,众也。”《说文》讲,“乚”是隐匿的意思;匸”音xì ,从“乚”上有“一”覆盖,表隐藏之意。所以许慎老师才说,“区”主藏匿,俺却觉得不好思议。

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这个“区”字最初应该是从 “乚品”,“乚”俺觉得好像是靠墙的一个展示柜,而“品”则是在其上陈列的器皿或者是祭祀时供放的东西。俺倾向于陈列的是青铜器或者什么贵重的物品以供人鉴赏,因此才能“区分、区别”出物品好坏贵贱的意思。还有可能是“乚”这个古董陈列架上有好多的木格,分别摆放不同的物品,就是“分列排放、各自排列”的意思,“区别、区划”由此而来。我说了,因为陈列的是器皿,自然就有容器的意思,引申为容量单位就顺其自然。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乃形容微小的意思。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许慎老师说:匹,四丈也。俺觉得那并非本意。他老人家又说从“八匸”,俺觉得就更没道理了。上面说了,这“匸”是隐藏的意思,你说这匹布买的也好自己纺织的也罢,没啥必要隐藏起来。从最初金文的字形来看,“匹”字当取形于山脉岩石上沉积岩的褶皱意向来类比布匹卷起来层层叠叠的样子。故此这“匹”字才有相匹配相类似的意思。据说古人卷布匹时是分别从两边向中间对折,所以又有了偶数的意思,引申为“配偶、成双”等义。配偶是相对的一方,所以有引申为“匹敌、对手”等义。

枪匹马-----这个可就是一匹了。



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说文》讲: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在线字典说“凵”象地陷形,读 kǎn。但是俺觉得其在这里代表的却是陷阱。“乂”读yì,《说文》:乂,芟草也。“乂”是铲除杂草之意,可俺觉得在这里应该是取象于陷阱中的鹿角叉之类可以刺伤野兽的利器。孔颖达说:“陷阱,谓坑也。穿地为坎,竖锋刃于中以陷兽也。”

想想陷阱这东西是不是凶险之地?谁不小心掉进去都是凶多吉少了。但话说回来,这地方对野兽来说是大凶之地,但是对猎人来说却是多多益善。

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祸福相依,其实“凶”也未必都是坏事。

“凶”还有一种写法做“兇”。许慎老师说“忧恐也。从人在凶下。”俺觉得这个“兇”从“人”,描述的是人的心理状态。意思是指人们心理认为的那些 “大难临头”的凶险之事。现在统一写成是“凶”了。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冈”的繁体字做“岡”。从搜集到的资料里来看,“岡”字见于山西荣河县汉后土祠旁河岸出土的传世《郘钟》。据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 12枚春秋时代的郘钟出土晋地,认为吕梁山就因此得名。

许慎老师说“岡”是“山骨”也,从山网声,而有其他版本却写做“山脊”。有很多人认为是后人误抄,所谓“鲁鱼亥豕”,极有此种可能。段玉裁就从此说。《释名》曰:山脊曰岡。岡,亢也,在上之言也。

现在我们看看上面提到的额吕梁山是个啥样子。吕梁山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一条重要山脉,它是黄河中游黄河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位于山西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地形成穹隆状,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延绵400多公里-------看明白了吧? 我认为那个“岡”字上面的“网”不只是声符,而是取象于吕梁山山脊沟壑纵横交错的样子。现在的“冈”字是简化的“网”字,那“冈”因为省略了山也就显得不再伟岸了,所以“冈子”指的是低矮而坡度较小的山丘。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这个“支”字看着简单,着实费了俺半天的劲儿。《楚文字编》中未见;《金文编》中未见;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中》未见;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只收录了《说文解字》中的字形;郭沫若《商周古文字类纂》未见;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未见收录。只是高明《古文字类编(增订本)》收录的“支”字字形很全,但其所列的甲骨文字,俺感觉疑似甲骨文中的“殳”字字形(见“殳 甲金篆隶大字典197页”图);所列的金文,俺也觉得好似为《甲金篆隶大字典》中所列的“帇”字。

由此可见,“支”字成字应该很晚,看所列的文字当在春秋战国时代。真是这样的话,许慎老师所说“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绝无可信。因为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文化事业突飞猛进,不可能造出这个表示啥“持半竹”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字来。

俺觉得从《说文》所列的古字来看,“支”字倒十分象用手握住“一段木”中间的样子。所以俺觉得其取象,是用手去取来一段木材,来支撑屋顶或者啥东西的意思。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也。

是木自然有杈,故“支”可通“枝”,分支就更正常了;还可通肢体的“肢”,不过也是分枝之象也。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俺看到“化”字的甲骨文字形,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阴阳鱼的太极图。据说好像过去山东一代有男女颠倒睡觉的旧俗,俺不知道是不是受孔老夫子讲究阴阳互化孕育相生的易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嘿嘿。

《金篆隶大字典》中所举字例有写成“匕贝”的,同于容庚《金文编》575页“真”字,本人不知道是不是错误?但我想之所以把此字列为“化”字,当是取象于贝类可以孕化出珍珠的意向。

看现代字“人入匕匕(化)”都极难区分,看甲骨文简直就是孪生兄弟,难怪元吉老师有“这个果和那个果有点像,那个果和那那个又好像是一家”之叹。从甲金篆隶大字典中所举字例来看,“匕”(甲骨文中的“化”字)在“匕”先,按照这个逻辑推理,那么甲古文中用作“妣”的字当是“化”。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俺觉得有些说不通,但是从女人孕育生育变化的角度倒也说得过去。

许慎老师说“化”是“教化”的意思。而老子曰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他老人家的意思好像是在几千年前就批评俺“煮字”简直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俺自然不大同意。《韵会》说“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又泛言攺易,亦曰变化。”这点俺非常地赞同。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都说这个“化”同“死”,纯是瞎说。俺认为是“羽化”之意。“羽化”乃登仙境,与“死”的意境不可同日而语。风化从教化而出,还通花费的“花”。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真难。古今中外,有几人能达到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我是凡夫我是俗子我永远也做不到。

据说“仁”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关于“仁”字的解说最多,几乎每一个先哲先圣都要围绕这个字做足了文章,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俺还是觉得都是废话说得满天飞。仁者“二人”,你说成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然没有问题。可俺认为“仁”者“二人”,是两个人的组合。我感觉那意思就是说:你要把你身边的那个人,当成你自己一样看待,这就是“仁”了。简单不?简单,但是你能做到吗?你肯定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他也做不到,所以我们都不是“仁”。那是啥?是“二人”也,就是人前一副面孔,暗地一副脸面。说白了就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士有什伍,车有偏列。“伍”是古代军队的编制,一伍为五人,所以现在“入伍”还当参军讲。而“什”呢?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而“什伍”“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康熙字典》解释说“又古者师行,二五为什。凡食器之类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意思是说,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以“什”(相当于现在的班)为单位集中就餐,吃饭的家伙锅碗瓢盆什么的就大家共用了。什物什器啥的就是这么来的,是指杂七杂八东西的意思,比如什锦糖即是。

这个“什”字成字较晚。大概春秋战国战乱纷纷,军队征战不休,那个时候的军队建制肯定也是最完善的了。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这是指十分之几的意思。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这个可是别人家的媳妇,不是来给俺报仇来了,此乃“君子好仇“之”逑“也;是她不要老爹老娘了,被人家欢天喜地给娶回家“来日方长”去了。其结果是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为什么呢?别人家的事情,俺那说得清楚。

“仇”在说文中读qiu,许慎老师说是“讎”也。《左傳》曰:嘉偶曰妃,怨偶曰仇。俺特别佩服段玉裁的解说:“仇为怨匹,亦为嘉偶。如乱之为治,苦之为快也。”好痛苦的体悟,真畅快的心里话。

“讎”是啥意思?许慎老师讲:雠,犹应也。但是看看俺上传的图片您就马上明白:那是两只公鸡在掐生死架。那中间咋还夹个“言”字?难道公鸡会说话不成?公鸡要说话估计还得进化个千八百年的,但是扯脖子叫喊可是它的看家本钱。你问公鸡为啥掐生死架?一看你就没养过小鸡,抢老婆呗。

其实俺觉得这个“讎”字,就是通过公鸡掐架的意向来表达人与人之间拼死争夺争执不休而结成的仇怨。那“隹”岂止就是公鸡,为什么就不可以是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曾经恩爱的恋人夫妻?两人之间的障碍,恰恰是横亘期间的那个“言”字;那无休止的指着谩骂,恰恰是两人之间形成仇隙的根本原因。我不得不佩服古人观察生活之细致,造字意向之灵活。

“仇”还有“校对”的意思?少见少见。



旧雨仍新雨,今年胜去年。这“仍”字《楚文字编》未见,《古文字类编》和《金文编》中均没有。从《甲金篆隶大字典》等书中引用字例来看,基本在“两汉”期间。由此可见,“仍”字成字较晚,取“从奶以成人”之意。

许慎老师说:仍,因也。从人乃声。这个“乃”字,俺过去说过,甲骨时代应该是“奶”字的初文,有点象形的意味。乳房是人类繁衍孕育的基础,因此这个“乃”字本身就有人类代代相传、相依相承之意。而“因”字说是从“口大”,我觉得倒像是取其“人从口出”的意向,是指每个人之所以成人的必由之路的那个地方。“因母”指“亲母”之说可以为证;那么“仍孙”是指自本身往下数第八世孙,也泛指后代子孙可证此说。

《周礼.官.几筵》“吉事变几,凶事仍几。”故书“仍”为“乃”。郑司农云:“变几,变更其质,谓有饰也。乃读为儴(ráng),仍,因也,因其质,谓无饰也。《尔雅》曰:“儴,仍,因也。”《书.命》曰:“翌日乙丑,成王崩。癸酉,牖间南乡,西序东向,东序西向,皆仍几。”

这是说国家有大事的时候如何使用几案的规矩:遇到“凡大朝觐、大享射,凡封国、命诸侯”等大吉之事的时候就要换上带花纹的画饰;凶丧之事的时候就按照原来的那个样子,不必那么装饰了。

所以这个“仍”,就有“因袭守旧、依旧、仍然、接续、继续”的意思了。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说文》中没有“仅”字,只有“僅”,但是康熙字典中有收录。《六书故》说“仅”同“付”。《正伪》说“又,手也。从手持物以对人曰仅。” 现在“僅”字简化为“仅”。许慎老师说:僅,材能也。从人,堇声。这让俺纳闷了半天,看了汤可敬的解释,才明白许老师说的乃“才能”也,将能够的意思。

这个“堇”字可挺麻烦的。许慎老师说黏土也。从土,从黄省,在《说文》中读qin。但是甲骨文字中可不是这个意思,从字形来看,很像是把一个脖子上戴枷手被倒绑的人牲放在火堆上焚烧的意向。据说这是上古之人献祭求雨的一种仪式,所以其本意与烧烤灾难干旱有关。

后来这“堇”就有了少的意思。《博雅》:堇少也。《前漢&#8226;地理志》:豫章出黃金,然堇堇物之所有。是说那个地方“黄金”的产量很低。我就琢磨其演化好像应该与用火焚人牲来求雨这一残忍的祭祀有关吧。毕竟那是愚昧时代的产物,随着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认识的不断提高,“堇”那种古老的仪式不光是“越来越少”,到后来根本就是“绝无”且不“仅有”了。

“堇”与“人”有关,后来干脆就加了“人”旁组成了“僅”,在简化为“仅”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要过年了,谁不求乞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乎俺就想今晚煮它个“丰”字尝鲜。没想到这个“丰”字却让俺破费踌躇。原因就在于那个甲骨文的“豐”字字形上。“丰”字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丰”,另一个是“豐”,现在统一写成了“丰”。

这个“丰”字好解,用曹操的一句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就解决了。关键是这个“豐”字。许慎老师说“豐”是豆之“豐满”者也,从豆象形。“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有很多的解字专家说丰字是那盘中盛满了玉器,但甲骨文最初的“豐”字,那高脚盘中装的却是一边一个甲骨文的“亡”字。这是什么意思?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说,那个“亡”字是指那些逃亡的奴隶们被抓了回来以后砍去了腿脚胳膊,然后用他们来祭祀,那可比用猪呀牛羊呀的什么都丰盛。俺不大同意。一是你说那得多大的盘子才能装两个大活人呀?二是你说真要用活人来祭祀也未必非得装“豆”里吧。

那么那两个“亡”字是什么意思呢?在甲骨文中,“亡”一般当“无”的意思用。如“今日壬,亡大雨”(粹705),就是说“今天是壬日,没有下大雨”的意思。那么连用两个“亡”字,是不是就是双重否定即是肯定的意思呢?你意思好像是说呢:这个“豆”里装的东西太丰盛了,金银财宝样样齐全,就没有没有的东西了。

祝福朋友们欢欢喜喜过佳节,来年是个丰收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子.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煮“丰”字的时候,俺就说了在上古时代,并没有专门的“无”字,“亡”是当做“无”来用的。这“无”字,繁体写作“無”。《说文》:無,亡也。从亡,無声。

在甲骨文中,“無”字的字形是一个人双手持物(看形象好似动物的尾巴),张开双臂翩然起舞的样子。

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而我们在卜辞中经常可以见到与祭祀求雨有关的“無”字,不但有专职的“無臣”,甚至还可以看到“王無(王亲自舞蹈)”的字样。只是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细化,这个“無”字用来表示有无之“无”以后,人们就由“無”与表示两脚外张的“舛(chuan)”字结合新创了一个“舞”字来专门表示舞蹈的意思。

其实我看那最初的甲骨文的“無”字,怎么看都是向人张开双手,昭示两手空空啥也没有的样子。但是大家都说那是在跳舞,那就跳吧。

《周子.极图说》无极而太极。“无”这个字很奇妙。庄子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何止那些?生命是个奇迹,人生的际遇更是个奇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老婆孩子,同事领导知己,那个你又能左右?生之前你在哪里?死之后又何处去?多少个巧合诞生了你,多少个无奈造就了你目前的生活。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来源于无,一切又将归还于无。



《凤凰台上忆吹箫》: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忆”的繁体字做“憶”。《甲金篆隶大字典》中没见“忆”字,《说文》中有“意”而无“忆”,可见成字相当的晚了。《康熙字典》说忆:念也,思也,记也。

“憶”是心意的组合。凡是能引起你回忆的人或者事,莫不是使你“可心可意”的那些值得留恋回味的东西。凡事可遇不可求,斯人可忆不可留。可微斯人,吾谁与归?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沉的是今生,销的是记忆,洗的是别人,认的是自己。这话说得真好。

我发现《说文》中没有的字,则其他的字典往往就不收录。“认”繁体字做“認”,是“言忍”的组合。“忍”,许慎老师说是“能也。”段玉裁说“能耐本一字”。“忍”的意思是把感情压住、按住而不让它表现出来,别让人知道。话说回来,你以为真的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你不表现出来,谁会知道哦?《长箋》说“如刀剌心,忍意也。”我想这种忍,实在是忍人所不能忍,故此自古成大事者鲜矣。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当是不忍加恶于人之心吧。

那“認”呢?你认识人,认识事,都需要一个过程。耳听为虚,眼见的也未必就“为实”,所谓水中月镜中花是也;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未必就不存在,比如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所以还是“忍忍再说”吧,真的。真正认识一个人,可能会需要用一生去了解。梦回残月在,错认是天明。



此情无计可消愁。《说文》计:会也, 筭也。从言从十。段玉裁说:会,合也。筭当作算。数也。

俺觉得这个“计”,就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合计合计、计划计划、统计统计、研究研究的意思吧。一年之计在于春。除夕夜的晚上,俺祝福各位来年都是个意外的丰收年!



艳福不知修几世,美人芳草订前缘。我没明白,为什么《甲金篆隶大字典》中没有收录“订”字,查了《古文字类编》、《金文编》等几本书也未见踪影。看到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中说“定”有“约定”之意“此义今也可写作订”,因此就把“订”划为“定”了。我想这是从字义上归类的,俺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样子。

许慎老师说:订,平议也。从言丁声。按照汤可敬的注释,“订”就是评议的意思,说《说文》中无“评”字。可是俺觉得值得商量。

“订”从“言丁”。这个“言”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在表示舌头的“舌”字上面加了“一横”,表示“话语、声音”是从舌头这里发出的。故此在上古时代好长一段时间,“言、音”可以通用。而“丁”字本身就有钉子的意思。“订”字虽然成字较晚,但是这个字的本意肯定与“商定、评定”什么事情,“约定、签订”啥“盟约合约”有关。因此集思广益的“言”为先,一锤定音的“钉”在后。意思是说:你说出的话,签下的约,要像钉子“钉”在那里一样不容更改。所以才有“古人以一言之重订千金”之语。

既然是签约,那么互相议论评定就很正常,修改校订也是难免。那装订呢?在古代讲究诚信,合约是非常庄重的事情,没有不认真装订收藏起来的。哪像现在,不光是女人了,男人也有了随时修改自己所说话语的权利。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俺尽心尽力地去做了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俺也就没有啥好后悔的了。你们谁爱说啥就说啥吧。

“讥”的繁体字做“譏”,也是在很多字典中找不到影子。《说文》讲:譏,诽也。汤可敬解释说是用隐含的语言从旁指责过失。

“譏”是“言幾”的组合;而“幾”有微小、细微的意思。所以这个“譏”就有了“微言、微词”的意思。《班固&#8226;典引》说“司马迁著书,微文刺讥,贬损当世。”就是这个意思。

殷有惑妇,何所讥?此劝谏之意。“讥”还有盘问检查的意思。

《游褒禅山记》节录: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说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许慎老师的意思是说,这个“勿”字,是上古时代当官的人树立的大旗,旗杆上有三条杂色的飘带,是用来催促百姓赶紧来集合的号令。因为催的紧急,所以就是勿勿的样子。可是俺怎么合计,许慎老师说的都是急匆匆的“匆”字。巧了,俺查询下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好像还真就都没有收录这个“匆”字。看来俺的直觉再次灵光乍现啦!

俺这么解释并可不是顺嘴胡咧咧。因为这个“勿”字在甲骨文中其实指的是天空中的那些各种颜色的云气之象。“勿”的字形就像“乃”字多出来“两撇”,好似阳光四射,又像是云卷云舒的样子。你也许会问古人没事干,成天望云做啥?你想想看,上古时代可没有气象卫星啥天气预报的尖端设备。农业社会基本就是靠天吃饭,就是农业发展到了今天,也没有达到人定胜天的境界吧。农业生产,包括外出狩猎,雷雨大风的天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这“看云识天气”就成了古人生存下来的必修课。

另外这种云气之说,还有点类似古代占卜的风角占候之法。风角是一种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的方法。史料记载东汉的荆州刺史谢夷吾,少为郡吏,学风角占侯之术。后曾竭力举荐王充,说是“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司马迁,不能过也”。

你问他老人家学那东西究竟有啥用没?《太平御览》引《会稽典录》记其“预自克死日,如期果卒。”敕其子曰:“汉末当乱,有发掘露骸之祸。使悬棺下葬,

5画



万法都明一瞬中,可邻情膜久相蒙。浮云映月元非暗,病眼生花本是空。这个“本”字好像都没有煮它的必要了,谁都知道那是树根的意思。许慎老师说: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这个“一”,当然还是指事符号了,表明强调的是树的根部。所谓“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是也。

既然是树根,那么自然就有了“根本、根基、根源、本原”的意思,“我本三生兜率天,为差一念又尘缘”是也;同时也就引申为血缘、家族“本宗、本支”的意思,“本支百世”是也。

社稷是国家的象征,但其本意却是国君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所以自古“以农为本”乃强国之基。可时代不同了,现在是钢筋水泥砖头瓦块成了官、商、民共同追求的目标。

古代给帝王“上疏、上书”为“奏本,那可是得随时准备脑袋搬家的事情,因此一般都要事先打好底稿也好留底存查,所以“本”就有了“奏章、文本、底稿”的意思,后来的“脚本、剧本、歌本、书本”啥的也都是这个说法。

“本”还指代本人、这里啥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个人说过,坏事都是本着好心的人干出来的。然也。



“晓开北户得新晴,木末犹横一两星。满地绿苔看不见,细花如雪落冬青。” 这个“末”字于“本”字正相反,是“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是树梢。许慎老师说: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我看甲骨文“未”的字形跟“末”字基本没有区别。所以俺怀疑,甲骨文中表示地支的“未”字就是借用了“末”字来表示,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才又把“未、末”区别来使用。

十五邻家女末行,棹歌端的诉衷情。 “末”是树梢,当然就表示“末端、末尾、终端之意”,“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是也;是末端,自然就有末期、晚期的意思了;还引申为细末、粉末,自然就有卑微、低级、细微、浮浅等义。其他用法基本不再使用,也就不介绍了。



云澹风微日未低,瘦藤扶到小桥西。林花过雨相争发,谷鸟无人自在啼。《在线字典》说,“未”字是象形,但是怎么象的形则没有讲。《说文》讲: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意思是说,这“未”是阴历的六月份,草木开始结有滋有味的果实了。五行中,木老死而墓在未。象树木枝叶繁重的样子。按理说,六、七月份还不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说果实已经有滋有味了未免牵强,而且从字的使用中也看不出来是指树枝繁茂的用法。

这个“未”字从表面看来是在“木”上画成了弯曲的树枝的模样,但俺觉得最初应该还是指跟“本”字相对的“末梢”的“末”字。古人做事情都最讲求阴阳平衡对称,那么就不可能只有“本”字而没有“末”字,既然“本”字指的是树根,那么这个“末”字绝对指的是树梢。但是我们在甲古文中却只能看到这个“未”字而没有“末”字。所以我推测,这个“未”字最初就应该是“末”也。因为古代经常使用十二地支,就把“末”先借用为“未”了来使用了。

岁月任从随手过,功名未必与心违。如果“未”指的是树木枝叶繁茂,那么“未”表示否定的用法就很难解释的通。有人解释说枝叶繁茂就遮蔽而暗因此就用为否定之意了,这说法着实有些牵强难解。但如果把“未”解释为“末”就好讲得多了。“本”指的是根本的东西,最重要;而“末”指的是次要的事物,可有可无。所以“未”引申为“不曾、尚未”的否定词也就很自然了。但“未”字这个表示否定的意思与“不、无”还不完全相同。“未来”是已经朝这里“来”了,只是目前还没有到;就像树枝正在往外生长,马上就枝叶茂盛了。再比如“观变早于未萌,必取预于无象。”这未萌是指事情发生之前,而“无象”指的是还没有任何征兆的时候;“不”则是完全的否定。

在十二地支中的“未”是五行之一“木”的墓库之地,属相为羊。



漫漫平波鱼自跃,阴阴垂柳鸟能歌。许慎老师说:平,语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意思是说,“平”是说话时,语气平直舒缓的样子。而《在线字典》说“平”是指事字。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其他书籍也有把“平”解释为乐声婉转的。但是俺觉得都不大可思议。

俺看这个“平”,最初表达的意思好像应该是“秤”也,也就是称量重量的工具。《易.系辞下》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之说,可见市场交易在上古早已出现。那么作为称量工具的“秤”也就不可或缺。

资料显示,在中国“秤”的出现很早。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

但“秤”这样一种非常重要的衡量工具,说文解字中却没有收录。“权”应该有“秤锤、称量”的意思,可是《说文》解释为“黃华木”;“衡”应该也是一种称量的工具,而《说文》却解释成横在牛角上的木杆子,跟度量衡一点关系都没有。

《淮南子.主术训》:“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俺觉得这句话是说,要在“秤”的左右,挂上与秤砣一样重量的东西,才能保证平衡,因此才可以做用来称量的“秤”。《小尔雅》“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说明了它们与衡器之间的关系。

大家看看俺上传的《木衡.铜环权》图片就应该能看出来,这个东西太像现在的“天平”了,只不过那是手提的形状而已。仔细看这个东西的形状也很像倒置的“平”字的样子。至于古文字中“平”字下面的“一竖”是弯状的,我想那可能指的是用手提起“铜环权”的绳子吧。

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惟有鹭双飞。如果这“平”字是天平状的“秤”的话,那么其“平正、均平、均等、平衡、平允、公平”等含义就很容易理解了。由此引申出来的“平整、平安、太平、平定、平常”等也就很好理解了。

“平”还通假为“评”来使用。



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关于“甲”字,争议颇多。有“画押说、头甲说、鱼鳞说、龟形说、皮裂说、藏匣说、星宿说”等等不一而足。现在基本统一为甲胄,但是取象于何却争论不一。有说是铠甲接缝十字线的,俺以为此说不可信。

“甲”字甲骨文作“╋”,象上古革制护身甲之形。《说文解字今释》2117页,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甲当为盔甲之甲。上古之甲, 以护前胸与后背为主,其形似╋,前胸一块,后背一块,胸甲之上部护乳以上,中部护乳与胸腹,曲其两端,在腋下与背甲相联,下部护腹以下。故其形如此。古甲字作 十 ,正象甲形。又作田(囗十不相联。下同)者,象藏甲于箱中,实即古匣字也。篆文之甲由田变出。” 有人还说“太极拳师称人胸口上下左右部位为“十”字,不能被人击中,是搏斗时首先要防护的部位,可见上古护身甲作╋形,十分符合护身原理。”

从俺找到的商代铠甲图片来看,觉得只有此说较为合理。至于许慎老师说的“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宜为甲,甲象人头。”那都是以后的引申意思了,肯定与最初的字义不符。

披甲之人,自然都是从军之士,由此也引申为武器以及动物的鳞甲、指甲。“甲”字后期的文字,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因此还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的样子。又由其草木的上部,引申为“第一、最高、最好”等义。

“甲”五行属木,排在十天干的第一位大概也是从草木芽头而出。这个“甲”字在术数取象的时候往往类比为人的头部、肝胆、双臂等等。

记得元吉老师提到过“上甲”,就是甲骨文中“囗十不相联”的那个“田”字,也有在“田”字上面加“一横”或者“两横”乃至斜画的。这是甲古文中“上甲”的专用字,也有读“报甲”的,《史记.殷本纪》记其为微,因此又称其为上甲微。



一叶黄时秋气清,三山转处大江横。“叶”本字在《说文》中读xie,乃“协”字的异体字。“叶”字的繁体字做“葉”。许慎老师说:葉,草木之叶也,从艸枼声。段玉裁解释说“凡本片之薄者謂之枼(ye)。”但是我们从《古文字类编》等书中看到的甲骨文“枼、葉”同为一字。由此可见,“枼”本树木枝叶的象形字,到春秋战国时期则画蛇添足地加上了草头,以进一步表明其草木之性。

桃花暖逐桃花水,竹叶光临竹叶瓶。“枼”是“世木”的组合。在这个字中的“世”最初肯定是枝叶的象形。后来由接近树枝形状的“止”字加上“三横”就成了有“三十”之意的“世”字。古人由于战争疾病生活水准等原因寿命相对较短,三十年基本就可以代表一个人的一世了,比如战国中山王鼎上的“世”字就有写成“歺止”模样的。后来这个“世”字也有父子相继世代相传的意味,所以俺就觉得这个“枼”“世木”的组合也可以体现树木的枝叶生生落落的往复。

“叶”在“犀牛一角叶箜篌”中应该读xie,通“协”,有和洽之意,还有协助、帮助、共同之意。

现在则多指树叶以及那些薄片一类的东西,如“江北江南一叶舟,凭将往事问东流”是也。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这个“叶”就同“书页”的“页”了。有时还专指某一时期,如上世纪的中叶。



李枣栗银杏,橙梨柿木瓜。杨梅与金橘,不让满园花。这个“瓜”字好像没啥说的,金文、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除了表示瓜果之义外,还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瓜熟了,就免不了被人剖开食掉的命运,所以就有“瓜分”之意。

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瓜期,瓜代之期。“瓜代有期”、“及瓜而代”都是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瓜熟时赴任,来年瓜熟再派人交接;后来引申为有一定的轮替期限,期限一到,自然有人来接替。

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左传&#8226;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是说齐侯派遣连称、管至父两个人戍守边关,他们虽不想去,又不能不去,就问齐侯:“何时能回来?”齐侯正在吃瓜,随口说:“明年瓜熟时候吧!”瓜一年一熟,也就是一年后可以回来。

一年之后,齐侯却忘了约定,连称、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说:“瓜已成熟,您是否该派人接替我们了?”齐侯赖皮:“再守一年吧!”两人暴怒,结下心结,后来就趁机带兵回来,把齐侯杀了!

后人就用“瓜代有期”比喻换人接替的日子快要到来,从今年食瓜之时,到明年瓜熟之日,一定找人替代。 就是要有诚信。故事中齐侯不守信用,终于被人推翻,说明做人要守信,否则会自讨苦吃的。

过去还有“破瓜”之说,说“瓜”字破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还有说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莫名其妙。



宋 朱继芳《行路难赠萧坦翁》:行路难,居不易,旋买生柴煮一字。三千风不直一杯水,何用狂吟动天地。看来“煮字”可不是俺的独出心裁,其由来已久。

这个“生”字,甲骨文字形,从“屮(che)从一”,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而小篆是从“屮从土”也,意同。

生者,生长化育也。说文曰: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并由此引申为滋生、产生、生养、生育相关联的事物。因此“生”还指活的天生的有生气、有生机、未煮熟的或者未加工、未锻炼过、未开垦过的东西,还指不熟悉陌生的事物人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此“生”乃与“死”相对也。也引申为人生,《鸳鸯》诗曰:水宿云飞无定期,雄雌两两镇相随。到头不会天何意,却使人生有别离。

至于生命、生活、先生、学生啥的没有啥解释的必要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禾”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是一株那成熟的谷穗笑弯了腰的样子,而且还有根有杆有叶,是一幅典型的农作物的缩影图。

许慎老师说: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他老人家说那“禾”啊是美好的谷子。但“木王、金王”可不是在说山大王,而是在用五行“旺相休囚死”的理论来解释自然万物的生老病死。比如阳木长生在亥(阴历的十月),帝旺在卯(阴历的二月);金长生在巳(阴历的四月),帝旺在酉(阴历的八月)。所以许慎老师才说“禾(五行为木)二月始生,八月而孰(成熟)”也。

良木更须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广雅&#8226;释草》:“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秀”指的是植物吐穗开花开始结实的时候了。

东西黑白投林鸟,高下青黄异亩禾。这“禾”最初指的是谷类植物,后来就泛指庄稼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说文解字今释》952页,许慎老师在解释“秫”的时候,说“朮”是“秫”的或体字,是指有粘性的粟米;现在指的是黏高粱了。白术(zhu)还是一味中药材,多年生草本,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药用功能。

通常来说,这“术”的繁体字做“術”。许慎老师又说了:这个“術”是“邑中道也”,汤可敬解释说指的是都邑中的道路。从行,朮声。我觉得好像不是那么简单。

徐锴《说文系传.通论》: “邑中道而术,大道之派也。《墨子.旗帜》:“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九:“巷术:《苍颉篇》:'邑中道曰术。’道路也。” 可见,“术”是大道之分派即分支也。所以俺认为此“中道”应该是大路与街巷之间那个级别的二级马路是也。

“術”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上绝对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现在喜欢研究“为官之道”“领导学”的官迷特别的多,那么对于“法术”一词定耳熟能详。《韩非子&#8226;难三》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 认为 商鞅 言“法”, 申不害 言“术”,两人所言皆有所偏,因而主张两者兼用。有人说“法术”指法家之学,俺觉得不是那么简单,这个“法术”之中,其实包含着谋国之方,御臣之道。

什么是“术”?申不害没有明确规定。“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法”是公开的,是臣民的行动准则,而术却是隐藏在君主心中,专门对付大臣的。申不害说,“君如身,臣如手”,既然如此,君主仍要对付大臣是由复杂的社会斗争所决定的。

玩弄权术,当然不是自申不害开始,但他是第一个在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者,这在官场的政治斗争中,很受历代统治者的喜爱。“术”是讲国君如何控制大臣、百官,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手腕、手法,也就是权术。 至此天下永无宁日也。

当世胸怀万古淳,平生才术老经纶。“术”指谋略和得当的方法,我想与这个“中道”不无关系。佛教教义认为“中道”是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其实我觉得这个“中道”,就是元吉老师所说,文王临终之时《保训》中反复诠释的那个“中”。

至于“方法、权术、计谋”,乃至“技术、学术、法律、法规”都是由此引申,不一而论。“儒术精穷久,风尘鬓欲衰。知音岂易得,搔首独何为”是也。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此“术”还通“述”叙述,记述也。

术受壶中秘,方传肘后灵。此术数也,泛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系统。此博大精深,永无穷尽。



相从宁见乐,相别乃知悲。在古汉字中,“宁”本读 zhù,是“贮”的本字,是藏宝、藏钱、储物的地方。《在线字典》说简体字的“宁”,本作“寍”。从宀( 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

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写成“上皿下丁”字样的“宁”字,如“今夕王宁(合集24991)”。俺觉得这才应该是最初的“宁”字,后来又加上了表示屋宇的“宀”变成了 “寕”,见英2527,也有写成“寍”字样的,见合集13696。

许慎老师把“宁”安到了“丂”部。说“宁”是表示“宁愿”的词。从丂(kao),寍声。俺觉得有点乱点鸳鸯谱了。他老人家解释“丂:气欲舒出。ㄅ上碍于一也。丂,古文以为亏字,又以为巧字。”意思是说呢,那气体象出来,却被那“一“横住了出不来的样子。你说这跟“宁”字有啥关联?俺琢磨他老人家纯粹是看到“宁”字的小篆字体把“丁”字弄的变形了就想当然那么解释了。

其实最初“寕”字下面的字并不是“丁”,而是一横一竖的组合。俺觉得其原意应该是祭祀神灵祖先的供桌,也有翻译成“主”的,同样表示祭祀的意思。而供桌上摆放的是器皿,“宀”表示的是屋宇室内。所以这个“宁”字的组合象就是家里摆上供桌祭祀祖先神灵来祈祷保佑平安的意思。

“寍”者安也。许慎老师说从宀,心在皿上。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现在学者所说的“宁”字是家里有饭吃就安宁了当从此说。

与人无怨亦无德,自觉长年心自宁。从卜辞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上古时代非常重视祭祀活动,而且简直就是周而复始,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从祭祀方式来看,有置肉、置酒、置玉的置物之祭;有沉人、沉牛、沉羊的沉物以祭,这在西门豹治邺的时候还有保留。其他还有埋、烧、乐、伐之祭祀。除了乐祭以外,基本都要使用种种的残忍手段杀人以表忠心诚意的。但是很奇怪,在卜辞中我好像没有看到有用人心脏以及动物心脏祭祀的记载。

昂宿星团在东方夜空中闪烁,但大地依旧漆黑一片。

“哦,太阳神,倾听我的乞求。”祭司祈祷道,“让我用即将喷溅的鲜血滋养您,让我用即将献出的跳动的心脏给您郁积的愤怒增添火焰。我以您的名义造就了这包溶我的黑暗,让这黑暗变成新生,昭示出一个新的时代。”

他举起打磨精制的黑曜石祭刀,凸凹不平的刀身在星光下闪烁出昏暗的几何形光泽。任何肌肉组织和骨骼都抵挡不住它的锋利。它可以直接剖开胸腔,切断连接心脏的动脉,将一颗跳动着的心脏挖出来。 他俯身刺向人祭的胸膛。

用心脏祭祀好像是不同种族的文明都通用的一种祭祀方式。据介绍,墨西哥阿兹特克大神庙是个活人献祭地。墨西卡人发动的战争,有一非常重要的宗教目的,便是掠夺俘虏用于献祭,而祭台就是主神庙。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日记中,描述了一次献祭的经过:“超过二万名俘虏和奴隶在首都的大神庙上给挖出心脏。”

所以我推测虽然我们号称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这种与火焚相比并不显得更加残忍或者仁慈的祭祀方式。那么这个“寍”“寧”字,会不会就是这种祭祀方式的体现呢?我只是推测,没有任何的依据来证明此说。

有句古语说“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说,祭祀祖先和死去的父母,要向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或者这个“寍”“寧”字,是不是用心去祭祀之意呢?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西风”。我曾经问过一个易友如何解这个“宁”字。他说“丁”主“人丁”,家中“有女则安”,“有丁则宁”,所以女人才拼命地要生儿子;“寧”,男外女内,女人要用心地去烧火做饭伺候男人,家中自然安宁;丁是男人,家中没有这个“丁”来支撑门面,女人那颗漂泊的心就永无宁日。

那“甯”呢,就是心甘情愿为其所用也。“利彼与自利,吾心宁有他。”是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许慎老师说:“古,故也”,意思是说那指的是遥远的年代。“从十口,识前言者也”,是说表示其众口相传,是记识前代的言语和故事。

大家看俺上传的图片,甲古文中也有写成“中口”字样的“古”字。赵诚在《甲骨文简明词典》中说“古”字即后代的“故”字(古与故古今字)。在甲骨文中用做动词,有“从事、办事”的之义。如“从其王古(甲2121)”,是随从商王办事的意思。赵诚还说:故(即古),典籍训为事,似即从卜辞的“古”演化而来。你看看,俺们常说的“故事”,可是有来历的。至于后来所说的那些“故事”,应该也是指的那些流传很久的,并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古人所做过的事情吧。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人们都解释说组成“古”字“中口”的那个“中”字,是“十”的意思,说“古”的意思就是“十口相传”,以示其久远也。也许还就是这么个理。

在甲骨文的“中”字,一般都写成上下彩带飘荡的样子。但是也有写成现在的“中”这个模样的。按照赵诚的说法其相当于“仲”,与左中右的“中”不同。如“中口(丁)”,是“仲丁”的意思,以区别于“大口(丁)。” 《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由此可见,“伯仲叔季”当源于此“中”。

坐对前山无一语,此心惟有古人知。虽然别人说“中口”的这个“古”字不是“取中”的意思,但是俺还是觉得那些故事中的故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真假难辨,还是“取中而传”为宜。



右缘绝壁左深溪,头上春霖脚底泥。《在线字典》说此字会意,从口,从又(手),是“口手”并用帮助别人的意思。本意是右助。《说文》在口部和又部分列了两个“右”字,其一说“助也”,从口从又,其二说“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查《说文》中没有“佑”字,俺觉得其中之一,当指“佑”字。《康熙字典》云:《说文》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今加人作佑,且音宥。而右止为左右手之右,不详《说文》之义矣。

天地一从开辟始,左旋右围长不已。看甲骨文字形,“右”与“又”同。“左右”当都是起源于人的两只手,做为方位之左右。后取象于手能助人做事,为佐佑之“佑”;再由佐佑之意,引申为神助保佑之“祐”了。自助者天助之,其实谁也帮不了你,除非你自己努力。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还通“侑”,劝食之义。



楼台分左右,日月见浮沉。上面说了,这“左、右”两字,甲骨文字形就像人伸向左右的两只手的模样。金文时左字“手”下加“工”字,表示有所佐助之意。“工”字乃“工具、规矩”之象,说明帮助别人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否则只能是越帮越忙了。

“左”除了表示方位以外,还有“佐助”之意。后来就把“左”字又加“人”旁而成佐助之佐了。

《增韵》说: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资料显示,有说古代遵右也有尊左之说。但从“左迁”一词来看,尊右之说当属合理。既然是被贬了,当然就属于局外之人了,所以“左”还有“见外、外人、旁边、错误、偏差”之意。《增韵》有“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所谓“旁门左道”是也。

“左”还有“佐证、证人”的意思。



云拥断崖埋石笋,泉冲凉雨落金沙。《说文》讲: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厂”是山崖山洞,所以俺觉得这个“石”字的产生当与上古人的洞居有关。这个“口”字,有人认为是现在的“口”字,说甲骨文的“口”字从“口”与不从“口”可以通用。但汤可敬则解释说,这个“口”字是“囗(wei)”,乃象方、圆的石头的形状。反正不管咋说,那都是石头的意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也。

腰插三尺剑,手开二石弓。这里的“石”字就读dan了,是古代容量和重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市斤也为一石。

说起这个“石”字,就觉得淳于髡“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之论大妙。可惜俺一直没有“罗襦襟解,微闻芗泽”的机会,所以这酒量就一直没有练得出来。石者,大也。欲追旧事无言说,更作三生石上期。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锦囊留得玉环香,不见佳人空断肠。通俗的说法是,“玉”字的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的样子。许慎老师在《说文》中大谈玉之五德,认为玉是“石之美”者,说“玉”字“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但是俺却觉得他们都低估了上古这块美玉的价值。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其中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玉礼器是王权和等级的象征,用玉敛葬,是祈求永生的手段。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其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红山文化则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

商代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

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一般较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玉匠使用和田玉数量较多。  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从上面引用的资料可以看到,玉石,尤其是那是制作精美的玉器在上古时代完全是权力地位以及财富的象征。不用说,从古至今,都是王公大臣和富商巨贾才会拥有世上本已十分稀少的精品玉器。而文字,也绝对只有拥有至高权力者才有权利整理颁布使用。所以俺觉得那“玉”字最初指代的绝对不应该是用几块边角料串成的那串廉价的项链,而应该指的是一件有着深刻权力地位象征意义的玉器的象形。所以当看到有人说那“玉”字应该是商代的一种柄形器的象形时,俺就非常首肯。从发现的那些商代玉器中,无论从字形、器形,用法、用途,俺觉得只有柄形玉器最能体现“玉”字的代表性。

据资料显示,玉柄形器,一般呈扁平长方体或扁椭圆状,由柄首与柄身成构,柄首两侧弧形内收为颈,柄身两侧平直,一般素面无纹,少数琢有圆孔,孔内常镶嵌绿松石,下端或平或尖或出榫,可分为单体和复合体两大类。 玉柄形器是夏至春秋初年中原地区比较常见的重要礼器,在墓葬中常与青铜、玉石或陶礼器共置于棺内墓主身旁、棺或椁盖上、棺椁之间,在祭祀坑中常与青铜或玉石祭器、人牲同埋,具有明显的宗教祭祀色彩。其花纹以及形状,还真与“玉”字字形接近。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礼记.玉藻》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由此引申为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以及人们具有美德、贤才之意;还由于人们对于玉器的崇拜引申为对人的敬重等等。



占风占雨行未已,看水看山心故存。“占(zhān)”字,《说文解字》云:“视兆问也。从卜口。”俺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反正根据自己的占卜经验,对“视兆问”理解为:那是指占卜师根据他人问卜的事情(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策项),然后详细察看甲骨经烧灼后出现的“卜”纹线(相当于现在的八字、六爻、奇门、六壬等的盘局等)来判断吉凶的过程。这个“问”可不是提问题,而是通过察问、察看卜纹来推导结果的意思。《韵会》云:“凡相侯谓之占,占亦瞻也。”所以可知“占”所指的就是对兆示所具有的意象进行推断的判定过程。占验的目的是为了预知胜负、预知生死、预知得失、预知有无、预知晴雨、预知丰歉等。《尔雅.释言.疏》云:“占者,视兆以知吉凶也”。所以,一般说来,占验的过程,即为判定兆示是吉是凶的过程。《周易.系辞上.疏》云:“凶虽民之所患,吉亦民之所患也。既得其吉,又患其失。”这就是所谓的患得患失吧。

因此说,这个“占”字最初就是指与占卜有关的人、事、物而已,后来由此引申为推测、窥察、估计、揣度之义,也指运气、气数、征兆等意。

长夏百草秀,道旁多野花。无名自红紫,有意占年华。这里的占就读zhàn了,占领、占据、拥有的意思。御风天上骑箕尾,持节人间占斗牛。



“沧海横流无处安,只今且作梦中看。”在煮“双”字的时候,俺就说过,这“只”,古字读zhǐ,语气词。另外“只”还是繁体字“隻”的简体字。许慎老师说了:隻,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二隹曰雙。“隹”是一种鸟,“又”字表示的是一只手,这个字的组合象就是一群鸟中,俺抓到了一个鸟,就是一“只”;要是抓住一对,乃“一双”也。由于一只为单数,由此引申为孤单、独居等义。

只应门外千山好,能使胸中百念宽。“只”字也是“祇”的简体字。看着简单,可用法却太多了:仅仅、唯此、本来、一直、只好、只能、只是等等,不一而论。



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召我安居。现在公认的说法是“召“字”“从口刀声”,其理论依据自然是来自许慎老师的“圣训”。然而我们认真琢磨甲骨文、金文的相关字形感觉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从俺上传的文字以及“缶、匕”的图片大家不难看出,组成这个“召”字的那个“口”,其实最初应该是古人盛酒的“缶”器的象形,到金文时演变成了“酉”;而那个“刀”,其实应该是舀酒的器具“匕”也。后来这“召”字就越变越复杂,成了好几只手持“匕”争先从坐在火炉上的酒鐏里往外舀酒的样子。

这个“召”字很有趣,充分体现了国人的性情特色和文化特色。古今中外什么人最有号召力?俺认为是那些肯“匀”肯“分”的人,也就是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人分享的那些人。你看打江山的帝王莫不如此。据说刘邦对看准了的人才,不管是要权还是要钱,他都会不计成本地投入。相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对人才,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报酬,韩信曾说“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刷敝,忍不能予。”就是说项羽这帅哥该给人封赏的时候,把那铜印都把玩得没有了棱角了就是舍不得赐给人家。有难同当,有福却不能同享,谁还给你玩命?他不自刎也将落得个五马分尸。

酒越喝越厚,这就是“召”字的最好诠释。



碧海芙蓉彻夜开,乱花前后尽楼台。坐看万里河汉外,移下一天星斗来。《说文》中的“台”字读作yí,许慎老师说:台,説也,从口以声。他老人家的这个“説”可不是说话的“说”。段玉裁解释曰“台说者,今之怡悦字。说文怡训和。无悦字。”意思是说,这个“台”字,是指喜悦的“悦”字也。

我看这个“台”字,却跟“召”字神似,好像也是指的用一种器具往外舀酒给别人喝的意思。你想酒逢知己千杯少,那还哪能不“悦”呢?

龙护朝元阁,鹤栖封禅台。现在我们常用的这个“台”字,其实是“臺(tái)”的简体字了。许慎老师说:臺,观。四方而高者。段玉裁注释说“《释名》曰:观,观也。於上观望也。观不必四方。其四方独出而高者,则谓之台。”

甲骨文中的“台”字的上部,倒颇像“高、享”之字形,后来其下部演变成为“至”字,所以许慎老师说“臺”字“从至,从之,从高省。”这个至字当有“至高无上、到此为止”的意思了。

秦苑河山归故国,越乡云雨庇荒台。



平时兄弟间,未省别离味。别时已不堪,别后何由慰。许慎老师说:兄,長也。从儿从口。段玉裁解释说“口之言无尽也。故以儿口为滋长之意。”

有人解释说“兄、祝”同源。看甲骨文的字形确实有偶尔把“兄”字写成跪拜乞求之状的。但大多数都是“上口下人”的组合。也有人说“兄”字是人受惊吓张口结舌的样子;有人说“兄”字是兄长祭祀时负责祷告的写实;有人说是兄长口授教育弟妹的样子。从甲骨文中的用法来看,“兄”字有的时候用做贞人的名字,有的表示兄弟辈的统称,有的用作祭名。所以这个“兄”字应该还是“兄长”开口训示、首唱祈祷、模范带头的意思吧。

水煮汉字

三千五

文化

语言文字





http://bbs.sdinfo.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302/19/184004zn7nr09x02ttvoz9.swf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7642.html

更多阅读

玉米煮多久比较好? 水煮玉米要煮多久

玉米煮多久比较好?——简介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开胃、健脾、除湿、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主治腹泻、消化不良、水肿等。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新鲜玉米开始上市

水煮肉片的完整做法 水煮肉片的家常做法

水煮肉片的完整做法——简介水煮肉片是川菜的一种传统菜式,几乎四川家家户户都会做。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鲜、烫”。现在各餐饮都可以吃到,冬天在家做着吃也很不错。水煮肉片的完整做法——工具/原料瘦肉(猪里脊肉)豆牙和海带等花

南平茫荡山之三千八百坎 南平茫荡山怎么去

茫荡山之三千八百坎乃闽赣古道,因昔日从坎脚至坎顶要登三千八百级而得名,古道全长约5公里,沿途奇石峥嵘,花木繁盛,古树名木众多,是扬名海内外的闽赣古道,也是当年南宋文天祥抗元、明末隆武帝郑成功征战的路线。历史上,辛弃疾、文天祥、马可

田横五百壮士2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壮士:春秋战国最后的贵族精神2010年12月05日 22:26 当代人·下半月核心提示:刘邦见到田横的首级后,流下了眼泪,他说:“田横自布衣起兵,兄弟三人相继为王,都是大贤啊!”随后派了二千兵卒,以诸侯的规格安葬了田横,又拜田横从客二人为都

六种水煮鱼的做法 水煮鱼做法

小旦那个人图书馆 水煮鱼的做法 小旦那个人图书馆选鱼讲究:罗非鱼、鲶鱼、草鱼、白鲢、花链均可(当然鲤鱼也可)。水煮鱼的做法一:1.鲤鱼,切成鱼片。2.给鱼片上浆(盐,味精,葱,姜,酒,胡椒,或者你喜欢的话,可以放五香粉或其他各种你比较喜欢的味

声明:《水煮汉字三千五 三千五百元大写》为网友逍遥浪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