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瀹骈文5 理瀹骈文下载

痒则点以荆芥,

痒者,气虚而血不荣肌也。凡初起发时,有白浆痘,其后必成灰白,痒塌。

如见有数点,即挑去,急补气血。痘宜痛不宜痒。痒用荆芥穗末,卷纸捻烧之,

擦去灰,快手指定痒痘,一点即止。或用荆芥,茶叶卷纸捻烧照,亦止。

否则防塌矣。附方:用川椒,艾叶,红枣肉,芫荽,茵陈,乳香,白芷梢,陈香圆,

安息香,末,作纸捻熏照。虽痒塌之痘,火到痒除。无安息香亦可。

此神灯照法也。或用盐和百草霜炒烧?熏。或蜜水拭。或滑石敷。抓破者,

松毛研敷。

陷则拭以升麻。

五陷:白陷者,毫无红色;灰陷者,由白而变灰,血不足也;黑陷者,

由紫而变黑,血太过也;血陷者,由血泡无浆而变为陷也。化毒宜用升麻,紫草,

甘草,糯米。黑陷不起,升麻煎浓汤,入胭脂十余张,浸揉取红汁,

加明雄末钱许,即用胭脂棉蘸汤拭疮上,活血散毒甚妙。附方:珍珠,琥珀,

明雄,漂朱砂,香附,穿山甲,雄鼠粪各一钱,蟾蜍三分,人乳浸研,共为丸。

如毒盛者,用一丸入前汤拭。又,黑陷,心烦,气喘,妄语,见鬼者,

用不落水猪心血和冰片。闷痘,水安息贴脐。倒陷干收,柴,归,檀,降,葱,

酒煎蒸。

空仓合填紫草,

空仓痘,空壳无浆,毒火炽而血枯也。银针挑破,用胭脂膏加紫草末之填之,

自成脓可以结痂。

漏孔且塞松花。

漏孔者,浆成而漏,元气亏而肌肉不固也。疮上必有小孔,宜补气健脾固表。

松花研末塞之,外治圣药。按:治胡涂一片,浆不满足,名漏浆散,用人参,

菟丝子,查肉,黄?,归身,桑皮,川芎,白芷之类。贯浆时成片作烂,脓水不干,

宜用败草散,即墙头上陈稻草烧灰敷之。此漏浆痘也。

靥未结而势烂,牛粪之散收之。

痘破烂不靥,陈干牛粪烧存,取白色者敷,名白龙散,或铺床上令儿卧之。

附方:川连,黄柏,地骨皮,五倍子,甘草,共末搽之。此方《会通》名生肌散。又,

痘破烂,身无完肤,茶叶去梗,滚水一煠即捞起,湿铺床上,盖草纸,令儿卧之,

一夜脓干。或芭蕉叶亦可。痘疮斑烂烦痛,或臭烂深坑不收口,用芒硝为末,

调猪胆汁涂之。多年墙屋上败稻草烧灰糁。新瓦椿粉糁,如干痂堆积,内有瘖脓,

用鸭蛋清调敷。痘后翻疤肿烂,象牙末,珍珠末各三钱,炒殭蚕,儿茶各二钱,

调胭脂膏敷。又,痘疤横烂,并治下疳:一切墙上白螺壳煅研一两,橄榄核煅研,

石膏各二钱,每药二钱,加冰片一分,麻油调涂。按:痘毒出盛表虚难靥,

以致肌肉坏烂,名曰斑烂。如?身臭烂如饼搭,目中无神者死,

靥落白色无血者死。

痂已落而痕干,蜂蜜之油润之。

如痂落干燥,用白蜜半盅,入香油少许,白蜡三钱化开润之。干?而痛者,

猪油润之。或面店灼油鏾子油亦可。灭瘢散:羊骨髓,轻粉炼涂,蚬水洗,

陀僧搽。

咳嗽,

方见前注,

呕哕,

痘初热,吐泻无妨,出后忌。呕哕者,毒内攻之兆也。呕吐,男左女右,

白芥子调酒敷足心,觉足心热去之。脚心有痘,勿用此方。并治痘出色不红润,

毒盛壅塞者。附方:贯脓时咳逆,胃气上越也,真净黄土,鼻边嗅之。

自汗多则难贯脓收靥,黄连,贝母,牡蛎各五钱,糯米粉一升扑之。

衄吐便溺,

痘未出齐,鼻血无害,但不宜甚耳,发灰吹之,或?菜汁滴之。凡血症皆可用。

又痘时衄血,吐血,柏树上桑寄生同黑山栀擂敷脐。如无寄生,单用黑山栀亦可。

或酌用他血药代之。起胀时便血,血既下漏,安能起胀?用地榆,生大黄,

红花根,调匀敷尾脊骨,三炷香一换,换三次即止。如夹斑疹,用前斑疹方。

尿血不治。膀胱根于肾,此经见血,肾水被火耗绝。且血与尿不同,

血冻而尿不冻也。凡血见黑不治,眼,耳血不治。

眼应早护,

免痘入眼,牛蒡子捣烂敷囟门,痘不入眼。出痘眼目红肿,鸡蛋清涂黄纸贴之。

或银花嚼敷,或黄豆嚼敷,或黄柏浸湿铺眼胞,或胭脂汁,人乳点。眼中出痘,

象牙磨水点,痘自退,可免瞎。或加雄黄,明矾,或用麦冬贴足心,痘自落。又,

蜒蚰虫放眼皮上周围游走,吐出涎水,其痘自散,屡试如神。喉中有痘亦可用。

眼有脓血,兔子粪,油调搽。护眼膏:黄柏,红花,绿豆,甘草为末,

胭脂水调敷眼之左右,痘不入眼。初起发热,风火透于皮肤,眼闭不开,

内结痘疮者,用益母草,白菊花,夏枯草,防风,荆芥穗,白芷,

甘草七味煎汤熏洗,日三次。更用?鱼血点之,不生萝卜花。痘后余毒郁结,

赤肿努翳,亦用此洗,切忌点药。

鼻亦兼吹。

舌与鼻孔生痘,黄丹,老土砖共为末吹。或青布烧灰吹,或硼砂,

檀香烧枯研吹,或皂角末吹,再用黄蜡塞鼻。附:舌痘方:人中白焙,儿茶,

硼砂末糁,或金墨涂,或黄柏,黄连,元参,苦参末,蜜调涂,或鸭粪烧研,

鸭毛蘸糁。凡糁须先茶洗之。

游之以蜒,

喉中有痘,用前蜒蚰方。喉痛,壁蟢窠盐炒吹。痘锁喉项者,主饮食不进,

或喉烂,或声哑者,恐毒结于喉,宜用山豆根,元参,桔梗,甘草,生地,川芎,

归尾,木通润之。前喉症又有胭脂擦耳背法,可以参。

嘎之以鸭。

肾嘴有痘,公鸭嘎气即消。附方:出痘肾肿,桑皮,细茶,生姜共捣,

清油拌炒包之。若肾红肿,青黛敷之。如风肿者,槐花叶同盐炒敷。

女子阴内有痘,雄黄末清油调匀,以鸭毛蘸擦之。

纳楝根而蛔下,

吐蛔者,以苦楝根纳肛门,或同花椒,乌梅肉同捣,塞自下。

铺柳叶而蛆化。

痘烂生蛆,铺柳叶卧。庄云:此阳气不足之故,大补气血,则脓干而蛆自化矣。

亦是一理。或用盐醋汤喷之。痘后虫蚀疳疮,脓水不绝,出蛾蚕茧填生矾末,

烧令汁尽成灰,为末糁之。

喉哑者抹以油,

痘后声哑,葱,姜清油炒热,?身抹之,再用灯火喉下一点,胸膛一点,

两乳下一点。

腹胀者敷以饼。

痘后肚腹肿胀,灯花数十朵,入盐炒过,加铅粉调饼贴脐上。一用黄柏,

苦参为末,清油熬膏贴之。一方桐子叶泡软,用清油,雄黄涂叶上贴之。又,

感湿足肿者,以水洗之更肿,用苍朮,檀香烧熏,以被蒙盖,令出湿气,

其肿自退。肿属虚弱而气不行者,以肉桂,烧酒磨搽即愈。

杂症尽退,

详痘科书,

余毒更清。

?则无毒,密则有毒,宜凉解,免害眼。痘毒攻脾则泄泻,浮肿,

攻肝则眼生翳膜,攻肾则耳痛脓出,攻肺则咳嗽痰盛。痘后余毒,用桔梗一两,

连翘,元参各六钱,生地,赤苓,牛子炒各五钱,焰硝,犀角,甘草各一钱,雄黄,

青黛,二钱,末,薄荷汤丸,蜜调饼敷胸。痘后余毒,乃起胀时,暗藏骨节间,

药所不到,一交收靥则毒见矣。两膝及手足骨节不宜见,恐是对。

毒热甚作渴者重,不热不渴者轻。董氏三豆浆,敷痘毒圣药,赤豆,黑豆,绿豆,

研烂,加醋入锅炒热,作饼贴,半日冷换。如口内生嚼贴,不加醋更妙。

《汇通》去黑豆,加豌豆,黄豆各等分,蜜水敷,可内消。或用公鸡屎贴,即愈。

混沌如金散:鸡蛋一个,打破,分蛋白,蛋黄为二处,以筛净细黄土,

先将蛋黄和作一团,再将蛋白摊作一饼,仍包成蛋式,入?内煨,候?尽为度,

勿焦,共研细末。如毒初起,以鸡清或醋和敷,即消。溃者干糁,虚人亦妙。

痘毒?肿,马齿苋,白蜜和猪油熬,入赤豆,绿豆,调敷。如痘后疔,

亦用马齿苋捣烂敷,不数日拔出如大螺壳。切勿挖割误事。又,解痘毒,

生螃蟹和飞面捣敷。余毒不收,蚕茧填白矾煅灰,加象皮敷。驱毒散即移毒散,

见下。痘后齿痒,乃余毒流于胃经,不治防成牙疳,以连翘,牛子,慈菇,生地,

银花,甘草,红花,石膏,煎水频漱。又,痘后牙龈,口舌破烂出血,

或成走马疳者,人中白一钱,铜绿一分半,麝一分,末,浓茶洗后敷。或雄黄,

牛粪尖烧存,加冰片吹,立愈。余见前。痘风疮逢春即发,黄芩,黄柏,大黄,

黄丹,轻粉,共末,猪油调敷。痘毒仙方,大蚌一只,取肉,黄泥封,煅至红色,

取肉研末,油敷,立愈。又,羯羊粪炙,麻油调敷,神。痘后回毒膏,麻油四两,

木鳖仁一个,煎枯,入壮发三两,熬化,黄丹二两收,贴,一个即消。

并治一切热毒。

痲与痘同,亦与痘异。

痲疹者,痘之同类而异名者也。因时行气候,暄热传染而成,先动于阳,

复归于阴。睹其将出未出之际,必咳嗽,喷嚏,鼻涕,故曰肺病。始以发散,

出尽为贵,终以寒凉,清火为事。虽标已三日,而下身无痲,气喘烦躁,

发闷不安者,尚宜重加发散。用麻黄,升麻,羌活,川芎之类,痲出而气自平矣。

大抵欲出已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朮,虽呕而有痰,勿用半夏,

南星。此症多泄泻,阳明之毒亦从下解,切忌止涩,但用升麻,黄连,甘草,

葛根自止。痲后痢亦同。痲始终惟用清凉,多以芩,连,地,芍收功。古云:

痲疹无补法。发热三日始出,一日出三?,三日出九?,至六日出尽。及出至足,

头面将收,热亦渐退。至八九日收齐,热乃退尽。大热未退,不可与食,

始终避风为要。痲重者,?身绷胀,眼亦封闭。其色赤白微黄不同,仍要红活,

最怕黑陷。痲不出而喘者死。

破其筋瘰,

闷?,挑破头上红筋,红瘰。

开其毛窍。

痲疹宜常以葱白汤抹之,使毛窍中常微汗润泽,则易透。

圆荽之酒试喷,

圆荽是透疹圣药,水酒各半煎喷身上,勿喷头面。亦忌夜喷,

以疹日出而夜敛也。并治痘,惟起胀后勿用。

河柳之汤足浴。

发疹者,用西河柳煎浴。小儿不任升,葛发散者,尤妙。或用紫苏同。按:

初发热,可用西河柳同连翘,干葛,防风,薄荷,前胡,桔梗,牛子,蝉蜕,甘草,

淡竹叶。痲随出随没,可用西河柳同麻黄,荆芥,防风,牛子,薄荷,连翘,甘草,

淡竹叶,角刺。痲已出复回,头面稀少,发热神昏,至五六日不可再大表,

须解毒内消,可用西河柳,陈者更妙,同荆芥,防风,桑皮,牛子,黄芩,黄连,

浙贝,地骨皮,甘草。痲子已退,音哑发疮,肺火未清,可用西河柳同麻黄,

天花粉,桔梗,杏仁,瓜蒌,桑皮,黄芩,百部。麻后胃火不清,

可用西河柳同元参,桔梗,石斛,熟石膏,黄连,黄柏,牛子,荆芥,生地,花粉,

甘草,连翘等。

熏仰天之皮,涂护火之草。

陆方:痲症用仰天皮,即阴湿地下苔癣,嫩柳皮各半斤,星星草四两,

蝉蜕二百个,水十碗,煎三沸去滓,乘热气熏洗?体,黑疹变为鲜色,

十有九生之妙。秽触不出,用沉香,檀香,木香烧?熏之。治瘾疹久不瘥,

或先心腹痛,痰哕,麻痹及筋脉不仁,用护火草,盐生姜连皮,研涂甚处,

余处自消。无护火草亦可。按:瘾疹者,疹出多痒,色红赤,隐于皮肤,

乃心火灼肺,外受风湿而成。附方:?乖,用桃枝浸盐卤擦。

?后患牙疳及痢疾痨症者,随症施治。

痘者豆也,

见医书。又,痘为豌豆疮。

故治之以豆。

三豆方见前。按:赤豆,黑豆,绿豆为疫痘圣药。凡皮肉红肿而痘不肿者,

用三豆醋调扫,神效。又,痘毒等,即用豆渣扫患处亦良。

痲者麻也,

疹如粟米,痲如麻子。

故治之以麻。

痲发不透,气喘欲死,芝麻五合,滚水泡之,乘热熏头面,起死回生。附方:

羊毛疹,眼目黄色,指甲多紫色,用烧酒抟黄土,慢揉擦心口。

皆大人之常有,

女子出痘,天癸忽至,月月红连枝叶煎汤,抹周身。孕妇出痘,腹痛胎动,

用益母草,莲蓬壳,俱烧存性,艾叶共末,醋调敷脐,连换三次,胎自安。

或胎欲下及死胎不下,蜣螂连所推泥,一并焙,末,加灵仙研,酒调敷脐下,

并治经闭不通。按:罩胎钦,用人参,当归,白朮,川芎,条芩,防风,陈皮,

荆芥,生甘草,紫草茸,赤芍,柴胡,白芷,干葛,砂仁,糯米,阿胶熬。

此方可敷脐。大热加郁金,荷蒂,野麻根,甜瓜蒂一枝。后生出痘见前。

非小儿之独然。

附:治痘神方,不论初起,灌浆,收靥,皆用之:党参二两,白芍一两,元参,

白朮各八钱,茯苓五钱,陈皮,生甘草,神?各三钱,柴胡,查肉各三钱,

蝉蜕一钱,黄连五分,水丸用。又,治疹方,不论初出及已出透,皆可用:

熟石膏二两,干葛,归身,桑皮各一两,地骨皮,荆穗各八钱,枳壳炒六钱,

牛子炒,陈皮,川贝,赤芍,薄荷各五钱,生甘草四钱,红花三钱,桔梗一钱,

水丸用。一方去桑皮,加前胡一两,黄芩,防风各八钱,连翘五钱,同。

二方可以预合备济,故存之,或煎浴,或调敷,俱可,临症斟酌。

当作伤寒并视,勿与诸疮共论。

按:古云:痘疹传变与伤寒同,大症也,亦险症也。自有种痘之法,

而险者悉化为平。然当疫痘盛行,不能预种,往往有不能免者,

且有一家数日而死数儿者,是可悯也。余既辑伤寒外治方,故于此症亦博采之,

并与内治诸方相证明,以为痘科之一助,而即为伤寒篇之终云。

至于溃痈拔疔,续筋接骨,亦见全文,姑从省笔。

按:心,肝,肺,脾,肾,胃,大小肠,三焦,皆有生痈之症,名为内痈。

初起嚼黄豆试之,不腥者是。用五神膏,即杏仁一两,元参五钱,蛇蜕,蜂房,

乱发各二钱半,油丹熬者。或加大黄,皂刺贴脐取泻。肠痈,六一散敷。

缩脚肠痈,梅花点舌丹敷。脐痈,平胃散加黄连散。胃痈,吐尽脓血自愈,

不必治。肝痈,照肠痈治。痈疽名,详见外科书。凡毒小而有头者,疖也。

大而无头者,痈也。欲验头,以湿纸覆之,先干处是头。或蛇皮贴之,即有头出。

痈与疽别,阴滞于阳发痈,大而高起,属六腑,阳也,易治。阳滞于阴发疽,

平而内发,属五藏,阴也,难治。痈则红肿热痛,疽皆皮色不变,

然亦有肿痛坚柔之分。如其初起,疼痛者可消,若重按不痛而坚者,毒根深固,

不易消也。阴疽详王《全生》。诸痈初起,以?托解毒为主,忌热药。既溃,

以补托元气为主,忌冷药。诸疽初起,毒陷阴分,宜阳和开其腠理。既溃,

阴血干枯,宜温补厚其脓浆。然通腠与滋补当兼用之。若半阴半阳症,

宜托里以转阳,用药清不伤胃,温不助邪可也。冲和,清凉,阳和诸膏,已见。

凡外症试肿法,以手按之,肿而痛者为实邪,漫肿不痛者为虚邪。又,

肿而赤者为热,肿而不赤者为留气,停痰。又,实痛者热,若虚而痒者寒也。

试脓法,手掩肿,热软而即复者,有脓。不热,强而不复者,无脓。

按之坚?者未脓,半软半?者已脓也。小按即痛,脓浅;重按方痛,脓深。又,

深按之而速起者,内是稀黄水;深按之而缓气者,内是坏污脓。按之实而痛甚者,

内必是血;按之虚而不痛者,内必是气。薄皮剥起者,脓浅;皮色不变,

不高阜者,其脓必稠。大抵痈疽疮疡,先宜出黄白稠脓,次宜出桃花脓,

再宜流淡红水。胖人宜脓多,瘦人宜脓少。若胖人脓少是肉不腐,

瘦人脓多是肉败坏,皆非吉也。又,气实者,多稠黄脓;气虚者,多稀白脓;

半虚半实者,多稠白脓。又有脓出如粉浆,如污水者,谓之败浆,难治。

脓出而身犹大热者,亦难治。附载诸法以备用。护心法:雄黄,明矾,朱砂,琥珀,

远志,乳香,甘草,绿豆粉,同癞团捣敷胸。止痛法:槐白皮煎膏敷,或加当归,

乳香。对口,痛不可忍,百药不效,吴萸,雄黄,油熬涂。止痛札药,如鱼肚痈等,

蓖麻肉捣敷,布扎,止即去之,迟恐有后患。收烂法:发背溃烂不堪,

只隔一膜者,鲫鱼破腹去杂,以山羊屎入鱼腹,炙研,加麝一钱,干糁效,

并治诸烂及反花疮,名山莲散。又,鸡肫皮同棉花焙末搽。胁疽见脏者,

山豆根水调涂,入麻根末尤佳。脱腐法:凡腐肉黑暗,死肌坚?,臭秽难闻者,

生枯白矾各三钱,雄黄一钱,乳香,没药各二钱,糁,腐肉自脱离。如恐痛,

先以黄丹二两,石膏八两,共研,围护好肉再糁。作捻,亦可去管。化管法:

三仙丹加朱砂三钱,硼砂一钱,纸捻打入管,名五虎丹。或加蟾酥,

即金蟾化管丸之意。凡鹅毛管,鹿角屑,或蓑衣虫,或大蒜梗,煅灰糁,

皆能化管。鳖甲末炒,麻油敷,功稍迟。京城磠砂膏亦可贴。如止久漏,用蜂房,

山甲,龙骨,麝香。取多骨法:凡疮口日久不敛,内有多骨也,陀僧末日糁,

能推骨出。蜣螂同干姜炙研吹,治骨槽风及多骨疽,能推骨出。按:无蜣螂,

或用蝉蜕亦可出。又,乌鸡骨,人言,盐泥固脐,煅研纳之。或去人言,加砧板,

锅盖上垢屑,烧灰搽。又,虾蟆,发团,猪油熬膏,先用桑根皮,黑豆煎洗,

龙骨末擦疮四畔,令易收敛,然后贴之。软肛法:凡毒开刀后翻花起肛,

用癞团破腹刺孔覆之,可软。牛蒡子草,紫花地丁捣烂涂肛内,亦软。收努法:

因挤脓太过,努肉不收者,枯熟地一两,乌梅炭三钱,糁贴自收。痈疽努肉,

生附子,浓醋煎洗,丁香敷。拔毒根法:乌梅一钱,轻粉五分,加津唾研膏贴。

或单用乌梅烧灰敷,根落止。疔根,用银簪刺破,将水中铁钉上锈,或加青盐,

牡蛎研涂孔内,膏盖。并收红丝入心腹。塞漏孔法:漂黄丹,枯矾,赤脂,冰片,

末,塞,或搓纸捻插入。又,涩药插窍,用童便,煅炉甘石,牡蛎,龙骨,陀僧。

二方亦可并用。搜脓法:广木香末,真轻粉各二钱,飞丹,枯矾各五钱,

雄猪胆汁拌匀,晒干研末,瓷瓶收存听用。解毒去腐正为生肌之本,若骤用龙骨,

血竭,恐增腐烂也。疔是火毒,凡有疮起泡,或痛,或痒,或麻木,或寒热,

或先痒后痛,或先寒后热,热定则寒,或始末只痒,皆是疔之候也。有朝发夕死,

有随发随死,有迟久终死者,其症至恶,宜留心照看。凡疮肿,

以针刺之不痛无血者,是疔。如形长者,名刀镰疔,不可针。又,

嚼生黄豆无腥者,是疔。又,明疔易见,暗疔难防。取甑中气垢少许,含口中,

觉一处痛甚,即知疔之所在。疔有五色,分属五脏。项以下者,三阴受毒,宜灸,

忌风药散。红丝宜割断。内疔与外疔同,寒热头痛体痛,但疮形不见,过数日,

胸背,腹胁,头面,手足间有一处甚肿,即内疔所发处。又,腹痛甚者,亦是内疔。

圈疔法:初起水泡不知弄破,其毒牵引经络,随脉肿去,憎寒壮热,久则恶心,

不治杀人。槐子炒黄,平对陈石灰末,鸡子清调,圈至破处,令毒仍从旧口出。

点疔法:土炒山甲一钱,银朱五分,麝三厘,点疔化水,毒不入心。又,朱砂,

雄黄,火硝,磠砂,青盐,硼砂,胆矾等分,点,同,名七圣散,或加蟾肝丸。

起疔法:疔疮危急欲死,蝉蜕,殭蚕,末,酸醋涂四畔,留口,根出稍长拔之,

涂药。急救走黄法:白梅干肉,腌荔支肉,加银朱少许,共捣烂,溏鸡屎拌匀,

留头敷效。无白梅,用乌梅肉,此味能拔疔根。简便方:用巴豆或蓖麻饭丸,

或香肥皂,银朱,白醋捣丸纳之,膏盖。瘰?,俱见篇中。接骨续筋见下。

凡若此者,睹症识名,观方悟法。伤寒杂病,自昔为昭(仲景),带下小儿,

随俗而变(扁鹊),有膏有药,或贴或敷。外治均通内治,古人不欺今人,

是堪悉数,岂曰无稽。

以上征引古方,首举伤寒者,伤寒外治别于诸医家书。一篇所重在此。

递及中风以至六淫为一段,脏腑医之本,特为一段,身体承脏腑合为一段,

五官应五脏,故亦列于内也。妇科,儿科各为一段,痘疹承儿科,列之末段,

以与伤寒首尾相应。疡伤不别为段落者,二科向皆外治,于此篇意非所重,

且伤寒,痘症均载遗毒,风气亦兼破伤,筋骨后文更有诸方,故此作省笔焉。

共分六段,每段各录数症,每症各采数方,数方各具一法。虚实寒热,分别叙次,

稍加论断,并于裁对中寓伸缩变化,以为一段之小结。构合六段则为一大结构,

字句皆令承接,先后详略均有意在。彼此要可以互相参证。虽曰六段,

不过一段也。此非钞方,乃论外治用药之道,不能凭虚掉笔,特借古方以为鉴,

使人知此说之确有依据而可行耳。引方以实吾说,故不觉其汗漫也。

至于择不精而语不详,则限于天资才力,无知何也。方之佳者,不论内外症,

杂取数条,补于注内,以备参考。症琐碎者,亦如之。不入于文者,

以行文亦宜有律也。此以上征引古方之大意也。以下则言今之推之以为膏,

而有制药,施治之法也。

==大标题==膏药制法

夫说酢梅而涎出,想悬崖而足酸,情之造于虚者,其境不能穷也。

《寿世新编》引释家语云:情想所结,自无之有,故病境无穷尽也。

而用鸡头以已?,取斲木以愈龋。理之征于实者,其类有可推也。

《淮南子》:狸头愈鼠,鸡头已?,虻散积血,斲木愈龋。此类之推者也。

爰广医不着书之例,别开药能疗病之端。一变汤头以为膏子,匪医而医,

不药之药,以膏为主,以药为辅。

膏与药是一是二?向只外科加药,内科未明对症发药之理,呆膏活病,

宜乎其不应也。今特分而析之:以熬而摊贴者为膏,膏一成不易;

研而糁于膏中,敷于膏外者为药,药随时消息,示人以呆方活用之法也。

诸科皆然,工拙仍在乎人功力之浅深耳。

考《神农本草》之经,究《雷公炮炙》之论。造化无言而精英自献,

古今末道而秘要堪搜(摘《外台秘要》字),天取其气,如春风散之吹喉闭也。

春风散,治缠喉风,喉闭及乳蛾,重舌,木舌等神方。黄连,薄荷,殭蚕,

明矾,火硝各五钱,用猪胆五六个装药,青纸包好,于蜡月初一日,

在净室内掘一小坑,方一尺,以竹纸横悬此胆在内,盖以木板,用土填实。

至立春日气至取出风干,去胆皮,青纸,研细密收,加冰片吹,

即葭灰候之法也。名春风散者,以得春风温和之气也。此法古人亦常用,

不独喉症为然,博览者自知。按:日晒夜露,亦是取气之法。

又有用朝阳东壁土者,亦取其得气之早,且有生气也。最奇者,太阳,

太阴二丸,用水和面于日月蚀时,对日月搓丸,以丸之中心亦阙为验。

此非通于天地万物之理者,乌能知之?西医有收电气法治风痛者,亦外治也。

足知精于外治,可夺造化。

地取其理,如急流沙之敷催生也。

《食物本草》:催生用急流沙数升,炒热铺于腹上,先下热葱白再敷。按:

用急流沙者,取其速也。又如顺流水顺而下流,取治下焦腰膝,通利二便。

逆流水逆而倒上,取治痰饮,发吐,头风,咽喉之类。亦有用地浆,?心土,

?脚泥敷者。

人取其神,如雄黄,朱砂之缚于童女也。

古方治虚劳咳嗽,吐血,蒸热者,但脉息有神,无不效验。用雄黄,

朱砂各一两,绵纸包固,或单用朱砂亦可,缚于乡村壮实童女脐上,

周时取下,缚于自己脐上,渴饮人乳,渴止去药。此亦以人补人之法。

然神存于无形,与邪术迥别。又有以朱砂令壮实妇人怀之,然后合药者。

又有以药丸佩于身上,时时摩之,云得人神气者。

物取其性,如蓖麻,乳香之通乎内外也。

物性皆载《本草》,此为膏药而言,所取微有不同。

盖膏药第一欲其能达患处耳。古言蓖麻能拔病气出外,乳香能引药气入内,

木鳖仁能追病源,金凤草能透骨节,皆膏药中必须之药。此即内科之用引也。

举此亦可以知余矣。

配五神于午日,以择吉也。

见前截疟方。又,如合蟾蜍丸,造六神?之类皆是。

献北斗于先夜,以镇邪也(亦见前截疟方),采于四时而芳香之气始备。

十叶散,用蓉叶,荷叶,蕉叶,菊叶,银花叶,苏叶,柳叶,槐叶,冬桑叶,

天名精叶,风干研吹,治喉症。亦敷一切火毒。分四时采取。又,百草膏,

随时取田野,山间不拘何草,芳香者为佳,麻油熬,黄丹收,可贴百病。又,

水鼓肿胀者,取山野百草辛香者,煎浓汤二三锅,大盆盛之,单被遮盖,

避风熏洗。亦可熬膏贴。

合以五行,而中和之体乃成。

冲和膏配五行见前。又,大金丹专治疫疠,心疼,一切热毒,不服水土等,

即三黄解毒法,可丸服,可磨敷,可熬膏贴。甲巳年甘草为君,属土;

乙庚年黄芩为君,属金;丙辛年黄柏为君,属水;丁壬年栀子为君,属木;

戊癸年黄连为君,属火。每用二两,值年倍之,加大黄三两,麻油熬,黄丹收,

入雄黄,朱砂各五钱和匀,临用糁药末贴。一方加紫苏,香附各一两。

五行汤治赤眼,用黄柏末湿纸包,泥裹火煨,棉包浸水盏内,饭锅上蒸熟,

热洗。此合五行,又是一法。按:医虽小道,其本出于圣帝,贤臣之所为。

汉唐以来,阐述者皆当代之名儒硕学,固不得仅目为贱工之事也。

观其所制外治之方,往往视内治尤奇而辟。凡造化盈亏之理,男女感应之情,

与夫格物致知之功,俱见于是。盖治在外,则无所窒碍,故得以肆其才也。

外治为能尽医之变者,此也。自后人视此道为营生之具,

但取常用之汤头以为酬应,而外治一法遂废而不讲矣。或用之不得其道,

概以为无验而置之矣,此段为上智者说法,陈义稍高,

亦古今人未必不相及也,然而以为迂远者多矣。

==大标题==膏药施治

药物既具,疗治斯起,

以上制药,以下施治。

于是稽六经之属,

伤寒中风杂症,皆有六经见症,外科亦然。古云: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宜加稽古之功。伤寒中风分经见前。《?症指微》云:?症各有十二经所属,

不可不知。腰背,头项连及风府,胀痛难忍,属足太阳膀胱经。两目红赤如桃,

唇干鼻燥,腹中绞痛,属足阳明胃经。胁肋肿胀,痛连两耳,属足少阳胆经。

腹胀板痛,四肢无力,不能屈伸,泄泻不已,属足太阴脾经。痛连腰,

以及外肾,小便胀?,属足少阴肾经。心腹吊痛,身重难移,作肿作胀,

属足厥阴肝经。半身疼痛,麻木不仁,左足不能屈伸,属手太阳小肠经。

半身肿痛,俯仰俱废,右足不能屈伸,属手阳明大肠经。咳嗽声哑,气逆发呛,

属手太阴肺经。病重昏沉,或狂言乱语,不省人事,属手少阴心经。或醒或昧,

或独语一二句,属手厥阴心包络经。胸腹热胀,揭去衣被,干燥无极,

属手少阳三焦经。?症分经,医书鲜见,故特详之。余不备载。外科须观

《鉴本》。治痈疽法:阳明多气多血,太阳,厥阴多血少气,少阳,少阴,

太阴多气少血。多者破之,行之,少者托之,滋之,

宜视气血多少以为消补而已。辟瘟囊方:用羌活太阳,大黄阳明,柴胡少阳,

苍朮太阴,细辛少阴,吴萸厥阴,共研细末,绛囊盛之,佩于当胸。

即羌活汤治四时伤寒药备六经法也。又,治衄:火在胃,水纸搭鼻衡,

阳明脉挟鼻也。火在膀胱,凉水拊颈后,太阳脉经头项也。火在包络,

色线扎中指,中指属包络也。此分经治法也。二方一合一分,

凡外治按经用药之道,仿此推。又按:四时伤寒:麻黄去节四两太阳,

柴胡一两少阳,升麻一两阳明,加党参,当归各一两,赤芍,甘草各四两,

朱砂,雄黄各一两五钱,春夏加石膏,枳实,秋冬加桂枝,细辛各五钱,

石膏或重用亦可。此方油熬丹收贴,亦能发汗。伤寒汗后变为杂症,亦可用。

干霍乱并妙,亦以汗解。

征五气之应。

天以五气食人,入鼻,五藏蕴其精气,面形五色。五气,即风,寒,暑,湿,

燥也,详《鉴本》。又,五藏之气见前,当识脏腑注,并与中庭各部注参看。

此句言相其面,以下分苗窍,舌齿,周身相之,即四诊中之望也。

审其苗窍,

五藏病不可见,验之苗窍。见前脏腑注。又,夏禹铸有审小儿苗窍法。

舌为心苗,红紫心热也,肿痛心火盛,淡白虚也。鼻准与牙床乃脾之窍,

鼻红燥脾热也,惨黄脾败也。牙床红肿,热也。破烂,胃火也。唇乃脾之窍,

红紫热也,淡白虚也,黑者脾将绝也。口右扯肝风也,左扯脾之痰也。

鼻为肺窍,干燥热也,流清涕寒也。耳与齿乃肾之窍,耳鸣气不和也,

耳流脓肾热也,齿如黄豆,肾气绝也。目乃肝之窍,勇视而睛转者,风也,

直视而睛不转者,肝气将绝也。以目分言之,又属五藏之窍。黑珠属肝,

纯见黄色凶证也。白珠属肺,色青肝风伤肺也。淡黄色,脾有积滞也;老黄色,

乃脾受湿也。瞳神属肾,无光彩又兼发黄,肾气虚也。目外角属大肠,

破烂肺有风也。目内角属小肠,破烂心有热也。上胞属脾,肿则脾伤也。

下胞属胃,青色胃有风也。睡而露睛者,脾虚极也。唇红而吐,胃热也;

唇惨白而吐,胃虚也;唇色平常而吐,作伤胃论。小便短黄涩痛,心热也;

清长而利,心虚也。大肠秘结,肺有火也。肺无热而便秘,血枯也,不可攻下。

脱肛,肺虚也。口苦,胆火也。闻声作惊,肝虚也。又面有五色:红为心热,

青属肝多腹痛,黄为伤脾,白为肺病中寒也,黑而无润色,肾气败也。按:

此不独小儿为然。《秘录》:看小儿山根上有青筋直现者肝热,横现者亦肝热。

但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有红筋直现者心热,斜视者亦心热。

有黄筋现于山根,或皮色黄,不论横直,皆属脾胃吐泻诸症。又,在鼻上,

眼之中间中正睛明穴辨之,色紫心肺俱热也,白者肺有痰也,

黑者风甚或肾寒也。

觇其舌齿。

凡舌鲜红滑湿为吉,燥涩为凶。青黑而紫者为阴寒,赤而紫者为阳热。

纯黑有二症:火极似水者热极,水来乘火者寒极。初起表症虽发热,

津液如常,口不燥渴。若舌苔粗白,渐厚而腻,是寒邪入胃,

挟独饮而欲化火也。此时已不辨滋味矣,宜半夏,藿香。迨厚腻而转黄色,

邪已化火也,用半夏,黄芩。若热甚失治则变黑,胃火甚也,用半夏,石膏。

若黑而燥裂,则去半夏,用石膏,知母,花粉之属以润之。

至厚苔渐退而舌底红色者,火灼水亏也,用生地,沙参,麦冬以养之。

此表邪之传里者也。其有脾胃虚寒者,则舌白无苔而润,

甚者连唇口面色俱萎白。此或泄泻,或受湿,脾无火力,速宜党参,焦朮,

木香,茯苓,炙草,干姜,大枣以振之。虚甚欲脱者,加附子,肉桂。

若脾热者,舌中苔黄而薄,宜黄芩。心热者,舌尖必赤,甚者起芒刺,宜黄连,

麦冬,竹心。肝热者,舌边赤或芒刺,宜柴胡,黑山栀。其舌中苔厚而黄者,

胃微热也,用石膏,知母,花粉,麦冬之属。若舌中苔厚而黑燥者,胃大热也,

必用石膏,知母。如连牙床,唇口俱黑,则胃将蒸烂矣,非石膏,大黄,生地,

二冬,人中黄之属不救。此伤寒及时疫发斑症中多有之。再有舌黑而润泽也,

肾虚也。宜熟地,山萸,丹皮,泽泻之类。若满舌红紫色而无苔者,此名绛舌,

亦是肾虚,宜二地,二冬等。更有病后绛舌,如镜发亮而光,或舌底嗌干,

而不饮冷,此肾水亏极,宜大熟地重药等救其津液,方不枯涸。

叶天士温热症有相舌,相齿法,今录相齿。齿为肾余,龈为胃络。

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且二经之血,必走其地。病深动血,结瓣于上。

阳血者,色必紫,紫如干漆;阴血者,色必黄,黄如酱瓣。阳血宜安胃,

阴血宜救肾。齿光燥如石,胃热甚;枯骨色,肾液枯。若上半截润,

水不上承心,火炎也。咬牙者胃热,气走其络也,若脉症衰,

胃虚无谷以养荣也。齿缝流清血痛者,胃火冲激,不痛者龙火内燔。

齿垢如灰糕者,胃津亡,浊湿用事也,多死。齿焦无垢者,亦死。有垢,

肾热胃劫也,当清胃救肾为要。

相其形,

蒋士吉《说约》有“相形“篇。五行人详《鉴本》。经曰:头者清明之府,

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股者肾之府,

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凡病人身轻自能动者,易治;

身重不能转侧者,难治。又,凡病观其形,肉脱知脾败于内,必死。

聆其声。

五音,按五脏见前“天地万物之所以属“注。经曰:视喘急,听音声,

而知所苦。病人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

寂寂然善惊呼者,骨节间病。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邪实也;语言懒惰,

先重后轻者,内伤元虚也。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又,或自言平生常事,

或开目言人所未见事,或独语,或睡中喃喃,或呻吟不已,甚则狂言骂詈,

皆胃热乘心也。郑声者,语不接续,虚也。心下汩汩有声,先渴后呕,停水也。

喉中漉漉有声,痰也。肠如雷鸣,气不和,湿也。喜与笑皆心火也。鸦声,

气将绝;直声,气将散也。杂病发喘,痨瘵声哑,久病发呃,危。邪入于阴,

搏则为瘖,有喉有舌声嘶者,喉破也。大惊不语者,败血顽痰塞心也。

小儿惊风,口不能言,心热也。

究其受病之何因,

凡至病家,问其病起何日?日少为新病,实症居多;日多为久病,虚症,

寒症居多也。又,问曾食何物,伤何物?即以何物治。又,饮冰水者多阴寒,

食烧炙者多热毒也。曾有怒,劳,房欲等事?怒则伤肝,劳则内伤元气,

房劳则伤肾也。又,问初起何症?如初起头疼发热是为外感,初起心腹疼痛,

泻痢等症,是内伤也。又,问后变何病?如痢变泻,变疟为轻,疟变痢,

变泻为重。先喘后胀者,病在肺;先胀后喘者,病在脾。先渴后呕者,为停水。

妇人先经水断而后浮肿者,先治血;先浮肿而后经水断者,先治水也。又,

问今日口渴思饮否?口渴喜饮为热,不渴无热或湿也。口虽渴不思饮,

老人主津液少。若嗽水而不欲咽,主蓄血,主阴极发躁也。又,

问喜热喜冷否?喜热,内寒也,喜冷,内热也;又问口中有味否?口苦,热也,

咸,寒也,甘,脾热也,淡,胃热也。阴虚有味,阳虚无味。又,问胸宽否?

不宽,有痰食积滞,气不行也。又,问腹中有无痛处否?无痛,病不在内,

主虚;有痛处,主食积,痰血之类。有痛处,而手按之则减者,虚也。又,

问大小便如常否?凡病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为热;小便清白,大便滑泄,

为寒。又,大便秘者为实,若内外无热症,则为阴结便闭。通者为虚,

若内外无寒症,则为阳实热利。小便红者为热,若平素浅红淡黄属阴虚;

白者为寒,若平素白浑如米泔者,则为湿热所化也。又,问足冷暖否?

足暖阳症,足冷阴症。乍冷乍暖便结者阳症,大便如常者,虚也。又,

问平日劳逸,喜怒,忧思,并喜食何物?劳则气散,逸则气滞。喜伤心,

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喜啖厚味则生痰,醉酒则发热也。

此问法也。犹未也,如咳嗽,发热,泻痢诸病,病之总名也。一症中各有火,

有寒,有痰,有气,有虚,有实,致病之原不同。如治咳嗽,问得有火症,

即作火治,有寒,有痰,有气,即作寒,作痰,作气治。舍病名而究病原,

良工之道也。又,摘要问法。一问寒热以察表里。凡病身热,脉紧,头疼,

体痛,拘急无汗,而且得于暂者,必外感也。若无表症,而身热不解,

多属内伤。二问汗。表邪盛者必无汗,有汗而身凉热退者,邪已去也。

有邪在经,而汗在皮毛者,非真汗也。汗后邪虽少减,未尽也,不可因汗,

而遂谓其无表邪也。三问头身。问其头可察上下,问其身可察表里。

头痛者邪居阳分,身痛者邪在诸经。前后左右,阴阳可辨;有热无热,

内外可分。但属表邪,可散之而愈也。四问便者,前阴通膀胱之道,

可察气化之强弱。凡患伤寒而小水利者,以太阳之邪未剧,即吉兆也。

后阴开大肠之门,可察阳明之虚实。凡大便热结而腹中坚满者,方属有余,

通之可也。若新近得解,而不甚干结,或旬日不解而全无胀意者,

便非阳明实热,不可攻下。五问饮食者,一可察胃口之清浊,

一可察脏腑之阴阳。病由外感而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

不恶食者可知。病因内伤而食饮变常者,辨其味有喜恶,而爱冷,

爱暖者可知。素欲温热者,知阴脏之宜暖;素好寒冷者,知阳脏之可清。

或口腹失节,以致误伤,而一时之权宜,亦因以辨用药,即由此可推。

六问胸中者,欲辨其有邪,无邪及宜补,宜泻也。凡胸腹胀满则不可补,

而不胀不满则不可攻,此大法也。然痞与满不同,当分轻重。重者胀塞中满,

此实邪也,不得不攻。轻者但不欲食,不知饥饱,似胀非胀,中空无物,

乃痞气耳,非真满也。此或邪陷胸中者有之,或脾虚不运者有之。

病者不知其辨,但见胃气不开,饮食不进,问之亦曰饱闷,而实非真有胀满。

此在疑虚疑实之间,非细察真确不可。七问耳聋。耳为肾窍,宗脉所系,

非惟可辨虚实,抑且可知死生。寻常气闭耳聋无足怪,若因病而聋,

不可不审。八问渴者,察里之寒热,而虚实亦因以辨。凡大渴喜冷,

而腹坚便结,脉实气壮者,阳症。口虽渴而喜热不喜冷,非火证,中寒可知。

何以渴?水亏故耳。又,口无津液则口干,勿作渴治。又,

凡阳邪盛而真阴又虚者,不可因其火盛喜冷,便云实热。盖其内水不足,

欲得外水以济水涸,精亏,真阴枯也。可兼脉症察之。八条问中有辨,尤细。

《鉴本》云:妇人先问经期与有无妊娠,用药方不误。小儿尤非问不可。按:

四诊中问为最确,如不知色脉,大半可以此作准。外治能问之详细,

亦尽有把握矣,故全录焉。其中有未备者,当于各症本门求之。

窥其性怀之所致。

谓心疾,暗疾不能问者。褚澄治寡妇,尼姑,异于妻妾,是达其性怀所致也。

儿为哑科亦然。

脉理幽微,

唐许氏语。《入门》曰:“脉者先天之灵,非心清气定者不能察识。

医者平时对先天图静坐调息,观气往来,庶可默会。”据此,则脉诊谈何容易?

敢高谈夫七诊。

七诊,浮,中,沉,上,下,左,右也。浮者,轻下指于皮毛之间,探其腑脉,

表也。中者,略重指于肌肉之间,候其胃气,半表半里也。沉者,

重指于筋骨之间,察其脏脉,里也。上者,即上胸,喉中是也,

于寸内前一分取之。下者,即下少腹,腰,股,膝,胫中是也,

于尺内后一分取之。左右者,即左右手也。九候者,每部有浮,中,沉,

合为九也。诊法:掌后高骨为关,关前曰寸,关后曰尺。

两寸之脉主候上焦关中,两关之脉主候中焦膈中,两尺之脉主候下焦腹中。

左寸浮候胞络,沉候心。左关浮候胆,沉候肝。左尺浮候膀胱,小肠,沉候肾。

右寸浮候胸中,沉候肺。右关浮候胃,沉候脾。右尺浮候大肠,沉候肾。

男女皆以尺脉为根本。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六脉者,浮,沉,迟,

数,滑,濇也。浮者如水漂木,在肉上行也,主表,属外感,为风,虚动之候。

心,肺在上,俱浮,浮而散大者心,浮而短濇者肺。浮迟,表寒;浮数,表热。

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沉者如石坠水底,在肉下行也,主里,属内伤,

为湿,为实,重浊在下之象,阴逆阳郁之候。肝,肾俱沉,牢长者肝,按之濡,

举指来实者肾。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脉一息四五至为平和。迟者,一息三至也,主寒,为阴盛阳亏之候,或脾虚,

或肾冷也。浮迟,表寒;沉迟,里寒。寸迟,气寒而缩;尺迟,血寒而凝。

数者一息六至也,主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滑者如珠走盘,往来流利也,主吐,

为血实气壅之候,血不胜于气也。滑而收敛,脉形清者,血有余。

滑而三五不调,脉浊者痰。濇者如刀刮竹,如雨沾沙,迟细而短也,主少血,

为气多血少,为精血不足之候。男子多伤精,女子多伤血也。濇而坚大,

为有实热;濇而虚软,虚火炎灼。六脉加细,大为八要。细者沉细而直且软,

累累萦萦,如线如蛛丝然,主气少。细尚有形可见,微则模糊不可见。

洪脉来盛去衰,如洪涛之鼓,即大脉,钩脉也,为胀,为血气燔灼,

表里皆热之候。按:《鉴》云:“脉大者火也。病得于内伤者,阴虚为阳所乘,

当作阴虚治之。病得于外感者,邪客于经络,亦大,当作邪胜治之”。

《秘录》八要加虚实为十脉。虚脉浮大迟软无力,虚者有表无里也,

主气血两亏之候,亦为暑,若虚热则生惊。实脉愊愊长大而坚,主热,

三部皆壮,邪气盛也。二十七脉者,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微,

沉,缓,濇,迟,伏,濡,弱为八里,长,短,虚,促,结,代,牢,动,

细为九道,又有数脉,大脉,散脉,合为二十七脉。

脉理须观《鉴本》及李濒湖《脉诀》,方能详细。景嵩?《四字诀》于浮,沉,

迟,数中,观其有力无力以别虚实,最为捷要。学者先从事于此,

再参以《秘录》十脉,外兼任,督二脉。果能将十脉辨得分明,

然后再讲二十七脉可矣。四时平脉,春弦应肝木,夏洪应心火,秋毛一曰浮,

曰涩应肺金,冬石一曰沉应肾水,四季月和缓而大应中央脾土。

凡脉以兼和缓为有胃气,所谓有神也。只见弦,洪,毛,石无胃气者,

为真脏脉,凶。又,代脉迟而中止,不能自还,且止有定数,主气耗。

如十动而一代,即主一脏无气。惟妇人妊娠见此非病。又,

妇人肾脉微濇与浮,或肝脉沉急,或尺脉滑而断绝不匀者,主经闭。

若滑而冲和,主孕。又,三部浮沉正等,无他病而经停者,孕。《经》曰: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伏而鼓也。寸阳尺阴,

言尺阴搏指而动与寸阳迥别,主有子。又,心脉动甚,胎已结。滑数不散者,

胎三月。但疾不散者,五月。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又,妊娠七八月,

脉实牢强大者吉,沉细者主难产。又,新产宜缓小,忌实大坚牢。儿未五岁,

看食指内侧关纹,男左女右。第一节寅位,为风,关脉见易治;第二节卯位,

为气,关脉见为病深;第三节辰位,为命,关脉见为病危。纹紫内热,

红为伤寒,黄为伤脾,青为惊,白为疳积,红黄隐隐为平。

黑凶纹入掌向中指者为内钩,顺;向大指者为外钩,逆;透关射指,射甲者,

主脾气大败,凶。推法:以我左手握儿食指,用右手大拇指侧面推之,

其纹愈推愈出,察其三关形色,可辨表里虚实寒热最确。纹浮,病在表。纹沉,

病在里。红而鲜绝者,初伤于寒,深红则化热矣。淡红者,脾胃虚寒,

先天不足也。但须从命关推上风关,切勿倒从风关推上命关,反透其关。

亦忌覆指而推,以螺纹克制肺金,纹必变色也,慎之。半岁以下小儿,于额前,

眉端,发际之间,以名,中,食三指候之。食指近发为上,名指近眉为下,

中指为中。三指皆热,外感于风,鼻塞咳嗽。三指皆冷,外感于寒,内伤饮食,

发热吐泻。食,中二指热,主上热下冷;名,中二指热,主夹惊;食指热,

主食滞。五岁以上,一指取寸,关,尺三部。六至为和平,七八至为热,

五四至为寒。《秘录》云:凡小儿先看气色,后看脉,脉亦只看数与不数,

数甚则热,不数则寒,数之中浮为风,沉为寒,迟者湿,濇者邪,滑者痰,

有止歇者痛也,如此而已。若小儿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即吐,多为变蒸,

非病。医书有“变蒸考”,亦见《汇精》。妇人病多讳言,而于孕尤甚,

一误则两命俱伤。小儿之病亦难测度。古人着脉法,于此等处却不可不讲。

故外治不尽凭脉,亦详录焉。

形症昭著,务细核其六变。

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

总不离乎表里寒热虚实尽之,察脉察此,审症亦审此也。医书有《六变论》,

《平易方》中亦载之。前有“当识脏腑注”。又,本门均有见症。

别部分之阴阳,而知一十二经循行之要。

详见《鉴本》十二经循行部分歌并注。手三阴从藏走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三阴从足走腹。诸阳行外,诸阴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

人之经络,三阳三阴分布一身。太阳,少阴在身之后,阳明,太阴在身之前,

少阳,厥阴在身之侧。前“四时日月注”载十二经每日气血所注,已见大略。

定穴道之正伏,而通八十一数主治之原。
理瀹骈文5 理瀹骈文下载

正伏,正人,伏人也。针法起于黄钟九九八十一数。膏药即针灸之变,

其正伏穴贴法相通。详见《鉴本》针灸门。前有募俞及五藏要穴,

大概亦不外此。

毋犯所忌,忌砭其头而偪于喉,忌熏其身而入于腹,忌濯其足而驱于目。

医之道,未求有功,先求无过,故先以所忌所误为说。按:忌有医忌,药忌,

日月人物之忌,俱见医书。治头瘟等敷凉药者,防偪热毒于喉。

治肿胀敷消药者,防从四肢入腹。丹毒,产痈见前。又《东坡手录》:

“目赤不可具汤浴,并忌用汤泡足,汤驱体中热,并集于目,丧明必矣”。

此三者,皆外治之所忌。三句统括三部,可以例推。按:治头风者,

忌用热药伤眼。治汤火者,须渐渐从外圈入,留中出气。

又如治热死者忌卧凉地,冻死者忌浴热汤。溺人不可倒提出水,及火烘,

并勿令见火光,见则大笑不治。缢人忌刀剪断绝。魇人无灯忌灯照,

有灯忌吹息灯。治服砒人,不可令睡倒,恐毒流四肢。小儿惊风抽搦,

勿抱紧,恐筋挛成废。此种阴阳,水火冷热,明暗,聚散,动静,

相反相悖之理,仓卒最易?忽。茍不知而误犯之,在医者,病家只以为命尽,

不复究其所由,而其枉多矣。又如疔毒忌见火,麻花则杀人。

疯狗咬忌闻锣鼓爆声,忌见蚕蛹,茄子,赤豆,胡羊之类,见则复发不救。

此种尤理之不可晓者,前人垂之以为戒,非无故耳。天下之病万变,

其所忌焉能尽悉?略举数端,以见医之难。即外治亦不可不慎,

不必药物入口始误事也。安得一博物者而尽推之,以为医者之鉴乎?

能推外治之所以害,必能推外治之所以利矣。

毋蹈所误,误下火针则泄真气,误烧艾炷则耗阴血,误习推拿则伤筋骨。

《伤寒》有误汗,误下之文,外治亦然。火针三者,今医所习用,但有流弊,

未可轻试。

礼拜者诬,

医书有礼拜法,

?禁者僻。

祝由之类。此种皆不如膏药为得其正。

乾坤体其生意,

医书有乾坤生意。乾坤一气膏,治诸风,瘫痪,湿痰,流注,各样恶疮,

百般怪症,男子夜梦,妇人赤白带下,男女精寒血冷,不育,并贴之。当归,

赤芍,白芍,白附子,白芷,生地,熟地,炮甲,木鳖仁,巴仁,蓖麻仁,三棱,

莪木,续断,灵脂,肉桂,元参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一两二钱,麝三钱,

阿魏二两,香油熬,黄丹收,贴肾俞穴。如遗精,白带,贴丹田。

水火占其既济。

水火既济膏,用麻油二十两,象皮三钱,红花三钱五分,蓖麻仁二十粒,

五铢钱二个,蟢蛛六个,头发一把,红丹八两,同入锅内,用槐枝捣,

熬一滚取起,连锅放水缸内,顿一时再熬,如此数十次成膏,下乳香,没药,

儿茶,麝香各四分,搅匀摊贴,治风气,跌打损伤,夹棍,瘿瘤,烂疮俱可。

合下二句为用膏之义。此二句取乾坤水火四字,以概诸膏。乾坤言其理,

水火言其法,即医通于《易》之说也。

十剂发以宣通,

膏药以宣通为首务,

七方收于偶复。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也。膏药取之偶方,复方为多。

此二句言选用古方为膏之道。古方精者,俱在《鉴本》,

《名医方论》及讱庵《集解》诸书中。

岂惟吹气灸影,凭虚而造奇。

豆塞儿鼻不出,令儿紧闭目,一人以两手掩儿两耳,

一人以一手掩儿无豆鼻孔,口对儿口用力一吹,豆自落下,奇妙。

小儿初生阴囊肿大名胎疝,日久恐成木疝,在一岁内可治。

午日以脚盆盛热水,安于中堂,随抱小儿,将阴囊放水内一浸,

再将小儿在于中间门槛上一搁,其阴囊之水印痕于于槛,

将艾火在槛上湿印处灸二次,囊渐收。毛养生云奇验。

今人于端午日灸门槛以辟疫气,亦仝。又,《千金》灸癣法:午日立日光下,

人影有癣处,着艾灸之。口中念“癣中虫,毛戎戎,若欲治,待日中”三?,

火过,添火再灸。如此念三?烧三次,亦有效。数方奇妙,苟能通之,

则何病之不可治哉?灸槛,灸影之法,与前乳痈灸碗之法,皆灸之变者也。

凡灸能以此推,不可虑其伤阴血矣。附方:治呃,令细想忘记事,

或作冤盗状骤惊吓之,立止。此《灵枢》法也。又,昔人有临试场患眼者,

医云眼易愈,但恐患脱脚伤寒耳,令以脚置大斗中,并点一灯于脚后视之。

患者心注于脚,数日而眼愈,乃悟医以此降其火,言脱脚者伪也。

此亦凭虚造奇之法也。

亦或蚊噆蜞针,假物以行巧。

昔名医夏月治一痘不发,闭儿空室中,使蚊噆其血,一夜毒解。又,

治肿毒者,用蚂蝗置笔管中吸其毒,名蜞针法。如血出不止,

以藕节上泥涂之即止。如不见头,以井泥搨之,先干者是头。按:

此亦即仲景虻虫,水蛭之法推出,故奇而不失其正。即此可以开发心思。

附方:儿初生不啼,勿断脐带,捧猫置儿耳边,口咬猫耳,令大叫一声,

儿即醒。猫头,爪须布包。病人尸厥不醒,用白雄鸡置病人枕边,俟鸡一啼,

病人自眼开可治。治疔及蜈蚣咬,用大蜘蛛放毒次吸之,蜘蛛一见自奔赴。

有二友验过,一云不痛,一云须骤然一痛,然皆愈。痛风,取黄丹与雄鸡食之,

停取热粪敷。此皆假物之法也。余如蜒蚰,虾蟆等已见前。

诱之以所欲,

如脾欲燥,肺欲润。又,治积者,以所喜者诱之,所恶者攻之。治假热症,

以胆汁为引导,皆诱法也。

而虫且骗通。

虫闻甘则起,闻酸则止,闻苦则定,闻辣则伏。治瘀血在胸不能饮食者,

炙肉令香,置口边引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6632.html

更多阅读

s7300软件安装 s7 300编程软件安装

本站西门子PLC编程软件 STEP7 V5.5 SP2 中文版+授权下载:本站西门子PLC编程软件 STEP7 V5.5 SP2中文版+授权 安装教程下载压缩包后请解压到硬盘(最好是在硬盘的根目录),然后双击文件夹里的setup.exe进行安装。(本次的安装测试环境为w

白色相簿2CC全面总结加感想(5) 白色相簿2cc下载

雪菜线:终于雪菜线了。。。。这种三线连续突破后积压下来的压力感一朝陡然释放反倒使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了。其实,三线剧情后,我对雪菜三年间的进程发展已经不怎么觉得“虐”了,自以为能以一种更为淡定的心态来进行雪菜线。可当我选择了一

《全世界都停了电》5 全世界都停电下载

我们来到了白色的小船前,只能坐四个人,大家相互看看。大浒太庞大怕有负担排除,Farrell跟小八、成何、飞哥要玩沙滩足球。我拉着彻跨了上去,只是两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划手脚无措。又把Lory叫了上来,他说这船是坏的,不知道真的假的。我大喊着

声明:《理瀹骈文5 理瀹骈文下载》为网友勇敢去面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