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影视业:创意改变世界

时间:2012-7-2 作者: 来源:搜狐 查看:706

从上海直飞奥克兰差不多11个小时,你可以呼呼大睡,也恰好够重温一遍《指环王》三部曲。我选择后

者。在进入新西兰之前,这是预习这个国家的最好方式,尽管会让眼睛充血。

“是什么让这个国家如此独特?”奇异鸟和奇异果?Sorry,当然不是。也不是4000万只绵羊和美丽风景。

从《钢琴》的令人惊艳,到《金刚》引发的惊呼,十多年来我们的瞳孔和耳膜其实逃不开这个小小岛国制

造的幻象与声响。你以为的欧洲古镇或北美都会,你以为的刚果丛林或喜马拉雅山,你以为的魔界、鬼域或天

堂。其实,“世界会于一国(The World in One Country)”Film New Zealand狡黠而又骄傲地回答。

是电影和4000个电影人。是创意。天才的个人狂想竟然成为全体国民的梦想,竟然衍生为整个国家投资未

来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创意和创意人才的鼓励甚至纵容,让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在世界面前重塑了自己的image,

并且深刻改变了一个巨大产业的全球格局。

好莱坞、宝莱坞之外,我们和吴宇森、韩三平、王中军们一起,发现了“惠莱坞”!

中国从来不缺乏在国际拿奖的影片、导演和演员,近来似乎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票房大片”,但我们的电

影人和公司是否一直保有真正的激情和意志力?我们能否建构起真正保障和激励创意的环境与体制?

中国也从来不缺乏叫好或唱衰的看客,但有多少人认真想过:我喜欢中国电影吗?电影对中国文化有贡献

吗?电影能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觉得骄傲吗?来自南太平洋的启示,也许能够帮助我们认真地进行一次思考,

并重新梦想。(文_李攀)

“以小博大”的产业奇迹

文_本刊记者 孙海燕一个偏安于南半球一隅的小国家,如何凭借一个行业的超常发展改变全世界对它的看

法?当个别天才的创意和成功实践及时地上升为“国家关注”;当一大群“小作坊”聚沙成塔,合成为竞争力

强大的产业集群,我们便看到奇迹的发生。

秋日的午后,女王镇(Queenstown)对面山上的鹿公园(Deer Park)里,随便哪个角度望出去都是一幅秀美

的水彩画—— 层层叠叠的金黄树叶、银白的雪山、飘逸的云彩。山坡上,羊驼和鹿群悠闲信步,习以为常地

打量着三三两两的游客。为防止旅游资源利用过滥,当地机构对每日进入鹿公园的人数有所控制,但这丝毫不

影响前来新西兰的各国游客渴望一睹《指环王》外景地的兴致。

自2001年《指环王》三部曲陆续在全球公映以来,各国粉丝的热情至今不减,甚至不惜万里迢迢地飞到南半

球的新西兰,依循电影的“拍摄地图”来安排旅游路线。位于首都惠灵顿市中心肯特街10号的大使电影院(Embassy

Cinema),因为曾举办《指环王3:王者归来》的全球首映礼,也成为粉丝们必到的“朝拜地”。这家建于1924年、

风格类似上海兰心大戏院的电影院,看上去小巧古雅,如果不是二楼咖啡店一位女店员帮我们指点挂在墙上的一幅

狭长照片,很难想象,5年前竟会有10万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的影迷聚集在它的门口,塞满了惠灵顿欧洲式样的石头

街巷 —— 要知道,惠灵顿市区的常住人口不过才16万。据说,在《指环王》导演彼特 . 杰克逊的坚持和帮助之下,

政府对这家老影院进行了修复和设备更新,才使得2003年12月1日的那场盛典得以举行。《Lonely Planet》的旅游

指南上从此特意为“大使电影院”加上了词条说明。

电影的魔力似乎越来越大,它不仅仅在影院的几个小时内对观众产生影响,由此而创造出其传统的“商业价值”,更

因其特殊而微妙的信息传播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其他领域继续施加影响力,比如影片衍生品、旅游目的地。在新西兰航空

航班上的电影目录中,《指环王》从未被换下来过。对于这家以全球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航空公司来说,还有什么比

《指环王》更有说服力的选择?

在日趋变“平”的世界,创意产业所爆发出的拉动经济的能量,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政府和商界所重视。哪里有可以让

创意实现的环境,哪里就有可能聚集一批专业人才,从而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应及其后的放大效应。创意产业也因其利用

其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不滥用不可再生资源,而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如果没有彼得.杰克逊

“我们是个偏于一隅的小国家。但是,影视业改变了人们对新西兰的看法。过去说起新西兰,人们想到的也许是羊和

牛奶,现在则是人。这个改变所经历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与此同时,设计、时尚、音乐,这些其他类型的创意行业也

在新西兰兴起。”新西兰国家电影办公室“电影新西兰”(Film New Zealand)总裁Judith MaCann对本刊记者说。她曾经在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从事影视行业,最终还是选择投身于欣欣向荣的新西兰影视业。

新西兰影视业第一次受到国际关注,源于15年前的《钢琴》(The Piano)—— 新西兰出身的女导演简 . 坎皮恩凭此片

获得三项奥斯卡大奖。这部电影让世人心目中遥远而模糊的新西兰因为“海滩上的钢琴、茂密的森林、当地毛利人与欧洲后

裔的生活情态 …… ”这些迷离动人的镜像而变得丰满、生动起来。这之后,1994年由彼得 . 杰克逊导演的关于一件发生在

基督城的真实谋杀案的《梦幻天堂》(Heavenly Creatures)、由李 . 塔玛霍利导演的关于现代毛利人都市生活的《战士奇兵》

(Once Were Warriors)都引起了国际关注,分别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或提名。由此,一批新西兰导演和演员开始在国际舞台上

崭露头角,其中的一些人纷纷离开母国,前往澳大利亚、美国,实现更大的雄心。

然而,彼得 . 杰克逊却“逆流而行”。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新西兰人,在自己的家乡经历了由电影发烧友艰难地转变成导

演、逐步晋升为国际大腕的成名过程。这位身上显示出强烈的“我能做到”(can do)的Kiwi精神的Kiwi(Kiwi为新西兰国鸟几

维鸟,这个词也被用来代指新西兰人),坚定地将自己的电影制作搬回了老家。

早在1996年,当他在好莱坞获得第一部大成本制作电影《The Frighteners》合同的时候,就向制片人要求把电影全部拿到

新西兰制作,尽管该片讲的是发生在北美小镇上的一个故事。直到后来《指环王》三部曲、《金刚》的创纪录的成功,全世界的

人开始将新西兰与好莱坞大片“对上号”,这才惊奇地发现在惠灵顿,彼得 . 杰克逊通过十多年日积月累的推动,已经布局了一

个完整的影视制作“社区”,一大批世界级高手云集于此。惠灵顿由此有了一个与好莱坞对应的别名 —— “惠莱坞”(Wellywood)。

“如果没有彼得 . 杰克逊 …… ”几乎所有的人在提起新西兰影视业发展的时候,都不得不提到这个名字。如今,彼得 . 杰

克逊被新西兰人视作“国宝”,谁让这个聪明的新西兰人花美国人的钱帮新西兰壮大了影视业!

“新西兰影视业的崛起归功于一部分有创造力的个人,他们创建自己的公司,发展必要的商业技能。如果没有这些杰出的人才,

这个行业只会发展成众多只能依附本土市场的小公司,几乎无法积累起进行再次投资的大量资本。”在一份新西兰官方的报告中,个

人在影视业中所起的作用被特别提起,这也让新西兰在日后发展影视业的时候,注重培养促进创业精神的文化和环境。

当影视业成为“国家关注”

在《指环王》第一部放映之后的次年,也就是2002年,新西兰经济发展部注意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变化 —— 在1997年到2001年

间,创意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到新西兰GDP的3.1%,每年的增长率为8.7%,相比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为3.7%.在创意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

电影业,在1997年到2001年,增长了164%.这个数字的背后,主要来源于《指环王》的制作。《指环王》不仅为新西兰赢得了世界声誉,

而且实实在在地为新西兰创造了收入和就业机会。身为电影迷的新西兰总理海伦 . 克拉克当然不会无视这个行业的发展,并且敏锐地

感觉到这正好契合了政府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计划的工作重心。2002年5月,新西兰政府提出“增长与创新框架”,希望借此推动、打

造一个“未来的新西兰”—— 多样化得到尊重,并能在国家身份上得到反映:一个合适居住、学习、工作和开展商业的地方;一个能够

诞生“改变世界”的人和想法的地方;一个人们投资于未来的地方;一个人们愿意珍惜并承诺为下一代而保护的环境。

在这个“框架”之下,政府针对四个具有“未来增长潜力”的产业 —— 生物技术、信息通信技术(ICT)、设计、影视制作,专门成

立了特别小组,邀请这些行业内的专家,来完成促进这四大产业发展的建议报告。这是新西兰政府第一次意识到影视业能够成为一个独立

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

“创意产业,是继续实施新西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大构成。当时我们请了许多专家来审视影视业,发现它传统上一直依赖于文

化补贴,而这种体制将会对产业成长造成限制。我们希望通过审视现状,获得对之进行改变的建议,促使影视业能够进入可持续性的、独

立的发展阶段,并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现新西兰的人才和创意。”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Pete Hodgson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对我们回忆

起当初的政策出发点。

影视业特别小组于2003年3月发表了一份建议报告,主要就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成立一个能够为行业发言的组织,建议成立“影

视委员会”;能够促进影视制作的产业环境,建议出台关于纳税、促进投资、宽带建设等激励政策;提升营销能力,建议为“电影新西兰”

增加经费,并且支持联合制作的双边协议;提升行业教育和培训。这份报告日后成为新西兰政府检验影视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依据,报告中

所提出的建议在之后的几年里都陆续得到了兑现。

自从影视业成为“国家关注”对象之后,新西兰统计局也开始专门就影视业进行经济数据统计。根据该机构的最新报告,2007年新西兰

影视业创造的总收入为24.47亿新西兰元(相当于121.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了5.2%.其中,国内市场的贡献比上年上升了2.7%,为4.14

亿新西兰元;国际市场的贡献则比上年下降了27.4%,为2.98亿新西兰元,其中,美国,这个国际收入主要来源国的贡献率下降了26.3%,为

2.39亿新西兰元。

尽管影视业由于制作周期的缘故,造成阶段性的投资不稳定,新西兰电影管理局(New Zealand Film Commission)的总裁Ruth Harley依

旧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对于一个4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经济价值。对于电影业,你不能单看一年的状况。如果我们来看过去

五年的话,情况正是我们想要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们再向前看五年,我也很乐观,我们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Ruth Harley的信心建立在充足的事实依据上,眼下的一年对于新西兰影视业来说,将是繁忙的一年。新西兰最大的电影制作室Henderson

Valley Studios新中心的建成,召唤来更多国际业务。另外,美国电影制作所呈现出的将电影制作多个流程放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的趋势,也将

让基础设施齐全的新西兰受益。

“新西兰出品”

“加拿大3300万人口,你能马上说出五个拥有国际声誉的导演吗?”在加拿大生活过多年的Judith MaCann开玩笑地扳起手指,“但我可以

马上告诉你五个这样的新西兰导演 —— 彼得 . 杰克逊、简 . 坎皮恩、安德鲁 . 亚当森、李 . 塔玛霍利、妮琪 . 卡罗。你无法想象这儿的

想象力!”

一大批新西兰电影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声名,并不是一起偶然的事件。当他们还没有出名的时候,母国的“培育土壤”显得尤为重要。尽管

彼得 . 杰克逊在1990年代末曾指责当时的新西兰电影管理局“缺乏持续性的决策能力”,但他从来都不否认电影管理局对于他早年的业余创作

《Bad Taste》所提供的关键性资助 —— 正是由于该片被电影管理局送到戛纳电影节,他才正式踏上影坛。如今的电影管理局比过去更加明确

自身的定位—— 通过政府的专项基金,来支持本土电影和培养人才,并将这些电影和人才推向国际舞台。

“新西兰人喜欢新西兰电影吗?新西兰电影对新西兰文化有所贡献吗?”一项最新的调查得出了肯定的答案。75%的调查对象认为新西兰电影

让他们感到身为新西兰人的自豪,78%的调查对象认为新西兰电影让他们思考“是什么让这个国家如此独特”,88%的调查对象认为本地出品的电影

帮助新西兰人向全世界展示了新西兰。

这项调查结果让为新西兰电影管理局工作了十年的Ruth Harley兴奋不已,这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十年前,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个组

织非常弱小,但现在我们的规模大了,比起过去只擅长国际营销,我们现在也具备了剧本开发、商务处理这些技能,我们推出了更多成功的电影。”

新西兰电影管理局每年资助四到五部电影。“首先,我们会评估剧本,从两个角度进行,一个是纯粹从剧本本身出发,另一个则是从市场角度。

同时,我们也会考察资金来源,看看是不是有其他资助方。另外,我们也关心是由谁在新西兰发行,这部电影是否具有契合新西兰市场的相关因素。

然后,我们会考虑谁是制片人和导演。接着,我们通常让外部的专业人士来审核预算。之后,我们会让特定针对电影的保险债券对此项投资进行确认。

”Ruth Harley耐心地解释投资一部电影之前所做的必要功课。

在她眼里,新西兰影视业的崛起不仅需要《指环王》这样的国际大片,更需要能够培养本土人才的本土电影的发展,如果没有后者的持续发展,

前者最终也将失去动力。“新西兰必须要被看作一个丰富的影视业人才发源地,而不仅仅是被看作一个拥有成本优势的外景拍摄地。”影视业特别小

报告中的这句总结陈词对业内人员一直起着警示作用。

“我们不能是美国电影的模仿者,这个世界不需要我们那样做,所以我们要制作自己的电影,但要让其他地方的人能够理解它,这往往要求我们

制作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虽然,我们资助的电影往往不能取得太好的财务结果,但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新西兰’,以及‘新西兰文化’对于电影的

意义。我们也很在乎国际销售和国际电影节,因为这能让新西兰电影获得更多的展现机会。”

在每年举办的奥克兰国际电影节和惠灵顿国际电影节上,新西兰出品的众多短片总是让慕名而来的观众眼前一亮。在会场里,到处可见年轻电影

人讨论着自己的处女作。对于那些怀揣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制作出优秀的短片,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们的研究发现,一部出色的短片发展成

为一部成功的长片的概率比较大,这对那些第一次制作长片的导演非常有帮助。”2007年,Ruth Harley领导的新西兰电影管理局从400多个申请中挑

选出9部短片进行资助。

小作坊“合成”大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西兰的影视业被看作“小作坊”式的产业,通常在电影制作者家中的前厅进行,国内规模狭小的影视市场难以为这些“小作

坊”打开成长的局面。
新西兰影视业:创意改变世界

如今,随着政府对影视产业的扶持、国际电影制作的转移,这些“小作坊”的命运渐次发生转折。虽然在规模上也许依旧维持着“小型”的组织架

构,但在设备、技能以及承接业务的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小公司开始因为某项“大业务”而进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成

为在效率与成本上同时都处于优势的产业集群,这在奥克兰大区和惠灵顿大区尤为明显。

2007年,新西兰影视业中,有6家公司的年收入超过5000万新西兰元,收入在1000万~5000万之间的公司有24家,而86.2%的公司收入在50万新西兰

元以下。

“这里的情况与美国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小公司,竞争优势集中于创意和技术能力,而且常常以项目制进行合作。”

合作精神,已经成了新西兰人的一个优良传统。上世纪80年代起,新西兰的经济开始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那时候,身处地球另一端的新西兰人意

识到联合的必要性,希望把“新西兰”做成一个品牌,让全世界人知道“我们是谁”。

“因为我们不能以某一个地区或省份来与外界竞争,我们需要集中全国的力量,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让‘小的’也能成就‘伟大’。新西兰电影

人往往充满激情和意志力,我们并没有很多资金在这个市场上,但每个人都愿意为产业的成长贡献一己之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这里拥有激励创意的环境。”

“电影新西兰”的项目经理Susan Ord谈起Kiwi电影人的特点时,忍不住激动得手舞足蹈。

“电影新西兰”就是承担起这样的“联络工作”:将全国各地的影视从业者联合起来,向全世界推出统一的“电影友好”(film friendly)的新西兰形象。

在“电影新西兰”的网站上,能够找到任何一家新西兰影视制作公司的介绍和网站链接。

针对“国际影视制作为何选择新西兰”这个话题,“电影新西兰”专门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其中四项成为那些海外制片人最为看重的因素:财务考虑,

主要包括新西兰政府的补贴、激励政策和汇率;地理条件;当地制作和演艺人员的技能和专业性;电影制作和后期制作的基础设施。除此以外,英语环境、

新西兰在安全方面的良好声誉、南半球与北半球反季节的自然条件,也都是海外制片人的考虑范畴。

在一连串采访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新西兰影视业中,把持政府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关键位置的似乎都是女性。而新西兰也是一个盛产女

电影导演的国家。“要知道,这个国家都是由女人在管理着!”我们的采访对象往往以这样的幽默调侃来应答。当然,那些从事后期制作的技术天才大多是

男性。这种微妙而平衡的人才结构,应该也是新西兰影视业的一个优势。

澳大利亚:朋友还是对手?

说起同样以影视制作名闻遐迩的邻居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影视业人士总是会避开“竞争”这个字眼,而更愿意使用“合作”这个词。的确,合作在两国

的影视业中寻常可见。对新西兰本国制作的电影而言,澳大利亚是与本土同等地位的发行市场。对于国际分派过来的“订单”,很多时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的公司会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合作。

然而,竞争依然在那里存在。面对李安、张艺谋这些亚洲大导演频频将后期拿到澳大利亚完成的事实,新西兰不是不眼红。彼得 . 杰克逊自创的后期

制作公司Park Road的总经理Aimee McCammon在听到这两个导演名字的时候,两眼放光,“我们希望这些拥有国际声誉的导演来这里。”在影视业,大导演

的名字往往意味着背后的大投资。

在澳大利亚推出旨在吸引国际制作的“电影制作补助计划”之后,新西兰紧跟其后,于2003年7月开始对电影公司实施“大型预算电影制作补助计划”

(简称LBSP补助),并于2007年7月起,对这项计划进行了调整,针对在新西兰当地摄制费用超过1500万新西兰元的电影制作进行补贴,额度由之前的12.5%调

高到15%.并且,这项计划又增加了电影后期制作、数码及视觉效果制作补助(PDV)。

“我们代表我们的会员,也就是新西兰的制片人和制片公司,来游说政府。我们目前正在游说的一个项目就是制作人退税方案,这是澳大利亚最先实行

的,我们有会员考虑要不要去澳大利亚。”新西兰影视制作和发展协会总裁Penelope Borland像谈论一个老朋友一样说起澳大利亚,“我们的关系非常紧密,

十分关注对方的发展。有意思的是,我们双方都觉得对方比自己发展得要好。”

不过,相比“更大市场规模”的澳大利亚,其国民依然还在为“影视业究竟对国家经济影响有多大”争论不休,“小国”新西兰似乎有着另外一种优势

—— 发展影视业的目标明确;并且顺乎民意,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那些杰出电影人的榜样作用,正在激发起越来越多新西兰年轻人的“电影梦”,为

这个行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商业来自彼此之间最小限度的妥协”。用彼得 . 杰克逊自己的话来讲,Park Road是一个“电影人为电影人”准备的工作空间。

从创造杰出的电影到创造杰出的公司,这位“愿景规划师”以自己的家乡为实验基地,试图再一次推动整个产业的变革。

河北易县的一个小小水库愣是给幻化成烟波浩淼的长江,诸葛亮放出的一羽白鸽足足飞了两分钟也没能掠过曹军的船队和兵营 … … 尽管台词和剧情受

人争议,但在大银幕上观赏《赤壁》还是颇为养眼。这部史上最昂贵的华语电影,准确地说是上半部,140分钟都浸润在一派如黄昏般的暖意,又略带金属光

泽的色调中,的确有些制作精良的好莱坞“史诗大片”风范,甚至给人微微的“魔幻”感,依稀有点《指环王》的影子。

“我们帮助伟大的导演完成伟大的电影!”两个月前,Aimee在惠灵顿的预言如今揭开了谜底。那时,我们正在谈话中提到张艺谋和李安爱去澳大利亚做

后期,想探问有无知名的华人导演青睐新西兰。“John Woo(吴宇森)!”Aimee很有些骄傲,“我们很幸运,正在帮他做《Red Cliff》(《赤壁》的英文名)的

后期。”当然,她拒绝透露进一步的细节。

彼得 . 杰克逊的梦工厂

“我们是个规模不大的工作室,同一时段只能接待有限的项目,基本上一直是‘客满’。因此我们只选择我们希望合作的导演,比如Peter和吴宇森。”

底气十足的Aimee McCammon是Park Road Post Production(公园路后期制作公司,以下简称“Park Road”)的总经理。她以亲昵口吻提到的“Peter”正是

《指环王》三部曲的导演彼得 . 杰克逊。

Park Road是杰克逊为完成《指环王》而专门成立的,2005年扫荡全球票房的新版《金刚》(King Kong)也出自这里。因为这两部巨制,Park Road在业内

声誉鹊起。

虽然杰克逊的天才称得上横空出世,但Park Road本身并非天外来客,而且跟杰克逊有一段“宿缘”。它的前身是政府拥有的国家电影公司(National Film

Unit),成立于1941年,是新西兰第一个电影后期制作厂。杰克逊是土生土长的惠灵顿小孩,8岁时便因目睹经典怪物电影《金刚》而立志做一个电影特效师。

当他17岁从高中辍学时,第一个去应聘的便是国家电影公司,却惨遭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当地一家报社做冲印照片的活儿,一干就是七年。他用积攒下来

的薪水买了自己的第一部16mm的摄像机,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

20年后,国家电影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而此时杰克逊已是好莱坞颇有名气的B级恐怖片和搞笑片导演,1994年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的《梦幻天堂》也展

露了他在艺术电影上的天分和功力。1999年,杰克逊和妻子兼老搭档 —— 著名编剧Frances Walsh一起买下了国家电影公司,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并将其改

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在2005年完成《金刚》后,这个工作室经过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更名为Park Road.造访这个“造梦工厂”本身便是一趟梦幻般的旅程。

它位于密拉马半岛(Miramar Peninsula)中部,离惠灵顿机场不远,从市区驱车前往不过30分钟。沿途风景秀雅,苍翠山坡上白色的木结构小洋房层叠点缀,碧蓝

幽静的海湾中整齐地泊着一列列帆船和游艇,雪白的桅杆如小树林,撑起青空。

Park Road以褐色和浅灰色为主调的三层建筑物舒缓铺展,与公路间隔着宽阔的草坪。其内部空间亦以温暖的棕色调为主,轩敞明亮;门厅两层挑空,上部环

以木质回廊,仿佛一家精品酒店的大堂;各个功能区以宽大的走廊串联,随处可见一溜落地长窗,窗下散放着一组组质地上乘的真皮沙发,招引着人想随时坐下去

舒舒服服聊上一会;如果留心细节,此处的陈设不亚于一个画廊,壁上疏密有致地布置着风格洗练的当代艺术品。总之,这里的氛围与想象中沉闷压抑、满布电子

设备和线缆的“机房”相去甚远,也绝不像一间只有70个员工的公司。

“这里完全像一个豪华俱乐部嘛!”据说,5月初华谊兄弟的老大王中军来访时曾如此感叹,并说将来一定要拉冯小刚也过来看看,“他们肯定会特羡慕,中

国电影人如果也有这么好的条件 …… 那么他们就很幸福了。”

为容易陷入枯燥、机械的后期制作营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激发创意和灵感,确实是彼得 . 杰克逊打造Park Road的一大初衷。他还亲自设计了一座小型

电影院,内部装饰极为华丽,两壁有拜占庭风格的浮雕,并伫立着高大的、披着黄金长袍的希腊式女神像,充满梦幻色彩,在此观片不仅愉悦,而且会有一种神圣

的仪式感。

“当Peter和他的朋友们开始建造这所房子的时候,就想为电影人做一些与以往完全不同、全新的东西。”Aimee说。

“奥斯卡社区”

奥斯卡小金人有多重?在Park Road一间与影院放映厅等大的混音室里,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分量。这尊重8.5磅(约3.9公斤),高13.5英寸(约34.3厘米)的

镀金雕像拿在手上确实有点沉甸甸的下坠感,触感十分光滑,除此之外平平无奇,很难想象这便是无数电影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

不过,对于身高近两米的混音师Michael Hedges来说,这个小玩意是他和他的团队的骄傲。Hedges也是惠灵顿本地人,从事混音行当近20年,在他凭《指环王3:王者归来》

和《金刚》两夺奥斯卡最佳混音奖之后,成为行内景仰的国际大腕,也成了Park Road的一面“金字招牌”。大个子Hedges对人无半点架子,很爽快地把《金刚》

的那座奥斯卡金像借给我们把玩,而《指环王》的那座,据说还在某个国际巡展的路上。

“两年前韩国总统(指现任总统李明博,当时还是首尔市长)来过,他举着这个小金人,兴奋极了,到处乱晃,媒体对着他一阵狂拍,他的随员们看上去则挺

尴尬,”说起李明博的“粉丝”行径,公关经理Amy Flanagan忍俊不禁。“我有时去餐厅吃午饭时,会发现身边那位是一个国际大导演,身后又是一个奥斯卡得主,

忍不住会感叹:”啊,这是我的午餐环境吗!‘不过在新西兰,人们很轻松随意,不会有那么多粉丝到处跟着。“

正像Amy所感叹的,对于Park Road来说,舒适的环境当然只是锦上添花,它的核心吸引力来自其“三大法宝”:第一,先进、齐全的基础设施。Park Road主要提

供三个业务板块的后期制作服务 —— 声音处理、数字中间片(DI)和洗印,每个环节的设备都确保处于目前国际最高水平。像我们实地感受过的那种超级混音室,这里

拥有两间,均获得杜比(Dolby)公司认证和THX认证,并配备了有274个频段的Euphonix System 5-MC调音台;数字中间片部门则拥有目前南半球最大规模的Quantel(英国

宽泰公司)设备,能够提供完整的4K解决方案。最关键的是,“我们把所有的设备放在同一个屋檐下,后期制作可以变得更便捷,电影人就不用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工作室

之间奔波。”Aimee总结道。2007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片《尼斯湖怪:深水传说》的导演Jay Russell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我不得不驾着车在洛杉矶市内穿来穿去,在

这儿我只需在大堂里踱步就行!”

其次,像Michael Hedges这样出色的艺术家和工作人员。Park Road既有从国家电影公司时代就一直在此工作的“长老”,也有从好莱坞、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礼

聘而来的中生代、新生代精英,个个履历惊人。例如,资深制作人Eleonora Sparagna曾为马丁 . 斯科西斯的《纽约黑帮》和HBO的著名剧集《罗马》工作。而看上去相

当年轻的总经理Aimee,在两年前加盟时,已拥有11年广告行业的经验,在盛世(Saatchi Saatchi)的奥克兰和纽约分部工作过。

最后的“杀手锏”则是:组团作战。Park Road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制作公司,在它所在的密拉马半岛上,彼得 . 杰克逊布局了一整个影视制作“社区”。除Park

Road外,社区成员包括:Weta Digital —— 著名的电脑特效公司“威塔工作室”,曾四获奥斯卡技术奖项,《指环王》三部曲和《金刚》中那些壮观的CGI画面大

都出自这里,它也为新西兰旅游局、耐克、CK、大众汽车等制作了“酷毙”的商业广告;Weta Workshop —— 负责布景、模型、人物造型设计和道具,能在它近3000平米

的影棚里再造任何形式的微缩世界,如《金刚》里的骷髅岛,也是多次奥斯卡得主;Stone Street Studios —— 提供专业的、不同尺寸的摄影棚;Portsmouth Hire ——

摄影器材租赁公司。5家公司形成一条从电影摄制的前期到后期“通吃”的产业链,并且每家公司之间都可以步行抵达。套用Jay Russell的话,完成一部庞大的电影,

也许只需在小小的密拉马半岛上“踱步”就可以了。

“TOP 5”愿景

“我觉得新西兰的电影业很幸运 —— 像Peter这样有才华的导演非常想在他自己的家乡和国家工作”,Aimee称彼得 . 杰克逊为“伟大的愿景规划者”。

Park Road的第一个愿景是3年内成为世界最顶级的5家后期制作工作室之一;第二个愿景是支持新西兰电影业的发展。要做到并确保这两点,Aimee把方法归结为六

个字 —— 声誉、品牌与教育。

目前Park Road最大的海外市场是美国,无疑这是由于杰克逊和他制作的电影在好莱坞已经树立了示范效应。新西兰的邻居澳大利亚是起步较早的国际影视后期制作

基地,具有强大的实力,但在Aimee看来,Park Road跟澳大利亚同行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双方各有优势,“实际上,我们和很多澳大利亚公司合作,他们

会将接到的工作自己完成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交给我们来做。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商业模式。”这种“联合外包”进一步提升了这两个大洋洲国家在国际影业链条

中的重要性。

巩固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的同时,Park Road开始积极拓展亚洲市场。在对日本市场进行分析后,他们认为日本电影业的基础系统复杂,语言障碍也非常大,因此把关

注重心放在“乐于向外寻求合作”的中、韩两国电影业上。

新西兰导演Jonathan King的《疯羊》(Black Sheep)曾在2006年轰动一时,这部以恐怖片形式探讨生态危机的影片,其幕后投资者却是韩国的能源公司大成集团

(Daesung Group)。2005年底新西兰与韩国政府在釜山签署影视业合作备忘录时,新西兰总理海伦 . 克拉克甚至特地提到了大成与Park Road联手制作《疯羊》这回事,

作为两国电影业加深合作的一个例证。

Park Road尝试的第一个中国项目是去年为中视传媒做的《五颗子弹》(GUN OF THE MERCY)。这部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的“主旋律”影片没有引起多大社会反响,片

中的特效更是被一些观众指责“很差”。今年的《赤壁》无疑是个让Park Road感到振奋的“大项目”。《赤壁》8500万美元的投资在亚洲称得上“最贵”,但在好莱坞

还只能算B级片的预算水准,与《指环王》三部曲3.6亿美元及《金刚》2.07亿美元的投资无法相提并论,Park Road更看重的是吴宇森的国际号召力及这部影片在中国及

亚洲的影响力。

《赤壁》的后期制作由多家国际公司分包,如美国的特效制作公司The Orphanage及澳大利亚的音效制作公司Soundfirm,中国的水晶石也参与了片头制作。Park Road

承担的是数字中间片这一关键流程,来自悉尼的资深调色师David Hollingsworth担任《赤壁》项目的团队负责人。“我们和中影集团合作紧密。由于电影是在北京附近拍

摄,为了制作上的方便,有一部分影片是使用中影的设备在当地完成的,我们把技术人员派过去。”Aimee说。事实上,“出口”技术人员也是Park Road常用的一种商业

模式,制作协调人Laki Laban去年就在欧洲呆了3个月,为迪士尼的魔幻大片《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担任技术顾问。

Park Road并不只是接“国际大单”,为了支持刚起步的本土电影人,它在2006年推出了短片赞助计划“Short Film Package”,为使用新西兰资金拍摄的短片提供后

期制作服务上的特别优惠。

而为了确保优秀人才的供给,Park Road不仅注重延揽国际大牌,更注重从基层“自我造血”。公司建立了每期为9个月的付薪培训生项目,在三大业务领域及客户服

务、市场推广等方面招收培训生,除了满足自己的用人需求,还为达到标准的学员提供能力资格证书,以方便他们到别的影视公司找工作。参与过地方影视协会,或为小

型的独立电影工作室做过志愿者的年轻人可以优先得到Park Road的受聘机会。

新技术的追梦者

“电影行业,特别是后期制作,正经历着令人无法想象的急速变化。我们将自己定位为最顶级的,你就不得不持续地更新设备,这使得成本很昂贵,同时你还要敢于

尝试新东西,哪怕它还处在实验阶段。”Aimee对行业和公司发展的方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很幸运,我们被一个有远见的电影制作人所拥有,他一直在关注制作电影的

最新方式。”

Park Road的管理层每周都有聚会,讨论新鲜、有趣的事情。近两年他们做的最有勇气的一个“实验”便是支持用RED ONE摄像机拍摄的数字影片的后期制作。

2006年4月24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办的NAB(全美广播器材博览会)上,一款叫做RED ONE的摄像机惊爆各路专业人士的眼球。它是全球首部4K(16 : 9画面成像的

清晰度为4520×2540)、4 : 4 : 4无压缩的数字电影摄影机,比索尼的顶级摄影机F950的清晰度高出1倍有余。多格式的拍摄模式、可升级的模块、与传统光学摄影镜

头的超强适配性 … … 一系列创新让它夺得当年的NAB大奖。但最让国际摄影器材行业的传统垄断者们 —— 索尼、松下、潘娜维申(Panavision,美国)和阿莱(Arri,

德国)坐卧不安的是,RED ONE的机身售价不到2万美元,而传统品牌的摄影机机身价格一般都在10万美元以上。如果RED ONE被成功推广开来,那么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就

有可能被改写。

开发这款惊世机器的人,是美国商界奇才吉姆 . 简纳德(Jim Jannard)。他是高端眼镜品牌奥克利(Oakley)的创始人,30年来也一直是一个优秀的商业图片摄影师。

“Jim 是个电影迷,一直想制作一个数字摄影机,让任何想拍电影的人都用得起。”Aimee说。

2007年初,RED ONE摄影机及其配件开始发售。虽然全套设备的价格相当于30~40万元人民币,对普通发烧友来说可能仍旧难以承受,但对于那些从事低成本独立电

影甚至地下电影拍摄的制作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例如,索尼就下令旗下哥伦比亚和米高梅两家电影公司封杀采用RED

ONE拍摄的片源;潘娜维申也禁止旗下机构租借镜头给RED ONE用户。

此时,彼得 . 杰克逊站出来支持这个新鲜事物。2007年,他使用RED ONE拍摄了一部短片《穿越火线》(Crossing the Line)。“他拍了一个星期,然后在我们这里

只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来做后期。这里的每个人都从未接触过这样的摄影机,一开始都不清楚工作该怎样安排。”Aimee回忆说,“不过,我们一直和各种各样的创新设备

打交道,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在当年的NAB展会上,世界上首部“RED电影”展映,再次引起轰动。

由此,Park Road成为世界上首个为RED摄影机拍摄的影片提供后期制作的公司,并制定了RED后期工艺的相关技术标准。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尝试RED ONE.科幻大片《我,机器人》(I, Robot)的导演Alex Proyas正在澳大利亚用RED ONE拍摄一部剧情长片《先知》(Knowing),

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 . 凯奇主演。

“澳大利亚的后期制作公司选择和我们一起合作,我们是目前能够从RED ONE摄影机创造出最好后期效果的公司。”Aimee自豪地说。Park Road数字中间片部门的负

责人Adam Scott和他的团队在影片摄制前期就开始与制片方合作,从数字毛片阶段控制影像质量,而DI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制作。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Park Road

会从“RED电影领导者”这一身份上获益良多。

用彼得。杰克逊自己的话来讲,Park Road是一个“电影人为电影人”准备的工作空间,“毫无疑问,伟大的电影和伟大的商业来自彼此之间最小限度的妥协”。而正

是由于杰克逊这位“电影狂人”不甘妥协和敢于梦想的精神,他不仅为世界影坛创造了不朽的杰作,也为自己的祖国奉献出一家杰出的公司,并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变革。

规模袖珍的新西兰影视公司,却在为众多国际品牌拍摄制作广告大片。而在他们的客户目录上,中国公司的名字正在悄然增加。

“我们是在去年的一个新西兰纪录片节上认识的。我在活动上讲述了做某一个话题的想法,威廉很感兴趣,就请我过来继续发展这个想法。”在奥克兰市中心维多利

亚公园对面的小楼里,北京女孩朱荻说起她和Big Pictures影视制作公司的执行制作人威廉 . 格林夫的认识经历。

朱荻8年前来到新西兰,在奥克兰大学完成了艺术硕士学位。感受着新西兰影视业日益兴旺的氛围,她很享受眼下辛苦但却充实的纪录片制作工作。与格林夫的合作,

让她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纪录片只能是个人爱好,挣不到钱。”20年的影视制作生涯里,纪录片和电影一直是格林夫的执著追求,但他只能以拍摄和制作广告片为主业,以商业“供养”

艺术。他制作的广告片、纪录片及电视系列片赢得了多个国际与新西兰本地的大奖。

有着“最后一块未被人类滥用的土地”称号的新西兰,已经让全球观众在诸如《钢琴》、《指环王》等影片中见识了它奇异、美丽而纯净的自然风貌。作为影视外景

地,新西兰有着天然优势,在27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森林、湖泊、海滩、雪山、地热、火山除沙漠以外的各种地貌应有尽有;此外,移民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大都市

风貌、欧洲古典风味的小镇 … … 这些人文景观也是新西兰随处可寻的“影像”。因此,无论是瑞士牛奶、虎牌啤酒,还是沃尔沃XC70,都把拍摄地放在了新西兰。

“现在已经有很多广告大片在新西兰拍摄,大部分是针对全球市场。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寻找场地、组织工作人员、租借设备、做好行程和食宿安排等,配合广告片

的导演完成拍摄。”格林夫详细讲述Big Pictures的业务流程。对于海外的广告公司而言,选择新西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齐全的拍摄设施和经验丰富的制作

人员。像南美、南非等地有着并不逊色于新西兰的风景,并且摄制成本相对较低,新西兰其实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但出色的制作能力无疑为新西兰加了分。

在格林夫看来,新西兰的突出优势还在于先进的技术手段。“这对于汽车广告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往往需要动用直升机进行拍摄,而我们在航拍技术方面有非常丰富

的经验。”Big Pictures曾经为别克、雷克萨斯、福特等汽车品牌拍过广告。

“我们公司的规模很小,一般按照具体的项目邀请专业的freelancer合作,或者将部分工作外包。这样做并不是说我们不想保持自己的团队,而是小规模的团队运作

方式很适应这里的大环境。在这里,有很多代理商和经纪人,每天都有新人进入这个行业。”在大奥克兰地区,小规模的影视公司常常在某个地方“扎堆”,形成创意集

群。Big Pictures所在的三层小楼里就驻扎着好几家与影视制作相关的公司。

“新西兰影视业在过去10年里规模扩大了很多,吸引了很多人加入这个行业。国际性分工则带动了这个行业进一步发展。我们通过和不同国家人士的合作,不仅能够

交流创意,他们还会带来一些特殊的设备。”除了靠自身的作品和口碑吸引海外广告公司及代理商,像其他小型的影视制作公司一样,Big Pictures在拓展国际业务的时

候,也会得到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和“电影新西兰”等官方机构的推荐。

随着新西兰与亚洲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Big Pictures已经把中国市场作为欧美之外的重点拓展对象。他们一开始是通过中国香港的中间人获得中国内地的广告拍摄

合同,后来逐渐与中国内地的广告公司取得了直接联系。目前,联想、上海通用、真维斯、上汽集团等都已成为Big Pictures的客户。

“中国客户很专业。不过,有时候他们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会回中国或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进行后期制作。其实这里的后期也很不错,我觉得他们还是应该将重点

放在质量上,因为便宜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格林夫说。

“我很幸运,能在这里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虽然我很喜欢墨尔本,那里的影视业也很发达,但新西兰的气氛更让人觉得放松。”一直在帮格林夫做补充解释的朱荻,

时时开怀大笑。

奥克兰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虽然很多,但目前投身影视圈的还寥寥无几。朱荻觉得,将来会在这一行看见更多同胞的面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6262.html

更多阅读

科大讯飞: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刘庆峰董事长在讯飞15周年庆及家庭日上报告2014-06-30 科大讯飞查看原图大家好:今年,是科大讯飞成立15周年。15周年对于科大讯飞来说,是一个什么概念?假如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正好在第15周岁的时候将要面

改变世界的10张地图:中国地球仪上榜(组图)

从1921年的苏联“警惕起来”地图到最新的谷歌地球,英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最新展览向公众展示了改变世界的十张地图,中国地球仪榜上有名。信息时报综合报道。1.“警惕起来”苏联地图:确立苏联形象1921年,设计师迪米特里·摩尔利用一张

第三次工业革命:想象改变世界

   前两年,在欧洲举办的一次模具展上,展出了一组新机器——3D打印机。无须因循守旧地敲打、弯曲及切削材料,3D打印机通过层层叠加材料生产产品。因此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为叠加工艺。美国一家名为3D系统(3D Systems)的公司用3D打印机为

孙宏斌在顺驰一季度汇报会发言:梦想改变世界

  我尊重所有有梦想的人,不管他的梦想是什么。梦想会让人活得特别累,但也是梦想让生命的过程更加精彩。因为有梦想,因为目标高,所以必然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正是为梦想拼搏的过程在推动着这个世界不断前进。有些人原本生活得很

比尔·盖茨:两度改变世界

  比尔·盖茨两次改变了世界:前一次是以软件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这一次,他拯救了无数生命,也改变了世人对财富的观念    退休前一天,比尔·盖茨在办公室不停打电话,希望找下一个工作。但是,无论是U2主唱波诺、著名导演斯皮尔伯

声明:《新西兰影视业:创意改变世界》为网友天天向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