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 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地体现着学校的品格,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我校也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对形成优良的校风,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指导思想、目标、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紧紧围绕学校发展使命和目标愿景,以精神凝聚为基石、以理念创新为核心、以形象塑造为平台、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行为规范为表征,着力构建推进学校竞争力提升的大学文化,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目标:从我校实际出发,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形成学校精神催人奋进、管理制度科学民主、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校园环境优美舒适,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具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

(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注重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注重挖掘并利用汉文化资源,用饱含地域风味的文化艺术熏陶濡染师生员工;注重充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完善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重点及举措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和渗透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期间,我们拟选择把建立“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UIS) ”作为战略重点,以实现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快速推进和整体推进。

大学形象识别系统是对与高校形象有关的办学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并通过全方位统一的传播,以塑造富有独特的高校个性,展示学校文化、教学科技水平和人才形象的系统。它在本质上是对高校魂魄的追寻与弘扬,是一个内在精神凝炼与外在形式提升、融合的塑造过程。可以说包含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由“理念识别系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建立理念识别系统(MIS)(2012年完成)

理念识别系统是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抽象程度各不相同、诉求点各有侧重的办学理念、发展愿景、治学主张、学校精神、价值观等组成,并借助于校歌、校训和一系列叫得响、传得开、有一定美感的宣传语等有形载体得以传播。(责任单位:校办、党办、宣传部、工会、教务处、学生处))

1.办学理念。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定位,研究确立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及其目标等,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2.学校精神

3. 校训

4. 校歌

5.学校宣传语

(二)建立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2011年完成)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高校形象的静态表现,是从外观上对学校的各种视觉因素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学科专业特点等抽象因素转换为具体的符号概念,配合行为识别系统来表达和传播高校信息。它包括校名、校标、校旗等标志性事物,平面和多媒体宣传品,以及校园建筑、景观、布局等等。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大学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011年确定校标、校名标准字体及组合方式、标准色并在办公用品、事务用品、公文、公务用品、公关礼品、环境布置等方面予以宣传、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宣传部、校办、各基层单位)

1. 校标

2. 校名标准字体及组合方式

3. 标准色

4. 以上各要素在事务用品、公文、公务用品、公关礼品、环境布置等方面的应用

徐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 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建立行为识别系统(BIS)。(2013年完成)

行为识别系统是校园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动态实施,用以规范学校内部的管理,规范师生员工的工作行为,其目的在于通过高校各类行为活动让学校师生、社会公众掌握高校信息,达到识别高校、了解高校、认同高校的目的,并能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高校的良好形象。

在形成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和理念识别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行为识别系统,构筑教师、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责任单位:校办、组织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

1.教师行为规范(责任单位:教务处、人事处)

2.学生行为规范(责任单位:学生处、团委)

3.干部行为规范(责任单位:组织部、)

4.教辅人员行为规范(责任单位:后勤处、图书馆)

(四)凝炼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是具有学校鲜明个性的文化,可以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或某些元素的综合,并有相对稳定和成效显著的特色成果,在文化育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作为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省属高校,我们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浓缩其养分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学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军旅文化、红色文化、体育文化、创业文化、帝王文化”中所蕴含的雄浑大气、厚重笃实、敢于亮剑、勇于争先的精神品格都为我校的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对我校形成独特大学文化就有积极作用。(尤其要特别重视两汉文化的研究开发价值,充分发挥学校汉文化研究院、淮海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与地方联系紧密的机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与地方文化部门的横向联系,扩大学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责任单位:校办、宣传部、汉文化研究院、淮海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

做好传统项目的总结凝炼。继续扶持并做好语言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总结凝练,使其成为我校文化建设的亮点和品牌。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文化品牌项目。(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处、团委、语委办、体育学院)

三、条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全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各基层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定期研究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要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责任单位:党办、宣传部、各基层单位)

(二)提供物质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纳入学校的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责任单位:校办、发规处、计财处、设备处、后勤管理处)

附件:近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5552.html

更多阅读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原创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第四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凝心聚力、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学校在社会公众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方位实施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范文 校园文化规划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和历史积淀下形成的产物,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和品牌,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生态系统平台。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并被师生认同,能使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和精神家园。一

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及考评细则 安全绩效考评实施细则

孟山寄宿学校2013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开展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出一支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结合本校实际,现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声明:《徐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5 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网友社会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