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敦把这件事告诉曹操,曹操一怒之下以霍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斩首。
那么,这件事孰是孰非呢?
第一种观点:认为杨修没有错。
这桩看似简单的鸡肋事件,里面还含有两个事情:
1、太子之争(曹丕、曹植)
这是曹操除掉杨修的真实用意所在。杨修是支持曹植的,那时曹操想立曹丕为嗣,为了以后无后顾之忧,所以先将杨修斩首,以绝后患。
2、智谋之争(杨修、曹操)
杨修曾在“绝妙好辞”事件、“提问”事件“院门”事件、“一盒酥”事件中尽显聪明,风头甚至盖过了曹操,曹操报复一下。
若按第一个理由来看,安排后事完全是曹氏的家事,为了自己的私事,而把忠心效力的人杀害,未免太残忍。若按第二个理由来看,杨修不就是现实自己才华吗,那应该为自己手下有这样的人高兴,为什么为了自己的面子,就去把一个活人杀了呢?也说不通。顶多也就是君臣俱错,但这件事几乎没有影响曹操,还为他带来了城府深的美名,相反是要了杨修的命。
其实曹操一直对杨修的聪明嫉妒,之前的猜石碑上之谜曹操甚至比杨修晚了三十里才猜的出来,可见杨修的聪明。但曹操不是一个肚量大到可以容下这份聪明的人,再加上他的猜忌心相当重,杨修在他心里自然像刺一样,欲拔除而后快。
那时曹操要不要退兵曹操其实是相当两难的,因为如此他才会思考很久,说出鸡肋一辞,杨修听了之后就自作主张叫官兵收拾行装,一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你和别人说话,别人还没说出来你就马上说出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即使是猜对,别人一定会觉得不大爽,二来曹操再怎么说也是军队的最高领导者,他在说鸡肋的时候,一定还在犹疑,虽然退兵机率大,但也还没下决定,杨修却叫军官先收拾行装,如果曹操不打算退兵呢,那要怎么办。杨修似乎已经聪明到一直想要表现他的聪明,完全不懂得内敛。三来就是曹操本来就对杨修怀恨在心了,自然籍这个机会把杨修宰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杨修的死亡跟他的小聪明不无关系。
这件事情况无非两种:
1、曹操无心而言,食鸡肋而言鸡肋。杨修揣测上意,自顾自耍小聪明导致军心不稳,处死是当然的了,毕竟小聪明永远难当大任,这样的人还有点恃“才”傲物。鸡肋外加一口酥两件事,以后说不定还要捅什么篓子,杀了也没什么可惜。
2、曹操有意而为,心有感叹。进退维谷真可谓鸡肋也,曹军阵中人才济济,当真的只有杨修一人看破?而言明的有几人?其中原由不言而喻,杨修竟敢如此放肆,岂能容他继续“胡言”?这也是小聪明的表现。
因此,这个问题不在于曹操怎么样,而在于杨修,自己死在了自己的小聪明上面。
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们,都知晓杨修被曹操杀掉的前因后果。杨修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成为丞相曹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戒备,到后来杨修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大不满和嫉恨。曹操在汉中战事中,以“鸡肋”罪名诛杀杨修后厚葬,赏与许多物品,以示慰籍其亲属。杨修之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得详实生动,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按律斩了杨修,严肃军纪,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后顾之忧。杨修,做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堪称中国古代典型人物。其才华学识出众超群,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丢了性命。杨修对曹操退兵前的矛盾犹豫心态,虽然了如执掌、洞悉见底,做为曹操属下多年的幕僚,对曹操生性多疑、暴戾凶残的性格,有足够的了解。他误认为曹操根本不会因此取其人头,才敢在军中袒露直言曹操会退兵,让士兵们收拾行礼,准备班师回朝,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