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乔记事 朱磊唐俊乔为何离婚

进入新世纪以来,竹笛演奏家在主流媒体曝光率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当数曾任上海民族乐团笛子首席的上海音乐学院笛子副教授唐俊乔了。唐俊乔近年来一直是竹笛界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论是舞台演出,还是电视直播;无论是国内普及教学,还是国外笛乐巡演;无论是教学示范,还是电影电视配乐;无论是力推各种风格的新作品,还是自己编著教材或创作新品等诸方面,都让人刮目相看。让人不得不感叹:“俊乔如此多娇!”
唐俊乔给我的第一次印象,是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唐俊乔等“民乐三女杰”为三十多个国家首脑表演的江南风韵《欢乐歌》,演奏时另两位女杰坐着,而她是站着的,因而格外地抢眼。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欢乐歌》旋律,经唐俊乔委婉优雅的演奏,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而正是这次完美的亮相,在随后的几年中,众多民乐组合如雨后春笋涌现,“新民乐”蔚然成风。其中,以时尚著称的“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火爆,随即“出口转内销”进入国内演出市场。这支站立演奏,在民乐中融入大量现代音乐元素的乐队,至今仍然是“民乐向何处去”的一个热门话题。正是因为这次演出,就有了尔后中国竹笛的极致荣耀,唐俊乔与江泽民主席共同演奏笛曲《梅花三弄》,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希拉克演奏笛子与乐队《喜相逢》,受到极大的好评与赞赏。也正是因为这次出色的演出,《欢乐歌》制成DVD作为国礼赠送各国首脑,让各国政要领略了中国竹笛的魅力,唐俊乔也成了中国民乐的标志人物,不断应邀到各国出演,引起国际乐坛的关注!
唐俊乔记事 朱磊唐俊乔为何离婚
第二次印象那就更深了,我应邀参加中国竹笛第四届年会,年会的主题是“原生态二人台”音乐对当代笛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演奏会上在她前面出演的是“大嗓门”二人台曲目,由邬满栋演奏笛子独奏“叮格叮”,紧跟着是唐俊乔出场演奏笛子独奏曲“五梆子”。我为唐俊乔安排在这时出场有点担心,随着她的第一声笛响,我就发现这种担心十足多余。她的演奏功底深厚、技巧娴熟、音色圆润穿透,极富音乐表现力。一曲北方风味的“五梆子”扔地有声,不但不受“大嗓门”二人台音乐影响,而且也颠覆了我先前以为唐俊乔只擅长江南曲目的印象。我想这位能融南北风格于一身的演奏家,也许是因为她生在东北,成长在江南的原故吧。年会晚宴时,我寻机给唐俊乔敬酒,我说“唐老师啊,我被你踩在脚下有好几年啦!”唐俊乔立即露出惊讶状:“不会吧,这话怎讲?”我解释说,在笛韵网站首页上,她有个照片在上面,而我的在她下面。她顿时豪爽地说:“罪过罪过,那我自罚三杯酒!”想到要应酬的人太多,我就说:“不罚了,这样您可欠我三杯酒!”虽然是一种笑谈,但也足见唐老师成名成家后,仍然是那样地与人为善、热情坦荡!
第三次印象是缘于刘正国七孔笛首奏音乐会。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上演,我和南京山淼公司老总章恒早早落座,在我们前一排坐着的是笛坛泰斗陆春龄,当我们回头看时,发现唐俊乔正笑吟吟地坐在我们紧邻的后排。多年不见了,我以为她已忘记了一个普通的竹笛爱好者,没想到她主动向我招了招手,我连忙把章总介绍给她,章总对笛十分痴迷,能吹不少笛子独奏曲,是唐俊乔的忠实粉丝,他的汽车上就常年放有唐俊乔录制的CD。热情大方的唐俊乔,不但分别和我们一一合影,还约定第二天上午去她家以笛会友。
唐俊乔家有两个会客厅,一进门的会客厅由沙发、电视组成,墙上挂满了各种演出照。她的学生上课,如果前面的没结束,后面的又到了,就可以在这里小坐,不经意中张显着一种人文关怀。我们被安排进了里间会客厅,这里除了沙发电脑谱架外,还可见到几十包各种各样的笛子,显然,这里就是她的家庭课堂了。她说很多笛友都到她家来过,如我认识的香港实业家钱耀凯,这几年向唐俊乔“偷”学了不少笛艺;擅长“点菜吃饭”,周游全国向竹笛名家学其精华,多次在全国竹笛大赛上揽金夺银)的广州笛友陈林锋等,还有很多知名的制笛师。
我们的话题是从央视的《国乐飘香》说起的。原来十年前还没有音乐频道时,唐俊乔在央视三套的《国乐飘香》一周“飘”一回,并不是一周真的去录一回。2000年央视通知她录音时,她不知“深浅”只准备了两套谱,一套是给乐队的,另一套是给指挥的。没想到“说了算”的编导没拿到谱很不高兴,当时就沉下了脸,因为编导要根据乐谱切换镜头。当唐俊乔吹完第一曲《姑苏行》后,编导顿时就露出笑容,二、三曲后,编导便容光焕发,本来曲目只安排录传统曲目一两首,没想到编导从不高兴到惊喜,完全被唐俊乔的笛音打动,说:“你还有什么都拿出来,尽管吹、尽管录!”结果用了三个小时,一下子录完了九首。央视的国乐飘香能录上一首就很荣幸了,而唐俊乔却一次就录了九首;央视库存的大量曲目能选播一曲就够荣耀了,而唐俊乔九首曲子曲曲不落空,由此足见唐俊乔演奏的魅力了。唐俊乔有个理念:“我太喜欢笛子了,甚至不知道没了笛子,我会怎么活?而其它的东西没去多想,认认真真把笛子吹好,该有的自然就有了;总想着功利的东西,不但这些东西得不到,连笛子本身也会失去!”记得前些日子,唐俊乔请马迪到上海举办独奏音乐会,作为演奏家的她只甘愿作导聆,不真正热爱竹笛的人,是不会这样费心费时又费神的!
唐俊乔自幼随父亲学习笛子,少年时代便屡次荣获青少年器乐大赛最高奖。一九九O年在沈音附中十六岁时就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考音乐学院成绩优异,因为崇拜俞逊发大师,所以选择了上海音乐学院。少年时的唐俊乔用她自己的话说很“狂”,当她拿着赵松庭的推荐信找到俞逊发时,俞老师先让她奏几段,唐俊乔吹了后,俞老师又说还有什么都演示一下,自信的唐俊乔颇为得意,吹了一曲又一曲。俞老师问唐俊乔想学什么?唐俊乔说,我是听着您的录音带长大的,您所有的曲子我都想学。俞老师拿过笛子吹了一个“1”的长音,就这么一个长音,竟然充满了说不出的人文情怀,让唐俊乔佩服的无地自容,用唐俊乔的话说:“当时我就听傻了!”直说:“我就要学这个音,学这个音!”从此,唐俊乔再也不敢“狂”了,她非常努力用心去练琴。俞老师评价:“她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给她多少她都能拼命地吸收进去!”说到动情处,唐俊乔拿起笛随便吹了几个音,这让我和章恒也听“傻”了一回。一般吹笛人很难越过两道高坎,一个是半音,另个是张力。唐俊乔的半音充满颗粒感,个个像珍珠落玉盘,半音吹出的是全音的感觉。而唐俊乔的张力更是了得,弱奏时就是一根丝钱,若即若离飘浮不定,却又是那样的动人心魄;强奏时又势如破竹,裂石穿云,一根竹笛从尾部到头部,都像要裂开似地充分嘶鸣。她认为一支好的笛子,吹不出它的本色来,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提到俞逊发老师,唐俊乔不觉就露出了感恩之情。“他既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父亲,还是我心目中的神!别的老师教我的是技术,是如何做到炉火纯青,而俞老师教我的是文化,是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10月份她应邀赴澳门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吹的就是俞老师的《汇流》,她说俞老师的曲子博大精深,体现中国音乐道艺一体,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旋律,吹好吹到位则非常不容易,无论是传统曲、新作品,经他娓娓道来后,既是深情、又富苍茫,令人为之低徊吟咏不已,这种功力与涵养正是作为学生和传人,唐俊乔要苦苦追求的。她要多吹俞老师的曲子,不断追求那出神入化的境界。说着她遛了一段笛,她说这个“遛头”也是从俞老师那学来的。一次她遛笛时另一屋的师母刘波以为是俞老师吹的,激动的唐俊乔像孩子一样开心了一整天。她说:“俞老师毫不保留地把笛艺传给了我,我也要毫不保留地传给我的学生!”说到学生,就有学生登门。浙江金华的一个女学生,远道赶来上竹笛课,唐俊乔邀我们也一起旁听。
她让学生拿出C调曲笛,吹长音,一点都不能抖,而且是超高音“1”,然后再吹最低音“5”,在唐老师的示意下,女学生一会儿向前吹,一会儿向下吹,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口风角度。我突然悟到,俞老师特有的笛子张力也许就是这样练出来的,《琅琊神韵》的第二句旋律,就是从低音“6”一下到超高音“1”,然后又到最低音“5”,《汇流》也有这样的大跨度的高低起幅,从超高音“1”直接到最低音“5”。这种“上天入地”似的强化训练,才造就了俞逊发、唐俊乔非同凡响的强弱控制能力!唐老师教学充满着激情,她不仅仅用话语说教,不仅仅吹笛示范,不仅仅用动作、用身体语言引导,而且还高声歌唱旋律,从早晨起床接待我们到中午教学,唐老师没吃一点东西,嗓子也因为疲劳有些嘶哑了,于细微处可见一种敬业精神。唐老师提示说:吹强音时往往容易赶,要特别注意弹性和节奏;吹小旋律时往往容易紧,而一紧小花就带不出来了。我们在一旁听课也受益非浅。
临别时,唐俊乔送我和章总一人一盘她最新出的DVD《唐俊乔笛子名曲教程》,并就我们的要求一一签上了她的大名。回去后我们迫不及待把四盘DVD都欣赏了一遍,特别是由她创作的《千山情》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章总还将网上收集的唐俊乔竹笛成就情况提供给我。唐俊乔自幼随父亲唐德忠学习笛子,少年时代便屡次荣获青少年器乐大赛金奖、一等奖。1986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孔庆山教授。后师从笛子名师赵松庭和俞逊发。1993年开始录制《梅花三弄》、《牧民新歌》等名曲的CD及磁带。199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入上海民族乐团。2004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现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协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她多次荣获全国比赛大奖及政府嘉奖,所培养的学生也曾多人次获得全国民族器乐专业比赛金奖、一等奖。
她经常参加中国政府在海内外举办的大型协奏曲音乐会及受邀在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艺术节但任独奏嘉宾。她首演了一系列当代著名作曲家为竹笛而作的协奏曲如:谭盾的《卧虎藏龙》协奏曲(全世界巡演),杨青民乐版笛子协奏曲《苍》,唐建平交响版笛子协奏曲《飞歌》(文化部金奖),朱世瑞为柏林青年音乐节委约创作的笛子协奏曲《“天问”之问》(获德国电台年度大奖)等。而她演奏的郭文景笛子协奏曲《愁空山》更是使之成为中国民乐协奏曲在全球范围上演频率最高的作品,为中国民乐走向世界的推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柏林爱乐大厅、香榭丽大剧院、梅西安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悉尼大剧院、汉堡国会中心、马林斯基大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等世界著名剧院都曾留下她的美妙笛声,唐俊乔是中国国家大剧院开幕后受邀演出民乐协奏曲的第一位艺术家。
她曾录制出版多张演奏唱片及影碟演奏专辑,其中与荷兰唱片公司合作录制48个国家同步发行的《中国魔笛—唐俊乔》是全球第一张SACD笛子演奏专辑。
她曾两度在上海最著名的艺术节“上海之春”和“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专场音乐会,2003年的《笛子与交响乐的对话》和2005年《唐俊乔与中国青年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好评如潮。多年来她带着数部中国竹笛协奏曲与世界名团合作如:英国BBC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汉堡交响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比利时卢文交响乐团、意大利拉齐奥交响乐团、夏威夷檀香山交响乐团、芬兰科奥比管弦乐团、柏林KBO管弦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她的成就被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及英国剑桥传记中心编著的《世界名人录》。
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竹笛“长江后浪推前浪”,里程碑式的竹笛大家层出不穷,使得竹笛成为“百乐之首”。如冯子存让竹笛从伴奏走向独奏;蔡敬民让竹笛从独奏走向专场音乐会;赵松庭让竹笛从单一走向多元;刘森让竹笛从吹奏走向歌唱;俞逊发让竹笛从技艺走上人文等等。而年轻辈的唐俊乔作为俞老师的学生,也给中国竹笛带来了春天般的标志:一是她为各国政要演奏,让中国竹笛有了新的地位;二是她与很多国外交响乐团频繁的合作,让中国竹笛与西洋乐器有了平等交流的平台;三是她成了竹笛历史上第一位在民族乐队中担任首席的女性管乐演奏家;四是她分别和北方南方的老师学笛,又分别成长在北方和南方两个城市,从灵魂深处融入了南北笛风;五是她三十岁不到就成了知名笛家,开创了竹笛名家年轻化的先例,不但引领“新民乐”蔚然成风,同时继往开来,演奏生涯的同时走入教学,毫无保留着力培养出更年轻一辈的竹笛新秀!俊乔如此多娇,唐俊乔的竹笛事业正继续翻开多娇的新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2/104514.html

更多阅读

唐宪宗为何执意不立皇后? 唐宪宗削藩之战

唐朝传二十一帝(不含武则天),在这些众多李姓皇帝中,能够得到后人较高评价的,仅太宗、玄宗和宪宗三人。唐太宗打造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宪宗能够与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足以证明他有不同寻常之处。在执政方面,唐宪宗

朱元璋滥杀功臣为何汤和能寿终正寝? 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

在我国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滥杀开国功臣的封建帝王屡见不鲜;然而,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为巩固龙椅、保护朱家王朝的既得利益,玩尽了阴谋阳谋,杀人无数,特别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元勋几乎杀尽,唯汤和一人能寿终正寝。

陈可云和他的“俊浩牌”箱包 金俊浩老婆离婚

云和县山美水美景色宜人,云和人淳朴踏实肯干,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祝福云和!祝福在打拼路上奋力前行的陈可云们!陈可云和他的“俊浩牌”箱包2014年7月29日下午,我随民进中央妇委会赴浙江丽水调研组到云和县杨柳河工业园区,与14位当地企

唐玄宗为何逼死姑姑太平公主 唐玄宗与太平公主

唐中宗李显死了以后,韦皇后没有亲生儿子,就立了李显跟姬妾所生的16岁的儿子李重茂继位,而由她以皇太后的身份主持国政。韦皇后想效仿武则天,于是在京畿的要害部门都安插了韦家亲信,广聚党众,准备废黜李重茂自己当皇帝,但又害怕相王、太尉

天下美女如云唐玄宗为何偏要抢儿媳? 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儿媳

天下美女如云唐玄宗为何偏要抢儿媳?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这是李白为杨贵妃所写的《清平调三首》中的最后一首。然而,如花美人,有倾国之名,也有倾国之实,虽然当年沉香亭前“解释春风无限恨”

声明:《唐俊乔记事 朱磊唐俊乔为何离婚》为网友久伴情更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