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独立放大,自成一体。凭着曹公的神来之笔,用极小的篇幅也能勾画出诩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如“满嘴喷粪”的焦大和“不谙世事”的傻丫头。
在尤二姐风波中起着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作用的秋桐,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玩味的人物。之所以把她定位为小女人,有以下根据。
所谓小女人,是指那些缺少见识、头脑简单、心胸狭窄、鼠目寸光、本末倒置、怨天尤人、多愁善感之辈。具体表现有:搬弄是非、嫉妒心强、尖酸刻薄、斤斤计较、因小失大、粗俗撒野、寻愁觅恨、伤春悲秋等等。秋桐除了不通文墨,不会酸文假醋,基本符合标准。此外,赵姨娘、夏金桂之流也应归属此类。
先从秋桐的来历说起。她原是贾赦房中的丫环,贾琏偷娶尤二姐后,“贾赦十分欢喜,说他中用,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秋桐自以为是贾赦所赐,是“有来头的”,无人敢冒犯她,一副小人得志的架式,正值新婚燕尔,贾琏喜新厌旧的新鲜劲还没过,仗着正在兴头上的宠幸,连凤姐、平儿都不放在眼里,就更别说同一级别又有污点的尤二姐了。这是她赖以趾高气扬、张牙舞爪的资本。
在尤二姐风波中,秋桐的小女人嘴脸暴露无遗。在弥漫着浓烈火药味,明枪暗剑,双管齐下又看不见硝烟的交锋中,秋桐的小女人弱点被凤姐巧妙利用,成为“弄小巧借剑杀人”的有力武器。在凤姐的操纵下,秋桐急不可耐、气急败坏地充当打手,象跳梁小丑一样拙劣的前台表演,不仅引得众人暗地耻笑,被人卖了还乐滋滋地帮人数钱,而且最终殃及自身,只落得枉担罪名,两面不是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到底,凤姐之所以能够挑唆秋桐赤膊上阵,与尤二姐近距离对恃和贴身争夺,是看准了秋桐妄自尊大所产生的强烈嫉妒心,容不得尤二姐与之争宠的致命弱点。可怜的秋桐,刚刚十七岁的女儿家,哪会懂得“物伤其类,齿竭唇亡”的道理,哪有惺惺相惜的慈悲,怎会明白她和尤二姐一样同属天涯沦落人,如何知道落井下石的后果,又怎么能醒悟自己是被当枪使了,除了损失惨重,最后连分赃的边都沾不上呢?英国诗人约翰•堂恩的诗歌这样写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我敲响。”可怜的小女人,如何能在别人的不幸中看到自己的不幸?如何能在每一声的丧钟声里听到自己的悲痛?就在她被污蔑所谓的属兔冲犯了尤二姐的胎气,被勒令躲到别处暂避,不得不离开新婚的丈夫,遭受众人的白眼时,她也没有意识到,这是凤姐阴损的十八般武艺之一。
虽然从表面上看,凤姐让秋桐冲锋陷阵,跟尤二姐争风吃醋,自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一边除掉了心腹之患,同时还成功地离间了秋桐和贾琏本不牢靠的关系,让秋桐小女人的丑陋败坏了贾琏的胃口,最终失去了贾琏的宠爱。但凤姐的假仁假义,在平儿的巧妙暗示下,终究还是没有逃过贾琏的眼睛。激烈较量的最直接牺牲者无疑是尤二姐,而凤姐和秋桐也是得不偿失,两败俱伤。
那么,最大的胜者是不露声色的平儿。在这场明争暗斗,针锋相对的抗衡中,平儿恰如其分地平衡了交战各方,并通过一系列找不到破绽的斡旋,不失时机地巩固和强化了她一惯的隐忍、厚道、仁慈、机智和八面玲珑的能力,赢得了贾琏的刮目相看,为最终被扶正,稳坐“上八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贾琏见平儿,外面不好说别的,心里感激,眼中流泪。自此贾琏心里愈敬平儿,打算等贾赦等回来要扶平儿为正。”
相比之下,秋桐为了排挤和挫败尤二姐蒸蒸日上的的锐气,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成为凤姐的得力帮凶,虽然致使尤二姐在四面夹击中不堪折磨,吞金而逝,而秋桐自毁形象却偷鸡不成蚀把米。风波平息之后,秋桐还不从失利的处境中吸取教训,老毛病无改,特别是凤姐一死,看到贾琏“诸凡事情便与平儿商量,秋桐看着心里就有些不甘,每每口角里头便说:“平儿没有了奶奶,他要上去了。我是老爷的人,他怎么就越过我去了呢。”小家子气毕现,哪里是平儿的对手?反而衬托了平儿的老辣和通情达理。因此平儿对秋桐的小打小闹,全不当一回事。“倒是贾琏一时明白,越发把秋桐嫌了,一时有些烦恼便拿着秋桐出气。”这不是弄巧成拙吗?气得向“上级”邢夫人告状也白搭,败局已定。“贾琏嫌弃她,她便天天哭著喊著不愿意在贾家,贾琏便叫她娘家人领了出去。”
如果说凤姐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话,那秋桐就是机关全无太愚蠢,反误了大好青春。林林总总,前功尽弃,这就是小女人的可怜结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和“女人无才便是德”,在这里该当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