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新楼盘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 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在国家科技部历次综合评比中,均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规划面积约82.5平方公里,由起步园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内分别建有一个国家出口加工区。

@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新楼盘
目录

高新区概况新区情况 起步区孵化园 西区园区 南部园区 天府软件园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 出口加工区 保税物流中心(B型) 成都综合保税区 技术创新组团 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 光电显示园

发展历史投资导向 集成电路产业 光电子和平板显示产业 软件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精密机械产业 金融后台服务业

自然资源 气候 风向 地质、地貌及土壤特征 水系及水文

能源动力及环保 能源动力 环保绿化

交通物流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运 物流货运

现状及发展 发展现状 发展规划

编辑本段高新区概况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六家试点单位之一。

现有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通信、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集群。

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25%以上,在国家科技部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列中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

截止2009年底,成都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9家,占四川省的45.6%,占成都市的6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的33%,全市的63%。先后引进了英特尔、IBM、诺基亚、赛门铁克、西门子、马士基、莫仕连接器等一批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大项目,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达到48家,全球软件前20强中有11家、服务外包前100强中有20家在区内设立了分支机构。

2010年上半年,完成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增长6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30.1%;外贸出口17.5亿美元,增长3.4%;合同外资2.4亿美元,增长356.4%;到位外资4.79亿美元,增长85.9%。

编辑本段新区情况

起步区孵化园

成都高新区

位于成都高新区起步区,孵化面积3.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3家,属综合类孵化器。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成都高新区中心成熟区域,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是初创企业的首选之地。进驻项目范围: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态技术园区简图

、环保技术、其它高新技术。西区园区

高新西区位于成都西面(是原郫县合作镇大部分犀浦镇一小部分),在园区建成之初有郫县代为管理,后全面移交给高新区,面积36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及机场分别为6公里和25公里,是成都高新区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研发、生产基地,建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模具工业园、技术创新组团和各类标准厂房。园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包括中央空调、自动消防控制系统、2700平方米的内庭花园、快餐厅、大中小各型会议室及商务中心等,可以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进驻项目范围: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加工为主。成都出口加工区西区也位于园区内。南部园区

位于成都市南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面积51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及机场分别为4.5公里和12.5公里。主要建设以软件及外包服务产业主导的科技商务新城——天府新城,具有科技、商务、国际、时尚、宜居五大功能。

以天府软件园等6个重要特色园区为载体,打造宜业宜居的24小时“不夜城”。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和技术平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四川)、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四川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南部园区

基地6个国家级专业基地,属专业类孵化器,园区配备“千兆入园百兆到桌面”的高速宽带网络。进驻项目范围: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技术、数字娱乐、应用软件及嵌入式软件等。天府软件园

一、二期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已有IBM、阿尔卡特、西门子、诺基亚、盛大网络、新加坡电信、科胜讯、新波电脑、华为、埃森哲、迪易通、IBM、SAP、腾讯、威普罗微软、SAP、SUN、爱立信、GAMELOFT、华为、联想、长虹虹微、金山等130余家企业入驻。三期25万平方米,将于2010年11月竣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公共技术平台

投资7000万元,微软、SUN、IBM、BEA、HP协助建立软件实验室,拥有亚洲唯一的微软“X-BOX”视频游戏研发平台全球最大的电子竞技联盟--美国GGL平台。其软硬件资源使用和技术支持采取全免费、全开放的方式,支持软件企业在平台上开发和测试。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

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是国家成都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载体,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集聚区、研发创新集成区和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孵化区。已聚集地奥集团、恩威集团、华西药业、国家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地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手性药物工程中心等。出口加工区

面积2.2平方公里,是中国西部地区首家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至今已吸引外资15亿美元,在中国56个出口加工区中名列第五。2009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4.2亿美元,中西部(含东北)第一位。 加工区按“境内关外”模式实行全封闭运行,7天24小时通关,每单货物通关时间小于2小时。启用无纸通关系统,通关时间缩短到20-30分钟。

适合产品大量出口的企业入驻。区内已有Intel、SMIC、Unisem、Molex、MPS、Timken等企业入驻。保税物流中心(B型)

西部第一家保税物流中心,占地795亩(53公顷),成都高新区与中外运集团共建,分为南区、北区及东区,功能包括口岸物流、保税仓储、增值加工。2009年3月26日,成都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联合验收,在西部地区率先封关运行。将实现“98%的货物2天交货”的“982”物流速度。成都综合保税区

拟建成都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53平方公里,分为A、B两个围网区,在现有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国家已批准用地的范围内,按照口岸作业、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功能区进行整合。保税区建成后,具备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分销、转口贸易、金融服务、检测维修、展示展览、口岸作业等主要功能,享受进口货物入区保税、出口货物入区退税政策。

模具工业园:

占地成都模具工业园

面积230亩(15.3公顷),建筑面积11.8万平米。园区由模具厂房区、机械加工厂房区及IT产业厂房区3个生产区组成。已有新加坡赫比、美国安费诺等企业入驻。技术创新组团

占地200亩(13.3公顷),建筑面积18.34万平方米,适合总部、研发、技术创新等类型企业入驻。已有东电中央研究院、攀钢技术中心、摩托罗拉研发中心等入驻。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

总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为智力密集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智能化产业园区。光电显示园

占地面积3000亩(200公顷),适合光电显示及其配套企业入驻。现入驻企业:京东方、台湾峻凌、长虹OLED项目。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1996年11月,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成立

1998年8月, 启动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0年1月, 启动中国成都博士创业园

2001年8月, 成都高新西区创业中心成立

2003年4月, 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原成都高新西区创业中心整合

2003年10月,成都高新孵化园启用,创新中心总部迁入高新孵化园

2004年4月, 在高新孵化园设立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

2004年7月,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迁入高新孵化园

2004年7月, 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四川)基地迁入高新孵化园

2004年12月,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被中国侨联批准为“科教兴国示范基地”

2005年4月, 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基地”

2005年5月, 作为成都市软件产业推进小组办公室主要承担单位,进驻天府软件园

2005年6月, 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

2005年8月, 承担“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四川基地”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2006年10月,被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批准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园”

2006年11月,“欧盟项目孵化中心(成都)”在高新孵化园成立

2007年11月, 成功举办“2007中国(成都)—欧盟中小企业合作与项目孵化洽谈会”

2010年9月,四川和新加坡合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正式签署协议。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起步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主要目标是建成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成为中新合作的标志性园区。

编辑本段投资导向

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制造,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IT产业(含软件)、以中医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现代食品;新材料;环保产业;总部经济、科技咨询、创业投资、配套金融及商业。集成电路产业

成都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总投资迄今已逾15亿美元。形成了包括70余家IC设计企业、2座8英寸晶圆制造厂、4家封装测试企业及众多配套企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富士通、科胜讯、飞思卡尔、华为、成芯、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芯源、住矿电子、爱发科、BOC、空气化工、梅塞尔、林德气体、玮锋电子等多家企业。2009实现产值(收入)248亿元。光电子和平板显示产业

京东方投资31亿元人民币建设4.5代TFT-LCD生产线,已于2009年10月量产;天马微电子4.5代TFT-LCD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2010年6月量产;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OLED及移动便携显示终端的研发和生产基地,预计2010年内被动式OLED产品实现量产,主动式OLED产品中试线完成建设。成都高新区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9.8亿元。软件产业

2009年成都高新区软件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软件及服务外包出口2.1亿美元(含嵌入式和部分封装测试);聚集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600家,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达30家,正在开展CMMI认证的企业达60余家;从业人员达8万人。成都高新区软件产业涵盖IC设计、服务外包、信息安全、数字娱乐、行业应用等领域,聚集了 IBM、微软、赛门铁克、Intel、埃森哲、飞思卡尔、腾讯、育碧、完美时空、智乐、金山、三零集团、新聚思等企业。形成两大特色产业企业集群,一是以西门子、摩托罗拉、诺基亚、华为、中兴通讯等为核心的3G通信企业集群,二是以长虹、大唐、九洲等为核心的 IPTV企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

成都市有200多家医药企业,150家通过GMP认证。

成都高新区建有专门的生物核心区,拥有康弘赛金(成都)药业、地奥集团、普什医塑、康美药业、四海、恩普、奥泰、华西医大制药、迪康集团、三精升和、恒瑞等知名企业,主要涵盖现代中药、化学合成药、血液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包装及核药产业领域,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精密机械产业

着力发展航空零配件制造及维修、模具产业。拥有铁姆肯、莫仕、安费诺、成飞集团、海特高科、航利集团、英国西格码等众多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金融后台服务业

以金融后台服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初具规模。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余家金融保险机构落户,一个投资近120亿元人民币、中国西部最大的金融后援服务中心正在形成。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气候

成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自然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2009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

年平均气温:17.5℃。

年平均相对湿度:84%

年平均降水量:873-1265毫米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北风和北东风。

年平均风速1.2米/秒,年平均静风频率46%。地质、地貌及土壤特征

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属典型的内陆地带。

大地构造单元分别由龙泉山断带、成都凹陷、龙门山台褶带等三部分构成。以黄褐色粉质粘土(亚粘土)为主。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造由坚硬的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平均深度约5-7米的杂填土和平均深度约7-10米的沙卵石组成。因杂填土、沙卵石都比较“松软”,其间密布小缝隙,因此对地震波具有较强的消耗能力。虽然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及系列余震,但由于所处位置及独特的地质构造,成都平原未受破坏性影响。水系及水文

水系属都江堰自流灌溉水系,均源于岷江内江水系。

地下水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编辑本段能源动力及环保

能源动力

供水

成都市自来水供水总量达5.21亿立方米,水源品质达到GB57-84,水压达到0.16兆帕。日供水能力180.95万吨。

西部园区属成都供水大网。地表水系发达,地下水能源

资源丰富。地下水质优良,硬度11.2-12个德国度,矿化度0.2-0.3G/L,以碳酸钙型为主。日供水量50万立方米,水压0.14兆帕以上。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6),达到欧共体EEC(98)标准。

供电

成都市供电量约145.2亿千瓦时/年。

高新区西部园区属成都供电大网,供应系统架构为110千伏(国家主网供电),系统规格为110千伏,现有变电站220千伏1座、110千伏4座,电总量10亿千瓦时/年,并对企业实行不间断供电。电源供应稳定性99.89%,跳电频率(MTBB)为50±0.2赫兹。

供气

成都市天然气供气总量26亿立方米。

高新区西部园区属成都市供气大网,区内有3家天然气公司供应,日供气量90万立方米。由直径219-273毫米,压力0.8兆帕的主供气管道网络不间断供气。天然气不含硫化氢及其他酸性气体,对工厂设备及燃器具无腐蚀。环保绿化

污水处理

成都市现有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22万吨。

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三瓦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40万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PH:6-9、COD:60mg/1、BOD:520mg/1、SS:20mg/1)。

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万吨,排污管网已全部形成。合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万吨,排污管网于2009年6月全部形成。

噪声

成都高新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要求为:达到标准GB-12348-90,白天65dB(A)、夜间绿化

55dB(A)。

固体废弃物

区内企业所产生的有毒(包括剧毒)有害及放射性废弃物,如企业自身无力处理的,可委托成都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或四川辐射管理监测中心站处理。

绿化

成都市是“国家森林城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15%,;建成区绿地率35.12%,绿化覆盖率36.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2平方米。成都高新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编辑本段交通物流

航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4大机场, 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2200万人次,居我国中西部机场首位。机场第二跑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国内航线72条,可前往国内各大中城市,每天各有15个以上航班前往上海、北京和深圳;国际航线32条,可达纽约、洛杉矶、温哥华、巴黎、法兰克福、伦敦、悉尼、东京、首尔、马尼拉等北美、欧洲、澳洲及亚太主要城市。2双流机场

008年12月,两岸三通已开通成都直航台北航线。2009年3月,成都——卡拉奇航线正式开通。2010年3月,成都——班加罗尔直航开通。

国际货运方面,大韩航空公司开通了韩国首尔——中国成都——印度德里——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货运航线,成都享有第五航权;德国汉莎公司开通了成都至慕尼黑货运航线,美国3E公司开通了洛杉矶—成都—法兰克福航线,俄罗斯AIRBRIDGE公司开通莫斯科—成都航线。2008年10月开通成都至香港货运航班,是中西部地区首条直通香港全货机专线。2009 年12月开通全货运洲际直达航线:成都—维也纳—阿姆斯特丹—迪拜—成都。

5年内成都还将新增8条国际客运和5条国际货运直达航线,成为中国第四个国际枢纽机场。公路

成都是中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以市域高速路网为接点,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干线和快速通道为支撑,形成成都至省内、国内各城市的快捷路网。跨省高速公路3.5小时到重庆、7.5小时到贵阳、8小时到西安、20小时到北海、24小时到上海、24小时到北京。已开通成都至宜宾、乐山、重庆等9个城市的城际公路货运班车。铁路

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铁路枢纽,拥有成渝、宝成、成昆、达成四大铁路主干线。拟新建成都-甘肃哈达铺-兰州、成都-贵阳、成都-江油-西安、成渝城际、川藏铁路等6条铁路,未来出川铁路将由4条增至10条。货运“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时间、定车次、定价格)直达上海、深圳、连云港、天津、南京、广州、徐州、兰州,每周2/4列。

亚洲年运力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建成并于2010年3月开始试运营。水运

四川内河水运资源丰富。距离成都市最近的主要港口有乐山港、泸州港和宜宾港,三港利用长江水道通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乐山港距离成都144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8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万标箱,最大起重能力180吨,可供1500吨级船舶停靠,有成都-乐山高速公路相连接;宜宾港距离成都260公里,货物吞吐量800万吨,有成都-宜宾高速公路连接;泸州港距离成都290公里,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万标箱,有成都-泸州高速公路相连接。物流货运

成都是全国重要的邮政枢纽之一。成都市邮政局是全国七大一级邮政通讯处理中心之一,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邮件转口局和四川省邮政通讯枢纽局。

拥有中外运、大通国际、北京近铁、金鹰国际、丹沙物流、联邦快递、美国联合包裹、嘉柏国际、明捷航空、TNT物流、新加坡新科安达、日本近铁等众多物流公司。

拥有按境内关外模式实行全封闭运行的出口加工区和西部首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

编辑本段现状及发展

发展现状

成都高新区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领导体制,省市成立了共建成都高新区领导小组,加强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领导。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了与行政区完全一样的党务、经济、行政和社会事务等职能,现有14个直属部门,另有市级部门垂直机构5个(不含法、检两院),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

成立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关心和支持下,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成果孵化、体制创新、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成都高新区(核心区)完成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4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2亿元,增长32%;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4亿元,增长22.17%;合同外资6.17亿美元,到位外资7.97亿美元。设在高新区内的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4.2亿美元,位居中西部第一。

2010年上半年,完成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增长6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30.1%;外贸出口17.5亿美元,增长3.4%;合同外资2.4亿美元,增长356.4%;到位外资4.79亿美元,增长85.9%。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是成都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三大主导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78.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和通信产业集群(3G关键技术研发、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等领域特色;精密机械制造产业以航空维修及零部件制造和精密模具为代表,形成配套和支撑。

在集成电路方面,聚集了飞思卡尔、富士通威斯达、凹凸电子等80余家IC设计企业,拥有两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和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美国芯源等5家封装测试厂,ASM太平洋科技、BOC、林德工业气体、梅塞尔、爱发科、住矿电子等配套企业也成功落户,一个由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基本形成。2009年实现产值(收入)248亿元。

在软件产业及服务外包方面,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12个国家级基地授牌,培育了卫士通、迈普、任我行、音泰思、颠峰软件、杰华科技等一批本土软件企业,引进了IBM、SAP、赛门铁克、法国育碧、台湾昱泉、印度威普罗、瑞典泰立嘉、芬兰普兰威尔、智乐、金山、盛大、腾迅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游戏动漫、信息安全、行业应用及嵌入式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

在通信产业方面,全球五大通信商摩托罗拉、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以及华为、中兴等国内龙头通信企业均在区内设立了研发中心,产品与研究方向涵盖领先的3G通信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并建立了从光纤预制棒、拉丝、光缆、模块到接入设备的较为完整的光纤光缆制造及光通信设备研发、制造产业链。

在光电显示方面,引进了京东方、深天马两条4.5代TFT-LCD生产线以及代表下一代发展方向的长虹主动式OLED项目,并延伸聚集了峻凌国际TFT-LCD模组代工及LED封装、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富士康成都基地、TCL液晶电视等上下游项目,其中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一期项目已成功量产,深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也已投入试生产。

在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产业方面,拥有地奥、海特等一批本土高科技企业,引进了美国赛金与成都康弘合资项目以及奥泰医疗系统、海圻生物科技、康美中药饮片、恩普医疗设备、上海天诚等生物医药项目和美国铁姆肯、英国西格码、中航空天、弗兰德科技、新加坡赫比等精密机械项目,建设了国内一流的模具工业园,规划了以研发孵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核心区,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长期以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推进自主科技创,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形成了以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6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为骨干,包括天河、华诚、教育产业园等民营科技孵化器在内的孵化器群体。建立了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与20余家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开展合作,设立了总规模达1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创业企业投融资增值服务平台——ICON盈创动力,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各类服务。

成都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仿真”国际环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配套,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干部和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特色机构,推行“一个窗口”服务,建立“三段式”服务体系,是中国西部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受到了区内外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发展规划

成都高新区始终致力於建设自然、人居、政策、服务及基础设施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创业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已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未来几年,成都高新区将以成都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创建世界一流园区为统揽,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努力建设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张)



扩展阅读: 1 1.http://www.cdht.gov.cn/index.php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

2 2.http://www.tianfunewcity.com/ 成都高新区在线

3 3.http://www.cdht.gov.cn/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开放分类:成都,高新,产业开发

“成都高新区”相关词条:

重庆高新区龙泉驿区金牛区新都区双流县武侯区大邑青羊区锦江区青白江区东湖高新区

重庆高新区 龙泉驿区 金牛区 新都区 双流县 武侯区 大邑 青羊区 锦江区 青白江区 东湖高新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946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新楼盘》为网友时间会咬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