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中学生克服“浮躁”情绪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

七下新课马上要学完了,很多同学静不下心来,显得格外浮躁。既想取得好的成绩,又不愿踏踏实实地学习,还有的甚至不知从何下手。先推荐这篇文章,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从中获益。

行动盲目,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学习,这种心理情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浮躁”。浮躁心理是当前中学生较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某些学习阶段,甚至成为一些中学生的通病。浮躁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则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本文拟就中学生浮躁心理的表现、特点和危害、成因及防治等方面作粗浅的探讨与分析。
如何帮助中学生克服“浮躁”情绪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

一、浮躁的表现

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经常性的表现为“想不到”“坐不住”“听不进”“忙不停”“写不完”“长不了”等。

“想不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甚至手足无措,一会儿看看这本书,一会儿看看另一本;

“坐不住”:在课上找各种借口下位子,或是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听不进”:觉得课上老师讲的东西太“简单”,不值一听,或是在哈欠连天,或是在交头接耳,根本不管老师讲什么;

“忙不停”:兴头上来时,马上动手去做,乱忙一气,希望“快刀斩乱麻”,一下子把事做完,却常常忙中出乱,甚至殃及他人;

“写不完”:跟老同学笔友交往过密,整天沉迷在信件往来中,乐此不疲;

“长不了”:在老师批评和考试后,短时间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几天之后,依然故我,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二、浮躁的特点及危害

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其特点有:

一是行为的冲动性:冲动性即在行为处事中经常表现出突然变化、奇怪异常、不冷静、不沉稳、意气用事的特点。如同学间发生口角,往往不考虑后果、不考虑责任就大打出手,这往往是一方或双方一时的本能冲动,是突发性的行为。

二是做事的情绪性:情绪性主要是指浮躁有一种不稳定的、随情绪而变化的、时冷时热的特点。有的学生对待集体活动,有时候态度很好,能积极参与,表现出很大和热情,可有时候却对待同一性质都无动于衷,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同一个学生对待同一性质的事物,表现出如此大的变化,就说明了他们浮躁心态的情绪性特点。又如:有的大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时是充分肯定,认真听其讲课,有时又显出非常厌恶的样子,表现了情绪性特点。

三是性格的偏执性:偏执性是指浮躁具有一种极端化、认准一点不及其余的失衡的特点。如有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数理化最重要,就整天泡到数理化题目中,其它科目不预习、不复习,敷衍了事。这显然是考虑问题不客观,是错误的,但浮躁者就是要固执一端。这是浮躁的偏执性的表现。

四是行动的盲目性:盲目性是指浮躁具有一种目标迷失、不知何去何从的心理状态。由于心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是盲目地乱做题,或者是随时模仿和跟从别人学习,而不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对于学习目标始终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使自己在学习中没有重点,精力不够集中,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这种病态心理使学习效率特别低。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浮躁心理的存在必然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心气浮躁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使人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神经紊乱;急功近利会导致心理紧张、烦恼、易怒,减低注意能力、思维能力;浮而不实使学习无法深入,仅局限于表面,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三、产生浮躁的原因

产生浮躁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但从辩证的观点出发无外乎其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和结构正进行着大调整,社会氛围充塞着“喧嚣”“浮躁”之气。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舆论、时尚、风气、文化氛围都会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抱负水平、态度发生作用,从而影响其学习心理。

(2)家庭教育:在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面前,不少家长的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对改革的成果表示赞成和满意,又担心和忧虑在新体制带来的震动和冲击面前无法适应,因而患得患失,心神不安。也有的家长急于脱贫或改变生活的现状,表现出急功近利、急躁的心态(如对工作挑三拣四,频频跳槽,恨不得一眨眼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这种心理也影响到子女。

(3)学校教育:学生的浮躁心理是在学校环境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仍有许多学校把眼光一味地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完全以成绩来衡量。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只重视面上的高分,却不注重塌实地学习。

2.内部因素

(1)神经类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而不灵活、不平衡的神经类型的人,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急躁,沉不住气,做事易冲动,注意力易分散。

(2)人格特征:有些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学习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进,缺乏恒心。

(3)认知水平:部分同学把成绩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急于取得优异成绩,而又不从塌实学习入手,希望通过一些“捷径”,快速“成功”。

四、如何有效克服浮躁的情绪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等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学习、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此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借鉴有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从以下几法入手:

对于教师(外部因素):

1、引导学生立志。教育学生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这点对于防止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在帮助学生立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切实可行。有的学生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过高地要求自己。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教师应该告诫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二是立志要专一。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教师要告诉学生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学生“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

2、进行习惯教育。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浮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平素学习、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克制,而逐渐形成的。要矫正这种性格缺陷,就必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针锋相对地矫正。因此,一是要培养学生行为的计划性,要引导学生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3、利用榜样的力量。用榜样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教。首先教师要调适自己的心理,不骄不躁,为孩了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其次,鼓励学生用榜样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的生动、形象的优良品质来对照检查自己,督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4、从细节入手,润物无声。在课间时间,多在同学中间呆会,找他们喜欢的话题与他们聊聊。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无论学习与生活,天南地北的与他们侃会,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把我当作知心的朋友,从而也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学生内心的倾听者和心理辅导者的位置。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课前三分钟左右,站立在教室门口,意思是给学生发出准备上课的信号,学生只要看到教师在门口等候,教室外的学生知道朝教室走,教室内的学生马上安静,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这样学生上课后前几分钟的躁动就减少了,使课堂时间更能充分发挥效用。

5、心理暗示,自我提醒。在每堂课上课前可以让全班学生非常响亮地喊鞭策全班学生积极上进的口号,“浮躁——成功的天敌”“最有力的帮助是自己”等,以振作学生精神,保持良好的状态学习;在学生课桌一角贴上一条自己喜欢的名言,作为学习的座右铭,以激励学生勤奋努力学习;在学生做练习题时让学生非常工整地在每篇作业的上面写上“要一笔一画,用心要专”……,通过这些有意的暗示,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6、充分利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促发展,足迹映人生”,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强,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按学习成绩好中差协调着划分若干学习小组,小组人数六人左右为宜。并且在小组内开展“比学帮”的活动,优秀生带动中等生,优秀生和中等生帮助学困生,并且确定实力相当的小组作为竞争对手,竞争小组的每个同学都可以随时检查对手组的作业,每查出一处错误给本组加“优”一个,除对方“优”一个。当查不出对方错误时,给对方组加作业认真“优”两个,本组加认真负责“优”一个。每帮助学困生解决一个问题,给帮助人加助人“优”两个,学困生加乐学“优”一个。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能快乐主动的学习了。

7、磨练意志。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学生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韧性。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学生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学生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学生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对于学生(内部因素):

1、学习要循序渐进,量身定制一个学习计划,把复杂的学习过程具体化,要明确地知道当前的这个小时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把内容目标具体地融入到每一天、每一小时中。但学习目标应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效率,任务不可过重或过轻,而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2、专心致志学习,深入地思考,做到手脑并用,因为适时的动作参与,可以集中注意力,降低艰辛智力活动的单调感;

3、要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收获,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以得到心理安慰而坚持奋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你所能提高的部分,争取得到高一些考分;

4、生活要有规律,劳益结合,松紧有度,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必要的放松和适当的文体活动;睡眠要充足,晚上最晚到11点睡,不要开夜车,保证大脑灵活,记忆清晰;

5、加强营养,荤素搭配,膳食平衡,以补足精力和体力上的消耗,使自己不生病;

6、遇到心理问题,向家长、同学、老师倾诉,寻求支持和帮助。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我们在解决学生浮躁的问题上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利用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把学生的主动改变意识调动起来,与学生一起改掉浮躁的毛病,使其养成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908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克服腼腆心理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

如何克服腼腆心理——简介腼腆的心理 不善于表达、胆小内向、错误的认知、好面子、丧失勇气、保守的思想等…这些心理让我们在与他人交谈相处中感到为难、不自在、还会脸红等,下面我个人见解,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如何克服腼腆心

心理自卑怎么办 如何改变自卑心理

心理自卑怎么办——简介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孩子做题老是粗心怎么办?老师:  你好!  我是个很粗心的人,妈妈说我是“马大哈”,爸爸叫我“老大粗”,我从未考过100分,不是符号写错,就是计算错误,要么就是把题目看错,……我真是很烦!                       

在生活中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怎样克服攀比心理

比较带来差异,怎样可以坚定自己的选择克服攀比带来的失落感呢?【谌斌的回答(13票)】:攀比和装逼是一对孪生兄弟。住在我们心里的一对小恶魔。精神世界贫瘠一些,物质上的填充就不可或缺。但从小到大没装过逼没攀比过的人,在哪里呢?大师有

声明:《如何帮助中学生克服“浮躁”情绪 如何克服浮躁心理》为网友千里故人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