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涞源:紫荆关涞源长城游记

紫荆关涞源长城游记

  (2014-03-17 00:27:56)

近来,北京驴友探查涞源县长城的越来越多,我凑个热闹,和朋友们一起跑了一趟涞源。

活动地区区位图



涞源县地图,图上可看到域内长城的走向。



活动区域位置关系图



活动区域10米等高线图及穿越路线



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我和海涛夫妇、文茹、梅子同乘一辆车,沿京石高速再转张石高速奔向涞源(另有朋友需六点以后才能出发,我们即分头行动,分别联系住宿)。时间很充裕,根据我的建议,我们决定顺路参观一下紫荆关。

紫荆关名列古“九塞”之一,称荆阮。(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时名金坡关,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紫荆关亦系太行八陉之第七陉蒲阴陉上之要隘。(蒲阴,旧县名,蒲阴城大约在今保定-顺平之间之子城村,战国名曲逆城,东汉章帝改为蒲阴城)。蒲阴陉是由涞源向东南方向,经杨家庄、兰家庄,过五回岭、五阮关至蒲阴城。而从易县可西通涞源、山西灵丘,从灵丘往北可一路直抵大同。所以,这条通道在古时是一条现成的进军路线,北方高原的骑兵,南下大同,经此可直逼河北内地。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当地称三里堡。)、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它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为内三关。

紫荆关关城示意图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东汉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乌恒入犯中原,汉朝曾派伏波将军马援出紫荆关,乘敌不备予以进袭。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因金兵凭险据守,久攻不下,它抽出兵力南下,一举攻下紫荆关,在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大败金兵,然后攻取涿、易二州,又由长城内侧向外反攻居庸关,内外夹击,居庸关被攻破。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瓦剌首领也先,挟英宗自大同南下,首先便攻克了紫荆关,然后直逼京都。围攻京城不下,瓦剌部又从紫荆关退出。清康熙皇帝两次驻跸紫荆关,题有“天子阅武”石碑。“河山带砺”和“紫塞金城”两座城门及大部分城墙保存较好。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紫荆关一带也是我军抗击敌军的战场。著名的黄土岭战斗、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都发生这里。

黄土岭战斗

1939年10月,日军调集两万余人,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3日,八路军一部在雁宿崖战斗伏击歼敌500余人。4日,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由涞源向雁宿崖方向驰援,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扑空后,拟经黄土岭返回涞源。八路军以小部兵力诱敌深入,以六个团的兵力在黄土岭以东一狭谷设伏。7日,日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当即发起攻击,日军伤亡过半。是夜,日军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击退。1939年11月8日晨,日军多路增援,八路军遂撤出战斗,黄土岭战斗结束。是役,共歼灭日军900余人,并击毙号称“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的阿部旅团长。

十一月八日,白求恩大夫参加了黄土岭战斗伤员的救治工作。十一月十二日,白求恩大夫竟牺牲在自己战斗岗位上。

白求恩大夫救治伤员的照片



当年八路军曾几次与日寇争夺紫荆关,这是八路军开进紫荆关(沙飞摄影)



这是我军再次进入紫荆关北门,民众在城门口列队欢迎。(沙飞摄影)



下午三点半,我们下高速后到达紫荆关。

通向内地的关门上的匾额,上为“河山带砺”四字和“紫荆关”三字。



南门上的石刻:紫塞金城

紫荆城由五个小城所组成,故城墙重叠交叉,如果对紫荆关的结构不是很了解的话,看到这些城墙,会有点晕乎乎的感觉。











紫荆关临河而建,拒马河即在城下流过。



参观过紫荆关,我们没有回到高速公路上,而是沿着112国道奔向涞源。

离开紫荆关,我们即行进在蒲阴陉上。这条古道沿拒马河谷蜿蜒前行,这里曾演绎过多少动人的故事,谱写过多少历史悲歌!而今,现代化的公路、高速、铁路依然循着先人们开辟的这条通道修筑,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不由人产生今昔之感。

紫荆关城西20公里处有长城浮图峪隘口,这里是长城与蒲阴陉的交叉点。在近浮图峪关口处曾筑有较坚固的城堡,但我们在此停车观察,却找不到任何古城堡的痕迹。

浮图峪关城是涞源境内七座城堡之一,它的建筑时间早于长城的修筑时间,在明朝中期已具相当规模。因此,明代著名文学家马中锡巡抚大同、宣府时,有感于浮图峪关城的险要,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咏浮图峪诗并序》:“西接广昌即飞狐道,李广出军处,其南通易州,燕昭王故城犹存。”

关城楼橹出层云,

独自凭高日又曛。

易水遗墟燕太子,

飞狐故道李将军。

戍连朔漠兵威盛,

山阴幽并地势分。

弭节怪来无一事,

虞廷长夏奏南熏。

明天,我们穿越的长城段即在附近,今天还得住到涞源去。带着几分遗憾,我们离开浮图峪,继续向涞源前进。

下午五点半,我们到达涞源县城。赶在日落之前,我们又参观了拒马源头公园。拒马源头位于涞源县城南侧,拒马河源的泉水从涞源县城涌出地面,涌水量3m3/秒,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泉。源头一侧的"兴文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斜刹塔,由唐代铸钱作坊捐资建造。



公园全景



局部



兴文塔和泰山宫



源头涌泉形成的池塘



涞源县汉称广昌县,元曰飞狐。其境内的明代长城为内长城,修建于万历元年至万历十一年(公元1573年至1584年),属真保镇管辖段。长城在涞源境内的峰峦峡谷间上下腾越,蜿蜒穿行,总长度达116公里。从东至西设有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庵、白石口、插箭岭、独山城、狼牙口七座城堡,这些城堡分别建在乌龙河、拒马河、唐河河谷和白石山东西两麓,建筑规制高,防守级别高,驻军较多。

经测查,涞源长城全线共有敌楼299座、战台42墩、烽火台33个。现保存完好的城墙有60公里,占总长度的38%;敌楼有142个主体完好,占47%。乌龙沟段、白石山段完好率达68.7%。这也是北京驴友络绎来此的重要原因。

涞源长城以乌龙沟段长城最为著名。乌龙沟长城位于系明朝万历年间所建,其最有特色的一点就是长城保存的十分完整,甚至比北京近年重修的长城还要完整。

乌龙沟不仅长城雄伟,而且在近代抗日战争历史中也有纪录,主要集中在1940年百团大战涞灵战役。

东团堡攻坚战

东团堡战斗是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中晋察冀一分区最艰苦的攻坚战之一。东团堡位于涞源城东北40多公里处,是日军从高碑店、易县通往张家口、宣化供应线上的重要中继站,成为日军在汪源、宣化公路上封锁根据地的一个据点。东团堡敌据点的守军是侵华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一个士官教导大队,共170多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一群狂妄的法西斯分子。据点里的敌人,经常到周围三四十里外的村庄扫荡,近到袁家村、无杰涯,远到乌龙沟、涞水县等,奸淫掳掠,杀人如麻,罪行累累。

攻打东团堡的任务落在了一分区三团身上。1940年9月22日晚,明净的秋月照着长城内外的崇山峻岭。20时,三团三营在东团堡附近的馒头山打响战斗,战士们在民兵的带领下匍匐前进,砍开铁丝网,紧接着砍倒了日本哨兵,正在碉堡内熟睡的日本兵惊醒了,未等他们还击,战士们把城捆的手榴弹扔进堡内,把鬼子们炸的飞上了天。紧接着,其他部队也凭借坚固工事和装备精良的武器疯狂反扑,我军在东团堡东3个几进几出,攻击上庄敌据点的一营,曾夺得敌人一座碉堡,敌人发动了连续反扑,一营几度力拒,终因伤亡过重不得不后撤。在情况危急的时刻,杨成武司令员告诉三团团长邱蔚,对付敌人不能光是死攻硬拼,要动脑子想办法。

东团堡的守敌全是战斗经验丰富,武士道精神十足的军官和士官,他们将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打得似泼水一般,还不时地施放违反人道的毒气和组织战斗群众冲锋。战斗打响那天正巧是日军士官教导队长井出接替原队长甲田之日,结果双双被困在里面。激战两夜之后,敌外围工事均被我八路军占领,残敌糜集于村里西南角一地主在院里,依仗核心工事挣扎待援。

三团指战员们戴着浸过水的口罩,前仆后继,勇猛冲击。民兵们也参战了,他们送伤员,抬烈士遗体,见戴口罩倒在地上的人就往外拖。

24日上午8时许,四、五十名日军向我九连扑来。九连沉着、灵活应战,当敌进至50米处,突然开火,将敌击退。日军甲田队长赤膊上阵,亲率数十名日军举着战刀向一排扑来。一排长于勇带领全排与敌人展开肉搏,他一人接连刺死4个鬼子,自己的头部也被刺伤,最后毅然拉响四颗手榴弹冲入敌群,与日军岿于尽。九连与敌人激战三个多小时,连续击退敌人六次反冲击。

该日晚上,已是进攻东团堡的第三夜。20时整,我军对敌核心工事发起了总攻。二营七连一排用炸药包炸开了大院东大门,并占领两座房屋,保障连主力占领围墙东南角碉堡,紧接着又相继占领西南、西北两个碉堡。十二连攻击的碉堡三丈多高,40多名战士抬着大梯子在火力的掩护下勇往前冲。梯子一架到碉堡上,三班长王国庆就背着20几颗手榴弹往上爬,正当他要往碉堡里扔手榴弹时,却被敌人的子弹打中,挂在梯子上牺牲了。十二连党支书气红了眼,又背着20几颗手榴弹爬上梯子,把王国庆身上的手榴弹也取下来,合在一起塞进了敌人的碉堡。四、五十颗手榴弹在碉堡贩轰然爆炸,把堡内鬼子全部炸死了。

东团堡的残敌最后退守在东北角碉堡顽抗,并连续施放毒气,致使三团指战员大部分中毒,只好暂停进攻,继续包围着敌人。25日下午,敌人准备突围,三团再次从四面猛攻,鬼子陷入绝境。甲田见大势已去,便将粮食、物资和枪支弹药堆放在一起洒上汽油,命令所有剩下的人员跳入火中自焚,一名不愿自焚的日军被他用指挥刀杀死。日军翻译官朝鲜人金井趁机逃了出来,将敌人要自焚的情况告诉给八路军。杨成武司令员立即命令团长邱蔚赶快率部队冲进去。三团立即从四面八方攻向残敌龟缩的角落。此时的鬼子爬到屋顶上疯狂地饮酒,然后纵身跳入大火之中,20多名残敌全部被火烧死。

在将日军170余人全歼的同时,我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阵亡212人,300余人中毒。

得到东团堡士官教导大队全军覆没的消息,日军驻涞源警备司令小柴俊男痛心疾首,因作所谓《大日本皇军驻东团堡守备队长恨歌》,《长恨歌》由当时的伪县长刘承瑞着人刻成石碑,至今存于涞源,并成为日军侵华的铁证:

行军西征涞源县,路越一岭叫摩天。

围绕长城书万里,西方遥连五台山。

南到白石山更大,东与易周道开连。

千山万水别天地,有座雄岩紫荆关。

察南边境一沃也,小柴部队此处观。

窥谋八路军“贼寇”,中秋明月照山川。

丰穰高粱秋凤战,敌军踏破长城南。

精锐倾尽杨成武,势如破竹敌军完。

盘袭怒沟如恶鬼,我含笑中反攻然。

惨复天地炮声震,团堡一战台凄惨。

此处谁守井出队,彼处谁攻老三团。

敌赖众攻新手替,我仅百余敌三千。

突击部分昼与夜,决战五日星斗寒。

穷交实弹以空弹,遥望援兵云倪端。

万事休唯一自决,烧尽武器化灰烟。

烧书烧粮烧自己,遥向东天拜宫城。

高齐唱君代国歌,决然投死盘火里。

英魂远飞靖国庭,壁书句句今犹明。

一死遗憾不能歼灭八路军,呜呼团堡士壮烈肃然千古传。

昭和十五年秋

部队长陆军中佐从五位勋三等

小柴俊男作

与乌龙沟确切有关的是印度援华医疗队柯隶华大夫。史料记载:东团堡“战场上的重伤员,全部送往乌龙沟,由印度援华医疗队抢救”。9月23日,医疗队赶至乌龙沟,开设火线医疗站,直接负责救护东团堡战斗中的八路军伤员。以高超的医疗技术抢救了很多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战士。百团大战时,在13天的激战中,柯隶华治疗了800多名伤病员,为558人实施了手术,最紧张时竟三天三夜未休息。因皮肤黧黑,被伤员和群众呼为“黑妈妈”。

柯棣华,印度人,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凌晨,柯棣华因癫痫病发作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32岁。

东团堡战斗胜利后,摄影家,八路军战地记者沙飞拍摄了八路军战士在长城上欢呼胜利的著名历史照片。

晚上,我们住宿在涞源县城一个私人旅社,主人非常热情,价格便宜,房间、设备也算干净。只是因为我们行程仓促,有三人忘记带着身份证,主人不敢擅自留宿,用车拉着我们到派出所,待我们报上身份证号码,警察核对无误后,主人才放心地留我们住下。

十五日早晨六点钟我们即从县城出发,经112国道转108国道,四公里后转上去唐子沟的村道,两公里后到达唐子沟。待海涛何老师把车开回此次穿越的终点天桥村再返回后,约七点左右,我们开始登山。

乌龙沟长城即在唐子沟村后的山坡上



上山后俯瞰唐子沟村



从上山后的第一个敌楼西南望即将穿越的长城



老天赐福,蓝天白云,透明度极佳,队友们为今天的好天气不断欢呼。







此行的队友:梅子、文茹、清儿、何老师、春雨、海涛鱼贯而行







回过头来看唐子沟东北侧山上的长城



我们前方的长城。登上长城以后,长城开始从东北-西南方向折向正西



回望唐子沟东侧长城



前方长城









用长焦拍摄的唐子沟东侧山上密集的敌楼





逆光下东南方向的群山



这段长城的特色之一是层出不穷的巨石,许多城墙就与这些巨石相连,借助这些巨石,省却了部分城墙的修筑。



仙桃石,像不像?





借助这块巨石,城墙形成一个自然的断崖



此行东段最高点遥遥在望



又是两块巨石,角立于此,犹如守卫在北疆的勇士,看护着大明王朝的门户。





向前看,小河口对面的长城清晰可见,我们要下到沟底,再行攀上去,最高处那个敌楼将是我们午餐的地点。



攀上一个敌楼,楼顶的茅草一尺多高,女同胞们在这里着实得瑟了一把。



小河口西侧的长城



小河口东侧的长城



又是一块巨石,有了它,长城可以省却一段城墙。





远眺小河口东侧长城



回望来路



沿途,这样的重叠巨石比比皆是,大家议论着它是怎么形成的,我猜想,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冰川携带的石块,待冰川溶解后,巨石才有可能摞起来,不然,它们怎么可能摞到一起?





从这个角度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小河口东西两侧的长城,西侧蜿蜒的城墙,密集的敌楼,景色非常壮观。只是,我们若踏上它,必须先下到沟里,然后再攀上山顶,当然,这对户外人是家常便饭,但也是对队员体力的考验。

东段最高点快要到了







已经损毁的垛口



东段最高点是一个城外楼,有点类似箭扣的“将军守关”,从地势上看,与“将军守关”的地势是一样的,这样的城外楼,在这次穿越的长城段上有几个。





离开的城外楼,开始下降。这朵小花(龙胆科植物)其实只有米粒大小,它躲在败草之中,独自享受着春天的关爱。





下降的路很陡,有些地方还铺满碎石,必须十分小心。



小河口沟底在望,东段最后一个敌楼------乌字一号楼就矗立在沟底的东侧





乌字一号楼之后是一个断崖,大家分头探路下降,我从东侧下来,其他队友从西侧下来,据他们讲,西侧可能更好走一些。



小河口冰封如故,但气温已经开始溶解沟里的积冰,春水唱着欢歌汩汩下淌。今天准备不足,大家带的水都不充分,有这样的溪水,我自然不能放过,俯身捧起溪水,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但队友们怕喝坏了肚子,都不敢贸然饮用。

从正东俯瞰小河口的卫星图片



攀上西侧长城,回望我们走过的东段长城。何老师行前做了功课,此行全程共要经过四十八个敌楼,而东段仅有二十多个,至我们午餐时的那个楼子才是第二十四个,我拍照的这个位置,从楼子来算,行程还不足一半儿。



又是摞在一起的怪石







因为我们出发得比较早,大家没有来得及吃早餐,只是胡乱吃了几口自带的干粮,文茹君有个习惯,早餐要吃得好,而午餐只吃几口水果不进主食,而今天情况特殊,由于早晨能量补充不足,经过七个多小时的跋涉,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能量不足的效应立时显现出来了,攀登小河口西侧山峰,她已经是精疲力尽,三步一喘,五步一歇。看她如此状况,我赶快拿出巧克力让她补充一下体能,并跟在她的身后,希望在她需要的时候能帮她一把。

艰难地爬上午餐地点,已经是下午两点,文茹还是像以前一样,只喝水不吃主食,看她那样子,真得为她担心:今天这种状况,她能完成今天的穿越任务吗?其实,此时她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已经决定中途下撤。

饭后,队友们继续前行。



穿过几个楼子后,眼前出现了一条土公路,这是隋家庄通向外界的通道,在这里,文茹决定下撤,我担心她一人下撤不安全,建议陪她一起下撤,但清儿坚执不可,以自己年轻以后还有机会再来为理由非要自己陪她下山。户外朋友的这份儿情谊,委实令人感动。



隋家庄的这条土公路,穿行在长城之间,我和梅子偷了个懒,躲开了一段长城,在公路上行进一程后重新踏上长城。



穿越几个楼子后,前面又面临一个大的升降。从谷歌地球上看,这个地方叫大沙地。前面面临的高山,有一个巨大的断崖,我们不能从长城上直接攀上去,必须从两侧绕行。

农田里正有一男一女两个老农在刨玉米茬子,何老师还搀扶着腿伤尚未全愈的春雨艰难下降,我趁机一边等他们,一边跑过去向两位老农打问绕行的山路。

老农告诉了我们如何上山的路线后,我又问附近有没有泉水,对方引我到路边的水沟,指给我一个泉眼,并用镢头清理了泉眼附近的漂浮物,我把已经喝空了的两个水瓶灌满,并饱饱地喝了个肚儿圆。

告别老农,我们向山上攀去,我和梅子从右侧探路登上山顶,何老师、海涛、春雨从左侧上山。



攀上山脊后拍照的山顶敌楼



回望来路



山顶这个敌楼又是一个“将军守关”



“将军守关”北侧是一个废弃的村庄



再向前,长城相对比较平缓



当我们走过约四十个楼子时,文茹打来电话,告知她们已经到了108国道,在路边等我们,我告诉她们,我们已经仅剩下最后几个楼子了,很快我们也要下山了,她很高兴,为自己明智的决定感到欣慰。





前方这个拔升显然很大,在精疲力竭的状况下让我也有点怵头了。梅子宽慰我:我们已经爬过了四十多个楼子,到前方沟底前,正好是四十八个,应该是从这儿下山了,这个山头恐怕不用再爬了吧?



歇在楼子里,等功课做得很仔细的何老师以决定是否再爬那个楼子。这些敌楼建筑之精良,由这些照片可窥一斑。







夕阳余晖下,长城显得如此之壮美







在我们等后边的何老师和春雨的时候,发现前方那个高高的山头上有人,我以为他们是从对面爬过来的,但梅子更正说看到了他们是和我们同方向爬上去的,他们就应该是在这附近上山的,我们也应该从附近下山。

为了找到下山的路,我和梅子、海涛在长城内侧寻觅着下山的小路,后边赶上来的何老师喊回了我们,告诉我们下山的路在长城外侧。我们已经越过了下山的路口,他这一说,我和梅子恍然大悟,刚才,我们看到了长城外侧的那条明显的小路,还嘀咕如果是走这条明显的小路该多好啊,没想到,它果真就是我们将要下山的小路。此时,我们已经越过了路口,只好返回去,如此一来,我们比原计划多走了两个楼子,恰好凑了一个整数:一天穿越五十个敌楼,这在户外也应该算是一个记录吧!

约六点,我们开始下山,用不到半小时即下降到浮图峪-煤烟洞乡的公路上。

下撤点附近位置关系图

河北涞源:紫荆关涞源长城游记


下撤到公路后,步行有近两公里才能到达我们停车的地方。



从西方俯瞰我们的下撤路线。



下撤到公路上,回头看,一个敌楼正好暴露在我们下来的这条沟的顶端。



公路对面有几间房子,路边的水沟上,有一个小桥,这是下撤点的重要地标。



行进在公路上,一轮明月似乎也为我们的胜利而高兴。



天完全黑下来了,来不及到天桥村看看。此地原是长城的一个口子,据说原在关口处建有城墙,墙下有洞可泄流水,进出人走城墙上,所以当地称其为天桥,天桥村亦因此得名。

大家收拾行李,赶到108国道接上文茹和清儿,十点多赶回北京。

写这个博客之前,我从谷歌地球上量了一下此行的距离,从唐子沟上山直到我们到达的最后一个敌楼,投影距离约7.5公里,至停车点应在十公里左右。但五十个敌楼,小的升降忽略不计,三个大的升降,累计应近千米,这个强度还是挺大的,体力不支的队友,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时一定要慎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8973.html

更多阅读

河北涞水 怡亲王坟 河北涞水县2016年房价

清朝最大的王爷坟——怡亲王坟河北涞水县水东村现存清朝怡亲王爷坟。怡亲王允祥,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俗称:十三爷。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卒于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享年45岁,雍正皇帝特批,恢复其本名:胤祥,配享太庙。谥号:贤。

《寻找沙飞》—8.河北涞源《战斗在古长城》 河北涞源

《寻找沙飞》—8.河北涞源《战斗在古长城》沙飞在河北涞源拍摄照片:《战斗在古长城》、《战后检讨会》、《八路军在长城欢呼胜利》。7月24日小雨转大晴23日很晚到涞源县住处,今天9点半出发。早晨小雨,剧组准备了雨具和比较大的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赵亚辉摄影重要提示:衷心感谢您的关注!近期由于某种技术原因,本文图片可能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本文人民网镜像链接,即可正常浏览图文。汉长城遗址,距今2100多年,比明长城还早1500

紫荆关 易县紫荆关十八盘图片

紫荆关位于易县紫荆关镇。紫荆关是长城“内三关”之一。内三关指从八达岭往西南而下,由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三个重要关隘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参观完居庸关后,终于来到了紫荆关。紫荆关自古被称为“京畿的咽喉”,是太行山的重要

声明:《河北涞源:紫荆关涞源长城游记》为网友爺傷風敗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